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历史学派(Neo-Historical School)

本文由酒狂198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十二章
【本章授课教案 授课教案】
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新历史学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派对美国制度经济学 的影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新历史学派的产生:0.5 课时。 第二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基本观点及其影响:0.5 课时。 第三节 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与评价:0.5 课时。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新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 。难点是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探讨新历史学派流行的原因及其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歪曲和攻击。了解 19 世纪 经济学方法论之争及其启示。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方式。注意分析历史学派的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何蓉:德国历史学派与 19 世纪经济学方法论之争的启示: 《社会》总第 241 期(2005.3) 。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 文章·争鸣 >> 典藏文献
魏建:德国历史学派兴衰述评,经济科学 199902,104~110。https://www.360docs.net/doc/af15079971.html,/Browse/ ShowDoc.aspx?Code=3-1&Id=2005062009212979697 【思考题】 1、名词简释:历史归纳法,讲坛社会主义 2、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3、比较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 4、新历史学派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特色。
第一节
新历史学派的产生
一、历史背景 1、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更迅速地发展起来,在到 20 世纪初的这段 时间内,先后超过法、英而跃居欧洲首位。 2、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德国政府一方面颁布法令,镇压革命,一方面大搞社会 改良主义以瓦解革命。 3、再此情况下,公开反对社会主义,为私有制辩护的旧历史学派已不再适应德国资产阶级 的需要,于是,冒充社会主义的新历史学派就应运而生了。 二、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新历史学派的首领是施穆勒(G.Schmoller,1838--1917) ,代表作是《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 (1900--1904) 。主张维护中产阶级(他称之为“中间阶层”,包括中小企业主、中小商人、自耕 农、熟练工人、经理及工头、职员、公务人员等) ,他认为要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稳定,必须维
1
护这个中间阶层。他所主张的社会改良,主体力量是有机体的国家、道德的国家、“社会的君主 制”的普鲁士国王、有能力的公正的官吏等,他对封建容克持批判态度。 古斯塔夫·施穆勒 阿道夫·瓦格纳 18381917 斯特拉斯堡、柏林大学

《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 1900
18351917 维也纳、弗赖堡、柏林大学 《政治经济学原理》 1876 《现代劳动组合论》1881 《社会主义要义》 《国家经济学的起源》 《现代资本主义》
路德维希·布伦坦诺 18441931 莱比锡、慕尼黑大学 阿尔伯特·谢夫勒 卡尔·毕歇尔 威尔纳·桑巴特 18311903 记者、大学教授、议员 18471930 莱比锡、慕尼黑大学 18631941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 第二节 新历史学派的方法、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一、新历史学派的方法及观点 (一)新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 以“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还利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 经济问题。 新历史学派继承了旧历史学派的衣钵,把旧历史学派特别是克尼斯的既否认普遍经济规律 又否认各民族经济的特殊规律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并付诸实际运用。他们把历史归纳方法与抽 他们把历史归纳方法与抽 象演绎方法的割裂和对立达到了极端的地步, 象演绎方法的割裂和对立达到了极端的地步,把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方 “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崭新时代是从历史和统计资料的研究中出现,而绝不是从已 法。施穆勒说: 经经过一百次蒸馏的旧教条中再行蒸馏而产生的” 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于努力收集大量历 。 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于努力收集大量历 史的和空前的资料。 史的和空前的资料。只有在大量收集资料后,经济学家才有可能应用归纳的方法得出若干结论。 这些资料所能说明的,与其说是一国国民经济及世界经济的一般生产过程,无宁说是各个不同 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民族经济形态的特殊情况。正因为过去的经济学者并没有掌握这些资料,所 以他们的一切经济理论都是没有根据的。新历史学派并把这个观点贯彻到他们的研究中去,大 量地利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方法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方法,埋头于社会经济问题各方面史料析搜集。并自认为这种“历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方法 史的统计方法”比起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的生理方法”更高明。 新历史学派将历史归纳法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错误的。经济科学的研究必须 从收集丰富的资料和分析各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出发,而统计学也是研究经济现象的一种重要工 具。但是,我们既反对离开历史或当前现实的理论抽象,也反对离开理论的单纯的历史事实或 现实经济现象的描述;而历史也决不是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单纯的罗列和堆积,而是事物和现象 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过程。理论必须以历史事物和客观现象为依据,但又决不是历史的孤立或偶 然事件的阐释,而是对各个社会经

济形态的经济现象内在关系和运动的概括。因此,历史和理 论是一致的。新历史学派的主张不过是在必须搜集资料和研究个别制度的借口下,否定科学的 抽象,拒绝进行任何的理论上的概括,拒绝探寻事物的内部联系。 新历史学派将历史归纳法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的观点,遭到了奥地利学派的反对。 这就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围绕方法论问题展开的一场争论,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方法论争 “ 。 门格尔指责施穆勒用经济史来取消经济理论, 论” 两派的首领施穆勒和门格尔之间争论更激烈。
2
乃是“理论的不生产” ,认为在经济研究中采用经验的历史方法是不可取的,可取的方法只能是 严密的 “抽象演绎法” 在门格尔的尖锐批评下, 。 施穆勒后来也承认了自己的极端观点是错误的。 实际上,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两种重要方法,这两种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 相辅相承的,在经济研究中这两种方法是缺一不可的。 (二)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1 )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 )法律对经济有重大的制约作用。 (3 )国家是国民经济的中心,国家必须干预和控制社会经济生活。 二、讲坛社会主义 1、含义: (1)要信奉一个国家观,相信超越一切阶级之上的国家调节,保护社会的利益。 (2)劳动者同资产者之间的对立,并非经济上的对立,而是感情、教育和思想之间的隔阂。 (3)社会虽有缺陷,但不必打破现存的关系,只要改革经济立法就可以。 2、实质:为消除革命和资产阶级国家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进行辩护。 3、盛行及衰落:以 1890 年为界 三、新历史学派理论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及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新历史学派理论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及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新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它风靡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统治着整个德国经济学界,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统治阶级的失 败,它也就日趋衰落。然而,新历史学派的思想却对后来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它成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思想来源。列宁明确指出:修正主义的思想来源于布伦 首先,它成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思想来源 坦诺和桑巴特。布伦坦诺不仅拥护“工联主义” ,而且还最先提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思想。 “工联主义” 他认为帝国主义的卡特尔组织可以缓合资本主义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有计划地发展;卡特尔 还保证了商品的销路,不会造成工人失业,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水平,因此,工人不 需要进行斗

争和革命,资本主义正在向社会主义演进。布伦坦诺的这些观点,就成为修正主义 者伯恩斯坦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出发点。 其次,它成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 其次,它成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新历史学派拥护国家政权,强调国家在经济 中的地位和作用,颂扬帝国主义,鼓吹德国的特殊历史使命等,都成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理 论基础。施穆勒、瓦格纳、布伦坦诺等人提出“强权君主制度论” ,认为只有国家作为社会经济 “强权君主制度论” 中心发挥作用,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国民经济才能高度发展,到了桑巴特 桑巴特手中,则发展成法 桑巴特 西斯理论。桑巴特以冒牌的社会主义为纳粹反动政策开护,宣扬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 特的发展道路,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主义,并把“国家社会主义”称为“德意志社会主义” 。希 “国家社会主义” “德意志社会主义” 特勒法西斯主义者就正是以民族社会主义为幌子来疯狂地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实行法西斯专政 的。
第三节 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与评价
一、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 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 德国历史学派是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的产物。由于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和 阶级斗争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要求的变化,服务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学 派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因此,无论是旧历史学派还是新历史学派,在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 和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看法上,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以 及德国资产阶级在不同时期的要求不同,因此它们所承担的任务,从而它们的方法和若干具体 理论观点也有一些差异。 新旧历史学派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方法上,二者都反对抽象法,而主张用历史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首先,在方法上,二者都反对抽象法,而主张用历史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它们都否认 存在经济学的普遍规律。认为各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不同的,因此,用抽象演绎方法来
3
研究经济问题不能取得任何实际成果;只有对各民族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历史状况进行大量的 资料收集后,才可能用历史的方法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但是新历史学派比旧历史学派更加走向 新历史学派比旧历史学派更加走向 极端, 极端,他们不仅把历史学派关于经济学研究的抽象方法和历史方法相对立和相排斥的见解推到 极端的地步,而且对旧历史学派没有否定的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规律也表示怀疑,并加 以否定。 其

次, 在对社会经济及其历史的研究和叙述方面, 二者都把社会经济发展看成是只有量变、 其次, 在对社会经济及其历史的研究和叙述方面, 二者都把社会经济发展看成是只有量变、 没有质变的演化过程, 没有质变的演化过程,认为现实的一切经济现象都不过是历史上同类经济现象演化的结果。但 是,新历史学派在研究经济问题时,不仅大量地利用统计资料和当时已较为发达的统计学方法, 即他们所说的“历史统计方法” 去取代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生理学方法” ;而且他们特别强调 “历史统计方法” 去取代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生理学方法” , 心理因素,伦理道德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社会经济组织不过是受伦理道德 规范所制约的秩序,而经济范畴不过是心理、伦理或道德范畴的反映和表现。 再次,在政策主张上,二者都强调国家、法律与经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再次,在政策主张上,二者都强调国家、法律与经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反对自由贸易和 自由竞争,鼓吹国干预经济生活。 自由竞争,鼓吹国干预经济生活。但是,新历史学派特别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极 力宣传国家的超阶级性 宣传国家的超阶级性,鼓吹可以由国家通过法律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并给 宣传国家的超阶级性 各种改良主义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值得注意的是,旧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 实质,在于指望国家保护德国国内市场,使落后的德国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而新历史学派强调 国家作用的实质,则在于抵制和消弱社会主义的影响,并通过德意志帝国的干预,实现德国资 本主义向世界扩张的要求。 对历史学派的评价: 二、对历史学派的评价: 从积极的方面看,历史学派至少在下列几点对我们是有所启迪的,对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是 无贡献的。 (1)重视历史的经验,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以指导实践; (2)强调不同国家的特殊 性,按照国情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3)重视对经济、社会的综合、有机的研究。 (4)重视法 律、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一定程度上纠正了 古典学派完全自由放任的偏差。 另一方面,历史学派又存在许多缺点与错误。 (1)片面强调历史的方法,批评抽象的方法, 使经济研究走上了另一极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工作只能称之为科学地揭示规律的初步准备, 仅以此为限只能流于经验主义。 (2)由于不要抽象法。理论混杂,缺乏体系和一贯性,往往一 边在批评古典学派的理论,另一边又引用古典学派的理论观点。

(3)历史学派的理论具有浓烈 的沙文主义色彩。
4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