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翻译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的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二、英语句长复杂,汉语句短简练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四、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五、英语注重省略,汉语注重补充六、英语多抽象词,汉语多具体词七、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八、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九、英语结构紧凑,汉语结构松散十一、英语好静,汉语好动十二、英语重物,汉语重人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 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 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 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 2】When a representative exceeds his allotted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himto order without delay.【译文】 (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他的分配时间,主席将告诉他命令,不要推迟。
(改进)(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时间,主席应督促他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是一个 when 引导的主从复合句,看似一个简单的 "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 (如第一句译文)。
When 从句其实表示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 … 时候”,就没有表达出原句的逻辑关系; his 这样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不译;shall 是个情态动词,不是将来时; order 是名词,表示规“则” ,不能硬译为命“令”。
中英语言翻译对比
句子结构
汉语强调意合,多短句而结构简单;英语强调形合,多长句而结构复杂。
Increase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同中国加强合作,符合美国的利益。 Association with the good can only produce well, with the wicked, evil.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Be the first to bear hardships and the last to enjoy comforts. 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各国的眼前利益,还要考虑全世界的长远 利益。 When we tackle environment problems,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both the immediate interest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 whole world.
In line with latest trends in fashion, a few dress designers have been sacrificing elegance to audacity.
肯定与否定
汉英逻辑思维差异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话语表达时肯定与否定的运用。
Students, with no exception, are to hand in their papers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学生统统要交书面作业。
中英的逻辑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以下是几种典型差异: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
中英互译中如何处理语言或文化的差异?一、咬文嚼字,恰当选择词汇和翻译策略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的差异,而准确的翻译是解决语言差异的关键。
在进行中英互译时,需要根据语境和特定环境来恰当选择词汇。
无论是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英文翻译成中文,都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既要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又要使译文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二、注重语言的音韵和韵律中英两种语言的音韵和韵律差异明显,因此在翻译中要注重这一差异。
中文的韵律多为平仄抑扬,英文的韵律则以强音和节奏为主。
为了使翻译更加流畅,要注意适度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的音韵和韵律在目标语言中得以体现。
三、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中英互译中,要特别关注文化差异。
在翻译某些特定文化和习惯时,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调整。
此外,在进行中英互译时,也要注意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以确保翻译结果在语言习惯上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读者。
四、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通过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更准确地表达。
比如,借用修辞手法中的拟人、对比和比喻等手法,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产生视觉和情感的共鸣,使翻译更加生动有趣。
五、加强文化交流与理解为了更好地解决中英互译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和学习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而避免翻译中的误解和冲突。
总结起来,中英互译中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需要咬文嚼字、注重音韵和韵律、考虑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加强文化交流与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在中英互译中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作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有着很大的不同。
要在翻译中灵活转换,就很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其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
标签:思维模式;思维差异;英汉互译很多学者认为,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
(连淑能,2002)。
东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因而形成两大类型的思维模式。
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模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理性、逻辑、实证等等。
英汉互译中语言转换很大程度上受英汉思维模式的影响,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整体思维VS 分析思维(Synthetic thought VS Analytic thought)一般来看,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
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恰恰相反,会将整体分解成具体的部分,然后分析其特征、功用、关系等。
中国人计算时间一般按照年-月-日-小时-分钟从大到小的顺序,而英语中则从小到大,分钟-小时-日-月-年;中国人的名字一般将姓置于前,名放在后,而英语国家的人名顺序是先名后姓。
二、形象思维VS 抽象思维(Imaging thought VS Abstract thought)中国人往往选择形象思维,西方人选择的抽象思维。
中国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会选择形象思维,例如,“人”、“田”、“山”等;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其需要借助于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含义。
例1:Now that the merger of “dot and com” has created so many young millionaires,there’s a new topic:venture capital.译文:既然网络公司的兼并造就了如此多的年轻百万富翁,我们面临一个新话题:风险资本。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语篇逻 辑的差异
西方英语翻译中注重形式 逻辑和论证逻辑
中国英语翻译中注重语境 逻辑和修辞逻辑
语篇逻辑差异对中西方文 化交流的影响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 语篇表达方式存在 差异,这主要表现 在句子的结构、语 序和表达习惯上。
添加标题
中文句子结构通常 较为松散,而英文 句子结构则较为严 谨,因此在进行中 英文翻译时,需要 特别注意句子的整 体结构和逻辑关系。
主语选择:中文习惯使用人称 主语,而英文则更倾向于使用 物称主语
语序差异:中文句子中修饰成 分通常前置,而英文句子中修 饰成分则常常后置
谓语选择:中文强调谓语与主 语的逻辑关系,而英文则更注 重谓语的形态变化
表达方式:中文句子中常用主 动语态,而英文句子中则常用 被动语态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句子语气存在差异。 中文句子语气较为委婉,而英文句子语气较为直接。 中文句子语气常常使用虚拟语气和被动语态,而英文句子语气则较少使用。 中文句子语气有时会省略主语,而英文句子语气则必须明确主语。
保留原文意象: 在翻译中保留 原文的文化意 象,以传达原 文的深层含义。
0 1
替换原文意象: 在翻译中用另 一种文化意象 替换原文的文 化意象,以更 符合目标语言 的表达习惯。
0 2
补充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补充 相关的文化背 景,以帮助读 者更好地理解 原文的文化意 象。
0 3
创新表达方式: 在翻译中采用 创新的表达方 式,以更好地 传达原文的文 化意象。
英语中常用抽 象名词表达具
体事物 英语中常事实 英语中常用连 词短语表达逻
辑关系
主语差异:中文多用无主语句,英文必须使用主语 谓语差异:中文多用动词,英文多用名词和介词 语序差异:中文常把修饰语放在中心词前面,英文则相反 时态和语态差异:中文使用时态和语态不如英文频繁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英汉句式翻译是中英语言之间重要的桥梁,它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以及语法结构的差异。
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个不同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翻译存在一些差异。
第一,主动与被动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中,主动语态的表达常常强调动作的主体和动作的发出者,而被动语态的表达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在汉语中,主动语态的表达并不会强调动作的主体,而是注重表达动作本身。
在句式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把握句子的意义,准确地传达出来。
英语句子"I made a cup of coffee."可以翻译成汉语句子"我泡了一杯咖啡",而英语句子"A cup of coffee was made by me."则可以翻译成汉语句子"我泡了一杯咖啡",可以看到,这两个句子在英汉之间的翻译差异主要体现在被动语态的表达上,其中主语"我"(I)变为主谓结构中的动词"泡"(made)的宾语。
而汉语句子的主语"我"(我)并没有被翻译出来。
在句式翻译中,由主动语态到被动语态的转换通常需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英语中,这种转换通常是通过变换动词的形式实现的。
而在汉语中,这种转换通常是通过语序的调整来实现的。
英语句子"The teacher teaches the students."可以通过将动词"teaches"变为被动形式来进行转换,使得句子变为"The students are taught by the teacher."在这个翻译过程中,动词"teaches"变为了"are taught",同时句子的主语"the teacher"变为了"by the teacher"。
公示语翻译中英差异
译 赏 析 ---
赏析:本译文转化了句子视角, 赏析:本译文转化了句子视角,虽然字面意思大相 径庭,但基本内涵保持一致, 径庭,但基本内涵保持一致,同样能起到很好的宣 传提示效果。 传an!
心触一块净土,爱博一片蓝天! 心触一块净土,爱博一片蓝天! .
Shijiazhuang is our home,so each of us should keep it clean. , 逐字逐句的翻译显得拖沓冗长,口吻强硬,应译为 Please keep Shijiazhuang clean and clear.加上 Please口吻显得温和,并且带有亲切自然的感觉。
禁止篇: 禁止篇:
禁止吸烟! 禁止吸烟! Smoking free! ! 游客止步! 游客止步! Staff only!
英语语言表达比较强调客观意识,表达间接委婉, 英语语言表达比较强调客观意识,表达间接委婉,更 顾及礼貌原则,比起No Smoking和 顾及礼貌原则,比起No Smoking和Visitors go no further.来看 上述两条译文要显得更具人情味, 来看, further.来看,上述两条译文要显得更具人情味,礼 貌和委婉,语气不那么强硬,并且符合公示语标准, 貌和委婉,语气不那么强硬,并且符合公示语标准, 简洁明了,警示作用大。 简洁明了,警示作用大。
赏析:本译文充分体现了汉语独特的整 赏析:本译文充分体现了汉语独特的整 饰美,而这是英语句式无法模拟的。 饰美,而这是英语句式无法模拟的。如 如直译为: 如直译为:Heart concerned with clean ground and love win us a blue sky就显得不伦不类 就显得不伦不类
如图所示,此处翻译用词不当,显 得非常粗俗,干货实质上指的是没 有多余水分的货物,应翻译为Dry goods.
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英动物词汇翻译的文化差异动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中西方对某种动物的突出特征往往有着惊人的共识,从而对一些动物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在翻译上也是相同的。
由不同生活的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等,中英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寓意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障碍。
一、动物词汇与文化意义廖光蓉在《外国语研究》中提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 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地说,就是指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
动物词汇亦是如此,它蕴含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深刻地反映着各民族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
二、相同寓意的动物词的翻译1.直译法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西方人们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
李秀萍在《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也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
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无论在音系、形态,还是在结构上可谓千差万别,语言的使用者也分局在地球的东西两半球。
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不少的重合之处。
同时,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是一致。
这是一种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现象。
中英文表达差异
比如,中国人在餐厅或咖啡厅,会说:“我想要一个汉堡包”或者“我想要一杯咖啡”。
但是,如果直接把这些话翻译成英语“I want to have a hamburger.”或“I want to have a coffee.”老外们会觉得这样说话很没有礼貌,当然他们也不会直接告诉你。
而在西方国家,老外们一般会说:“Could I have a hamburger, please?”或“Can I have a coffee, please?”在这里joy同学又提到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打工的孩子最容易不注意的是see you.See u应该是客人说的,隐含了他觉得不错他会再来的意思,而店员最好用低调一点的bye,用see u太强势了。
另外人家说谢谢,你也不用说you are welcome, 这实在是太正式了,有点真把自己当回事觉得帮了人家的味道。
回答cheers或no worries就好,如果仅仅是对方爱说谢,你甚至可以不回应他的谢,直接说你要说的就好,如果是买了他的东西他谢你,更不能说you r welcome了,最好也谢对方”再比如,中国人在拒绝别人邀请的午宴或晚宴时,会说:“抱歉,我不能去,我还有别的安排。
”翻译成英文就是“Sorry,I can’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如果这样说,那别人第二次也许不会再邀请你了。
老外们一般会这样说:“That is a good idea! I would like to join in bu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 today.”我们可以从中总结一些“有礼貌”的技巧:1、西方人(主要指有一定修养的欧美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比较多地使用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would等等;情态动词(Model Verbs)又称为情态助动词(Model Auxil-iaries),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可表达建议、要求、可能和意愿等,使得说话的语气比较有礼貌。
英汉翻译技巧
英汉翻译技巧中英文的三大差异一、中英文句式的差异:中文善于用短句且用标点符号;英文善于用长句,不注重标点的使用。
因此,在英译汉时,要多用短句;汉译英时,则多用长句。
如,With the conclusion of a burst activity, the lactic acid level is high in the body fluids, leaving the large animal vulnerable to attack until the acid is reconverted, via oxidative metabolism, by the liver into glucose, which is then sent (in part) back to the muscles for glycogen resynthesis.随着剧烈运动的结束,体液中的乳酸升高,让大型动物处于容易受到攻击的状态,直到乳酸经过有氧的新陈代谢,由肝脏重新转化为葡萄糖,而葡萄糖接下来又部分地返回到肌肉当中形成糖原。
解析:英文句是由介词短语,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组成的长句,但翻译成汉语时则将这些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和非谓语成分翻译成了短句,体现了英文善用长句,中文善用短句的特点。
二、中英文动静的差异:中文是动态性语言,善于用动词;英文是静态性语言,善于用名词;中文善用名词或省略,英文善用代词。
因此,英译汉时,多用动词,汉译英时,多用名词。
如,Stepped up their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加快了他们攻击中国的步伐Resorted to compromise and capitulation诉诸在外部的妥协和投降解析:“aggression”, “compromise”, “capitulate”等都是名词,翻译成汉语时转化为动词形式。
三、中文是意合语言,英文是形合语言:英译汉要省略适当连词,汉译英要加适当连词。
文化语境下的汉英翻译对比分析
文化语境下的汉英翻译对比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展,翻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技能。
其中,汉英翻译作为中英两个重要的国家语言的翻译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在文化领域,汉英翻译的对比分析更是具有显著意义。
本文将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英翻译的对比分析。
一、文化差异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其实质在于解决语言文化间的“障碍”。
而这种障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差异。
这就给汉英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翻译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又不失其文化背景和内涵。
例如,在英语中,“喜剧”和“悲剧”都可以用“play”来表示。
但是在中文中,“喜剧”和“悲剧”则需要分别用“笑剧”和“悲剧”来表达。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深刻理解文化背景,就很可能会将“play”翻译成“剧本”,从而误传表达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二、文化语境的转换翻译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问题,同时也包括文化语境的转换。
尽管中英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在某些文化领域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所翻译的文本所处的文化背景,跨越文化间的鸿沟,将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完美地传达出来。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虽然都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深入了解这些文化内涵,就难以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甚至会出现误解和误传。
同时,文化语境的转换还要涉及到一些文化具体细节的处理,如文献引用形式和出版方式等,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调整。
三、翻译技巧和策略为了充分发挥汉英翻译的作用,翻译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这些技巧和策略不仅可以加强汉英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还可以提高翻译效率,降低翻译成本。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汉英翻译技巧和策略。
1、“意译法”:意译法是一种将原文的意思进行适当调整、跨越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
二、英汉词汇的主要差异
第二,在翻译时还应注意英语和汉语中介词搭配的习惯。例 如:“在阳光下”应译为“in the sun”而不是“under the sun”, “在床上”是“in bed ”,而不是“on bed”。 第三,要注意英语动词和不同的介词搭配时会产生不同的短 语动词,意义可能会相去甚远。 look after 照顾 look for 寻找 look at 看 take off 起飞,脱去 take sth. for granted 想当然 take…for… 误以为 take out 拿去 take in 吸入,接收,理 解
2)词的内涵意义不一样。 内涵意义即它们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某种联 想。 如汉语中的“荷花”一词在中国人的头脑里 就可能产生“出淤泥而不染”的联想,而英 语中的lotus flower就没有这种内涵意义;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意味着高洁淡雅, 而在有些西方文化中却具有“死亡”的内涵 意义。
同样,各语言中的颜色词也往往具有不同的 内涵意义。 如在古代中国社会中,“黄”字常与天子联 系在一起,而在英语中yellow一词就没有这 种文化意义。 yellow dog 忘恩负义之徒 yellow journalism 耸人听闻的报道
英汉语的词义对比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最广义的意义划分为7种不同 的类型: Denotative meaning 外延意义(即概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内涵意义 Stylistic meaning 风格意义 Affective meaning 情感意义 Reflective meaning 联想意义 Collocative meaning 搭配意义 Thematic meaning 主题意义
关系代词是英语中特有的一类代词。在翻译含有关 关系代词 系代词的句子时,除了按照其功能把它们翻译成相 应的句子成分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译成并列句 Anna, who was here a moment ago, left this note. 安娜刚才来过,是她留下的这张条子。 将定语从句译成谓语 We used a plane of which almost every part carried some indi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我们驾驶的飞机几乎每一个零件上都有国家的标志。 省去不译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中英文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you than your own。
Still,you’d better g0 and keep them company and make a show of eating.”如将原文逐字译为“you eat like a cat”。
英语国家的读者或许会认为是说他饭吃得少,像猫一样。
因为在英语中,“猫儿食”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在英语文化里,说一个人吃得很少,他们会用“to eat like a bird”来描述,若用“to eat like a bird”来翻译,便失去了原文的意境。
对“猫儿”进行直译,可以此保留了原文的意境,而后面部分也解释了“猫儿食”的确切所指1.3补偿翻译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五行相克,不可能由一行长期独霸;四季交替,不可能使一季恒久不变;白昼有短长,月亮有圆缺。
)(孙武:《孙子兵法》,程郁、张和生译)The five elements:water,fire,wood,metal,earth,are not always e―qually predominant;the four seasons make away for each other in turn,The reare short days and long;the moon has its periods of waning and waxing.这里英文读者肯定不了解“五行为何物”,英译时英将其具体化一一列出,以达到文化移植的目的。
对于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及特有的词和表达法等,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翻译时又不能加以阐释,这时需要用音译的方法。
比如“阴”、“阳”、“道”、“德”均可用拼音Yin、Yang、Tan、Te来译。
加注补义,包括附注、脚注、尾注等。
也是文化移植的有效补偿手段。
2翻译中的文化知识2.1习语习语的翻译可算得上是难中之难了,因为习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产物。
中文与英文互译的字数比较
中文与英文互译的字数比较中文与英文是世界上两种最重要的语言之一,这两种语言在国际交流、文化交流以及商务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中文和英文的特点和结构不同,导致了在互译时字数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文与英文互译的字数比较进行探讨。
一、中文和英文的特点和结构差异中文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代表一个独立的意义,并且一个汉字可以包含多个音节。
中文的结构比较灵活,可以通过增加、减少汉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而英文是一种表音文字,每个字母代表一个特定的发音,英文的结构相对固定,单词和句子的构成较为规范。
二、中文和英文互译的字数比较在中文和英文互译的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字数通常会有一定的变化。
具体而言:1. 英译中(英文转为中文):在英译中的过程中,由于中文的表意性质,通常需要更多的汉字来表达英文原文的意思。
这是因为英文中的一个单词可能需要使用多个汉字来翻译,而且中文中还存在一些特定的词组、成语等,它们在翻译时需要使用更多的汉字来准确表达。
因此,英译中的字数通常会增加。
2. 中译英(中文转为英文):在中译英的过程中,由于英文的表音性质,通常需要较少的字数来表达中文原文的意思。
这是因为英文中的一个单词可能只需要一个或几个字母来表达中文原文中的一个词,尤其是在科技、医学等领域,英文的缩写和专业术语较多,这些可以减少字数。
因此,中译英的字数通常会减少。
三、字数比较的例子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中文与英文互译的字数变化,下面举几个例子:1. 英译中:英文原文:"Hello, how are you?"中文翻译:"你好,你好吗?"字数增加:1个汉字2. 中译英:中文原文:"你好,你好吗?"英文翻译:"Hello, are you okay?"字数减少:1个英文单词4. 英译中:英文原文:"I love you with all my heart."中文翻译:"我全心全意地爱你。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
中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习俗和习惯一、前言二、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它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把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述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去传递,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文化承载着大量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因此,那些抛开文化国素只对文字进行转译的翻译方式往往是极不严谨也极不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曾经一度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机器自动翻译(Automatic Translation) 最终走向没落主要原国,正如当代伟大的翻译学家Nida(奈达) 所说:“词汇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里涵义可能完全不同,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工作者们带来了诸多困难,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必须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从而找出针对性的翻译技巧来解决这些困难,二、英汉文化差异成因分析及翻译对策研究1.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这在中英两国风俗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悠久的农耕文化使得中国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生活在相对固定的环境里,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人们之间经常会用“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此外,农耕文化对日常饮食给予了高度关注,自古有言,“民以食为天”,可见日常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用“吃过了吗?”来问候对方。
而在英国的过去几百年里,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使得真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步伐很快,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流动性较大,相互之间的熟恶度也较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隐私看的非常重要。
因此,人们在相互问候时很少涉及对方的私人生活,常用“Hello”、“Hi"、“Are you al rig ht"、“How are you”等问候语,基于以上风俗习惯的差异,在翻译“吃了吗”时,如果直接根据字面翻译成“Have you had the meal?"的话,对方一定会误认为你在委婉的向对方发出用餐邀请,从而引起误会,同样地,如果把“你从哪儿来啊?"、“你到哪儿去啊?"简单地直译成"where have you bee n?”、“where are you going?”的话,对方并不会感受到你在关心他,而会误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干涉,从而引起误解。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导语: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2.抽象与具体英语表达中常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次涵义抽象笼统,往往给人以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而汉语用语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以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
3.静态与动态英语常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适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
如: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又能睡。
4.构词法(1)英语主要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和合成三种,汉语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重叠四种。
(2)英语派生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汉语派生只用于名词。
(3)重叠是汉语主要构词法之一,英语则无重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摘要】翻译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工作,因而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而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造成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之间也具有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又造成了各自语言上的巨大差异。
这些差异对译者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翻译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习俗、以及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共四个方面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汉英文化英语翻译差异影响引言语言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根据一般概念,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这个概念只提及语言的信息, 未提到文化的信息, 是不完整的概念。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民族地域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各自语言的巨大差异,所以翻译不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工作。
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活动。
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时指出: “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一、汉英的地理位置差异与英语翻译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的自然特点与物产经济的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
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作比较时,不同的语言表现就存在明显的差异。
就拿中国和英国相比,以英国为例,英国四周环海,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并且在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非常发达,曾一度领先于其他国家,因而英语中与海洋有关的词语和表达就特别丰富。
中国则不同,中国有2/3 的边界线在陆地上,文化的繁荣兴盛起源于中原。
中华民族世代在亚洲大陆生活并繁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土地,所以他们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语言中也潜移默化体现与土地的关系,如,汉语“挥金如土”,比喻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而英语中则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此外,英语中有大量关于船和水的俗语和习语,而在汉语中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对应,如: “all at sea”(指不知所措)、“as close as an oyster”(指守口如瓶)、“drink like a fish”(指豪饮)等等。
中国人经常用“天南地北”来表达对祖国幅员辽阔的赞叹,而英国人则用“from sea to sea”来表达国土面积的意思。
“东风”和“西风”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解读,这也是由国家的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中国西邻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就是温暖春天的象征,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故素有“西风凛冽”与“东风送暖”之辞。
而英国却拥有完全不同的地貌与气候,它西邻大西洋,东面与欧洲大陆相望,西风温暖而湿润,东风反而寒冷。
英国人对西风的喜爱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有这么一句:“Oh the west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如果不了解英国的地理环境,译者在翻译这个句子时可能就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雪莱会歌颂寒冷的西风呢?因此,这种地理环境的差异有时会给翻译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汉英双方宗教信仰差异与英汉翻译在语言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宗教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各国的语言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些许宗教色彩。
英国人大多信基督教,按照基督教的理解,世界和宇宙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服从上帝的旨意。
在中国则大多数人信奉佛教,在他们心中,由各派佛祖主宰这个世界。
中英文中都有大量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词语,中文里有“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说法。
在西方国家,人们表示对对方的祝福时常会说“God bless you!”,在鼓励灰心丧气的朋友时,人们通常会说“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与宗教有关的典故在翻译工作中也很常见。
如:“The thing I bought yesterday am found to be an apple of Sodom. ”中的“an apple of Sodom”便是出自于圣经中的一个典故。
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 所多玛是古代死海边上的一座城市, 由于那里的居民骄奢淫逸, 罪大恶极, 上帝降火烧毁了这座城,城中的百姓、庄稼和牲畜全都化为灰烬, 传说在那里的死海边上长着一种外表美丽、摘下便成为灰烬的苹果。
后来, “an apple of Sodom”比喻罪恶的城市, 罪恶之地。
只有了解这一典故, 才能正确译成:“我发现昨天买的东西外表好看却实际无用。
”如果译者不熟悉圣经里的这个典故,那么他在翻译的时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三、生活习惯和习俗的差异与英语翻译我们常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的确如此, 这其中也包含着文化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 它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
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来反映。
就拿数字来说,“8”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很多人在竞投车牌,电话号码等的时候愿意花上一大笔钱,就只为了图一个吉利。
可是如果是拿这些数字给英国人,可能他们只会一笑而过甚至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一堆数字。
称谓上,中国人是讲究尊卑大小,因此会有“舅舅”、“舅妈”、“叔叔”、“婶婶”等的称谓。
可是在英语的“uncle”、“aunt”这两个词就代替了这些称谓的麻烦。
中国人性格上是比较内敛的,而外国人则思想相对比较开放。
因而在生活上,中国人都喜欢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某人称赞某个人的女儿很漂亮时,中国人一般会说:“哪里,哪里。
”以表达自己的谦虚。
如果把这几句直接翻译过来就会闹出笑话:“Your daughter is beautiful.” “where, where.”所以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译者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对日常表达的影响,千万不能僵硬地采用直译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除此之外,中国人见面很喜欢问别人:“你吃饭了没。
”但是英国人则是喜欢见面就讨论今天的天气,两个极端反映出双方文化的差异。
如果在翻译的时候没有这些文化内涵作为根基,那么译者也很难把真正的意思翻译出来。
四、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与翻译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 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上必然存在着一些差异。
例如: 对“dragon”一词的理解中西差异就很大, 中国人视之为神圣, 尊贵的象征, 因而望子成龙,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人的眼中, 龙却是嘴里喷火的四足怪物, 在《圣经》里是罪恶的象征。
就拿“龙凤胎”一词举例,我们不能翻译成:“A baby dragon and a baby phoenix”那样很容易让西方人误解,甚至大为吃惊,感到不可思议。
正确的译文应该是:“pigeon pair”。
同样西方人对“dog”的看法也与中国人大相径庭, 英语中含有“dog”的习语很多, 大多表示喜爱的感情, 例如:“ a lucky dog” ( 幸运儿);“ Everydog has his day.” ( 凡人皆有得意日。
)等等, 而汉语中却说“痛打落水狗”“走狗”等,大多含有贬义。
中华文化五千年,其中最为璀璨而西方又无法相比的就是唐诗。
中国的唐诗分门别类,有四言绝句,八言律诗等。
中国诗人可以用用寥寥数十字去表达一个绝美的意境,就以《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字就已经把诗人的思念之前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若是把这16字翻译为英文,那么字数肯定是超过原来的诗句,最重要的是诗句原来的意境也不复存在。
又例如,中文中常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说。
英文中却是没有的,中国人自行翻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明显就违反了英语的日常用法。
又如:“If the public officials of higher authorities resort to bribery, those of lower authorities will follow. This is called: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以中国人的思维,或会翻译出:“上级公务员行贿受贿, 下级公务员也会效仿。
这叫:鱼从头开始发臭。
”完全的中国式英语,被中文思维所以困扰,所以才会出现最后一句翻译的笑话。
以上种种课看出中英双方的思维差异之大,以此导致双方在词义联想以及意境上有巨大的差别。
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不能只顾转换语言符号而忽略非语言符号的结果。
以‘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为例,它的英语文化涵义是什么? 怎样把这层意义转化到汉语译文中来, 使其也具有类似的汉语文化内涵, 换句话说,就是把这短短的英文句子翻译出具有中国风味的句子。
这就需要译者有两种文化的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将‘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与中文中的某些词句来年息起来,再根据语境得出翻译的结果,这样的句子才会更加“有味道”。
而正确的译文应为:“上级公务员行贿受贿, 下级公务员也会效仿,这叫:上行下效 ( 或上梁不正下梁歪) 。
”上行下效或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汉语习语, 寓意深刻, 能够较好地对接‘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本文通过地理、宗教、生活习惯和习俗、以及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四方面对汉英翻译的关系,初步地了解汉英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差异给词语的表达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语言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翻译不仅要力求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要想翻译出完美的作品,译者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深入了解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译文做出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只有把文化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才能做好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⑴杨立刚.试析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99.⑵张捷.试论汉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54⑶刘法公.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