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

课程练习题

2014-2015学年

《教育基础理论》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C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 昆体良的( A ),比较系统的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

A.《雄辨术原理》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 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 A )。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育论》

D. 《教育论》

4.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B )

A. 《康德论教育》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漫话》

D. 《爱弥儿》

5. 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培根

6. 柏拉图的名著是( A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伦理学》

D. 《爱弥儿》

7. 首次提出并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是:(A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孔子

8. 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是我国的教育著作( B A.《师说》 B.《学记》 C.《论语》 D.《大学》

9.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D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10. 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B )。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 D )。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交叉科学 D.人文科学

12.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

A. 《大教学论》

B. 《论演说家的培养》

C. 《学记》

D. 《劝学》

13.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C )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14.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 C )

A. 《论语》

B. 《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 《劝学篇》

15.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中庸》

16. 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 B )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关系起源说

17.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 利托尔诺

B. 孟禄

C. 高尔顿

D. 达尔文

18.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 )

A. 生物起源说

B. 神话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19. 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 C )

A. 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B. 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C.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 教材和教法

20. 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是指( C )

A. 教育内容

B. 教育对象

C. 教育手段

D. 教育原则

二、判断题

1.早在原始社会里就出现了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教育。( × )

2.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它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

3.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

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 )

5.教育学和教育同时产生。( × )

三、名词解释

1. 教育p4---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 教育影响p6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3. 教育学 P8 --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P5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教科书;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2.简述教育起源的四种观点。P10

3.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P16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谈谈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里。p24-28 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你打算怎样学好教育学?

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教育的科学认识即教育学是对教育的习俗认识即日常教育经营的一种

理性反思和历史性的超越,是教育习俗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在教育习俗性认识中,经常是各种问题混杂在一起,根本不加以逻辑

的区分和界定,因此就需要教育科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界定和明确。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获

得大量的家坳与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性的教师打下基础。

4. 古代社会,个人没有独立的人格,教育的功能趋向只有社会本位。(√ )

5. 我国的文化传统是个人本位取向。( ×)

6. 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只有正向的促进功能。( × )

7. 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