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王评说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序列号__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谈“康乾盛世”
课程名称:清代帝王评说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3级4班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田渝
20 15 年10 月31 日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的一个皇朝盛世,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局势较为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财富有所积累,疆域辽阔,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处发展阶段。
康熙朝开创了全新的盛世局面。雍正朝继其后,继往开来,继续把盛世推向前进。乾隆朝集前三代人之大成,始成“全盛”之局,达到了鼎盛。康雍乾盛世持续百余年,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盛世。
清朝入关,首要吏治,从严整顿,大得民心。明末吏治腐败,是其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清朝统治集团,时时以明亡为戒,大力整顿吏治,扫除明末以来的贪风和颓风。摄政王多尔衮下令:“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顺治亲政后也说:“安民之本,首在严惩贪官。”康熙治国,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雍正即位,向全国臣民宣示:“朕惟国家首要吏治。”他大声疾呼:“吏治不清,民何由安!”乾隆朝已进入鼎盛,仍不放松吏治,以“整肃官方”,达到“惠爱斯民之至意”。三朝澄清吏治的思想及治国方针,一派相承:一方面严厉打击、惩治贪官污吏,另一面,大量表彰廉吏,树为清官典范,倡导百官效法。终数十年之整顿,吏治完全改观。
经济持久繁荣,突出表现在农业耕地面积空前扩大,尤其是向边疆发展,不少荒原被垦为良田。红薯等新的农作物得到推广,使农业产量大幅增加,人口爆炸性猛增,乾隆时达到3亿人,粮食基本能满足需要。此外,国库财政储备充足,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常年保持在6000到7000余万两。大规模蠲免钱粮,康熙、乾隆两朝曾五次全免全国农业钱粮近3亿两白银。规模之大,蠲免之巨,为历代所仅见。故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达百余年。
康雍乾三朝坚持国家“大一统”,制定并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安定边疆,消除“边患”,长治久安。入关前,清朝已建立了满蒙汉的政治联盟,实行“满汉一体”,满蒙联姻的亲谊政策。入关后,其国家疆域与民族观念发生巨变。康熙三十年(1691年),圣祖提出了废长城、“中外一视”的战略思想,突破了两千年间因长城而形成的内外、华夷之别的传统观念,把“大一统”的政治理想与实践发展到了极限。针对西北地区准噶尔部屡次兴兵叛乱,清朝坚决反对分裂,历70余年,以重大的代价,赢得了最后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西北包括青海、新疆等地及西藏问题宣告解决。在西南地区,废土司,设流官,即“改土归流”,于乾隆时全部完成。
在思想文化领域,康雍乾三朝牢固地确立了儒家思想为其统治思想,兴学校,办教育,
培植大批人才;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整理典籍,大量编纂如《四库全书》等为时代标志的图书,实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应该说,这对盛世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故史家盛赞:“康熙年间,人文最盛”,恰“如宝山初开,琳琅尽献,猗欤盛矣!”乾隆时,已形成“文治之极隆”的鼎盛局面。
康雍乾三朝治国方略及政策长期保持了连续性,互为继承,各有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统治集团长期稳定,政局平稳,内部矛盾和斗争很快被化解,于大局并无防碍。历史证明,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的一致性与稳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康乾盛世形成的主要原因。
康雍乾三朝开疆拓土,中国疆域再次扩大,远迈汉唐,亦超越元代。清代中国的疆域,其东北地区,北起自外兴安岭以南,东北至北海,东含库页岛;其西北地区,西至巴尔喀什湖以西;其北部地区,北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恰克图;其南部,至南沙群岛;其东部,达沿海地区。清朝盛世时疆域辽阔,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
盛世的文化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人才辈出,异彩纷呈。诸如《红楼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都成为盛世时代的文化标志。著名的考据学派即乾嘉学派独树一帜,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诗歌艺术,格调、性灵等门派纷立,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学术百家争鸣,艺术争奇斗妍,构成了一幅盛世文化繁荣昌盛的景观。
当然,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自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科技落后,没有出现具有世界影响的新发明;拒绝对外开放,封闭国门,甚至将西方科技也拒之于门外。严格的思想专制统治,制造了不少文字狱,使正在萌芽中的新鲜思想受到压制与打击,等等。
历史已经证明,封建社会不可能有永久的盛世。当康乾盛世发展到顶峰时,也就是它衰落的开始。乾隆晚年,力求“持盈保泰”,却无法解决封建社会的固有矛盾。当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把皇位禅让给嘉庆时,白莲教起义爆发,敲响了盛世的丧钟,百余年盛世就此终结,清朝在“盛世”的余辉中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