高考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解题思维

(1)首先找准修辞手法。“山月皎如烛”中有一“如”字,比喻手法明显。“冷晕侵残烛”中,较有特色的字是“晕”和“侵”,“晕”是月色的一部分,此处指月亮,当为借代(或:“晕”为烛光形成的光晕)。“侵”,意为入侵、侵占,有较强的比拟色彩。

(2)其次,分析这种修辞手法是如何体现的。“山月皎如烛”,以烛喻月。“冷晕侵残烛”,以“冷晕”代“冷月”。

(3)最后,指出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以烛喻月,突出了月光的温暖明亮,给人温暖,照人无眠。“晕”配以“冷”字,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或:以冷晕的入侵暗示作者内心的凄凉。)

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2分)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字,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2分)(或:比拟,以“灯晕”入侵包围“残烛”来反衬天涯孤客满目“雨”“深竹”的单调凄凉,“晕”配以“冷”,突出寒意。)

(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手法,二是这种手法的具体作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是说卷帘把春愁放出屋外;

本来“愁”是无形无色的,但用“放”“去”等动词,使用了比拟的手法,把“愁”化无形为有形,使得诗句更加形象化。

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答出手法2分,分析表达效果3分。)

修辞手法属于表达技巧范畴。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是最常考查的修辞手法。近年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对此多有涉及,有时会直接考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放在对表达技巧的提问中进行考查。设题时,不会侧重诗歌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求考生从句子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答题时要结合句子内容或句子所体现的情感加以分析。

一般设问方式:

①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③这两句描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方面”鉴赏修辞手法

1.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其特征。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复、互文等。比喻、比拟,可使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感染力。对偶,句式整齐匀称,韵律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对比,可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设问,可启发思考,加强印象。反复,可使内容或感情基调突出。题中考查的句子就涉及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这就要求考生将这种修辞手法的特征掌握清楚。

2.掌握修辞题常见设问方式和变体方式。

一般的设问方式为,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还有的提问采取变体方式,如: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有何效果。

3.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手法,品评效果。

任何修辞手法都要通过句子来体现,因此在分析时就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看突出了什么内容或情感。

答题模板

①确认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排比等)+②分析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③指明这种修辞手法在诗歌中所达到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