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和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和歌

日本古典格律诗歌的总称。自奈良时代(710~784)起,也称“倭歌”、“倭诗”或“大和歌”。和歌这一名称,是因为要和自古以来在日本流传的汉诗相对而言,大意就是大和之歌,即日本诗歌。和歌包括长歌、短歌、旋头歌、片歌、佛足迹歌等。

日本的和歌(1)

和歌是日本文学最早的传统形式之一。据说现存的最古的和歌是素盏鸣尊所咏,素盏鸣尊是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的弟弟,于高志降伏了八吴蛇,得丛云宝剑,献于天照大神。由于素盏鸣尊本身是神话中的人物,所传的和歌当然不可信。

据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和歌初见于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大约二百首歌谣,一般称为《记纪歌谣》。

《古事记》是日本现存最古史籍之一,太安万侣于和铜五年(712年)奉元明天皇命用汉文写成,保存史料十分丰富,文字亦较优美。《日本书纪》也是日本现存最古史籍之一,舍人亲王等人于养老四年(720年)用汉文写成,与《古事记》齐名,但文学价值不如《古事记》。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及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都保存了若干首原始的和歌,但这些作品确凿的创作年代已不可考。

《记纪歌谣》之前,尚有《柿本人麻吕歌集》(709年)和山上忆良的歌集《类聚歌林》(733年)等,但俱已散轶,只有少数歌作辑录于《万叶集》。

《万叶集》是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据说是由著名歌人大伴家持编成于奈良时代(710——794)大约759年(唐肃宗乾元2年)以后。这个总集共收载各类和歌4516首,分编为二十卷。但是,《万叶集》的作者和编撰年代至今尚无定论,一说是收集约313年——759年之间的和歌4496首;因大伴家持在《万叶集》的作品最多,共有479首,所以人们认为他是编撰者。从《万叶集》整体内容看来,大概是在遣唐使、学问僧赴唐学习后将汉字带回日本以后才集体结集的。

继《万叶集》之后,905年又编撰了《古今和歌集》,1205年编就了《新古今和歌集》。

和歌,则是针对当时流行于日本的“汉诗”(中国古诗)一词,所取日本诗歌之意与汉诗一词区别,即日本之歌,也称倭歌,或简称为“歌”。因此,在日本古代如称诗,即为汉诗,作者被称为诗人;称歌,即为和歌,作者被称为歌人;后来的俳句作者则被称俳人,一般不能混淆。

和歌的格律形成是经过《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到《万叶集》约五十年的发展,从不定型趋向定型,后世的诗歌民谣韵律也都大致不离此宗。和歌的格律主要是以五音句和七音句交错成章,最后以七音双句煞尾。和歌分短歌与长歌两种。“短歌”附在长歌后面,亦称“反歌”,限定为五句,格式为五、七、五、七、七,共三十一个音,这是短歌的特征;长歌句数没有限定,以五、七句式反复吟咏,最后以重叠二个七音结束。早期和歌里的长歌比较多,后来就逐渐减少,905年的《古今和歌集》里只载五首长歌,1205年的《新古今和歌集》里就不见长歌的踪影了。

日本古代没有自己的文字,《万叶集》是用“万叶假名”写成。所谓“万叶假名”,就是用汉字来记录日本语音的音标文字,只借用汉字的音或训(用日本固有读音读汉字的方法),不取该汉字的原意,一般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日本语音。一首和歌(短歌)有三十一

个音,在《万叶集》中通常是用三十一个汉字(万叶假名)来表示的,因此和歌又被称为“三十一文字”。

构成和歌的和划分诗节的单位都是音,不是假名(日文字母)。如果用两个假名组成的拗音只算一个音,长音及促音符号亦各算作一个音。日语中复音词很多,一首和歌虽然三十一个音,实际上独立构成意义的单位(包括名词、助词、形容动词等)往往是需要几个音来表示,这样,一首和歌就不一定能用三十一个日语单词来表述了。

日本的和歌(2)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总集,被称为日本的《诗经》。万叶,即万世,万代之意,《万叶集》谓此歌集可以贻于万世,这是根据汉籍的解释。日本也有解为“万种言叶”,言叶的日语意思是喻辞汇之多,即辞林之意。

《万叶集》中最早的作品是磐姬皇后思念天皇的四首短歌,相传仁德天皇于334年正月提出欲纳八田皇女为妃,遭磐姬皇后拒绝。342年,磐姬皇后外游期间,天皇强行纳妃,皇后怨恨,遂隐居山中。天皇亲往迎接亦不肯出山,直到348年前后逝世。四首短歌大意如下:君行日已久,不见驾归踪。应入山中接,或宜待宫中。

与其焦急待,何惧攀高峰。岩石眠为枕,岂惜丧为躬。

无奈徒静候,恋心争得偿。直至青青发,逶迤覆白霜。

秀穗满秋田,茫茫笼晓雾。雾终有霁时,释我恋心苦。

这四首短歌据称作于313年至399年之间,但属于传诵之作。因此一般把舒明天皇即位(625年)或大化改新(645年)以后的作品视为《万叶集》的起步期。

《万叶集》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舒明皇朝(629——641年)中期到发生“壬申之乱”(672年)的大约四十年间。著名歌人有舒明天皇、天智天皇、额田王和有间皇子等皇族,其中尤以女歌人额田王最为优秀。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是从口诵和歌、民谣和集体的古代歌谣逐步向具有个性的创作方面发展,从歌体上看是从不定型走向定型。歌风以朴素为主,感情的表现真挚率直,可谓“万叶歌风”的发生期。

592年,苏我马子杀崇峻天皇,推举其外甥女额天部皇女为日报热闹第一女性天皇——推古天皇(595——628年在位)。597年,苏我马子又推举推古天皇的外甥也是苏我马子的外孙既户皇子(后人称圣德太子)为摄政。(622年去世)圣德太子即圣德皇子,用明天皇的皇子,少时即通经学,富有仁慈心,关心民生,从下面这首和歌就可以看出。

(上宫圣德皇子出游竹原井之时,见龙田山死人悲伤御作歌一首)

如若居家中,娇妻臂为枕。旅途卧野山,毙命堪怜悯。

舒明天皇(593——641年,日本第34代天皇,629——641年在位)此录其一首短歌。

(天皇登香具山望国之时御制歌)

大和多岭峦,香具最神秀。凌绝顶,望国畴:碧野涌炊烟,沼海舞群鸥。美哉大和国,妙哉秋津洲。

额田王(生卒年不详,是齐明朝到持统朝之间655年——687年的著名女歌人。)此录其一首短歌。

(额田王歌)

夜泊热田津,启航待月升。须臾潮水涌,摇橹赴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