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心性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心论
(一)心的整体性 (二)心的内向性 (三)心的功能性 (四)心的情感意向性 (五)心灵的超越性
(一)心的整体性
心是主体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根本所在。 人之所以为类,就在于心。但它不是与客观 世界完全对立的主观世界,而是与自然界完 全统一的。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周易系辞传》
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 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 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 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 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 所谓性也。 循也。 犹路也。 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 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 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 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 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
性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主要被规定为人之所以 为人的内在本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为人的内在本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 是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理性, 是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理性,如孟子性善之 论性;一是指人的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 论性;一是指人的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 若食色性也之谓。 若食色性也之谓。
他律论者也承认性源于自然法则,承认道德 理性的存在与作用,但只承认知觉认知之心, 否定心体即性之说,从而心形关系在他们看 来主要是一种认知关系,而不是自我超越的 统一关系。
二、性
(一)先秦文献中的性 《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克绥厥猷惟后” 《太甲》“习与性成”, 《西伯戡黎》“不虞天性,不迪率典” 《召诰》“节性,惟日其迈” 《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之性恶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 而辞让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 而辞让亡焉; 用此观之, 用此观之 其善者伪也。 矣,其善者伪也。”
(五)宋明理学之心性论
1、张载 、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 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 之别。 之别。 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 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 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 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 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 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与穷理尽性以至 于命同意。 于命同意。 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 张载集》 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张载集》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 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 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 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 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 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 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 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 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 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 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 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 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 莫不有是理。 莫不有是理。
(四)荀子之言性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性者 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 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 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 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 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 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 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2、二程
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 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 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 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 也。 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 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 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 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 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 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 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善反 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气质犹言人性气,气有刚柔、缘速、 气质犹言人性气,气有刚柔、缘速、清浊之 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 气也。 才也,气质是一物, 亦可言气质。 亦可言气质。 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夫小人之性,釁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 求名焉者,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子 展说,不御寇。(《襄公二十六年》)
“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夫 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求盖人,其抑 下滋甚,故圣人贵让。”(《周语中》)
(二)孔子之言性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下愚不 移。”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 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夫子教人,文行忠信,而性与天道在其中 矣。故曰不可得而闻。”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 )
2、《左传》、《国语》中的“性”
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 “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 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 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 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昭公八年》)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 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天之爱 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 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襄公十四年》)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 是。 孟子言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 孟子言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 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即是理, 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 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 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 为贤,禀其浊者为愚。 为贤,禀其浊者为愚。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 才则有善有恶, 浊。……才则有善有恶,性则无不善。 才则有善有恶 性则无不善。
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 “气不可谓之性命,但性命因此而立耳,故论 气不可谓之性命, 气不可谓之性命 但性命因此而立耳, 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 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 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 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 《朱子文集》 朱子文集》
(六)新儒家之论心性
“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元受命于天,其所禀 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元受命于天, 大抵言性 赋自有本根。非若心可以一概言也。 赋自有本根。非若心可以一概言也。”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理便是性。” 理便是性。 理便是性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 性者,即天理也,万物禀而受之, “性者,即天理也,万物禀而受之,无一理 之不具。 朱子语类》 之不具。”《朱子语类》
第四讲 心性论
一、引论 二、性 三、心
一、引论
儒家哲学的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儒家哲学的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 大体上有两层含义: 大体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认识器官及其知 思虑的功能,此即所谓知觉灵明之心; 觉、思虑的功能,此即所谓知觉灵明之心; 二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 二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 此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心。 此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心。上述两方 面分别代表了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 面分别代表了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儒家思 想家中有的更重视认知之心, 想家中有的更重视认知之心,有的更强调道 德之心, 德之心,有的则二者并用 。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正蒙大心篇》,《张 载集》) 程颢 “只心便是天”(《遗书》卷二上,《二程 集》) 程颐 “不当以体会为非心”(同上) “此心即与天地无异,不可小了它,不可将心滞在知 识上,故反以心为小。”(同上) 朱熹 “心无限量”(见《尽心说》,《朱子文集》 卷六十七)、“唯心无对”(《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象 山全集》卷二十二)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传习录上》
(二)、心的内向性
心灵作为完满具足的绝对主体,只是就其潜 在性、可能性而言,并不是完全现实的,就 是说,它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需 要返回到自身,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反 思、自我修养、自我完成的工作。这就构成 儒家心灵学说的内向性特征。
“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同上)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 人之所以为人者 以其有辨也。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 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 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 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 夫禽兽有父子 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 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 莫不有辨。 莫不有辨。”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 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 最为天下贵也。 最为天下贵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凡性者 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 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 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 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是性伪之分也。”
3、朱熹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 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 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 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 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气自是 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
(三)孟子之言性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 口之于味也 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 有命焉, 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 有命焉,君子 不謂性也。 不謂性也。” (《孟子尽心下》) 孟子 尽心下》 尽心下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上》 (《孟子 公孙丑上》)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尽心上》 (《孟子 尽心上》)
心性关系
大体上有两种主要观点:心性合一论,即所 谓道德自律论;心性为二论,即所谓道德他 律论。 前者中又有所谓客观论与主观论之别,所谓 客观论主要是从宇宙本体论出发说明心性合 一,如理学中周张二程朱子之论。主观论者 在理学中以陆王为代表,他们从本心或良知 出发,主张心即是性,提倡完全自主自律的 道德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