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熹的心性论
浅谈朱熹心性论
浅谈朱熹⼼性论2019-04-28摘要:宋代儒学家们喜欢谈⼼性,但众说纷纭。
朱熹讲⼈性问题既分别了“天命之性”和“⽓质之性”,⼜分别了“道⼼”和“⼈⼼”。
认为性⽆不善,情也应当从善。
要克服“⽓质之性”带来的不善思想和⾏为,使“⼈⼼”服从于“道⼼”。
关键词:朱熹;⼼性;理宋明理学⼜明性理之学或⼼性之学,它是⼀套理论概念,⼀套思想。
理学家所研究的都是形上学的理论,他们围绕“⽓、理、太极、⽆极、⼼”进⾏研究。
中国⾃古代以来的哲学不仅仅是推理的系统,也是⼀种修为之道。
理学家把⼼和性做成了修为的平台,作为活动的主体,⽽不是看做活动的功能。
儒家哲学极重⼼性,从孟⼦起就⼀直把“⼈性善恶”问题提到重要的位置,他建⽴的“四⼼”说把⼈的主体价值⾃觉地完全凸现出来,他的“性善”论构成了儒家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关于性的具体内容,孟⼦和朱熹具有⼀致的解释,那就是仁义礼智。
朱熹继承了⼆程“性即理也”的性论思想。
⼆程认为,“理”体现在⼈⾝上就是“性”,朱熹采取⼆程和张载的观点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质之性”。
他认为从⼈之⽣来讲,“理”构成⼈的性,具有“天理”的⼈性叫做“天命之性”;“⽓”构成⼈的形体,“理”与“⽓”相杂的⼈性叫做“⽓质之性”。
因此说:“天下⽆⽆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此物,则⽆此⾏。
”(《朱⼦语类》卷四)这就是朱熹所谓的“⼈⼈有⼀太极,物物有⼀太极”的本体论在⼈性论问题上的贯彻。
“天命之性”相当于“理”,“理”是没有“形影”的,它只是⼀个清静空阔的世界,所以“性”也是没有“形影”的,因此“天命之性”必须借助于“⽓质之性”,才有它安顿停留的地⽅。
但他⼜对张程的理论给予了修正,主张天命之性是纯粹⾄善的理,⽽⽓质之性则是理与⽓相互交杂⽽⾔之。
因此,天命之性纯善⽆恶,⽽⽓质之性则有善有恶,后者是恶的根源。
朱熹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质之性”,以为这样就最完满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性善恶问题。
(八)朱子之心性论
朱子之心性论性属理,心属气,必先明白了朱子之理气论,始能探究朱子之心性论。
朱子极称伊川性即理也一语。
谓:伊川性即理也,自孔孟后无人见得到此,亦是从古无人敢如此道。
又曰:如性即理也一语,直自孔子后惟是伊川说得尽。
其实孔孟书中并不见有性即理也之语,只因宋代理学家敢于说从古未有人说的话。
但就论其实,伊川说此话,也与朱子之说有不同。
伊川云: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
喜怒哀乐之未发,何尝不善。
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
发不中节,然后为不善。
可见伊川性即理也之语,主要在发挥孟子性善义,只就人生界立论,而朱子则用来上通之于宇宙界。
亦可谓朱子乃就其自所创立有关宇宙界之理气论而来阐申伊川此语之义。
要之伊川言性理,偏重在人生界,朱子言性理,则直从宇宙界来,此乃两人之所异。
伊川又曰:道孰为大,性为大。
人之性则亦大矣,人之自小者,亦可哀也。
人之性一也,世人皆曰吾何能为圣人,是不自信也。
动物有知,植物有知,其性自异。
但赋形于天地,其理则一。
此仍在阐发孟子性善义,仍偏囿在人生界。
虽亦兼及物性,但只从人生界推出,非从宇宙界落下。
朱子则曰: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
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便为我所有。
此是说天理禀赋在人物者为性,如此则宇宙界人生界一贯直下,形上形下,交融无间。
今说天即是理,则在人物身上各自占有了一分天。
此把庄老道家精义已尽量接受,而确然转成其为儒家义。
此见朱子思想组织力之伟大,消化力之细腻,而在朱子,则只似依据伊川一语加以引申,不见有自己用力处。
此乃朱子思想之邃密不可及处,亦是朱子思想之骤难把捉处。
伊川又言: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此处把性与气分言。
朱子说之曰:大抵人有此形气,则是此理始具于形气之中而谓之性。
才是说性,便已涉乎有生,而兼乎气质,不得为性之本体。
然性之本体亦未尝杂。
要人就此上面见得其本体元未尝离,亦未尝杂耳。
此处朱子阐说伊川性即理也一语,更入深微。
理是天地公共底,性则是人物各别底。
朱熹的心灵哲学
朱熹的心灵哲学朱熹哲学中的人心是对人的感觉和知觉的统称,它是心灵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道心则是人心的主宰。
这个主宰,康德称之为理性。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它便是某种意志。
朱熹认为只有儒家的意志,才是善良的,因此道心指儒家的意志。
它通过学习,将善良的儒家价值观转换为自己的意志,然后持之以恒而得以实现。
具体的方法便是居敬。
人心离不开道心。
感觉和知觉离不开人类理性的主导。
缺少了儒家性质的意志来主宰的感觉和知觉是危险的。
心灵哲学,顾名思义,是关于人的心灵的哲学。
人的心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个概念和其相对应,那就是心。
在朱熹那里,心有两种形式,一个是人心,另一个是道心。
这两种形式来源于《尚书》的一段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那么,这里所讲的道心和人心的内涵是什么呢?在朱熹的心灵哲学中分别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人心是知觉”:意识与观念首先,人心由气血合成。
朱熹说:“所谓人心者,是气血和合做成。
(先生以手指身)嗜欲之类,皆从此出,故危。
”这表明人心是一种和肉体相关的人的因素,或者说是一种生理机能的作用。
这种源于生理机能的主体结构,便是人的感觉和知觉。
人都有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
通过这些感官,我们获得感觉和知觉。
只要是人,都有人心,连圣人也不例外。
有人问:圣人亦有人心,不知亦危否?朱熹回答说:“圣人全是道心主宰。
(时举录云:'圣人纯是道心。
’)故其人心自是不危。
若只是人心,也危。
……毕竟是圣而罔念,便狂。
”圣人也有人心:“圣人时那人心也不能无,但圣人是常合着那道心,不教人心胜了道心。
”圣人也是人,自然也有人的生理结构与感觉功能,只是圣人不教人心战胜道心。
其次,人心是一种感觉。
朱熹说:“人心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
”人心表现为感觉,如口对味道的感觉、眼睛对颜色的感觉、耳朵对声音的感觉、鼻子对嗅味的感觉、身体对感触地感觉等。
国学经典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
国学经典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国学经典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朱熹的心性论,是建立在他的宇宙本体论的基础之上的。
在宇宙论上,他确立了以形而上之理为本体的理气二元论。
按照一般的解释,他在心性论上;便是以理为性,以气为心,性和心便是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的关系。
但是仅仅这样解释朱熹的心性论,那就未免太简单了。
朱熹确实说过,性是理,不是心,性是形而上者,心是气之“精爽”。
但这并不是朱熹心性论的全部内容。
朱熹心性论的基本观点是:“心有体用”、“心统性情”,并且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朱熹心性论的基本特征。
朱熹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要为人性确立宇宙论的根源。
使“所当然”的道德本体具有“所以然”的宇宙规律的根据,另方面又要确立道德人性的主体性,使之变成主体的道德自律。
其次,他不仅要确立人的本体存在,即超越的绝对的普遍人性,而且要面对人的个体的感性的具体存在,既要使普遍人性建立在个体存在基础之上,又要为人的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总之,朱熹的心性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结构。
是特殊的道德形上论。
朱熹在确立性的来源和内容的前提下,对心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释,由此提出了心性关系的基本观点;钱穆先生说:“理学家善言心者,莫过于朱子。
”他提出朱熹论心性,“亦非两体对立,仍属一体两分”,(《朱子学案·朱子学提纲》台北,1971)确有见地;但他认为,朱熹所说之心,只是“气之灵”,则恐怕很难表述朱熹思想之精髓。
牟宗三先生则认为,“朱熹的心性论是实在论的,而不是本体论的,心性关系是静涵静摄系统,而不是既存在又活动的纵贯系统”(《心体与性体》第四部)。
他们的看法虽不同,但都认为朱熹以性为形而上者之理,心为形而下者之气。
朱熹以性为形而上之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他还以性为心之本体,而心之本体是形而上者,并不是形而下者。
这就是说,朱熹所谓心,既是形而下者,即知觉运动之心,又是形而上者,即超越的本体之心,这所谓本体之心,就是理,就是性。
“天人合一”与“性心合一”——朱熹“心性论”与社会控制思想
“天人合一”与“性心合一”——朱熹“心性论”与社会控
制思想
廖小波;李禹阶
【期刊名称】《中华文化论坛》
【年(卷),期】2007()2
【摘要】本文认为,朱熹心性论的重要特点,在于从哲学本体论上提出以“性”为载体、以儒家伦理纲常为基本内容的先验的本体论证明,为建立人的主体道德自觉提供哲学上的论证。
本文由此分析了朱熹的人性发生论及人性中封建道德品性的至上性、本体性、泛众性特点,指出朱熹“心性论”是将形而上先验之“性”(即“四德”)与人类社会中形而下的纲常伦理(“三纲”)有机结合,使以“心性论”为核心的本体论作为一个抽象的、有伦理意味的思辨体系,由此改变了汉代儒学“天人合一”的粗陋的本体论思想。
【总页数】7页(P117-123)
【关键词】性;心;道德纲常;社会控制
【作者】廖小波;李禹阶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重庆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7
【相关文献】
1.“性”—“心”—“情”——朱熹心性哲学解读 [J], 于雷
2.从心、性分言到心性合一——先秦儒家性论思想演变模式简探 [J], 李友广
3.朱熹“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J], 郝晓燕
4.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天人合一”思想对比研究——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机制的构建 [J], 王连杰
5.从"心统性情"略论张载与朱熹心性思想之异同 [J], 张金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国学人对朱熹心性论的心理学分析
不谓 之 二 元 论 也。  ̄ [ 2 1 3 4 3 5 蔡元培 ( 1 8 6 8 —1 9 4 0 ) 于
1 9 l O年 出版 的《 中 国伦 理 学史 》 所 述第 三 期 “ 宋 明 理
偶一 论之 , 要 为无 系统之 学 。 ” l 5 认 为 宋 儒开 始 研 究
心理 学 问题 。
第2 9 卷第 3 期
V0 1 . 2 9 No . 3
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Xu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
当今 对于 朱熹 心 性 论 的研 究 , 大 都 从 哲 学层 面 人手 , 以朱 熹理 气论 为基 础 , 进 一步 分析朱 熹有 关 心
性 的概念 和思 想 。此 外 , 也有一 些心 理学 家 , 从 心理 学 的层 面分析 朱 熹 心 性论 口 J 2 蜘 。事 实 上 , 对 于 朱 熹心 性论 的心 理学分 析 , 早 在 民 国时期就 已展 开 , 并
就 民 国时期 对朱 熹心 性论 的心 理学分 析作 一系 统 阐 述, 以期为 当今 朱熹 心 性 论 的研 究 提 供 学术 基 础 和
新 的视角 。
一
哲 学 的层面 对朱 熹心性 论作 了全 面 的阐述 。 与 此 同时 , 随着西 方心 理学 在 中国 的传 播 , 一些
学 者在介 绍 西方 心理 学 史 的 同时 , 开 始从 心理 学 的
2 O 1 4年 5月
Ma v .2 01 4
3.2第二节 朱熹地 心统性情 论
第二节朱熹的“心统性情”论 >一、心论朱熹哲学的心是一个认识论的畴,兼有善恶的伦理学意义,心作为认知主体,具有认识万物及万物之理的功能和属性。
朱熹心为主宰的思想把心的主宰作用限于认识论和心对性、情的关系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朱熹虽有夸大心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但尚未把心直接作为宇宙本体,这是他与陆九渊心学相互区别的关键。
朱熹所论及的知觉思虑之心、虚灵无限之心、主宰之心、道心与人心相分合一的心,都是在认识论及伦理学的意义上论心,心并不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这不仅是他心论的特点,亦是他整个心性之学的特点。
只有当朱熹把心的涵和外延扩大,将心上升为天地之心时,此天地之心便是宇宙的本原而生生不息,但此天地之心已与有知觉思虑的人心不同。
此外,朱熹对心与理、心与气关系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其心论的性质和特点。
(一)心为知觉思虑以心为知觉思虑,这是朱熹哲学心畴的基本涵,表明其心是主体认知之心,具有认识的功能。
他说:“有知觉谓之心。
”所谓知觉,指人的感官与外物发生接触而产生的感觉认识。
他说:“聪明视听,作为运用,皆是有这知觉。
”认为知觉产生于耳目对外物的视听,此种感觉是心能够感知事物的功能。
“物至而知,知之者心之感也。
”指出知觉是心的属性,它是人的身体各部与外界事物接触的产物。
他说:“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
”从而把知觉视为对外物的反映。
朱熹对知觉又细加区分,指出:“知是知此一事,觉是忽然自理会得。
”知者因事因物皆可以知,觉则是自心中有所觉悟。
“认为知是与事物接触,而获得对此一事物的了解;觉是在知的基础上,心中有所觉悟,对事物进一步理会,并形成一定的见解。
可见知、觉虽同是人的感官与外物接触产生的认识,但二者有层次的深浅。
此外,朱熹所说的知、有广、狭两种意义。
狭义的知如上所述,是指对一事一物的了解;广义的知,是指人的整个认识能力。
他说:“知者,吾自有此知。
此心虚明广大,无所不知,要当极其至耳。
”指出心无所不知,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理学的主要观点
朱熹是宋代儒学家,他提出的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性学派之一。
其主要观点包括:
1. 心性论:朱熹认为人的心性是纯善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与生俱来的。
他主张通过修养和学习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心性,使之得以充分发挥。
2. 大学中庸:朱熹注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的是“道”,即天理的原则和人伦的道德规范。
他主张人应该以诚信、孝顺、仁爱等美德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纲常定命:朱熹认为天地间有一种宇宙秩序和道德原则,称为“纲常”,它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他主张人们应该按照这个纲常来定制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依此来管理社会和人伦关系。
4. 诗书礼乐:朱熹重视经史子集的研究和教育,他认为这些经典是揭示人性和人类社会的重要工具。
他强调通过诗歌、书籍、礼仪和音乐来培养人的品行和思想,使之达到教化作用。
5. 心学:朱熹提出了心学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心灵是认识和思维的根本,也是人与天地的关联。
他主张通过对心灵的探寻和理解,来认识天地之道和人生的意义。
浅谈朱熹的心性论
浅谈朱子性情论[摘要]本文试图沿着历史的脉络,从孔孟至“二程”,追寻朱熹理学中的性情论的源头,并试图探究朱子的性情论与先人性情论之间的联系。
朱熹的性情论是正统儒家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即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性本善的观念,同时,他又增加了对人类如何认识非伦理道德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发生、如何解决的问题的回答。
[关键词]性情论心统性情道心人心探究朱熹的性情论必须要对朱熹之前的思想家作一个大概的认识,这包括了先秦时期的孔孟,秦汉及隋唐董仲舒、韩愈、李翱,北宋时期周敦颐、张载、二程,下面分别介绍诸位。
一、朱熹的性情论源头1、先秦时期孔子(前551—前479),孔子把性这个范畴提了出来,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这是说,人生而具有相近的本性,只是由于后天不同环境和习染才有品德上的差异。
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明人性如何相近,也没有涉及到人性的根源及其善恶问题1。
孟子(约前372—前289),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里,徐复观先生说“孟子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贡献,是性善说的提出”2。
在我们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内容有三点。
第一、人的本性具有先天的善性,是成为道德性的先天根据。
第二、发挥不了人的善性的原因或者发生恶的缘故,是由于无节制的追求欲望。
第三、人的本性具有四端。
在这一点上人是与动物根本上区别的。
人与动物是在生物学上类似,但在仁义礼智上人与动物是明确区别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11-6)2、秦汉及隋唐的理气性情论1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9页汉代的董仲舒(公元前约179—约104),他吸收阴阳观念而把性情看成犹天之阴阳。
朱熹的心统性情论
第二节朱熹的“心统性情”论 >一、心论朱熹哲学的心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兼有善恶的伦理学意义,心作为认知主体,具有认识万物及万物之理的功能和属性。
朱熹心为主宰的思想把心的主宰作用限于认识论和心对性、情的关系范围内,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朱熹虽有夸大心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但尚未把心直接作为宇宙本体,这是他与陆九渊心学相互区别的关键。
朱熹所论及的知觉思虑之心、虚灵无限之心、主宰之心、道心与人心相分合一的心,都是在认识论及伦理学的意义上论心,心并不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这不仅是他心论的特点,亦是他整个心性之学的特点。
只有当朱熹把心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将心上升为天地之心时,此天地之心便是宇宙的本原而生生不息,但此天地之心已与有知觉思虑的人心不同。
此外,朱熹对心与理、心与气关系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其心论的性质和特点。
(一)心为知觉思虑以心为知觉思虑,这是朱熹哲学心范畴的基本内涵,表明其心是主体认知之心,具有认识的功能。
他说:“有知觉谓之心。
”所谓知觉,指人的感官与外物发生接触而产生的感觉认识。
他说:“聪明视听,作为运用,皆是有这知觉。
”认为知觉产生于耳目对外物的视听,此种感觉是心能够感知事物的功能。
“物至而知,知之者心之感也。
”指出知觉是心的属性,它是人的身体各部与外界事物接触的产物。
他说:“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
”从而把知觉视为对外物的反映。
朱熹对知觉又细加区分,指出:“知是知此一事,觉是忽然自理会得。
”知者因事因物皆可以知,觉则是自心中有所觉悟。
“认为知是与事物接触,而获得对此一事物的了解;觉是在知的基础上,心中有所觉悟,对事物进一步理会,并形成一定的见解。
可见知、觉虽同是人的感官与外物接触产生的认识,但二者有层次的深浅。
此外,朱熹所说的知、有广、狭两种意义。
狭义的知如上所述,是指对一事一物的了解;广义的知,是指人的整个认识能力。
他说:“知者,吾自有此知。
此心虚明广大,无所不知,要当极其至耳。
朱熹对儒家传统心性论的诠释与创新
朱熹对儒家传统心性论的诠释与创新
朱熹对儒家传统心性论的诠释与创新
儒家传统心性之学是朱熹心性理论的基本来源,朱熹在继承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原始儒家中有关心、性、仁的思想,并通过对"情"的张扬与性情对举补充了汉唐儒学心性论的不足,通过<易>、<学>、<庸>等传统经典的心性启示,建构起"性与天道"的圆融体系,为儒家的道德人性论寻找到了形上的根据.
作者:孙利SUN Li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1 刊名:玉溪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XI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4 20(11) 分类号:B244.7 关键词:仁心性情天命。
朱熹“理生气”:一种心性论的解读——从刘源渌、吴廷栋到唐君毅
如同 “ 母 生 子 ” 之意 。刘宗 周对 “ 理 生 气 ” 多 有 批 评 。他 说 : “ 理 即 是 气 之 理 ,断 然 不 在 气 先 , 不 在气 外 。 ” 【 8 又说 : “ 理 只 是 气 之 理 ,有 是 气 方
[ 基金项 目]教 育部 哲学社会 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 “ 百年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 ” ( 1 2 J Z D 0 0 7 )
[ 作者简介]乐爱 国,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福建 厦门 3 6 1 0 0 5 。
・
l 1 8・
“ 静 而 生 阴 ”,朱 熹 则 说 : “ 太 极 生 阴 阳 ,理 生 气
“ 理 生气 ” 与 “ 母 生子”
母子 关 系 ,即 ,理 不 可 能 生 气 ” 。 这 里 有 两 个 问 题不 可 t 昆淆 :其 一 , 朱 熹 是 否 说 过 “理 生 气 ”; 其二 ,“ 理 生气 ” 是 否 只如 同 “ 母生子” 。前 一个
问 题 是 史 料 问 题 ,后 一 个 是 对 “ 理 生 气 ” 的解读
有 是 理 ,非 理 能 生 气 也 。 ” 他还说 :“ 天 地之 间 ,
一
‘ 生 ’ 者 意 思 不 同 ”。 对 此 ,林 黄 中说 : “ 惟 其 包 பைடு நூலகம் ,是 以 能 生 之 。 包 之 与 生 , 实 一 义 尔 。 ” 朱 熹
问题 。前 一个 问题 ,陈来作 过 论证 。 ④朱 熹 是 否 说
过 “ 理 生气 ” ?王 力 的座 右 铭 是 其 研 究 生 导 师 赵 元任 的批 语 “ 说 有 易 ,说 无 难 ”。 … 无 论 如 何 ,至
朱熹心性论
朱熹心性论
朱熹心性论
朱熹曾认真地研究了《中庸》关于“已发”、“未发”的思想,以及二程以来诸儒对此问题的讨论,其观点在四十岁前后有所不同,前期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这个思想是受到胡宏的影响;后期则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已发”、“未发”提心理活动的不同阶段或状态,并以“未女”为性,“已发”为情。
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提出了重要的“心统性情”的理论,这是他对张载思想的发展,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
对“性”的概念,朱熹又区分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前者指人禀理而生、专以理而言、纯粹至善的性;后者指人禀气而有形的、有清浊偏正善恶的性,这是他对程颐思想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
3.2第二节 朱熹的 心统性情 论
第二节朱熹的“心统性情”论 >一、心论朱熹哲学的心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兼有善恶的伦理学意义,心作为认知主体,具有认识万物及万物之理的功能和属性。
朱熹心为主宰的思想把心的主宰作用限于认识论和心对性、情的关系范围内,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朱熹虽有夸大心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但尚未把心直接作为宇宙本体,这是他与陆九渊心学相互区别的关键。
朱熹所论及的知觉思虑之心、虚灵无限之心、主宰之心、道心与人心相分合一的心,都是在认识论及伦理学的意义上论心,心并不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这不仅是他心论的特点,亦是他整个心性之学的特点。
只有当朱熹把心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将心上升为天地之心时,此天地之心便是宇宙的本原而生生不息,但此天地之心已与有知觉思虑的人心不同。
此外,朱熹对心与理、心与气关系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其心论的性质和特点。
(一)心为知觉思虑以心为知觉思虑,这是朱熹哲学心范畴的基本内涵,表明其心是主体认知之心,具有认识的功能。
他说:“有知觉谓之心。
”所谓知觉,指人的感官与外物发生接触而产生的感觉认识。
他说:“聪明视听,作为运用,皆是有这知觉。
”认为知觉产生于耳目对外物的视听,此种感觉是心能够感知事物的功能。
“物至而知,知之者心之感也。
”指出知觉是心的属性,它是人的身体各部与外界事物接触的产物。
他说:“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
”从而把知觉视为对外物的反映。
朱熹对知觉又细加区分,指出:“知是知此一事,觉是忽然自理会得。
”知者因事因物皆可以知,觉则是自心中有所觉悟。
“认为知是与事物接触,而获得对此一事物的了解;觉是在知的基础上,心中有所觉悟,对事物进一步理会,并形成一定的见解。
可见知、觉虽同是人的感官与外物接触产生的认识,但二者有层次的深浅。
此外,朱熹所说的知、有广、狭两种意义。
狭义的知如上所述,是指对一事一物的了解;广义的知,是指人的整个认识能力。
他说:“知者,吾自有此知。
此心虚明广大,无所不知,要当极其至耳。
朱熹心性论是什么
朱熹心性论是什么宋朝时期,朱熹的心性论在当时和其他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尽管后来有一部分人对于朱熹的心性论提出了质疑和不同的看法,但是朱熹心性论在当时还是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说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作用,那么朱熹心性论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心性论是什么朱熹心性论分别向人们诠释了天命和气质的不同,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之上又分别讲述了道心和人心。
在他看来人的性开始的时候没有不善良的,那么人们的感情也应当跟随本性同时从善,这也就是天命的说法,在按照天命做事情的同时也要抵抗住后期气质所带来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让人心可以向道心靠拢乃至重合在一起。
这是一套复杂的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可以说在朱熹眼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儒家的角度来说一直都是十分重视心性论的,这个问题也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和讨论,在孟子时期人们就将这个问题放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之上,而朱熹心性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孟子相同的,而且在关于心性这个问题上,二者之间也有着相同的诠释,朱熹和孟子一样都认为仁义礼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
总之在朱熹的心性论中认为心是十分纯粹至善的,同时心也是他所有思想的核心部分。
朱熹家训是什么朱熹家训虽然是教育自己孩子,但恐怕是我们所有为人父母都需要自己子女做的地方。
家训是这么说的:君王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有一颗仁爱的心;臣子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有一颗忠义的心;父亲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慈祥;儿子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有一颗孝顺的心;兄长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一颗友爱的心;弟弟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他对自己的兄长怀着恭敬的心。
身为丈夫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和睦家庭;身为妻子之所以高贵,是因为她怀着柔和的心态周旋于家庭之中;对待长辈最可贵的是尊敬长辈;交朋友最可贵的地方是讲信义。
朱熹家训说见到年迈的老人一定要尊敬他;要爱护小孩;尊敬有品德的人;品德有问题的人一定要远离;不要说别人坏话更不要夸自己;能化解与别人之间的仇恨、也能以怨报德;做人要随遇而安;对待人小的过失能报以容忍的心;对待别人大的错误要跟他讲道理;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更不要去做很小的坏事;别人做了坏事不要到处宣扬、要赞扬别人做的好事。
心性论视域下朱熹“致知”理境探析
朱熹在《 大 学 章句 》 “ 格 物致 知 ” 补 传 中就 说 : “ 人
心 之灵 莫不 有知 。 ” [ 2 1 6 - 7 在《 大 学或 问》 中也说 : “ 人 莫 不有 知 。 ” _ 2 _ 5 “这里 所谓 的“ 知” 实从人 心 的角度
来 论说 “ 良知 ” 。同时 , 朱熹在《 孟子集注・ 尽 心章
句 上》 对孟子“ 尽 其 心者 , 知其 性 也 。知其 性 , 则知 而且 . ‘ 穷得 物 理尽 后 我之 知识 亦 无 不尽 处 ’ 。” _ 4 _ 实 际上 . 就“ 格物 与致 知是 同一 过程 而 言 , 格 物 的
说. “ 致知” 之 论 乃朱 子 论 心 学工 夫 最 为关 切 的方 面, 指 出: “ 悬 举 知识 之 追 寻 一 项 . 奉 为 心 学 主 要
所 由, 乃 出于天 , 不 系于人 。 ” [ 2 ] 4 3 o 朱熹所 注 与孟 子
的原 意 基本 上 是一 致 的 , 即“ 良知 ” 乃是 一 种 先 天 的本 然 之“ 知” , 也 即如孟 子所 谓 不 必 思 虑 而 能 知
种 不 必 经过 思 虑 的 “ 本 然 之知 ” 来解 释孔 子 的 “ 生
说 的理境 作 一探 讨 。
朱 熹“ 致知 ” 说 的涵 义
而知 之 者 ” 。 同时 , 在 朱熹 那 里 , “ 良知 ” 原 是 人 生
来 即秉 自于 “ 天” 的, 是天所赋 、 天所 贯 注 于人 心 而为 人 心所 本具 的知 觉之 能 。 因此 , “ 良知 ” 说 在
朱熹心统性情论探微
朱熹心统性情论探微“心统性情”说可以说是朱熹心体用说的核心内容,亦是其心性论的实质所在,而心性论又是构成朱熹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对心性论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他的理气论。
朱熹以其心论、性论及性情关系说为基础,继承、改造和发展了以往的心性之学,并与同时代的学者相互交流,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理论,建立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心性论思想体系,达到了中国哲学心性论理论发展的高峰。
一、“心统性情”论的提出“心统性情”这个命题是由张载明确提出的。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是首先论及心与性情关系问题的,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张载便是依据孟子的这个理路,从心与性的发生过程的深层联系上说明心性的结合。
他认为,心是总括性情与知觉而言的,而性是根本的,“天授于人则为命,亦可谓性。
人受于天则为性,亦可谓命”(《张子语录·语录中》第324页);“性即天也”,所以“性又大于心”,有性再加知觉,便成为心;性之发为情,情亦是心的内容。
张载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讲心性的统一性的。
从心的认知方面说,心小性大;而从心的形而上道德本体方面说,则是“心统性情”。
朱熹发展了张载的“心统性情”的思想,将其变成系统的学说,使之成为理学人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曾说过,程颐的“性即理也”和张载的“心统性情”这两句话是“颠扑不破”(《朱子语类》卷五)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他尤其赞扬张载的“心统性情”说,“横梁云:心统性情,此说极好。
”(《朱子语类》卷五十三)朱熹将程颐的心有体用说和张载的“心统性情”说二者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从而提出了自己的“心统性情”思想。
程颐虽然提出了心有体用的思想,但是他却没有明确把心之体规定为性,把心之用规定为情。
张载虽然最早提出“心统性情”的命题,但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找不到其命题的具体内容。
朱熹发展了程颐的思想,同时又赋予张载的命题以具体的内涵,并把二者结合了起来,提出了:“性以理言,情乃发用处,心即管摄性情者也。
试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法
试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法
朱熹作为一个理学家,评价历史人物与他的理学背景密不可分。
朱熹的理学体现了他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等,正是由于理学的影响才使得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独特之处。
理气心性、仁义礼智、治国平天下思想都对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产生了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他的历史人物评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理气论思想使得他强调历史人物的义理,同时兼论历史人物的资质;心性论思想使得他评价历史人物追求本心;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使得他评价历史人物兼重事功。
因此,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四个原则,即推崇资质的原则、追求本心的原则、强调义理的原则、兼重事功的原则,其中义理原则是最重要的。
贯穿于这些原则之中,朱熹有独特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朱熹的历史人物与其他学者相比具有鲜明的理学特点。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中后期,时理学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备,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理学色彩,然而又自成一家之言。
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承袭并发展了程颢、程颐的观点。
陈亮、叶适与朱熹同时代,他们是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观点与朱熹大相径庭。
司马光、陈亮、叶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重视事功,而朱熹的特点是重视资质、本心、义理,并且具有独特的方法。
朱熹作为理学大家,门人弟子众多,他的
历史人物评价对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都产生了影响,诸如刘爚、黄干、陈淳、黄震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朱子性情论[摘要]本文试图沿着历史的脉络,从孔孟至“二程”,追寻朱熹理学中的性情论的源头,并试图探究朱子的性情论与先人性情论之间的联系。
朱熹的性情论是正统儒家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即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性本善的观念,同时,他又增加了对人类如何认识非伦理道德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发生、如何解决的问题的回答。
[关键词]性情论心统性情道心人心探究朱熹的性情论必须要对朱熹之前的思想家作一个大概的认识,这包括了先秦时期的孔孟,秦汉及隋唐董仲舒、韩愈、李翱,北宋时期周敦颐、张载、二程,下面分别介绍诸位。
一、朱熹的性情论源头1、先秦时期孔子(前551—前479),孔子把性这个范畴提了出来,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这是说,人生而具有相近的本性,只是由于后天不同环境和习染才有品德上的差异。
但是他并没有具体说明人性如何相近,也没有涉及到人性的根源及其善恶问题1。
孟子(约前372—前289),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里,徐复观先生说“孟子在中国文化中最大的贡献,是性善说的提出”2。
在我们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内容有三点。
第一、人的本性具有先天的善性,是成为道德性的先天根据。
第二、发挥不了人的善性的原因或者发生恶的缘故,是由于无节制的追求欲望。
第三、人的本性具有四端。
在这一点上人是与动物根本上区别的。
人与动物是在生物学上类似,但在仁义礼智上人与动物是明确区别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11-6)2、秦汉及隋唐的理气性情论1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9页汉代的董仲舒(公元前约179—约104),他吸收阴阳观念而把性情看成犹天之阴阳。
“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
(《深察名号》,《繁露》卷10页11)性之表现于外者为仁;情之表现于外者为贪。
“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
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
名性者,中民之性。
中民之性,如茧如卵。
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
”(《实性》,《繁露》卷曲10页19-20)他把人性分为三种,即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
圣人之性是本然至善的,斗筲之性是纯恶的,故皆“不可以名性”。
惟中民之性可善可恶、可上可下,所以可以通过教育而得到改善,即“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董仲舒的这一“性三品”说经东汉至唐朝韩愈则进一步提出了“性情三品说”。
唐代的韩愈(公元768—824),韩愈是在汉唐时期性三品说的集大成者。
他关于性情品类的观点是中国人性论上有特色的观点之一。
他的性三品说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之间没有本质上区别。
唯有区别的是韩愈提出仁、义、礼、智、信作为判定性之品级的标准3。
葛荣晋先生把韩愈的性情论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性情说。
他说:“性也者,与性俱生也。
情也者,接与物而生也”。
“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
(《原性》)又说:“情者七:曰喜、曰怒、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同上)性是与生俱生的仁、义、礼、智、信等五德;情是接物而生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
性是先天具备的。
而情是后天得到的。
第二、性分为三个品级。
他说:“性之品有上中下;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第三、情也分为三个品级。
他说:“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中;中焉者之于七,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
情之于性视其品。
”(《原性》)第四、依据性情相应的原则,他认为上品之性必发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必发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必发为下品之情。
性和情是不可分开的,要以性控制情。
李翱(公元772—841),唐代李翱把中国传统的性善情恶论和佛教的佛性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灭情复性说。
在他看来,人性本善,所以人皆可以成为圣人。
但是由于七情的干扰,人不能成为圣人。
在他看来,性与情的关系如同水和沙、火和烟的关系一样。
性和情不但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因此他说:“性与情不相无也。
虽然,无性则无所生矣。
是情由性而生。
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因情以明。
”(《复性书》)他还认为情是由性而派生的,性是根本的,情是从属的。
而且只有通过情,性才能表现出来的。
因此,在恢复人之善性成为圣人的路上,人是应该经历所谓“灭情”的途径的。
因此,在他看来,性是善的根源而情则是恶的根源。
在这里,我们看到李翱与韩愈之间的不同点。
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
人性本来是没有区别的。
这是圣人的内在根据。
这样一来,他的灭情复性说成为性善情恶的总结,也是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先河。
3、北宋时期的理气性情论周敦颐(1016—1073),我们认为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创始人4。
其理由是:第一、他建立起了一个以“为学之方”为中心环节,内在包含本体论和修养论的理学哲学体系的轮廓。
第二、他的“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观念,是儒家哲学,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本体观念的基本精神较恰当的表达方式之一。
第三、他的哲学内在包含了一系列的内在的张力关系。
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太极图说》和《通书》。
《太极图说》虽然很短,但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内容可分成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无极而太极。
太级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极焉。
”在这里他所讲的是,“无极而太极”作为本体,在其自身所具有的“有无统一”的矛盾性作用下化生万物的过程及本体自身的逻辑结构。
这里既有宇宙论观念又有本体论的观念,但核心是本体论观念。
第二部分:“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
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在这里他所讲的是“无极而太极”本体化生万物到人的环节,“无极而太极”本体作为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的整体性,就表现为人的形神关系;本体作为一个规律性统摄物质性的整体性就表现为人的精神性调节人的物质性的整体性。
第三部分:“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小人悖之凶。
”这部分讲如何复性,就在于圣人定立“中正仁义而主静”这一稳定的基本的人道规则,这一人道规则同时也就是人道规律。
第四部分:“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知说。
大哉!《易》也。
斯其至矣。
”这部分阐明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但这种统一性在不同的环节上,其表现是不同的。
张载(1020—1077),张载片面发展了中国哲学本体观念中的物质性原则将气规定为世界的本体5。
他认为气是本体,即构成宇宙的原因。
关于虚空与气的理论是他哲学的主要特点,也是他的整个哲学的基础。
因此,他以气为宇宙本体的气本论哲学体系包含着内在矛盾或困难。
下面看他的思想:在我们看来,张载的太虚是形成宇宙万物的第一原因、第一动力,而他的气是太虚活动的工具、实行者。
宇宙的构成有三个层次:太虚—气—万物。
在张载看来,性分为两个,即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他把它们分开。
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是与二程的理论是不同的。
张载所讲的天地之性来自太虚的气,而二程所讲的则来自理。
张载区分人性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思想通过二程连接到朱熹的天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相区分的思想。
但张载论性与朱熹论性还是有所不同的。
张载所讲的性就是太虚的气所构成的,而朱熹所讲的性则是在人内存在的天理。
在张载看来,气的性就是天地之性。
这天地之性存在人心内。
在这个基础上,有了形体之后,形成所谓的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即太虚湛一之性,“气质之性”是气积聚为形质而后具有的性。
张载还提出“心统性情”论。
这成为朱熹的心统性情论的开端。
“心统性情者也。
”(《张载集·性理拾遗》第374页)对于朱熹来说,张载的“心统性情”和程伊川的“性即理”是在他的学术上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把“统”字解释为“兼”。
“心统性情,统犹兼也。
”(《张载集·语录·后录下》第338页)二程:程颢(1032—1085)与程颐(1033—1107),二程都把“理”看成是其哲学思维的中心范畴,而且他们都是以“为学之方”为核心来建构其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三位一体的理学体系,所以,他们的哲学体系结构是一致的。
二程的哲学虽然有一致之处,但在理学内部还是相区别的6。
首先,二者的哲学立场是不同的。
大程的哲学立场是主体性立场,而小程的哲学立场则是客观知识论的立场。
其次,由于哲学立场的不同,二程虽然使用相同的概念范畴,但其含义却是不同的。
第一、二程虽然都强调“理”,都用“理”这一概念,但“理”的含义是不同的。
程伊川的理是独立存在的万事万物的准则、所以然。
理与万物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与小程不同,程明道的理是事物的自然趋势,理与万物的关系是自然与人为的关系。
第二、二者对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理解也不同。
程伊川重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
他认为形而上者,是体,是微,是道;形而下者,是用,是器。
他认为道就是道,器就是器。
他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非阴阳也。
所以一阴一阳者道也。
”(《遗书·二先生语三》)程明道则不重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
他认为道也是器,器也是道。
第三、明道没多说气;伊川以为物之始有,皆由气化。
第四、关于性,明道所讲的不多。
他所说的性是人所得于道、天所赋与者。
伊川所讲的是性即理。
他也重视气对人性的影响。
二、朱熹的性情论(1130—1200)在朱子学中理气观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
其中,“理”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体基础,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法则、原则、原理,而“气”则是构成一切事物的质料。
朱熹的性情论,直接以其“理气观”为基础,在坚持儒家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相区别的思想阐发其“复性”学说。
理与气是关于宇宙本原及规律的范畴。
性情论中的性则是指人的本性或本质,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性区别。
情是人的感情,人的本性与外界事物接触而表现出来的一切感情。
朱熹的性情论是正统儒家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即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性本善的观念,同时,他又增加了对人类如何认识非伦理道德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发生、如何解决的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