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家“无为而治”理论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道家“无为而治”理论的反思
内容提要许多人把“无为而治”视为极上乘的管理理论,但是有更多的事实,证明这一理论存在不足。
关键词无为而治以德化民法律准则
无为思想是老子的处世哲学的原则,①由无为开展的各项功夫,如柔弱、不争、无知、无欲等等。统治者会自我约束、率先垂范吗?
一、“无为而治”治国的不足之处
(一)“无为”不是为君之道
苏格拉底说:“你想要得到一个优秀音乐家的名声吗?获得这个名声的唯一可靠的办法是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同样,你想被人认为有能力像一个将军或一个政治家那样去为国尽力吗?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也是去获得指挥战争和治理国家的艺术和经验,并成为一个真正称职的将军或政治家。”②一个治国的君主或至高的管理者,是依靠强大的军队来保障法律法规的严肃,规范底层民众的行为,确保政策的实行;还是不理朝政,放任所有“高层”的权力。众所周知,凡是独裁君主都会用军队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道家理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但是,“一国要永久保存其文明,甚或要相当长久保存其文明,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编制常备军。”③而且,军队是专制王权的重要支柱。④
道家理论产生的环境,在周的衰亡到各诸候竞相称王,和春秋、战国及秦统一的过程中,维持自身统治地位、抵御外侵、得到别国尊重,必然要依靠兵力。所以独裁者必然重视军事与国防,甚至高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把天下看做是一神圣而奥妙的器物一般,不可以大有为,不可以紧抓不放”⑤这是不合时宜的观点。霍布斯先生的学说认为,自然状态就是战争状态;在建立起市民政府之前,人们中间不可能有安全或和平的社会。因此,按照他的说法,保护社会就是支持市民政府,而推翻市民政府就是使社会崩溃。⑥
如上所说,政权需要军队,而军队也可以建立政权。为了兵出有名,许多不正义的战争都是依靠军队强大,以及高喊正义口号和用不道德的手段征服别人,而结果他们也得到正义的称谓。“无为而治”不能阻止战争,对战争的威慑也
远不及军队。“夫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最后恪成大统。”如此说来,在无政府、国家的社会状态,人与人之间都不争的秩序又由谁来维护,安全由谁负责?在生存和发展等问题上,如何进行社会分工、采用何种生产方式?现实中一味的对不争的提倡,既无法带给人民安全,也不能带给国家和平与社会稳定。
如果说,“君主的义务,首在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⑦那么,没有军队是不可行的,不争也是不可行的。所以,“无为而治”不是为君之道。
(二)汉代政策与“无为而治”
关于汉代修养生息的措施,有人称为“无为而治”。
“它通过减免赋税来缓和君主(统治者)和民众的矛盾,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汉惠帝那时候,税率减成十五分之一;汉文帝时期有12年的时间全国免税;汉景帝时候把税率由十五分之一减成三十分之一。同时在徭役上,尽量少使用老百姓,尽量少调发徭役。国家的粮食更多了,粮仓全都满了,当时粮仓存了大量的粮食,有很多地方粮仓里粮食都腐烂了,国库里存了大量的钱,这个钱存了很多……”
以上是《汉代国策风云》对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描写,但是有几点情况可以证明汉代国策与“无为而治”是不同的。
1、减税、免税是政府(统治者)调控的行为,⑧不是因为君主无欲造成的;
2、徭役是道家主张的,但为了金钱而劳作也是道家不主张的,道家理论过
于抽象,从没说过解决问题的关键,及思维的正确模式等。以及弄不清楚君与民的责任、人与人的欲望、财产私有的意义;⑨
3、当时对匈奴的政策与战争,违反无为而治“不争”的原则;
4、私有物品增多及贫富差距的加大、私有制的发展及社会分工,对穷人生
存的权利和选择更好生活的权利,必须由法律来保障,道德不会给这些权利法定的理由。⑩
这些都不是“无为而治”的主张。对西汉的政策有学者认为是“萧规曹随”。而在此制度下出现了召信臣等爱民如子、严守律法的官吏,他们的存在与政策的有紧密的关系。
政策与执行和结果有许多不同环节相互作用,每个环节都是关键的,任何缺失都会使政策失误。虽然常有政策失调,是因为局限所致,但人类的进步恰
恰是在这种认知和实践的过程中得以进行。如果单纯的把汉代休养生息政策视为“无为而治”,忽视必要的客观存在,对“无为”作以极高的评价,实在过于勉强。
二、无为而治能否以德化民
“无为而治”指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后泛指以德化民。○11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含有两个前提,一是统治者要自我约束、率先垂范;一是实行愚民政策。自我约束对统治者来说很难做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也非常有限。愚民政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所以无为必将导致严重的消极影响。○12
(一)道德是否具有约束力
一切美德都是不明确的、模糊的和不确定的。这种准则只是使我们对应该努力达到的完美状态有一个泛泛的了解,而没有为如何做到这一点提供任何明确无误的指导。”○13
1、因为不同的道德准则的准确程度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尽力把它们收集和整理在体系中的作者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人始终坚持有关某种美德的考虑,自然地引导他们采用的那种不明确的方式;而另一种人则普遍地、尽力采用其中可能具有确定性的戒律。前者像批评家那样写作,后者像语法学家那样写作。○14
(1)关于前一种人,我们可以把道德学家计算在内,他们自我满足于以一般的方式描写各种罪恶和美德,指出某种倾向的缺陷和不幸,并指出其它倾向的正当和幸福,但是不喜欢规定许多无可置疑地适用于一切特殊情况的明确的准则。他们仅按语言可能说清的程度,首先,努力确定在哪一方面存在内心的情感,即每一种美德据以树立的内心情感;确定哪一种内心的感情或情绪构成了友谊、人道、慷慨、正义、高尚以及其它一切美德的本质,也构成了与之对立的各种罪恶的本质;其次,努力确定什么是行动的一般方法;什么是那每一种情感都可能导致我们达到的普通的行为的常态和一般趋向,确定一个友好的人、一个慷慨的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以及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在普通的场合会怎样做,是可以相当正确地完成的。可是,要根据各种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来表述每种情感经历,或应该经历的一切变化,是不可能的,它们是无穷无尽的,也无法用语言来表示。哪一个人能够列举和说清楚某种情感可能经历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