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清华)PPT课件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管理工作的启示-精选文档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管理工作的启示-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8cb895a561252d380eb6e57.png)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管理工作的启示“无为而治”思想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哲理阐释了道家思想的至高境界,在当代同样蕴含着其至高至深的领导学智慧。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把“无为”思想推陈出新,挖掘“无为”思想的领导学价值,对于丰富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提升领导素养和领导艺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无为而治”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主要论述出自老子。
老子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矣”,“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等。
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它完全是被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
“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
由此可见,“无为”思想的主旨在于“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为方法和手段,达到“无不为”之目的。
老子的领导学意义上的“无为”主要是从领导方法的角度加以说明的[2]。
作为领导工作方法,老子通篇主张少扰民,扩大自我发展空间;多求真,不要违背规律而妄为;少专断,营造其乐融融之氛围。
二、“无为而治”与现代领导管理工作领导艺术是确定工作方针、工作策略、工作中心、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的技能,它既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我们常说“熟能生巧”,在领导工作中,这个“熟”就是领导经验,这个“巧”就是领导艺术。
它必然地具有艺术的某些共性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形象性,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是情感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三是创造性。
而学习领导艺术,最根本的要求是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领导者。
领导艺术应该提倡“法无定法”,它的最高境界同样是“无法而法”。
也就是说,我们的领导工作必须支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不同的领导对象和工作情况来确定我们的具体领导方法; 要根据不断变化着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来改革和创新我们的领导方法,实施创造性领导。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750fa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2.png)
道家管理思想强调和谐、平衡、顺应自然等原则,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组织协调、 领导力培养、员工激励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02
道家领导艺术对现代企业领导层 启示
无为而治理念在领导实践中应用
授权与放权
领导者应信任下属,赋予 其一定权力和自主性,避 免过度干预。
道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的 影响
汇报人:XX 20XX-02-08
目录
• 道家管理思想概述 • 道家领导艺术对现代企业领导层启示 • 道家团队协作观对现代企业团队建设影响 • 道家创新思维对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作用
目录
• 道家养生之道对现代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启示 • 道家伦理观念对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指导意
01
02
03
“无为而治”
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过 度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 的规律发展。
“柔弱胜刚强”
倡导以柔克刚,注重运用 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的和谐统一,注重整体性 思维。
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关系
道家管理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 发展。
及时反馈与调整
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进 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培养共同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
1 2
确立团队共同目标
明确团队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激发团队成员 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强化团队文化建设
通过团队活动、培训和交流等方式,加强团队成 员之间的互动和了解,形成共同的团队文化。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建立员工心理援助机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员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 受能力。
道家思想ppt 课件
![道家思想ppt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d6f0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0.png)
社会行为准则
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社会 的发展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社会行为准则应以自然 主义为指导。
生态保护意识
道家强调人类应当具备生 态保护意识,珍惜自然资 源,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道家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 ,主张在满足当代人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 的生存与发展。
自然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环保意识觉醒
道家思想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平衡身心
道家思想提倡平衡身心,即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来达到身心的和谐。在现代生活 中,人们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道家思想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顺应自然
道家思想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自 然规律,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遵循道家思想,人们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 高生活质量。
ERA
道家思想的起源与背景
起源
道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哲学流派之一 。
背景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开始反 思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道家思 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
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之 一。
庄子
老子之后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进一步发展了道 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基本理念
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自然 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 ,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强行
干预。
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万物皆有其自然发展 的规律,人们应该尊重自然, 不违背自然法则。
守柔处弱
道家主张守柔处弱,认为柔弱 胜刚强,人们应该保持谦虚、 谨慎的态度。
反朴归真
道家追求反朴归真的人生境界 ,认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才
清华管理学电子课件 《管理学》课件
![清华管理学电子课件 《管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ee954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b.png)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1 管理的定义和作用1.2 管理的职能和性质1.3 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4 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1.5 管理的基本原理1.1 管理的定义和作用1.1.1 管理的定义•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去完成它。
•法约尔(Henri Fayol):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孔茨(Hard Koontz):“各级管理者都担负着创造和保持一种使人们在群体中相互配合工作的环境,从而达成精心选择的任务和目标。
”•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赫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我们的定义•管理是指社会组织中,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
这个定义有6层含义:1.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2.管理的客体,即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资源。
3.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4.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组织目标,是一个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过程。
所以,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一切组织。
5.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6.管理活动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
1.1.2 管理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的存在。
•管理和技术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只车轮。
《道家管理思想》课件
![《道家管理思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daf0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3.png)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可持续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优化组织结构
强化团队建设
倡导可持续发展
道家的整体性管理思想
05
整体性管理是指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强调组织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协同作用,以实现组织整体最优化的管理思想。
整体性管理关注组织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和整合,强调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体或部门的目标。
整体性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策略。
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目标应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目标冲突和资源浪费。
统一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均衡性原则
平衡原则
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资源配置。
柔性原则
追求组织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赢,通过合作、协同和共享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共赢原则
尊重多样性,接纳不同意见和文化,构建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
包容原则
加强内部沟通,促进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和误解。
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制定整体发展战略
企业应加强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与整合,形成协同效应,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加强内部协同与整合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组织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组织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让员工自主完成任务和目标,管理者只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
道家“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清华)PPT课件
![道家“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清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2b2452aeaad1f347933fb1.png)
第三层含义是在企业家行为上,提倡“顺其自 然”之为,“不采取反自然的行为”,并非禁 绝人们的一切行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 六十四章)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
“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或者“贵出如粪土, 贱取如珠玉”。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 十九章)
“得人心者得市场。”
马斯洛的人生需求层次理论:满足衣、食、住、 行、性的生理需要,保护自己免受社会和自然 威胁的安全需要,关怀他人也要他人关怀的社 会需要,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的尊重需要和实 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顺民之天性”,“除民之所恶”,才能达到 凝业家既要 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即根据 市场竞争现状,适时地推出“不竞争”的退出 战略,乃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英雄本色。
“兰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价值 创新”不是为了打倒竞争对方,而是为了让竞 争变得毫无意义;不是局限于现有的市场空间 竞争,而是力图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不 是利用现有市场需求,而是寻求潜在的新的市 场需求。
“爱立信”宣布从2001年4月1日起退出手机生产领域 。“爱立 信”从手机生产领域退出,就可以把财力、物力、人力集中于新 技术的研发上,使“爱立信”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更加完美,增强 市场竞争力。这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企业摆脱目前困境 的关键所在。“爱立信”在退出手机生产后,马上与Electronics 公司进行战略联盟,加强手机的研究与开发;又与日本索尼公司 达成“全方位协议”,成立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共同 发展手机业务。在与中国海尔集团共同开发兰牙网络家电的基础 上,又向中国推出了两款新产品,即具有兰牙功能的T39mc和四 种背景灯的时尚手机A3618。同时,它还宣布成立“爱立信”的 移动平台公司,将向市场提供2.5G和3G技术平台,以强化其移 动电话技术特许授权工作,推动无线通信业的发展。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24b1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a.png)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引言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强调“道”作为宇宙万物生成与运行的根本法则。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内观自省,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在现代社会,道家思想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道家思想与现代管理1. 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给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
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提高组织效率。
2. 人才观:道家认为,人才应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思想体现在重视员工个人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实行个性化管理。
3. 危机管理:道家强调预见和防范危机,主张“居安思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这意味着通过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来减少不确定性,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二、道家思想与个人修养1. 内观自省:道家倡导通过内观自省来认识自我,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自我修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内观自省有助于人们减缓压力,提高自我认知。
2. 顺应自然: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道家思想鼓励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3. 道德修养:道家强调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稳定。
三、道家思想与环境保护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环保问题上,这一思想启示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道家倡导的简朴生活与循环利用观念,与现代环保理念不谋而合。
通过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道家思想与心理健康1. 减压与放松:道家冥想和呼吸练习等修养方法,被广泛用于现代心理健康领域,帮助人们减压、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30ac8f6f61fb7360b4c65d5.png)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郭建军 无为 思想是由老子在 !道德经 ∀ 中 提出 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 , 诸侯混乱, 统治者强 作妄为, 贪 求无厌 , 肆意放纵 , 造成 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形下, 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 呼吁统治 者要 无为而治 。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 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 朴。 好静 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 无 为 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 无欲 是针 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 , 为政者 应当能做到 无为而治 , 有管理而不干涉, 有君 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 , 自我完善, 人民 就能够安乐富足 , 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 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 有损 道德规范、 违反社会法则 , 有害众生的事。但这 里的 无为 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 并不是不为, 而 是含有不妄为、 不乱为、 响应客观态势、 新生自 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 无为而无不为 , 意 思是说: 不妄为 , 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 里, 无 为 乃 是一种立身处 世的态度和方法 , 无不为 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 谈道, 为无为, 则不无治 , 意思是说以 无为 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 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 办不好的。因此 , 老子所讲的 无为 并不是消 极等 待, 毫无作为的 , 而是 为无为 、 为而不 恃 、 为而不争 , 即以 无为 的态度去 为 , 去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无为 思想和当前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是现代企业的成功之宝。从企业的宗旨到产品 研制 , 从员工的思想教育到生产管理等诸多方 面, 无为 精神都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从企业宗旨看 , 现代企业以 无为 态度参 与市场经济 , 可以形成 服务于社会 , 造福于人 类 的宗旨。提倡 无为 , 对企业而言就是要摆 正企业与社 会的关系。企 业与社会是 相辅相 成、 相互依靠的。企业发展生产的目的归根到 底是为社会造福, 为人类服务。不能把市场经 济仅仅理解为竞争, 而应理解为竞赛 , 因为一个 争 字, 就容易出现你死我活、 不择手段、 尔虞 我诈, 把人们引向邪路。这样的 争 对社会无 任何好处。现代企业应把竞争改为竞赛, 在市 场大竞赛中, 企 业之间相互帮 助学习 , 取长补 短 , 市场自然会和谐地繁荣。如果基于这样的 企业宗旨 , 就可以为企业长期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带来无尽的财富。 在企业管理中, 企业的规章制度、 明确的岗 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 以及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 等处处也应体现着 无为 的思想。规章制度应 便于操作, 各个岗位职责清楚, 分工明确。在各 个岗位人员安排问题上 , 则采取自我选择 , 让每 一个员工根据自己的技术、 能力、 才干去选择适 合自己的岗位工种。这样的办法 , 使职工在选 定之后, 一般都 能做到发挥其 才干, 施 展其才 能。 如何真正实现用 无为 思想指导企业行为 呢 ? 根本的是治企者无私心 , 无贪欲 , 忘我的利 于他人。治企者首先要有热爱他人, 利于他人 , 为社会谋福利的心境。其次, 治企者要以自己 的模范道德行为为表率 , 自己以身作则, 如果自 己不行正道, 整个社会风气也 将随之 而败坏。 因此, 治企者要修身, 做到无为。例如 , 治企者 在物质生活上提倡 知足者 富 , 富莫大于知 足 , 要求 去奢 而崇尚俭朴。过多的物质享受 会使人心志迷乱 , 给企业发展带来灾难。 无为 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那么, 如何 完整理解真正的 无为 呢? 除了前已述及的内
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9fabe8102de2bd960588aa.png)
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一、《道德经》与管理思想(一)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又名老耽,姓李名耳,字伯阳。
老子一生的思想精髓主要都集中在道家的代表作《道德经》中。
《道德经》一书是韵文体,全书约5000字,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二章。
一到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三十八章到八十二章为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德经》文约义丰,人誉哲学诗,其中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的面很广,大量的讲到了人生、治国等广泛的管理领域。
(二)《道德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许多学者都认为,管理思想在三个方面表现出从中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回归到东方:其一是公认的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其二是文化对管理发展的作用;其三是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
中国的管理思想源远流长,许多管理思想对我们今天企业的管理仍然有借鉴价值。
老子的《道德经》中包含了大量的管理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与其哲学、伦理、政治等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即是“道”。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人物、人类社会运行的最根本的规律,事物运行符合“道”这一运行规律可用“德”来衡量。
《道德经》的管理思想也是以“道”为中心,认为社会的运行也遵循“道”的规律。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社会经济活动不违背“道”这一运行规律。
这样,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就可以实现同步和谐发展,并不断由低层次的和谐向更高层次的和谐进步。
二、“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一)“无为”的含义在短短5000言的《道德经》中,“无为”两字竟出现了12次之多,与“无为”相关的内容更满篇皆是。
可见,“无为”这个概念在老子思想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48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
最新道家智慧与无为而治ppt课件
![最新道家智慧与无为而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016559e53a580216fcfef0.png)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第29章》
上篇:老子论道
一、自然之道
➢改变生理自然,导致病态。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老子·第12章》
上篇:老子论道
一、自然之道
➢ 改变伦理自然,导致道德沦丧。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使民无知无欲
四、治国之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第3章》
上篇:老子论道
四、治国之道
管理的最高境界
➢社会自治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第17章》
什么是黄老之学
▪ 战国秦汉之际的新道家学派。 ▪ “黄”是黄帝,“老”是老子。 ▪ 代表作:《吕氏春秋》、《淮南子》等
下篇:黄老之学与用人之道
一、黄老“因循”管理哲学
“黄老”道家的理论特 点
➢ 以道家哲学为最高原则,融合法家、 儒家、阴阳家、名家等诸子百家,以经邦 治国为目的。
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 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道家智慧与无为而治
目录
前言 上篇:老子论道 下篇:黄老之学与用人之道
上篇:老子论道
一、自然之道
➢为何将“规律”称为 “道”
规律是无形的,无法命名。 称其为“道” ,是取人类出 行必遵循“道路” 之意。
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 也。
王弼《老子指略》
上篇:老子论道
一、自然之道
道家与管理PPT课件
![道家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a795b302020740bf1e9b3d.png)
的。2020年9月28日
14
从历史发展看,先秦是道家管理心理 思想的奠基时期。老、庄是先秦道家 的主要代表,提出了“无为”的管理 最高原则,丰富的辩正思想内容构成 了独特的管理谋略。此外,在领导心 理、人力管理心理方面提出了基础性 的思想观点。汉魏时期是道家管理心 理思想的继承发展时期。较之先秦, 汉魏道家就人力管理心理、领导心理, 信息、决策,时间等有关的管理心理 问题作出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论述。
第一,“无为”能减少管理的心理阻力。“无为”而治,
能使下属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管理要求,避免引起反感。老
子认为,以智取天下,别人还之以智;以力为出发点,别
人还之以力。“智慧出,有大伪。”
第二,“无为”可以减少冲突。道家认为,过分的利益引
诱,会导致相互争斗。管理者既要满足下属的合理需要,
又要防止贪欲带来损害。老子主张“圣人为腹不为目”,
2020年9月28日
26
6注重知人的人力资源论
道家指出“知人者智”。《淮南子》选取的是“贵”、
“富”、“穷”、“*”、“贫”这5种境遇进行观察。
“六验”除“守”、“节”外,还考察“僻”、“特”、
“志”等方面的品质特点。唐代魏徵向唐太宗陈述的知
2020年9月28日
18
在对道家著作中关于治国论 要 道
述的梳理基础上,提出道家 家
管理思想的6个主要方面:
管
“无为”的管理原则,辩证 理
的管理谋略,清虚自守的领 思
导品质,注重知人的人力资 想
源论,善用众智的决策思想, 概
把握时机的时间管理意识。
2020年9月28日
19
1 “无为”的管理原则
“无为”的管理学意义有3方面:
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 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 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的管理智慧精品PPT课件
![道家的管理智慧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d5541969eae009591bec3d.png)
(二)庄子生平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 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 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பைடு நூலகம்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 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 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 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 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庄子
传》)
庄子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 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 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 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 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 肆!’”(《庄子·外物》)
商容点头笑了笑,对他这个杰出的学生说:“是的。舌头因为柔软而长 久存在,牙齿因为刚强而落完了,天下的许多道理几乎全在其中了。现在你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已经把最根本的东西教给你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告诉 你的了。”(《说苑·敬慎》)
孔子问学于老子
(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 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 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 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史记·孔子世家》)
老子晚年隐居,留书函谷关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 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 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 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 记·老子传》)
道家和法家的管理智慧概述PPT模版
![道家和法家的管理智慧概述PPT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c922ad25c52cc58ad6be7c.png)
道家和法家的管理智慧
天問
• 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軸心時代”?你知道中國歷史 的經濟繁榮期——文景,貞觀、開元,康乾等,都是最推 崇什麼思想主張嗎?儒家是中國惟一的文化傳統嗎?
• 幾乎在同一個時期,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印度的 釋迦牟尼,中國的老子、孔子等思想大師幾乎同時提出了 諸如“人為什麼活著”這類原來不是問題的問題,表達了 人類“終極關懷的覺醒”。沒有這種“哲學覺醒”民族, 如蘇美爾文化、巴比倫文化等,大都沒有逃脫覆滅的命運。
“反”才有“動”、沒有矛盾便沒有發展的規律; • “反”的第二重意義:返回,事物發展到一定限度不可避免地向對立
• 道是變化的,陳鼓應的“恒變恒動”說;
• 人類的語言中,文字中,不包含有終極真理。所用表述方法仍是文字, 並不是對自己的否定,而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 不善已。
•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 聲相和,前後相隨。
•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 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2)
•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書都要燒掉,只留下三本,那麼,老子 就應當是其中的一本。——漢斯·約阿西姆·施杜裏希: 《世界哲學史》
“《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 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我們現在急需的智慧,都存在於老子的書中。”—— 諾貝爾獎獲得者、作家赫爾曼·何塞
“古代哲學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一切哲學發展的出發 點,所有其他中國哲學家的體系,都是在道德哲學體系 的各個部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俄國漢學家海 澳基也夫斯基
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43 • 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48 • 我無為,而民自化。57 •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63 •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
道家课件(2023版ppt)
![道家课件(2023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4d0b6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9.png)
道家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启示现代人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启示现代人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要盲目追求,要顺其自然。
道家强调“清静无为”,启示现代人要注重内心修养,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干扰。
C
特点:《列子》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
影响:《列子》对后世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道家经典”之一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3
道法自然
01
道法自然: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秩序
03
道生万物: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万物都是由道而生
2
运动养生:坚持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3
精神养生: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
4
养生方法
饮食养生:注重饮食平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01
01
02
03
04
运动养生:坚持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提高身体素质
精神养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睡眠养生: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庄子:道家代表人物,代表作《庄子》
黄帝:道家尊奉的祖师之一,被尊为道家始祖
列子:道家代表人物,代表作《列子》
鬼谷子:道家代表人物,代表作《鬼谷子》
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被尊为道家祖师之一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2
《道德经》
03
主要内容:阐述道家思想,包括道、德、无为而治等
02
“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领导艺术
![“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领导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9e7f49ab0029bd64783e2cb3.png)
无为而治与企业领导者 行为
时的 领 导者 应 该 去 做 一名 现 代 领 导 者应 该 做 的 “ 确 ” 的事 情 。 正 只 有 变 领 导作 为 为 员 工作 为 ,形 成一 种 由下 而 上 的推 动 力 ,整 个
无为,不是不为 ,也不是无所为,而是要领导者有所为 ,有 企业才会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生命 力。
雨的人们可以毫不计较地在室外排着长队 ,就为等着吃一顿更热
“ 次 微 笑露 出6 8 牙齿 ”这 样 的 规 定也 无 法 监督 实施 。郑 南 每 到 颗
更辣 的海 底 捞 火锅 ;再 比如 潮 宏 基珠 宝 店 ,拿 着 黄 金 宝石 等 贵 重 雁和 员 工说 得 很 直 白 ,要 想 过得 好 就 要 自己努 力 ,没有 人 是 救 世 物 料 的 工人 ,可 以不 经 任何 检 查 自由进 出厂 区 ,松 散 的管 理 并 未 主 ,都 是 自己 的事 情 。他 试 图 让 7 酒 店 的 一 线 员 工 明 白 ,快 乐 天 让 偷 盗成 行 ,反 而 使潮 宏 基有 着 业 内最低 的 物 料损 耗 。
“ 人法 地 ,地法 天 ,天 法 道 ,道 法 自然 ” ,天 地万 物 运 动 变
大 有 作为 。
无为而治与企业领导者权力
权 力是 一 部分 人 可 以对 另 一 部分 人 加 以 支配 和制 约 的 力量 。
化 都遵 循 着 一 定 的规 律 性 。 “ 为 ”含 有 不 妄 为 、不 乱 为 、顺 应 无 客 观态 势 、尊 重 自然规 律 的 意 思 ,就 是 要 企业 领 导 者 在 工 作 中不
“ 浆 ” 上 ,这才 是 现 代 的 领导 者 所 应 该做 的 “ 确 ” 的事 情 。 划 正
《道家智慧》第6讲企业管理
![《道家智慧》第6讲企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02026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7c.png)
《道家智慧》第6讲企业管理道家智慧专题课件――选修课道家智慧与企业经营管理第六讲道家智慧专题课件――选修课哲学作为一门智慧之学,哲学作为一门智慧之学,它不会告诉你智慧是什么,但它会引导你去问为什么;是什么,但它会引导你去问为什么;它不去说明具体事物的过程和状态,明具体事物的过程和状态,但它会启示你探讨事理的基本思路;它不是一种管理的工具,事理的基本思路;它不是一种管理的工具,但它能丰富你的管理智慧;它能丰富你的管理智慧;它没有告诉你问题的现成答案,现成答案,却努力培养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它本身并没有给你以智慧,惯;它本身并没有给你以智慧,但它却为你开启了理性和智慧之门。
启了理性和智慧之门。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王理宗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王理宗道家智慧专题课件――选修课老子的《道德经》我一直非常推崇,老子的《道德经》我一直非常推崇,里边有两句话我是当作座右铭来记取的。
有两句话我是当作座右铭来记取的。
一是强调无形比有形更重要,就像“道生一,一生二,无形比有形更重要,就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根源是道,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恰恰是非常重要但看不见的东西。
恰是非常重要但看不见的东西。
再一个就是柔弱胜刚强。
弱胜刚强所谓“超级领导” 所谓“超级领导”,就是你的领导水平达到了能够让下属在没有领导的时候仍然正常工作。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于1999年5月26日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于1999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于1999年26日在青岛与惠普公司总裁普莱特谈话道家智慧专题课件――选修课如今,如今,当国内企业家正在津津乐道于西方MBA管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时管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时,MBA管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时,他们的国外同行正在潜心研究如何将东方古老的哲学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和战略决策中。
运用到企业管理和战略决策中。
――――网络文章《东边看过来,西边网络文章《网络文章东边看过来,看过来,谁来弘扬传统的管理文化》看过来,谁来弘扬传统的管理文化》道家智慧专题课件――选修课《老子》如同一口生生不息的智慧老子》古井,对企业家来说,古井,对企业家来说,悟透老子思想的某个方面,可能受用一生。
道家的管理智慧PPT课件.ppt
![道家的管理智慧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eeda660b4e767f5bcfce11.png)
古代故事 曹参“萧规曹随” 治天 下
• 曹窋回家把惠帝的话一五一十跟曹参说了一遍。曹参 一听就火了,把曹窋打了一顿,骂道:“你懂得什么, 国家大事哪是你该说的!”第二天,曹参上朝的时候, 惠帝就对他说:“曹窋跟你说的话,是我叫他说的, 你打他干什么?”曹参向惠帝请了罪,接着说:“请问 陛下,您跟高祖相比,哪一个更英明?”汉惠帝说: “那还用说,我怎么能比得上高皇帝。”曹参说: “我跟萧相国相比,哪一个更能干?”汉惠帝说:“好 像不如萧相国。”曹参说:“陛下的话说得对。陛下 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 了天下,又给我们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我们只要按 照他们的规定继续办,不要失职就是了。”汉惠帝这 才明白过来。曹参轻松潇洒地当了三年相国,老百姓 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国力一天比一天强盛。
• “您今年才40多岁,为什么要捐出全部股份?”记者迫不及待地 问道。牛根生回答说:“虽然蒙牛只有6年,但我现在已经在考 虑它百年发展的事。我就是要建立一种制度和运行机制,让蒙 牛能获得百年发展。都说民营企业短命,谁说蒙牛不能是可口 可乐、奔驰、雀巢?”
• “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而金钱可以把人带入坟墓”,牛根 生说,对钱财,他的观念是“不在所有,重在所用”。“常言 道,富不过三代,那我就不让他富。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 无。企业垮了,或被不肖子孙祸害了,失去钱财就很难受。我 现在是自己让它从有趋于无,这才是支配金钱的最高境界。” 他觉得这是很幸福很快乐的事。
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
在屁股上。”“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
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
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 往往还导致痛苦。” “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
道家的管理学思想
![道家的管理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22495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d.png)
通过守中的管理原则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可以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进而提高组织效率和绩效。
05 道家管理思想的局限与挑 战
道家管理思想的局限
过于强调无为而治
道家管理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即让事物自然发展而不加干预,这 可能导致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目标设定。
忽视制度建设
企业战略管理
无为而治的思想可以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通过制定顺应市场和 行业发展的战略,减少过度干预和决策失误。
人力资源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可以体现在尊重员工、提供发 展空间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
组织文化建设
无为而治的理念有助于构建和谐、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促进团 队协作和创新。
03 柔性的管理方式
04 守中的管理原则
守中的管理原则的含义
守中
道家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而“道”的运行永远在动态的 平衡中,这个平衡点就是“中”。守中,就是遵守事物发展规律,不偏离中点,保持事物发 展的平衡和稳定。
不偏不倚
守中的管理原则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的人 和事。
道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01
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强制、不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
展。在管理中,道家强调顺势而为,不违背规律,不过度干预,以达到
自然而然的管理效果。
02
守柔处雌
道家认为柔中带刚、守柔处雌是管理中的重要原则。在面对复杂多变的
环境时,管理者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不炫耀,以柔克刚,
柔性的管理方式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自我管理团队
通过建立自我管理的团队, 能够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 创造性,提高团队的工作 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禁 绝人们的一切行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 六十四章)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
“君无为而臣有为” 。“君逸臣劳国必 兴,君劳臣逸国必衰” 。
战国黄老学者慎到 :“君逸臣劳”。
汉代黄老学派 :“因臣资,用众能” 。
“任官得其人”而达到“无为而治”
美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美国管理学家W·J·鲍莫尔 米勒所著《美国企业精神》 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 美国罗斯福 、英国大出版家诺思克利夫 、 美国“股神”沃倫.巴菲特 美国纽约附近有个著名的贝尔实验室。
汉文帝与丞相陈平对话。陈平回答:“主臣 (主管群臣)。……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 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 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也。”
丙吉察牛 :“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 问也。”(《汉书·丙吉传》)
诸葛亮博望坡迎战曹军。
万科董事长王石 :决策、用人、责任,这就 是主要管理者的大事。
“爱立信”宣布从2001年4月1日起退出手机生产领域 。“爱立 信”从手机生产领域退出,就可以把财力、物力、人力集中于新 技术的研发上,使“爱立信”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更加完美,增强 市场竞争力。这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企业摆脱目前困境 的关键所在。“爱立信”在退出手机生产后,马上与Electronics 公司进行战略联盟,加强手机的研究与开发;又与日本索尼公司 达成“全方位协议”,成立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共同 发展手机业务。在与中国海尔集团共同开发兰牙网络家电的基础 上,又向中国推出了两款新产品,即具有兰牙功能的T39mc和四 种背景灯的时尚手机A3618。同时,它还宣布成立“爱立信”的 移动平台公司,将向市场提供2.5G和3G技术平台,以强化其移 动电话技术特许授权工作,推动无线通信业的发展。
“顺民之天性”,“除民之所恶”,才能达到 凝聚人心,
第四层含义是在市场竞争中,要求企业家既要 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即根据 市场竞争现状,适时地推出“不竞争”的退出 战略,乃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英雄本色。
“兰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价值 创新”不是为了打倒竞争对方,而是为了让竞 争变得毫无意义;不是局限于现有的市场空间 竞争,而是力图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不 是利用现有市场需求,而是寻求潜在的新的市 场需求。
道家“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
理
《老子》三章云:“为无为,则无不 治。”
第一层含义是,在企业决策上要“有所 为,有所不为”,即要求管理者在“小 事”上有所不为,而在“大事”上有所 为。
“将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 (《说苑·政理》) 一是决策(出主意),二是用人(用干 部)。
正确处理“管向”(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与 “管事”(对企业具体事物的管理)、“管 总”(对企业全局的管理)与“管分”(对企业 局部事务的管理)、“管将”(企业副职及中 层干部)与“管兵”(普遍员工)的关系。
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 :“一个企业经理 应始终设法保持对重大事情的研究、领导和检 查的思维自由和必要的行动自由。”
法国社会学家帕斯卡指出:人类对于琐碎事物 的敏感和对于最主要的事物的麻木,标志着一 种不可思议的错误。
第二层含义是要求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用 人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在识 贤、求贤上有所为,而在用贤上则有所 不为。
“不争之德”,主要含义有二:
(1)“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他以水 为例,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因为水 “夫唯不争,故无尤(怨咎)”。(《老子》 八章)所以,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老子》六十六章)这是说,从自然 界的水到社会中的圣人,皆善利万物而不争, 是一种“善胜”之“大争”。“不争即大争”, 含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竞争之妙即在“不竞 争”之中。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或者“贵出如粪土, 贱取如珠玉”。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 十九章)
“得人心者得市场。”
马斯洛的人生需求层次理论:满足衣、食、住、 行、性的生理需要,保护自己免受社会和自然 威胁的安全需要,关怀他人也要他人关怀的社 会需要,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的尊重需要和实 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侍卫兵以不辩胜雄辩
在市场竞争中,有三种情况可以采取“不 竞争”的退出战略: 第一,不加入市场卖得正火的产品竞争。 第二,不介入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第三,不参与恶性的市场竞争。
海尔集团张瑞敏采取“不争而善胜”的策 略
(2)“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
山东扳倒井集团 :“回避是为了更好地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