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我意识”的探索(修改稿)―― 杜 民.

人类“自我意识”的探索(修改稿)―― 杜 民.
人类“自我意识”的探索(修改稿)―― 杜 民.

人类“自我意识”的探索 (修改稿

——杜民

前言

这里说的是生物学的“自我意识” , 它有着自己存在和特有规律。它将有可能成为一门新兴的未来学科。对于它的研究, 会带来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人类“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几十年过去了, 现在虽然有了一些的认识, 但距离令人满意的解释还有一定的距离, 尤其是缺少相应理论和实验的支持,总体显得比较肤浅。

由于最近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感觉若不抓紧把一些想法写出来,恐怕以后不会再有写的机会。

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对那些进行相关研究的人有所帮助,倘若如此,也算我对社会做出了一点贡献。

一、“自我意识”的解释

对于人类的“自我意识” , 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各学科有各自的注解。

由于人类意识与大脑的密不可分,人们更多习惯于从大脑的认知、思维等方面,去寻求进行解释。

在生物学上,人类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有着自己的存在形式和特性规律。

“自我意识”主导认知、思维等活动,它让大脑的认知、思维等具有非常明确的个体属性,明确的时间属性。

现时代的你、我、他,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存在于各自的独立大脑。

二、“自我意识”的存在形式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生物信息场”相互关联, “生物信息场” 透过人体, 与大脑中特定的神经元等组织相互作用, 在大脑中完成“自我意识”的生成。

“生物信息场”及“自我意识”在空间和人体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通过信息、能量等交换,实现系统的平衡,完成特有的过程。当然,目前要完整和详细的描述这一体系,不仅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 还需要相应实验的佐证, 但这些都尚不具备。虽然, 超弦理论、多维多元、全息隐能量场等理论,包括量子理论,都有助于“生物信息场”及“自我意识”的解释,但这些理论大部分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同时相关的实验又少之又少。因此,在这里只是进行一些推想。请相信,这些绝不是轻易得出的,更不是无稽之谈。

1、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

在人体内, 通过特定“生物信息场”与人类大脑的相结合,再加上大脑的自身机能构筑了“自我意识” 。

“生物信息场” 与大脑的上千亿个磁性晶体和 140多亿思维神经元等相互作用,形成极其复杂的组合。其中,最为重要的“组合”就是“自我意识” 。

那么, “自我意识”组合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虽然这里不能展开论述,但可以简单的说明几点:

一是这“组合”是一种类似于“网络”的结构,结构内的运行极其复杂。这个“网络” 有别于大脑神经的功能神经网络, 它是一种“信息”的“网络”组成。它与美国生物学家 G ·埃德曼提出了的“神经网络”理论有些相似之处。

二是“组合”内存在一种“能量均衡”或变相的“均衡” ,不会出现能量集聚的现象(这点可以从脑红外热成像中得到简单的验证。而且,大脑和“信息场”之间也遵循这种“能量均衡” 。

三是大脑与“信息场”的相互作用,如果简单描述:在进行“信息”交换(或流通时,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量的差值,即,在大部分时期, 大脑输出“信息量” 大于输入, 这称之为“扩大差值现象” 。一般地说, 这一现象是大脑的主动行为, 是由“能量均衡” 所致。但是,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解释,很有可能掩盖了“生物信息场”空间运行的真实情况。不过, 为了不把问题导向极端复杂,这里还是简单的说,这个“扩大差值现象”既是“能量均衡”的结果,也是“生物信息场”运行的规律。

如同大脑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一样, “自我意识”也有特定的区域么?

据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神经学家布鲁斯·米勒称, 位于人类大脑右额叶前部的某个区域,看来“储存”着人的自我意识。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马原野和胡新天两位研究员也发现灵长类大脑前额叶背侧部与“自我”的相关。

此外,有些学者倾向于细胞外基质(ECM 为意识载体,以及认为丘脑承载意识等说法。

这样看来, “自我意识”在大脑中有固定的区域。

实际上,这个区域不一定是绝对的。因为, “信息场”与大脑的组合,是一种“网络”式组合,会以“发散”形式的存在。如果高度集中于某个区域会产生一些问题, 既不利于“自我意识” 对大脑组织、机能的主导, 也存在效率的低下, 这对于进化了 5千多万年的大脑是很难合理解释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多级多层次、有固定区域的组合方式,不过这种形式是否存在,还有待证实。

另外, 在“信息场” 和大脑的共同作用下, 会产生一种自我平衡、调节、修复的机能。比如,当大脑受到损伤时, “信息场”和大脑都会进行自我修复或替代的努力, 直到大脑受损程度过重, 无法进行替代或修复为止。

那么,什么时候“自我意识”开始在大脑中形成的?

人类孕育时, 受精卵细胞之所以能够发育, 是因为受精卵中有“差异因素” 。这种差异因素促成了受精卵的发育趋势。一般雌雄两差异因素可构成发育趋势,但也有自成发育趋势的(如:孢子植物 ,我国胚胎学家童第周教授曾做过类似的实验。

自我意识的“信息场”是否是人类受精卵细胞发育的差异因素呢?应该不是。

受精卵产生之初,已携带了某些“亲代信息” ,受精卵的 DNA 也起到关键作用(据称已有学者发现 DNA 中含有记忆信息。另外,最初发育阶段, 空间中各种“场” 也要比“生物信息场” 的影响大许多。所以,受精卵的发育应该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

胎儿在大约第六周开始出现脑电波,此时, “自我意识”在胎儿大脑中已经存在。随着胎儿的发育, “自我意识”逐步完善。在胎儿发育的后期, “自我意识”已经完善到一定的程度。在胎儿出生后的数月内,认知、思维和记忆虽还处在幼稚阶段,但新生儿已经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随着大脑的发展, “自我意识”支配大脑的主导作用会更加增强。

2、在人体外的存在形式

在人体外, “自我意识”存在于特定的“生物信息场”中。此时的“自我意识”与人体内的那个“自我意识”有所不同,它更像一个“发散”的信息集合,通过“信息场”与人体之间实现着相互的“信息”关联。

这个“信息场” 不是简单地处于三维空间中,而是处于多维多元中。由于多维多元等理论还处于初步阶段,现在就涉入这些理论,会将研究引向极其复杂而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 先抛开多元多维等的关联,暂时只对人体周围的“信息场”和体内的“信息场”进行研究, 相信无论将来如何, 现在的这些研究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它在未来中

的应用价值也会很高。

由于“信息场”远不如磁场、电场等那样强烈,所以我们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很容易被忽略。实际上,从现在的科学发现,越来越显现出这个“场” 的存在。以现有

科技手段要证明其存在并加以研究, 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只是大多数人轻易地认为这个“场”根本就不存在。

不过,一些相关的研究已经有所发现。

英国索瑞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约翰乔·迈克·费登称“意识产生于人的大脑中,由超过 1000亿个活跃的神经元构成电磁场” , “是某种负载了我们思想的电磁场。”

费登还认为, 人类的意识是一种能够通过自我指示传递复合信息的意识, 它超出大多数动物所具有的自身意识。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部世界获取的信息, 穿过大脑电磁场到达大脑神经元, 再回到大脑电磁场,构成一个自我指示环路,这可能就是意识形成的过程。据称费登的这些观点已通过实验得到了一定的证实。

需要指出的, 费登所说的“大脑电磁场” 与“信息场” 极为相近, 但不是“信息场”的全部,因为, “信息场”要比费登所描绘的“大脑电磁场”大了许多。不过,在费登所指出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却是更容易实现的,更易获得成果。

尽管目前还无法对“生物信息场”进行完整的描述,但至少知道这个“场”应该有这样的几点:

一是“脉动现象”的存在。因“信息场”自身的原因以及受到外

界其他“场”或因素的影响, “信息场”会有一种规律的波动(起伏变化 ,这种“波动”似乎与“信息场”自身的性质相关,所以,这种现象称之为信息场的“脉动现象” 。

二是“信息场”的空间运行中有量级层次之分,并不是浑然一起的,而是规律的、有序的,不同量级层次其运行方式和特性有着一定的差异。

三是具有“远距离传递”的能力。这里的“远距离传递”不是 A 点到 B 点那样简单的距离传递, 而是至少牵涉到“四维空间” 中时间、长度的变动、变化等概念。

当然, “生物信息场”在人体外、在时空中,其存在的形式及运行不是现在就可以简单表述清楚的, 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为将来打好基础。

三、“自我意识”的一些特性

人体在血液、淋巴、神经、脉络等系统之外,还存在“信息”系统,从某种角度上讲,人类的生命活动更依赖于这个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自我意识” 。

既然“信息场”是一种场,那么,它就具有“场”的特性。“信息场”在大脑中所表现出的“波粒两相性” ,其中以“波”的特性为主,尤其是在传输和附着时, “波”的“耦合”

作用尤为明显。“信息场”对应着一定的“能量” ,该“能量”及“信息”在“信息场”和人体间不间断地进行着交换,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场” 存在着一定的平衡趋势, 因此, 当人体的生命旺盛时, 体内“信息场”的活动强度会变得强烈,而此时体内“信息场”的感受(反馈作用却不是那么强烈;当人体虚弱或入静时,体内“信息场”的感受(反馈作用会变得比较活跃,并且更易于受到体外“信息场”的影响。

“自我意识”不断地“感应”到时空中的“信息场” ,这种“感应”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中,人会感应一些过去的信息“残留” , 也会感应到现在或“将来”的信息。所谓“冥想顿悟”就有这种主动“感应”在内。

至于被动的“感应” ,最为典型的就是人类的梦,其中有一部分梦是大脑与外界“信息场”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当人在某一时刻,某个特定的环境下会出现一些具有回顾或预知的“梦境” 。主动和被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所产生的“感应” ,在

某些时候也会出现交叉的现象。

空间“强力场” 的变化,会对“信息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自我意识” ,影响到生存状态。

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与非生物之间,也有着一种“信息场”互相作用与互相影响的关系。

过于简单的大脑神经是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实际上, 有些动物也有自我意识,只是与人类的有所不同。

四、“自我意识”研究的误区

对“自我意识”的研究,以现有的科技水平为基础,有些人认为为时尚早,甚至是徒劳无益。殊不知,在这方面,欧美国家早已走在前列,似乎我们又一次输在了起跑线上。

人们往往顺从于自己已有的习惯思维, 忽略了比较明显简单的事实,而习惯于隐含和复杂。

在研究中,人们更偏爱于哲学或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自我意识”的生物属性,形成畸形发展,哲学或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复杂、令人费解的程度。

在研究中,习惯禁锢于大脑范围内,顺理成章地将“自我意识” 归结于大脑自身的产物,不会也不愿意有所突破。

习惯于严循前辈的理论, 殊不知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只不过是近一百多年的事情, 最多也就是起步阶段, 还有许多东西有待于今后去发现。比如, 将达尔文等前辈的理论奉为圣典, 无视进化论也遇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人类的心智 (mind的自然演化等难点。

自然而然地将人和动物放在一起类比, 忽视了人和动物脑组织神经的复杂程度及机能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 人脑的脑电波为 113~130/秒发放频率,而动物只有

50~56/秒。

五、“自我意识”的研究

由于宗教或文化等原因, 人们似乎更愿意将“自我意识” 看成“灵魂” 。尤其是一些实验研究中,这两者经常被混淆。

可喜的是,现在的一些研究,目标已经十分明确。

英国伦敦市精神病研究院的学者费维克与南安普顿医学院的研

究人员帕尔尼以及荷兰 Rjjnstate 医院的首席研究员比姆·劳梅尔等人在相关研究中, 发现人的意识在大脑停止活动后, 意识依然继续存在。

关于证明“信息场”的存在,或许可以借助英国雷丁大学的威利博士进行的“大脑神经细胞实验” ,以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史蒂文·波特教授的“培养皿内神经细胞电信号的实验” 来证实。如果在他们的实验中,考虑加入相关的“信息场”屏蔽,就有可能从反方向证实“信息场”的存在。

当然,人类大脑结构极为复杂,不仅神经细胞数以亿计,还有数目更为巨大,作用尚不明确的胶质细胞。另外,大脑的神经单元又分成了许多不同的层次。这些都让研究变得极为复杂。

但是,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层次、区域的存在, 让其频率变化、能量波动、电波特质等发生变动, 才使得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成为可能。尤其是,由此来研究“信息场”与大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会成为研究的切入点。

大脑在完成某个功能时, 会有数以千计的皮层锥体细胞激活, 并产生相应的脑磁场信号, 虽然信号极其微弱, 但以磁场检测仪 (SQUID 等设备,进行相关的数据采集,应该有所收获。当然,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将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无论从理论实验上,还是从技术应用上都有许多工作可做。理解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给予人力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有着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某位国外著名学者曾经指出:“我们得承认在物理学上和生物学上没有找到任何东西和知觉有些微的关连。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知觉。因此,知觉一定是自然本性的一部分;或者概括地说,知觉是真实存在的一部分。除了如在量子论中成立的物理学和化学定律外,我们要考虑另外一套性质不同的定律。” 二〇一四年四月于太原 - 11 -

对自我意识的认识

对自我意识的认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 ——马克思 自我意识是对意识的一种形式,同时一种认知心理结构,它组织、调整、综合着人自身的行为。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构成了个性的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个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包括自身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世界的复杂关系。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意识到自己在感知、思考和体验,也能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目的、计划和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怎样,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行动等等,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人们通过自我意识来真正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通过内省,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求理解自己的情感、心理变化,自觉的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模式,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成功是产生于那些有了成功意识的人身上。失败根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让自己产生失败意识的人身上。” ——拿破仑.希尔意识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自我意识是个体的自我观,就是人对自己进行认识所产生的意识活动。自我意识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一般是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形成的。只有认识自我意识,驾驭自我意识,提高自我意识,你才能战无不胜,从成功走向成功。一切卓越的人物都是先从有了积极的、追求成功的自我意识而走向成功和卓越的。自我意识在人类的发展是上的作用属无法用其他事物来比拟的,既然它如此重要,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理解说说自己对自我意识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①对自我的确认——确任自己是谁的过程。儿童在3个月时能辨认自身以外的世界,5个月后略知别人的存在,8个月后了解自我的存在,1岁后随着语言的发展他们能从自己的安全、生理等需要出发掌握了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如“宝宝”等对自己的称呼,产生了“自我概念”。 ②对自我的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事物的进一步认识,通过与人交往,自我感觉、自我意象得到了发展,此时则为生理自我时期。 ③对自我的理想。进入青少年期,我们的身心日渐成熟,面临着更复杂的自我选择,对自我的优势和劣势有了一定的认识,自我意识水平有了较大发展,处处表现出自己的独立和自我理想,对自己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点尤为关注,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不再完全依赖于他人,在看法和行为上带有浓厚的自主色彩。此时被称为“心理自我”阶段,此后个体的自我逐渐走向成熟。 ——自我意识的层次 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为什么人类能够创造出如此绚丽多姿的现代文明,我想与人拥有“至高无上”的自我意识密不可分。但我并不是宣扬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注意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自我意识层次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自我意识的功能 自我意识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行为的坚持性;二是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三是影响人们在活动时的情绪;四是影响人们新行为的形成和习得行为的表现。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能使人们善于调节和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激励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善于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去努力实现目标;善于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从

(完整版)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安排及总结.doc

团体名称: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 领导者: 协助领导者: 指导老师: 团体性质:封闭、结构化团体咨询 成员对象: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在校大学生 人数:由 8-12 大学生组成(不含组长) 筛选方式:采取自愿报名方式 团体时间: 100-120 分钟 团体次数:4 次 团体地点:团体咨询室 辅导理念:詹姆斯将自我分成: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表示的是“自己认识的自我”, 即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后者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看法,如人的能力、社会性、人格特征及物质拥有物等。客体我有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而这三个要素都 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处于青春期的某些大学生由于没有形成对 自我的正确认识,而导致了不良的生活体验及情绪,这些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发展。把主体我和客体我结合起来看待自我,有助于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按照乔哈里窗口理论,每个人自我由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四个部分组成。 但每个人的四部分各不相同,且随着人的成长与生活经历,自我的四个部分发生着变化。当一个人公开区扩大,则其生活变的更充实,不论与人交往还是自处,都会显得轻松而有效率。盲目区变小,人对自我的认识越清楚,越能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力,团体咨询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扩大自我公开区,使其他区域减小。 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不仅喜欢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 事物,对于其他人而言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要对自己有信心。 团体目标:协助成员自我了解、正确接纳自我,相信并接受自己,能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认同,建立良好的同一性。 单元单元名单元目标主要活动内容 次序称 一我们是 1. 协助成员相互认识,建立团体融一、暖身(缘来是你)朋友洽、开放的气氛二、团体形成 2. 澄清团体目标及进行的方式,三、我们的约定 协助团体成员说出对团体的期四、我了解自己吗?(备 望选) 3. 制定团体契约五、分享与反馈 二我是谁 1. 鼓励成员分享,增进团体凝聚力一、暖身(滚雪球) 2. 协助成员表达自己、开放自己、二、20 个我是谁 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三、自画像 四、单元小结 三真实的 1. 发现并保持自己的优点,接纳自一、暖身(信任圈)我己的不足。二、优点轰炸 2. 欣赏他人的长处,接纳他人的不三、忠言逆耳 足,学习他人,欣赏他人。四、单元小结 3. 信任他人,学会帮助他人,加强 团体合作。 四独特的 1. 协助成员欣赏自己的长处,接纳一、暖身(轻柔体操)我自己的局限二、我的石头 2. 认识并接纳独特的自我,认识并三、我是一个独特的人 接纳独特的他人四、祝福 3. 成员总结分享这四次的收获与感五、惜别 想,面对团体结束的心情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走进新生活”团体辅导方案 ——大一新生适应团体辅导 一、团体名称:我的大学我的家 二、团体规模:40-60 三、团体对象:12级新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1号楼510、时间待定 五、团体活动目标:通过团体活动形式,促使班级成员尽快相识,初步形成班级集体意识,建立互信互助关系, 提高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积极应对出现的难题和困惑,为个人与班级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过程:

1、调整心态,从零开始。也许考上高职你会有所失望,觉得似乎比不上本科院校的同学, 但不要气馁,千万别消沉。高中所学的只是基础,而大学才会将你逐步培养成某方面的专业人 才,高职有着其更独特的优势,刚入大学大家机会均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最后的结果如 何,全看自己的努力。 2、做自己的财务管理。上大学了你得学会自己当家;攥着父母的血汗钱,算计每 月的吃、穿、用,既要考虑物质产品,又要考虑精神食粮。否则出现财政赤字,可是远水解不了 近渴,干着急。 3、家里”突然多了几个操着各地口音的兄弟(姐妹),要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处四年。相 逢是缘,大家都有优点,可以共同分享;也都有缺点, 更该彼此包容。 4、大学的社团名目繁多,每到新学年开学,校园里纳新启事到处贴,传单满天飞,千万要 沉住气,先忍一忍再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 先看看它的性质、以前组织的活动,再找师哥师姐聊聊,看该社团的口碑如何,最后要看它的会 费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方面你都能满意,那就去报名吧! 5、大学的学习几乎是堂堂换老师,节节换教室,上课同争议,下课各分散。自学是大学学 习的主要特征,不仅上课所学的要靠你的自觉性去消化吸收,即便你整个的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 去补充完善。所以除了专业学习外,应适当涉猎课外知识,使自己丰富起来。 6、如果你对现在的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没关系,专业知识都是相通的,一方面 认真学习、把毕业证拿到,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职业为目标, 以就业市场的要求为导引,建立自我学习系统,培养个人能力、资历。 八、结束: 1、体会分享: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用一句话说在现在的体会,对活动进行简要的总结。 2、合唱: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结束活动。 九、评价: 十、领导者介绍: 领导者: 协助者: 观察者:

《杜甫研究》主观题

《杜甫研究》 一、名词解释 1.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社会良知三要素:即忧患意识、批判意识、重建意识。 3.民胞物与:"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4.文章憎命达:文章憎命大:"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后句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5.以兹吾生理,独耻事干谒。此诗句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思是:因此我懂了了生活的道理,为奔走权贵之门请托而感到羞耻。悟生理:懂得了生活的道理。事干谒:指奔走权贵之门,以请托为事。 二、论述题: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评述 答:《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篇杰作是用传统的五言古体写成的。其实仅就"咏怀” 之作而言,杜甫之前已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如阮籍的《咏怀》、左思的《咏史》、庾信的《咏怀》、陈子昂的《感遇》、张九龄的《感遇》等著名组诗。这些诗歌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当时历史现实,或者借诗歌讽喻了当代社会。但是这些诗无论从体制还是从章法来看,都是无法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相提并论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在反映现实的深广和艺术力量的惊心动魄等许多方面,都开辟了新天地。"……少陵出而沉郁顿挫,每多大篇,遂为诗道中另辟一门径。”说得一点都不错。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天宝五载(746),杜甫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来到长安,渴望"立登要路津”。但事与愿违,屡受挫折,连生活也难于维持,"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亲身体验、并广泛接触了下层人民的苦难,洞察了"朱门务倾夺,赤族迭罹殃”的社会矛盾,诗歌创作出现了空前飞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赴奉先县看望寄居在那里的妻子,写出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全诗可分三大段。从开头到"放歌破愁绝”,紧扣题中的"京”字,"咏”赴奉先县之前,多年来"许身稷契”、"致君尧舜”的壮"怀”。从"岁暮百草零”到"惆怅难再述”,叙"赴奉先县”的经历,"咏”旅途中的感"怀”。从"北辕就泾渭”至结尾,写到家以后的感受,"咏”对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忧"怀”。"窃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是贯串全篇的主线,也是杜甫的主导思想。 开头至"放歌破愁绝”这一段紧扣题中的"京”字,"咏”赴奉先县之前,多年来"许身稷契”、"致君尧舜”的壮"怀”。这一段千回百折,层层如剥蕉心,出语的自然圆转。 诗的开头以自嘲的口吻表达自己矢志而不得实现的远大**抱负。诗人自幼嫉恶如仇,想凭借自己的才学求取功名,匡世济民,报效祖国。然而,昏暗的现实使他的志向不但不得施展,反而到处碰壁,以至生计窘迫。这就是诗中"意转拙”、"一何愚”感慨的由来,诗人称自己"窃比稷与契”的志向为"拙”"愚”,从这痛心的自嘲中,不难看出诗人难以抑制的激愤! 然而诗人并没有为此放弃自己的志向,相反对自己的抱负非常执着,"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正是这种执着决心的表达:" 独耻事干谒”,一个"独”字,刻划出了诗人不从时俗浊流,不卑躬屈节的傲岸精神,他对那些象蝼蚁一样的只经营自己的巢穴,逢迎媚上的龌龊之辈,极端鄙视,他敬仰的是那种遨游苍海的大鲸,并从这两种生物的品格中悟出人生的道理,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毅然要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走下去。"忍为尘埃没”是写甘愿忍饥受困也要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最后两句"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是诗人的感愤之言,也是爱国、忧民、忠君愿望不得实现的无可奈何的举动。 第二段从"岁暮百草零”至"惆怅难再述”。这一段,记叙描写议论并用。描述经过骊山时所见所感,揭露和抨击了阶级对立的现实和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 作者在描写经过骊山时的情景时,可以用痛心疾首来形容。诗人到达骊山已是"凌晨”,当时的骊山正是"蚩尤塞寒空”的弥天大雾。一个"塞”字,不仅表现出了雾气之大——仿佛整个天空都被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自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形成。自1890年威廉·詹姆斯(W.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以来,自我意识在心理学领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自我意识和人格成为社会心理学关心的主题之一。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自我 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和自我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自我是指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或是各种身心状况的总和。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部分,即物质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在西方,自我也存在两个混淆的概念,即self和ego。一般而言,大多数实证 研究都是围绕self进行的,对于ego,则一般为思辨性探讨。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 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一般认为自我意 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向。自我认知,即对 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举例来说,个体对自己身高、相貌、健康状况、 性格或是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好坏等的认识就是自我认知;而对自己身高、相貌的满意与否产 生的愉悦和自卑情绪,对自己性格的欣赏或不满情绪,以及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就是自我情感; 根据自己外在条件而扬长避短地装扮自己的想法、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就属于自我意向的范畴。 自我意识是在自我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和分化出来的。也就是说,个体在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可以把自己与客观世界、自我与非我区别开来的时候,自我意识也才出现。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 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从自我中的精神自我部分产生发展而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又可以把 自我意识看作精神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自我的一部分。但我们要认识到,自我意识一旦产生,便有了相 当大的独立性。 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认知范畴。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 我概念只是自我认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 和自我调节有着深刻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概念、自我意识都涵盖于自我的范畴之内。由于长期以来, 西方和国内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研究都是在自我(self)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在下文的一些相关理 论阐述中,我们不做严格的区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所谓自我意识的结构,是指自我意识由哪些心理成分或基本表现形式所构成。

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综述

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综述 摘要:儿童大约在二三岁出现自我意识,在经历了婴幼儿期、学龄期、少年期、青年期的发展历程后,大约到青年中期左右,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自我意识逐渐达到稳定和成熟的水平。本论文即对我国20多年来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自我意识发展婴幼儿青少年 我国心理学界对自我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中对“自我”、“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等概念也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未做严格区分。朱智贤认为,自我是个人自我意识的凝聚,即人对自身的观念系统。时蓉华认为,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李德显认为,自我意识不同于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属于一种主体自觉的、能动的行为过程,包括知、情、意三大过程,是个体的“主我”实现认识“客我”的方法和手段,而自我概念就是这一过程的目的和结果。主体通过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概念,两者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尽管不同研究者之间存在分歧,但一般认为,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和自己与他人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一个多纬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就形式而言,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3个方面;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致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婴儿期的没有自我意识发展到青年期的自我意识接近成熟,需要一段很长的过程。 一、婴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婴儿期儿童主要指0-3岁的儿童。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动作加强了,由随意性向精确性方面发展。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语言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为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准备。 几个月大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甚至不能区分自己的身体与外界事物。大约到8个月时,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即生理自我开始萌芽,这是自我意识的开端。大约在1岁末的时候,牙牙学语的儿童开始使用手指,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 在儿童2-3岁的时候,从跟周围人的共同生活中知道自己名字到逐渐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方面,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了。从这时起儿童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儿童常说的“我自己来”这句话是最为

自我成长-团体心理辅导详细方案

自我成长-团辅方案 第一单元: 我是谁——探索自我 一、单元目标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让成员们互相认识,建立小组,形成的团体氛围,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与接纳,并让成员们通过学习什么是自我意识,对自我有个初步的了解。 1、通过热身活动(刮大风、Hedin方程式)打破尴尬沉默的气氛,使气氛融洽活跃,使同学们更快地融入团体。 2、通过主要活动(你我的约定)使同学们尽快相识,保证团体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良好的团体氛围的形成,共建团体交往规范;(别人眼中的我、自画像)使大家在通过不同事物表现自己的时候,对自己的有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对自我深入理解做好铺垫作用。 3.通过结束活动(一句话感言),让成员小结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二、活动内容(共 105分钟) (一)开场白(10分钟) (1)主持人介绍自己与指导老师以及辅导员。 (2)简单说明此次团体的目标及进行方式,团体辅导的活动形式和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 团体辅导是模拟一个团体的体验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自我认识、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的态度与行为模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活动、纸笔练习等形式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启发,支持鼓励,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要学会主动、积极、勇敢的开放自我。在团体中你投入了多少,将决定你得到了多少。团起星火,体验翱翔,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3)团体宣誓 注意:在宣誓前,主持人要简明扼要地说明团辅所要遵守的五点原则并说明其目的。五点原则包括: ①守时。 ②注意力集中在此时,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③坦诚、开放。 ④用开放的心态理解别人。 ⑤保守秘密 (二)热身活动:(共20分钟) 1、刮大风(15分钟) 活动规则: (1)大家先围成一个圈坐下来,间隔尽量大一点。 (2)主持人说出一些关于在场的同学们的某些特征的口令,比如大风吹大风吹到戴眼镜的同学身上,那戴眼镜的同学就要离开原来的位置寻找一个新的位置坐下来。 主持人的口令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小风吹小风吹到戴眼镜的同学身上,这时就是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杜甫研究答案

1、“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句出自杜甫诗(《》) .登楼 .登高 .登兖州城楼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句出自杜甫诗(《》) .赠韦左丞丈济 .奉赠王中允维 .客至 .夏日李公见访 3、杜甫大历二年创作《登高》时,杜甫的所在地是() .梓州 .秦州 .夔州 .阆州 4、在杜甫生活和创作的四个时期中,创作量最大的是()时期。 .漂泊荆湘 .漂泊西南 .困居长安 .漫游齐赵 5、下列人物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没有咏到的古人有()

.司马迁 .宋玉 .庾信 .诸葛亮 6、《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的体裁是() .五古 .五排 .七排 .七古 7、《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体裁是() .五古 .五律 .五绝 .五排 8、“三吏”、“三别”作于() .陷贼长安时 .任左拾遗时 .任华州司功参军时 .寓居同谷县时 9、《兵车行》作于()

.读书漫游艺机时期 .困守长安时期 .陷贼为官时期 .漂泊西南时期 10、高帝子孙皆隆准,_______。《哀王孙》 .始知神龙别有种 .龙种自与常人殊 .密奉贤旨恩宜殊 .王孙善保千金躯 11、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____(忧生)。 .命运忧患 .生命忧患 .社会忧患 .时光忧患 12、大道之行也,____。 .天下大同 .天下为公 .天下为私 .天下公私分明 13、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的思想意识。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

.历史使命感 .社会危机感 .社会忧患意识 .民族忧患意识 14、杜甫属于谏诤而不任怨----谏过匡邪而扬善不隐恶的“__” .良臣 .忠臣 .贰臣 .佞臣 15、_____,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黄冠归故乡 .冠盖日云积 .冠盖满京华 .冠冕通南极 16、关于《哀江头》的主旨有两种意见。一是____,一是词婉而雅。 .风雅说 .讽鉴说 .比兴说 .讽刺说 17、百余年间未灾变,_______。……(《忆昔》)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是指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意识的社会性、自我意识的形象性。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在意识发展的序列上,自我意识是处于高级阶段的心理活动。从人类的种系发展来看,在人类的早期,如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出现的古巴比伦文化,虽然有许多关于天气、农业和土地丈量方面的知识,但没有形成关于人类自身的认识。只有在古希腊,人类才第一次开始对自己进行研究,因此古希腊文化的出现才是人类成熟的标志。同样,从个体发展来讲,也是先有对外部的意识,然后才有对自我的意识。刚出生的婴儿虽有对外部刺激的感知,但完全没有“我”的概念,他们玩弄自己的手指头就像玩弄玩具一样,这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萌芽。大约在一岁时,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时就出现了自我意识的萌芽。而到两岁左右,当儿童能用“我”来称呼自己,并能区分我、你、他时,其自我意识才算是真正产生了。 自我意识一旦形成,个体就摆脱了物我不分的混沌状态,实现了自我的对象化,就能客观地审视和评价自己。更重要的是,有了自我意识以后,个体就有了主动性和选择性,有了自我调整的能力,就能够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及未来的发展做出解释和判断,并主动采取措施,促进自身人格的改变和完善。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只有真正能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对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等有了清醒完整的认识后,我们才能说他的个性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了。换句话讲,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反映出他个性成熟的程度。 意识的功能:(1)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进行构建。 一个人对现实的个人建构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意识的连续。在我们的意识里,存在着我们经历的和思考的一切,它包含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对将来的设想。每个人对现实的自我构建也就是对现实的自我的建构,这样的建构正是通过意识尤其是自我意识实现的;同时,自我建构的发展过程也是自我意识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而一个人的自我建构一旦形成及相对稳定之后,他就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看待世界、解释现实。 所谓现实的文化建构是指“由特定的一组人群的多数成员所分享的思考世界的方式”。文化建构诗意个人建构为基础的,即是由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个人建构的群体完成的,他们具有相似的意识形态和分享同样的经验,而文化建构一旦形成,又会对个人建构产生强烈的影响,如果说,个人建构强调的是自我意识的话,那么文化建构则突出的是社会意识。 (2)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都面对大量信息的输入,而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应。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应,因为对我们来说,许多信息都是无足轻重的。我们所要处理的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信息,而意识的存在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中提取出那些“关键”信息并进行加工。而且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要进入到我们的长期记忆中,只有那些“需要”进入的信息才可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也必须依赖于意识。 (3)使我们能够进行最佳决策和做出最佳行为。 通过对以前各种经验、知识等的建构,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规律,再结合当前的场景可以对当前的刺激做出合理的反应,并能对这些反应的结果进行有效地预测。在活动中,外界刺激的输入是非常多的,意识的存在就为人们遵守这些观念

自我探索团体辅导计划书

单元主题目标活动内容材料 1Hello!你好(1)引发参与兴趣; (2)彼此认识,建立互动关 系; (3)建立团队,增强团队凝 聚力。(1)滚雪球:用一句话自 我介绍,后面的人要先 重复前面人的自我介 绍。 (2)我是立法委员:事先 准备的团体规则卡片进 行表决,再每人写下自 认为合理的规则进行集 体表决,最后把所有的 规则写在海报纸上并签 名; (3) 现在的我:每个成员 写下最适合形容自己的 句子或词,封好,交给 领导者。 欢快音乐、纸 片、笔、彩笔、 海报纸、信封 2关于我(1)了解自我在生活中扮 演的角色; (2)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3)认识自己的价值观。(1)我是谁:写上自己 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 色并介绍自己所填写的 角色,选择自己觉得重 要的几个,说明为什么 它们很重要。 (2)对方眼中的我:写 下父母、同学、朋友、 老师、自己眼中及理想 的我等问题; (3)价值大拍卖:假如 你有1000万竞标以下 物:无限透支的信用卡、 诚实勇敢的品质、与情 人浪迹天涯……在表中 填出预想价及成交价。 纸、笔、价值 表、白板、记 号笔 3自我巡礼1.根据自我袒露程度和他 人意见来促进成员认识自 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探索自我开放的程度; 3.促进成员自我接纳。(1)周哈里窗:通过抽 签将成员两两配对;分 发周哈里窗二分表格, 使成员两人一组进行填 写;A、B格不能给对方 看到;写下特质时尽量 用条列式。——彼此就 所写加以讨论——讨论 自己得到的反馈——记 录自己已经知觉的部分 并发表感想。 (2)优点大轰炸:每一 签、周哈里窗 二分表格

位成员都说出在某一位身上发现的优点——被夸奖的成员只需静听,不必表示感激——全部结束后,成员交流被“轰炸”的感觉。 4自我发掘(1)帮助成员更好地了解 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帮助成员对自己有利 的资源,接纳不足。(1)资源与缺陷:领导 者发下缺一角的圆形纸 片,请成员在圆形纸片 上写下现在所有的资 源,发下圆形纸片的缺 角,成员写下他们想要 追求的东西; (2)分享《失落的一角》 的故事 (3)总结分享鼓励追 求但不要忘记自己拥有 的尝试接纳自己的缺点 圆纸片、笔 5回首与展望1、帮助成员归纳并展望自 我; 2、鼓励与增加成员信心; 3、协助成员在团体结束后 健康地自我成长。(1)画出生命故事:从 左至右画一道长横线。 在线条的左侧,写上 “0”这个数字,右方, 写上你为自己预计的寿 数。把对你有着重大影 响的事件标出来,快乐 的事,写在生命线的上 方,相反就标在下方。 点右边代表未来岁月, 你也可以把你想做的事 情标在生命线上。 (2)整理、回顾、珍重、 结束: ①领导者发还准备好 的资料夹(内有:前面 几次团体活动中,成员 所做的一些测验以及第 一辅导所做的信封)借 由这些,协助成员回顾 前几次团体的内容、发 生的事件以及所学,引 发成员回想自己印象深 纸、笔、资料 袋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自我评价,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大约需要二十余年。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大约在一至三岁是以儿童学会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第二次飞跃是在初中阶段。 国外有人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与外界事物的区别。婴儿经常吸吮自己的手指,而且津津有味,只因他把母亲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这时,他还生活在主体与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到了八个月左右的时候,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了一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对象区别开来,能够初步的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一周岁后,儿童逐渐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但还只是把自己的当作客体来认识。大约到了两岁左右,儿童逐步学会用“我”来代表自己。三岁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呈现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人称“我”的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自立的要求;出现羞愧感和疑虑感。做错事时,他会感到羞愧;碰到问题或矛盾时,他会感到疑虑;产生占有欲和嫉妒感。当他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如食物、玩具、衣物等)时,就想独自占有,不愿与他人(尤其是同龄人)共享。应该说三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行为的中心仍然是自我,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 第二阶段为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个体社会化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与获得社会自我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邻里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渐形成各种角色观念,个体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然而这一时期能够引起他们注意的还是外部世界。对于自己的内在心理状态,他们并不了解。他们并不明白情绪是一种主观感觉,而常以为是由某种客观原因造成的,也不太善于用自己的视角去解释事物、认识社会,更多的是参考甚至模拟成人的相关观点。 第三阶段为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开始成熟、进入心理自我,个性逐渐形成。从青春期到成年约十年里,个体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并逐渐获得心理自我。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还是很容易发生问题的,如自我认识失实、自我调节失控等。那么,如何促使儿童拥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呢? 1.鼓励儿童多参与各种活动,多与同龄伙伴交往。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要必须放弃“自我中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关心理解他人的心情;他们必须学会自我控制、宽容忍让,重新认识、评价自己,调整自己的言行,否则,他们很难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儿童的自我意识正是借助于一次次的误会、争吵、和好、共享而得到不断改进的。 2.让儿童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无论儿童对或错、进步或退步,都可以让他自己做出反思,从而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3.培养儿童积极的及我一时。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评价。成人对孩子的评价要有分寸,尽量少用“最”字,以免孩子产生自

自学考试大纲:杜甫研究(2002年9月版)

课程编号:0047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杜甫研究》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4学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杜甫思想研究、杜诗艺术研究、杜诗影响研究、杜诗版本、资料研究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概论》等专科、本科段的必修课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习领域,并能运用已经学到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代作家、作品的能力,以及更深入地了解杜甫这样一位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的思想特点、人格精神,了解杜诗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了解杜甫与杜诗的真正价 值、巨大影响等等。 学习本课程,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学遗产,培养高尚情操,增进爱国热情、提高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杜甫研究》的课程内容共分为五章,各章的具体讲授内容与考核要求如下: 第一章绪论——历代评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对唐以来各个时代的评杜、学杜情况,特别是那些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人物的评杜、学杜情况进行叙述、分析、归纳,并进而概括提炼出一些带有倾向性、规律性的结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唐五代 1、杜甫在世时 识记:给杜诗以较高评价的人名;有代表性的评论材料,说明这些评价之所以很难代表当时普遍看法 的原因。(次重点) 理解:时人对杜甫、杜诗不够重视的历史事实。(一般) 杜甫本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才能、成就颇为自负的事实,并能引用一些诗文材料加以印证。(一般) 杜甫在当时的实际影响与地位,分析个中原因。(重点) 2、中唐 识记:高度评价杜甫、杜诗的中唐人的姓名以及对后世评杜产生较大影响的典籍、材料。(一般)

第二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目标?”“我为什么上大学?”等形而上的问题。当我们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向别人描述你自己时,你首先想到的特征是什么?是你的性格特征如外向、内向还是外表特征如高、矮、胖、瘦?还是社会类别如男女等?事实上,你可能更倾向于用概括性的语言对自己做一个总体评价。如“我是一个追求优秀的大学生”,“我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但有些懒惰自制力弱的人”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真实体现。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古希腊时期,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身人类自身。人类对自我意识的真正研究始于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扼杀、对个性自我的否定进行了尖锐地批判,并喊出了“我是凡人,我有凡人的要求”的人性解放之声。此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最先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了“用心灵的眼睛去注意自身”的精辟论断,揭示了对自我意识的发现的途径。笛卡尔之后,有关自我的研究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的三结构说”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从人格的三个维度上研究自我的发展。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既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与意识相对应的是“潜意识”,弗洛伊德曾用冰山比喻。意识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尖峰,而潜意识则是潜藏于海底的冰体,蕴藏深厚,但不被看到,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潜意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提出凡属于我或与我有关的事物都是自我的内容如身体、品质、能力、愿望、家庭等,自我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次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指出:自我是一面镜子,它从别人那里反映自己的行为,自我是经历无数次他人评价而形成的社会产物。而米德(G.H.Mead)则认为: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主体我代表每个人的自然特性而客体我代表自我社会的一面;主体我先于客体我形成,客体我形成需要很长时间,自我意识的发展包含主体我与客体我不断对话。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如果再进一步简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自我探索 团辅策划案

认同自己,欣赏他人 -----“自我探索”心理团体辅导策划书 首先,感谢你们选择我们的“认识自我,欣赏他人”为主题的自我探索团辅活动! 什么是团体辅导呢?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从定义上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第一,团体辅导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第二,它是通过“团体”的方式去辅导他人。团辅是和班队课有一定区别的,虽然都是通过一些游戏等形式来表达一个主题,但是团辅更注重参与者的心理变化,目的在于帮助,游戏的设置更加专业、循序渐进。 而我们的团辅是以“自我探索”为主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认识自己,欣赏他人! 那什么又是自我探索呢? 所谓自我探索,就是借助先进的职业发展理论,使用比较成熟的职业测评和非正式评估工具,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职业价值观以及职业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的量化评价和分析,更科学地、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技能又是什么。进而清晰地确定自己喜欢且又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可以这么说,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自我探索,或深或浅。想着自己是谁,自己活在这世上是为了什么......有很多人迷惘过,痛苦过。而我们这次团辅是想帮助大家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才可以走好自己的人生! (一)暖身分组:风儿吹 说明:热身活动,让学员兴奋、紧张起来,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时间:15分钟 活动目的:在大家消除陌生感的同时,添加一些能够让参与者自我探索的条件,事半功倍。模拟由表及里的自我探索过程。 前期准备:无或者风车纸帽 活动程序: 1、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一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旁人问:“吹什么?”,如果那人说:“吹穿红衣服的人”,那么所有穿红衣服人就必须离开位子重新寻找位子。没有位子的人就站到中间继续进行活动。 2、如果说:“小风吹。”就反着进行。 注:依照现场的活动氛围也可适当的添加惩罚环节 分享环节参与者的情感反馈 过渡语:我想,经过这个环节,大家一定都放开了吧!大家在体会团辅乐趣的同

自我意识问卷

1.我的身体健康。 1 完全不同 2 大部分不同 3 不确定 4 大部分相同 5 完全相同 2. 我喜欢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大方。 3. 我举止端正,行为规矩。 4. 我的品德好。 5. 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人。 6. 我经常心情愉快。 7. 我的家庭幸福美满。 8. 我的家人并不爱我。 9. 我讨厌这个世界。 10. 我待人亲切友善。 11. 偶尔我会想一些不可告人的坏事。 12. 我有时候会说谎。 13. 我的身体有病。 14. 我全身都是病痛。 15. 我为人诚实。 16. 我的道德不坚强,有时想做坏事。 17. 我的心情平静,不忧不愁。 18. 我经常心怀恨意。 19. 我觉得家人不信任我。 20. 我的家人朋友对我很器重。 21. 我很受别人欢迎。 22. 我很难交到朋友。 23. 有时候我觉得很想骂人。 24. 我偶尔会因身体不舒服,脾气变得有点暴躁。 25. 我的身体既不胖,也不太瘦。 26. 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 27. 我觉得我不太值得别人信任。 28. 我经常觉得良心不安。 29. 我瞧不起我自己。 30. 我对我自己现在的情形感到满意。 31. 我已经尽力去孝顺我的父母。 32. 我觉得我对家人不够信任。 33. 我对自己的社交能力感到满意。 34. 我对自己待人的方式感到满意。 35. 偶尔我会在背后说些别人的闲话。 36. 比赛时,我总是希望赢。 37. 我觉得身体不太舒服。 38. 我对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不太满意。 39. 我觉得我的行为合乎我自己的良心。

40. 我对自己的道德行为感到满意。 41. 我觉得我这个人还不错。 42. 我对自己感到不满意。 43.我不太喜欢我的家人。 44.我目前与家人所保持的良好关系,我感到满意。45.我觉得我在社交方面不够理想。 46.我觉得我和他人处得不够理想。 47.听到黄色笑话,我有时会忍不住的笑出来。 48.我有时会把当天该做的事情拖到第二天。 49.我的动作时常显得很笨拙。 50.我很少感到身体不舒服。 51.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凭着良心做事。 52.为了胜过别人,有时候我会使用不正当的手段。53.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能够照顾自己。 54.我经常不敢面对难题。 55.我常和家人发生争吵。 56.我的行为常无法满足家人的期望。 57.和陌生人谈话,我觉得困难。 58.我尽量去了解别人对事物的看法。 59.我偶尔会发脾气。 60.我很会照顾自己的身体。 61.我常常睡得不好。 62.我很少做不正当的事。 63.对我而言,做正当的事或表现良好的行为是有困难的。64.我时常没有经过事先考虑,就冒然行事。 65.我遭遇到困难时,都能轻而易举地加以解决。 66.我很关心我的家人。 67.我尽量公平合理地对待朋友与家人。 68.我和别人在一起时,常觉得不自在。 69.我和别人相处得很好。 70.对于我所认识的人,我并非每个都喜欢。

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方案 一、相识与信任 【活动构想】 人需要交往,但只有互动与合作才会充实提高;人渴望交往,但只会向具有安全感的人打开心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借助小组活动,营造安全氛围,使交往对象逐步由少到多,通过渐进的自我袒露,帮助学生在小组团体里感到自在与自然,彼此间形成融洽气氛,彼此的认识逐渐深入,彼此的相似点被发现,信任感渐渐建立,凝聚力不断增强。 【活动目标】 (1)可以在两人小组较仔细地描述自己的特点与期待; (2)每个人可以说出每个成员的名字和每个人至少两项特点; (3)发现自己和其他成员共有的担心或问题; (4)增加自己和小组成员相处时的自在感; (5)组建心理活动小组; (6)了解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及方式。 【活动准备】 指定或自愿担任小组长,召开小组长会议,建议跨寝室、性别成立合作小组,每组6~8人,并公布于众。 指导者事先要选择好盲行路线,最好道路不是坦途,要有阻碍,如上楼、下坡、拐弯,室内室外结合。每人准备蒙眼睛用的毛巾或头巾。 足够的空间,可以挪动的椅子。 音乐背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实施程序】 活动一:喜相逢 (一)热身活动(进化论) 全体活动,在空地或草地上,每人以“石头一剪子一布”定胜负,按“鸡蛋一小鸡一凤凰”进化。胜者进一级,负者倒退一级(最低级不用退一级)。开始时全部都是“鸡蛋”,但活动中找人决胜负只能找同级的猜拳,如“小鸡”只能找“小鸡”。活动中要模仿充当的角色的动作:当“鸡蛋”要双脚下蹲,双手下垂贴住身体;当“小鸡”要半蹲,手背放在身后行走;做“凤凰”就要双手展开,直立行走,就算是完成,取得胜利。

(二)相逢与互识 1.最佳搭档。 先准备彩色纸剪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并一分为二。把裁好的彩色纸由学生自由抽取。每人找到与自己同色且形状相匹配的另一半,组建成两人一组。 2.两人一组自我介绍,时间约8分钟。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如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曾遇过的最恐怖事件等。每人限时3分钟。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者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 3.六人一组互相介绍。刚才自我介绍的三个组合并,每6人一组,每个组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其他新朋友介绍。介绍完毕后,新朋友可以向被介绍者提一个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被介绍者立即回答,当然,如果认为别人问的问题自己不想说,可以表达出来。这样,回答者因被全组其他组员关注而增加信心。 4.六人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按顺时针进行。每个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含三项内容:姓名、所属、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规则是:当第1个人说完后,第2个人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第3个人一直到第6个人都必须从第1个人开始讲起。如第1个人介绍:我是来自湖南工业大学包装学院的、性格比较外向的王一兵”。第2个人则说“我是来自湖南工业大学包装学院的、性格外向的王一兵左边的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酷爱读书的刘力。”以此类推,每个同学都从第1个人说起。有的同学一时记不起太多的信息,全体成员可以一起帮他。当最后一个同学介绍完毕,全组为之鼓掌。比一比哪一组最先完成。(三)分享与交流 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把全组成员一一向全班介绍。大家评议给分,教师将得分写在黑板上。统计各组的成绩,得分高的一组获胜,得分低的一组唱一首歌或做其他活动。 活动二:信任之旅 (一)暖身活动(棒打薄情郎) 选出一位执棒(模拟棒)人站在圈内,由他所面对的人开始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位被叫的人面前,此时如果他无法叫出另一个人的姓名,则执棒人可一棒打下,将他打醒。他如能叫出另一个人的姓名,则执棒者就再跑到另外那个人面前,如他无法马上讲出另外一个人的姓名,也照样一棒打下。如此继续下去。可由3~5人轮流出来执棒。 (二)无家可归 大家随意站着,主持者口令:“变!五人一组……七人一组……三人一组……八人一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