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暑健康教育主题讲座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暑定义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 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 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 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除了高 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 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 均为常见的诱因。
病因
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 其次,高温幅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Fra Baidu bibliotek高温、
(5)泌尿系统 :高温出汗多,心输出量降低,可使肾 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导致急性肾功能 衰竭。
诊断
将中暑分为以下3级:
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 或生活一段时间后, 出现口渴、乏力、多 汗、头晕、眼花、耳 鸣、头痛、恶心、胸 闷、心悸、注意力不 集中等症状。此时患 者体温多为正常或略 偏高。
(2)心血管系统 ;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扩张,心输 出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此外,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易 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衰竭。这时心输出量降 低,输送到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而影响散热。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3)呼吸系统:过度换气会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4)水、电解质代谢 :出汗是高温环境中散热的主要 途径,大量出汗常使人体失水和失钠。
体温调节
热流由体中心到体表,主要通过循环血 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皮下组织经 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 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机体 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 过量热蓄积,产生高热,引起组织损害 和器官功能障碍。
高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高温对神经系统具抑制作用,初期使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待体温增高 到一定程度神经系统功能失控,出现谵妄、狂躁,最后 深度昏迷。
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也易中暑。 凡可致机体热负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的
因素,均可诱发中暑。主要有:①产热增加 ; ②热适应差; ③散热障碍 。
病因及诱因
高温环境作业 温度>32℃、湿度> 60% 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
促使中暑的原因
获取过多外源热量 产热量增加 散热障碍 汗腺功能障碍或衰竭
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
辐射
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时,辐射散热约占 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 及足部。温度33℃时,辐射散热降至零。
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
传导与对流 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
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

不足,致使体内热蓄积,导致体温急剧升高,随着体内 热进一步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输

出量减少,汗腺功能衰竭,使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 骤升,引起以高热、无汗、引起脑细胞受损导致意识障

碍为临床特征的热射病。实验证明,体温>42℃时蛋
白质可变性,体温>50 ℃时,所有细胞均死亡。
临床症状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衰竭
常发生在老年人,起病较急,先有眩晕、头 痛、突然昏倒,平卧并离开高温场所即清醒。 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冷汗,脉弱或缓,血压 偏低但脉压正常。
热射病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
继而体温迅速增高达41℃以上,出现嗜睡、淡忘和昏 迷。
皮肤干热,无汗,呈现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 出现紫绀。
发病机制
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代谢过程产生的基础热量 其次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也是一主要来源 机体由于种种原因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
有过量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
在正常室内温度下(15-25°C)人体散热 辐射60%(主要散热方式,取决身体表面与环境温度差) 蒸发25%(湿度大蒸发少) 对流12%(取决与空气流速) 传导3%(水较空气传导强240倍)
蒸发
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
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 体散热仅依靠出汗及皮肤和肺泡表面 的蒸发
人体每蒸发1g水,可丧失2.43kJ (0.58kcal)热量
体温调节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下,正常人 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6-37 oC左右,这是产 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使体内热代谢保 持在一个动态水平上,保持生命活动所 必需的体温恒定。
轻症中暑
先兆中暑加重,出 现早期循环功能紊 乱,包括面色潮红 或苍白、烦躁不安 或表情淡漠,恶心 呕吐、大汗淋漓、 皮肤湿冷、脉搏细 数、血压偏低、心 率加快。此时体温 轻度升高。
重症中暑
(1)热痉挛 (2)热衰竭 (3)热射病
发病机制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

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
休克时血压下降。 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
日射病
在烈日的曝晒下,头部未戴帽或无遮阳的情 况下,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强烈的日光穿 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由于受 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 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 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称日射病,属热射 病的特殊类型。
现场初步治疗
出现中暑前驱症状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 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 料,即可恢复。
现场初步治疗
热痉挛和热衰竭的治疗:基本相似 及时将病人抬到阴凉处或空调供冷的房间平卧
前驱症状
高温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 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 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 略有升高,尚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
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 热痉挛
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故称热痉 挛。肌痉挛以经常活动的四肢及腹部等肌肉为多 见。
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 年轻人。
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肌肉痉挛。汗

中含氯化钠约0.3%一0.5%,大量出汗后仅

饮不含盐的饮料,可致失盐>失水,从而
引起热痉挛。
发病机制

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

由于过热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
不足,发生虚脱、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

发病机制
高温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