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散文的论文
【篇一:鲁迅散文的论文】
【篇三:鲁迅散文的论文】
鲁迅有哪些文章值得我们现在重温? - 知乎登录加入知乎鲁迅有哪些文章值得我们现在重温?穿越时空,到今天依然保鲜。显示全部关注者303被浏览14719添加评论分享邀请回答关注问题写回答20 个回答默认排序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博士在读64 人赞同了该回答最先与最后
1925
鲁迅《华盖集》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
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
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
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6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非常友善6 人赞同了该回答『无花的蔷薇之二』以及『纪念刘和珍君』,每年都值得拿出来读一读
以下摘自无花的蔷薇: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屠杀者虽然因为积有金资,可以
比较长久地养育子孙,然而必至的结果是一定要到的。“子孙绳绳”,又何足喜呢?灭亡自然较迟,但他们要住最不适于层住的不毛之地,
要做最深的矿洞的矿工,要操最下贱的生业……。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
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62 条评论分
享收藏感谢收起平生只有两行泪,半为浮生半美人。7 人赞同了该回
答鲁迅的《伤逝》,大名鼎鼎的小说《彷徨》里面的一篇文章。
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婚恋题材的文章。
写的是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故事,涓生被解聘失去职业后,他们的生
计成了问题。虽然他们尝试用其他办法“来开一条新路”,但都没有
走通。这使他们的爱情生活蒙上了阴影。加上结婚后,子君以为追
求的目标达到了,便日渐沉浸在小家庭琐碎的生活中,不再去上进了,变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甚至有些庸俗的家庭主妇,甘愿做靠丈
夫养活的附属品。
实际上,子君尚未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停止了追求。软弱而自私的涓
生在感受到婚后生活的平庸和生活的压迫时,只想着“救出自己”,
并自欺欺人地把抛弃子君作为自己“向着新的生活跨出去”的第一步,结果是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并未真的跨入新的生活,整
日在悔恨与悲哀中消磨着生命。
感觉简直也是现代婚姻的悲剧性预言,联想到难么多人离婚,想想
这篇文章写的还真是牛叉,觉得有《金婚》的风采啊。
全文请看。7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华东理工大学msw肄业,
中国工商银行fm离职,顽皮stupid品牌创始人。1 人赞同了该回
答我最喜欢先生在《忆刘半农君》里对陈独秀和胡适之的比喻,虽
然我们都无缘和陈胡二人相交,但我始终觉得先生的比喻是迄今为
止我见过的最形象生动的比喻!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转身离
开可以不染,但淤泥始终在那里越积越深9 人赞同了该回答随感录
三十九①
《新青年》的五卷四号,隐然是一本戏剧改良号,我是门外汉,开
口不得;但见《再论戏剧改良》②这一篇中,有“中国人说到理想,
便含着轻薄的意味,觉得理想即是妄想,理想家即是妄人”一段话,
却令我发生了追忆,不免又要说几句空谈。
据我的经验,这理想价值的跌落,只是近五年以来的事。民国以前,还未如此,许多国民,也肯认理想家是引路的人。到了民国元年前后,理论上的事情,著著实现,于是理想派——深浅真伪现在姑且
弗论——也格外举起头来。一方面却有旧官僚的攘夺政权,以及遗
老受冷不过,豫备下山③,都痛恨这一类理想派,说什么闻所未闻
的学理法理,横亘在前,不能大踏步摇摆。于是沉思三日三夜,意
想出了一种兵器,有了这利器,才将“理”字排行的元恶大憝,一律
肃清。这利器的大名,便叫“经验”。现在又添上一个雅号,便是高
雅之至的“事实”。
经验从那里得来,便是从清朝得来的。经验提高了他的喉咙含含糊
糊说,“狗有狗道理,鬼有鬼道理,中国与众不同,也自有中国道理。道理各各不同,一味理想,殊堪痛恨。”这时候,正是上下一心理财
强种的时候,而且带着理字的,又大半是洋货,爱国之士,义当排斥。所以一转眼便跌了价值;一转眼便遭了嘲骂;又一转眼,便连
他的影子,也同拳民时代的教民④一般,竟犯了与众共弃的大罪了。但我们应该明白,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种外来的旧理想;现在“经验”既已登坛,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理合不分首从,全踏在朝靴底下,以符列祖列宗的成规。这一踏不觉过了四五年,经验家虽然也增加
了四五岁,与素未经验的生物学学理——死——渐渐接近,但这与
众不同的中国,却依然不是理想的住家。一大批踏在朝靴底下的学
习诸公,早经竭力大叫,说他也得了经验了。
但我们应该明白,从前的经验,是从皇帝脚底下学得;现在与将来
的经验,是从皇帝的奴才的脚底下学得。奴才的数目多,心传⑤的
经验家也愈多。待到经验家二世的全盛时代,那便是理想单被轻薄,理想家单当妄人,还要算是幸福侥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