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糖类的颜色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实验技术
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原理
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三、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滴管
3.水浴锅
四、试剂
1.莫氏(Molisch)试剂:5% α-萘酚的酒精溶液,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并用此酒精使总体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
此试剂需新鲜配制。
2.塞氏(Seliwanoff)试剂:称取间苯二酚0.05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此试剂需新鲜配制。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1%果糖溶液:称取果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5.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1%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g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7.0.1%糠醛溶液:称取糠醛0.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8.浓硫酸500mL
五、操作
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5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
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
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5mL。
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2mL,混匀。
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六、思考题
1.可用何种颜色反应鉴别酮糖的存在?
2.α-萘酚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二糖类的还原作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
许多糖类由于其分子中含有自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铋、汞、铁、银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所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它们都是含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Cu2O沉淀。
生成Cu2O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
如有保护性胶体存在时,常生成黄色沉淀。
三、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竹试管夹
3.水浴锅
4.电炉
四、试剂
1.斐林(Fehling)试剂
菲林甲液(硫酸酮溶液):称取34.5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500mL蒸馏水中。
菲林乙液(碱性酒石酸盐溶液):称取125g氢氧化钠和137g洒石酸钾钠溶于500 mL 蒸馏水中。
为了避免变质,甲、乙二液分开保存。
用前,将甲、乙二液等量混合即可。
2.本尼迪克特(Benedict)试剂
称取柠檬酸钠173g及碳酸钠(Na2CO3·H2O)100 g加入600mL蒸馏水中,加热使其溶解,冷却,稀释至850mL。
另称取17.3g硫酸铜溶解于100 mL热蒸馏水中,冷却,稀释至150mL。
最后,将硫酸铜溶液徐徐地加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匀,如有沉淀,过滤后贮于试剂瓶中可长期使用。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1%果糖溶液:称取果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5.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1%麦芽糖溶液:称取麦芽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7.1%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g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
先取1支试管加入斐林试剂约1mL,再加入4 mL蒸馏水,加热煮沸,如有沉淀生成,说明此试剂已不能使用。
经检验,试剂合格后,再进行下述实验。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菲林甲、乙液各1 mL,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各1mL。
置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
观察各管溶液的变化。
另取6支试管,用本尼迪克特试剂(每管加2mL)重复上述实验。
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
斐林氏与本尼迪克特试法:
试解释以上表格现象:
六、思考题
1.斐林氏、本尼迪克特试剂法检验糖的原理是什么?
2.你熟悉的糖中那些具有还原性?
实验三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一些常见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不同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亦可产生相同颜色反应,因此不能仅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决定被测物是否是蛋白质。
颜色反应是一些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重要的颜色反应有:
1.双缩脲反应
将尿素加热到180℃,则两分子尿素缩合而成一分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
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红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和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起双缩脲反应,形成红紫色络合物。
通常可用此反应来定性鉴定蛋白质,也可根据反应产生的颜色在540nm 处比色,定量测定蛋白质。
2.蛋白质的黄色反应
黄色反应是含有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蛋白质所特有的呈色反应。
蛋白质溶液遇硝酸后,先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则白色沉淀变成黄色,再加碱颜色加深呈橙黄色,这是因为硝酸将蛋白质分子中的苯环硝化,产生了黄色硝基苯衍生物。
例如皮肤、指甲和毛发等遇浓硝酸会变成黄色。
3.米伦氏反应
米伦试剂为硝酸汞、亚硝酸汞、硝酸和亚硝酸的混合物,蛋白质溶液加入米伦试剂后即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成红色。
酚类化合物有此反应,酪氨酸含有酚基,故酪氨酸及含有酪氨酸的蛋白质都有此反应。
4.茚三酮反应
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则产生蓝紫色的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的缩合物。
此反应为一切氨基酸及α-氨基酸所共有。
含有氨基的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
三、器材
试管和试管架、滴管、水浴锅、酒精灯或电炉、量筒、滤纸片、烘箱、白明胶。
四、试剂
1. 卵清蛋白液:将鸡(鸭)蛋白用蒸馏水稀释20~40倍,2~3层纱布过滤,滤液冷藏备用。
2. 0.5%苯酚溶液:苯酚0.5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3. 1%白明胶液:1g 白明胶溶于少量热水,完全溶解后,稀释至100mL。
4. 米伦(Millon)试剂:40g 汞溶于60mL 浓硝酸(比重1.42),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加2倍体积蒸馏水,混匀,静置澄清,取上清液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5. 0.1%茚三酮溶液:0.1g 茚三酮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6.浓硝酸:比重1.42。
7. 1%硫酸铜溶液:硫酸铜1g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mL。
8. 尿素:如颗粒较粗,最好研磨成粉末状。
9. 10%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难10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方法
1.双缩脲反应
①取少许结晶尿素放在干燥试管中,微火加热,尿素溶化并形成双缩脲,释出的氨可用红色石蕊试纸试之。
至试管内有白色固体出现,停止加热,冷却。
然后加10%NaOH 溶液1mL 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②另取一试管,加蛋白质溶液10滴,再加10% NaOH 溶液10滴及1%CuSO4溶液4滴,混匀,观察是否出现紫玫瑰色。
注意事项:硫酸铜不能多加,否则将产生蓝色的Cu(OH)2。
此外在碱溶液中氨或铵盐与铜盐作用生成深蓝色的络离子Cu(NH3)42+,妨碍此颜色反应的观察。
2.蛋白质的黄色反应
在一试管内,加蛋白质溶液10滴及浓硝酸3~4滴,加热,冷却后再加10%NaOH 溶液5滴,观察颜色反应。
3.米伦氏反应
①用苯酚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 于试管中,加米伦试剂约0.5mL(米伦试剂含有硝酸,如加入量过多,能使蛋白质呈黄色,加入量不超过试液体积的1/5~1/4),小心加热,溶液即出现玫瑰红色。
②用蛋白质溶液做实验:取2mL 蛋白质溶液,加0.5mL 米伦试剂,此时出现蛋白质的沉淀(因试剂含汞盐及硝酸之故),小心加热,凝固之蛋白质出现红色。
注意事项:蛋白质溶液中如含有大量无机盐,可与汞产生沉淀从而丧失试剂的作用,如此试剂不能测定尿中的蛋白质。
另外试液中还不能含有H2O2、醇或碱,因它们能使试剂中的汞变成氧化汞沉淀。
遇碱必须先中和,但不能用盐酸中和。
4.茚三酮反应
取1mL 蛋白质溶液置于试管中,加2滴茚三酮试剂,加热至沸,即有蓝紫色出现(注意:此反应必须在pH5~7进行)。
六、思考题
1.氨基酸与蛋白质具有哪些共同的颜色反应?说明原因。
2.蛋白质除了可以实验中的这些颜色反应外,你还知道哪些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实验四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蛋白质的沉淀反应的认识,理解蛋白质沉淀反应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这是因为蛋白质颗粒表面带有很多极性基团,如—NH3+,—COO-,—SH,—CONH2等,和水有高度亲和性,当蛋白质与水相遇时,就很容易被蛋白质吸住,在蛋白质颗粒外面形成一层水膜(又称水化层)。
水膜的存在使蛋白颗粒相互隔开,颗粒之间不会碰撞而聚成大颗粒。
因此蛋白质在溶液中比较稳定而不会沉淀。
蛋白质能形成较稳定的亲水胶体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蛋白质颗粒在非等电状态时带有相同电荷,使蛋白质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不致相互凝集沉淀。
蛋白质由于带有电荷和水膜,因此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体。
当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了蛋白质的电荷,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
蛋白质可因加入下列试剂而产生沉淀:
1. 加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以破坏蛋白质胶体周围的水膜,同时又中和了蛋白质分子的电荷,因此使蛋白质产生沉淀,这种加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称盐析。
盐析法是分离制备蛋白质的常用方法,不同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的盐浓度不同,因此调节盐浓度,可使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这种方法叫做分段盐析。
但中性盐并不破坏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因此,若除去或降低盐的浓度,蛋白质就会重新溶解。
2.加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等可使蛋白质产生沉淀,这是由于这些有机溶剂和水有较强的作用,破坏了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膜,因此发生沉淀作用。
若及时将蛋白质沉淀与丙酮或乙醇分离,蛋白质沉淀则可重新溶解于水中。
3.重金属盐如氯化汞、硝酸银、醋酸铅及三氯化铁等。
这是因为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离子,可与这些重金属的正离子作用而生成不易溶解的盐而沉淀。
4.某些酸类如苦味酸、单宁酸、三氯乙酸等能和蛋白质化合成不溶解的蛋白质盐而沉淀。
用盐析法或低温下加入丙酮、乙醇使蛋白质沉淀,以及利用等电点的沉淀反应时,虽然蛋白质已经沉淀析出,然而其分子内部结构并没发生明显的改变,仍保持原有的生物活性。
如除去沉淀因素,蛋白质可重新溶解在原来的溶剂中。
因此,这种沉淀作用称为可逆沉淀作用。
但如在温度较高情况下加入有机溶剂来沉淀分离蛋白质或已用有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蛋白质没有及时与有机溶剂分开,都会引起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这应该注意。
三、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吸管、抽滤瓶、量筒、布氏漏斗。
四、试剂
1. 蛋白质氯化钠溶液取20mL 蛋清,加蒸馏水200mL 和饱和氯化钠溶液100mL,充分搅匀后纱布滤去不溶物(加氯化钠的目的是溶解球蛋白)。
2. 蛋白质溶液取5mL 蛋清,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搅拌均匀后,用纱布过滤。
3. 饱和硫酸铵溶液:称硫酸铵850g 加于1000mL 蒸馏水中,在70~80℃下搅拌促溶,室温中放置过夜,瓶底析出白色结晶,上清液即为饱和硫酸铵溶液。
4. 饱和苦味酸溶液:取2g 苦味酸放入三角烧瓶,加蒸馏水100mL,80℃水浴约10min 使之完全溶解,于室温下冷却后瓶底析出黄色结晶,上清液即为饱和苦味酸,此液可存放数年。
5. 1%醋酸溶液、1%醋酸铅溶液、1%硫酸铜溶液、1%三氯乙酸溶液。
6. 0.5%磺基水杨酸溶液。
7. 5%鞣酸溶液。
8. 硫酸铵粉末。
五、操作
1.盐析作用:取1支试管加入3mL 蛋白质氯化钠溶液和3mL 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匀,静置约10min,球蛋白则沉淀析出。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铵粉末,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粉末不再溶解达到饱和为止,析出的沉淀为清蛋白,再加水稀释,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2.乙醇沉淀蛋白质:取1支试管架蛋白质溶液1mL,加晶体氯化钠少许(加速沉淀并使沉淀完全)待溶解后再加入95%乙醇2mL 混匀。
观察有无沉淀析出。
3.有机酸沉淀蛋白质:取2支试管,各加入蛋白质溶液约0.5mL,然后分别滴加10%三氯乙酸和0.5%磺基水杨酸数滴。
观察蛋白质沉淀。
4.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取:2支试管各加蛋白质溶液2mL,一管内滴加1%醋酸铅溶液,另一管内滴加1%硫酸铜溶液,观察沉淀生成。
5.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取:2支试管,各加蛋白溶液2mL 及1%醋酸4~5滴。
其中一管滴加5%鞣酸,另一管滴加饱和的苦味酸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六、思考题
1.蛋白质的中性盐沉淀和重金属沉淀有何差别?各有什么用途?
2.为什么鸡蛋清可作为铅或汞中毒的解毒剂?
实验五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了解等电点的意义及其与分子聚沉能力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同氨基酸一样,是两性电解质,在不同的pH 水溶液中解离后所带正、负电荷不同。
调节溶液的酸碱度达到一定的氢离子浓度时,蛋白质分子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以兼性离子状态出现,在电场内该蛋白质分子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这时溶液的pH 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
各种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等电点,这时和它所含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如蛋白质分子中含碱性氨基酸较多,其等电点偏碱。
例如从雄性鱼类成熟精子中提取的鱼精蛋白含精氨酸特多,其等电点为12.0~12.4。
如蛋白质分子中含酸性氨基酸较多,则其等电点偏酸。
例如胃蛋白酶含酸性氨基酸残基为37个,而碱性氨基酸残基仅含6个,其等电点为1.0左右。
含酸性和碱性氨基酸残基数目相近的蛋白质,其等电点大多为中性偏酸,约5.0左右。
蛋白质等电点多接近于pH7.0,略偏酸性的等电点也较多。
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表现电中性,所以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很低,容易沉淀析出。
将酪蛋白溶液分置于连续不同的pH 环境中,通过观察混浊程度可测得酪蛋白的等电点。
三、器材
试管和试管架、滴管、吸管(1和5mL)、容量瓶。
四、试剂
1. 酪蛋白醋酸钠溶液:称取纯酪蛋白0.25g,加蒸馏水20mL 及1.00mol/L 氢氧化钠溶液5mL(必须准确)。
摇荡使酪蛋白溶解。
然后加1.00mol/L 醋酸5mL(必须准确),倒入50mL 容量瓶内,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结果酪蛋白溶于0.10mol/L 醋酸钠溶液内,其浓度为0.5%。
2. 0.01mol/L 醋酸溶液
3. 1.00mol/L 醋酸溶液
4. 0.10mol/L 醋酸溶液
5. 1.00mol/L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醋酸的浓度要标定)
五、操作
1.取9支粗细相近的干燥试管,编好号后按表5-1的顺序准确地加入各种试剂。
2.加完后观察上述各管的混浊程度,静置约20min,再视其沉淀情况,以-,+,++,+++,++++符号表示沉淀的多少。
根据观察的结果,指出哪一个pH 是酪蛋白的等电点(混浊显著或静置后沉淀最多,上部溶液变得最清亮一管的pH 值,即为酪蛋白的等电点)。
3. 该试管要求各种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必须相当准确。
除了需要精心配制试剂以外,实验中应该严格按照定量分析的操作进行。
为了保证实验的重复性或为了进行大批量的测定,可以事先按照上述的比例配制成大量的9种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实验时分别准确吸取4mL该溶液,再各加入1mL酪蛋白醋酸钠溶液。
表5-1 试剂加入及数据记录表
六、思考题
1.该方法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原理是什么?
2.蛋白质等电点在实际生产上有何意义?
实验六酪蛋白的制备——等电点沉淀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等电点沉淀法
2、学习从牛奶中制备酪蛋白的方法
3、加深对蛋白质等电点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一种亲水胶体,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一个水化层。
另外,蛋白质又是一种两性离子,在一定pH溶液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但是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 值至等电点时,蛋白质会因失去电荷而变得不稳定,此时若再加脱水剂或加热,水化层被破坏,蛋白质分子就相互凝聚而析出。
等电点沉淀法主要利用两性电解质分子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而多种两性电解质具有不同等电点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
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
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较纯的酪蛋白。
但单独利用等电点沉淀法来分离生化产品效果并不太理想,因为即使在等电点时,有些两性物质仍有一定的溶解度,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在等电点时都能沉淀下来,特别是同一类两性物质的等电点十分接近时。
生产中常与有机溶剂沉淀法、盐析法并用,这样沉淀的效果较好。
三、器材
离心机、抽滤装置(布氏漏斗)、电炉、温度计、天平、表面皿、烧杯、容量瓶、移液管、酸度计。
四、试剂
(1)鲜牛奶;(2)0.5mol/L HCl;(3)0.5 mol/L NaOH;(4)95%乙醇;(5)无水之醚;(6)0.2mol/LpH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先配制A液与B液。
(A液:0.2 mol/L醋酸钠溶液:称NaAC·3H2O 54.44g,定容至2 000 mL。
B液:0.2 mol/L醋酸溶液。
称取优级纯醋酸(含量大于99.8%)12g定容至1 000 mL。
取A液1 770 mL,B液1 230mL混合即得pH4.7的醋酸钠-醋酸缓冲液3 000 mL。
);(7)乙醇-乙醚混合液。
乙醇:乙醚=1:1(V/V)。
五、操作
1.将50mL牛奶加热到40℃。
在搅拌下慢慢加入预热到40℃的pH4.7的醋酸缓冲液50mL。
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
将上述悬浮液冷至室温。
离心15 min(2000 r/min),弃去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2.用水洗沉淀,离心10 min(3000 r/min),弃去上清液;如此操作三次。
3.在沉淀中加入30mL乙醇。
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两次。
最后用乙醚洗沉淀两次,抽干。
4.将沉淀摊开在表面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品。
5.准确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含量:酪蛋白g/100mL牛乳。
式中理论含量为3.5g/100mL牛乳。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调整溶液的pH值可将酪蛋白沉淀出来?
2.你还可以采用哪些其他的方法来制备酪蛋白?
3.制备高产率纯酪蛋白的关键是什么?
实验七氨基酸的纸层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纸层析法的操作技术,分析未知样品氨基酸的成分。
二、实验原理
用滤纸为支持物进行层析的方法,称为纸层析法,它是分配层析法的一种。
纸层析所用的展层溶剂大多是由水饱和的有机溶剂组成。
滤纸纤维的—OH 基的亲水性基团,可吸附有机溶剂中的水作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它沿滤纸自下向上移动,称为上行层析;反之,使有机溶剂自上而下移动,称为下行层析。
将样品点在滤纸上进行展层,样品中的各种氨基酸即在二相中不断进行分配,由于它们各自的分配系数不同,故在流动相中移动速率不等,从而使不同的氨基酸得到分离和提纯。
纸层析法主要是依据混合组分对二相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但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现象。
氨基酸经层析在滤纸上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氨基酸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 f 表示。
R f = 原点到层析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只要实验条件(如温度、展层溶剂的组分、pH、滤纸的质量等)不变,R f 值是常数,因此可做定性分析参考。
R 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由于氨基酸无色,可利用茚三酮反应使氨基酸层析点显色,从而定性和定量。
三、器材
1.层析缸
2.毛细管
3.喷雾器
4.培养皿
5.层析滤纸(新华一号)
6.小烧杯(50mL)
7.铅笔
8.直尺
四、试剂
1.展层剂:正丁醇∶80%甲酸∶水= 15∶3∶2(V/V),摇匀后放置半天以上,取上清液备用。
2.氨基酸溶液(用0.01mol/L的盐酸配制):0.5%的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溶液及它们的混合液(各组份浓度均为0.5%)。
3.显色剂:0.1%水合茚三铜正丁醇容液。
五、操作
1.将盛有平衡溶剂的小烧杯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
2.取层析滤纸(长22cm、宽15cm)一张。
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3cm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2cm作一记号如下图。
3.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这6个位置上,干后再点一次。
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3mm。
4.扩展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
将盛有约20 mL扩展剂的培养皿迅速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并将滤纸直立于培养皿中(点样的一端在下,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cm)。
待溶剂上升15~20 cm时即取出滤纸,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界线,自然干燥或用吹风机热风吹干。
5.显色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80℃烘箱中烘烤3~5分钟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
6.计算各种氨基酸的R f值。
六、思考题
1.何谓纸层析法?
2.何谓R f值?影响R f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怎样制备展层剂?
4.层析缸中平衡溶剂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八 电泳技术——纸电泳分离氨基酸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2.掌握纸上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
电泳现象早在1808年就被发现,但是作为一项生物化学研究的方法学,却是在1937年Tiselius 在电泳仪器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后,才得到较大的进展。
特别是后来应用滤纸作为支持物,形成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纸上电泳法后,电泳技术在生物化学和其他领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近年来,由于采用多种新型支持物,仪器装置亦得到不断改进,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电泳技术。
目前所采用的电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显微电泳,自由界面电泳和区带电泳。
区带电泳应用比较广泛,按其支持物物理性状的不同可分成4大类:
1.滤纸及其他纤维(如玻璃纤维、醋酸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薄膜电泳。
2.凝胶电泳:如琼脂、聚丙烯酰胺凝胶、淀粉凝胶电泳。
3.粉末电泳:如纤维素粉、淀粉、玻璃分电泳。
4.线丝电泳:如尼龙丝,人造丝电泳。
此为微量电泳方法。
区带电泳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物质的分析分离以及临床检验等方面。
现以纸上电泳为例介绍有关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任一物质质点,由于其本身的解离作用或由于表面上吸附有其他带电质点,在电场中便会向一定的电极移动。
例如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等,由于它具有许多可解离的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如-COO -和-NH 3+等,它是一典型的两性电解质,在一定的pH 条件下,就会解离而带电,带电的性质和多少决定于蛋白质分子的性质及溶液的pH 值和离子强度。
在某一pH 条件下,蛋白质分子所带的正电荷数恰好等于负电荷数,即净电荷等于零。
此时蛋白质质点在电场中不移动,溶液的这—pH 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
如果溶液的pH 小于pI ,则蛋白质分子结合一部分H ,而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就会向负极移动。
反之,溶液的pH 大于pI ,则蛋白质分子会解离出—部分H 而带有负电,此时蛋白质分子在电场中就会向正极移动。
不同的带电颗粒在同—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常用迁移率(或称泳动度,mobility)来表示。
迁移率的定义是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d t m v E dl tV V l
==
=
式中:m 为迁移率(cm 2/V·s);v 为颗粒的泳动速度(cm/s);E 为电场强度(V/cm);d 为颗粒泳动的距离(cm);l 为滤纸的有效长度(cm),即滤纸与两极溶液交界面间的距离;V 为实际电压(V);t 为通电时间秒(s)。
通过测量d ,l ,v ,t 便可计算出颗粒的迁移率。
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与本身所带净电荷的量,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一般说,所带净电荷量愈多,颗粒愈小,愈接近球形,则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愈快,反之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