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对日本和歌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受此影响,日本汉文学兴盛起来,汉文 学的主要形式是日本汉诗。成书于751 年的《怀风藻》是由天皇直接下令编纂 的汉诗集,它收集了皇族贵族以及各级 官吏的汉诗约120首。主要受受汉魏六 朝及初唐诗风的影响,大多是五言诗。 • 随后和歌的创作也出现了繁荣局面。日 语中的“和歌”一词,古时是指唱和之 歌,最早见于《古今和歌集· 序》中, 当时称为“やまとうた”,即“倭歌”, 近代称“わか”。“倭歌”当时是与汉 诗相对的,指的是汉诗以外的日本歌它 从原始部落的各种生产和祭祀等活动中 产生的古代歌谣演变而来。和歌汉诗是 同属于日本民族古代文学遗产的两大诗 歌体系。
• 第四,汉字对《万叶集》的产生所起的影响与作 用。《万叶集》产生的年代,日本还没有本国的 文字,所以整部歌集都借用汉字表记而成,即用 汉字记录日本语音。这种文字接近于表音文字, 用它来记录和歌可以读之如闻其声,用它写出来 的诗文虽是汉字却不是汉语,日本人称之为“假 名”(汉字为“真名”),《万叶集》就是最早 用这种假名文字编成的,“万叶假名”成为日本 最古老的文字。可以说,源源不断输入日本的中 国古典诗歌,既激起了日本贵族写作和歌的冲动, 也推动了万叶假名的广泛使用。日本文学由口头 发展为书面,汉字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第二个时期,壬申之乱(673)至迁都平城京的和铜三 年(710)。这一时期,从上古歌谣的土壤中吸取养分 的同时,歌人受到中国文化的刺激,效仿中国宫廷兴 起侍宴从驾、集宴游览的风尚,在新辟的贵族教养抒 情场吟诗作歌,开始树立具有自我个性的抒情新风。 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宫廷歌人是柿本人麿,他既是继承 上古歌谣要素的最后一个歌人,又是开辟万叶长歌的 最先一个歌人,他受到汉诗的启迪,整合五七反复音 数律,固定末尾五七七句法,并附反歌的新的表现形 式,为长歌的定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长歌形式在 第二时期处在全盛状态同时期稍后的代表歌人高市黑 人、长意吉麻吕与柿本人麻吕不同,他们没有创作长 歌,而在短歌方面创造了咏自然歌和思乡歌,他们的 叙景歌充满了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思乡歌则飘溢出一 股淡淡的哀愁感,丰富和发展了文武天皇、持统天皇 时代以来的从驾歌,使这些歌更具独特的个性和歌人 的自我意识。可以说,以柿本人麿等一批中下层宫廷 歌人的创作歌群为标志,日本文学进入了确立日本民 族诗歌的典型形式——和歌的关键时期。
• 第三,万叶和歌卷帙浩繁,从内容上大致分为杂 歌、相闻歌、挽歌等,这种分类取自山上亿良的 《类聚歌林》。山上亿良于702年作为日本第八 次遣唐使团成员来中国,见到刘孝孙撰的《古今 类聚诗苑》及郭瑜撰的《古今诗类聚》等著作, 便仿照之对和歌进行分类。其中“相闻”取自三 国时魏曹植《送吴季重书》中之“适对嘉宾,口 授不悉,往来数相闻”语;杂歌和挽歌等则取自 《昭明文选》的类目。由此可见,《万叶集》的 分类留下了中国六朝初唐总集编次类目的明显痕 迹。
• 第一个时期,通称为“初期万叶”,又分前期和 后期。前期包括最早的仁德天皇时代(313— 399)的盘姬皇后《思天皇御作歌》,雄略天皇 时代(457—479)的《天皇御制歌》等,古风 古调,保持了口诵时代歌谣的浓重痕迹,尚属 《记· 纪》歌谣阶段的歌,至舒明天皇即位以前, 通称《万叶集》的歌谣时代或传承时代。后期, 从舒明元年(629)至壬申之乱(672),日本 以中国制度为参照系进行大化革新,此间诞生了 万叶歌。这一时期是《万叶集》的孕育和诞生期。
• 《万叶集》中的诗歌创作形式和内容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也都 与中国文学有很深的关联。 • 《万叶集》中短歌的基本节律是“五七、五七七”,这也是日 本短歌诗型形成之初的形式,但在汉文学的歌骚体和乐府体诗 歌中,早就以“五七调”为节律了。 • 内容上万叶和歌不仅直接大量运用汉语词汇,还借用中国文学 的题材进行新的创作,如牵牛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是中国的优 美传说,这个神话在唐初便随七夕乞巧的风俗传入日本,《万 叶集》中的长短七夕歌共有一百多首。 • 从具体表现手法上来看,重视并大量运用比喻,是《万叶集》 受中国是个影响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中国诗歌从《诗经》开始 运用比兴手法,汉代已经比较普遍的运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诗经》为例,对比兴的要求和 作用做了全面论述。赋比兴手法也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并运 用到和歌创作中。《万叶集》中的相闻歌就有一种借用他物以 言志的“譬喻歌”,另一种歌体“寄物陈思歌”也使用了比喻 手法。
汉诗对日本和歌的影响
2010级日语2班
张富美
汉文学传入日本
中日文学悠久而深刻的历 史因缘,是从中国典籍传 入日本开始的。中国传统 的汉文化正是形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秦汉 时期(公元前221—公元 200),当时的日本处于金 石并用的弥生时代,汉文 学的先进性对日本产生了 很强的吸引力。 最早的汉文是如何传入日 本的,民间有不同传说, 学界的看法也不统一。
• 第四个时期,自圣武天皇天平六年(734)至淳 仁天皇天平宝字三年(759)。继山上忆良、大 伴旅人之后创作歌的数量最丰的是大伴家持,他 的歌日记,他与笠女郎、板上大娘等女性的相闻 赠答歌,表达了纤细的感受,创造了非现实的心 象风景,技艺达到了烂熟的程度。。以笠女郎、 坂上大娘为代表,女歌人辈出,她们以恋歌为中 心,留下了许多秀歌,吟咏人生的哀与乐。其中 尤以场上郎女最为活跃,她的歌以相闻歌、宴歌、 祭歌居多,还创作了不少与大伴家族的赠答歌等。 这时歌作者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皇族和宫廷歌人, 而是扩大到庶民,比如东国地方歌、戍边歌,这 些歌大多是无名氏创作的,在这一时期占有重要 位置。
• 和歌按风格和形式的特点,有“万叶调”、“古 今调”和“新古今调”三种不同风格。“万叶调” 指的是《万叶集》中的短歌,其风格以质朴、直 率、情浓而著称,现实性和直观性较强,不太拘 泥于形式;“古今调”是指《古今和歌集》中的 短歌,风格是贵族化的纤细、优美、流畅,注重 表现技巧;“新古今调”主要是指《新古今和歌 集》中的短歌,其特点是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感 官性、音乐性和象征性都较强,反映的多是贵族 的没落情趣。
以《万叶集》为代表的和歌与汉文学
和歌
• 和歌是日本独有的韵文形式。它的形式特点是不 押韵,没有平仄韵律;构成它定型的基本要素是 音节,音节形式的要求是五音节与七音节的交替 使用,也就是五七调;和歌每一句的音节都必须 是五音节或七音节。定型体的各类和歌如长歌、 短歌、旋头歌、连歌等都是在五七调的基础上加 以变化形成的。 • 然而日本原始形态的和歌“记纪歌谣”(保存在 日本最古的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 歌谣)并没有固定的诗型,而是自由体歌,存留 至今的大约有三百三十多首。
• 《记· 纪》上古歌谣是与传说结合,两者尚未分离 出来,其内涵是歌与文的混合体,集团意识和叙 事的成分多,并伴以音乐旋律等要素。经过不断 的演化,抒情的成分逐渐增加,并从传说中独立 出来,个人意识觉醒,形成富有个性的、艺术性 的抒情表现,音乐要素被排除,但含有定型的音 律。就诗歌的定型来说,《记· 纪》的上古原初歌 谣的句数、音数都是不定型的,其后统一定型为 短歌形态,固定在五七五七七的五句体,这便成 为传统的民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当时流行于日 本的汉诗,故称为和歌。可以说,和歌是日本各 种文学形态中最早完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态。
• 其次,在《万叶集》中从事和歌创作的人中,有 不少又同时活跃于汉诗诗坛,其作品也见于《怀 风藻》等汉诗集,如河岛皇子、大津皇子、文武 天皇、大伴旅人等既是《万叶集》歌人,同时也 是《怀风藻》汉诗的作者。此外,还有一些诗人 诗歌兼作,但其汉诗没有列入《怀风藻》,如著 名歌人山上亿良,就有汉诗《挽歌》一首。这样 一支日本汉诗人的写作队伍,同时进入和歌创作 领域,对于万叶和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巨大 影响。
《万叶集》
• 诞生于759年的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 集》,收集了从日本大和时代仁德天皇二 十国八年(340)至奈良时代末期淳仁天皇 天平宝字三年(759)四百多年期间内的和 歌四千五百多首,集上古诗歌之大成,成 为日本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对后世 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万叶集》的编纂目的,至今尚未有定论, 但由于成书时期是热心于大陆文化输入的 时期,所以说《万叶集》的诞生与中国文 化有密切关系。
万叶短歌的形成与中国的汉诗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 的表现:
• • • •
一、《万叶集》的名称由来 二、创作歌人 三、内容及分类 四、汉字对《万叶集》的产生所起的影响 与作用 • 五、《万叶集》中的诗歌创作形式和内容 以及表现手法等
• 首先,《万叶集》是和歌总集,他的得名却与中国文学 关系密切。“万叶”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但大致有三 种解释:1)“叶”指时代。《昭明文选》中颜延年 《曲水诗序》曰:“神明其位,拓世贻统,固万叶而为 量者”。据《六臣注》,此“万叶”为“万代”之意,, 著名的日本文学史研究专家市古贞次就说过,《万叶集》 是编纂者“怀着要把行将逝去的美好时代的歌声传至万 世的心愿”而编成的;2)“万叶”喻诗歌之多如林中 之叶。晋人陆云之《祖考颂》曰:“灵魂既茂,万叶垂 林”,意指诗文众多茂盛,,日本《古今和歌集· 假名 序》中的“倭歌以人心为种,具备万言之叶”,就是陆 云文的意思;3)“叶”是“言葉”的意思,日文“言 葉”是汉语“言语”的意思,所以“万叶集”就是《万 言集》,同样以示数量之多。其中第三种没有被普遍采 纳,日本的歌人们在取“万叶”为名时,显然采用了中 国汉魏六朝诗文的含义,而且是兼采二意,合二为一的。
《万叶集》收入的歌可划分为四个 时期:
• 第一个时期,通称为“初期万叶” • 第二个时期,壬申之乱(673)至迁都平城 京的和铜三年(710) • 第三个时期,自和铜三年(710)迁都奈良 平城京至天平五年(733) • 第四个时期,自圣武天皇天平六年(734) 至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三年(759)。
• 概括地说,《万叶集》各个时期的歌的变化,有 其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是在集团性的与个性的、 神界的和人间的、叙事性的和抒情性的两者相克 相融中展开的。从持统天皇时代至奈良时代中期 的歌最多也最成熟,成为《万叶集》的主体。 《万叶集》也确立了自身在民族抒情歌方面的至 高无上的地位,与稍早面世的汉诗集《怀风藻》 一起成为奈良时代抒情诗的双壁,在日本文学发 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学界普遍认同看法: • 中国典籍最晚于4世纪,以百济国(古代朝鲜) 为桥梁,随同百济博士王仁传入日本。 • 据朝鲜《海东绎史》 记载:“应神十五年秋 十月丁卯,百济王遣使阿直岐贡《易经》《孝 经》《论语》《山海经》良马二匹”给日本天 皇。 • 日本最早的书面文献《古事记》记载:“按 照命令贡上来的人,名叫和迩吉师,随同这个 人一起贡上《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共十一 卷。” • “和迩吉师”在《日本书纪》中就写作“王 仁”,他于应神天皇十六年到了日本,太子菟
• 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也记载“十 六年春二月,王仁来之,则太子菟道稚郎 子师之,习诸典籍于王仁,莫不通达” • 到了七世纪初,中国的文献典籍在大量日 本流传。 • 汉文化一经传入日本,便吸引了日本贵族 和知识界,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汉文化。 仅通过朝鲜半岛间接的学习,已经不能满 足他们迅速崛起的愿望。于是从600年至 614年的15年间,日本飞鸟时代摄政的圣德 太子,4次派遣使节朝贡隨帝。以后的300 多年间,日本向中国派十八次遣唐使,形 成了中日友好交往使上的第一个高潮。
• 第三个时期,自和铜三年(710)迁都奈良平 城京至天平五年(733),万叶歌的新时代是从 这里开始的。神龟三年(726)出现了新的变革, 日本和歌史上新旧交替,歌人辈出,著名歌人 有笠金村、山部赤人、大伴旅人、山上忆良、 大伴家持等。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和歌虽然仍 继承前期宫廷赞歌的传统,但是更多地注入主 观的色彩,而且关注最富人性的生活,更趋向 主观的感受性,强化了歌的抒情性格。更值得 注目的是万叶歌走向多样化。这一时期还有一 特点,就是许多贵族知识分子接受汉学的熏陶, 对汉诗文造诣颇深,受中国典籍的影响,以此 作为创作歌的基础,个性更向多样化发展,创 造了许多在和歌史上不朽的作品。可以说,这 一时期歌人的文学意识觉醒,他们的短歌完成 艺术化、个性化,进入了多彩的时代,也是万 叶歌的全盛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