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_(2)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高效分层练(第2课时)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高效分层练(第2课时)

2.2.2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考点基础练一、单选题某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地图叫()A.等高线地形图B.经纬网地形图C.地形剖面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2.在该地形图上,绿颜色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高原B.山地C.平原D.盆地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坡度比丙地坡度缓B.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米C.山峰的海拔高度约为760米D.丁地所处的位置为山脊4.图示区域若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来表示,深绿色表示的地形为()A.盆地B.高原C.山地D.平原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陆地地形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图示意五种陆地地形剖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海拔和地表起伏特征,可以推断地形D是()A.盆地B.丘陵C.平原D.高原6.从图中可见,A、B地形类型的共同点是()A.地表起伏小B.地表崎岖不平C.海拔都很高D.海拔都很低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表示地形E的颜色一般是()A.绿色B.黄色C.白色D.蓝色读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大洲颜色大部分是()A.蓝色B.黄色C.褐色D.绿色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工具”,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小淘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土豆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10.第二、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①舍弃最小切片①任意摆放各切片①保持中心点和方不变,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11.关于第四步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外围的等高线海拔最高B.中心的等高线海拔最低C.每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相等D.颜色越深对应海拔越低二、解答题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一中①①①①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2.2+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2.2+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 海拔不固定,四 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5)陆地地形——盆地
➢ 我国四大盆地:塔 里木盆地、准噶尔 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我国四大盆地分布图
四川盆地
归纳总结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征。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共同点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顶的爬升高度约( )
A.100米 B.400米
C.700米 D.1000米
6.“纯光伏基站”项目选址在水源山的主
要原因是( ) A.落整较大,水能丰富
B.海拔较高,光照充足
C.风电充足,供电稳定
D.人烟稀少,空气洁净
五、课堂练习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大会于10月19日公布了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江 西篁岭村成功入选。江西篁岭古村,地无二里平,人们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 用竹篾盘架晒或挂晒农作物,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晒秋。下图是篁岭古村 周边地形图、篁岭晒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名+地形类型。
青藏高原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2.陆地地形
高原
山地
盆地
平原
丘陵
雪线 5000 3000 2000 1000 500 200 0
海拔/米
思考:这些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上怎么识别?有什么特点?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1)陆地地形——高原
➢ 海拔在500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宽广平坦
较高(在500米以上) 较高(在500米以上) 较低(在500米以下)
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 为和缓(外陡内缓) 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 山坡 坡度较小,相对高度在 200米以下,较山地小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图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图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类型 高原 ⁠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500米 以上
500 ⁠ 500米 米以上 以下
200 ⁠ 不确定
米以下
外围较 地面起伏
四周 ⁠
地面起伏 程度
陡、内部 起伏较为
大,坡度
相对高度 较山地小 高,


⁠ 宽广平坦
陡峭
间 低⁠
和缓
释疑解惑 1. 山谷与山脊的区别 (1)看凸出方向
图2-2-3
(2)河流定山谷。只有在山谷中才可能有河流发育,当等高线 地形图上出现河流且确定河流没有画错时,河流流经地区 是山谷。
名称(字母) 等高线图 等高线特征
说明
山峰


(A)
等高线闭合,数 值从中间向四周 中部高,四周低 逐渐降低
名称(字母)
山脊⁠

(B)
山谷 ⁠

(C)
等高线图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 低 处⁠ 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 高 处⁠ 凸出
说明
山脊线也叫分 水线
山谷线也叫集 水线,山谷处 易形成河流
图2-2-2
(3)等深线 ①定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 深度 相同的各点依次连

接成线。 ②作用:等深线可表示海洋或湖泊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 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 大小 。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 定义:在绘有 等高线 和 等深线 的地形图上,把不
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颜色的地图。
2. 五种地形类型的区别
4. 若同学们想沿河行走,应选择( D )
A. e处
B. f处
C. g处
D. h处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2024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丘陵
平原
海洋
活动 绘制并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根据图中高度表,用不同的彩笔 完成分层涂色。 判断图中①—⑤所代表的地形类 型。 ①:平原;②:盆地;③:高原; ④:山地;⑤:丘陵。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海拔与相对高度
常见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地 形
等高线 地形图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海拔,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等深线 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

大小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
读 分层设色 平原
地形图 比较容易判读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
状况
歌诀记忆等高线地形的判读
判断地形地势图,关键是读等高线; 同一线上高度等,同幅图上高差等。 坡陡线密有悬崖,坡缓线疏易攀爬; 鞍部内有同心圆,山谷曲线向内弯。
(2)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判断地势高低: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
相同,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是相等的;数 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②判断坡度的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 越缓。
③判断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上判断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山峰:等高线 闭合,数值从 四周向中间逐 渐升高
山谷:等高线状元成才路 的弯曲部分向 高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 的弯曲部分向 低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 重叠
鞍部:两侧的山 脊、山谷等高线 近似对称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 (2)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 (2)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引言概述:地形图是一种用来描述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专业地图,它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等方式展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地形图的判读对于地理学习和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图例解读、等高线解读、地形特征判断以及地形图的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形图的基本概念1.1 地形图是什么?地形图是一种专门绘制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地图,用等高线、颜色、符号等方式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1.2 地形图的作用是什么?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为地理学研究和地质勘探提供重要参考。

1.3 地形图的制作原则是什么?地形图的制作需要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和清晰性原则,确保地形特征的表达准确可靠。

二、图例解读2.1 地形图的图例包括哪些内容?地形图的图例通常包括等高线、颜色渐变、符号标识等内容,用于解读地形特征。

2.2 如何正确理解地形图的图例?学习地形图的图例是理解地形图的关键,需要熟悉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含义,并能准确应用于地形图的判读。

2.3 地形图的图例在实际应用中有何作用?地形图的图例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理解地形图的内容,为地形特征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三、等高线解读3.1 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度点的线,用于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3.2 如何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等高线的间隔越密集,地形越陡峭;等高线的间隔越稀疏,地形越平缓。

3.3 如何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特征?通过等高线的形态、间隔和密度等特征,可以判断地形的山脉、河流、盆地等地貌特征。

四、地形特征判断4.1 如何判断山脉和河流?山脉在地形图上通常表现为密集的等高线,而河流则表现为沿着等高线走势的线状特征。

4.2 如何判断盆地和高原?盆地在地形图上表现为环绕的等高线,高原则表现为大面积平坦的等高线。

4.3 如何判断山谷和丘陵?山谷在地形图上表现为两侧陡峭的等高线,而丘陵则表现为较为平缓的起伏。

五、地形图的应用5.1 地形图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地形图可以帮助地质勘探人员了解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信息,指导勘探工作。

七年级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_ (2)

七年级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_ (2)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 状分布的地形区
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 岖不平的地形区
盆地:
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 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
高原 高度 地面起 伏程度
1000米 以上 较平坦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200米 以下
读上图将字母填在相对应地貌类型的括号里:
鞍部( ) 缓坡( ) 陡坡( ) 山谷( )
山脊(
) 山峰(
) 峭壁( )
1、你能说出什么是等深线吗?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 线,叫做等深线。
2、海洋中坡度的大小与等深线的疏密 程度有什么关系? 等深线越密集海底的坡度越大,越稀疏 坡度越小。
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 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1、海拔高,地面起 伏 一定大吗? 或地面起伏小,海拔一定低吗? 2、地面崎岖不平一般是指什么高度?
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1、什么是等高线? 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2、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在会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 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 了然的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如何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先绘制等高 线地形图
着色
绘制成分层 设色地形图
五种地形的识别
高原:
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 海拔在1000 米以上的地形区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图就是等高 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陡的地方,等

2024最新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2.2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2) 导学案(解析版)4

2024最新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2.2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2) 导学案(解析版)4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时2) (学案)内容速览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任务一:分层设色地形图 ►任务二:陆上五大基本地形类型合作探究 探究重难知识探究一:绘制并判断分层设色地形图 探究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探究三:地形剖面图知识网图 思维导图构建强化特训营 同步训练 巩固提升2024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1.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在地图上识别山地、盆地、平原、丘陵和高原五种地形类型。

1.能够识别山地、盆地、平原、丘陵和高原五种基本地形。

(区域认知)2.能够理解地形图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

(综合思维)3.通过学习地形的不同部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明白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建设,树立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4.通过制作地形模型。

加强对地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地理实践力)重点:5中基本地形类型。

难点:能够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任务一:分层设色地形图结合教材“图2.14 地形素描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任务一,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02自主学习01学习目标2.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高度表说明各种颜色表示的海拔范围。

2.通常分层设色地形图中:①绿色一般表示平原,颜色越深,表示平原的海拔越低。

②橙色一般表示山地、丘陵、高原。

③蓝色一般表示海洋、湖泊,水越蓝,颜色越深。

④白色一般表示冰川、雪山。

【特别提示】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作用是方面判断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状况。

►任务二:陆上五大基本地形类型结合教材“图2.14 地形素描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任务二,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2.陆地表面有5种基本地形类型:①高原:海拔大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高度的计算(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2.等高线(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3)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差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地势高低的判读.同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等高线上的数值越大,数值越高;数值越小,海技越低;(2)坡度陡缓的判读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3.等高线图判读山峰: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闭合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分水岭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易发育成河流,是集水线。

盆地:数值向内减少,等高线闭合.陡崖:等高线重叠特征: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稠密,坡度陡4.分层设色地形图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与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而成平原:地表宽广平坦,海拔一般低于200米高原: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海技一般高于500米.地形丘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海拔一般低于500米。

类型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山地:山峰耸之,山坡较陡,海拔一般高于500米定义: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

5.地形剖面图特点:可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与坡度的陡缓。

地图的阅读考点一:1.方向的判读(1)一般定向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进一步确定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一般方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m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一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思维导图(略)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与文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尽越小;分母越小,比列天越大(3)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比例尺表示范围内容详略越大越小越详细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2_2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2_2

( jiǎn cè)
3.在分层设色(shèsè)地形图上,蓝色越深,则表示海洋深度( )D
A.越浅 B.不深不浅
C.越深 D.视具体情况而定
4.最能直观表示(biǎoshì)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B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经纬网地图 D.等高线地形图
山地与盆地
等高线数值(shùzí)多在500米以上,等 等高线数值(shùzí)呈现四周高
高线比较密集。
、中间低的特点。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合作(hézuò) 探究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合作探究
高原(gāoyuán)与平原
等高线数值多在500米以上,中间等高线比较(bǐjiào)稀
疏,周边则比较密集。
Image
12/9/2021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一般是:在陆地上,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200-500米用浅绿色,500-1000米浅黄色, 1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而且高度越大,颜色越深,5000米以上终年(zhōngnián)积雪,用
白色。 在海洋上一般用蓝色表示,颜色越深,深度越大。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课堂(kètáng) 探究
观察:总结五种基本( jīběn)地形特征。
高原
山地
海拔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丘陵
500米以下
盆地
不一定
平原
200米以下
地形特 点
面积较大,外 围较陡,内部 起伏较为和缓
具有耸立的山 峰,陡峭的山 坡
地势起伏较 大
四周高中间 低
宽广平坦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合作探究
比较山地(shāndì)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shāndì)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拓展阅读:郭守敬是第一个提出海拔高度概念的人(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1.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

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小组合作1:给“土豆山”画等高线!步骤一:准备半个土豆,想象它是一座山;步骤二:量出土豆的高度,把这一高度平均分成三份,并在土豆表面画上线,再沿着这三圈线把土豆切成百度(高度)相同的三线;步骤三:将土豆摞起来,周一根废弃的筷子沾上墨水,从“土豆山”的最高处,垂直向下插到底;步骤四:筷子穿过土豆会在纸上留下一个黑点,从“土豆山”的最高处开始,在土豆侧面画一条标记线,并在纸上也画上标记。

小组合作2:画出属于自己的等高线!(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展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特征:米,乙地海拔为 354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317 米。

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郭守敬的其他事迹。

读图析图:找出图中标有海拔高度的等高线观看视频,阅读思与学,了解等高线是如何绘制的动手操作:感悟等高线地形图的画法脑洞大开:读图分析: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同一条等闭合曲线;同线等高;同图等距;不相交、不重叠(四)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1)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2)识别地形部位小组合作: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并分析特征。

规律总结:高谷低脊、重叠为崖活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形部位(1)识别图中① - ⑦表示的地形部位。

(2)比较图中④和⑥的坡度差异。

(五)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学以致用:结合实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适合建水库和大坝的地方;选择丙丁两村修路和正确路线;从⑤、⑥线路中选择出向乙村引水的正确路线;还有攀岩、登山、漂流和宿营的最佳地点。

2.2地形图的判读(2课时)

2.2地形图的判读(2课时)
陡坡:等高线密集
等高距
这幅地图的等高距是多少? 200米
两条相邻等高 线的高度差。
同一幅等高线地 形图上,等高距 是相等的。
如 何 绘 制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
山地基本地形部位
山峰 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 ,中间高,四周低,
▲ ▲
如何区分山峰和盆地呢?
山峰
盆地
500 300 100
300 100 500
脊,因此“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方法二:横向比较法
中间高两侧低--山脊; 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相 对平缓的低地,两组闭 合等高线的中间部位。
陡崖 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合的
地方。
实践应用
此图的等高距是多少? 50米 字母ABCDE分别代表山地哪部位地形?
A:山顶、B:鞍部、C:陡崖、D:山谷、E:山脊
等深线 概念 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作用
可以表示水域底部地形高低起伏 的状况。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概念
人们在绘有等高线的地 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着 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 绿色、蓝色等颜色,以表示 地面起伏的状况,这种地图 就叫作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
找出图中的山地、丘陵和平原,说出表示这些地形类型的颜色有何不同?
C
D
BA
E
小明和他的好朋友想要爬到山顶A处,有甲、乙两条路线,选择哪条 路线较容易呢?为什么?
乙路线;乙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C
D

BA
E乙
方法总结
利用握紧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
口诀
线疏则缓, 线密则陡, 线交则崖, 凸高山谷凸低, 两山相连为鞍部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2.2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28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2.2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28页)
29003
这是一页等高线地形图,但是阅读起来有点复杂
29003
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更加清晰明了?
29003
有的,就是上色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 29003 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新知讲授
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高与海深
(米)
分层设色地形图阅读方法
新知讲授
( 阅读课本P35)
2、结合两张地图,说出五种地形类型的海拔、相对高度以及起伏状况
等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
高原: 海拔>500米,外陡内缓。
山地: 海拔>500米,内陡外缓。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2:9003 海拔<500米,相对高度较小
平原: 海拔<200米,宽广平坦
平新知原讲授
29003
新课导入
40
80
29003
80 40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第二章 地图
29003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形观察,说出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 2.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3.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 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
新知讲授
29003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安第斯山脉 东欧平原
新知讲授
1、根据图中的高度表,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完成分层图色。
29003
新知讲授
2、判断图中①-⑤所 代表的地形类型。
①:平原 ②:盆地 ③:高原 ④:山地 ⑤:丘陵
29003
课堂总结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

【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2024)人教版

新知探究
小结
平原一般用 ___绿____ 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__黄__褐___ 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 ___蓝____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 ___白____ 色表示。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2. 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每一种地形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地 形之间等高线分布特点的差异。
高原
山地
盆地Βιβλιοθήκη 丘陵平原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活动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青 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 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 脉等地形区。
本地图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审图号: GS 京(2024)0435 号
新知探究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新知探究
巴西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新知探究
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新知探究
对比说明
1. 平原和高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
地形类型
相同
平原 高原
地面平坦 起伏较小
不同点 海拔较低 (200 米以下)
海拔较高 (500 米以上)
新知探究
2. 山地和丘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
地形类型
相同
不同点

第一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地形图的判读-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一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地形图的判读-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课件

(2023·广东学业考)广州市某学校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就近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
活动。如图为研学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7~9题。
7.研学路线上的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B )
A.180米 B.280米
C.350米
D.480米
8.研学路线所处的山体部位是( D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9.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有公交车站的是( A )
10.【学科素养·地理实践力】广州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提前为学生绘制 了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并设计了登山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学小组途中经过了甲、乙两村庄,站在甲村庄, 能看到乙村庄吗?为什么? 答:不能。甲、乙两村庄之间是山脊,阻挡视线。 (2)听村里人介绍,交通局拟修建一条从甲村通往乙 村的公路,③④两条路线中,较为合理的是_④__,理由是 _该__路__线__大__致__沿__等__高__线__修__建__,坡__度__小__,_有__利__于__确__保__行__车__安__全__。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体部位。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在_等__高__线__和_等__深__线__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以 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表示:平原一般用_绿__色__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_深__;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_黄__ _色__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_深__;海洋、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 深,颜色越深;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
思考1 为什么游客多选择从北门开始爬山?图中a、b两条路线中,沿哪条路线爬山更省力?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北门所在山体坡度较缓,所以游客多从北门开始爬山。图中a路线等高线稀 疏,坡度缓,沿a路线爬山更省力。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4.地形图的判读 - 副本 (2)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4.地形图的判读 - 副本 (2)

等高线原理 山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山顶—— 密闭等高线的 最内层
山脊—— (山的高处像兽 类的脊梁骨似的高 起部分)现为向内凹进 去(低处突向 高处的地点连 接起来 )
鞍部—— 两山顶之 间的地方
陡崖—— 等高线重叠 的地方
山顶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鞍部
陡 等高线 坡 密集
等高距:50米
山 谷 F G高 鞍部

陡 E 崖
A
山顶
250米 150米
B高
山脊 C 低
等高线 缓 稀疏 坡
50米
较大范围 的、较平坦 的、海拔在 500米以上的 地形区。




海拔在500米 以下,地势起伏 较大的地形区。


海拔在500米以上、 崎岖不平、呈条带 状分布的地形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上册
海拔和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
海拔
海拔
中国的最高与最低相差多少?
珠穆朗玛峰的海 拔为8844.43米,是中 国最高峰,也是世界 最高峰。世界的屋脊
艾丁湖为吐鲁番盆 地的“盆底儿”,湖 面低于黄海海平面 154.43米,是我国陆地 海拔的最低点。
等高线的绘制


海拔在 200米以下、 相对较平坦 的地形。
四周高,中间低。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教学课件

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教学课件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A
B
C
D
E
F
G
H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
.
.
.
.
.
.
.
新知讲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等高线
等深线
最高处>300m
最低处<-300m
地形剖面图
新知讲解
重要的地形剖面图
课堂小结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并学习了如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了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另外两种地形图,分别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盆地黄褐色——代表高原、丘陵、山地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上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4.画矩形并作平行线与垂直虚线5.定位依据原图中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剖面图中点位。6.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相连,即得到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和等深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 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 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高度。
▪ 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1
自主学习
看书24-28页,了解以下知识: 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高线地 形图、等深线、分层设色地形图、高原、 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9
丘陵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0
丘陵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1
平原
▪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低而平)(绿色)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2
平原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3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4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5
拓展延伸
▪ 画等高线地形图。
(2011·河南济源)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41
结束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42
14
▪ 山谷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15
▪ 陡崖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16
鞍部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17
鞍部
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两 山峰之间)
▪ 2.等高线疏密与地形陡缓的关系如何?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19
高原
▪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 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平缓。(面平边陡)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6
巩固提高
▪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12-13页[除2.(2)] 以外的题目。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7
本课总结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拔和相对高度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地线 山地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分层设色地形图:
A
300米
200米
海拔高度 地面上某地点高出平均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
的垂直距离

一 练
什么是海拔高度 和相对高度?
50米
海拔?
A
90米
海拔?
B
40米
海拔?C150米
60米
0米
海拔?
50米
海平面
A与C的相对高度? _____10。0米
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 _等高_线_。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做_等_高_线地_形_图_。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练习P18
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
山顶 鞍部
山顶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山谷
合作探究
▪ 1.认读等高线地形图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11
山顶
等高线数值内大 外 小(等高 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
山谷
等高线数值 低处凸
等高线数值向 高处凸
▪ 山脊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若三条线为等降水量线,则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关系是( )
A.甲>乙 B.乙>甲 C.甲=乙 D.无法判断
读图题 4.在我国东部炎热多雨的季节,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处,通过GPS卫星定位, 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请你帮王先生判断。 (1)王先生的旅游地位于____________(南、北)半球,______(东、西)半球。 (2)王先生住宿的城镇,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3)王先生由甲地前往乙地,可能会遇到河流吗?____________。 (4)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一般情况下,此时山顶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8
检测练习
选择题
1、右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读图,完成2、3题。
2、若三条线为等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
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色彩为:棕色。 ▪ 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0
青藏高原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1
青藏高原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2
内蒙古高原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3
高山
▪ 高山: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尖的山峰 ,陡峭的山坡。(高而陡)(棕褐色)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4
高山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5
盆地
▪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6
盆地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7
盆地(塔里木盆地)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8
丘陵
▪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低而缓)(黄色)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7
等高线地形图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封闭曲线,叫做等高线。
B
A
等高线的特点: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数值大——海拔高
分布密集——坡度陡
2. 等高线
3. 等高线
数值小——海拔低
分布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______℃。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9
真题演练
(2011·黑龙江鸡西)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2011·湖南郴州)读等高线地形图,其中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 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都有可能
(2011·山东烟台)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40
2
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种 差异一般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表示。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3
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称为海拔,也称为绝对高度。地面上某地 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 高度以米作计量单位。
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
4
海拔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