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

合集下载

总结西方史学史

总结西方史学史

第一章古典史学(希腊史)1、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

他的传世之作《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

因以记述希波战争为中心,故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这部巨著成了后世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结合的最早的一个范例。

2、修昔底德:古希腊史学家,被人们称作“政治史之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把编年与记事结合起来,这本书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3、色诺芬:修昔底德之后至“修辞学派”盛行前,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其代表作是《希腊史》、《长征记》★和《经济论》(西方世界第一部经济专著)。

第二章古典史学(古罗马史)1、恺撒: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著有《高卢战记》,此书以第三人称记述。

记述了高卢地区战争事的历史回忆录。

战争实录,战争史,高史料文学价值。

2、李维:古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撒路斯提乌斯和塔西佗),西方第一位通史作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

他开创了西方史学中的通史体例,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3、波里比阿:希腊人,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作《通史》(《罗马史》)。

在他身上体现了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也是希腊与罗马文化最初交流的缩影。

他的史学特色是:历史眼界更为开阔,史学思想深化,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第三章中世纪史学1、圣•奥古斯丁:他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代表作是《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其中蕴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对整个中世纪史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上帝之城》还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

历史哲学的发端。

2、比德:“英国历史之父”,主要著作是《英吉利教会史》,他重视史料的可靠性,发明和推广以基督出生年份为纪元的计算年代的方法“吾主纪念”。

第四章近代史学(1)1、瓦拉:意大利人,在文献校勘学方面颇有成就,瓦拉认为历史学是一切知识的根基与核心,而且他还认识到将任何事件当作一个主题的演变来看会有助于历史记载的真实。

浅论赫尔德的自然历史观

浅论赫尔德的自然历史观

浅论赫尔德的自然历史观作者:许恒兵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04期摘要:由于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来考察历史,赫尔德批判了启蒙精神企图将整个历史纳入同一性体系中的错误做法,而承认历史中的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赫尔德将富有“个性”的时代构成的整个人类历史置于“进步”的链条当中,并采用自然原因和人的自然本性来说明历史的进步。

从这个角度来看。

赫尔德坚持的是自然历史观。

而从进步的归宿来看,赫尔德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不可遏止地朝着理想的社会状态即“人道”前进,因而其自然历史观又具有目的论的性质。

关键词:历史主义;自然历史观;人道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0)04-0036—05从思想的来源来看,“赫尔德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观点,就是在哥尼斯堡哲学家(指康德一笔者按)的天体演化假说的直接影响下形成起来的。

”但赫尔德并没有完全遵循康德的道路。

我们知道,在理论的总体倾向上,康德仍旧是启蒙哲学的典型产儿,正如黑格尔所说:“康德哲学是在理论方面对启蒙运动的系统阐述。

”而就理解历史的方式而言,启蒙精神以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基础,构造出了所谓的“典型历史”,并以此衡量整个人类历史,在此之中,历史的独特性便消解在一种虚构的“共在之中”,因此,启蒙精神恰恰缺乏真正的历史感。

虽然康德从先验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将理性看作为大自然的计划所“强迫”的一种逐渐完善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历史感,但就先验目的本身而言,却是一个没有任何现实来源的纯粹理性“预设”,因此,从根本上只能是一个“非历史性”的前提。

不仅如此,此种先验批判的路径使得康德与启蒙精神一样,没有关注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

布尔就曾指出:“真实的历史过程是处于康德的先验哲学概念体系之外的。

”而身处启蒙时代的赫尔德则已经认识到启蒙精神在历史观上的缺陷,并力图通过摒弃外在于历史的理论视角,将历史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来克服启蒙精神的缺陷。

西方史学史复习思考

西方史学史复习思考

西方史学史试题库〔古代、近代局部〕一、名词解释:1、?历史?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其容丰富,非常生动地表达了西亚、北非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信仰、名胜古迹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

由此,希罗多德被认为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历史?也就成为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

2、哥丁根学派因改派的代表人物都在德国哥丁根大学执教而得名,大体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史学史上,可以说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

代表人物主要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人。

由于哥丁根学派的史学实践,改变了德意志史学的落后状态,为19世纪德国史坛和其他国家造就了大批历史学专业人才。

并成为18世纪欧洲理性主义史学向19世纪浪漫主义史学转变的一座桥梁。

在历史方法上,他们注重原始史料的搜集辨析,反对抽象思维,倡导专题研究与分工合作,重视历史辅助学科,使德国历史学专业化、科学化,为十九世纪兰克史学奠定了根底。

哥丁根学派在近代西方史学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3、吉本爱德华·吉本,1737—1794年,不仅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而且也是启蒙时代西方史家的出色代表。

吉本的传世名著是?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视野宽广,本书上起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讫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轫,其间跨越了1300多余年,围普及古代世界的三,容极其丰富。

吉本历史观中最突出的即表达时代特点的大胆的批判精神。

他除了对基督教的传统教义、信条教规等持批判态度,还对君主专制做过批判。

吉本在西方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是继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马基雅维里等史学家之后西方史学界又一出色代表。

他的非凡史才和鸿篇巨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塔西陀〔约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开展了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_2023_年总目次索引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_2023_年总目次索引

2023 年第 6 期第 63 卷(总 306 期)No.6 2023Vol.63 General No.306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总目次索引□名家特稿贾岛奇思“入僻”的理路及其古、律之分………………………………葛晓音(1)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刘小枫(1)重探汉代经学中的赋比兴说……张健(2)荀子的知识论与礼义观…………冯达文(4)“红龙计划”与清末革命的域外回响………………………………吴义雄(4)重思关系构成的“成人”的主体性…………[美]安乐哲著,董耀民译(5)□学术争鸣明代小说中的诗词曲“寄生”说辨义——与赵义山先生商榷……饶龙隼(1)理学作为哲学的身份辨疑——与赵汀阳先生商榷……曾海军(1)南宋环卫官再探——与林煌达先生《南宋环卫官的演变与发展》商榷………………束保成(3)文明对话视域中的人文科学研究——对汉学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金惠敏(5)有限存在者是神圣存在者吗——与一种对“有限的神圣的存在者”的新理解商榷…………………舒远招(5)□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栏目主持人:戚聿东]新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与治理——专栏导语………………戚聿东(1)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认知与履践范式变革……戚聿东,徐凯歌(1)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肖红军,阳镇,王欣(1)富而好德,何必曰利——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权衡关系……………………刘乾,陈林(1)□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人民民主”:何以是人类民主进程中的一种新形态………………………徐俊忠(2)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陈金龙(2)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李辉(2)以唯物辩证法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林进平(3)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过程中的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吴重庆(3)□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持人:彭浩然]医保治理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导语………………彭浩然(2)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健康中国建设………………………………彭浩然(2)医疗卫生政策的试验性治理——中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双轨制试点……………………和经纬,苏芮(2)□词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彭玉平]词体的本原与肌理——专栏导语………………彭玉平(2)论“诗骚传统”与花间词的精神向度………………………………郭艳华(2)姜白石“令”体词调歌曲“倚声”手法探微………………………………周韬(2)祭词词:清代词人的身份认同与词学演进………………………………傅宇斌(2)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5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6 期□中国文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吴承学]寻找文体的独特逻辑——专栏导语……………吴承学(3)文体差序格局与别集编纂………张德建(3)赋序文体源流与功能论略——兼论赋序与赋首的差别………………………………张巍(3)汉代祠堂题记:一种独立的丧葬文体………………………………郗文倩(3)试论晚出《古文尚书》的训释文体………………………………刘杰阳(3)□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栏目主持人:杨子晖]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专栏导语……………杨子晖(3)福兮祸所伏?——基于上下行风险联动研究……………杨子晖,张平淼,陈雨恬(3)股权质押是否加剧了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基于协偏度、协峰度和溢出网络的研究……周颖刚,陈嘉欣,程欣(3)金融科技媒体情绪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方意,王晏如(3)□新时代统一大市场建设研究[主持人:张光南]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交通与金融支撑研究——专题导语……………张光南(4)机场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与先进制造业降成本……………张光南,廖唐勇(4)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布局:特征、问题与建议……………………罗知,李琪辉(4)□财政金融协同下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主持人:张莉]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专题导语……………张莉(4)结构性去杠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化………钟宁桦,连方舟,汪峰(4)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结构的影响……………张莉,徐君蕊,黄伟(4)举债问责与隐性担保:来自城投债交易利差的证据……聂卓,王梓旭,毛捷(4)□“法国旧制度时期的日常与治理”专题[主持人:周立红]法国旧制度时期治理史的日常生活视野——专题导语……………周立红(5)流行病与15—17世纪法国城市治理体制的转变…………………………熊芳芳(5)从城市到国家:路易十四时代谷物管制的理念与实践……………………周立红(5)启蒙时代巴黎小人物的世界——阿莱特·法尔热的民众史研究………………………………庞冠群(5)□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栏目主持人:陈伟武]礼藏于器,诗礼兴邦——专栏导语……………陈伟武(6)《悬泉汉简》所记传舍厕具“清倨”考………………………………范常喜(6)论《丧服》《服传》的成书时代与古今文性质——兼说武威汉简《仪礼》的属性………………………………徐渊(6)清华简《参不韦》新见“符”字考释………………………………蔡一峰(6)□亚欧文化研究[栏目主持人:郭丽娜]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专栏导语……………郭丽娜(6)恐惧感与早期欧洲旅行文学…………………………………………[法]穆罗著,郭丽娜、孙凤译注(6)一种独特的哺乳动物——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及相关文献的人类世研究意义…………………………………………[法]卡尼亚尔著,郭丽娜、洪日译(6)神话地理的理性化——《穆天子传》周穆王西行之旅的历史脉络与相关问题…………雷晋豪(6)从“克拉肯”(Kraken)到“巨型乌贼”——“邪恶章鱼”形象研究………………………………程方毅(6)206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总目次索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资本市场治理[栏目主持人:戴亦一]健全资本市场治理机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栏导语……………戴亦一(6)机构投资者分心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戴亦一,梁伟娟(6)外资股权监督与商业银行违规经营…………………张俊生,黄明明(6)经典审计质量度量指标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违反具体审计准则视角………曾亚敏,宋尧清(6)□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主物的文学:赋体分别与题材交互………………………………易闻晓(1)汉廷政事与经典书写——论《史记·三王世家》的撰写及影响………………………………王允亮(1)元代题名“诗学”相关著作及其诗学史意义………………………………武君(1)新见汪藻《世说叙录》遗文考论………………………………宁稼雨(4)黄爵滋诗学观念及其批评实践………………………………蒋寅(4)梅村体与定庵风:近百年旧体诗对清诗之接受………………………………马大勇(4)《东坡笠屐图》故事及其解读…………………………[新]衣若芬(5)从诗书互通看黄庭坚诗瘦硬体格之构成………………………………吴晟(5)论韩愈两度南贬之心性特征与诗风转变………………………………尚永亮(6)陆游诗歌“化身梅”范式的建立及后世影响………………………………李小荣(6)试笔:宋人“偶然欲书”情境下的文献生成………………………………李成晴(6)赋学文献考辨方法论………………………………踪凡(6)□外国文学研究被翻译掩盖的西方诗歌真相……王东风(5)论鲁滨孙的枪手形象……………陈建洪(5)□历史研究静嘉堂本和国图本:两种完整传世的宋刊本《陈书》递藏和版叶的比较………景蜀慧(1)宋金盟誓岁输“绿矾”解——兼论金初的尚色与德运……………………………邱靖嘉(1)郭实猎在暹罗的活动与他对清政府海禁的突破………………………………李骛哲(1)美国政府与庚子大沽之役………刘芳(1)谁增“权”字:宋仁宗继位初年丁谓、王曾政争发覆…………………………顾宏义(4)“皖南事变”后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何科(4)陈寅恪与近代“新宋学”之建立………………………………张凯(6)民初国体政体理论脉络下的“共和”争议………………………………邓华莹(6)英属新英格兰与英国在大西洋世界的贸易竞争………………………………王伟宏(6)□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论蒋介石、李济深决裂的因缘与影响………………………………沈成飞(2)近代内蒙古牧业生产用水及其变化——基于水草银征收与水井修凿的研究………………………………张博(2)□中国古代史研究互利与共生:北宋时期的杭州佛教与地方社会………………………………王菲菲(3)明前期广西编户人口流失的根源与后果………………………………任建敏(3)□中国哲学研究论早期中国思想中的“物”概念………………………………刘伟(1)曹植《髑髅说》及其生死观………孙明君(1)207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6 期失其真与不具存:王弼《老子注》对有为之治的反省………………………孟庆楠(1)政治视野下的民性:春秋时期人性论新探………………………………任蜜林(2)天人贯通:《周易》《春秋》交互诠释中的经义整合…………………………陈岘(2)解书不通,只要解心:王阳明的心学解经学………………………………陈乔见(2)天经·地义·人情:具体普遍性的结构………………………………陈赟(3)从政治德性到伦常德性…………李长春(3)合道化的存在:《庄子·大宗师》中的理想生活………………………………朱承(4)清中期以来的乾元太极论………………………………谷继明(4)恻隐与亲亲——仁孝何以一本?………赵金刚(5)教化与制法:郑玄《论语注》中的孔子形象………………………………刘增光(5)□西方哲学研究希波达摩斯式的谬误——亚里士多德对“科学主义”政治哲学的批评…………………董波(2)意志与立法:康德论“创作法则”………………………………刘凤娟(2)失去弹性的“之间”:埃克哈特与存在的离基………………………………雷思温(4)如何理解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无”?………………………………吴增定(4)先验哲学的“客体”概念绎解——以康德对莱布尼茨主义存在论的反思为线索……………谢裕伟(5)历史有无逻辑——基于《逻辑学》的黑格尔历史哲学再审视……………………庄振华(5)□“中希文明互鉴”专题苏格拉底与家庭——兼论中西文明比较的一个面相………………………………彭磊(3)从政治到哲学:《理想国》洞喻中的“返回悖论”………………………………王江涛(3)□“经史传统与中国智慧”专题正名、裁断与统系:东汉经学一统大势中的许慎经学………………………孟琢(6)名教的证成:袁宏与东晋玄学经史观………………………………李磊(6)康有为“六经五记”与近代经学转型………………………………黄燕强(6)□法学研究应对当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困境的软法路径………………………………蔡伟(2)□社会学研究婚姻缔结、家庭财富积累与主观阶层认同的形成——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许弘智,王天夫(3)□企业研究东道国金融生态、空间溢出效应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韦东明,韩永辉,王贤彬(2)独立董事政治关联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来自中国工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申晨(2)□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跨域协同治理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前海、横琴、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的比较……陈朋亲,毛艳华(5)□经济研究产业金融研究综述……………曾燕,任诗婷,杨雅婷(5)收入、社会地位与人们的社会信心——分配公平与权利公平视角………………………………徐淑一(5)□编后记……………………………(1—6)208。

历史哲学:从缘起到后现代

历史哲学:从缘起到后现代

历史哲学:从缘起到后现代历史哲学是对历史本质、意义、目的以及客观性和主体性等问题的深度探讨。

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现代后殖民理论,历史哲学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

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探讨历史哲学的缘起、发展历程、的主题以及未来展望。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已经开始历史问题。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许多哲学家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们思考着历史的本质、意义和目的,以及历史事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思想成为主流,历史被视为上帝意志的体现。

基督教神学家们将历史分为若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主题和意义。

进入近现代,历史哲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19世纪初,赫尔德的历史哲学思想开始兴起。

他认为,历史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进步性。

随后,黑格尔提出了一种辩证的历史哲学观。

他认为,历史是绝对精神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了民族、宗教、哲学等各个层面。

20世纪以来,历史哲学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强调历史的物质性和阶级性,认为历史是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而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则认为,历史并不存在客观性和必然性,而是由多种话语和实践构成的。

历史哲学所的主题繁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历史的本质、意义、客观性和主体性。

历史哲学的本质问题涉及到历史的起源、发展和终结的内在逻辑。

意义问题则历史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和作用。

客观性问题主要是指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否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

而主体性问题则探讨了历史事件中人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这些主题,不同的历史哲学派别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例如,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决定的。

而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则认为,历史是多元的、碎片化的,不存在统一的逻辑和规律。

在当今社会,历史哲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历史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过去,从而为当下和未来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历史哲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西方史学史考试资料

西方史学史考试资料

1.简述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学说答①历史研究的单位:他认为:“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明的问题的单位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也不是另一极端上的人类全体,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

”②文明的数量:在汤因比那里,文明考察的视界扩大了,他认为。

在这些文明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属关系,即上代文明与下代文明的关系。

因此,人类历史不是循着进步的直线发展,而是发展在这一系列的文明及其更嬗中,这与传统史学中的单纯论迥异。

③文明的可比性:在汤因比看来,③以上这些文明尽管出现时间有先后,但都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对文化形态学派史家来说,历史纪年已显得无关紧要,这与传统史学也是不同的。

④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但挑战必须适度,即它的刺激和强度必须处在最能激起应战的那一最佳位置上。

⑤文明生长的尺度:在汤因比看来,文明生长的尺度应当是,在一系列的挑战和应战的过程中,场所发生了转移,即从文明的外部环境移入到位文明的内部,在这种逐渐升华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决能力”,才是文明成长的标志。

⑥文明衰落的原因,它只能在社会自身中寻找。

⑦文明的解体:在汤所构建的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四阶段论”中,这最后一个阶段显得十分重要,因为新旧文明之间的交替正是发生在这个阶段。

⑧西方文明恶前景。

2.简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答:①努力把人类从神人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

试图用科学的方法去说明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

修认定历史上的成败兴衰是由人事决定的。

②致力于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

修在解释历史事件时,不是简单地归结为某种偶然的因素,而是努力寻求更为深刻具体原因,试图探索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试图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成因。

修进一步论证了社会经济状况与政治上的兴衰治乱之间的内在关系,从经济原因上去探求历史事件的成因。

还对经济因素与军事上的成败之间的关系,做出过出色的分析。

④修的史学也有缺陷,作者不能摆脱古代史家一般所具有的对命运的信仰,认为人类无力抗拒它。

论赫尔德历史哲学思想的两面性及其产生根源

论赫尔德历史哲学思想的两面性及其产生根源
的一 个 以历 史 演 变 规律 和 历 史 理 解 为 研 究 对 象 的 哲 学 分 支 学 ㈣ 赫尔 德 的 主要 贡献 在 历 史 哲 学 领 域 ,他 具有 科 学 地思 考 的 科 。 8 纪 , 尔 德在 历 史哲 学 领 域 的 贡献 是 具 有 开创 性 意 义 能 力 , 清 晰 地 洞 察 到 了历 史 过 程 的这 一 面 . 含 着 丰 富 的唯 l世 赫 最 蕴 的 . 西 勒 曾 高度 评 价 他 : 赫尔 德迈 出 了最 终 的 、 定 性 的 一 物 精 神 。 历 史 主 义 观点 、 步 的思 想 、 以人 为 本 ” “ 史 发 卡 “ 决 如 进 “ 、历 步。 就整 体 而 言 , 的成 就 可谓 前 无 古 人 , 无来 者 。 【 他 后 ” 即便 展 观 ” “ 谐 社 会 ” 民主 社 会 、 、和 、 民族 精 神 、 平 共 处 原 则 等 等 。 和 如此 , 尔 德历 史 哲 学 思 想 也具 有 明显 的两 面 性 特 征 , 的 产 随 着 历史 研 究 的发 展 ,赫 尔 德 及 其 著 作 中 对 人类 进 步 的 内容 赫 它 生有 其 深 刻 的社 会 历史 背 景 。
} 【 日期] 1 - 8 2 收稿 2 00- 1 0 【 作者简介】 余银萍 (9 3 )女 , 18 一 , 湖北红安人 ,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 化学 院世界史硕士 研究 生, 研究方向: 世界现代史 ;
; I c
3 0卷第 6 期
V I 3 No 6 o_ 0 .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uh aUnv ri o r a fS iu iest y
21 0 0年 l 2月
De c.2 0 01
论赫尔德历史哲学思想 的两面性及 其产 生根源

赫尔德历史哲学

赫尔德历史哲学

赫尔德历史哲学
赫尔德历史哲学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系,由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8世纪末提出。

赫尔德历史哲学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关键因素。

赫尔德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独特的个体行动和事件所组成的。

这些个体的思想、行为和选择在历史进程中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了解历史和研究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赫尔德历史哲学主张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背景条件和特定的社会结构,这些条件和结构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一个不断超越和改变的过程。

赫尔德历史哲学还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

个体的行动和选择推动历史的进步,而不是被历史所决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目标和追求,通过个体的努力和选择,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此外,赫尔德历史哲学还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核心,它包括语言、艺术、宗教、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

文化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团结和发展的关键。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总体而言,赫尔德历史哲学强调历史、个体和文化的综合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应该重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通过个体的努力和选择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也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理解的桥梁。

赫尔德历史哲学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从赫尔德的著作看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摘要】: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是十八世纪德意志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被20世纪著名思想史家以赛亚·伯林称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浪漫主义之父”,文化民族主义的诸多核心观念都是由赫尔德提出的,这些观念不仅对德国,乃至对所有后现代化国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都有深远影响。

然而,国内学界对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关注并不够,而且对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仍存有误解。

本文将通过对赫尔德的主要著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以期加深对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

【关键词】: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内容;特点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综述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作为近代以来世界上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直接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赫尔德被誉为“文化民族主义之父”,其文化民族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传统。

然而,国内学界对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的关注并不够,而且长期以来,在西方学界,文化民族主义一直被当作是非西方民族主义的代名词。

40年代科恩给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定下的“保守、落后、非理性”的基调,至今仍主导着人们的观念。

而本文通过分析赫尔德的主要著作来探讨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与特点,就是旨在还原其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本来面目:它的是自由、平等、和平与开放的。

赫尔德是十八世纪德意志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在历史哲学、美学、比较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在近五十年学界对赫尔德的研究才有所发展。

在国外研究方面,最早研究赫尔德的是德国学者,很多赫尔德的原著是德语,英语译本较少。

随着赫尔德思想影响的扩大,对赫尔德思想的研究也逐渐从德国扩展到英语学术界。

在美国学界,xx年camdenhouse出版社用英语出版的最新的赫尔德思想和著作的指南,集结了研究赫尔德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当今公认的研究赫尔德思想的权威著作。

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赫尔德

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赫尔德

赫尔德在德国十八世纪文学复兴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他也影响了狂飙及跃进时代的兴起和浪漫主义文学。

赫尔德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史学思想则影响了二十世纪历史学家布列锡格、史宾格勒等人的历史观点。

赫尔德基本思想在《论语言的起源》这本书中,赫尔德坚持咬字清晰的语言之兴起是出于自然,而非超自然的力量。

如此,他对于现代学术性语言学之贡献良多。

此外,赫尔德认为人类和自然的成长与衰颓都是依循相同的法则,因此将历史视为所有人类共通的有机演变,而显示于各民族特有文化的发展中。

其中历史观中的革命运动也是历史演变不可缺少的要素。

他并主张各民族本土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种表现于艺术与文学的民族精神。

对赫尔德而言,民族精神这种概念并不表示任何民族较其它民族更具优越性;相反的,他大力鼓吹所有文化均为平等并具有其各自的价值。

(摘自于大英百科全书,v.13,pp 540-1)在历史哲学方面,赫尔德是维柯的主要继承者之一。

赫尔德力图在多变的历史事实中去寻求不变的历史规律,并认为所谓的历史规律是有所处地区的状况及其需要,所处时代及其机会和人们内在特征这三个因素所决定的,时间、空间和民族特性决定了历史的面貌。

赫尔德既承认、尊重每一代人的创造,强调历史发展本质上的不可重复性、自然演化过程,又从一代又一代人的成就中发现、肯定历史先后的继承关系,并把人类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诗歌阶段、散文阶段和哲学阶段。

按照赫尔德的观点,人的本质目的是人道,历史进化的目的是人道的实现,也就是理性和正义的实现,而人道的完成正是历史发展的终极结果。

赫尔德主要影响赫尔德播种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在许多国土上开花结果。

只要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每个民族对人类的进步都有贡献,他的这种观点被中欧和东欧那些不发达种族群体普遍接受,它意味着每个种族自身都有弥尔赛品质。

赫尔德尽他所能挖掘出这种情感,通过鼓励他们培养自己民族的文化来使这些群体能意识到这种情感。

赫尔德的《民歌集》除了搜集德国民歌外,还搜集其他民族的民歌,为民歌的搜集树立了榜样。

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

D01:10.13796/ki.1001 -5019.2018.03.005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中的启蒙人类学冯庆摘要: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是启蒙时代重要的哲学人类学文献。

在其中,赫尔德通过批驳 苏斯米希、孔狄亚克和卢梭的语言起源论,阐明了自己建立在“思虑”和“听觉”等关键概念之上的人类 自然状态论。

基于这种感性的语言起源论,赫尔德判定,人类从原始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过渡是一种自然 的发展,一种“自我教育”的现代观念也能够在此获得人类学上的逻辑奠基。

赫尔德的这种学说是一种 典型的启蒙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启蒙;感性;自然状态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5019(2018)03 -0033 -08作者简介:冯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师资博士后、讲师,文艺学博士(北京100872)。

在17、18世纪的欧洲,随着兰克指出的“自由的、无条件地追求事物本质的方向”日益普 及,国家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开始成为一回事。

在绝对王权体制之下,法国成为当时最为强大 的国家之一,法兰西学院随之创办,国家与启蒙 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时尚①。

与这一自上而下 的启蒙风气相应,各式各样的哲学人类学与文明 起源论层出不穷,关于人类语言起源的一系列讨 论也就随之诞生。

这方面的典型文本除了卢梭的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就是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Herder)的《论 语言的起源》(/IWifTO&rngUber den Ursprung der Sprache)。

赫尔德是启蒙时期声名远播的哲学家、文 学批评家和诗人,也是康德的学生和歌德的老 师,在思想史上扮演着“狂飙突进”代言人和浪 漫主义先驱者等等角色。

《论语言的起源》是 赫尔德提交给普鲁士皇家科学院的参赛论文。

科学院举办征文比赛,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加人 启蒙主义的讨论。

这篇文章能在众多“选秀 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奖,说明其中的思想与 流行的启蒙思潮关系密切。

西方史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公元5世纪至前4世纪的希腊社会,史称“古典时代”。

2.英国学者奥斯文·穆瑞在1993年首次提出“东方时代”的观念。

3.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荷马时代”。

4.希罗多德——“史学之父”,他首创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

5.希罗多德的《历史》被称为西方最早的一部史书,因以希波战争为中心,故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也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因此他也有“散文学之父”的称号。

6.修昔底德——“政治史之父”,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政治军事史的范例,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在近代英国史家麦考莱称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修谟则认为“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开始的”。

7.色诺芬著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8.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被称为“古希腊三大史家”。

9.特奥波姆波斯的《腓力王传》述马其顿王腓力时代的政事,文辞华丽,他被称为“希腊之麦考莱”。

10 .李维称费边·匹克托为罗马“最古老的史家”,他的《罗马史》的问世可以视为罗马史学的开端。

11. 老伽图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12. 撒路斯提乌斯著有《碦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并完整的保留下来。

13. 罗马三大史家撒路斯题乌斯、李维、嗒西陀。

14. 李维的《建成以来史》又称《罗马史》。

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15.奥古斯都时代是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

16. 波里比阿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机家”17. 阿庇安的《罗马史》是“连接波里比阿和西塞罗之间‘交替时代’的桥梁”。

马克思称它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书”。

18. “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19. 攸西比乌斯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著有《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编年史中最大的一部。

20. 奥古斯丁著有《上帝之城》和《忏悔录》。

试论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

试论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

试论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学号:2014041029名字:孟超燕试论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摘要:赫尔德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有“浪漫主义史学之父”的称号,也是历史哲学的开创者之一。

赫尔德在历史哲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了历史的时间性和连贯性,二是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他身上兼具启蒙与浪漫的双重因素。

他的历史哲学观对浪漫主义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赫尔德强调各民族的独特性,非常注重民族的个体性和纯粹性,反对理性主义所宣扬的“永恒人性”。

本文将要论述一下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观产生、发展、形成及影响。

关键词:赫尔德历史哲学浪漫主义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1744-1803),是18世纪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德国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之父。

他也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对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均有涉猎。

作为在理性主义时代生长起来的思想家,赫尔德起初并不是一开始就关注历史哲学问题,他对历史哲学的重视和思考经历了一个思想发展的逻辑过程。

在哥尼斯堡求学期间(1762 ~1764)和在里加任牧师期间(1764 ~1769),早年的赫尔德主要兴趣都在美学和文学批评上,而以1774年出版的《又一种教育人类的历史哲学》为标志,赫尔德的主要兴趣转向了历史哲学,从那以后,历史哲学成为他思想的核心主题。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赫尔德思想的转变?我认为促成赫尔德转变的思想契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赫尔德从启蒙运动中学来的“分析的方法”。

近代启蒙运动对理性作为方法的理解发生了分歧:一方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演绎-综合法”,对理性持这种看法的思想家相信人拥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自明观念和原则,通过它们可以建立形而上学的基础和整个人类知识的大厦;另一方是牛顿开创的“归纳-分析法”,认为理性只是一种分析的能力,它只有在经验和现象被给予出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运用,它分析的程序是把一个给予出来的象追溯和还原为一些简单的要素,然后再根据这些要素来解释现象。

历史观点和美学思想的结合——论赫尔德美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历史观点和美学思想的结合——论赫尔德美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历史观点和美学思想的结合——论赫尔德美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几个
基本观点
赫尔德美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是运用历史观点和美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1、关于美的观念:赫尔德将“美”作为他认识文学的出发点,他认为文学中的美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和历史息息相关,它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风俗以及人的心理活动。

因此,文学的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还包括了内容上的美。

2、关于历史的观念:赫尔德认为历史不仅仅是一种尊重实际,而是一种尊重传统,反映了一个民族发展到今天的历史过程,这种历史过程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

历史不仅是一个记录过去,而且可以启迪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3、关于文学的观念:赫尔德认为文学是表达文化传统的媒介,它可以深入到文化的根源,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鉴赏文学精品,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发展文化,使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致历程

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致历程

【史学史】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致历程下面简要地概述西方史学发展的大致历程。

西方史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它起源于神话与史诗,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

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是其最杰出的代表。

希罗多德已把叙述历史事件(希波战争的前史和历史)作为著作的主线,并已具有对史实的批判求真精神和一定的历史观(宿命论)。

修昔底德对史料的批判原则、摒弃用神的力量来解释历史的人本思想,以及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都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

此外,还出现了一批历史学家,如色诺芬、波利比阿。

恺撒、李维、塔西陀、阿庇安等。

他们对西方史学的发展都有各自的贡献。

如波利比阿的《通史》叙述了被罗马征服的地中海所有重要国家,开创了最早的“世界史”体例。

撒鲁斯特、塔西陀、普罗塔克的著作对历史叙述形式的发展很有影响。

他们尝试用历史事件参加者的心理来解释事件,运用为人物塑像的方法来描述历史时代。

古典文学的传统持续到公元5世纪。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标志着欧洲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西方中世纪史学。

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后,基督教的史学和神学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了。

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9)和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55—1274)的宗教信条和神学体系被奉为官方哲学,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总的说来,在这长达近1000年左右的时期内。

西方史学的发展是迟缓的。

在这近千年内。

欧洲没有出现一位可与古典时代著名史家媲美、值得称颂并不被时间长流所湮没的大历史学家。

但这并不是说,这个时期在西方史学发展史上是完全漆黑一片。

基督教史学,特别是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的确是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观念来解释历史,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

但如果我们拨开和透过宗教色彩的神秘迷雾,却可以从中发现不少对西方史学发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史学观念。

史学论文:浅谈赫尔德的历史发展观

史学论文:浅谈赫尔德的历史发展观

浅谈赫尔德的历史发展观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尔德(1744-1803)是18 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

他在德国18 世纪文学复兴及“狂飙与突进”时代,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赫尔德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其史学思想影响巨大。

赫尔德的晚年孤独,他对康德长期的论战以及在美学上坚持过于严峻的态度使得众多曾经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过教益的浪漫主义者疏远了他。

在赫尔德逝世后不久,他的影响便逐渐消失,他的地位也微乎其微,曾一度被遗忘,直到19 世纪末才逐渐恢复。

然而,赫尔德的思想遗产却在唯物主义者中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马克思主义者梅林曾高度评价赫尔德:“如果没有赫尔德,既不能设想德国的启蒙运动,也不能设想德国的浪漫主义,也不能设想我们的古典文学,也不能设想我们的古典哲学……它属于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但是,使他在启蒙运动者眼里变得讨厌的东西,正好使他在我们的眼里具有价值。

”赫尔德的主要贡献在历史哲学领域,他不是专门的历史学家,但在他的著作中,尤其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上,是具有深刻的历史主义思想的。

赫尔德的社会历史观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在普遍联系、发展的思想基础上,他把社会看作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关注人、人类社会和历史。

在赫尔德的历史观的许多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唯物精神,如历史主义观点、进步的思想、“以人为本”、“历史发展观”、“和谐社会”、民主社会、民族精神,和平共处原则等等。

赫尔德在社会历史主义的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他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观点,体系庞大且内容丰富。

一、人的发展赫尔德认为人也像自然界一样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如果要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要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对赫尔德来说,人类的自然发展和它在历史上的发展都是处在不断地合乎规律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状态之中。

赫尔德在《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一书中论述地球作为行星存在,生命完全是通过自然的途径产生于水中的。

赫尔德林与近现代哲学的转折点

赫尔德林与近现代哲学的转折点

赫尔德林与近现代哲学的转折点赫尔德林(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与文学家,他被视为近现代哲学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文化领域,重新定义了人类理解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赫尔德林的背景与思想起源赫尔德林于1744年出生在德国东普鲁士的一个牧师家庭。

他接受了严格的宗教教育,但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的基督教信仰观念产生了裂痕。

他的思想起源于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的探索。

2.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的重要性赫尔德林强调了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通过这些特征,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世界。

他对语言的研究和文化的发展深入思考,提出了“民族精神”(Volksgeist)的概念,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可以通过文化的传承和语言的交流来表达和传达。

3. “艺术家”与“天才”的观念赫尔德林对艺术家和天才的观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艺术家是创造力的源泉,通过他们对自然和人类的感知和表达,能够达到心灵的触动。

同时,他强调了天才的重要性,认为天才是超越常规的个体,能够创造出非凡的作品,并影响后世。

4. 文化观念与民族主义的兴起赫尔德林的思想对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观点强调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保护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后来的时代成为了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理论支持。

然而,赫尔德林与国家主义的关系也备受争议,因为他更注重文化和个人的发展,而并非政治上的统一。

5. 近现代哲学的转折点赫尔德林的思想为近现代哲学带来了重要的转折。

他的观点打破了传统哲学关于人类的理性思维与世界客观存在之间的二元对立,强调了情感与直观的重要性。

他的文化观点也开启了后来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

结语:赫尔德林的思想为近现代哲学带来了重要的转折,他对文化多样性、民族性和艺术等领域的思考,重新定义了人类理解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
I. 引言
- 人类学历史哲学的概述
- 赫尔德及其在人类学历史哲学中的地位
II. 赫尔德的学术生涯和思想背景
- 赫尔德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 赫尔德的思想背景:古典德国哲学、浪漫主义、历史学派
III. 赫尔德对人类学历史哲学的贡献
- 赫尔德的人类学历史哲学思想
- 赫尔德对历史的理解与重构
- 赫尔德的文化变迁理论
IV. 赫尔德思想的现代意义
- 赫尔德思想对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影响
- 赫尔德思想对现代学科界的启示
V. 赫尔德与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对话
- 赫尔德思想在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中的重要性
- 赫尔德思想与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异同
VI. 总结与展望
- 对赫尔德思想的评价
- 对未来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展望
VII. 参考文献I. 引言
人类学历史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哲学学科,它通过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角度去研究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现象,旨在深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而作为人类学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赫尔德不仅在这个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更是对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有着显著影响的学者。

本文将重新论述赫尔德在人类学历史哲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并探讨其现代意义以及与当今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对话。

II. 赫尔德的学术生涯和思想背景
赫尔德生于德国魏玛一个学者家庭,家族的文化底蕴和育人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成长和人生道路。

赫尔德自幼喜爱文学、音乐和哲学,曾在达特茅斯学院和耶拿大学就学。

在大学期间,赫尔德接触到了古典德国哲学、浪漫主义和历史学派等思想流派,这些流派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后续学术研究和思考。

赫尔德的思想主要受到古典德国哲学的影响,如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等。

尤其是康德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意识”等观点,对
赫尔德后来的思想影响尤为深刻。

浪漫主义也是赫尔德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他深信自然和艺术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文化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思想观点与当时的主流思潮有很大的不同,开创了崭新的研究方向。

历史学派的思想也大大地影响了赫尔德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他强调要把重点放在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上,强调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
变化之间的联系,同时也高度重视文化多样性。

III. 赫尔德对人类学历史哲学的贡献
赫尔德在人类学历史哲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最主要的成就包括:其对历史的理解和重构,其文化变迁理论,以及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视等。

首先,赫尔德的思想模型和他对历史的理解为人类学历史哲学提供了重要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工具,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复杂性。

赫尔德强调“无限过程”和“个
别历史”的本质,即人类历史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并且其中存在着本质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这种思想观点与传统的“不朽作品”和“万事万物都是因果联系”的观念不同,它为
人们重新审视历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赫尔德强调历史具有多维性,历史并不是单一的、规范的,历史是多元的、复杂的、包容着差异和矛盾的。

他认为人类文化是千姿百态的,它的变化并非单纯地由外部因素所致,而是由内在的文化因素所决定,这种文化变化是由社会现象、经济结构和内部文化因素的互动方程式所构成的。

其次,赫尔德发展了一种文化变迁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不断演变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开放、不确定且包含不同义项的。

他的文化变迁理论强调文化固有性质和理解的历史性,即文化的整体性质是不可分割的,它需要通过文化研究者的参与才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呈现。

通过赫尔德的文化变迁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历史的本质,并为人类文
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第三,赫尔德高度重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美学价值。

他认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历史上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是人们追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之一。

在赫尔德的观念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文化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以及对多样性的尊重更是人生的重要基础。

他还认为文化美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化的美感体验可以为人类带来心灵的愉悦和平静。

IV. 赫尔德思想的现代意义
赫尔德的思想对当今人类学历史哲学领域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首先,赫尔德的思想指引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如何更加有效地去发掘人类文化和社会的价值。

通过重新审视赫尔德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类文化和社会成果的真正面貌,以及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精神层面的联系和影响。

其次,赫尔德的思想可以为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指南。

在当代,科技和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更加复杂并具有更多的需要和挑战,而赫尔德的思想对世界上各个领域的人类活动的以改变和获得愉悦的动机分析具有显著的参考作用。

V. 赫尔德与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对话
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正处于展望未来的关键时期,而赫尔德的思想也在当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展。

赫尔德的文化变迁和
文化多样性理论为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并且,我们也可以从赫尔德的思想中找到更多的可供今后研究的源泉。

例如,赫尔德的思想可以用来解决当代研究现象和规律的争议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设计研究方法、收纳、跨学科合作等问题。

VI. 总结与展望
本文回顾了赫尔德的学术生涯和思想背景,论述了赫尔德对人类学历史哲学领域的贡献以及赫尔德思想的现代意义和与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对话。

他的思想为人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发掘、理解和借鉴赫尔德的思想,使其在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中起到更为重要和有益的作用。

IV. 赫尔德思想的现代意义(续)
除了对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启示和意义,赫尔德的思想在现代具有更广泛的意义,特别是在如何应对全球性问题、促进全人类社会进步等方面。

首先,赫尔德的思想可以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南。

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主要趋势,而全球问题也如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贫困、能源问题等是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挑战。

赫尔德的思想强调文化多样性和对文化的尊重,这个思想也适用于全球性问题的应对。

赫尔德关注文化和文化差异性,他认为这是人类能够理解彼此并达成共识的重要前提,这个观点可以有助于各国和人们在全球性问题上达成协作和共识。

其次,赫尔德的思想可以对全人类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赫尔德认为文化是人类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在于不断的文化革新和发展。

赫尔德的思想强调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的整体性,同时也规范了文化的广泛性和文化具有美学性的实践,这使得我们能够从中找到文化多样性与社会进步的关联,这是跨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V. 赫尔德与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对话(续)
在当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研究中,赫尔德的思想也不断与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相互对话。

虽然因为思想和学术传统的差别而导致理解的偏差,但是在切换角度、拓展视野和跨越学术边界等领域之中,一些重要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

首先,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不再满足于单一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这为赫尔德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研究开始形成多学科交叉和跨越学科边界的特点,与赫尔德思想的重要性理念“跨越学科边界”特别相符合。

所以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已不再是一个较短的学科,它需要与其他领域进行对话,这种方式有助于寻找统一的论调和篇章。

其次,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中的各种做法、方法论和观念越来越集中在对人类文化和社会进化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中,尤其是在“景观史学”和“新实然主义”这样的思想流派领域中。

赫尔德
的思想和这些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流派中的观念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认为传统的社会生态和结构重构,以及文化的变迁和发
展,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不过,就像所有的学术研究一样,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有些人们认为,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可能过多强调对象之间的共性,且将其视为纯粹的客观现象。

就此而言,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研究需要更好地平衡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普遍性的关系。

VI. 总结与展望
本文阐述了赫尔德对重要的贡献、其思想的现代意义,以及赫尔德与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的对话。

赫尔德对文化多样性、文化认同、文化变迁等方面的探索,对于我们对人类文化的更加深刻理解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极具意义。

在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领域,我们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借鉴赫尔德的思想,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和真实的思维框架。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赫尔德思想和现代人类学历史哲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争议,如过度强调客观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以及缺乏对文化多样性的深入探讨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探索更多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寻求更加准确和细致的人类文化和社会进化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此外,我们还需要更加重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的整体性,加深对文化变迁和发展的理解,为人类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启示和指导。

总之,赫尔德思想在人类学历史哲学和全球性问题研究中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内在逻辑和研究方法,不断拓展视野和跨越学科边界,为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追求更高的目标和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