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后备体育人才培养以及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后备体育人才培养以及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

建议和意见

7月9日体育专电(记者刘恺)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郭建军说,从长远观点看,中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势不容乐观。郭建军对记者表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战略的眼光看,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在某些项目上,出现了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目前,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在于,后备人数呈现萎缩的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区县进行机构改革,体育相关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合并,导致体育训练的经费有所减少。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长不太愿意把独生子女送到体校进行艰苦的训练,体校招生遇到一些困难。郭建军强调,针对这些问题,体育主管部门要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此同时,在体育运动学校的管理上,要采取体教结合但分工负责的办法。文化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其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的必要性

我国以各类体校为主体的体育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源自前苏联,这种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业余训练体制受到了严重冲击,构建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势在必行。

1.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2.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是新时期业余训练工作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各级各类体校普遍遇到了办学难的问题,生存发展受到挑战,总量呈萎缩趋势,对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培养形成严重威胁。我省业余训练规模鼎盛期有15所市级体育中专学校,120多所“三集中”的县级体校,360多所传统项目学校,在训人数多年维持在40000人以上,被称作“体育人才大省”。但近几年,市县体校均出现较大滑坡。市级体育中专学校有3

所并入当地大学,1所下马,其他11所也不复往日的繁荣。县级体校受冲击最大,目前仅存69所。分析其原因:一是政府机构改革后,县级体育受到较大冲击;二是体校办学优势弱化,生源上受到高校扩招的强势竞争,吸引力下降;三是体校培养学生的目标狭窄,出路单一,层次较低,就业困难,就业难必然导致招生难;四是体校长期躺在政府怀里吃饭,机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传统业余训练体制的这种现状和困境,说明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3.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是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令世界瞩目。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当前我国正在全力做好备战工作,很有可能会再上新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业余训练和后备人才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展望2008年以后的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要想保持长盛不衰,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大力发展多元化业余训练,不断巩固扩大我国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省市都建立起了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的一二三级宝塔型训练体系,即县级体育学校、市级体育中专学校、省级优秀运动队,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指导思想,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培养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目前,各类体校仍然是业余训练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力量,

是我国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据统计,我国有61%的优秀运动员、90%以上的世界冠军来自于各类体育学校。

1.教体结合模式的业余训练

教体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过去,体教结合的主要形式是办传统项目学校和将县级体校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系列,后者着重解决体育系统单独办体校的人员编制、事业经费、教学及训练设施问题。2000年,国家推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县级体校受到很大影响和冲击。山东针对这种情况,在体育行政机构被撤销的县市区,积极推动与教育部门合并,成立教体局,在体教结合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2.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业余训练

3.其他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业余训练

主要是各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业余体校、夏令营、培训班等。在山东,仅足球一项,就有100家以上的俱乐部、足球学校、夏令营、培训班等。其他如青岛在羽毛球、网球、水上运动等项目上,济南在小球类、游泳、舞蹈等项目上,烟台、东营在篮球项目上,日照在水上运动项目上,都有数量可观的俱乐部、业余体校等。

社会力量办业余训练的主要特点:一是所有制形式和组织形式多样化,有的是

法人出资,有的是股份制形式,也有家族式的私立学校,他们依据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办学方式、人才培养方式和办学规模;二是从事的都是有市场需求的热点项目,如武术、球类项目、体操、舞蹈、棋类等,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普遍实行有偿训练和有偿输送制度,利益驱动十分明显;三是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的特征,大都选择当地人民喜爱、群众基础好的项目,突出重点求发展;四是办学方向多元化、机制灵活,重视培养质量,大都经历了艰苦创业的历程。社会力量办业余训练,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出路,一般都坚持文武兼修,拓宽学生的就业面。菏泽市武校的学生,既有进入各省专业队的,也有考入大学的,也有进入部队、企业、文艺团体的,还有很多走上了保安岗位,菏泽也因此被称为“保安之乡”。※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的方法和途径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应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余训练的发展规律,按照“统筹规划、多方参与、深化改革、循序渐进”的原则,着重搞好体制创新和

机制转换,使各类业余训练主体的目标更统一、利益更协调、管理更规范、训练更科学,和谐相处而又生机勃勃,促进我国业余训练持续健康发展。

1.丰富举国体制内涵,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业余训练格局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的特色和优势。对于举国体制,我们一要坚持,二要

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主要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是在体育系统内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体育社会化已成为共识和趋势。

因此,我们应当将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业余训练体制,纳入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的大视角来认识,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使其聚集在举国体制的旗帜下,围绕奥运战略这个最高目标,形成合力,夯实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础。为此,要处理好2个关系,实现2个转变:一是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业余训练的主体是青少年,重点是中小学生,关键是各类体校。体育、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作,做到义务共尽、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巩固业余训练的基础;二是各类体校与社会力量办业余训练的关系。应继续坚持和强化体校的主体地位,同时加

强对社会力量的调控扶持,使两者既适度竞争,又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一个转变即政府职能的转变。体育行政部门要由行政命令式向调控服务式转变,依靠出台政策、深化改革、提供服务、创造环境等措施,促进业余训练的发展。

2.大力加强各级体校建设

在当前阶段,国家和各省应进一步加大对各级体校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通

过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深化内部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引导各级体校走出招生、分配两难的困境,使其继续充当好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培养的坚强柱石。

3.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