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德国历史学派

合集下载

德国历史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
背景 代表人物
学派观点 形成助力及影响

背景
1、德国封建割据,国家四分五裂,工业化进程缓 慢,决定其不同于古典经济理论。 2、新兴的资产阶级一方面希望获得更多的政治权 利,另一方面又希望获得政府保护。 3、封建贵族和官僚希望通过改革,在不损害本阶 级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
2、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 同时期干预程度方式不同(贸易保护)。
形成助力及影响
形成助力:教育体制的现代化使官僚集团成员希望
通过理性化管理提高效率。而官僚家庭是服从政 府权力的,旧历史学派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普鲁士
的资本主义发展做辩护,同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其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为经 济方法理论注入了新的元素。
时期及代表人物
时期:19世纪40—60年代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希尔德布兰德《统计学的科学任务》 •克尼斯《历史方法的政治经济学》
基本观点
1、强调历史特殊性,以历史方法为基础的经济史 研究, 反对古典经济学抽象理论分析,否认普
遍的经济规律存在。

《德国新历史学派》课件

《德国新历史学派》课件

德国新历史学派 认为历史研究应 该注重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和整理 历史资料,进行 深入的分析和研 究。
德国新历史学派强 调历史研究的跨学 科性,认为历史研 究应该与其他学科 进行交叉融合,以 获得更全面的历史 认识。
德国新历史学派 认为历史研究应 该注重历史与现 实的结合,通过 历史研究,为现 实社会提供借鉴 和启示。
德国新历史学派认为 历史研究应该完全客 观,忽视了历史研究 的主观性对历史研究 的影响。
德国新历史学派认为 历史研究应该完全客 观,忽视了历史研究 的主观性对历史研究 的影响。
德国新历史学派认为历史发展是线性的,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德国新历史学派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德国新历史学派认为历史发展是客观的,忽视了历史发展的主观性和主观能动性 德国新历史学派认为历史发展是理性的,忽视了历史发展的非理性和情感因素
促进了历史研究的 跨学科合作:德国 新历史学派注重与 其他学科的合作, 促进了历史研究的 跨学科合作,为全 球历史学研究提供 了新的研究方法和 思路。
PART FIVE
德国新历史学派过 于强调历史研究的 客观性,忽视了历 史研究的主观性。
德国新历史学派认为 历史研究应该完全客 观,忽视了历史研究 的主观性对历史研究 的影响。
主张历史研究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避免主观臆断 强调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反对历史研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认为历史研究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避免个人偏见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主张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避免历史研究的虚构和歪曲
强调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重视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强调历史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重视历史研究的比较和借鉴
特点:强调历史研 究的客观性和科学 性,注重史料的考 证和整理

《德国历史学派》课件

《德国历史学派》课件

参考文献
1. 胡適,《德國史學傳統》,黎志壯譯 2. 赫格尔,《历史哲学原理导论》 3. 迪尔泽,《帝国德国初期修史势力》
德国历史学派通德国历史学派认为法律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 角度,将法律制度纳入历史研究的范畴。
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
对德国学术的影响
德国历史学派对德国 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推动了德国学术的繁 荣和发展。
对欧洲历史学的 影响
德国历史学派对欧洲 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 引领作用,对其他国 家的历史学产生了辐 射影响。
对世界历史学的 影响
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 和方法对全球历史学 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促进了全球历史学的 发展。
对历史学方法的 影响
德国历史学派提出的 研究方法和观念,对 历史学方法的形成和 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德国历史学派发展的历程
1
第一代德国历史学派
以赫格尔为代表的第一代德国历史学派,注重历史哲学和观念史研究。
《德国历史学派》PPT课 件
德国历史学派是德国学术界的重要流派,对历史学发展有深远影响。本课件 将介绍德国历史学派的背景、特点、代表人物以及对学术界和历史学方法的 影响。
简介
背景
德国历史学派起源于19世纪,是哲学、历史和法学相互交融的产物。
定义
德国历史学派是一种研究历史的学科体系,强调历史的独特性和内在的发展规律。
代表人物
包括赫格尔、马克思、威廉·迪尔泽和勒夫冯·兰克等。
德国历史学派的特点
1 对史料的重视
德国历史学派注重研究和分析原始史料,以 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为基础。
2 历史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德国历史学派强调历史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 辑性,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德国历史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方法特点
• 国民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描述和说明一切经济生活 的现在和过去的事实 •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只有与法律史、政治史和文化 史结合起来,才能对经济生活做出完整的说明 • 国民经济学不单纯研究现在的经济状况和单个的 国民满足,而必须结合过去的情况和国民整体进 行研究,以获得启示和教训 • 历史方法不是轻易颂扬一种经济制度,也不轻易 否定一种制度,因为没有一种制度对所有国民和 一切文化阶段是完全有有益或有害的
• 桑巴特认为:“我们对于那种由企业家精 神和市民精神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心情 称为资本主义精神。” • “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征服和营利”。 资本主义社会企业家是为了获得利润。 • “市民精神”即遵守契约和“计算的正确 性和冷静的目的的确切性”
企业家是现代经济的主体
• 企业家的形成 一类是“有权力者”,另一类是“有策略 者” • 企业家的特质 • 企业家的职能 第一是“组织的职务”,第二是“商人的 职务”,第三是“计算和节约的职务”
基本经济观点
• 强调心里的、道德的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 地位和作用 • 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关系 • 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 作用
马克斯·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
• 资本主义精神,是指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 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职尽 责的行动,把赚钱本身当做一种目的,当 做一种职业责任,看做是一种美德和能力 的表现。 • 产生的原因:通过新教改革,建立了有利 于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新教理论
李斯特观点
• 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反对自由贸易 • 生产力理论 • 经济发展阶段论
一、关税保护政策
• 李斯特认为,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实现还为 时尚早,在此情况下实行自由贸易不符合 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民族利益 • 德国工业落后于英法,应实行关税保护制 度(全德关税同盟)实行工业化,才能在 国际贸易中自由竞争 • 实现关税保护不应妨碍国内工业发展,提 出新式机器和现代生产资料的进口不应因 关税保护受影响

第六章德国历史学派讲稿

第六章德国历史学派讲稿

第六章德国历史学派当古典经济学在西方正统经济学中取得支配地位的同时,对它的反对也接踵而至。

这些反对者分别来自德国浪漫主义者、德国历史学派、英国历史主义者、早期社会主义者、以及马克思,当然马克思的反对最为彻底。

他把古典经济学当作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他对古典经济学的反对,是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的一部分。

附录:英国历史学派:1。

理查德·琼斯(Richard Jones, 1790-1855)继承了培根的归纳方法,反对李嘉图使用的高度抽象的演绎工具,力图通过一种历史的、经验的方法替代李嘉图的抽象过程。

琼斯被称为“[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历史方法的一位孤独的代表人物。

”①他的代表作是1831年出版的《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

②这本书是他的一个比较庞大的写作计划的第一部分,他的这个计划并未完成。

琼斯在书中呼吁经济学家要特别注意经济制度之间的历史差别。

他认为只有通过比较研究,经济学家才能对政策提出意见。

他也强调经济规律的相对性。

2。

英格拉姆:琼斯对历史的、归纳的分析的强调,在英国得到了一些人的继承和发扬,比如英格拉姆(John Kells Ingram, 1823-1907)。

在1878年的一次演讲中,英格拉姆按照历史经济学的观点,指出了古典经济学四个方面的问题:它将社会的经济现象同思想、道德和政治方面隔绝开来;它发展了“邪恶地抽象”的概念;它无限夸大了演绎的功能;它提出的结构是绝对的。

1888年,英格拉姆出版了按照历史经济学线索写作的《经济学史》,被译为10种文字,③一直流行到20世纪20年代。

当然,历史和归纳分析的重要代表是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

德国历史学派在很大程度上被经济思想史家所忽视,对它的研究很不充分。

甚至凡勃伦都指出,“历史学派试图对发展序列提供一种解释,但他们对发展的思考遵循的是前达尔文主义的思路,而不是现代科学所认同的进化思路。

他们对现象所作的是一种叙述性的考察,而不是对发展过程的一种演变解释。

德国国家主义学派和历史学派

德国国家主义学派和历史学派

德国的历史学派
19世纪40年代,德国产生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政治经 济学,即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世
纪40-70年代为旧历史学派,70年代后为新历史学 派。
第二节
德国的历史学派
一、旧历史学派
旧历史学派继承国家主义学派的观点,反对英法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抽象演绎。
商时代。
第一节
德国国家主义学派
评价:
李斯特从历史的观点来论述德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重 要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性,并特别强调教育、
科学技术等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伟大作用,无疑是有重大的
现实意义的。 但他对生产力的理解是不科学的,任意扩大了生产力的范
畴。
其历史发展阶段论不仅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和规律,而 且把社会历史的发展仅仅理解为国民经济部门的演进,完 全离开了社会经济更迭的主要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 根本因素。
第二节
德国的历史学派
施穆勒的主要观点: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要研究人类与物 质财富的关系,而且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2)国民经济发展论:国民经济受支配于法律和国 家。
(3)价值论:价值是建立在心理道德基础上的,经
济价值附庸于道德价值。
(4)经济发展阶段论:家庭、都市、区域、国民、 世界经济时代五个阶段。
第六讲
德国国家主义学派和历史学派
主讲:周绍宾
xnzhoushaobin@
引入:
19世纪初叶的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保持着中 古时代的封建制度。
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在德国开始出现,这威胁着封建秩序,也威胁着资本 主义,于是德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土地贵族互相 勾结,希望通过宣传国家对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来 对付工人运动及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保障理论德国历史学派

社会保障理论德国历史学派

三、俾斯麦社会保障的实践
• (一)俾斯麦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阶段 • 这个阶段大约开始是 19 世纪 80 年代的十年间,德国社会保
障政策在此期间拉开了序幕。 •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于1881 年 11 月颁布了一则“皇帝谕告”,
明确提出:工人因工伤事故、伤残和年老而出现经济困难时应 得到生活保障,有权得到政府的救济,工人保障应由工人自行 管理。后于1883 年颁布世界上有巨大影响的《疾病保险法》, 又于 1884年实行《医疗保险法》和《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 年继续出台《养老和伤残保险法》。 • 这时期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又是社会保障开始的 标志。
情、教养和思想上存在差距而引起的对立。
• 因此,劳资问题原则上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所以,不需要通过阶级斗争, 或进行社会革命来解决,只要对工人进行教育,改变其社会心理和道德伦 理观点,劳资冲突便可以解决。
• 二是他们的国家观,新历史学派主张国家之上,国家应该直接干预经济生 活并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
三、俾斯麦社会保障的实践
• (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 1884 年通过《工伤事故保险法》,1886 年 3 月5 日保险范围延及海陆
军内务官员和士兵,农业工人和林业工人。文件规定了工伤死亡津贴, 受伤者如果死亡,其亲属或经济上依赖于他者继续接受赔偿。 • 需要指出的是,疾病贫困保险费用是由工资劳动者和雇佣者双方负担的, 向基金与协会缴纳资金且有权管理机构,而老年保险费用则由雇主与工 人各担一半,方法为“由雇主在卡片上面盖章,并由他扣除相应的工资 额。老年恤金在70 岁时支付,恤金数额大小不等,每周从将近二先令到 四先令稍多,依其缴纳款额的多少而定”。 • 社会保险方案是俾斯麦最倾心的社会保障政策之一。

第六讲德国历史学派

第六讲德国历史学派

3、分类
历史学派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阶段。 历史学派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阶段。 W.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70年代 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 年代。 以W.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70年代。 他们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 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 他们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以历史归纳法 反对抽象演绎法;以历史反对理论, 反对抽象演绎法;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存 在;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 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 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随着70 7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人运动的蓬勃 随着7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人运动的蓬勃 兴起,出现了以G.von施密尔、A.瓦格纳 1835~1917)、 G.von施密尔 瓦格纳( )、L. 兴起,出现了以G.von施密尔、A.瓦格纳(1835~1917)、L. 布伦塔诺(1844~1931)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历史学派, 布伦塔诺(1844~1931)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 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良主义的“ 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 因而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 70年代起 年代起, 策”,因而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从70年代起,统治 着德国的经济学界。 着德国的经济学界。
(5)发展阶段理论
李斯特为了发展本国的民族工 业,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的整体,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 史过程。他从生产力理论出发, 史过程。他从生产力理论出发, 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 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 经济发展的阶段为: 经济发展的阶段为: 原始未开化状态; ①原始未开化状态; 畜牧状态; ②畜牧状态; 农业状态; ③农业状态; 农工业状态; ④农工业状态; 商业状态。 ⑤农、工、商业状态。

第六章 德国历史学派

第六章 德国历史学派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商务印书馆,1997,P109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方法 以某一国家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 的角度对其经济发展进行归纳,形成理 论体系,并提出有关政策。
3,生产力理论
(1)生产力和生产力理论 (2)生产力的来源

(1)生产力和生产力理论

4,“国民经济学”


流行学派 流行学派(斯密和李嘉图)认为经 济学原理具有普适性,忽视各个国家特 殊情况,忽视各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 特殊选择。


李斯特
现实的世界是由具有不同国情的国家 组成的。不存在一个可以对各个国家经济 问题进行一般性解释的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主张建立国民经济学——从民族的立 场出发来理解的政治经济学。 它研究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 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 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


(2)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要求各个国 家按照比较优势分工,参与国际贸易。 这意味着发达国家专门从事高端产品生 产而落后国家专门从事低端产品生产。 对于德国这样的落后国家,依照比 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结果, 只能是永远处于落后的地位。


宣扬自由贸易的险恶用心


生产力: 创造、保存财富的能力。 财富的原因。 国民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力。
(2)生产力的来源


生产力的来源,包括“物质资本”和 “精神资本” 。 精神资本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科学与艺 术、智力成就、道德品质、国家与社会制 度等。



精神资本的表现形式 精神资本可以表现在个人之中,“个 人所固有的或个人从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 中得来的精神力量和体力。” 也可以表现为“整个社会的进取精神、 吃苦耐劳、重视公德精神、自由独立精神、 宗教、道德、教育状况等等”。

第六章德国国家主义学说和历史学派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德国国家主义学说和历史学派精品PPT课件
第六章 德国国家 主义学派、历史学派
与激进自由主义
第一节 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1、社会民主主义及其思想渊源 2、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
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无产阶级也没有 绝对贫困化,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各阶 级的人团结互动。主张以渐进、改良主义的方式推进社会主 义。
一、李斯特与亚当·斯密经济哲学思想比较
亚当·斯密
李斯特
经济人: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并个人生 产力整体的机械加总;个人私利的未
必对国家完全有利。
分析单位:国家,反对社会利益自动 合成论
自由贸易制度:世界主义经济学 保护关税制度:国家干预是德国唯一 可以选择的政策。国民经济学
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影响
1、人道主义思想 2、民主主义精神 3、以自由、平等和团结互助的组织社会的基本原则。 4、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理论的“修订”。 5、实现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社会民主在推动各种改良性质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 务教育法、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无产阶级也没有 绝对贫困化,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各阶 级的人团结互动。主张以渐进、改良主义的方式推进社会主 义。
3、社会民主主义的形成
社会民主主义注重个人自由、社会保障、社会公正、机会 均等;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 制,只是主张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而且强调党内民主 的重要性的政党和团体。
2、经济落后。庄园经济是当时德国经济的主要基础。农
奴制盛行,容克贵族占统治地位。
3、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民族工业落

德国历史学派的概述

德国历史学派的概述

德国历史学派的概述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出现的庸俗经济学流派。

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有机体现,代表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对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为F.李斯特。

此后W.罗雪尔将以 F.K.von萨维尼(1779~1861)为代表的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应用到经济学方面,奠定了这一学派的基础。

继之有B.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和K.G.A.克尼斯(1821~1898),形成了旧历史学派。

1870年后,由于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旧历史学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为首的新历史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伦塔诺(1 844~1931)和A.瓦格纳(1835~1917)。

20世纪初期从内部批判历史学派,并促进历史学派的解体的主要人物有M.韦贝尔(1864~1920)和W.桑巴特。

19世纪前半叶,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A.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代表了英国产业资本的利益,而德国还处在封建割据的农业国阶段,为了发展德国本国的工业,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品,必须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并在意识形态上对抗英国的斯密理论。

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一书中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不强调经济生活中国民有机体的重要,是“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经济学。

他的国民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他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的方法,而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的方法。

在经济理论方面,李斯特提出发展国民生产力的理论,批判斯密的单纯“交换价值”的理论。

在经济政策上则主张采取国民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

李斯特的这种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形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传统和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旧历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罗雪尔威廉·罗雪尔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他1843年出版的《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被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

《德国新历史学派》课件

《德国新历史学派》课件
03 倡导民主与法治
德国新历史学派反对专制主义,主张建立民主与 法治的社会。这一思想对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具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
德国新历史学派主张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强调对历史资料和证据的收集、整理和考证。他 们认为实证主义的方法是揭示历史真相的最可靠手段。
跨学科研究
德国新历史学派提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认为历史学应该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 科相互借鉴和融合,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强调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该学派主张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历史研究,即通过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来揭示历史的 真相。这一方法至今仍是历史研究的主流方法。
重视经济与社会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德国新历史学派强调经济和社会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后来的社会史和经 济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全球历史学的影响与启示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兴起背景是复杂的,其中包括了当时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 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以及历史学研究的进步等因素。
随着德国经济的崛起,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和解决德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这为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同时,历史学研究的进步也为德国新历史学派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上的支持,使得该 学派能够通过对历史案例的研究来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德国新历史学派》 ppt课件
目录
• 德国新历史学派简介 •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理论观点 •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
想 •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 德国新历史学派对后世的影响
01
德国新历史学派简介
定义与特点
德国新历史学派是20世纪初德国出现的一个经济 01 学派别,强调历史研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反

德国历史学派总结

德国历史学派总结

德国历史学派总结德国历史学派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这个时期正值德国社会的大变革,包括颠覆性的市场经济发展、工业化和政治上的统一、这些变革带来了对历史的重新思考和对历史研究方法的新的需求。

因此,德国历史学派应运而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几个重要的德国历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1. 确证派(Rankean School):由莱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创立,他被认为是现代历史学之父。

兰克强调对历史事实的详细研究和对原始资料的深度挖掘,他提出的“史实”(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原则成为了历史研究的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Marxist Historical School):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

他们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重点研究经济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其中,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科学的史前史》和卡尔·考茨基的《社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等作品为该学派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文化史学派(Kulturgeschichtliche Schule):由威廉·迪尔泽(Wilhelm Dilthey)和海因里希·里克尔特(Heinrich Rickert)等人提出。

该学派强调个体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解释文化现象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来揭示历史的意义。

4. 结构主义历史学派(Structuralist Historical School):由费尔南·布劳代尔(Fernand Braudel)和安娜·莱斯贝格(Annales School)等人创建。

结构主义历史学派关注长期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贫富分化、社会结构等问题。

布劳代尔的著作《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的历史》是该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这些表示只是德国历史学派中的一小部分,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和理论。

11.德国历史学派

11.德国历史学派


最后,落后国家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关税 保护。
他认为,一个落后国家要想在国际自由竞争
中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已不可能,落后
国家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实行关税保护。

但他的保护主义是有选择和时间限制的。认
为,当时德国对棉麻毛纺织品的进口要限制,
而对原料和先进的机器进口要鼓励。
3.
提出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论思想

其次,认为一国生产力的增长是国内各产业之间分
工协作和国际间分工协作的结果。

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私人经济 的简单总和,认为创造财富的诸生产力,必须要有 国家规模的分工和诸生产力的协作与结合,只有在 国民经济整体中农、工、商相互协调、均衡的场合, 才能使一个不发达的国家有保障地达到“正常的国 民经济的发展状态”。
在德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批年轻的经济学家, 随袭旧历史学派的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学派的 理论,被称为新历史学派。1870-1872年一批大学 教授筹设德国“社会政策学会”, 原来对政治与社 会问题不太关心的大学教授从此开始强烈主张国家 采取措施解决“社会问题”。他们因此成为德国自 由主义经济学家和报界攻击对象,被讽刺为“讲坛 社会主义”。其核心人物施穆勒则公开宣布接受这 一名称。施穆勒把罗雪尔等三人的理论体系称为旧 历史学派,而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为新历史学派, 与讲坛社会主义在学说史上是同义词。这个阵营的 成员大多是旧历史学派的弟子或接班人,是享有声 誉的社会政策论学者和社会改良主义者。
五、新历史学派

(一)新历史学派出现的背景: 新历史学派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 政治的统 一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 展扫清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工业总产量 已跃居世界第三,90年代后又赶上英国而仅次于美 国。19世纪末,德国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级。 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引起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在70年代以后成为国际工人运 动的中心。德国工人运动发展促使德国资产阶级与 容克地主阶级进一步结合,另一方面又展开改良性 的社会改革运动,力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加强 国家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干预、控制,以防止无产 阶级革命的发生。

德国历史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
(3)对韦伯理论的批评
3、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马克思·韦伯 (1)马克思·韦伯和他的代表作
Max Weber,(1864——1920)
(2)韦伯的伟大成就
韦伯的基本观点是:17世纪之前的宗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赚取财富被宗教所不齿,中世纪的天主教强调禁欲原则。 在韦伯看来,只有在新教徒中,虔诚的基督徒才能听到关于财 富的布道。于是,新教教义导致的结果是,工商业世界不断地 自我控制、诚实和努力地工作,并最终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4)要重视发挥民族国家的作用
国家不仅要充当“守夜人”,还要负责培育和发展国 内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国家的这一行动并不意味着损害个 人的经济自由,二者并不矛盾。
二、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Wilhelm Georg Friedrich Roscher(1817—1894)
1、国民经济学的对象
国民经济学是社会经济或国民经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其 目的是单纯地描述人的经济本性和他的经济欲望,考察适于满 足这些欲望的经济制度的规律和性质。
一、李斯特及李斯特生活的年代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 )
二、李斯特的经济思想
1、国家经济学理论
李斯特认为,英法的政治经济学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 学”,它研究一种适用于全世界经济的“普遍规律”,但这一 规律只有在世界一切国家经济发展都一样时才有意义,世界各 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因而并不存在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各国 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不同,自 由贸易原则不是有利于一切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 政治经济学不应该是世界主义经济学,而应该是国家经济学。
2、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方法
所谓“历史方法”就是对社会经济制度进行历史归纳研 究,按照时代的顺序研究每个个别国家的国民经济生活,发 现它们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律。

德国新历史学派

德国新历史学派

德国新历史学派
• 社会保障思想
德国新历史学派强调和证明了建立社会保障制 度的必要性,倡导国家实施社会保险。他们主 张实施社会保障政策,缓和日益尖锐的劳资矛 盾。
德国新历史学派
• 影响
· 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达到了保护劳动者、改善 劳动环境和增进劳动者福利的功效。 · 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被卑斯麦政府所接受,成 为德国率先实施社会保险的理论依据,使德国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 新历史学派的政策主张后来在美国得以发展,并 得到欧洲一些国家的部分认可,成为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初级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
• 基本观点
1、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及作用。他 们认为,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在文明社会 中,国家的公共职能应不断扩大和增加,凡是个人 努力所不能达到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都应该由 国家实现。 2、强调心理和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们认为以前的经济学家只从自然的和物质的观点 来研究经济,完全忽略了道德等精神因素,认为经 济问题只有和伦理道德联系才能得到说明和解决, 这种观点成为新学派改良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
德国新历史学派
END THINKS
德国新历史学派
•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资产阶级 壮大,日渐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其内在矛盾开始显露。 187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中产阶级的没落,工人阶级 失业和贫困,社会问题严重。德国社会民主党宣传马 克思主义,开展了工人运动。为了对抗马克思主义, 缓和阶级矛盾,新历史学派一方面继承了旧历史学派 的遗产,一方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改良主义。他 们认为只要求工人克制和节约,不能解决问题,还必 须从意识形态上批判“世界主义”、“经济人”的利 己心的理论前提,以及古典学派的“唯物主义”。 • 在施穆勒等人的发起下,872年成立了“社会政策学 会”,参加这个学会的经济学家一般都属于新历史学 派,也被称做“讲坛社会主义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第三节 瓦格纳和桑巴特
❖ 瓦格纳定律 ❖ 国家活动或公共活动存在不断扩大趋势,因
而公共经费也随之增加。当国民收入增长时, 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 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桑巴特、马克斯·韦伯与资本 主义精神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拿破仑战争后德意志的分裂(39个联邦)严 重阻碍了其工商业的发展并刺激了德意志的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德意志各邦出现 了强烈要求统一和宪政改革的呼声。
❖ 法国和俄国不希望德意志统一和强大,俄国 还觊觎德意志东部的波兰领土,德意志联邦 中的大邦奥地利则希望德意志联邦维持衰弱 状态,英国则希望普鲁士崛起以牵制法国。
和世界经济五个阶段。 ❖ 2、强调心理因素和伦理因素在社会经济中的
地位和作用 ❖ 3、国家至上论 ❖ 4、改良主义观点。 ❖ “讲坛社会主义”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历史学派的主要方法 ❖ 旧历史学派:历史生理方法 ❖ 新历史学派:历史统计方法 ❖ 方法论大论战 ❖ 施穆勒v.s.门格尔 ❖ 归纳法v.s.演绎法
❖ 贸易自由和关税保护 ❖ 强调保护幼稚工业,但反对保护农业 ❖ 但同时强调,保护是为了不保护,应设定保
护期 ❖ 在国内实施自由贸易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第二节 德国历史学派
❖ 历史学派演变的两个阶段 ❖ 1840~1860年代为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
威廉·罗舍尔(1817~1894)、布鲁诺·希尔德 布兰德和卡尔·克尼斯。 ❖ 1870~1910年代为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 古斯塔夫·施穆勒(1838~1917)、阿道夫·瓦 格纳、路德维希·布伦坦诺和威尔纳·桑巴特。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旧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 ❖ 1、否认存在普遍经济规律,反对在经济研究
中使用抽象法,主张使用历史归纳法。 ❖ 2、经济发展阶段论。 ❖ 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 ❖ 3、为私有制辩护,批评空想
社会主义。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新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 ❖ 1、经济发展阶段论。 ❖ 家庭经济、都市经济、领地经济、国民经济
❖ 资本主义精神 ❖ 企业家精神 ❖ 市民精神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出现了空前的通货 膨胀,历史学派缺乏理论,束手无策,许多 经济学家都纷纷脱离历史学派,历史学派终 于解体。德国的社会政策学会也在1935年被 纳粹党所镇压而解散。
❖ 历史学派的遗产:桑巴特(1863-1941)与 纳粹哲学。歌颂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支持 希特勒。
克)的影响 ❖ 费希特和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 ❖ 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 哲学家赫尔德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历史分析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第一节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出生于一 个皮鞋匠家庭。自学通过国家官吏考试成为 公务员。1817年成为杜宾根大学管理与经济 学教授,但因政见不同于1819年被解聘。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普鲁士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 1870年击败法国。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 一世在法国凡尔赛登基,建立德意志帝国。
❖ 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庞大的官僚机构 ❖ 维护德国的生活方式并使之合理化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为谁谋利?
❖ 1.历史学派自己。与政府官员亲密的关系, 学术与政治的联盟,排除异己,为政府辩护。
❖ 2.占主导地位的商业、金融、土地所有者集 团。阻挠激进的社会民主化倾向,提倡温和 的改革。奴性、民族主义与忠诚,在德国比 任何欧洲国家更盛行。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德国历史学派的思想渊源
❖ 德国“官房学派”和“浪漫学派” ❖ 哥廷根大学和蒂宾根大学的历史研究 ❖ 德国法学家(如萨维尼)和历史学家(如兰
第六讲 德国历史学派
第一节 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 1840年代至1917年,始于李斯特,终于施莫 勒。古典经济学的对立者。
❖ 历史学派的四个主要信条 ❖ 1、经济学的演进方法。 ❖ 2、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 ❖ 3、归纳/历史方法。 ❖ 4、提倡保守的改革。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1819年倡议成立德国工商业协会,1920年成 为符腾堡国会议员。倡导建立关税同盟,实 行关税、金融及政府改革。
❖ 李斯特因其“激进”的改革观点,被以叛国 罪之名宣判入狱8个月,出狱后被流放。
❖ 1825~1832年,居住在欢迎。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1832年回德国后,继续宣传其观点。1837年 移居法国。1840年又重返德国,回国后继续 受到迫害。1846年的一个风雪之夜,因贫病 交加和对德国统一迟迟不能实现的绝望,精 神失常,自杀身亡。
❖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为其代 表作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国家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学 ❖ 李斯特将斯密的经济学称为“世界经济学”,
而将自己的经济学称为“国家经济学” ❖ 所谓国家经济学,是指研究一定国家经济发
展的具体特点、道路和条件的科学。 ❖ 强调现实国家利益的冲突 ❖ 民族主义经济学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生产力理论与价值理论 ❖ 生产力理论V.S.交换价值理论 ❖ 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主要不取决于其当前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德意志东北部的军国主义国家普鲁士试图统 一德意志各邦。
❖ 1818年以来普鲁士一直试图说服各邦建立统 一的关税体系,对外实行统一关税。1834年, 在普鲁士努力下,德意志中南部17个邦建立 关税同盟。但北部一些邦受英国影响,西南 部各邦受法国影响拒绝加入关税同盟,奥地 利也拒绝加入关税同盟。
的增强一国生产能力。如英国。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发展阶段与贸易制度 ❖ 贸易制度要与一国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 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
期、农工商时期。 ❖ 只有第一和第五个阶段才应实行自由贸易 ❖ 当时德国正处于第四个阶段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所积累的财富量,而是取决于其生产力的发 展程度。 ❖ 制度、科技、交通、意识形态、习俗等一切 影响生产力的因素都被包括在生产力范畴内。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 私人经济与国家经济 ❖ 个人利益未必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 强调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 只有温带才能发展制造业 ❖ 军备、战争、战争债务在某些情况下能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