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8期总第144期
山东社会科学
sli^NDoNGSOCIALSC匝Na玛
No.8
GeneralNo.144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邓传俊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摘纂】鲁迅和夏目漱石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文学的象征性存在。

二者都提倡个人主义,鲁迅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精神自由,漱石的个人主义则强调要受责任、义务和人格的约束。

两位作家均在各自的人生和创作中贯彻了其所提倡的个人主义。

[关键词】夏目漱石;鲁迅;个人主义
【中圈分类号】1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7]08—0094—03
鲁迅和夏目漱石分别是中日两国的现代文学巨擘,也是对现代文明洞幽烛微的思想家。

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问(1902—1909),痛感改造国民性的必要性,毅然弃医从文,并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文章里阐发了其个人主义即“立人“思想,强调个人的“主观之内面精神”…(嘟),“把晚清以来国民性讨论中国家民族本位的思想转换到了个人个性本位上来”。

[2】(讳’夏目漱石所生活的时期正是日本明治政府大力推行“脱亚入欧”、“文明开化”的时代,可以说他是明治维新的同龄入和见证人。

在英国留学期间(1900—1902),漱石探索到了“自我本位”的文艺观和人生观,进而予1914年提出了其“道义上的个人主义”(3】《升∞’思想。

无论是对于鲁迅而言还是对漱石来说,个人主义思想既是其生活原理,也是其文艺创作主题。

把握这一思想并对之进行比较。

或许会对我们理解这两位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家提供一个新鲜参照。

一、鲁迅的个人主义
鲁迅个人主义的主要思想渊源是在日留学期间所接受的尼采哲学思想。

他适值日本国内尼采热达到顶点的1902年来到日本,于尼采的积极的、意志的人性和“超人“说中,发现了强烈的主体性精神。

…附)
鲁迅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两年日文后,转赴仙台医专学医。

1906年夏,以“幻灯片事件”为契机。

鲁迅做出了从事文学启蒙的新选择。

又返回东京开始了文学活动。

以此为分水岭,鲁迅在日本的著述也可以划为前后两个时期。

在前期的《自题小像>、《中国地质论》、《斯巴达之魂》等诗文中,鲁迅表达了“我以我皿荐轩辕”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欲亡国而生,誓愿殉国以死”【5](P11)。

“默祝愿生刚勇强毅之丈夫子,为国民有所尽耳”…n扪,其欲救国民于水火的攀拳之心,溢于言表。

阅读其前期的著述,不难看出其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为“国民”。

也就是说,“国”与“民”是一体的,并强调“民”为“国”而献身。

而到了留日的后期即1907—1908年的著述中。

其关键词则由“国民”变为了“个”。

相关词有“个体”、。

个人”【7】(H舢、“己”、“自”、“自我”、“个性”[siCk4娟’等。

鲁迅在<破恶声论》里这样说到:
聚今人乏所张主,理而察之,假名之日类,则箕为类之大较二:一日汝其为国民,一曰汝其为世界人。

前者慑以不如是则亡中国,后者慑以不如是则畔文明。

寻其立意,虽都无条贯主的。

而皆灭人之自我。

使之混然不敢自别异,泯于大群,如掩诸色以晦黑。

假不随驸。

乃即以大群为鞭篓,攻击破拶,侔之靡骋。

f9】(瞄)
在此,鲁迅讨论了两种“人”的概念,一种是“类”的观念,即把“人”归于“国民”、“世界人”等“大群”的“人”;另一种是“个”的观念,即把“人”看作一个个的生命“个体”。

鲁迅清醒地看到了“大群”的力量之强大,他们动辄将。

亡中国”、“畔文明”的罪名强加到个体头上,对之“攻击破拶”,终至“灭人之自我”,使之“泯于大群”。

关于“立人”和“立国”的关系,鲁迅深刻地指出:
国人之自觉至。

个性张。

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

人固既建。

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

[io】(既)是故将生存两阎,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五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巧7)
鲁迅主张要建立一个“人国”。

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先有“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是谓“立人”,而要达到“立人”目标,就必须“尊个性而张精神”。

很明显,鲁迅是将“立国”置于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之上的。

可以说,这是鲁迅个人主义思想的根本特征,是鲁迅对自己留日前期“国民”说思想的匡正,更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反省,因为在以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着意强调的是
收稿日期:2007—05一10
作者简介:邓传俊(1969一)。

男,山东茌平人,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人对国家、社稷以及作为其象征的天子、皇帝的附属性,而唯独缺少“个”的因子。

所以,这样的个人主义思想自然就不见容于社会,。

个人一语,入中国未三四年,号称识时之士,多引为大垢。

苟被其谥,与民贼同”。

【12】(巧”鲁迅讲的。

己”、。

自~自我”。

不是利己主义的“己”,不是惟利是图、目光短浅的、心胸狭窄的“已”,而是“发扬踔厉”【13】(聊)、。

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

以己为。

造物主”、“立我性为绝对之自由”[14】<聊’的具有个体精神自由的个人,是“刚毅不挠,虽遇外物而不随移”,能够“做社会桢干”[15】(聊’的个人。

总之。

鲁迅所强调的个人是与。

类”相对立的个体的人。

是具有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为异己力量所奴役的处于精神自由状态的人,是具有强力意志的人。

=、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1914年11月,漱石应学习院辅仁会的邀请,作了题为<我的个人主义>的演讲。

在演讲中,他首先回顾了自己探索到“自我本位”原则的思想历程。

漱石是在英国留学期间探索到“自我本位”原则的,随后,他便从以前的“他人本位”转向为。

自我本位”。

其确立“自我本位”信念的契机在于,在研究和鉴赏英国文学时,他的一些观点往往与英国研究者发生分歧。

漱石在困惑迷茫中领悟到,文学不像科学那样具有普遍性,它永远是个人化的东西,对它的研究也大体上是个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若想真正弄懂文学这个概念,就只有依靠自己,应该自己去体会,他人无论怎样值得信赖,在这方面也都无法取代自己。

而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却一直都是“他人本位”的,像无根的浮萍四处飘荡。

不管西洋人说的是对是错,自己都随声附和,但由于归根到底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不论怎样炫耀,内心总是不安。

漱石认识到这些,便豁然开朗,“自从以自己的双手紧紧把握住了‘自我本位’这个词之后,我变得异常坚强起来,一种傲视一切的豪迈气概油然而生:他们算什么东西?可以说,站在茫然若失的我的面前,给我明确指出从今往后的前进道路的,正是这‘自我本位’四个字”。

[16】(n撕)
在演讲中,漱石把他所主张的个人主义归纳为三点:“第一。

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就必须同时尊重别人的个性。

第二,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充分意识到与之相伴而来的义务。

第三,要显示自己的财力,也必须重视随之而来的责任。

?[I,】(P1盯’可见,漱石所提倡的个人主义,也绝不是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而是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的个人主义。

明治后期以降,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生存竞争愈益严酷,利己主义进一步膨胀,滥用金钱和权力之风蔓延。

面对传统伦理道德日渐沦丧的现实,夏目漱石提出了他的“道义上的个人主义”思想,以此作为缓解社会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良方。

从。

德义”、。

公平”、。

正义”、。

人格”、。

道义”等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个人主义思想具有明显的东方伦理色彩。

漱石否认个性的发展可以达到无条件的程度。

他指出:“近来似乎有这样一种非常奇怪的倾向,即很多人高声叫嚷着自我、自我觉醒。

却打着这个幌子肆意妄为。

看来他们只是尊重自己的自我,却丝毫不认同他人的自我。

我坚信只要持有公平的眼光和正义的观念,势必就会在为自己的幸福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的同时。

也给别人以发展个性的自由0”[I.】(九一’漱石的。

个人主义”以。

克己”为前提.具有很强的伦理性。

这是一种没有党派之心,而有是非曲直的。

道义上的个人主义”。

它要求一个人在发展自我的时侯,必须意识到他我的存在,必须公正地处理自我和他我的关系,必须用人格、义务和责任等社会观念来约束自己。


漱石还指出。

孤寂”是个人主义的必然产物,。

道义上的个人主义”,不结朋党帮派,不为权利和金钱所动,因而在其背后,就隐藏着人所不知的孤独和寂寞;这种个人主义在以人为目标决定向背之前,又首先必须明辨是非,这有时也会使人陷入孤立的境地,因而感到十分寂寞。

【19】(m1’漱石指出个人主义是孤寂的。

其意仍在强调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人存在的重要性。

总之。

漱石在自我本位的基础上闱发了其个人主义思想。

在主张个人主义的同时。

他也清醒地看到了个人主义有着向利己主义转化的危险,正因如此,他竭力主张用传统的东方伦理来匡正和约束肆意发展个性的个人主义。

他也充分意识到了作为坚守个人主义的副产品的“孤独”这一顽疾的存在,所以,在其创作生涯中,孤独一直是他所关注的主题。

三、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比较
鲁迅是在寻求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良方时形成了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而漱石则是在对文学本身的不懈探索中把握住了“自我本位”这一原则进而形成了自已的个人主义思想的。

二者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其所产生的契机各各不同,主旨和落脚点也有微妙差异。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主要强调个体的精神自由,其落脚点在于“个体”;漱石则重点强调“他人”的存在,其立意在于对个人主义演变成的利己主义流弊进行反拨。

二者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都提倡发展和尊重个性。

反对盲从。

都不仅在各自的人生中践行个人主义,而且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文艺活动,坚守边缘的立场,秉持怀疑、批判的精神。

鲁迅终其一生都是特立独行,保持着对被“类”淹没的警觉。

他从不向黑暗势力妥协,坚守着。

精神界战士”的批判立场。

他对以富有渖}学、民主为标志的西方现代文明是持怀疑态度的,强调现代化的目标归根结底是要追求每个个体生命的自由与健全发展。

其文艺观也不例外。

早在留日时期,。

对于盛行的不过是模仿的西方自然主义文学并不关心,却被和自然主义处于对立的漱石的文学所吸引。

这里也许有一个不算小的理由,起码可以说明青年的鲁迅……反对一味地模仿西方的改革方向,而开始有了一种模糊的认识:要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

[20】(刚。

75’鲁迅的作品,取材于下层民众的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等,其立意在于揭示病态社会对人的精神毒害,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取材于知识分子的如《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总之,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呼唤充溢于作品的字里行间,构成了奔涌喧腾于作品深层的。

呐喊”基调。

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品性使得漱石对当权者保持了高度的警觉。

他于1907年毅然回信拒绝出席内阁总理大臣

西园寺公望的召集的。

文士招待会”,并在信中附了一首将西园寺的住宅比作茅坑的俳句;1911年“大逆事件”后不久,他又断然拒绝文部省授予的博士称号。

认为这是国家权力对学术的干涉,是强加在知识分子头上的国策;他反对国家文艺院和学士院,反对文部省哂展,敏锐地察觉到国家权势控制文艺界和学术界的野心。

并对之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对个人主义的探讨是漱石创作生涯的重要主题。

在其前期三部曲中,重点探讨了自我本位的可能性问题。

《三四郎>是描写青年三四郎个人意识的渐次觉醒;<从此以后》凸现的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代助与他人和社会道德的冲突;<门>表现的是宗助在挑战社会、背离社会道德后的压抑和无奈。

面对明治末年利己主义膨胀的现实,漱石于修善寺大病(1910)后开始重新审视。

自我本位”。

在后期三郡曲中。

他开始将目光投向自我本位带来的流弊——人的孤独和利己主义。

《止于清明过后》中的须永因自我意识过剩而陷入了孤独、嫉妒的泥沼;《行人>中的一郎在孤独炼狱中备受熬煎,终于发出了绝望的呼号:“或死去,或发狂,抑或皈依宗教”[21](p412’;《心》中的“先生”体验了在恋爱时自我本位使人变为利己主义的恐怖。

以自杀的方式对自己的利己主义行为作出了严正的清算。

漱石预见到了个人主义必然流行开去,就个人主义可怕的副作用,向世人发出了警告。

他于晚年提出了“则天去私”的口号。

即顺从大道自然,抛弃私我私欲,其未完成的大作<明暗》就是本着“则天去私”的精神创作的。

在《明暗》中,作者刻画了小资产阶级面对生存竞争所表现出的自私自利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机制,试图通过小说启发现代人从尔虞我诈、虚伪欺瞒的生存处境中解脱出来。

可以说。

则天去私的思想是漱石个人主义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他的个人主义思想是在自我本位的基础上糅合责任、义务、人格等东方传统伦理的结晶,它的负极是利己主义。

正极则是则天去私。

漱石通过前期三部曲探究了自我本位的可能性,后期三部曲则重点转向了对由自我本位转化成的利己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他在晚年所提出的则天去私思想,是他对利己主义一以贯之地进行批判挞伐的自然结果。

笔者认为,其个人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可归纳为:
(一)利己主义+,自我本位+(责任、义务、人格)=道义上的个人主义一则天去私(+)
鲁迅和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还体现在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上。

他们都反对盲目崇外和全盘西化。

鲁迅曾抨击过那些稍沐欧风美雨,“知识未能周,而辄欲以所拾质力杂说之至浅而多谬者,解释万事”(笠]‘瞄’,张口闭口细胞、元素的知识分子。

针对维新派知识分子“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罗列人前”[圳‘附)、“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24](附’的浅薄行径,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给予了尖锐批判。

漱石也反对自轻自贱的民族虚无主义,他认为,“日本总是日本,日本有日本的历史,日本人有日本人的特性,不见得要模仿西洋”。

[25】(嗍’综上所述,鲁迅和漱石不仅是个人主义的提倡者。

也是其坚定不移的践行者。

其思想的光芒将永远烛照人们的心灵,其人格的魅力亦当成为后来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天地,阿世媚俗、虚伪矫饰之风甚嚣尘上,人们日益被金钱、权势等所异化而沦为新的奴隶的当下,重新审视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其现实意义自不待言。

◆考文献:
[1][7][8儿lo][11儿12][13][14][15][23][24]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王杰.鲁迅的文化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16儿17][18儿19]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M].东京:讲谈社。

1997.
[4]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M].孙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6]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22]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0]刘柏青.鲁迅与日本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21]夏目漱石.漱石全集(第八卷)[M].东京:岩波书店,1994.
[252夏目漱石.漱石文艺论集[M].东京:岩波文库,1996.
(责任编辑:艳红)
(上接第90页)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2][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宋贤邦,王华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蹇先艾、廖公弦合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5.
[5]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6】周作人.自己的园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98.[7][10]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9]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11]吴福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茅盾。

茅盾全集:第2l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3]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艳红}
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作者:邓传俊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7,""(8)
被引用次数:0次
1.鲁迅鲁迅全集 1981
2.王杰鲁迅的文化诗学 2006
3.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 1997
4.伊藤虎丸.孙猛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2005
5.鲁迅鲁迅全集 1981
6.鲁迅鲁迅全集 1981
7.刘柏青鲁迅与日本文学 1985
8.夏目漱石漱石全集 1994
9.夏目漱石漱石文艺论集 1996
1.期刊论文陈占彪.陈占宏.CHEN Zhan-biao.CHEN Zhan-hong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的心理背景-南都学坛(人文
社会科学学报)2005,25(6)
鲁迅与夏目漱石在文学意义上关系隐微,但又不可小觑,他们思想上、文学上的异同取决于客观(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主观(知识分子的禀性)两方面因素.从客观上看,"自下而上"的五四运动的不彻底性和"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的轻率性分别构成了"当事人"身份鲁迅和"后来者"身份的夏目漱石的文化背景.从主观上看,人文批判型知识分子的禀性使得他们都经历了心理的挫败,不同的是,鲁迅仍以飞蛾扑火的精神投入到新一轮的搏击中,而夏目漱石则步入心灵的禅院,以期在静思默想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2.期刊论文陈占彪.Chen Zhanbiao鲁迅与夏目漱石关系考辨-日本研究2006,""(3)
鲁迅与外国作家关系的钩沉和分析,基本上都得到了国内外鲁迅研究者细排密查般的梳理.但是,由于关于鲁迅与夏目漱石的关系的资料不甚丰富,这给研究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造成了困难,本文运用比较全面的史料,着重考辨了鲁迅与夏目漱石先后在东京西片町住过的一所住宅,进而分析了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呈现出的一些相似特性,最后从当事人的回忆和研究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确存在着文学意义上的关联.这也许能为鲁迅艺术世界的外国文化渊源提供一个新鲜参照.
3.学位论文朱嫣鲁迅与夏目漱石2001
鲁迅的青年时代,曾在日本留学七年.他弃医从文的人生转折,也正是发生在这七年之中.日本文学自然也对这位当时的年轻人产生了相当的影响.鲁迅自己也说过,在当时日本文坛众多的作家中,他最喜爱的就有日本明治时期文坛巨擎夏目漱石的作品.该文正是就管见所及,初步探讨了夏目漱石这位日本近代作家对鲁迅的影响,以及两位各自民族伟大作家的契合与差异.
4.期刊论文孙放远.宋昕变革时代的"实干"品格与"道德"追求——鲁迅与夏目漱石小说中理想人物形象的比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21(3)
鲁迅、夏目漱石小说中各有一组理想人物形象,这些理想人物都有率真的个性.鲁迅更突出外在的实干精神,夏目漱石更注重内面的道德追求.鲁、夏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思想背景有很大关系.
5.期刊论文卢洪涛.LU Hong-tao鲁迅《野草》与夏目漱石《十夜梦》比较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7(5)
鲁迅的<野草>受夏目漱石<十夜梦>的影响,无论在心灵的展示和梦境的营造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上,两位作家及其散文作品,都达到了相当程度的共鸣和默契;但<野草>较之<十夜梦>,更显示出求索奋进的执著和抗争精神,也体现出鲁迅和夏目漱石之间影响与超越的关系.
6.期刊论文王海.Wang Hai鲁迅和夏目漱石-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鲁迅和夏目漱石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文学的象征性存在.本文试图通过鲁迅和夏目漱石的对比分析,揭示二者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异同,指出他们的个体体验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是其中的根本原因.
7.学位论文邓永一鲁迅与夏目漱石作品比较研究2009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死后被尊为“民族魂”,夏目漱石在日本被称为“国民作家”。

他们的作品都以思想性见长,紧握时代脉搏,深入挖掘人性,他们都在各自民族的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本文主要从叙事艺术特色的对比分析、典型人物的比较对照、具体文本的对应解构、作家文化观的同异比较四个角度展开论述,力图找到两位作家的作品在创作手法、题材选择、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相同和异趣之处。

文章还深入分析了这两位东方知识分子共同的人格追求和批判、反思意识,揭示了他们对各自国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深刻认识,以及对各自国家的国民性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本研究主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夏目漱石和鲁迅叙事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由于两者文化传统、艺术个性的不同,所以他们作品的叙事结构就表现出一种异质性。

第二部分论述了他们笔下个性纷呈的人物,笔者主要比较了鲁迅和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和女性形象,虽然这些人物形象都体现出两位作家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但是鲁迅和夏自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所表现的知识分子价值观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夏目漱石笔下的知
识分子追求的是个性的完善,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更多的是投身时代洪流。

第三部分集中分析了鲁迅的《野草》和夏目漱石的《梦十夜》,探寻两位文学大师对梦境描写的同与异。

第四部分论述了两位文学大师文化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样是对待西方文化,夏目漱石更多地体现了绝望的态度,而鲁迅对西方文化和“西学东渐”采取了一种既吸收又批判的态度,这就是具有中国色彩的“拿来主义”。

8.期刊论文由同来.YOU Toug-lai解读留日时期的鲁迅与夏目漱石-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
留日时期(1902-1909)的鲁迅格外倾爱于夏目漱石.通过对夏目漱石早期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他与鲁迅的思想和文艺观的比较,可以寻找到两者的共鸣点,即鲁迅对夏目漱石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以及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深刻批判和对日本前途命运寄予的极大关注产生了共鸣.
9.期刊论文李元亮鲁迅与夏目漱石-日语知识2002,""(10)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日本人民的朋友.他与日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鲁迅于1902年4月到达日本东京,在日本长达
7年的留学生活,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在日本既接触了当时已经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又相当广泛地接触了日本文化.他虽身居异国,民族觉悟却日益增强,他认识到:与其医治个别人的病痛,不如医治整个社会的病痛更为重要,于是,鲁迅立志通过文艺来拯救中国.他撰写了许多文章,并致力于介绍受压迫民族作家作品的翻译工作.
10.学位论文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2006
夏目漱石是大器晚成的作家,约三十八岁时才开始写小说。

在短短十年的小说创作中,他以锋利的文笔,广泛地再现了日本明治维新后文明社会的丑恶,细致地剖析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反映出他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对精神家园、灵魂栖息地的找寻和追问,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因此被称为“国民作家”、“人生之师”。

鲁迅等中国作家对他的创作风格也多有借鉴。

夏目漱石在其文学创作中,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理念和情操,无论是前期的幽默之作还是后期探讨人生意义的庄重之作,特别是他的针砭时弊的作品,笔锋之犀利人所共知,这也形成了夏目漱石小说的独特风格。

本文尝试从夏目漱石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形成入手,通过对其小说的整体研究,解读他笔下所表现出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本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精神世界,挖掘其小说中所蕴含之真正价值。

本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对夏目漱石的文学观进行探源。

夏目漱石自幼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儒家的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促使他形成“欲以文立身”之志;与西方文明接触后,发现了与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完全异质的精神,在对作为西方文明神髓的“个”的人的观念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夏目漱石确立了“自我本位”思想,这是其文学观形成的思想基础。

夏目漱石登上文坛之际,正是自然主义文学盛行之时,他对当时日本悒郁悲观的文风颇为不满,在其文学中体现“真”的同时,也注意体现“美”。

在对真、善、美、庄严有机统一的追求中,充满对人生、道德和社会的强烈关怀。

这些文学观念,成为其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对夏目漱石小说的思想内涵展开探讨。

夏目漱石作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其创作一直紧扣时代脉搏,时代、环境又给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文明批评、明治精神、厌战思想等也就贯穿在其小说中。

夏目漱石不仅对时代倾注了关心,而且自幼被送人做养子的悲凉童年经历,也使得他对人性中所表现出的冷酷、自私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对人性的思考也就成为其作品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是对夏目漱石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

夏目漱石在小说中,把处在社会转型期——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孤独化为具体的精神状态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细腻、深刻的描述,表现出知识分子在现实世界中特有的孤寂心灵,对社会幻想的破灭以及他们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夏目漱石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批徘徊在自由与理想边沿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充满幻想的青年、觉醒者、痛苦的求索者、孤寂的人等。

其中珍野苦沙弥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而永载史册。

第四章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两个方面对夏目漱石小说的叙事特色进行探讨。

其小说中主要的叙事结构有“海参式”结构、报章体结构、逻辑结构、时空结构等;在叙事视角方面,无论是内聚焦式的叙事视角、全知的叙事视角,还是双重视角,都被其运用自如,充分表达出作品所蕴涵的意蕴主旨。

夏目漱石在其小说中,能够描绘出丰富多彩的人生图画,呈现出动人的艺术魅力,与他高超的叙事艺术密不可分。

总之,夏目漱石的作品充满智慧,道德观念强烈,入世而不媚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他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出发,对人类、社会和未来进行认真的思考,这种思考至今仍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认识价值,也形成了夏目漱石小说区别于其他日本作家的重要特点。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dshkx200708022.aspx
授权使用:辽宁师范大学(sylstsg),授权号:8a68e177-f091-43f9-bd17-9da600758ca6,下载时间:2010年7月
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