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测量说明及应变片使用详解

扭矩测量说明及应变片使用详解
扭矩测量说明及应变片使用详解

扭矩测量说明

一、测量原理:

由材料力学知,当受扭矩作用时,轴表面有最大剪应力T max。轴表面的单元体为纯剪应力状态,在与轴线成45度的方向上有最大正应力〇1和〇2,其值为|〇1 I= |〇2 I= T max。相应的变形为e1和e2,当测得应变后,便可算出T max及扭矩。测量时应变片沿与轴线成45°的方向粘贴 (可以使用扭矩测量45度角专用应变片)。

由于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测量节点跟随轴旋转,不再需要拆轴安装扭矩传感器。

二、粘贴应变片:

正确粘贴应变片是保证扭矩准确测量的关键步骤,不合适的粘贴将引起零飘,蠕变等问题。

为了减小电流消耗,推荐使用350欧姆或更大阻值应变片。

1.组桥方式:

推荐使用专用扭矩测量应变片(45度角)组成全桥进行扭矩测量。可以使用单片半桥应变片(比如BE350-5HA),上下对称沿轴向贴片,组成全桥,该贴法具有消除弯曲影响的优点。

也可以使用单片全桥应变片,该贴法具有粘贴方便的优点,但是应变片成本较高,不能消除弯曲影响。

图1上下半桥贴法

应变测量中心点 旋转轴

轴向

图2-2应变片定位示意图

图2-3应变片粘贴示意图

2. 粘贴应变片

2.1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在应变片灵敏数K 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 斑、

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R ,将电阻值在350 ±2 □范围

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应变片灵敏系数由厂家标定,一般为2.00左右)。

2.2轴表面的处理:

用锉刀和粗砂纸等工具将试件在轴上的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迹、电镀层除去, 再用

细砂纸打磨成45°交叉纹,之后用镊子夹起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至棉球洁白 为止。见图

2-1。

测点定位:

应变片必须准确地粘贴在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 (如果

使用专用45度角应变片,应变片沿轴向粘贴)。为达到上述要求,要在试件上用钢板 尺和划针

画一个十字线(一根长,一根短),十字线的交叉点对准测点位置,较长的一根线要 与轴向一致。

见图2-2。

2.3应变片粘贴:

(1)应变片的粘贴:注意分清应变片的正、反面(有引出线引出的一面为正面),用左手 捏

住应变片的引线,右手上胶,在应变片的粘贴面(反面)上匀而遵地涂上一层粘结剂(502瞬 间粘

结剂)。稍微等待一段时间,当胶水发粘时,校正方向(应变片的定位线与十字线交叉线 对准),

再垫上塑料薄膜,用手沿一个方向滚压1?2分钟即可。见图2-3。

粘贴要点:分清正反面,胶水不要涂得太多而影响粘贴效果,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注意不要把引线粘贴在轴上。

(2)应变片粘贴完毕后的检查:应变片贴好后,先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等现象,再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查应变片有无短路、断路和阻值发生突变(因应变片粘贴不平整导致)的现象,如发生上述现象,就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这时要重贴。

2.4导线固定:

由于应变片的引出线很细,特别是引出线与应变片电阻丝的连接强度很低,极易被拉断,因此需要进行过渡。连接导线是将应变片的感受信息传递给测试仪器的过渡线,其一端与应变片的引出线相连,另一端与扭矩节点相连接。

(1)接线柱的粘贴:

接线柱(应变片厂家通常可以提供)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引线与接入扭矩节点的导线连接上。用镊子将接线柱按在要粘贴的位置,然后滴一滴胶水在接线柱边缘,待一分钟后,接线柱就会粘贴在试件上。见图2-4。(注意:接线柱不要离应变片太远,否则会使应变片的引出线与试件接触而导致应变片与试件短路。若接线柱与应变片相隔较远时,则要在引线的下面粘贴一层绝缘透明股带,防止引出线与试件接触。)

(a)接线柱距应变片较近(b)接线柱距应变片较远

图1-4接线柱粘贴示意图

(2)焊接:

用电烙铁将应变片的引出线和导线一起焊接在接线柱上。

焊接要点:连接点必须用焊锡焊接,以保证测试线路导电性能的质量要求,焊点大小应均匀,不能过大,不能有虚焊。

技巧一:接线柱挂锡。电烙铁热了之后,先挂少许松香,再挂少许焊锡,然后将电烙铁在接线柱上放置2?3秒钟左右拿开即可。通常要求接线柱上基本挂满焊锡,如果接线柱上未能挂上焊锡或挂的焊锡较少,可再重复一次。见图2-5。(注意:焊锡也不可太多,若焊锡太多流到试件上,则会引起应变片与试件发生短路现象。)

技巧二:导线挂锡。电烙铁热了之后,先挂少许松香,再挂少许焊锡,然后将电烙铁与导线的裸露线芯的四周都接触上,整个导线挂锡就完成了。(注意:导线挂锡一端的裸露线芯不能过长,以3±1mm为宜。)

技巧三:引出线及导线的焊接。先用导线挂锡的一端将应变片的引出线压在接线柱上,再把电烙铁放到接线柱上,当焊锡熔化之后立即将电烙铁移走,拿导线的手此时不能移动, 3?5秒之后,焊锡重新凝固,整个的焊接就完成了。(注意:引出线不要拉得太紧,以免试件受到拉力作用后,接线柱与应变片之间距离增加,使引出线先被拉断,造成断路;也不能过松,以避免两引出线互碰或引出线与试件接触造成短路。焊接完成后将引出线的多余部分剪掉。)

2.5制作防潮层:

应变片在潮湿环境或长期中必须具有足够的绝缘度,一旦应变片受潮,其阻值就会不稳定,从而导致无法准确地测量应变,因此,在应变片贴好后,须制作防潮层。防潮层可以用环氧树

脂一份CH31A与一份CH31B混合而成,然后将配置好的防潮剂涂在应变片上(包括引线的裸露

部分),也可以用硅橡胶涂在应变片上(防潮要求不高时采用),再用万用表和兆欧表检查一遍。

防潮剂一般需固化24小时。

3.全桥组桥接线

如果使用上下半桥组成全桥,请按如下方式接线。请注意接线,否则可能导致测到的数值不

是扭矩应力。

4.连接扭矩节点

将应变片引线连接到扭矩测量节点的相应接线柱。

使用专用胶带(转速低时,可以使用结实的透明胶带替代),将9V电池及扭矩节点对称捆绑在

轴上,务必保证旋转时,胶带足够结实,电池及节点不会因为离心力甩出。

5.检查应变片

正确连接完成之后,可以开始采集,检查应变片粘贴及接线。在正常情况下,采集1-5分钟之后,进行清零,在不加载的情况下,应变值应该恒定为零(或者非常小范围内波动,波动范围不大于2微应变)。如

果清零之前,应变初始测量值大于650微应变(全桥),超过了标准的测量范围,很大可能是接线,短路

或软件设置问题。如果清零后,应变值波动较大,或者持续增加(减小),请检查连接导线或重新贴片。

应变片测量组桥方式

应变片测量组桥方式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下图为1/4桥(类型I)轴向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下图为1/4桥(类型I)弯曲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1/4桥(类型I)的应变计配置具有下列特性: ?单个有效应变计元素位于轴向或弯曲应变的主方向。 ?具有补偿电阻(1/4桥完整电桥结构电阻)和半桥完整桥结构电阻。 ?温度变化可降低测量精度。 ?1000 με时的灵敏度为~ mV out/ V EX输入。 上级主题: 相关概念 1/4桥(类型I)的电路图 电路图使用下列符号: ?R1是半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 ?R2是半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 ?R3是1/4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称为补偿电阻。 ?R4是用于测量伸展应变(+ε)的有效应变计元素。 ?V EX是激励电压。 ?R L是导线电阻。 ?V CH是测量电压。 通过下列方程将1/4桥配置的电压比率转换为应变单位。 V r是虚拟通道用于电压—应变转换方程的电压比率,GF是应变计因子,R L是导线电阻,R g是额定应变计电阻。 下图为1/4桥(类型II)轴向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下图为1/4桥(类型II)弯曲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1/4桥(类型II)的应变计配置具有下列特性: ?有效应变计元素和无效应变计元素(1/4桥的温度传感元素,称为补偿电阻)。有效元素位于轴向或弯曲应变的方向。补偿应变计位于连接至应变样本的温度电阻附近,但并未连接至应变样本,通常平行或垂直于主要的轴向应变方向。该配置常被误认为是半桥(类型I)配置,在半桥(类型I)配置中,R3为有效元素且连接至应变样本,用于测量泊松比的效应。 ?完整桥结构电阻可使半桥保持完整。 ?可补偿温度对测量产生的影响。 ?1000 με时的灵敏度为~ mV out/ V EX输入。 上级主题: 相关概念 1/4桥(类型II)的电路图 电路图使用下列符号:

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

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 应变片基本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a) 丝式应变片 (b) 箔式应变片 应变片结构图 (a)单臂(b)半桥(c)全桥 应变片测量电路 在差动放大器增益相同的情况下:半桥电压表读数是单臂的两倍,全桥电压表读数是单臂的四倍。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保持放大器增益不变。 单臂:在应变片测量原理图中R1、R2、R3为固定电阻,RX为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在应变片测量原理图中R1、R2、为固定电阻,R3、RX为金属箔式应变片。R3与RX符号相反。 全桥:在应变片测量原理图中R1、R2、R3、RX全为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实验时图中四个电阻均为金属箔式应变片,接线时两相邻的应变片的位置符号相反,对应位置的应变片符号相同。

应变片测量原理图 实验步骤: 一、调零: 1、按图接线 差动放大器调零接线示意图 2、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轾轻转到底再逆时针回调1圈,再调RW4使电压表在200mv时显示为零。 二、单臂实验: 1、按图接线后用RW1调零。

紧固扭矩的检测方法

紧固扭矩的检测方法 2011-12-16 对紧固扭矩的检测是整机或部件组装后可靠性检查的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螺纹连接件在紧固过程和紧固后发生超拧、漏拧和拧不足的现象,确保每个螺栓紧固后能正常工作对紧固扭矩的检测工序可分为二大类:即在拧紧过程中的控制法和拧紧后的检测。 拧紧后的检测方法—简称事后法:大致可分为四种: 拧紧法—也称增拧法。适用于重要紧固后的栓验。 检验方法:用扭力扳手平稳用力逐渐增加力矩(切忌冲击),当螺母或螺栓刚开始产生微小转动时它的瞬时扭矩值最大(因要克服静摩擦力),继续转动,扭矩值就会回落到短暂的稳定状态,这时的扭矩值即为检查所得的扭矩。 特点:操作简单,但必须熟练有经验。 b) 标记法—也称复位法、划线法、转角法。 检查方法:检验前先在被检螺栓或螺母头部与被连接体上划一道线,确认相互的原始位置。然后将螺栓或螺母松开些,在用扭矩扳手将螺栓或螺母拧紧到原始位置(划线处要线对准),这时的最大扭矩值再乘以0.9-1.1所得的值即为检查所得的扭矩。 特点:技术水平不高,操作较繁琐,不适宜有防松功能的紧固件。 c) 直觉法—拧紧后凭直觉判断 检验方法:对有弹性垫圈类则观察是否压平来判断;对无弹性垫圈类或有弹性垫圈但观察困难,则可采用扭力扳手进行拧紧凭直觉来判断拧紧程度:若到扭矩值,扳手不转动或微小转动,判为已拧紧;若转动超过半圈为没有拧紧、不合格。 特点:适宜于一般紧固检查。 d)松开法—也称拧松法 检查方法:用扭矩扳手慢慢地向被检螺栓或螺母施加扭矩,便其松开,读取开始转动时的瞬时扭矩值,并根据试验和经验乘以一个系数:1.1-1.2即为检验扭矩值。

扭矩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采用应变片电测技术,在弹性轴上组成应变桥,向应变桥提供电源即可测得该弹性轴受扭的电信号。将该应变信号放大后,经过压/频转换,变成与扭应变成正比的频率信号扭矩传感器是对各种旋转或非旋转机械部件上对扭转力矩感知的检测。扭矩传感器将扭力的物理变化转换成精确的电信号。 扭矩传感器可以应用在制造粘度计,电动(气动,液力)扭力扳手,它具有精度高,频响快,可靠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将专用的测扭应变片用应变胶粘贴在被测弹性轴上,并组成应变桥,若向应变桥提供工作电源即可测试该弹性轴受扭的电信号。这就是基本的扭矩传感器模式。但是在旋转动力传递系统中,最棘手的问题是旋转体上的应变桥的桥压输入及检测到的应变信号输出如何可靠地在旋转部分与静止部分之间传递,通常的做法是用导电滑环来完成。 由于导电滑环属于磨擦接触,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磨损并发热,因而限制了旋转轴的转速及导电滑环的使用寿命。及由于接触不可靠引起信号波动,因而造成测量误差大甚至测量不成功。为了克服导电滑环的缺陷,另一个办法就是采用无线电遥测的方法:将扭矩应变信号在旋转轴上放大并进行v/f转换成频率信号,通过载波调制用无线电发射的方法从旋转轴上发射至轴外,再用无线电接收的方法,就可以得到旋转轴受扭的信号。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

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 能比较实验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应变片基本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a) 丝式应变片 (b) 箔式应变片 应变片结构图 (a)单臂(b)半桥(c)全桥 应变片测量电路 在差动放大器增益相同的情况下:半桥电压表读数是单臂的两倍,全桥电压表读数是单臂的四倍。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保持放大器增益不变。 单臂:在应变片测量原理图中R1、R2、R3为固定电阻,RX为金属箔式应变片。 半桥:在应变片测量原理图中R1、R2、为固定电阻,R3、RX为金属箔式应变片。R3与RX符号相反。

全桥:在应变片测量原理图中R1、R2、R3、RX全为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实验时图中四个电阻均为金属箔式应变片,接线时两相邻的应变片的位置符号相反,对应位置的应变片符号相同。 应变片测量原理图 实验步骤: 一、调零: 1、按图接线 差动放大器调零接线示意图 2、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轾轻转到底再逆时针回调1圈,再调RW4使电压表在 200mv时显示为零。 二、单臂实验: 1、按图接线后用RW1调零。 2、把10个20克的法码放到托盘上调增益RW3使电压表显示为50mv。 3、把法码全取下再依放上读取数据填于表中。 4、关闭电源,取下法码。 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数据 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接线示意图 三、半桥实验: 1、按图接线。 应变片半桥实验接线示意图 2、用RW1调零(增益RW3和放大器调零RW4保持在单臂实验壮态不变) 。

应变测量原理

应变片原理 敏感元件的种类很多,其中以电阻应变片(简称电阻片或应变片)最简单、应用最广泛。 电阻片的应变-电性能(图1、图2) 电阻片分丝式和箔式两大类。丝绕式电阻片是用0.003mm‐0.01mm的合金丝绕成栅状制成的;箔式应变片则是用0.003mm‐0.01mm厚的箔材经化学腐蚀制成栅状的,其主体敏感栅实际上是一个电阻。金属丝的电阻随机械变形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应变‐电性能。电阻片在感受构件的应变时(称作工作片),其电阻同时发生变化。实验表明,构件被测量部位的应变ΔL/L与电阻变化率ΔR/R成正比关系,即: ? ? 比例系数 称为电阻片的灵敏系数。 由于电阻片的敏感栅不是一根直丝,所以 不能直接计算,需要在标准应变梁上通过抽样标定来确定。 的数值一般约在2.0左右。 温度补偿片 温度改变时,金属丝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阻的变化。因此在温度环境下进行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由两部分组成,即: ? ? ? ? ——由构件机械变形引起的电阻变化。 ? ——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要准确地测量构件因变形引起的应变,就要排除温度对电阻变化的影响。方法之一是,采用温度能够自己补偿的专用电阻片;另一种方法是,把普通应变片,贴在材质与构件相同、但不参与机械变形的材料上,然后和工作片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组桥。电阻变化只与温度有关的电阻片称作温度补偿片。利用电桥原理,让补偿片和工作片一起合理组桥,就可以消除温

度给应力测量带来的影响。 应变花(图3) 为同时测定一点几个方向的应变,常把几个不同方向的敏感栅固定在同一个基底上,这种应变片称作应变花。应变花的各敏感栅之间由不同的角度α组成。它适用于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测量。应变花的角度α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电阻片的粘贴方法 粘贴电阻片是电测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测量精度。粘贴时,首先必须保证被测表面的清洁、平整、光滑、无油污、无锈迹。二要保证粘贴位置的准确、 并选用专用的粘接剂。三、应变片引线的焊接和导线的固定要牢靠,以保证测量时导线不会扯坏应变片。为满足上述要求,粘贴的大致过程如下:打磨测量表面→在测量位置准确画线→清洗测量表面→在画线位置上准确地粘贴应变片→焊接导线并牢靠固定。 电桥工作原理 应变仪测量电路的作用,就是把电阻片的电阻变化率ΔR/ R转换成电压输出,然后提供给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测量。 电桥原理

应变片性能实验

实验一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3. 验证单臂、半桥、全桥测量电桥的输出关系,比较不同桥路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 1. 设计并实现应变传感器的测试桥路; 2. 测量单臂、半桥、全桥测量电桥的输出,记录数据、绘制关系曲线,并分析。 四、实验原理 1. 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直流电桥的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ΔR1/R1、ΔR2/R2、ΔR3/ R3、ΔR4/R4,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 R R R ;当二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 2R R R ?= ∑;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动对工作,且R1= R2 = R3 = R4 = R ,4R R R ?= ∑。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2. 已知单臂、半桥和全桥的 R ∑分别为ΔR/R 、2ΔR/R 、4ΔR/ R 。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 得出测试电桥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1/4E R ??∑,电桥灵敏度//Ku V R R =?,于是对应 于单臂、半桥和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1/4E 、1/2E 和E 。由此可知,当E 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 五、实验要求 1. 熟悉CSY 系统传感器实验系统; 2. 能自行设计实现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桥路; 3.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各种测量电路的性能。 六、实验仪器设备 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 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应变片测量组桥方式

应变片测量组桥方式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下图为1/4桥(类型I)轴向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下图为1/4桥(类型I)弯曲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1/4桥(类型I)的应变计配置具有下列特性: 单个有效应变计元素位于轴向或弯曲应变的主方向。 具有补偿电阻(1/4桥完整电桥结构电阻)和半桥完整桥结构电阻。 温度变化可降低测量精度。 1000 με时的灵敏度为~ mV out/ V EX输入。 上级主题: 相关概念 1/4桥(类型I)的电路图 电路图使用下列符号: R1是半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 R2是半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 R3是1/4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称为补偿电阻。 R4是用于测量伸展应变(+ε)的有效应变计元素。 V EX是激励电压。 R L是导线电阻。 V CH是测量电压。 通过下列方程将1/4桥配置的电压比率转换为应变单位。 V r是虚拟通道用于电压—应变转换方程的电压比率,GF是应变计因子,R L是导线电阻,R g是额定应变计电阻。 下图为1/4桥(类型II)轴向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下图为1/4桥(类型II)弯曲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1/4桥(类型II)的应变计配置具有下列特性: 有效应变计元素和无效应变计元素(1/4桥的温度传感元素,称为补偿电阻)。有效元素位于轴向或弯曲应变的方向。补偿应变计位于连接至应变样本的温度电阻附近,但并未连接至应变样本,通常平行或垂直于主要的轴向应变方向。该配置常被误认为是半桥(类型I)配置,在半桥(类型I)配置中,R3为有效元素且连接至应变样本,用于测量泊松比的效应。 完整桥结构电阻可使半桥保持完整。 可补偿温度对测量产生的影响。 1000 με时的灵敏度为~ mV out/ V EX输入。 上级主题: 相关概念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 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 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 一、实验目的 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ε?=?k R R (1) 式中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所示,将四个金属箔式应变片分别贴在双孔悬臂梁式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则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三、主要实验设备 1.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 2.托盘 3.砝码

4.±15V 、±4V 电源 5.直流电压表 6. 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内容 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弹性体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2所示R5=R6=R7=R 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R R R R E U ?? +??= 211/4 0 (2) 其中,E 为电桥电源电压。 2.差动放大器调零。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 短接并与地短接,输出端Uo 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将电位器调节放大倍数的Rw4调到适当位置(注意:不能置于逆时针最小位置!),调节电位器Rw3使电压表显示为0V 。关闭主控台电源(Rw3、Rw4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 3.按图2连线,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1)接入电桥与R5、R6、R7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 图2 单臂电桥面板接线图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

测试技术课后题答案8力

习题8 8.2一等强度梁上、下表面贴有若干参数相同的应变片,如题图8.1 所示。 题图8.1 梁材料的泊松比为μ,在力P的作用下,梁的轴向应变为ε,用静态应变仪测量时,如何组桥方能实现下列读数? a)ε;b) (1+μ)ε;c) 4ε;d) 2(1+μ)ε;e) 0;f) 2ε 解: 本题有多种组桥方式,例如图所示。 8.2如题图8.2所示,在一受拉弯综合作用的构件上贴有四个电阻应变片。试分析各应变片感受的应变,将其值填写在应变表中。并分析如何组桥才能进行下述测试:(1) 只测弯矩,消除拉应力的影响;(2) 只测拉力,消除弯矩的影响。电桥输出各为多少?

题图8.2 解 组桥如图。 设构件上表面因弯矩产生的应变为ε,材料的泊松比为μ,供桥电压为u0,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为K。 各应变片感受的弯应变如题表8.1-1。 题表8.1-1 R1R2R3R4 -μεε-εμε 可得输出电压 )] 1(2[ 4 1 ] ( ) ( [ 4 1 με με με ε ε+ = - - + - - =K u K u u y 其输出应变值为) 1(2με + (1)组桥如题图。 2

3 设构件上表面因拉力产生的应变为ε,其余变量同(1)的设定。 各应变片感受的应变如 题表8.1-2。 可得输出电压 )] 1(2[4 1 ]()([4100μεμεε μεε+=--+--= K u K u u y 输出应变值为 )1(2με+ 8.4 用YD -15型动态应变仪测量钢柱的动应力,测量系统如题图10.3所示,若R 1=R 2=120Ω,圆柱轴向应变为220με,μ=0.3,应变仪外接负载为R fz =16Ω,试选择应变仪衰减档,并计算其输出电流大小。(YD -15型动态应变仪的参数参见题表8.3-1和8.3-2。) 解 电桥输出应变 286220)3.011仪=?+=+=()(εμεμε 由题表8.3-1选衰减档3。

扭矩测量说明

扭矩测量说明 一、测量原理: 由材料力学知,当受扭矩作用时,轴表面有最大剪应力τmax。轴表面的单元体为纯剪应力状态,在与轴线成45 度的方向上有最大正应力σ1 和σ2,其值为|σ1|=|σ2|= τmax。相应的变形为ε 1 和ε2,当测得应变后,便可算出τmax 及扭矩(可以使用BeeData 自带的应变扭矩计算工具,直接计算出扭矩值)。测量时应变片沿与轴线成45°的方向粘贴 (可以使用扭矩测量45 度角专用应变片)。由于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测量节点跟随轴旋转,不再需要拆轴安装扭矩传感器。 二、粘贴应变片: 正确粘贴应变片是保证扭矩准确测量的关键步骤,不合适的粘贴将引起零飘,蠕变等问题。为了减小电流消耗,推荐使用350 欧姆或更大阻值应变片。 1. 组桥方式: 推荐使用专用扭矩测量应变片(45 度角)组成全桥进行扭矩测量。可以使用单片半桥应变片(比如BE350-5HA),上下对称沿轴向贴片,组成全桥,该贴法具有消除弯曲影响的优点。也可以使用单片全桥应变片,该贴法具有粘贴方便的优点,但是应变片成本较高,不能消除弯曲影响。 图1 上下半桥贴法 图2 单片全桥

2. 粘贴应变片 2.1 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在应变片灵敏数K 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剔除电阻丝栅有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缺陷的应变片。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R,将电阻值在350 ±2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应变片灵敏系数由厂家标定,一般为2.00 左右)。 2.2 轴表面的处理:用锉刀和粗砂纸等工具将试件在轴上的贴片位置的油污、漆层、锈 迹、电镀层除去, 再用细砂纸打磨成45°交叉纹,之后用镊子夹起丙酮棉球将贴片处擦洗干净,至棉球洁白为止。见图2-1。 打磨区 图2-1 钢试件应变片粘贴处表面处理示意图 测点定位: 应变片必须准确地粘贴在试件的应变测点上,而且粘贴方向必须是要测量的应变方向(如果使用专用45 度角应变片,应变片沿轴向粘贴)。为达到上述要求,要在试件上用钢板尺和划针画一个十字线(一根长,一根短),十字线的交叉点对准测点位置,较长的一根线要与轴向一致。见图2-2。 图2-2 应变片定位示意图 2.3 应变片粘贴: (1) 应变片的粘贴:注意分清应变片的正、反面(有引出线引出的一面为正面),用左手捏住应变片的引线,右手上胶,在应变片的粘贴面(反面)上匀而薄地涂上一层粘结剂(502 瞬间粘结剂)。稍微等待一段时间,当胶水发粘时,校正方向(应变片的定位线与十字线交叉线对准),再垫上塑料薄膜,用手沿一个方向滚压1~2 分钟即可。见图2-3。

扭矩测量方法

扭矩测量的方法原理 引言:扭矩是工厂场地上大多数设备的重要被测量对象之一。测量扭矩常常被误解,这就可能导致对测量系统的过度设计或设计不足。本文介绍多种用于扭矩测量的技术和折衷方法。 扭矩可以分为两大类,静态扭矩或动态扭矩。用于测量扭矩的方法可以被进一步分为两类,反扭矩和联机扭矩测量。被测扭矩的类型以及现有各类传感器,对所测的数据精度及测量的成本有重要影响。 在讨论静态和动态扭矩的比较中,最容易入手的是首先了解静力和动力的差异。简而言之,动力包括加速度,而静力则没有。 动力和加速度之间的联系被描述为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物质质量乘以加速度)。以汽车自身物质(质量)把车停下所需要的力就是动力,因为汽车必须被减速。由刹车卡钳施加以停止汽车的力就是静力,因为所涉及的刹车垫没有加速度。 扭矩只是旋转力或通过一定距离产生的力。根据前面的讨论,它被认为是静力,如果它没有角加速度的话。时钟弹簧施加的扭矩就是静态扭矩,因为没有旋转,因而也就没有角加速度。当汽车以匀速在高速公路上巡航的时候,通过汽车传动轴传输的扭矩就是一个旋转静态扭矩的例子,因为即使存在旋转,以匀速行驶也没有加速度。 汽车引擎产生的扭矩有静态和动态扭矩,取决于测量的部位。如果在机轴中测量扭矩,当汽缸每一次燃烧且活塞旋转机轴的时候,就有大的动态扭矩波动。 如果在传动轴测量扭矩,那几乎就是静态扭矩,因为调速轮和传动系统要阻尼引擎产生的动态扭矩。用曲柄提升车窗所需要的扭矩就是静态扭矩的例子,尽管涉及到旋转加速度,因为曲柄的加速和旋转惯性很小,与车窗运动有关的摩擦力相比,所产生的动态扭矩(扭矩=旋转惯性*旋转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一个例子描述了一个事实,大多测量应用都在某种程度上涉及静态和动态扭矩。如果动态扭矩是整个扭矩的主要组成部分或是感兴趣的扭矩,那么,要特别考虑何时对其作出最佳的测量。 反扭矩与联机扭矩的比较 通过在扭矩支撑零件之间插入一种扭矩传感器,可以做联机扭矩测量,非常类似于在套筒和套筒扳手之间插入延长杆。旋转套筒所需要的扭矩直接由套筒延长杆支撑。该方法容许扭矩传感器被放置在尽可能与感兴趣的扭矩靠近的地方,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测量误差,如寄生扭矩(轴承等等)、无关负载和具有大的旋转惯性 的零件(会阻尼动态扭矩)。

实验三__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实验三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全桥工作特点及性能。掌握测量方法。 二、基本原理:应变片基本原理参阅实验一。应变片全桥特性实验原理如图3—1所示。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应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R/R)E=Kε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得到改善。 图3—1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接线示意图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四、实验步骤: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作出实验曲线并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位移(mm)0 -0.5 -1.0 -1.5 -2.0 -2.5 -3.0 电压(mv)0 -0.03 -0.07 -0.10 -0.14 -0.17 -0.20 位移(mm)-3.5 -4.0 -4.5 -5.0 -5.5 电压(mv)-0.23 -0.27 -0.30 -0.34 -0.37 位移(mm)0 0.5 1.0 1.5 2.0 2.5 3.0 电压(mv)0.01 0.05 0.09 0.13 0.18 0.23 0.27

位移(mm) 3.5 4.0 4.5 5.0 5.5 电压(mv)0.32 0.36 0.41 0.46 0.51 最小二乘法拟合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灵敏度为0.07935,经计算最大非线性误差为0.039mv,线性度为7.69%。 六、实验心得 实验中应变梁的自由端产生负位移后,重新回到位移原点时,其电压值并不为零,这体现了传感器的迟滞。迟滞误差在本次拟合中修正了。

应变片-实验指导书

静态电阻应变仪操作及应变片组桥实验 1 实验目的 ⑴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⑵了解电测应力原理,掌握直流测量电桥的加减特性; ⑶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 2 设备仪器 ⑴50KN电子万能试验机一台; ⑵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台; ⑶等强度测试梁一套。 3 实验原理 图2-1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如图2-1,梁的厚h=11.65mm 、宽b(X)=X/9 ,在X=200mm和X=300mm 处梁的上下表面沿对称轴方向粘贴了四片电阻应变片D1、D2、D3、D4。电阻片阻值:120Ω,灵敏度系数:2.12,电阻片长:5mm。由这四个电阻片在静态电阻应变仪上接成不同的测量

桥路进行测量可以熟练掌握应变仪的使用。 实验中,要明确电阻应变片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测量原理: ⑴电阻应变片测量原理 目前常用的箔式电阻应变片是用0.003~0.01mm 高阻抗镍铜箔材经化学腐蚀等工序制成电阻箔栅,然后焊接引出线,涂上绝缘胶粘固到塑料基膜上。使用时,只须把基膜面用特制胶水牢固粘贴到构件的测点处。这样当构件受力变形时电阻应变片亦随之变形,则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改变。其特性关系为: ΔR/R 0∕ΔL/L 0=K 即是说,应变片电阻的改变率与长度的改变率的比为一常数K ,而长度的改变率ΔL/L 0=ε。 常数K 也称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电阻应变片作为产品出厂时会给出K 、R 0、L 0 。 因此,只要有专门的电子仪器能测出应变片的电阻改变率ΔR/R 0,即可完成应力测量σ=E ε 这种专门的电子仪器已广泛应用,就是静态电阻应变仪。 ⑵静态电阻应变仪测量原理 静态电阻应变仪是依据惠斯顿电桥原理进行测量的。 惠斯顿电桥如图2-2所示: 图2—2 惠斯顿电桥 若在节点A 、C 之间给一直流电压V AC ,则B 、D 之间有电压输出V BD ,且V BD =(R 1R 3-R 2R 4)V AC /(R 1+R 2)(R 3+R 4),当R 1R 3=R 2R 4时,称电桥满足平衡条件,此时V BD =0,且由该电桥特性知当 R 1=R 2=R 3=R 4=R 时,电桥为全等臂电桥。 dV BD = 4 AC V (ΔR 1/R-ΔR 2/R+ΔR 3/R-ΔR 4/R ) 由于电阻应变片有ΔR/R=K ε,上式可写成: dV BD =K 4 AC V (ε1-ε2+ε3-ε4) 即是说电桥输出电压与四个桥臂上电阻应变片所产生应变的代数和成正比。即 BD

实验2: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实验2 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全桥工作特点及性能。 二、基本原理: 1. 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2. 应变片的电阻应变效应: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以圆柱形导体为例:设其长为:L 、半径为r 、材料的电阻率为ρ时,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得: 2 ρρπ==g L L R A r ..................(1-1) 当导体因某种原因产生应变时,其长度L 、截面积A 和电阻率ρ的变化为dL 、dA 、dρ相应的电阻变化为dR 。对式(1—1)全微分得电阻变化率 dR/R 为: 2ρρ =-+dR dL dr d R L r ..................(1-2) 式中:dL/L 为导体的轴向应变量εL ; dr/r 为导体的横向应变量εr 。由材料力学知识可得: εL = - μεr ..................(1-3) 式中:μ为材料的泊松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泊松比为0.3~0.5左右;负号表示两者的变化方向相反。将式(1-3)代入式(1-2)得:()12ρμερ =++dR d R ..............(1-4),该式说明电阻应变效应主要取决于它的几何应变(几何效应)和本身特有的导电性能。 3. 半导体的应变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其压阻效应;dR/R<≈dρ?ρ。半导体材料之所以具有较大的电阻变化率,是因为它有远比金属导体显著得多的压阻效应。在半导体受力变形时会暂时改变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因而改变了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使得它的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物理现象称之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不同材质的半导体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产生的压阻效应不同,可以是正(使电阻增大)的或负(使电阻减小)的压阻效应。也就是说,同

盘点电机扭矩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盘点电机扭矩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扭矩是电机试验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尤其是在电机效率评测中扭矩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被测量,扭矩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机效率的评测的正确性。目前使用的扭矩测量方法按照测量原理可分为平衡力法、传递法和能量转换法。 一、平衡力法处于匀速工作状态的传动机械构件,其主轴和机体上一定同时存在一对扭矩T 和T,并且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过测量机体上的T来测量主轴上T 的方法称为平衡力法。设F 为力臂上的作用力,L 为力臂长度,则T=LF。通过测量作用力F和力臂L即可得出T和T。平衡力法的优点是不存在传递扭矩信号的问题,力臂上的作用力F容易测得;缺点是测量范围仅局限为匀速工作状态,无法完成动态扭矩的测量。二、传递法传递法利用传递扭矩时弹性元件的物理参数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利用这种变化与扭矩的对应关系来测量扭矩。按照不同的物理参数,可将传递法进一步划分为磁弹性式、应变式、振弦式、光电式等,目前传递法在扭矩测量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图1 传递法分类 1.光电式扭矩测量法 将开孔数完全相同的两片圆盘形光栅固定在转轴上,并将光电元件和固定光源分别固定在光栅两侧,转轴无扭矩作用时两片光栅的明暗条纹错开,完全遮挡光路,无光线照到光敏元件上不输出电信号;有扭矩作用时两个圆盘形光栅的截面产生相对转角,明暗条纹部分重合,部分光线透过光栅照到光敏元件上,输出电信号。扭矩值越大扭转角越大,照到光敏元件上的光线强度越大,输出电信号也就越大,通过测量输出的电信号能够测得外加扭矩的大小。 图2 光电式扭矩测量原理 该方法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能实现扭矩的实时监测;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静标困难、可靠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差,测量精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该方法不适用于刚启动和低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 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受力方向不同的接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1234R R R R ===,其变化值 1234R R R R ?=?=?=?时,其桥路输出电压3o U KE ε=。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三. 需用器件和单元: 应变单元电路、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实验箱上电压表)、±4V 电源、万用表。 四. 实验步骤:

图1 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

1. 保持单臂、半桥实验中的3Rw 和4Rw 的当前位置不变。 2. 根据图1接线,实验方法与半桥实验相同,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将实验结果填入表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表1 全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 3. 根据表1计算系统灵敏度S ,/S u W =??(u ?输出电压变化量;W ?重量变化量);计算非线性误差:1 /100%f F S m y δ?=??,式中m ?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F S y ?满量程输出平均值。 五. 实验结果计算 1. 计算系统灵敏度S ,/S u W =??(u ?输出电压变化量;W ?重量变化量) 表2 全桥测量灵敏度

2. 计算非线性误差:1 /100%f F S m y δ?=??,式中m ?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F S y ?满量程输出平均值。 实验时,测的最大重量为80()g ,因此,0.157()F S y ?=电压表测得、 =0.15293(LABVIEW )F S y ?测得 (1) 由电压表测得数据拟合得到的方程为:0.00170.0185y x =+ 拟合得到数据: 拟合得到图像: 01020304050607080 计算得到非线性误差为: 表3 电压表测得数据计算得到非线性误差

金属箔式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报告 篇一:自动化传感器实验报告三__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实验三项目名称: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K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明显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图3-1 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一、

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 = 1 K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明显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表3-1全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 图3-1 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 2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六、思考题

应变片测量组桥方式

下图为1/4桥(类型I)轴向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下图为1/4桥(类型I)弯曲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1/4桥(类型I)的应变计配置具有下列特性: ?单个有效应变计元素位于轴向或弯曲应变的主方向。 ?具有补偿电阻(1/4桥完整电桥结构电阻)和半桥完整桥结构电阻。?温度变化可降低测量精度。 ?1000 με时的灵敏度为~0.5 mV out/ V EX输入。 上级主题:应变计电桥配置 相关概念 电桥传感器换算 1/4桥(类型I)的电路图 电路图使用下列符号: ? R1是半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 ? R2是半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 ? R3是1/4桥的完整电桥结构电阻,称为补偿电阻。

? R4是用于测量伸展应变(+ε)的有效应变计元素。 ? V EX是激励电压。 ? R L是导线电阻。 ? V CH是测量电压。 通过下列方程将1/4桥配置的电压比率转换为应变单位。 V r是虚拟通道用于电压—应变转换方程的电压比率,GF是应变计因子,R L是导线电阻,R g是额定应变计电阻。下图为1/4桥(类型II)轴向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下图为1/4桥(类型II)弯曲应变配置中的应变计电阻: 1/4桥(类型II)的应变计配置具有下列特性: ?有效应变计元素和无效应变计元素(1/4桥的温度传感元素,称为补偿电阻)。有效元素位于轴向或弯曲应变的方向。补偿应变计位于连接至应变样本的温度电阻附近,但并未连接至应变样本,通常平行或垂直于主要的轴向应变方向。该配置常被误认为是半桥(类型I)配置,在半桥(类型I)配置中,R3为有效元素且连接至应变样本,用于测量泊松比的效应。 ?完整桥结构电阻可使半桥保持完整。 ?可补偿温度对测量产生的影响。 ?1000 με时的灵敏度为~0.5 mV out/ V EX输入。 上级主题:应变计电桥配置 相关概念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工作原理和性能, 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 EKε/4。 半桥测量电路中,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o=EKε/2。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其桥路输出电压U o=KEε。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简介:实验模板中的R1、R2、R3、R4 为应变片,没有文字标记的5 个电阻符号下面是空的,其中4 个组成电桥模型是为实验者组成电桥方便而设,图中的粗黑曲线表示连接线。 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的4片应变片和加热电阻已连接在实验模板左上方的R1、R2、R3、R4 和加热器上。传感器左下角应变片为R1;右下角为R2;右上角为R3;左上角为R4。当传感器托盘支点受压时,R1、R3 阻值增加,R2、R4 阻值减小,可用四位半数显万用表2K 电阻档进行测量判别。常态时应变片阻值为350Ω,加热丝电阻值为50Ω左右。 实验模板放大器调零:用导线将实验模板上的±15V、⊥插口与主机箱电源±15V、⊥

扭矩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扭矩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目前测量扭矩值主要采用非电量电测法,将应变片直接粘贴在传动轴的表面上, 组成测量电桥,见图1。 用相应的测量系统测量由于扭矩作用所产生的剪应变或剪应力,从而计算出扭矩值。其优点是可直接测量传动轴的扭转变形,减少了由主电机功率和转速推 算的间接影响因素。 图 1 传动轴扭矩测量的布片和组桥图 Fig.1 Strain gage distribution and builing bridge by torque measuring on a driving axis 由材料力学可知,扭矩的计算公式为 M=τW(1) 式中M——传动轴承受的扭矩; τ——传动轴承受的剪切力; W——抗扭断面系数(对实心圆轴)。 式中D——传动轴直径。 则M=0.2τD3 (3) 因扭转作用在与轴体轴线成±45°方向的轴体表面上产生最大主应 力σ 1和最小主应力σ 3 ,其绝对值均等于最大剪应力τ,即

根据虎克定律,剪应力为 式中E——传动轴材料的弹性模量; μ——传动轴材料的泊桑比; ε——传动轴的应变。 由式(3)可知,扭矩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扭矩测量的关键是解决信号的传输问题。目前常用的扭矩信号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有线传输是使用滑环和电刷等将传动轴上的电信号引出给测量仪器。冶金测量车所配置的是无线传输,该系统见图2。传动轴上的机械应变引起贴在轴上的应变片的电阻发生变化,使其电桥失衡,产生与扭矩值成正比的电压。该电压通过振荡器(运用频率调制的原理)转换成与扭矩值成正比的输出频率,其信号从发送线圈送到接收线圈,经鉴别器把信号解调并转换成电压信号进行记录和显示。测量电桥、振荡器和发送线圈均安装在被测轴上随轴旋转,避免了旋转轴引线困难和接触滑环的接触电阻的影响。 图 2 扭矩测量框图 Fig.2 Block draft of the torgue measurement 1—应变电桥;2—振荡器;3—发送线圈;4—接收线圈; 5—鉴别器;6—计算机;7—传动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