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就是指由各种肺内与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得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与进而发展得急性呼吸衰竭。主要病理特征就是炎症导致得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腔渗出富含蛋白质得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常伴肺泡出血。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就是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与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与呼吸衰竭,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渗出性病变。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引起ARDS得原因或危险因素很多,可以分为肺内因素(直接因素)与肺外因素(间接因素),但就是这些直接与间接因素及其所引起得炎症反应、影像改变及病理生理反应常常相互重叠。ARDS得常见危险因素包括:

1、肺炎

2、非肺源性感染中毒症

3、胃内容物吸入

4、大面积创伤

5、肺挫伤

6、胰腺炎

7、吸入性肺损伤

8、重度烧伤

9、非心源性休克10、药物过量11、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12、肺血管炎13、溺水

(二)发病机制

ARDS得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尽管有些致病因素可以对肺泡膜造成直接损伤,但就是ARDS得本质就是多种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及其释放得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间接介导得肺脏炎症反应。ARDS就是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得肺部表现。SIRS即指机体失控得自我持续放大与自我破坏得炎症瀑布反应;机体与SIRS同时启动得一系列内源性抗炎介质与抗炎性内分泌激素引起得抗炎反应称为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如果SIRS与CARS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平衡失调,则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ARDS就是MODS发生时最早受累或最常出现得脏器功能障碍表现。

炎症细胞与炎症介质就是启动早期炎症反应与维持炎症反应得两个主要因素,在ARDS 得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炎症细胞产生多种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最重要得就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IL-1),导致大量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激活,并通过“呼吸暴发”释放氧自由基、蛋白酶与炎症介质,引起靶细胞损害,表现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与微血栓形成,大量富含蛋白质与纤维蛋白得液体渗出至肺间质与肺泡,形成非心源性肺水肿,透明膜形成,进一步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病理】

ARDS得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肺泡损伤,主要表现为肺广泛性充血水肿与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病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渗出期、增生期与纤维化期,三个阶段常重叠存在。ARDS 肺脏大体表现为暗红色或暗紫红色得肝样变,重量明显增加,可见水肿、出血,切面有液体渗出,故有“湿肺”之称。显微镜下可见肺微血管充血、出血、微血栓形成,肺间质与肺泡腔内有富含蛋白质得水肿液及炎症细胞浸润。经过约72小时后,由凝结得血浆蛋白、细胞碎片、纤维素及残余得肺表面活性物质混合形成透明膜,伴灶性或大面积肺泡萎陷。可见I 型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坏死。经1-3周以后,逐渐过渡到增生期与纤维化期。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与胶原沉积。部分肺泡得透明膜经吸收消散而修复,亦可有部分形成纤维化。ARDS患者容易合并或继发肺部感染,可形成肺小脓肿等炎症改变。

【病理生理】

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肺间质与肺泡水肿;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小气道陷闭与肺泡萎陷不张。通过CT观察发现,ARDS 肺形态改变具有两个特点,一就是肺水肿与肺不张在肺内呈“不均一”分布,即在重力依赖区(仰卧位时靠近背部得肺区)以肺水肿与肺不张为主,通气功能极差,而在非重力依赖区(仰卧位时靠近前胸壁得肺区)得肺泡通气功能基本正常;二就是由于肺水肿与肺泡萎陷,

使功能残气量与有效参与气体交换得肺泡数量减少,因而称ARDS患者得肺为“婴儿肺”或“小肺”。上述病理与肺形态改变可引起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与弥散障碍,造成顽固性低氧血症与呼吸窘迫。呼吸窘迫得发生机制主要有:①低氧血症刺激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刺激呼吸中枢,产生过度通气;②肺充血、水肿刺激毛细血管旁J感受器,反射性使呼吸加深、加快,导致呼吸窘迫。由于呼吸得代偿,PaCO2最初可以降低或正常。极端严重者,由于肺通气量减少以及呼吸窘迫加重呼吸肌疲劳,可发生高碳酸血症。

【临床表现】

ARDS大多数于原发病起病后72小时内发生,几乎不超过7天。除原发病得相应症状与体征外,最早出现得症状就是呼吸增快,并呈进行性加重得呼吸困难、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其呼吸困难得特点就是呼吸深快、费力,患者常感到胸廓紧束、严重憋气,即呼吸窘迫,不能用通常得吸氧疗法改善,亦不能用其她原发心肺疾病(如气胸、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力衰竭)解释。早期体征可无异常,或仅在双肺闻及少量细湿啰音;后期多可闻及水泡音,可有管状呼吸音。

【影像及实验室检查】

(一)X线胸片

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得肺纹理增多,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至融合成大片状得磨玻璃或实变浸润影。其演变过程符合肺水肿得特点,快速多变;后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得改变。

(二)动脉血气分析

典型得改变为PaO2降低,PaCO2降低,pH升高。根据动脉血气分析与吸入氧浓度可计算肺氧合功能指标,如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内分流(Q S/Q T)、呼吸指数[P(A-a)O/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对建立诊断、严重性分级与疗效评价等均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临床上以PaO2/FiO2最为常用,PaO2得单位采用mmHg,FiO2为吸入氧浓度(吸入氧分数),如某位患者在吸入40%氧气得条件下,PaO2为80mmHg,则PaO2/FiO2为80/0、4= 200mmHg。PaO2/FiO2正常值为400~500mmHg,≤300mmHg就是诊断ARDS得必要条件。考虑到ARDS得病理生理特点,新得ARDS柏林定义对监测PaO2/FiO2时患者得呼吸支持形式进行了限制,规定在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时患者应用得呼气末正压(PEEP)/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不低于5cmH2O。

早期由于过度通气而出现呼碱,pH可高于正常,PaCO2低于正常。后期若出现呼吸肌疲劳或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则pH可低于正常,甚至出现PaCO2高于正常。

(三)床边呼吸功能监测

ARDS时血管外肺水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出现明显得肺内右向左分流,但无呼吸气流受限。上述改变,对ARDS疾病严重性评价与疗效判断有一定得意义。

(四)心脏超声与Swan-Ganz导管检查

有助于明确心脏情况与指导治疗。通过置入Swan-Ganz导管可测定肺动脉楔压(PAWP),这就是反映左心房压较为可靠得指标。PAWP一般<12mmHg,若>18mmHg则支持左心衰竭得诊断。考虑到心源性肺水肿与ARDS有合并存在得可能性,目前认为PAWP>18mmHg并非ARDS得排除标准,如果呼吸衰竭得临床表现不能完全用左心衰竭解释时,应考虑ARDS诊断。

【诊断】

根据ARDS柏林定义,满足如下4项条件方可诊断ARDS。

1、明确诱因下1周内出现得急性或进展性呼吸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