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改善“调皮”儿童行为的有效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改善“调皮”儿童行为的有效策略
作者:胡煌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6期
不管是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还是日常游戏中,聪明乖巧的孩子常常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调皮、爱捣乱、不遵守纪律的孩子通常得到的都是批评教育。
罗兰曾说过:“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不少老师往往对这些儿童束手无策,或粗暴对待,或放弃不管,其结果是不仅不能促进这些儿童的正常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没有将科学的儿童观运用于实际,缺乏对儿童的深入了解,因此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通过平常的实验观察与反思,我谈谈几点改善“调皮”儿童行为有效策略的看法。
一、正确看待“调皮”儿童的行为
对于“调皮”儿童的捣蛋、淘气、恶作剧,许多教师总认为这他们故意捣乱、搞破坏。
其实,如果教师能静下心来,不难发现,“调皮”幼儿和普通幼儿的行为没多大不同,只是强度大了些。
“调皮”的幼儿身上也洋溢积极向上的因素。
如:好玩、好问,表现出幼儿乐于探索;不听话往往反映幼儿有主见;好争斗暗示着幼儿有上进心。
只是这些行为有时不分场合时间或强度过大时,就需要教师理智对待,耐心的引导和教育。
对策: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的分析让幼儿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方法,帮助调皮的幼儿改掉不良行为。
如:对于幼儿因年龄特点产生不良行为,觉得好玩而恶作剧时,教师应给予谅解和引导;若是幼儿因家庭原因产生不良行为,教师则应与家长沟通,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教育;还有针对霸道的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榜样说服法,诱因法等等。
教师若能正确看待调皮幼儿的行为,便会有一颗平静的心,明亮的眼睛去思考关于调皮幼儿的问题。
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相信许多教师也用批评的方式对“调皮”儿童进行过教育,但是我们发现不管教师怎么说,嗓门怎么大,都只是暂时性的,那些“调皮”的儿童还是一如既往。
今天说。
明天忘,效果不大。
所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
不妨改变一下教育策略,把那些批评的话换一种说法,尝试着跟那些“调皮”儿童做朋友,去了解他们的心理,去了解他们之所以做那些调皮的事情的原因,再对症下药,之后收到的效果会出乎你的意料。
例如:当小朋友因为一件事情与另一个小朋友发生争执,动手打了人的时候,老师不能上去就指责调皮的孩子:“你怎么可以打人!你又打人了!一点都不听话……”这类话语对于调皮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并且下一次依然会打人。
老师可以先了解情况。
是否两个人都有错,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不要一味地先入为主,去责怪调皮的那个孩子,老师可以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如果
对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解决并且也让孩子明白,老师可以去帮助他让他知道其实老师并不讨厌他,如果他表现的好,老师会更加喜欢他。
美国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比较独立自主的,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他们的老师在与幼儿进行交流的时候,会先蹲下来,求幼儿说话就后慢慢牵起孩子的手,微笑着,首先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那样孩子就会敞开心扉与你交谈,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更为有效。
对于“调皮”的孩子,我们老师是否也能用这样的方法与孩子说话,他们更需要老师的亲近,更需要老师温柔的对待他们。
三、细心观察挖掘闪光点
“调皮”儿童身上虽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
如好动、好问、有主见、较聪明等。
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进步,教师应及时表扬和鼓励,怕是一丁点的进步,教师也不能忘记表现你对这点进步的关注,要知道,老师的信任和重视是幼儿获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待调皮的幼儿应慎用或禁用斥责的方法,以免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加剧不良行为,而应多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和教育他们。
对策:调皮的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针对调皮幼儿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发挥所长,扬长避短。
如,班上的峰峰折车很有创意,但却很爱捉弄人,于是,我引导他做折纸课的“主心骨”,让他讲解示范各种车的折纸步骤,让他在同学面前展示折纸才华,受到正面评价,并让他帮助折纸能力一般的同学完成作品,渐渐融入集体,与同学建立友谊,慢慢的他改掉了捉弄人的不良行为。
我还让他参加一些折纸比赛活动,通过比赛的舞台,提高他的能力,在比赛中磨合性格,减少莽撞行为.
四、创设条件让幼儿有“发泄”的机会
“调皮”儿童往往“精力过剩”,需以一定的方式“发泄”出来,因而常常表现出活泼好动、爬上跳下、到处奔跑,即使已满头大汗,仍在不断地运动,不知疲倦。
如果成人给予压抑,不让他们把“过剩的精力”消耗出去,就可能会像不透气的蒸汽锅一样发生爆炸,结果更加严重。
因此,成人一方面应创设条件,允许儿童把过剩的精力”“发泄”出来。
如允许他们跑、跳、动等;另方面,成人应善于把儿童的调皮行为引导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以减少儿童因“发泄”精力而出现的破坏性、攻击性等不良表现。
如儿童好问、好探索,成人应尽可能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想一想、比一比、看一看、做一做,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寻找答案,把幼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成发展他们智力的动力;对于喜欢奔跑的儿童,可组织他们去踢足球、练武术、赛跑等;对于喜欢叫嚷吵闹的儿童,可让他们去朗读、表演。
一旦儿童有事可做,就不会再胡闹“瞎跑”了。
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遭到挫折、受到压抑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这种情绪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宣泄出来,才能保持心理平衡。
五、加强家園联系统一教育策略
教师可以与家长当面交流,共同探讨幼儿出现的一些问题研究解决措施,一定要保证家园教育幼儿方法的一致性并且互相多沟通,指导教育“调皮”儿童并不是一日就能教育好的,要利用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让幼儿感受到爸爸妈妈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与关爱让他们在爱中成长、懂事,这对于将来他们成人之后的为人处世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调皮”儿童,教师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催促。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去研读。
教师是幼儿的守护者、引导者,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只要心中充满爱、任何困难都会迎刀而解,让我们为孩子点亮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