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

叶澜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

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的使命。当人类社会出现了"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⑴的现象,当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超前"的文化意识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中国学校,尤其是承担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面前。如果在人类社会发展加快的当代,教育需要"先行"的话,那么作为整个教育基础的中小学则应成为改革中先行的先行。

然而,这一十分显明的新判断,要真正被确认,却有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在未论证之前,它只是一个假设。例如,未来社会的"新人"与现实社会的"今人"有何重要的区别﹖怎样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任务﹖学校文化是否有可能超前﹖如何实现学校新文化的建设﹖等等,如果再深入一步问,就会提出学校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动态关系,即在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的区别等这样一类基本理论问题。由于对21世纪需要怎样的新人,本人已撰文论述过,⑵故本文的重点放在培育新人所必须研究的有关学校以中小学为主 文化问题上,并努力把理论与现实状态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

我国现行教育学著作中对文化(或称人类经验)与教育的关系大多认同这样的观点:传递人类已创造的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功能,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生一代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和具有进一步创造文化能力的需要。⑶有人把这种功能称为"教育遗传",以示与生物界用"生命遗传"保持类特征延续的区别。然而这种"文化功能说"在本质上强调教育的文化使命是"保持",而不是"发展"。若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一观点背后的三个前提性假定:第一,文化被理解为一种人类已创造出来的、已定型的存在,它是以往历史的积淀。第二,突出了文化与文化之间在纵向发展上的继承性,在此没有涉及到文化冲突与转型问题,即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问题。第三,在认可教育的传递功能时,没有或不认为教育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有可能或者有责任直接参与新文化的构建。即教育不必也不具备超越现有文化的功能。由此可见,这是在抽象的、常态社会意义上词论教育与文化关系所得出的结论。然而,当代文化研究的发展、社会变化的加速,尤其是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特殊背景,都向上述定论提出了挑战。

让我们先一起看一下文化研究提出的新观点。自然,本文不叫能对当代文化研究的发展作展开的论述,而且在这个领域中充满着争论。在此,我只想提出对我们的研究特别有启发的观点,即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C·A·VanPeursen)对"文化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的阐述,并以此作为我们论述当代中国教育文化使命的新前提性认识。

皮尔森致力于拓展文化概念并使之动态化。他指出:目前人们正在经历加速发展步伐的历史时期,文化的研究应"着眼于未来的文化策略",⑷这是他的研究在价值取向上与其他人的差异,即由过去转向未来。在此取向下,皮尔森把文化概念拓展为"人对周围力量施加影响的方式",⑸"文化"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同义语,这个改造拓展了文化的内涵,改变了对文化下定义的视角,即不是

从历史积淀的角度,而是从人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对人类的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了普适性概括。然后,皮尔森进一步分析文化的动态性,他强调,文化更应该理解成动词,"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人不是单纯地问事物是怎样的,而是问它应该怎样的。以这种方式,它能够通过确立超过实际状况的规范 超越性 ,而突破自然过程中或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确定条件 固有性 "。⑹"提出标准和运用标准的活动形成了一个超越的方面,它要求个人和集体不断地采取主动行为,建立新的起点,从而以这种方式突破自然的固有性。正是这种活动为人类历史提供了动态因素。"⑺在皮尔森看来,文化具有自身和对于社会双重意义的动态性和超越性。应该说,皮尔森对"文化"原有的规范和局限于保存过去功能的突破是有力的。他突出了人的活动不同于自然活动的能动性、目的性、指向未来的超越本质,使人们的文化观念冲出了"产品型"、"过去时"、"凝固态"的限定,扩展到"策略型"、"未来型"和"流动态",给文化的内涵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这正是我接纳皮尔森文化观的最主要原因。

以此为基点再看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我们会有许多新的认识。文化对于教育来说,不再只是书本上、以各种符号或非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来自过去的知识,不再只是学校以学科课程方式选择编制的教学内容的构成,这些内容也不再只是具有如斯宾塞早在19世纪中叶就提出的"为我们美满生活作准备"⑻的传统贮存式的功能。在当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更被关注的将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在一定的意义上超越了原来只作为教育内容构成的定位,上升到目的层次。学校将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也要被作为动词来理解,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将活化。在一个缓慢发展、变化的时代,昔日对待周围世界的有效方式的传习,其目的就是应付现实和未来。但在20世纪末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学校文化需要实现面向未来的转化。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变化拒之门外,把世俗与流行视作洪水猛兽,筑起围墙保持校内一方经典的净土。同样,我们也不能把以往的经验、文化包括教育自身的传统都弃而不顾,只从时髦与流行中寻找当代人对待世界的模式。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要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孕育出的却是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这就是说,学校文化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总之,新的文化观向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当代学校教育的文化特征与文化使命,在超越和超前的意义上构建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的新视角和理论依据。

当代文化研究中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对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是重要的。如文化多元的趋势,在西方主要是探讨各种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否具有共存的合理性,它们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是每一个采取开放政策的国家和民族都会面临的问题,何况我国目前还有转型时期的独特"多元"现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一个热点问题,这是从时间维度认识不同时态文化的相互关系。从内容上看,有现代化过程中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各自的更新和相互协调问题。此外,还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有关文化分层、分流和动态变化的研究。许多不同的观点,甚至问题提出的本身,都为我们思考中国当代的学校文化使命,提供了世界和时代的不可忽视的认识背景。

提出当今中国学校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另一个重要依据来自实践。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和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