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2例临床整体护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2例临床整体护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2例临床整体护理摘要】目的:对整体护理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均给予整体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32例患者中,13例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14例需由他人帮助进行自理,3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

结论:临床整体护理措施应用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护理中,可帮助提高治疗效果,且改善预后,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整体护理;护理效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指基底动脉尖部位有闭塞、缺血等表现,其直接导致小脑、中脑、丘脑以及枕叶等在血液供应上难以保证,由此产生的损害表现便为综合征。

由于该疾病发病较为凶险,预后效果差,若未能及时控制治疗,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临床实践研究发现,患者治疗中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预后的改善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回顾分析,男19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62.4±3.2)岁,病程7~32d,平均(19.4±2.6)d。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影像学检查,MRI检查结果显示,有梗死症状存在于内囊后肢、枕叶、小脑、脑桥上部、中脑以及丘脑处。

32例患者,临床症状以肢体瘫痪、瞳孔变化异常、意识障碍以及头晕等为主,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各19例、10例、3例。

1.2方法32例患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具体如下几方面。

(1)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应注意协助患者进行个人清洁卫生控制,如口腔护理,可在进食后以生理盐水、温开水漱口。

或在皮肤护理方面,需协助患者翻身,保持每2h一次,对于骨突出给予棉圈保护,同时注意在床单、衣物上保持干燥。

若患者需行导尿术,应注意每周1次更换引流袋,每2周1次更换尿管。

护理时还需对患者瞳孔变化、血压变化、呼吸情况、意识状态等进行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休 息 , 止 出 血 。取 皮 后 7 d 右 新 生 上 皮 不 断 增 生 , 面 趋 向 防 左 创
愈 合 , 肤 可 能 出现 瘙 痒 , 嘱病 人 勿搔 抓 , 免 引起 继 发感 染 。 皮 应 以 22 2 预 防感 染 术 后 给 予 有 效 抗 生 素 3d 5d 供 皮 区 术 后 .. ~ , 3d换药 1 , ~ 1 次 7d 0d拆 除 缝 线 , 面 部 、 能 部 位 肉 芽 创 面 颜 功
Di g Gu n u Pe p e’ H o pia o d g Co t n a y n( o l S s t l f Ru on un y
护 理研 究 2 1 年 4 第 2 卷 第 4 上 旬 版 ( 第 3 8期 ) 00 月 4 期 总 1
・ O 9 9 ・
明 显 脓性 分 泌物 。术 前 常 规 检 查 血 常 规 、 常 规 、 凝 血 时 间 、 尿 出 心电图、 透 、 功能 、 胸 肝 肾功 能 等 。
Cl i a o s v to n u sn ar O i c I b er a i n a d n r ig c e f n
例 ( 要 是 两 侧 瞳 孑 不 等 大 )核 间 性 眼 肌 麻 痹 2例 , 盲 4例 , 主 L , 偏 肢 体 瘫 痪 8 , 脑性 共 济 失 调 5例 。根 据 病 人 急 性起 病 , 展 例 小 进 迅 速 , 发 意 识 障 碍 , 并 眼 球 运 动 障 碍 , 孑 异 常及 肢 体 运 动 突 合 瞳 L 障碍 疑 为 TO S B 。经 C 或 MR 检 查 证 实 诊 断 。 T I 13 影 像学 表 现 1 . 2例 病 人 中 均 有 后 循 环 供 血 区 的 梗 死 , 病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2例临床整体护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2例临床整体护理


接 了 解 颅 内压 情 况 , 意 识 障 碍 加 深 , 温 持 续 升 高 , 率 加 当 体 心
防压疮和静脉炎 、 肉萎缩 , 进 患侧肢体功能恢复 。 肌 促 2 5 饮 食 护 理 昏 迷 患 者 不 能 进 食 , 予 下 胃管 补 充 营 养 水 . 给
快, 可能并 发感染 , 本组 9 出现高热 , 例 给予 物理 降温 配合药 物 降温[ 。1 2 5例经治疗未 出现颅 内压增高 , 温恢 复正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密切 ] 体
参 考 文 献
[] 王维治 .神经病 学[ .第 4版 .北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1 1 M] 人 20 :
l 2 l 6 2 一5 .
染 。( ) 部 感 染 : 持 病 室 湿 润 , 时 翻 身 叩 背 排 痰 , 痰 液 3肺 保 定 如
黏 稠 不 易 咯 出 , 予 雾 化 吸 人 2次 / , 利 痰 液 咯 出 , 保 持 口 给 d以 并
维普资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 年 1 月第 l 卷第 1 期 C i s Junl f rccl evu——ess— — 1 1 08 0 1 0 h ee o rao a i ros i—e O t2 . n P t aN Ds c a .
腔清洁 , 理使用抗生素 , 合 防止 呼 吸 道 感 染 。
2 4 康 复 训 练 ( ) 言 功 能 的训 练 : 理 人 员 通 过 口 形 由单 . 1语 护 音 节 字 开 始 训 练 患 者 , “ 、 ” 有 效 后 , 采 取 简 单 的 提 问 如 啊 呀 ; 可
方 式 , 时 给予 鼓 励 和 安 慰 。 () 体 功 能 的 锻 炼 :5例 脑 出血 及 2肢 4 患 者 只 有 3例 死 亡 。1 有 不 同程 度 的 肢 体 功 能 障 碍 , 重 影 2例 严 响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 此 在 病 情 稳 定 期 给 予 偏 瘫 肢 体 关 节 做 无 因 痛 范 围 内的 屈 、 、 伸 内旋 、 展 被 动 活 动 。主 动 辅 助 运 动 并 借 助 外 电疗 、 灸 等方 法 。协 助 患 者 向 健 侧 和 患 侧 做 翻 身 训 练 , 渐 针 逐 从 被 动 运 动 过 渡 到 自 主 运 动 , 肢 体 进 行 按 摩 , 其 是 患 侧 手 对 尤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56例,均给予吸氧、营养支持、抗凝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并辅以一般护理与并发展护理措施,对治疗与护理后患者治疗与预后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影像学检查下,MRI与DSI结果均显示患者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经过治疗与护理,18例治愈,35例好转,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

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治疗中需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治疗效果与预后达到最佳,帮助患者改善病情。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治疗;护理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又被称之为top of basilar syndrome,TOBS,围绕基底动脉顶端,在2cm直径范围内有5条血管交叉,该范围内出现的动脉闭塞成为临床综合征出现的主要原因。

该综合征的出现,使小脑上部、丘脑以及中脑等血液供应无法保证,对预后将带来极大影响,若未能及时控制治疗,很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治疗的同时,做好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

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52~73岁,平均(64.5±3.6)岁。

临床诊断,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的分别为23例、19例、10例、6例,均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以不同程度的眩晕、意识障碍、神志模糊、四肢瘫痪等为主。

1.2方法1.2.1一般护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改善微循环、抗凝治疗、应用脱水剂等,同时行一般护理措施,根据医嘱帮助患者进行血压控制,氧气吸入,并及时做好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另外,护理中也要求帮助患者叩背、翻身等,降低压疮出现的可能性,若患者昏迷症状严重或吞咽困难,可给予鼻饲流质等[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9例诊治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9例诊治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9例诊治体会473200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临床少见,近年随着磁共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本病逐渐被基层医师认识。

笔者于2004年1月~2010年7月,共诊治脑梗死患者2000余例,发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9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9例TOBS患者中,男10例,女9例,年龄40~76岁;有高血压病史17例,糖尿病史6例,高脂血症19例。

临床症状:短暂意识障碍19例,抽搐3例,眩晕呕吐5例,复视3例,偏身感觉障碍5例,幻觉3例,偏盲4例,轻偏瘫6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尿失禁12例。

临床体征:垂直性眼球麻痹18例,单眼内收位3例,双眼内收位4例,眼球震颤6例,眼球反侧偏斜2例,瞳孔不等大17例,眼睑下垂14例,皮质盲5例。

共济失调8例,偏身感觉障碍4例,轻偏瘫6例。

头颅MRI:19例中,头颅MRI显示中脑、丘脑2处梗死灶3例;显示双侧丘脑、单侧枕叶3处梗死灶2例;显示中脑、小脑、单侧枕叶3处梗死灶2例;显示中脑、小脑、丘脑3处梗死灶3例;显示桥脑、小脑、枕叶3处梗死灶2例;显示单侧丘脑、双枕叶3处梗死灶2例;显示双侧丘脑及枕叶3处梗死灶3例;显示中脑、双侧小脑及单侧枕叶4处梗死灶4例。

治疗:19例入院后,按重症处理,给以吸氧、心电监护、特护,给以抗血小板、抗凝、抗自由基、降颅压、防治并发症处理。

同时对于基础病,特别是糖尿病进行控制血糖处理。

结果19例中12例治愈,7例遗留有共济失调、眼睑下垂、轻偏瘫及偏盲。

讨论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caplan等1980年首先报道,国内自1991年以来陆续有报道。

随着磁共振在基层医院广泛使用,本病逐渐被基层神经内科医师认识,并引起重视。

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小脑上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二对血管,其分枝供应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及枕叶,故基底动脉尖分杈处闭塞,常引起以上部位病变的症状与体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查房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查房

护理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如改 善神经功能、保持呼吸道 通畅、促进营养摄入等。
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的不同问题,制 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定 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提供营养支持等。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 育,指导其掌握正确的护 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 自我护理能力。
03
专科护理措施实施
晕、恶心等症状。
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
临床表现
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眼球 震颤、构音障碍、交叉性瘫痪等 。
诊断结果
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 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基 底动脉尖综合征。
治疗措施及效果评估
治疗措施
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 环等药物治疗,同时控制血压、血糖 、血脂等危险因素。
发风险。
给予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 水平,稳定斑块,减少血管炎
症。
给予降压药物
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 等,用于控制血压,降低血管
压力。
观察药物疗效
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症 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监测出血倾向
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瘀点 、瘀斑、牙龈出血等出血表现。
协助医生进行诊疗操作
协助完成检查
协助医生完成CT、MRI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执行医嘱
准确执行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
及时沟通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04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倾听患者主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04
温度、湿度等变化,如发绀、水肿等
生活护理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03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0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烟酒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理护理
01 保持良好的心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02 提供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关 爱,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谢谢
03 加强沟通: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 的心理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
04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 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预后及预防
预后评估
01
预后因素:年龄、性别、 病程、症状严重程度等
02
预后结果:完全恢复、 部分恢复、持续症状等
03
预防措施:控制血压、 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有助 于了解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1
定期复查有助 于监测药物疗 效,调整用药 剂量
03
定期复查有助 于了解患者心 理状况,提供 心理支持
05
02
定期复查有助 于发现潜在的 并发症,及早 治疗
04
定期复查有助 于发现病情复 发,及时采取 措施
06
定期复查有助 于了解患者生 活习惯,提供 健康指导
0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 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 关疾病
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 稳定,避免剧烈波动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 饮食,减少盐和脂肪
的摄入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乔惠敏;李美贤;梁艳茹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33
【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并分析.结果:4周后,治愈例3例(9.38%),显效6例(18.75%),有效12例(37.50%),恶化7例(21.88%),死亡4例(12.50%).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TOBS患者疗效与生存率.
【总页数】1页(P169)
【作者】乔惠敏;李美贤;梁艳茹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7502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7502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7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2.36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体会
3.重症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诊治及护理体会
4.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的护理体会
5.1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体会袁久会【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对20例TOB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以眩晕、不同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视物模糊、肢体运动障碍多见。

影像特征为丘脑、小脑、颞叶、枕叶、中脑等梗死多见,磁共振较CT敏感。

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愈后差,病死率高。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syndrome(TOBS)o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20cases of TOBSpatients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data analysis. Result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diverse and complex, many with vertigo, different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eye movement disorders, blurred vision, limb movement disorder. Image featuresof thalamic, cerebellar, temporal lobe, occipital lobe, midbrain, infar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more sensitive than CT. Conclusion 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 complex and diver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maging changes, more after the poor, the high fatality rate.【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2页(P4-4,5)【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征;磁共振【作者】袁久会【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内一科,辽宁朝阳12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4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是指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支狭窄或闭塞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进展迅速且凶险,致残率、致死率高。

基底动脉尖

基底动脉尖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查房内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参加人员:病区全体护士查房时间:2013年01月31日主查人:总责任护士A护士:病情介绍患者,女性,66岁,因急起意识不清2天入院。

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入院查体:嗜睡,问话可答,言语尚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 T37.6℃,P68次/分,R18次/分,BP132/72mmHg,心率68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粗。

四肢肌张力偏低,左侧肢体肌力4°+,右侧肢体肌力4°,入院后医嘱予心电监护,主要治疗:1,脱水剂、利尿剂(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 2改善循环,保护脑细胞,营养神经(银杏达莫、康容) 3清除大脑自由基(易达生)4抗凝(拜阿斯匹林)。

入院后一小时患者出现昏迷,医嘱病危,急查血常规和生化九项示中性粒细胞高,血钾低,立即加大脱水剂量,雾化吸入,补钾治疗并予奥西康、硫糖铝保护胃粘膜,留置胃管和尿管,记24小时出入量。

因患者脑梗死面积大,予降温毯使用。

经过治疗,患者意识转清。

11日11:00患者出现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存在,查血电解质示血钠和血氯高,医嘱将脱水剂减量,减少生理盐水使用。

但是患者意识障碍仍进行性加重,至13日1:00再次昏迷并逐渐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伴有呕吐,但是未见咖啡色液体,体温逐渐升高,最高时达40.2℃,呼吸道痰液增多,呈黄脓痰,呼吸节律不齐,出现叹息样呼吸,血氧饱和度下降,最低时为88%。

医嘱再次加大脱水剂剂量,根据痰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予口咽通气道使用,及时吸痰,加强翻身扣背,继续予降温毯使用。

14日患者出现腹泻,黄绿色稀便,医嘱予培菲康、米雅等调节肠道菌群。

15日患者神志转清,体温下降, 16日停用降温毯。

27日患者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呼吸道痰液稀薄,减少。

小便可以自解,拔除尿管。

21日患者能由口进食,未见呛咳。

拔除胃管。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护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护理

•谢谢
辅助检查:尿常规:隐血:+2、 尿蛋白:+1、 镜 检红细胞:97个/uI、镜检白细胞:8个/uI;凝血 常规:凝血酶原时间:12.4S、纤维蛋白原: 5.24g/L、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3S/D-二聚体测 定:1.12mg/FEU;S\肾功能+电解质:钾: 4.38mmol/L、 钠:139.4mmol/L、 氮: 107.0mmol/L、尿素:7.51、肌酐:93mmol/L。目 前诊断为:1.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肺部感染,医嘱 予抗炎,化痰,保护脑细胞,增加肠内营养供给 量,患者间断高热,给予冰毯控温治疗。
护理诊断 1.意识障碍:与脑出血有关 2.体温过高: 与大脑功能紊乱有关 3.窒息的危险:与脑出血有关 4.有废用综合征:与意识障碍有关 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6.营养失调节:低于机体需要量 7.潜在并发症:VAP与机械通气导尿管深静脉置管过 久有关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及呕吐情况。
1980年Caplan首先报告,病因为基底动脉尖端血
栓形成,缺血范围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 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 2厘米内的深穿支,使中脑被 盖部、双侧丘脑、枕叶及颞叶出现梗塞病灶。
基底动脉尖端分出两对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 脉,供血区域包括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 和枕叶。 临床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 碍,伴有记忆力丧失,及对侧偏盲或皮质盲,少数患 者出现大脑脚幻觉。
治疗
主要是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机制治疗, 另外要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积极 争取6h溶栓、抗凝、扩容、保护脑组织,改 善脑血液循环等综合方法为主。
治疗及预后
既往多认为本病较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预 后差,完全治愈者甚少。本病经早期正确 地抗血栓治疗,可提高半暗带内脑细胞的 存活率,改善微循环,改善病灶局部的低氧 环境,从而改善TOBS预后.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临床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临床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临床体会【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体会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于1980年由Caplan[1]第一报导,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系血管病,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常在中脑、丘脑、间脑、桥脑上部、小脑、枕叶及颞叶内侧有缺血性损害。

临床病症和体征复杂多样,预后极差,应引发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

现将我科收治的TOBS患者1例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因头晕、头痛、视物不清2d入院。

查体:神清,语言流畅,双眼球各向运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视物不清,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

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感觉正常,双下肢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当日行头部CT扫描,左侧枕叶可见模糊低密度灶,第2日行头部MRI及MRA检查示:双侧枕叶梗塞,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管变细(考虑动脉硬化)。

应用降纤、抗凝、脱水、脑爱惜等药物,病人病症略改善,入院第4d上午10时病人突然显现呕吐,呕吐同时显现眼球向右边凝望,意识水平下降,病情迅速进展,慢慢显现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双下肢病理反射阳性,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虽经对症医治,病情仍继续进展并显现应激性溃疡,中枢性高热,最终致临床死亡。

2讨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病变累及2cm范围内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5条血管分叉部位,即由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组成的“干”字型结构,要紧表现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2]。

由于供给脑干首端的血管多为深穿支或终末支,并直接从大血管发出,易显现缺血且侧支循环难以成立,故脑干首端梗死多见。

该病人既往高血压病史,这次发病以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为首发病症,病情迅速进展累及基底动脉顶端,显现脑干损伤及中线病症,结合MRI及MRA可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但该病例以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起病,并未显现眼球运动及意识障碍,入院当日头部CT可见一侧枕叶低密度灶,第2日头部MRI 示双侧枕叶梗死,病变血管由一侧大脑后动脉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并最终累及基底动脉顶端。

护理_一例基底动脉综合征患者后的体验

护理_一例基底动脉综合征患者后的体验
❖ 评价: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计划及措施
电解质失衡
❖ 护理目标:电解质正常 ❖ 护理措施: 1.遵医嘱Q6h温开水鼻饲管内注入。 2.观察24h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尿量。 3.复查电解质、肾功 。 4.观察患者皮肤,有无水肿 。 评价:复查电解质Na+正常
护理计划及措施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计划及措施
意识障碍
❖ 护理目标:患在ICU住院期间能满足患者日常所需,无并 发症发生
❖ 护理措施 1.每小时用GCS昏迷评分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球结膜水肿情况。 3.体位管理,用呼吸辅助通气预防VAP的发生。 4.定时评估患者实验室化验的分析。 5.鼓励家人在探视时间用声音呼唤患者,与其沟通。 6.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翻身、若大小便后及时处理。 7.肢体功能位的摆放。
❖ 护理目标:白蛋白、电解质正常 ❖ 护理措施:
1.及时建立大静脉,遵医嘱给予胃肠外营养,进行液体补 充,保证机体需要。
2. 观察胃液颜色、性质,尽早经胃肠内营养。 3.评估患者进食能力,鼓励经口进食,及早拔除胃管。 评价:
10月7日 10月8日 10月9日 10月11日
胃液隐血 +++
胃液隐血 ++
III
T(℃) 36.8 37.0 37.3 40
39.2 38.5 37.0 37.1 37.4 36.8
BP
155/80 165/98 175/10 191/12 205/12 181/11 171/10 169/10 161/10 159/98
(m
7
1
9
4
5
2
2
mHg)

一例基底节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例基底节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积极应对 , 加 快 了疾 病 的恢 复 。现 总 结 如 下 。
1病 例 简 介
见 好 转 而 且 加 重 出现 自理 能 力 缺 失 , 而逐渐精神萎靡 , 悲 观 失 望, 性 格 变 得 极 为脆 弱 , 对 生 活 失 去 信 心 。表 现 极 度 悲 伤 、 哭
患者 , 男, 4 9岁 , 临床 诊断 ① 脑梗死 ( 基 底节动脉尖 综合 泣 , 不愿说话及躲避他人 . 同时 患 者 的 焦 虑 、 抑郁 情 绪 明 显 , 主 征) ; ② 高血压 。患者主因“ 左下肢肢体无力伴麻木 1 月余 ” 经 要 表 现 在 无 端 发 火 、 情绪暴躁 , 逐 渐 向抑 郁 转 化 , 表 现 为 情 绪
[ 1 1

由于 T O B S具 有 早 期 易 误 诊 , 临床 表现多样 性 , 进 展 速 度
根 据 患 者 临 床 表 现 及 结 合 艾 克 森 人 格 问卷 与症 状 自评 量
快, 预后 差 闭 等 特性 , 给 患 者及 家 属 造 成 沉 重 的 心 理 负担 。 2 0 1 6 表( S C L - 一 9 0 ) 分 析 该 患 者 心 理 特 点 。该 患 者 S C L 一 9 0量 表 三个 年 4月 我 科 室 收 治 l例 该 病 患 者 .通 过 我 们 医 护 共 同 努 力 结 基 本 因 素 内 外 向 性 T分 3 4 . 5分 , 神 经 质 T分 6 3分 , 精神质 T 合相应的心理疏导 。 对该患者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 , 使 患 者 分 6 2分 。 从 而 体 现 患 者在 疾 病 进 展 过 程 中发 现 自身 因 病 情 未
小 脑 上 动 脉 和 基 底 动 脉 尖 端 因 血 栓 形 成 或 栓 塞 造 成 血 液 循 环 病 情 进 展 . 所 以该 疾 病 患 者 的 心理 治疗 、 心 理 护 理 是 整体 医学 障碍 , 导 致 中脑 、 丘脑 、 小脑 、 枕 叶、 颞 叶 内侧 损 害 的 临床 综 合 征 和 整 体 护 理 中 重要 的环 节 。

一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一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一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一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护理要点是: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取栓术后的护理,心功能的维护。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监测,正确有效的吸痰,做好机械通气的管理,积极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出血性疾病的观察及护理;同时做好系统的功能训练。

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该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心功能不全;护理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闭塞性脑血管病,1980年由Caplon首次提出[1]。

它是指病变累及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内的5条血管管交叉部位: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的一个“干”字结构。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由其中任何两条以上血管闭塞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以视觉障碍、意识行为异常、头晕、恶心、呕吐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TOB可造成多处脑梗死,具有较高致残率和病死率[2]。

如何及时有效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流动力学,挽救脑缺血半暗带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关键。

机械取栓治疗是通过介入的方式使用支架等装置进行血管内取栓,使血流再通,具有血管再通率高,介入直视下完成,所需时间短,可无需术前使用溶栓药物,时间窗也较静脉和动脉溶栓长等优点。

机械取栓作为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方式在国外多中心研究及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已得到众多专家共识[3]。

周庆,黄建荣等认为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取栓中因血管开通时限问题,患者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越短越好[4]。

2018年8月我科收治一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积极抢救,针对并发症严密观察,为患者救治争取到了宝贵时间,现将救治护理过程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急起意识障碍伴言语不清3小时”于2018年8月24日07:30入院。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护理经验。

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与综合ICU收治的1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并分析。

结果4周后, 好转6例,恶化5例,死亡3例。

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重专项护理,对提高TOBS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255-0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TOBS的发生率为7%。

对该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给予精心的专项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现将我院神经内科与综合ICU在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临床和护理资料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55~82岁,平均63±5岁。

既往有高血压12例,血脂异常10例,心房纤颤病史8例,2型糖尿病6例,既往脑梗死病史4例,脑出血4例,长期吸烟11例,酗酒者7例。

1.2临床症状均为急性起病,14例中首发症状头晕12例,恶心呕吐8例,出现瞳孔改变和意识障碍12例;伴发复视7例,肢体瘫痪无力10例,感觉异常肢体麻木6例,言语障碍10例。

1.3影像学表现14例患者均于发病48小时内行CT、MRI或DSA检查,后循环供血区均发现有多个新发梗死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新发病灶主要集中在小脑、中脑、丘脑及颞枕叶。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基底动脉尖区血管多发局部狭窄,以基底动脉末段狭窄较多。

1.4临床治疗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清除氧自由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感染等及对症处理。

椎基底动脉综合征护理评估

椎基底动脉综合征护理评估

椎基底动脉综合征护理评估一、病情了解椎基底动脉综合征,听着就挺吓人的吧?其实它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足导致的大脑供血问题。

别看名字长,通俗来说,就是脖子那儿的血管不够给大脑供氧,结果呢,大脑“吃不饱”了,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很复杂。

什么头晕、眼花、走路不稳,甚至晕厥,简直像是脑袋被抽空了一样。

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动脉硬化的人群。

这样的人群常常表现出一些不易察觉的症状,患者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直到有一天,突然觉得头重脚轻,走路东倒西歪,甚至感觉眼前一片黑,这时候才知道问题来了。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主要是由于血管收缩、血流不足或是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脑部的供血出现问题。

正常的脑血流就像一条宽阔的河流,血液顺畅流动,带给大脑营养和氧气;而当椎基底动脉发生堵塞或不畅,血流就像是被堵住了的小溪,水流不畅,结果呢,大脑就没有得到它该有的“养分”,从而出现了各种症状。

所以,搞清楚病情,就是治疗的第一步。

二、症状与护理评估说到症状,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定是一样的。

有些人可能只是偶尔感觉到头晕,眼前一黑,像是快要跌倒一样;有些人则可能会有一阵子的视物模糊,眼睛前面仿佛蒙了一层雾霾。

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摸不着头脑?护理人员可得细心观察,每一个小小的变化都不能忽视。

比如说,有的患者会突然觉得走路不稳,像醉汉一样东倒西歪,这时候要赶紧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看他走路时是不是频繁跌倒或者摔跤。

还有一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很不容易察觉的“脑雾”症状,就是思维不清晰、语言表达困难。

护理人员要注意这点,帮助患者记录下症状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弄清楚是否有家族史、是否有其他慢性病,这些都是评估病情的重要线索。

除了观察患者的症状外,护理评估还得关注患者的体征。

比如说血压、心率、脉搏等,这些指示着大脑供血情况的关键指标,都不能忽视。

有些患者的脉搏可能不规则,甚至伴随着心悸的现象,尤其是那些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陆萍;张晓燕;刘夕珍;史广玲【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2(024)019【总页数】2页(P2419-2420)【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脑梗死;护理【作者】陆萍;张晓燕;刘夕珍;史广玲【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ICU,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basilar syndrome,TOBS)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厘米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分叉的区域动脉闭塞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病因及危险因素多,病情重[2]。

我科于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了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45~78 岁,平均(60.15±9.1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1例,糖尿病者8例,高脂血症者5例,房颤3例,长期嗜烟酒9例。

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8例,呕吐6例,嗜睡8例,昏迷3例,瞳孔改变4例,感觉运动障碍8例。

CT检查早期未见异常,进一步行MRI检查,提示多发性脑梗死。

1.2 治疗本组入院后均接受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清除自由基,改善脑灌注治疗。

其中14例在发病6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爱通立,德国勃林格翰制药公司)。

1.3 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后存活18例,其中生活能自理者14例,5例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2 护理2.1 一般护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呕吐,肢体活动的情况以及有无脑疝等并发症。

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防止压疮发生,每日定时翻身叩背,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对骨突处可垫软枕,避免受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标签: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体会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980年由Capland [1]首先进行了报道。

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两对动脉,经其分支动脉供应枕叶、颞叶内侧、小脑上部、丘脑及中脑。

TOBS大部分由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引发,小部分也可因动脉瘤、动脉炎等引发[2]。

因基底动脉尖特殊的解剖特点,此部位血循环障碍常可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梗死灶,同时临床表现不一,国内报道TOBS占脑梗死的4.3%~5.0%[3],国外Sato等[4]报道为7.6%;但徐惠琴等[5]尸检研究显示TOBS占7.8%,与国外报道相近。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2例TOBS患者资料,男57例,女55例。

最小33岁,最大85岁,平均60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30 min,最长2 d。

88例有高血压病,64例有2型糖尿病,63例有脑梗死病史,56例心房颤动,45例存在血脂异常,23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45例长期吸烟,12例酗酒。

1.2临床表现11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发病时80例肢体瘫痪,35例意识障碍者,32例偏盲,24例瞳孔异常(两侧瞳孔不等大),18例眩晕,14例核间性眼肌麻痹,13例眼球运动障碍,13例眼球颤动。

根据患者急性起病,肢体运动障碍,突发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病情进展迅速,及合并眼球运动障碍疑为TOBS,经MRI检查确诊。

1.3影像学所有患者均存在后循环供血区的梗死,47例患者三个以上病灶(双侧丘脑、中脑、枕叶及小脑),35例患者三个病灶(小脑、双侧枕叶为主)。

26例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发现基底动脉严重狭窄。

2结果所有TOBS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积极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呼吸衰竭;给予适当脱水;积极防治并发症;脑细胞保护剂、抗自由基、活血化瘀、促醒、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其中88例恢复良好,生活部分自理,其余24例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8例遗留有单眼复试,14例出现继发性癫痫。

3护理3.1观察内容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运动、瞳孔、眼球运动、意识等指标,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

意识可经对外界刺激(疼痛、声音、语言等)的反应了解患者意识障碍的深浅程度,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稳定,意识也逐渐得到恢复,当病情逐渐恶化时意识障碍程度则加深;TOBS患者多存在程度较轻的肢体瘫痪,有偏瘫、四肢瘫、不全瘫,因大脑后动脉分支和基底动脉闭塞或缺血引起;视觉障碍(全盲、偏盲、视物模糊)与双侧或单侧枕叶梗死有一定的关系,黄昏多出现幻听、大脑脚性幻觉,其为此病的特征之一;部分患者往往以共济失调、眩晕为首发症状;TOBS患者因脑疝或脑干及丘脑受损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当出现此症状时表示患者病情危重,常常表现为抽泣样双吸气、失调性呼吸、潮式呼吸、呼吸暂停等,对可能会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呼吸道保持通畅,给予持续氧气吸入,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时清除,病情需要时进行气管切开,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脉搏快而弱是有特殊变化或循环衰竭的表现,脉搏慢而有力是高颅压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4~6]。

3.1.1波动性意识障碍发病时突然出现严重的、短暂的意识障碍,意识清醒后可配合查体与回答问题,其后出现嗜睡。

这是因为脑干首端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所导致的,此因丘脑及或中脑板内核网状激活系统受累所导致的。

3.1.2TOBS的主要表现眼球运动障碍与瞳孔异常,动眼神经根或核受损可引起双侧或一侧动眼神经完全或部分麻痹,上丘脑水平眼球垂直运动中枢受累可引起眼球垂直运动障碍,上视或上视、下视均不能,顶盖前区病损可引起调节反应存在而光反应迟钝。

本组瞳孔不等大患者4例,要及时判断是因TOBS引起还是脑疝引起,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后果也不同。

3.1.3体温的观察体温增高常见于中枢性高热,双侧丘脑下部或脑干受累,或因大面积梗死高颅压、脑水肿刺激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所引起的,体温高于40 ℃却无寒战,未出现感染体征,可采用30%~50%酒精为患者进行擦浴,使用颅脑降温仪或4 ℃冰盐水灌肠等有效措施,使体温低于38 ℃;泌尿系、呼吸道感染多可引起并发感染性发热,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物理降温。

3.2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使远期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每天准确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有义齿者应先将义齿取出,避免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使分泌物得以顺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为患者吸痰,病情需要时进行雾化吸入;依据诺顿评分标准,为患者建拍背翻身卡,进行床头交班,1~2 h翻身一次,受压处皮肤要经常按摩,重点保护骨骼突出受力较重的部位,可用气垫床或气圈棉垫。

昏迷存在尿失禁者应留置导尿管,每天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为生理盐水,定时排放尿液;及时更换尿液浸湿的臀部棉垫,会阴部、臀部用温水进行清洗,保持床单位无渣屑和皱褶,干燥清洁。

一旦出现褥疮,应做好护理:Ⅰ期,应保持受压处皮肤干燥,进行按摩,定时为患者翻身,可自行好转;Ⅱ期,除定时为患者翻身外,可高流量进行吹氧,瘢痕1~2 d 即可形成,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应采用紫外线线照射进行治疗;Ⅲ期,创面深达骨膜和肌层,给予局部用药,当表面形成硬痂后,痂皮应切除,换药要及时[7]。

3.2.1便秘的护理TOBS患者长期卧床,影响食欲,或因昏迷进食极少或不能进食,且以流食为主,胃内容物减少,肠腔压力低不足以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肠蠕动降低,肠内过多地吸收水分,延长了排便的时间,使粪便燥结,加上排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发病后失望、悲观、抑郁、焦虑等心理,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蠕动减少,减少了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形成便秘。

对于便秘的患者,临床上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果导和番泻叶。

但是,因为番泻叶泻下时可出现腹痛,连续服用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如呕吐、恶心等,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采用综合的护理方法,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具体的做法是加强健康宣教育,使患者心理上重视排便问题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观察患者的排便习惯,告知患者在排便上常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患者的隐私,保持病室温暖、安静,尽量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教会家属按摩的方法,生活能自理者可让患者本人进行操作,同时给予饮食指导,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与水果;鼻饲者饮食中要含适量的水果、蔬菜等,做成水果汁和菜液,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每天饮水量应得当,尤其应增加晨起的一次性饮水量。

冲服蜂蜜水,每日2~3次,具有通便、润肠的功效。

3.2.2腹泻的护理鼻饲食物现用现配,食物新鲜,鼻饲前充分煮沸,饲入温度39 ℃~41 ℃;操作者鼻饲前洗净双手,胃管外端用无菌纱布包裹,每日更换纱布,对鼻饲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腹泻严重时暂停管饲,查大便常规,确定腹泻性质,给予相应处理;便后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预防肛周皮肤糜烂。

3.3消化道出血对于TOBS的患者,临床常常预防性使用H泵抑制剂,对胃黏膜进行保护,使胃酸分泌得到抑制,能较好的预防胃出血,也可以鼻饲高渗葡萄糖和谷胱甘肽等,均能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概率。

此外,鼻饲液不能过热,温度太高可使胃肠道血管过度扩张,提高了出血的概率,40 ℃左右为宜。

如发现大便呈柏油样或胃液呈咖啡色、肠鸣音亢进、腹胀、便血、呕血、血压下降、脉速、面色苍白等症状,表明患者存在胃肠道出血。

失血量主要根据患者的黑便与呕吐的次数、色泽与量,及血压、脉搏的变化来评定,只有正确估计出血的量,才能给予准确、及时的救治。

出血量每天超过5 ml时,大便隐血试验结果才能出现阳性,出血量每天>50~70 ml可出现黑边。

出血量较小时,可经胃管注入云南白药,在注入前一定要将药液混匀,以免发生堵管,当患者胃内存在出血时,应暂禁食水,将去甲肾上腺素加冰盐水经胃管灌入胃内,然后将胃黏膜保护剂凝血酶灌入,以达到局部止血的目的。

当血量较大时,尽早建立静脉通道两条,迅速、足量补充血容量,尽早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依据患者失血量决定补液量。

止血效果不佳或反复出血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考虑为其进行手术止血。

此项调查,进行鼻饲时2例患者抽出咖啡色液体,停止进行鼻饲,并将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经鼻胃管注入,此后未出现再出血。

此外,大便隐血试验结果阳性患者1例,给予药物治疗,其再未出现出血。

3.4呼吸道护理积极预防肺部感染,给予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以防发生呼吸道阻塞,发生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呼吸道分泌物积聚;也可因缺氧致全身肌肉松弛,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常发生于仰卧位患者[8]。

护理上应积极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协助患者由里向外、由下向上进行翻身叩背,2~3次/秒,使痰液可以顺利排出。

经常进行肺部听诊,以准确了解气道情况,尽早为排痰障碍或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同时注意进行气道湿化,湿化量应每天大于250 ml,同时加强对气道的护理,及时为患者吸痰,以免形成痰痂;应正确应用呼吸机,同时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消毒处理,气囊上的滞留物每天清除一次,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尽早进行鼻饲,要有效预防食物反流,鼻饲结束后患者取头高脚低位,保持30 min,经口进食的患者应避免食物误吸至气道。

3.5营养支持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其可导致营养不良、液体缺失、支气管肺炎及误吸等,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

患者进水或进食前应进行详细筛查,以确定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

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改善吞咽策略、感觉刺激、进食姿势(躯干与地面所成角度>45°最为安全)及食物黏度入手,最好经口进食。

经口进食不能达到营养所需要求或极易引起误吸者,应早期应用人工营养支持。

3.6早期进行肢体康复失语的患者要加强语言训练,训练内容尽可能联系日常生活;瘫痪肢体要保持功能位,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按摩和被动运动,避免肢体挛缩畸形和肌肉萎缩。

进行康复护理时,要避免运动量过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9]。

出院前对家属进行指导,使其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和瘫痪肢体按摩,并坚持进行语言功能训练。

规劝患者不能大量饮酒,戒烟,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TOBS累及脑内多个结构,尤其是脑干,预后一般较差,有较高的致残率,很难治愈率,临床尚无规范统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一般来说,MRI显示幕上下脑组织皆有受累或幕下脑干、小脑受累,则预后差,影像学显示单纯幕上受累,预后较好[10],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瞳孔、意识的变化,增加功能训练,加强呼吸道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