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训文化透视_李景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家训文化透视
李景文
中国古代家训文化博大精深,其精华部分主要是: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为人坦荡无私,诚实守信;治学刻苦勤奋,立志成才;齐家孝亲敬长,善于理财;生活勤劳俭朴,慎独自省;交往扶危济贫,德洽乡里。其糟粕主要是:宣传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男尊
女卑的观念和宿命论思想,应进行批判地继承。
作者:李景文,河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副馆长,开封475001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献中,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表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塑造与弘扬,从而体现出了丰富的哲学思辩与道德伦理思想。因此,吸取家训文化中的营养因素,对于我们今天的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乃至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迪作用。
一、家训文化的内涵
家训又称家教、家范、家诫或家规,它是封建士大夫阶层教诲其子孙后代如何安身立命、做官处世的教育读本。家训的出现,在中国由来已久。汉代东方朔的《诫子书》、刘邦的《手敕太子文》、郑玄的《戒子益恩书》、三国时曹操的《诸儿令》、诸葛亮的《诫子书》以及晋时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均为家训文化中的精品之作,都从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反映了作者的哲学伦理思想。然而,中国的第一部家训专著则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子推所撰的《颜氏家训》被认为是开家训之先河,“古今家训,以此为祖”①。作为一部颇有影响的古典名作,《颜氏家训》就子女教育、兄弟关系、家庭治理、读书学习、文章伦理、音韵识别、考据训诂、琴棋书画、医学养生等各个方面阐述了家庭教育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对后世影响很大。继此之后,不同形式的家训著作纷纷出现,内容越来越广泛,思想越来越深刻,所包含的哲学伦理价值、美学价值与文学价值也越来越高。如唐代李世民的《帝范》,宋代司马光的《家范》、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明代郑太和的《郑氏规范》、杨继盛的《杨忠愍公遗笔》、姚舜牧的《药言》,清代朱伯庐的《朱伯庐治家格言劝言》、许汝
霖的《德星堂家订》、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训》、康熙的《庭训格言》、左宗棠的《与子书》、张之洞的《致儿子书》、林纾的《示儿书》等都被作为封建文人教诲其子孙如何安身立命、做官为人、修身养性的范本,广为流传。
家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卷帙浩繁,涉猎广泛,其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可分为为人处事与齐家守业两大类,这是因为每一篇家训都记录了作者对于做人和治家这两个重大问题所做出的规范与准则,都包含了作者一生的生活经历和全部的学术思想。就其伦理思想而言,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方面在中国古代的家训文化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在世界历史上,许多发达的远古民族都极为重视本身的道德教育。比如,在旧约时代,希伯来民族就把道德教育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智慧文学典范的《圣经》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道德教育读本之一。希伯来《圣经》中要求家庭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职责,“教育孩童,使他走正当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②。《圣经》还特别强调父亲在道德教育中的人格力量,主张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使子女成为道德之民、律法之民、智慧之民。因而在希伯来语中,“父亲”一词便有了“教师”的含义,如今在西方语言中以“father ”来称呼教父,正是希伯来习俗的延续。在道德教育方面,中国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极为相似。中国人不仅很早就重视道德教育,而且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正是“家教”。所不同的是,希伯来人的道德教育是以宗教为核心,而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是以儒教中的“礼”为最高典范,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的家训文化首先关注家庭的稳定与人伦关系的和谐,从父子、兄弟、夫妇以至主仆
114
第38卷 第6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38 No .6
1998年11月J .o f Henan U niv .(Soc .Sci .)Nov .1998
之间都有严格而程式化的规范,这些规范都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儒学伦理为基础,强调仁、义、智、信等个人伦理,并使之服从于社会伦理准则。上述主导思想显然为传统文化中的教条,没有什么超越与创新,但必须看到,在家训文化中,古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前人遗教总结而成的许多理家经验、立志情怀与治学精神都可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还用内在超越的观点来发掘“自我”的本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如《礼记·大学》讲:“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古代家训中,传统文化中修身至圣的观点被广泛阐述、提炼,并作为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给了子孙后代。古人家训中不仅总结了崇尚俭朴、注重名节、重义轻利等修养准则,而且列举了一大批堪为人师的贤达名士,从而为家庭和社会树立了道德榜样与楷模风范。家训文化中有许多至理名言,今天看来仍可字字为师,堪称典范。如朱子所言:“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
二、古代家训文化的精华
古代家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更为直观、更为具体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高尚品质和优秀美德,古人在人格精神美和道德自觉性方面所提倡的立志报国、扶危济贫、尊长爱幼、礼义廉耻、德法并行、修身养性等都是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的内容。
第一,为官要清政廉洁,勤政爱民。
历史上,有许多官宦与帝王都十分强调勤政清廉,效国报民,尤其是在一些贤君明主的家训中,这一内容就显得更为突出。西晋时的宰相荀勖提出:“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③李世民在《帝范》中提出:“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为君子体也。”他还呼吁道:“若崇善以广德,则业泰而身安;若肆情以纵非,则业倾而身丧。”北宋时宰相范质教育后代“戒尔学干禄,莫学勤道艺”④。王旦忧叹“生民膏血,安用许多?”⑤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廉政治国,勤俭持家,在《庭训格言》中,他教诲子孙要清廉自守,仁爱百姓,永念祖先所积之福,无论治国还是齐家都要识大体,顾大局,明事理,得人心。宋代包拯体察民意,嫉恶如仇,对子孙要求甚严,规定“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⑥。并要求家人铭石为记,以昭后人。元代许衡训子要“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⑦。宋代赵鼎在《家训笔录》中也认为:“凡在仕宦,以廉勤为本,切莫骄奢怠惰,破坏礼法。”
第二,做人要坦荡无私,诚实守信。
传统家训极为注意子弟的修身养性。周公曾诫后代加强修养,礼贤下士,做到“无淫于观、于遗、于游、于田”⑧。曾国藩为家人立下人生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⑨。张履祥在《训子语》中提出:“凡做人,须有宽和之气,处世之论贫富,亦须有宽和之气。”“做人最忌是阴恶,处心尚阴刻,作事多阴谋,未有不殃及子孙者”。“所以修身为急,教子孙为最重要。然未有不能修身而能教其子孙者”。《居家格言》称:“唯愿有子孙者,未教他做家,先教他做人;教他做好人,先教他有好心。明伦理,顾廉耻,习勤俭,守法度,方是教训。”
既然修身是必须的,也是无止境的,那么如何修身呢?古人首先强调要坦荡无私,纯洁意念。杨继盛在给妻儿的遗书中写道:“心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坏了心。心里若是存天理,存公道,则行出来便是好事,便是君子这边的人;心里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虽欲行好事,也有始无终,虽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你如根衰则树枯,蒂坏则果落,故吾要你休把心坏了。”⑩姚舜牧在《药言》中说:“桃梅杏果之实皆曰仁。仁,生生之意也。虫蚀其内,风透其外,能生乎哉?人心内生淫欲,外肆奸邪,即虫之蚀,风之透也。”吴麟征在《家诫要言》中说:“人心止此方寸地,要当光明洞达,直走向上一路。若有龌龊鄙卑襟怀,则一生德器坏矣。”曾国藩也认为:“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甚微二者阙一不可。”1
古人把诚实作为修身的一大目标。吴麟征在《教诲语》中说:“立身修行之道,第一要诚实。人之学术有深浅,器量有大小,大可以强国。要须立得诚实两字,则各成片段,皆可以自立于世”。杨继盛也说:“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12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