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本质和特性3

酶的本质和特性3
酶的本质和特性3

酶的本质和特性

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

一、酶的发现历程

1.关于酶本质的探索

(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

(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物质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3)德国化学家毕希纳从酵母活细胞中提取出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4)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了脲酶,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二、酶的概念和本质

1. 酶的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1)酶概念的三要素:

酶的来源——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生理功能——具有催化作用.

(2)酶的产生与激素产生的关系

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但是不都能产生激素.所以,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2.酶的本质

3.酶本质的实验验证

(1)酶是蛋白质的实验验证

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一一→是否出现紫色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一一→出现紫色反应

通过对照,实验组若出现紫色,证明待测酶是蛋白质;否则,不是蛋白质.

(2)酶是RNA的实验验证

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一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已知RNA溶液+吡罗红染液一呈现红色

通过对照,若实验组呈现红色,则证明待测酶是RNA;否则,不是RNA.

三、酶的特性

1.高效性

(1)含义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酶的高效性保证了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能快速、顺利地进行.

(2)图解

①加入酶和加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说明酶催化的高效性.

②加入酶和未加酶相比较,说明酶具有催化性.

(3)意义

保证细胞代谢顺利进行.

2.专一性

(1)含义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图解

①A表示酶,B表示被催化的反应物

②反应前后酶的结构和性质不变

③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是特定的结构

(3)曲线

①在反应物A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反应物A的反应.

②在反应物A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与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反应物A的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

(1)含义

酶作用需要较温和的条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

(2)图解

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将减

弱.

②在最适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pH,酶的催化作用都减弱.

③过酸、过碱和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

升高可恢复活性.

④反应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易错提醒】

(1)不要误认为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

(2)不要误认为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3)低温只会影响酶的活性,酶不会变性失活;

(4)酶的高效性一般是通过酶与无机催化剂对照来说的;

(5)酶的高效性验证实验中,所用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新鲜的.

趣味生物

神奇的酶可将A型血和B型血转化成O型血

生物通报道,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人类肠道中发现了一种神奇的酶,能够将A型或B型血转化成O型血,并且效率比之前报道的酶高了30倍.

他们在本周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的年会上展示了这一成果,有望在紧急情况下将血液调整成通用的O型,让更多患者受益.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Stephen Withers表示:“我们对那些能够从红细胞中去除A或B抗原的酶特别感兴趣.如果你可以去除那些单糖的抗原,那么你就可以将A型或B型血转化为O型血.”

这种神奇的酶是从人体肠道微生物组中发现的.肠道壁的内侧含有糖基化蛋白,称为粘蛋白,它们为细菌提供附着点.这些糖在结构上类似于在A型和B型血液中发现的那些抗原,而特定的细菌家族在切割这些抗原上的效率比之前的酶高了30倍.

典例精炼

【例1】下列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巴斯德认为糖类变成酒精是一个纯化学过程,与生命活动无关

B. 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C. 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

D. 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了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RNA

【答案】A

【解析】A、巴斯德之前,人们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而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起发酵作用的是整个酵母细胞,A错误;B、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B正确;C、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并证明其是蛋白质,C正确;D、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D正确.

【总结】本题考察酶的发现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教材中的探索实验及其结论,

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察.

【练1-1】1、下列关于酶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巴斯德之前,人们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B. 巴斯德与李比希观点的主要不同在于发酵是整个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

C. 酵母细胞中的酶在细胞存活、破碎后均能发挥催化作用

D. 萨姆纳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RNA也有催化作用

【答案】D

【解析】在巴斯德之前,人们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A正确;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而李比希却坚持地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见,二者观点的主要不同在于发酵是整个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B正确;酵母细胞中的酶,在细胞存活、破碎后均能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萨姆纳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催化作用,D错误.

【练1-2】科学家()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最先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巴斯德B.毕希纳C.萨姆纳D.斯帕兰札尼

【答案】D

【解析】A、巴斯德指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起发酵作用的是整个酵母细胞,A错误;

B、毕希纳指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B错误;

C、萨姆纳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脲酶,并证明是一种蛋白质,C错误;

D、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让鹰吞下,一段时间后,发现笼内肉块消失了,本实验的设计巧妙地避开了胃的物理性消化,因为金属笼可以避免胃的蠕动对笼内食物的影响,证明了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练1-3】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历经九年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结晶,对于脲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为氨和二氧化碳

B.脲酶常温下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物质

C.脲酶分子中的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

D.与脲酶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脲酶是一种细胞内的酶,属于胞内蛋白质,故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故D错误.

【练1-4】下列有关酶的发现和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斯帕兰扎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证明了酶具有消化作用

B.温度过低或过高,对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C.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

D.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降低活化能

【答案】A

【解析】斯帕兰扎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证明了该物质具有消化作用,不清楚该物质是酶,故错误.

【练1-5】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1989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B.某些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叫做酶

C.RNA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

D.所有酶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A

【解析】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但是也有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如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 的催化功能,A正确;B、除了一些蛋白质类的酶以为,某些RNA也是酶,也有催化功能,B错误;C、RNA和蛋白质类的酶都具有专一性,RNA的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了酶的本质不仅仅是蛋白质,C错误;D、蛋白质类的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RNA类的酶是在细胞核(或拟核)转录形成的,D错误.故选:A.

【练1-6】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⑤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

A.④②⑤①③B.③④⑤②①

C.①⑤④②③D.③④①②⑤

【答案】A

【解析】19世纪人们认为酿酒是让糖类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1857年,巴斯德认为发酵需活细胞参与.毕希纳从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萨姆纳获得脲酶,证明是一种蛋白质,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例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

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④酶是生物催化剂

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⑥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3个B.4个C.5个D.6个

【答案】B

【解析】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产生酶,只有部分细胞具有分泌功能;所有的酶都需要自身合成,不能从食物中获得;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产生生长激素的细胞是垂体细胞,垂体细胞也能产生呼吸酶;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正确的叙述为③④⑤⑥.

【总结】此题考察酶的概念以及特性,酶促反应原理等知识点,意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较为基础,难度不大.

【练2-1】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地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 后.核酶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发生紫色反应

B.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高效性

C.核酸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D.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有氢键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因此不会和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催化性,B 错误;核酸具有热稳定性,但是在高温条件下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核酶的活性也会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核酶和mRNA之间有氢键形成,而切割mRNA 分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正确.

【练2-2】多酶片中含有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酶片中的酶都是蛋白质

B.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

C.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必需的活化能

D.食物消化过程需要酶的作用,而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需酶的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酶基础知识的理解.

另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均需酶的催化,不管是食物消化,还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故D项错误.

【练2-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

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酶虽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但它的催化作用不一定非在生物体内,只要条件适宜,体内体外都可起催化作用,例如探究活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中过氧化氢酶就是在试管中发挥作用的.故A项不正确.酶的催化作用表现在多方面,有的酶促进物质合成,有的酶促进物质分解,只有消化酶才能促进消化,故B项也不正确.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有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酶对代谢过程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故C项正确.

【练2-4】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B.防止胃液的消化

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

【答案】B

【解析】多酶片的外面包有糖衣片,目的是防止胃液的消化,因为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小肠,所以要组织药物的过早消化,胃液中不含有淀粉酶,所以

【练2-5】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

析错误

..的是()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空间结构的改变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甲酶活性不受蛋白酶的影响,说明甲酶应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A正确,B 错误.乙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活性降低很快,说明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C正确.活性降低是因为其分子结构受到破坏而发生改变,D正确.

【练2-6】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 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是蛋白质

C. 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剂作用的有机物【答案】D

【解析】酶既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B错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C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正确.

【练2-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酶是微量高效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有核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⑤有的有活性的酶形成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结构参与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⑨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⑩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A. ①⑤⑦⑧⑨⑩

B. ①③⑤⑧⑨⑩

C. ①②④⑤⑦⑨

D. ②③⑤⑥⑧⑩

【答案】B

【解析】酶是微量高效的,①正确;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②错误;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③正确;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少数酶是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酸,④错误;分泌到细胞外有活性的酶形成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等结构参与,⑤正确;酶在代谢中只起到催化功能,⑥错误;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只起到催化作用,⑦错误;酶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⑧正确;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⑨正确;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呼吸酶,⑩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①③⑤⑧⑨⑩,故选B.

【练2-8】科学家证实:RNaseP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在适宜条件下,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而蛋白质不具有.这一结果表明()A.酶都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

B.RNA具有催化作用

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RNaseP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但这并不能说明酶都是由蛋白质和RNA 组成的;题干强调“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说明RNA具有催化作用;RNaseP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这一说法正确,但本题的实验结果并不能说明这一结论.

【练2-9】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经35℃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③④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①②不加任何试剂,下列组合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①和④D.③和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不加任何试剂,能通过蛋白块大小反映是否被消化,分泌液是否有蛋白酶.③④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分泌液无论有无蛋白酶,都会有紫色反应.

【例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鸡肝或马铃薯块茎是否制成匀浆对酶促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B.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C. H202溶液中加入H202酶后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 只比较唾液淀粉酶对蔗糖和淀粉的作用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答案】B

【解析】鸡肝或马铃薯块茎制成匀浆后,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更大,将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这与酶分子自身形状有

关,B正确.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必须将酶与无机催化剂比较才能得出,C错误.唾液淀粉酶不能分解蔗糖,而能分解淀粉,此实验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

【总结】本题考察酶的本质和特性的相关知识,解答的关键是掌握酶的特性及催化剂的特点.

【练3-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 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 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答案】A

【解析】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A正确;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所有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C错误;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但是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

【练3-2】下列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是蛋白质

B. 具有高效性

C. 具有专一性

D. 作用条件温和

【答案】A

【解析】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错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C正确.酶要发挥作用条件温和,D正确.

【练3-3】人的血液中一个碳酸酐酶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0万个碳酸分子.这说明酶具有( )

A.多样性

B.专一性

C.可控性

D.高效性

【答案】D

【解析】一个碳酸酐酶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0万个碳酸分子,体现了酶的高效性.【练3-4】一份淀粉酶能使一百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对麦芽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A. 高效性和多样性

B. 高效性和专_性

C. 专一性和多样性

D. 稳定性和高效性

【答案】B

【解析】淀粉酶能使淀粉在很短的时间内水解成麦芽糖说明酶的效果明显,其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体现出酶的高效性;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麦芽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说明淀粉具有专一性,故选B.

【练3-5】下图表示的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催化作用

B. 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C. 图中A表示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D. 如果C、D表示两个单糖分子,则B表示麦芽糖分子

【答案】C

【解析】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既可以在细胞内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图中模型可用来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B错误;图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表示酶,C正确;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相同的葡萄糖组成的,D错误.

【练3-6】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 催化需要适宜的pH

【答案】B

【解析】酶的特性有高效性和专一性.这个曲线图中表示出的是酶,无机催化剂,未加酶的生成物量的对照,可以看出有酶参加的化学反应快了很多,体现的是酶的高效性特点.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Ⅰ

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胞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活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抑制剂,原因

是.

(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答案】(1)专一性(2)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酶活性位点被封闭),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下降(3)竞争性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

(4)见下图

【解析】据图甲可知,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体现了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这种互补的结构还表现在青霉素或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的结合上.图乙表明,底物浓度越大,竞争性抑制的效力越来越小.图丙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温度提高5℃时,相同底物浓度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均会降低.

出门测试

课后作业

酶的本质和特性

酶 一、酶的本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选择性的特殊蛋白质。按其组成的不同,将酶分成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两大类。例如,大多数水解酶属单纯由蛋白质组成的酶; 黄素单核苷酸酶则属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的结合蛋白酶。结合蛋白质中的酶蛋白为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为非蛋白质部分,两者结合成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 二、酶的形态结构 所有的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按照酶的化学组成可将酶分为单纯酶和复合酶两类。 单纯酶分子中只有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 结合酶分子中则除了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还有非蛋白成分,如金属离子、铁卟啉或含B 族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物。结合酶的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统称为辅助因子(cofactor),两者一起组成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如果两者分开则酶活力消失。非蛋白质部分如铁卟啉或含B族维生素的化合物若与酶蛋白以共价键相连的称为辅基(prosthetic group),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不能使它们与酶蛋白分开;反之两者以非共价键相连的称为辅酶(coenzyme),可用上述方法把两者分开。辅助因子有两大类,一类是金属离子,且常为辅基,起传递电子的作用;另一类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起传递氢原子、电子或某些化学基团的作用。 结合酶中的金属离子有多方面功能,它们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有的可能在稳定酶分子的构象上起作用;有的可能作为桥梁使酶与底物相连接。辅酶与辅基在催化反应中作为氢(H+和e)或某些化学基团的载体,起传递氢或化学基团的作用。体内酶的种类很多,但酶的辅助因子种类并不多,常见到几种酶均用某种相同的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例子,同样的情况亦见于辅酶与辅基,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均以NAD+作为辅酶。酶催化反应的特异性决定于酶蛋白部分,而辅酶与辅基的作用是参与具体的反应过程中氢(H+和e)及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运载。 酶属生物大分子,分子质量至少在1万以上,大的可达百万。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酶所催化的反应物即底物(substrate),却大多为小分物质它们的分子质量比酶要小几个数量级。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只是酶分子中的很小部分,酶蛋白的大部分氨基酸残基并不与底物接触。组成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存在不同的功能基团,如-NH2。-COOH、-SH、-OH和咪唑基等,它们来自酶分子多肽链的不同部位。有的基团在与底物结合时起结合基团(binding group)的作用,有的在催化反应中起催化基团(catalytic group)的作用。但有的基团既在结合中起作用,又在催化中起作用,所以常将活性部位的功能基团统称为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它们通过多肽链的盘曲折叠,组成一个在酶分子表面、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孔穴或裂隙,以容纳进入的底物与之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这个区域即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而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功能集团则在形成并维持酶的空间构象上也是必需的,故称为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对需要辅助因子的酶来说,辅助因子也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酶催化反应的特异性实际上决定于酶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催化基团及其空间结构。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 内容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学业质量水平 1.概述酶的作用和本质。 2.通过对有关酶实验的分析,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 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水平一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 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 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水平二研读教材·梳理探究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剖析细胞代谢的概念 (1)场所:活细胞内。 (2)实质: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细胞中的能量释放、储存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3)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和现象: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现象 1 2 mL H2O2溶液加2滴蒸馏水基本无气泡产生 2 2 mL H2O2溶液加2滴FeCl3溶液有较多气泡产生 3 2 mL H2O2溶液加2滴肝脏研磨液有大量气泡产生 每滴溶液中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素养提升———————————————科学探究——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探讨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①实验中使用的肝脏为什么必须是新鲜的? 提示新鲜肝脏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 ②实验中为什么把肝脏制备成肝脏“研磨液”? 提示制成肝脏研磨液会增大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加快分解速率。 ③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滴管能否混用?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酶具有高效性,少量的酶带入FeCl3溶液会干扰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①实验中可用哪些方法检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大小? 提示 a.气泡目测法:可以通过反应时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b.卫生香复燃法:可以通过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剧烈程度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②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照、第一组和第三组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FeCl3及过氧化氢酶都可以促进H2O2的分解,说明FeCl3和过氧化氢酶都具有催化作用。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第一课时,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它。另外,这部分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1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酶的作用和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也才能为选修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问题诊断 在教材中,“酶的本质”的科学探究历程中,大段的文字有时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编排成一则短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酶的作用”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探究实验来论证的,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照的设置往往顾此失彼。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恰当的“诱”(如:事先制作好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的表格,清晰明了,就不容易出错了。),学生积极地“思”,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实验技能,通过合作、交流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 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建构教学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经历与科学家研究相似的再发现过程,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4 教学目标 4.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4.2能力目标学会实验探究基本方法;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揭秘05 关于酶的本质和特性的探究-2020年高考生物实验全揭秘(原卷版)

热点05 关于酶的本质和特性的探究 探究酶的催化作用、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近年高考的热点。 该类实验要注意的问题:①分清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分析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和因变量; ③注意实验操作步骤的前后顺序要有逻辑性(前因后果),步步有理,环环相扣,各操作步骤要严密、完整; ④注意实验用具与试剂的选用及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 ⑤注意实验结果的观察(确定观察内容和观察方法)、记录和分析,最后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向1 酶本质的探究——试剂检测法 用“试剂检测法”探究酶的本质 (1)实验原理和方法: (2)实验设计方案

项目实验组对照组 材料待测酶溶液已知蛋白液(等量)或RNA 试剂分别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吡罗红染液) 现象是否呈现紫色(红色)呈现紫色(红色) 结论实验组呈现紫色(红色)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RNA);否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RNA)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煮熟的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仍有活性 C.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发挥作用 D.酶能够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 A、胃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A错误; B、过氧化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变性,所以没有活性,B错误; C、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发挥作用,C正确; D、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酶以及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的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酶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酶研究的资料,比如酶工程、酶的分类等。学生整理酶本质探索的基本过程,了解这些科学家所作的重要贡献和基本观点。 [情境创设] 现在已经知道细胞内的生理活动之所以如此有序地快速进行,酶的作用无可替代,但是19世纪以前,人们对这些所知甚少,人们对酶的认识是科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 [师生互动] 巴斯德和李比希观点的比较 巴斯德李比希 1822~1895(法国)1803~1873(德国) 微生物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化学家,通过对化学变化的研究 发现发酵的过程中有酵母菌存在认为糖类变成酒精就是一个化学反应 结论:没有活细胞结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只有细胞 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死亡之后放出了某些物质起了作用 问:从巴斯德研究的领域来看,他得出结论的出发点主要是什么? 答: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他主要强调生物体或细胞的整体作用。 问:从李比希研究的领域来看,它得出结论的出发点主要是什么? 答: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 问:他们的争论被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平息了? 答:毕希纳。 请分析毕希纳研究的过程(学生活动)。 实验:酵母细胞研磨加水搅拌加压过滤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加入葡萄糖。 现象:冒出气泡。 结论: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细胞的作用一样。 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问:你认为毕希纳只凭上面的实验能不能说明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细胞的作用一样?

答:不能。 问:那还应做怎样的实验? 答:对照实验。将酵母菌分成两等份,一半直接加入葡萄糖,另一半通过研磨、过滤等过程来进行,观察结果是否一样。 问:有人说毕希那的研究成果与前人无关,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答:不同意。正是由于巴斯德、李比希的研究确定了争论的焦点,使得毕希纳的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 虽然已经确定了酶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但酶到底是什么物质仍然是困扰大家的问题。要研究酶是什么物质,首先要得到纯度较高的酶,然后才能作出鉴定。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在研究酶究竟是什么过程中作出了杰出贡献。 萨姆纳的研究过程 问:萨姆纳研究哪种酶?是如何确定的? 答:脲酶。借助其他科学家的研究,知道刀豆种子中脲酶的含量比较高。 问:脲酶提取出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如何证明它就是脲酶,不是细胞中其他的有机物呢? 答:在这个实验中首先可以证明是不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这个特有反应来鉴定。然后根据脲酶的特性:尿素氨+二氧化碳,来判定它不是脲酶。 1926年萨姆纳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让人们知道脲酶就是蛋白质,后来其他科学家也提取了其他种类的酶,也证明是蛋白质,所以在以后一段较长的时间,人们都认为酶就是蛋白质。 问: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应用的什么方法? 答:概括法。 问:你能说出当时概括得出这个结论的基本思路吗? 答:脲酶是蛋白质,胰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胃蛋白酶也是蛋白质。人们发现的酶都是蛋白质,所以酶就是蛋白质。 问:这样的结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出现了什么变化? 答: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了一种酶,它也有催化功能,但是它是RNA。这样酶的定义就有了发展。即: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的是RNA。 [教师精讲]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从酶究竟是在活细胞中能起作用还是释放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还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此外,学生通过有关酶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 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3)、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 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四、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并且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的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其高效有序的进行,由此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酶的作用与本质-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洛阳市第十二中学何婷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课以实验为载体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对酶的本质进行探索。同时在本节课学生也将系统学习生物实验的常用方法和实验设计原则。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新陈代谢打好基础,尤其是对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结合教学大纲,本课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说出酶的化学本质。 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 【能力目标】 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 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这为理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应、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②高一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一定的探究水平;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具体对策: ①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但对催化剂的作用比较熟悉,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②由于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欠缺,在探究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好总结。

《酶的作用和本质》说课稿

《酶的作用和本质》说课稿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酶的作用和本质》 ?接下来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选自高中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酶的作用和本质》这一部分内容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新陈代谢的进行又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为理解细胞中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还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 知识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在实验探究、资料分析、讨论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3)、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节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一节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的内容,包括酶的作用和本质两部分。教材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分解”的探究实验来论证酶的作用;借助于资料分析来说明酶的本质。规范设计对照实验、分析变量的能力和领悟生物学研究思想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探究性学习必须具备的素质。 本节内容又是生物教材中第一次涉及到变量控制,要求学生能通过分析自变量、应变量和无关变量,学会根据实验目的控制各种变量,是学会设计实验的基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本质。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教学,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2)在实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分享信息、分享实验成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2)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快慢的实验,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理解酶的活化能降低的原理;试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3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保障。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活动内容和素材的选择是否准确;学生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活动中的问题设计是否准确;活动及问题之间是否具有逻辑关系,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等。 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利用实验、概念图,让学生能进行直观感知,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了解学生的疑惑,指

酶的作用和本质

? 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的作用:降低活化能。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作用机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一个原本在较温和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反 应可以高效快速地进行。 2.酶的本质及实验验证 (1)酶本质的探索 ? 时间发现者实验过程及现象实验结论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 斯帕兰札尼 将装有肉块的小金属笼子让鹰吞下,一段时间后 取出,发现笼内的肉块不见了 说明胃具有化学性消 化的作用 1836年 德国科学家施 旺 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这就是胃蛋白酶 1926年 美国科学家萨 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进行了证明 脲酶是蛋白质的化学实验 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 质 20世纪30 年代许多科学家提取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 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 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 赫和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少数的酶是RNA ?

(2)酶的本质 ? 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真核生物)(主要)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3)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 ①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一—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标准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②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标准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 ? 酶的特性及应用: 1、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3倍,这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 具有专一性的特点,酶的专一性的解释常用“锁和钥匙学说”。 (3)温和性:绝高温都能使蛋白质其他化学键的断裂永久失活。但低温酶活性可以恢复。 2、酶的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人在发烧时,不想吃东西,其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2)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不能继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原因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7左 (3)胰岛素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其原因是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若口服会被蛋白酶水解。 ? ? 1、酶的作用和特性的实验探究: 1.酶的催化作用实验探究对照组:反应物+清水检测反应物不被分解;实验组:反应物+等量的相应酶溶液检测反应物被分解。 2.酶的专一性实验搽究此实验中的自变量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不同酶溶液,因变量是反应物是否被分解。 (1)设计思路一:换反应物不换酶 实验组:反应物+相应酶溶液检测反应物被分解; 对照组:另一反应物+等量相同酶溶液检测反应物不被分解。 (2)设计思路二:换酶不换反应物

酶本质探究历程

酶本质探究历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酶本质探究历程 人类对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历经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1926年美国科学家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因此荣获了196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人们所发现的几千种酶都是蛋白质,所以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对酶定义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有的酶为,其分子组成全为蛋白质,不含非蛋白质物质,如大多数水解酶类;有的酶为缀合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其分子中除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物质,如。结合蛋白酶的蛋白质部分成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成为辅酶或辅基,酶蛋白和辅基组成的完整分子成全酶。只有全酶方起催化作用,分开后的酶蛋白或辅酶皆无催化作用。有些辅酶和酶蛋白结合紧密,不易分开;有的辅酶和酶蛋白结合疏松,前者一般称为辅基,后者一般称为辅酶。辅酶是指直接参与催化反应中的有机物。按照近代意义,游离金属离子,如Mg2+﹑Mn2+等,不能称为辅酶,只能称为辅助因子,因为金属离子只是间接参与催化,有的仅仅是维持酶分子的——SH基的还原状态;有的只是帮助形成活性必需的立体构想。辅酶相同而酶蛋白不同的几种酶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各作用于不同的底物。例如乳酸脱氢酶与有同样的辅酶(NAD),但酶蛋白不同,它们虽然同样作用,但前者只能催化乳酸脱氢,而后者只能催化苹果酸脱氢。第二次飞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些RNA也具有酶的催化作用。例如一种叫做RNasep的酶,这种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科学家将这种酶的蛋白质完全出去以后,并且提高了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该种酶的催化活性。又如1982年,美国科罗拉大学等人发现了的26SrRNA前体在鸟苷存在,但完全无蛋白质的情况下能进行自我拼接,因此首次提出了RNA具有酶活性的概念。1983年和Pace的实验分别证实了的发现,1986年又发现了L19RNA也有经典的酶促作用的特征,并且L19RNA在催化过程中既有活性,又有活性,于是他得出L19RNA也是一种酶的结论。和为此荣获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以后发现的RNA催化剂愈来愈多,它们在tRNA﹑rRNA和mRNA的成熟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生化反应中表现出催化活性。因此科学家又一次对酶定义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第三次飞跃:1994年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具有酶活性的DNA的存在。最小的DNA催化剂是由47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E47,用于连接两段底物DNA:S1和S2,结果出现预期的连接产物。产物的形成还需要S1的3′——磷酸基团被活化。由E47催化S1和S2的连接反应比无模板的情况至少快1015倍,这样使人们认识到除了蛋白质和RNA具有酶的功能外,某些DNA也具有酶的功能。实现了人类对酶的化学本质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所以科学家再次对酶定义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或DNA。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秦丽林 一、课前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与分析”三大内容。其中“酶具有高效性”的内容,在前一课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学生已自我构建。有关“酶具有专一性”的内容,隐含着同一种酶对不同底物的作用和不同的酶对同一种底物的作用的内容,对于这一内容,只要引导学生对前一节所学实验就底物和酶进行改变,通过亲自实验及分析,很容易突破。因此,“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而这一内容所包含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既是前面所学的“酶的作用与本质”知识的延续和进一步理解,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素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素养非常好的内容,对学生学习与研究生命科学的兴趣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以下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②探究H2O2酶对H2O2分解的实验技能,即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然而,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后述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困难。 3.课时分配: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条件的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进行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养成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构酶的特性知识体系,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难点: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三生物复习——酶的本质、特性及相关实验探究考点分析 及训练

高三生物复习——酶的本质、特性及相关实验探究考点分析及训练 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 最新 考纲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生命 观念 酶的化学本质、作用及特性 全国 卷考 情 2018·全国卷Ⅰ(2)、2017·全国卷 Ⅱ(3)、 2016·全国卷Ⅰ(3)、2016·全国卷 Ⅱ(29)、 2013·全国卷Ⅱ(6)、2012·全国卷 科学 思维 酶活性影响因素及相关模型分 析 科学 探究 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探究 酶的三大特性 考点一酶的本质和作用 1.酶的本质及作用 ■助学巧记 巧记酶概念的“二、一、一、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流程

(2)变量分析 3.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连一连) 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完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什么?你的推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若经蛋白酶处理后仍具活性,则酶应属RNA而不是蛋白质。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思考:

(1)甲、乙两种酶的化学本质分别是什么?请说出判断依据。 (2)乙酶活性改变的机制是什么?其活性能否恢复? (3)欲让甲、乙两种酶的变化趋势换位,应加入何类酶? 提示(1)观察曲线图可知,甲酶的活性始终保持不变,表明甲酶能抵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则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RNA,乙酶能被蛋白酶破坏,活性降低,则乙酶为蛋白质。 (2)乙酶被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活性丧失,这种活性的改变不可逆转,故无法恢复。 (3)RNA水解酶。 3.在教材“比较过氧化氢酶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中,若将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事先经90 ℃水浴加热处理之后,再按原剂量分别加入到3号、4号试管中并继续后续实验,你推测实验结果有何变化?说明推断依据。 提示3号试管将产生更多气泡,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猛烈;而4号试管则不再产生气泡,带火星的卫生香也不再发亮,原因是过氧化氢酶在高温下将丧失活性,而FeCl3经高温处理作用效果将更明显。 酶的本质及来源 1.(2017·全国卷Ⅱ,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酶本质探究历程

酶本质探究历程 人类对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历经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1926年美国科学家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因此荣获了196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人们所发现的几千种酶都是蛋白质,所以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对酶定义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有的酶为,其分子组成全为蛋白质,不含非蛋白质物质,如大多数水解酶类;有的酶为缀合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其分子中除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物质,如。结合蛋白酶的蛋白质部分成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成为辅酶或辅基,酶蛋白和辅基组成的完整分子成全酶。只有全酶方起催化作用,分开后的酶蛋白或辅酶皆无催化作用。有些辅酶和酶蛋白结合紧密,不易分开;有的辅酶和酶蛋白结合疏松,前者一般称为辅基,后者一般称为辅酶。辅酶是指直接参与催化反应中的有机物。按照近代意义,游离金属离子,如Mg2+﹑Mn2+等,不能称为辅酶,只能称为辅助因子,因为金属离子只是间接参与催化,有的仅仅是维持酶分子的——SH基的还原状态;有的只是帮助形成活性必需的立体构想。辅酶相同而酶蛋白不同的几种酶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各作用于不同的底物。例如乳酸脱氢酶与有同样的辅酶(NAD),但酶蛋白不同,它们虽然同样作用,但前者只能催化乳酸脱氢,而后者只能催化苹果酸脱氢。第二次飞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些RNA也具有酶的催化作用。例如一种叫做RNasep的酶,这种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科学家将这种酶的蛋白质完全出去以后,并且提高了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该种酶的催化活性。又如1982年,美国科罗拉大学等人发现了的26SrRNA前体在鸟苷存在,但完全无蛋白质的情况下能进行自我拼接,因此首次提出了RNA具有酶活性的概念。1983年和Pace的实验分别证实了的发现,1986年又发现了L19RNA也有经典的酶促作用的特征,并且L19RNA在催化过程中既有活性,又有活性,于是他得出L19RNA也是一种酶的结论。和为此荣获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以后发现的RNA催化剂愈来愈多,它们在tRNA﹑rRNA和mRNA的成熟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生化反应中表现出催化活性。因此科学家又一次对酶定义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第三次飞跃:1994年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具有酶活性的DNA的存在。最小的DNA催化剂是由47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E47,用于连接两段底物DNA:S1和S2,结果出现预期的连接产物。产物的形成还需要S1的3′——磷酸基团被活化。由E47催化S1和S2的连接反应比无模板的情况至少快1015倍,这样使人们认识到除了蛋白质和RNA具有酶的功能外,某些DNA也具有酶的功能。实现了人类对酶的化学本质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酶的作用和本质 [拓宽教材] 1.(必修1 P78“实验”改编)下列叙述与题图实验不相符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C.该实验能证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D.加入肝脏研磨液和Fe3+,前者的反应速率总是较快 解析:选D。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不同条件下,二者无法比较。 2.(必修1 P81“资料分析”改编)资料1: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活性。 资料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要验证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1)资料1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RNA具有催化作用 (2)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精练好题]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 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④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酶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A.①②⑤B.③⑦⑨ C.③④⑧D.④⑤⑥ 解析:选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类物质,少数酶为RNA;酶只有催化功能。 4.(2019·南宁三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生活中各种酶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一定从生物体内直接提取 B.果胶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汁的产量和质量 C.含酶牙膏的使用可以更好地预防龋齿 D.溶菌酶可帮助细胞溶解代谢的废弃物 答案:D 5.(2019·福州八县一中期末联考)对盛有H2O2的试管加热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够促进H2O2分解,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加速H2O2分解的原理是不同的 B.二者都可以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提高 C.二者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子的活化能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铁离子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答案:A 6.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 ) A.因变量B.自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解析:选B。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些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其中,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而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酶的特性教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 一、课程类型:理论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阐述细胞代谢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2)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用具 PPT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 2个课时 七、教学过程 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2min 导入师:各位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酶的本质用一定 的认识和理解,那么在座的还记得酶的本质是什么吗? 生: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师:对,回答得很好,说明大家上课都很认真,课后也有复习。 既然大家对酶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酶对我们来说,是不 是只是一个生物名词?还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一个非常 重要的角色呢?请大家想想,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吗? 生:加酶洗衣粉、洗涤剂 师:对!酶呢可以运用在洗衣粉、洗涤剂,乳制品,酿酒,纺织等 等方面上。也就是说,酶的种类多样,应用也多样。那既然它 有这么广泛的运用,这肯定与它自身的特性是有联系的。那我 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酶的特性。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教案 授课内容:酶的作用和本质授课班级: 教师:姜宁馨授课日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并进行了一些生物学实验。这为理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教材分析 能量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细胞需要通过代谢活动来获得能量。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就是因为有了酶这种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因此酶是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了解酶的本质、特性,对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故本节内容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打下了知识基础,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知识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2、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异同,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3、概述酶的化学本质 ⑵能力目标: 1、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2、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四教学重点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五教学难点 1.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PS:课件展示表格1

酶的作用和本质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 【课标要求】 1.说出酶的本质和作用,尝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效果 2.说出酶促反应的原理 3.通过实验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创设情境】 [思考1]时下最流行的减肥方法——酵素,酵素是什么?吃酵素真的有那么多的效果吗? (由时下流行的事件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 活动一、阅读书本P81-82,尝试归纳酶的本质 (自主学习,获得知识) [练习一] 例1、某种酶被水解后将会得到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核糖核苷酸 D. A 或 C (及时检测自主学习效果) 活动二、阅读书本P78-80,“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尝试进行变量控制和结果分析,总结酶的作用原理 (学习重点及难点分解突破) 任务一、分析实验的变量

1、对照实验必须遵循的哪3个原则? 任务二、分析实验的现象,总结对照实验的结论 [思考一] 1、1号和2号对照,自变量是什么?2号管出现的现象说明加热有什么作用? 2、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 3、1号和3号或1号和4号对照,自变量是什么?3、4号管的现象说明FeCl3和H2O2酶 具有什么作用? 4、3号和4号对照,自变量是什么?两组的现象说明什么? 5、根据以上分析,尝试总结该实验的结论:酶作用是什么?,酶与FeCl3谁的催化效率更高?为什么? 任务三、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酶的作用原理 [思考二] 1、什么是活化能? 建构模型突破 2 、加热、无机催化剂、酶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原理是否相同? [练习二] 例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操作发现试管2比试管1产生的气泡明显多,该实验说明了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多样性 D、酶是蛋白质 例3、关于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提供了反应开始所需的活化能 D.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完全相同【课堂巩固】 1、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 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B.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C.酶只有在细胞内才具有催化功能 D.淀粉酶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操作 顺序 具体操作试管 1 2 ①加入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mL 2mL ②滴加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2滴— 滴加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含H2O2酶)—2滴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案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细胞代谢的概念 2、酶的作用和本质 3、在实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预言表达的能力和分享信息、分享实验成果的能力。 4、通过学习生物学家研究酶的本质的过程,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快慢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酶的高效性。 2、酶的本质。 【教学难点】 1、酶的活化能降低的原理。 2、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用具】PPT课件、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方法】结合学案进行教学,主要采用自学指导法、分组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讲述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问题探讨 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_______,统称为细胞代谢。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原理:新鲜肝脏中有较多_________。经计算,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溶液和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 3 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______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材料用具: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溶液,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 方法步骤: 1、取4支洁净试管,分别___________1、 2、 3、4,向各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按序号依次放置在试管架上。 2、将2号试管放在_________________中加热,观察气泡冒出的情况,并与_____试管作比较。 3、向3号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溶液,向4号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轻轻地振荡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仔细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 4、2-3min后,将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3、4号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哪支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2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反应速率。 2、在细胞中,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 3、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 FeCl 3 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什么?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______试管的反应速率比_____试管快得多。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