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模式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财务管理是地勘单位管理的核心,是地勘单位蓬勃发展的命脉,是地勘单位长远发展的前提。

本文在分析了地勘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地勘企业的财务模式的重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一、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地质勘查单位的历史发展,浓缩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全额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生产活动经费由国家统一安排和划拨,财务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是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使用经费.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勘单位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勘单位由过去单一的地质勘探,发展成为以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对外机械加工、餐饮、宾馆服务等多元化,多种行业的生产管理体系。

形成了地勘单位靠财政拨款和对外创收维持生存的两种局面。

地勘事业单位经营模式的多样化给财务管理带来了难度:一方面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未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发展又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地勘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原因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但地勘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不能
适应企业化的地勘单位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计划经济时期,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是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企业化的进程中,很多地勘单位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片面的追求利润会让财务人员采用人为的方法调高利润或者诱使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理财主体地位不明确
计划经济时代的地勘单位,事业编制,无权理财;市场经济时代的地勘单位有筹资自主权,投资自主权以及收益分配自主权,此时地勘单位便成为市场运行中具有独立意义的理财主体;但在实际的理财过程中,由于筹资渠道单一,地勘单位往往以能否筹集到资金作为考虑问题的第一要着,不计成本、不计风险、不思偿还、甚至不考虑有关财经法规的限制,在投资决策上,很少按科学方法进行可行性立项论证,仅凭经验感觉上项目,许多地勘单位在不同程度上将投资支出直接或间接,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地转化为消费支出。

事业单位的编制固然重要,但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保住事业的牌子上,与企业化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藐视市场的苦果最终还是自己吞。

3.在管理体制上,统、分关系处理不当
地勘单位面临着市场经济环境的适应问题,表现在还没有把握好统与分的平衡问题。

要么统的过死,各部门、项目组、所属企业
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对事业的发展和单位的财务状况漠不关心;要么财权分散,计财科难以统筹调度,难以对各项目、各所属企业及部门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督。

有的地勘单位所属的二级承包单位存在两种倾向:当承包指标可以超额完成时,核算上就留一手,搞隐匿利润,当承包指标可能完不成时,就摘虚假利润.造成虚盈实亏,潜亏严重等。

这些问题都是财务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的。

4.预算管理不严格,没有形成科学的约束机制
在预算管理上,基层预算的编制主体与执行主体错位,使预算执行的能动性不强,同时也不利于事权与财权的结合,落实相关的责任,无法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考核,未能形成预算管理的约束机制。

5.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一方面地勘单位所属实体多头开户的现象普遍存在,资金管理严重失控;另一方面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存在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投资失误的情况,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

再一方面是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外欠款居高不下,使单位诚信度和盈利能力下降。

6.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完整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财务
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有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等,主要体现了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预算执行、资产使用、支出情况等。

随着地勘事业单位经营的多
元化,因为缺少一些必要的分析指标,如反映社会效益的指标、内部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方面的指标等,导致综合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对事业单位的绩效、风险及综合实力缺乏有效的分析。

7.财务责任体系尚不健全
地勘单位的性质决定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财务责任。

随着地勘单位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责任控制也在逐步建立。

但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形成不久,上下级之间的权限划分原则不够明确,导致一些“权利真空“的出现,削弱了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监控作用,事业单位的职务犯罪、腐败现象和消费现象有加强的趋势。

8.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有待提高
地勘单位一直执行的是地勘行业财务和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上是收支两条线,会计人员的知识面窄仅限于本行业。

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或继续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对财务管理的系统化的学习,未能掌握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工具、方法;多数财务人员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帐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图走的尴尬局面,使财务管理流于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账务存在差错,缺乏分析、预测能力,提不出有效措施,甚至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对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滞后了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进程,成为地勘单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而必须改革
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才能推动地勘单位的发展壮大。

三、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模式重建
1、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财务管理的模式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功能和目标,同时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对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改革会触及到各方的利益,包括国家、投资者、管理者和广大职工。

国家通过税收实现自己的利益,收到的税收越多,其利益自然越有保障;投资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分红,管理者希望提高自己的待遇,广大职工希望企业能不断的发展,提高自己的收入,各方的利益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着冲突。

因此,地勘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确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2、确立地勘企业的理财主体地位
确立地勘单位理财的主体地位就是地勘单位享有自主的筹资、投资及利润分配的权利,要培养市场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风险观念、成本收益观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财务保障。

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是地勘单位围绕着主业优势进行横向和纵向扩张的过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的缺乏是肯定的,因此企业必须拓宽资金的渠道——除自有资金外,综合利用贷款、股份.集资等各种募集的资金,使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最小化;同时要注意手段的创新,相当一部分的地勘单位的手中掌握大量的矿权,可以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矿权的转让,或者以其中潜在效益较好的矿权为载
体,实行项目融资,既解决了制约企业扩张的资金瓶颈,又避免了矿权的闲置。

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国家、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广大职工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推动企业的发展。

3、建立集权、分权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
(1)统一领导的含义
目前的地勘单位是由法人实体、非法人实体独立核算、非独立核算等涉及多个行业成员组织组成,在统一财务规章制度,统一资源调配,统一财务业务领导和统一执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比照同行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采取“统一领导,分级核算,逐级审批”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但在重大问题上全单位必须统一决策,统一管理。

(2)分级管理的含义
“分级管理”是指地勘单位财经工作和财务收支在建立健全财经规章制度、明确各单位责权利关系和单位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根据财权划分,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由大队和队各单位进行分级管理。

分级管理是深化地勘单位改革,从财务的角度明确责、权、利关系的重要举措。

4、预算管理要求围绕实现预算目标,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
地勘单位应从单位的长远利益出发,对所属实体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客观的研究分析和预算,建立一套涵盖全单位主要发展指标的预算指标体系,将单位的财务总目标层层分解,与经营者和全体职工的个人利益挂钩。

对所属实体单位的完成情况实时监控,严格激励与约束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地勘单位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5、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的作用
地勘单位财务集中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资金一定要统一调度和管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这一管理形式的优势。

结算中心的职能一定要到位,起到合理筹资,调剂余缺、控制流向、确保收回的作用。

6、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评价体系,应包括基本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标体系两大部分。

基本指标除《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的一些指标外,还应增加一些必要的分析指标:如反映社会效益的指标,反映地勘单位内部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方面的指标,反映资金使用情况的指标。

综合指标是以绩效和风险分析为核心,以财务综合实力辅助的分析系统,包括反映综合实力、财务运行绩效和风险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指标。

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7、健全财务责任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地勘单位长期以来只满足于对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需要,财务责任的分工不够明确,根据目前地勘单位的实际,可
分两步骤完善其财务责任体系: 根据地勘单位的队长或院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财务部门的分工,在财务部门下,分设结算、财务、管理三个部门。

其中结算部负责单位和职工以及对外报账业务及资金往来结算,制定往来业务的清算制度,清理拖欠款项,加速资金回笼的速度;财务部负责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时编制会计报表,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负责预算的事中分析
和事后分析;管理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全面管理、资金的筹集和运作,负责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住房公积金管理等业务工作。

8、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会计人员不仅应该掌握财务会计理论和技术,熟悉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还应当了解财政、预算、金融税收、统计、审计,教育等相关法规和知识,懂得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技术,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判断决策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成为具有思想和业务双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国内外市场瞬息万变,管理方法、手段不断更新,会计人员要不断开阔视野,加强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应用,力求使会计工作由事后管理向事前进行经济预测,事中进行实时控制,事后进行责任监控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系统转化。

要积极探索综合绩效评价、计算机网络化等新的会计管理领域,使会计工作不断适应新的发展,满足企业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年.
[2]林泉贞等《地质勘查财政财务管理培训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