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节奏

相声的节奏
相声的节奏

相声的节奏

一、流转如弹丸

你听过王佩元、常宝霆合说的相声《挖宝》吗?在这个相声的“底”中,王佩元有一大段吟诵。他将七十多种药名,罗列在一起,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既利落,又俏皮。

听后,你除了从可笑的“包袱”、幽默的表演中感受到滑稽(喜剧)美外,不是还从王佩元那抑扬有节、顿挫分明、流利轻快、语似贯珠的吟诵中得到一种优美的享受吗?

这段吟诵,在相声中叫“贯口”。所谓“贯口”,就是麻利的、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演。相声演员将“贯口”同“一头沉”、“子母哏”并列为对口相声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但实际上,它并不能独立存在,必须要同“一头沉”或“子母哏”结合起来。相声演员之所以将它作为一种基本表现形式,我想,这或许正表明他们杰出的艺术见地:通过“贯口”,他们是不是发现了相声艺术除了具有滑稽(喜剧)美之外,还存在着其它形态的美呢?

“贯口”给人以美感,主要靠语言的节奏。

节奏,主要是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没有语言及吟诵的轻重缓急,便没有“贯口”。“贯口”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主要是因为它的节奏与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相和谐,符合我们的节奏感。人体的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如果“贯口”本身的语言节奏与其相符合;如果演员的吟诵字清意明,流利俏皮,“慢中藏紧,紧中蕴慢、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出气平和,吸气悠然”,与其相和谐;那么,我们便会觉得每一个字音和每一个节拍的长短、快慢、强弱都恰到好处。有“流转如弹丸”之妙,从而,感到愉悦,感到满足。相反,如果语言本身的节奏杂乱无章,或者平板单调;如果演员吟诵的字音和节拍长短错置、快慢不分、强弱失调、丢拍落字;总之,与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相左,那么,我们就感到发“拗”,全身的肌肉就仿佛受到一种不愉快的震撼。“贯口”,给人以美感,还因为有心理上的“预期”作用。

“预期”,是节奏感的一种具体体现。节奏,总有一种习惯的模式。我们欣赏音乐不是常常用手、用脚去打拍子吗?打拍子,一般只打强拍,也就是戏曲、曲艺音乐所谓的“板”。听到上一拍,我们就预期到下一板的高低、快慢、长短;如果下一板果然与所预期的相符,美感自然加强,否则,美感就会遭到破坏。

欣赏“贯口”,也有“预期”。比如:听《挖宝》。王佩元的大段吟诵:

看起来,强拍的周期再现,远不如音乐以及山东快书、快板书规则,但却有规律可循:首先,每种药名的头一个字基本是强拍,末一个字往往是弱拍,不受药名

字数的限制;其次,字数相同的药名,拍节基本相同。这段贯口节奏之所以比较自由,主要因为它不是韵文,而是散文。为了把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送到观众耳朵里,演员必然就不能象演唱山东快书、快板书那样,使拍节的周期比较一致。但是,由于不同字数的药名有着不同的拍节,由于作者和演员利用了节奏上的这一变化,再加上王佩元吟诵时较好地使用了休止符,不但换了气,还起了半终止的作用,所以,这段贯口听来富有流动感,既错落有致,又流畅活泼。

显而易见,以上节奏,我们完全可以“预期”。王佩元的表演,满足了我们的“预期”,自然,我们也就产生了一种优美的感觉。倘若王佩元“吃了栗子”,或干脆忘了词,那我们的“预期”就落了空,优美的感觉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听“贯口”,“预期”节奏不用手,也不用脚,而是用全身的肌肉。就是说,全身的肌肉都在打拍子。其实,欣赏音乐也是如此,我们不是有时既不用手,又不用脚打拍子也照样能“预期”下一板的轻重缓急吗?

“贯口”给人以美感,还因为它的节奏也同语言一样,是传达内心生活的媒介。相声艺术家把他们的思想情趣表现在“贯口”的语言音调和节奏里,必然会引起我们的呼吸、循环、发音乃至全身肌肉的和谐活动,从而,体验和感染到他们的思想和情趣,发生共鸣,产生美感。

还拿《挖空》的“贯口”来说吧:节奏开始较慢,每分钟约一百拍,然后逐渐加快:一百八十拍、二百五十拍、三百拍,最快达到每分钟三百八十拍,只是到结尾才慢下来,恢复到开始的速度;虽然有顿有挫,总的趋势却是越来越快。音调开始较低,逐渐变高,虽然有扬有抑,总的趋势却是越来越高。从这样的节奏、音调中我们不是分明可以感受到工人阶级变废为宝,为民立功的自豪感吗?

又如:传统相声《八扇屏》中有一段关于“浑人”的“贯口”:

秦始皇命王翦并吞六国,在夜间仍得一梦,梦见黑娃娃白娃娃双夺日月。惊醒后心中忐忑不安,恐怕江山落于他人之手。修下旨南修乌岭,西建阿房,东开滞海,北造万里长城,以防匈奴。不想江山传至二世胡亥之手,就有楚汉相争之事。自鸿门宴刘邦赴会,项伯、项庄拔剑助舞。鸿门宴多亏大将樊哙,保走刘邦。楚汉两路进兵,以咸阳为定,先到咸阳为君,后到咸阳为臣。此时有一人姓韩名信,投到霸王那里,霸王又以执戟郎授之。后来张良卖剑访韩信,叫他投奔到刘邦那里。后来果然登台拜帅,在九里山前,设下十面埋伏之计,困住楚霸王。前有乌江拦路,后面韩信追兵甚紧。霸王正在危急之中,只见江面飘飘来一小舟。霸王摆手唤之曰:“我乃西楚霸王是他,你将孤渡过江岸,见着父老乡民,孤家二次领兵征讨。那时我若成事,必封尔六伯之位。”船家闻听,抱拳当胸,口称:“千岁听真,只因我这渔船窄小,您那枪沉马大,渡千岁不能渡枪马,渡枪马不能渡千岁,望千岁酌量之。”霸王笑道:“那有何难,先渡孤家枪马过岸,再渡孤家不迟。”说话之时,小船拢岸,将枪马牵于船上,船篙一支,船离江岸,直奔江心。船家高声喝道:“呔,西楚霸下,重瞳项羽听真:休拿某家当一打渔之人,我乃韩元帅帐下大将吕马童是也。奉我家元帅将令,在此等候于你,所为骗你枪马,你虽有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拔山之力,掌中无枪,跨下无马,如失去手足一般。难道说你要死在韩信之手乎?还不拔剑自刎,等待何时?”霸王闻听,顿

足捶胸:“想当年悔不听亚父范增之言,今日处此地位,看来我真乃一浑人也。”-

只从语言本身来看,节奏较慢,起伏也较大,突兀沉雄,颇有气势。读后,我们不是可以在崇高的风格中,得到一种惊惧、惋惜的感觉吗?

“贯口”的节奏能够而且应该传达思想、传染感情,并不意味着不这样就不美。任何艺术,都有一定的装饰性。这种装饰性,构成了一切艺术必须具备的外在形式美。勿庸讳言,单靠它完全可以引起我们一定的审美知觉。但是,我们似乎更应该牢牢记住,是否表现感情,这是技术与艺术的重要界限。动人以术,还是动人以情,艺术体操和舞蹈、杂技表演与京剧舞打之不同,就在这里。有些相声演员,不分析内容,不体会感情,吟诵“贯口”,一味以流利俏皮取胜,这样,不仅表演肤浅,而且匠气十足。这一点,是应引起这些演员注意的。

在相声中,“贯口”往往同组织包袱结合起来,使优美或崇高同滑稽(喜剧)两种不同形态的美交织并存。比如:《挖宝》。王佩元吟诵药名,越来越快;常宝霆忙着“数”,数到最后,“我数不过来啦”一语攒底,抖响了包袱。现在有这么一种说法:贯口必须为组织包袱服务。这话虽不无道理,却难免有绝对之嫌。依我看,观众通过《挖宝》的“贯口”得到的就主要是优美,而不是滑稽(喜剧)美。从滑稽的角度来看,这个“底”并不响。剧场中那压过笑声的热烈掌声不就是我的看法的最好佐证吗?

二、起承转合见规律

节奏上要见于声音,但并不限于声音。过去,有些美学家不是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吗?形体的长短、大小、粗细相比较,颜色的深浅、浓淡、冷暖相错综,都可看出规律和节奏来。一部文艺作品,其起、承、转、合,也自有一定的节奏。相声段子的结构、布局,就很注意这一点。

第一,相声艺人一般把一段相声分为“垫话”、“瓢把儿”、“正活”和“底”四部分。如果我们把一段相声比作一支四小节四拍子的乐曲的话,那么,每个部分就是其中的一小节。不管缺少谁,都影响整个段子的完整,破坏观众的美感。在这四部分中,表面看来,“瓢把儿”似乎最不重要。但缺了它,“垫话”就不好向“正活”过渡。比如:传统相声《黄鹤楼》:

甲刚才那个节目演得不错呀!

乙那叫单弦。

甲唱的多好哇,可以说是字正腔圆。

乙对!

甲不仅是唱的好,您看那身段也好哇。

乙是有功夫。

甲您看她那手一指都有讲究的。

乙怎么称呼?

甲那叫兰花指。

乙不错。

甲您看我这手——

乙也叫兰花指?

甲不!酱萝卜!

乙咳!

甲这是和您开个玩笑。

乙别开玩笑哇。

甲其实我也是个演员。

乙您是位单弦演员?

甲不!我是京剧演员。

乙噢!您会唱京剧?

甲什么话呀!我是科出来的。

乙是整黄儿还是散黄儿?

甲我是鸡蛋哪!

乙您不是磕(科)出来的吗?

甲我是科班里出来的,简称科出来的。乙您在哪个科班学艺?

甲北京最有名的科班儿。

乙富连成?

甲对。

乙我知道,那里边一共分七科,喜、连、富、盛、世、元、韵,您是哪科的学生?

甲第六科。

乙元字儿的。

甲对了。

乙请问谭元寿您认识吗?

甲我们同科。

乙甭问您也是元字儿的喽。

甲那还有错。

乙您怎么称呼?

甲我叫元裘。

乙圆球!那您跟我名字一样。

甲您也叫元裘?

乙我叫大公鸡。

甲两包香烟哪!

乙什么叫圆球啊。

甲元是谭元寿的元,裘是裘盛戎的裘,我比他俩唱得都好,各取一字,放在一起就叫元裘。

乙嘿!您是演哪一功的?

甲正功老生。

乙那太好了,您今天能不能在这儿表演表演,叫大家欣赏欣赏您的舞台艺术?

甲不敢,

乙您就别客气了。

甲如果大家非要看我表演,那我可就献演啦。

乙献眼?!

甲献艺演出。

乙好!

甲不过,我一个人怎么演呢?

乙我是个京剧爱好者,如不嫌弃,我给您帮个忙,打个下手,您看怎么样?-甲你行吗?

乙主要是看您的!

甲那好,咱们今天演哪一出?

乙您挑戏。

甲不!你挑戏。

乙您怎么这么客气!

甲我不是客气,因为我是科班出来的,受过正规训练,看的多,见的广,会的也不少。如果我挑的戏你不会唱,大家一耻笑,你脸皮又薄,爱面子,万一想不通,跳河自杀了,那多不好啊!

乙我干嘛呀!

甲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你挑戏。

乙好,那咱们就演《黄鹤楼》

……

那开头到“元裘”是“垫话”。“好,那咱们就演《黄鹤楼》”以下是“正活”。两者中间是“瓢把儿”,它由“献眼”和“自杀”两个包袱组成,说的主要是两人决定演戏和演什么戏。这就是把前面的“坐科”同后面的表演《黄鹤楼》顺理成章地连接了起来,自然,流畅,平展,妥贴。倘若把它取消,由“圆球”直接接“演《黄鹤楼》”,那必然“硬山搁檩”,相接处露出破碴,使观众迷茫,心理的“预期”作用落空,肌肉受到不愉快的震撼。这就象一个人过河,既不会凫水,又不乘舟过桥,全靠两条腿往对岸硬蹦。他不掉到河里那才怪哪!

这四个部分,无论哪部分,如果不完整,没起到应起的作用,那就如同一小节关键的乐曲残缺不全,也会使段子前后脱节,让观众感到发“拗”。以《黄鹤楼》的“垫话”为例:倘无“顶门包袱”“兰花指——酱萝卜”,使开端与包袱(自

然是指“坐科”)的时间距离加大,那演员就不容易汇拢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光有“兰花指”也不成,“坐科”、“圆球”这俩包袱不但同“兰花指”一起活跃了气氛,而且,还为“正活”埋下了伏笔:段子的主要内容是学唱《黄鹤楼》,“甲”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缺少它们,由顶门包袱直接连接“瓢把儿”,显然也是不行的。

第二,在相声这支“乐曲”中,“垫话”、“瓢把儿”、“正活”和“底”的骨干包袱,犹如每小节中的强拍,也叫板。演员们常说,一块“活”要是没有“顶门包袱”,没有一个或几个“拦腰包袱”,没有一个好“底”,那就站不住。这是经验之谈。没有“顶门包袱”,便不易活跃气氛、集中观众的情绪,也就不能很好地为“正活”埋伏线索。没有“拦腰包袱”,主要内容便缺乏生气,味同嚼蜡,也就难于为观众接受。没有一个或几个好“底”,便会虎头蛇尾,头重脚轻,观众不笑,演员也不好下台。这个宝贵的经验说明:相声演员很注意适应观众的节奏感。

第三,就这四部分的包袱来说,也有强、弱之分。底是整段相声的高潮,从某种意义上说,“垫活”、“瓢把儿”,甚至“正活”的包袱都是为“底”服务的。在一小节四拍子的乐曲中,“底”应该是强拍、是板。强拍是同第一弱拍、次强柏和第二弱拍相比较而存在的,板是同头眼、中眼和末眼相比较而存在的。同“底”相比,“正活”和“垫话”的包袱似乎应该是次强拍,是中眼;而“瓢把儿”则应该是第一弱拍,是头眼,或者也是次强拍,是中眼。倘无此节奏上的区别,无论是“垫话”和“瓢把儿”,还是“正活”,所有的包袱都同“底”一样火,那整段相声就会由于缺乏起伏和跌宕而显得平板、单调,演出效果也必然要瘟。这是因为:没有了弱拍,没有了眼,就没有了比较,强拍或板也就不存在了。前面的包袱一抖,观众笑了;而位于中间和结尾的同样效果的包袱还能让观众以一样的程度笑吗?显然不能。包袱越靠后,效果越瘟。在某种意义上,效果的强、弱同位置的前、后倒是成反比的。

另外,强拍与弱拍、板与眼倒置也不应该。比如:“正活”是相声的主要部分,包袱一个接着一个,很多,有的还需要很响。但这一切都为“攒底”做准备。如果它的包袱,特别是与“底”相接的包袱,比“底”还响,那就要“刨”掉“底”的演出效果,形成本该结束却又结束不了的尴尬局面。勉强结住,不但演员下台时灰溜溜,观众也感到不舒服,这岂不削弱了他们已经产生的美感?

在音乐中,节奏不仅是旋律的骨干,而且是乐曲结构的基本要素。这是因为音乐家需要用节奏(当然还有其它手段)将其通过构思所得到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相声跟音乐不同,自然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当一个相声作家把胸中的形象先化为纸上,然后是舞台上的形象,把自己所感受到的美传达给读者、演员和观众时,如果不注意传达的节奏,不讲究段子的结构,他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

三、不要“跑梁子”

演员不愿演“跑梁子”的作品。

什么是“跑梁子”?“梁子”也叫“正活”,是相声的主要部分。相声塑造人物、叙述故事、表现主题,主要靠它来完成。“跑梁子”,就是只叙述“正活”的过程,缺乏剪裁,平铺直叙,平均使用笔墨。显然,这样的作品,既难做到生动、活泼,又不易掌握表演的“尺寸”。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艺术唯一的源泉。生活本身充满节奏,艺术反映生活自然也离不开节奏。节奏于生活、于艺术,有如脉搏之于生命。合乎规律的节奏,能够作用于人的节奏感,使人享受到美。

生活节奏有强、有弱,有轻、有重,有快、有慢,变化多端。相声反映生活,无论整个段子的结构,还是一个结构单元的布局,也需要有所相应的变化。

“跑梁子”的症结,主要是“正活”的节奏平板单调。

相声进入“正活”以后,应该一步紧似一步,一环套着一环,一个包袱接上一个包袱,推向高潮。其节奏上的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强。但是,“张而不弛,吾不为也”。这其中,要有详略、疏密、轻重的妥当安排。就是说,要根据主题进行取舍,有活则长,无话则短,评略结合,疏密相间。这样,才既可通过反衬,突出重点,又可使布局结伏,显出跌宕。

拿《买猴儿》来说吧,在“正活”部分,何迟同志着重描写了“马大哈”的三件事:写通知落了个“道”字,“把这位王同志罚到锦州去啦”;贴错标签,致使糕点厂做出了桐油大八件、鸡蛋糕,家具公司用香油油了桌椅;把买猴牌儿肥皂,错写成买猴,让“甲”云游了半个中国,买了群活猴来。这三件事本身,就是三个又响又脆的“拦腰包袱”。其余,则一带而过,相形之下,包袱也不很响。由于文笔有详有略,详略结合,布局就显得疏密有致,摇曳多姿。由于包袱有轻有重,轻重相间,就突出了骨干包袱,保证了演出效果。

另外,就这三件事来说,买猴儿比前两件事描写更细致,文笔更绵密,包袱效果更火炽。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我想,它一来是整个相声的中心情节和表现主题的关键内容;二来是前面两件事的必然发展。无论从结构的角度,还是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来看,前面两件事只不过是它的铺垫,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铺垫。这三件事,犹如三个浪头,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由低到高的合情合理的发展过程,为“攒底”作了充分的准备。

正是由于有了以上节奏的变化,所以,《买猴儿》“正活”的布局反映了多样的生活节奏,能够与我们生理活动的节奏相和谐,即作用于我们的节奏感,使我们产生美感,得到美的享受。

相声是综合艺术。它的文学脚本还只是半成品,它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舞台上立起来的时候,才能算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既然演员不喜欢“跑梁子”的作品,那我们的相声作者是不是应该对观众的节奏感进行一下了解,对相声艺术的节奏美进行一番探索呢?

四、包袱的‘板’、‘眼’

包袱是相声的基本结构单位和特殊艺术手段,而“板”、“眼”,则是戏曲音乐和曲艺音乐对强拍和弱拍的称谓。把它们连在一起,岂不是风马牛不相及?

不然。把它们连在一起,正是想说明包袱本身既有“板”,又有“眼”,它同戏曲和曲艺音乐一样,或者不妨干脆把它比作一段戏曲戏曲艺唱腔,也具有节奏,存在着节奏美。

关于包袱,相声艺人不是讲究“铺平垫稳”、“三翻四抖”吗?从演出效果来看,铺、垫、翻好比是“眼”,抖好比是“板”。没有“眼”就显不出“板”。铺不平,垫不稳,翻不好,包袱就抖不响。相声《醉酒》中有这么一个包袱:

甲(对观众)“你乐什么?你喝醉了?”

乙人家喝醉了?

甲“我就这样儿,今儿我就在马路躺会儿。”

乙躺马路上啦?

甲人家劝他:“快起来吧,来车啦!”“什么车?”“自行车。”

乙什么车你也得躲呀。

甲“不躲,让他住这儿(指腰)来。”

乙从身上轧过去?

甲人家能轧他吗?一拨把,躲开了。又来一辆三轮车。“快躲开!三轮车来啦。”

乙“躲开吧?”

甲“不躲!让它往这儿来。”(指腰)

乙真横。

甲一会儿又来辆汽车,“快起来,汽车来了,汽车来了!”

乙这行啦。

甲“不躲!”

乙还不躲?

甲“消防队的汽车!”

乙也不躲!

甲“先躲一会儿!”

乙这怎么躲开了?

甲救火车轧了白轧!

乙这是真醉了吗?

甲装蒜!

包袱一抖,人物灵魂暴露无遗,效果是何等火炽,何等强烈啊!我们设想一下,倘无“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的铺、垫、翻,上来就说救火车来了,那还能抖得响吗?

铺不平,垫不稳,翻不好,就如同唱腔丢了拍,观众就会感到失调,发拗。自然,滑稽(喜剧)美也就感受不到了。

铺、垫、翻以“平”、“稳”为适度,不见得非“三翻”不可。相声中不有不少“一翻二抖”、“二翻三抖”以及“四翻五抖”的好包袱吗?“三翻四抖”作为经验是宝贵的,作为定律,则不那么严密,科学。

“板”、“眼”倒置,同样会破坏美感.如果铺、垫、翻刨了底,那么,不管花多大气力,包袱也难以抖响了。上面所说的包袱,如果第三翻改成这样:

甲一会儿又来辆汽车,“快起来,汽车来了,汽车来了!”

乙这行啦。

甲“是救火车吗?”

这一改,泄露了天机,观众立刻会联想到“醉鬼”怕救火车,是装蒜,包袱也就抖不响了。

铺、垫、翻只能是“眼”,假如它们成了“板”,或者越俎代疱,抢了抖的任务——哪怕只是一点儿任务,包袱的滑稽(喜剧)美也会受到莫大的影响。铺平了,垫稳了,翻好了,包袱是不是一抖就响呢?不一定。不信,就将上面那个包袱抖的部分改成这样:

甲“消防队的汽车!”

乙也不躲。

甲“救火车轧了白轧,先躲一会儿。”

乙这是真醉了吗?

甲装蒜!

咱得了吗?即便费九牛二虎之力,抖响了,效果也远远不如原来强烈。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抖包袱,还要注意节奏的快慢,就是相声演员常说的“把握好尺寸”。比如:

甲“消防队的汽车!”

乙也不躲。

甲“先躲一会儿。”

“‘先躲一会儿’”,一定要说得又轻又快,跟“也不躲”接得很紧,如果停一会儿,再一字一顿地说出来,同样会破坏演出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对本节的标题还有什么非议吗?自然,既是类比,就不能做到精确,连准确也做不到。倘若能把包袱具有节奏的问题说清楚了,我想,读者对此是不会苛求的。

五、“尺寸”与“相扶”

相声的表演同戏剧、电影一样,也讲究节奏。演员们说,表演要掌握“尺寸”,捧、逗要“相扶”。所谓尺寸和相扶,我理解,就是节奏。

演员从脚本中感受到作者所表现的形象,在其基础之上和制约之下,结合自身的修养、经验、理解和特长,进行二度创作,并在舞台上把所创造的形象表现出来,以传达思想,传染感情,成为满足观众特殊精神需要的审美对象,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要恰如其分地表现好形象,自然,离不开表演的节奏。

相声表演讲究迟、疾、顿、挫几个字,这是“尺寸”的具体注脚。

迟者,慢也;疾者,快也。显然,这里的迟,不是说速度越慢越好;疾,也不是说表演越快越妙。它们二者是对立的统一,是说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一句话,要把握好表演的速度,以适应观众的节奏感。

一般情况下,包袱的铺垫,速度可以慢一些,要稳稳当当,扎扎实实,确实铺平、垫稳,让包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而不要急急忙忙往包袱口赶。当包袱已经铺平了,垫稳了,该抖的时候,切忌拖拖沓沓,犹豫不决,而应果断迅速地把包袱抖响。

就整段相声来说,“底”的表演一般应是快节奏。“垫活”的埋伏线索,“瓢把儿”的引线搭桥,“正活”的铺陈渲染,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底”的铺平垫稳。“底”是整个段子的高潮,也是最富魅力的部分。相对说来,对它的表演应速战

速决,而不应拖泥带水。这不仅符合段子起承转合的节奏,更与人体活动的生理节奏相和谐。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的表演,节奏掌握得非常好。他的铺垫,自然,自如,以水到渠成著称。他从不着急,从不大喊大叫,有时,声音低得竟然类似日常谈话。铺垫中,也没有见棱见角、楞头磕脑的东西,每句话都象话赶话赶出来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种自然,亲切的表演,紧紧抓住了观众,甚至,让观众伸长耳朵,凝神屏息,去凑和他。表面上看,他松弛得很,但却是外松内紧,仔细掌握着“尺寸”。瓜熟了,蒂落了,该抖包袱了,他果断得很,从不放过时机。由于铺垫和抖的节奏准确,所以,每个包袱都象临时现碰出来的,听起来,那么自然,那么新鲜,那么生动。段子进入“底”以后,他不支不刨,干脆利索,迅速把相声推向高潮。无论《讲卫生》、《买猴》、《迎春曲》,还是《卖挂票》、《吃元宵》、《似曾相识的人》,无不如此。认真学习马三立的表演艺术,对掌握表演的节奏,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以上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节奏处理。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对待。比如:有时,有的铺、垫的某些环节,节奏就要求很快。马三立、王凤山表演的《看〈红岩〉》,“底”是这样的:马三立叙述“我”为《红岩》所吸引,入了迷,“盘腿坐在床上,把大枕头搁在前边当小桌,把书铺开看,看哪,看哪,一会儿就看了四十多页,这时候就看见我妈进来……细一看,不是我妈,是双枪老太婆!”后来,又与特务头子搏斗,使劲儿抱住了徐鹏飞的腰。吵醒了老婆,问:“你干什么?”“我逮特务!”“看你抱的是什么?”“我低头一看哪——”这时,王凤山垫了一句:“徐鹏飞!”马三立这才抖底:“大枕头!”王凤山最后垫的这句,不仅音调很重,以示确定无疑,而且,与马三立说的“我低头一看哪——”接得很紧,说得也较快。如果不是这样处理,停顿一下再接,再慢慢地说,观众就会有充分时间思考、口味。另外,由于这是个默契包袱。采取的是半真半假、似露不露的手法,铺垫之中故意留下了“破绽”,因而,观众产生了朦朦胧胧的预感:马三立在作梦。等马老婆被吵醒了,问:“你干什么?”时,包袱扣就解开了,倘不加快表演速度,观众就会从前面的交代中得出“底”是“大枕头”的结论。这时再抖,观众就会感到索然寡味,包袱也就响不了了。

顿挫,则是指时间上的略微停顿。表演中,演员为了强调下面的内容,抖响包袱,有时有意识地中断台词或拉长音调,以引起观众的注意。著名演员苏文茂、马志存表演的传统相声《论捧逗》中有这样一个包袱:

苏你兄弟这模样?反正他有模样!

马多新鲜哪,人么,没模样!

苏你兄弟他是长方脸。

马啊?

苏不,那个圆方脸!

马嗯?

苏那个……长圆……

马长圆?鸭蛋哪!我兄弟脑袋跟鸭蛋一样,这象话吗?

苏文茂抖包袱时,说完“那个”两字,略微停顿了一下,并且拉长了“个”字的字音,再配合上面部表情以及形体动作,不但生动显现了人物尴尬的处境、无可奈何的心情,而且通过时间上的这一处理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和思索。所以,当“长圆”二字一出口,包袱立时就响了。可谓火候适当,功夫老到。在此基础上,马志存紧接着又翻了个包袱,取得了莫大的喜剧效果。这一停顿,如同音乐中的休止符,虽是空拍,却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美感。

此外,演员对台词的处理更要注意节奏,比如:逻辑重音、感情重音等等。道理显而易见,就不细说了。

至于对口相声的捧逗“相扶”,首先是指演员的搭配要“相扶”。就是说捧、逗双方在体形、年龄、艺术特长、表演特点等方面要有所反差,从而产生和谐的美。以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李文华为例:姜比李高多半头;李比姜大二十多岁。姜英俊,俏皮,朝气蓬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樊果 一、何为戏剧和戏曲? “戏曲”一词,首见于元人陶宗仪《辍耕录》,云:“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明人称 戏剧常用“北曲”南曲“传奇”“乐府”至王国维直承陶宗仪之说,用“戏曲”一词来泛指中国传统戏剧。 王国维先生于《戏曲考源》中提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对于这个概念:任中敏先生在《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中认为:王国维模糊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单呼戏曲所取太狭,所失太多,以戏曲概括戏居,难免陷入但要唱不要白之嫌。周华斌在《中国戏剧的起源及“戏剧发生学”》中认为:“传统戏剧形态,实际上是多元并存的,除了作为“戏曲”的主体以外,还呈现包括原始性戏剧)宗教仪式戏剧,节令民俗戏剧(如傩戏、庙戏、社火戏剧)在内的多种形态。刘桢在《20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中认为:“如果拘泥于戏曲研究理论,所失更多。事实上也是,中国戏曲特征不断被强化而同时我们的研究视界则呈萎化之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又下定义为:“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戏剧概念同戏剧形态直接相连,对于戏剧形态,许多学者尝试过不同的界定,洛地将戏剧划分为:“戏弄”“戏文”“戏曲”三种形态。周华斌将戏剧划分为“戏”“戏剧”“戏曲”三种形态,他说:“戏是意味着拟兽的、持戈的、伴有鼓声秦的议式性舞蹈,这种舞蹈表演泛见于原始狩猎时期的图腾议式。后世亦有于战斗操练、战前示威、战后庆功、以及种种祭祀性议式。其中,除了“力”和“武”的展现外。不乏“扮演”、“表演”因素和两两相斗的“矛盾“冲突,亦即戏剧的萌芽……诸艺杂陈的“百戏”来源于原始拟兽舞蹈的“戏”,又是后世“戏剧”和戏曲“的母体”周华斌生先生所讲的“戏”是洛地先生所讲的“戏弄”的来源。《戏、戏剧、戏曲》,见《艺术学教育与科研》1999年第2期。叶长海则按时间顺序将从古到今的戏剧划分为原始戏剧、上古戏剧、古典戏剧、近代戏剧、现代戏剧五个阶段,他认为:“要探素戏剧的起源就要主要研究第1阶段,兼及第2阶段,如果要探索戏剧的成熟就要求主要研究第2阶段,兼及第3阶段。”从以上三种分类来看,戏剧是一个历时性的动态概念。从发生到成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艺术形式上也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比如说汉代以后,曾产生过角羝戏、歌舞戏、参军戏、滑稽戏以及受到印度梵剧影响的西域戏剧,宋代以后,曾产生过杂剧、目连戏、傩戏、南戏、明代产生传奇,清代产生京剧等大批地方戏,清末产生文明戏,20年代有了话剧、歌剧,建国后产生不少秧歌剧、花灯剧、采茶剧以及曲剧、影调戏等等。王廷信老师认为《在中国戏剧之发生》中认为戏剧是以“扮演”为形式本体的艺术。“扮演”之中“潜藏着”戏剧四要素—演员、观众、剧场和剧本。扮演中的演员:扮演指的是一种“戏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演员”来进行的。所以,“扮演”实际指的是“演员”的“装扮表演”人进入“扮演”行为之时,恰就是他成为“演员”之时,所以,进行“扮演”的人当然就是“演员”了。 扮演中的观众:扮演行为出现的时候,意味着两种情况。一是自演自赏,二是为他人观赏而扮演。前者可说扮演者身兼演员与观众二职,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观众,后者将演员与观众分开,演者自演、观者自观。故云扮演中潜藏着观众。扮演中的“剧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剧场是一种专门用于戏剧表演的“观演”场所,当戏剧走向成熟之后,才有专门性的演剧场所—剧场的出现。但在此之前,许多场所都有扮演行为出现(如宗教祭祀场所、广场空地的撂地作场等)这些场所都是正式剧场的前身。正是因为扮演行为而赋予了一个场所的“剧场”意义。扮演中的“剧本”:剧本是剧作者用来进行戏剧创作的文学体裁,剧本的出现也是戏剧成熟之后的事情。但在剧本出现之前,戏剧扮演忆经开始萌生,甚至有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异同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的异同 中国的戏曲与西方歌剧,是世界两大戏剧艺术体系的突出代表。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是多元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人们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及心理素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产物。因此,中国戏剧和西方歌剧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及深厚的美学特征。 ◆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 中国的戏曲是古代的舞剧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最早的舞剧是葛天氏的《吕氏春秋·古乐篇》,这是一种集音乐、舞蹈、器乐为一体的艺术。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民间歌舞戏和参军戏。如歌舞大戏《大面》、《踏谣娘》,如产生于东晋时期的参军戏在隋唐时期仍属于“散乐”的范畴,并十分流行。 从原始歌舞逐渐发展成以歌舞演故事,是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历经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几千年。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是经过数百年的承续、发展,而成熟的渐变过程,因而中国戏曲根基深厚,艺术体系完善。 西方歌剧的形成与发展 西方歌剧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因此意大利被赞誉为“欧洲歌剧的故乡”。意大利早期歌剧称为“音乐戏剧”,它是一种音乐、文学、戏剧、美术、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体裁。它的诞生是巴罗克时期音乐艺术领域最伟大的一场革命。 ◆写意与写实方面 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对于美的艺术追求,都与各自的民族文化渊源和艺术观念息息相关。中国人认为“凡音之起,有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乐记》)。因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是强调“以我观物”的美学准则。西方人则认为艺术应该“被物所没”,强调“以物现物”的重要哲学思想。中国的戏曲与诗、词、歌、赋有着渊源的关系,偏重“言志”抒情,西方歌剧导源于古希腊的史诗戏剧,偏重再现模仿。中国戏曲“写意”求美,西方歌剧“写实”求真。这两种不同的艺术美学观与音乐的创造方法密切相关。 ◆在艺术表现方面 1﹑舞美。在戏曲舞台上,除去“一桌二椅”和简单的道具外便没了多余的装置,戏剧情节全由演员的虚拟性动作表演而成。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西方歌剧则是花资不匪,重视舞台设计、戏剧动作及道具服装写实的综合艺术。从而形成了一种力求在各个层面上都达到真实的审美取向。 2﹑演员表演方面的差异。 西方歌剧在表演上存在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为代表的西方“体验派”表演风格和以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为代表的西方“表现派”表演风格。中国戏曲表演则是“形神兼备”的表演,它要求演员创作角色要先钻进去,认识角、理解角色﹑然后跳出来,正确分析,寻找与演员认识和理解相吻合的表现形式。中国戏曲表

相声四大流派漫谈

相声"四大流派"漫谈 说起相声艺术的流派,大家比较认可的有这么四大家。即:常派、刘派、马派、侯派。 常派:常连安是这个"相声世家"的家长。长子常宝坤(艺名"小蘑菇")成名最早、名气最大。只可惜1951年牺牲于朝鲜战场上。年仅29岁。现在常派相声的代表人物以常宝华、常宝霆、常宝丰、常贵田为代表。常派相声表演成分重、动作幅度大。讲究说口,基本功非常的扎实。加之有直系的血缘关系,其性格、气质、素养一脉相承。故此在台风、口锋、叙述方式、表演方式上相差不大。常派相声的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充分的体现。常家的第四代传人贵田之子--常悦,小荷已露尖尖角,和常宝华说过《比童年》等小段。看来常派艺术,后继有人。 刘派:以单口大王刘宝瑞(1915--1968)为代表、以表演单口相声见长。特点:火爆、炽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门下有弟子殷文硕、寇庚儒、高洪顺、唐杰忠等。尤以寇庚儒最具刘派风格。那"口锋"、那"绘声绘色"的叙述方式。"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简直就是刘宝瑞的"原版拷贝"。殷文硕也不错,除了说相声,还整理了不少老师的资料、文献,为使刘派艺术发扬光大,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唐杰忠自打出道以后一直以捧哏为主,先捧马季,再捧郝爱民,最后捧姜昆,被人们称为捧哏大家。所以刘派艺术的特点在他身上少有体现,最起码是不明显。 马派:以马三立、马志明为代表。说是以他们爷俩为代表,其实目前也就他们俩人儿,马六甲随已展露头脚但毕竟年纪还小,相声界地道的马派艺术,只有靠马六甲来继承发扬,可谓任重而道远。马派艺术的特点是"冷面滑稽"、"外松内紧",本色、自然,丝毫没有表演的痕迹。内容上善于刻划小市民的形象,艺术手法和美学趣味以"自嘲"为主,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马派艺术,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大智若愚,高深莫测。 马老三立,虽然门下弟子众多,但无人能继承马派艺术的衣钵。象张笑勤、金笑天、张笑非、班德贵、常宝华、常宝丰……等。亦可能大多是拜门儿的徒弟的缘故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三立是个性格演员。其特点外人不易模仿和掌握。所以马派艺术的继承人是马三立的长子--马志明。马志明在相声门儿里拜的是朱阔泉。(侯宝林的师傅)但他主要还是跟他的父亲马三立学艺。近些年他和黄族民上演了一批马派艺术的代表作,象《开粥厂》、《白事会》、《卖挂票》等,将马派艺术的风格、特点、艺术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内行评价他是有继承又有发展。 侯派:代表人物侯宝林、侯跃文、师胜杰。

戏剧鉴赏方法

一、了解主要矛盾冲突 理清矛盾冲突的线索(如何产生矛盾冲突——产生了何种性质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发展进程如何),就完整地鉴赏了戏剧文学的主要情节。 二、鉴赏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剧情发展的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尽管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因此,鉴赏戏剧文学,更要紧的是品味人物语言。品味人物语言,应关注以下三方面: 1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因为个性化的语言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戏剧文学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尤其重要。优秀的戏剧人物语言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人物个性展示出来。 2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即戏剧冲突中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或人物内心活动。 我们常说的“行由心指”“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必定通过言、行表达出来,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出自人物内心,因而能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理境界。 3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也就是“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这是话语字面意思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优秀的台词往往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广的想像空间,能起到一石多鸟之效。 三、在鉴赏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不应忽视对戏剧人物形象的鉴赏 1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同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欣赏人物形象时,首要的是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要揣摩人物的语言。

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差异

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西方歌剧和中国戏曲一直都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们都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和表现形式。从它们的艺术特征上来看,有以下几点不同。2013 ■在唱法方面西方歌剧一般由宣叙调、咏叹调贯穿始终。剧中往往要穿插重唱、合唱、舞曲。西方的声乐体系是按照演唱者的音域和演唱方法来划分成“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包括“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的。这个区分是由歌剧的作曲家来给予区别的,一个小伙子可能是由一位男低音演员来主唱的,也可能是由一位男高音或男中音演员来主唱的;而一位老人却也同样可能是要么由男低音来唱、男中音来唱或者是男高音来唱;也就是说,一个剧中人的歌唱艺术风格,是由作曲家和演唱者来决定的。演员的演唱风格不是根据角色,而是根据曲子和自己演唱的“声部”来决定的。而在中国的戏曲艺术里,演唱的声乐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演员的演唱区分不是根据演员音域的高低,而是根据角色“行当”的特点。每一个特定的“行当”,都有着自己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方法。比如,小生绝不是“男高音”;花脸也绝不是“男低音”,青衣不能作为“女高音”,老旦也不能作为“女低音”。任何一位演员,如果掌握了这个“行当”的演唱风格与发声要领,那么就可以演唱这个行当的角

色:一个女演员可以按照花脸的演唱要领来唱好张飞,一个男演员也可以按照花旦的演唱要领来表演尤三姐。女演员演唱的男角色,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性的人物,而不是“女声”表演;男演员演唱的女角色,给我们看到的也同样是真真正正的女人,而不会是“男人装女人”———除非他是在表演“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的人物。由此可见,二者演唱方面的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音乐创作方面首先,中国的戏曲基本属于“一曲多用”的范畴,而歌剧则基本属于“专曲专用”。比如在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中盖尔曼所唱的歌曲,就不能也不应当通过什么手法改造后换上新词在《利哥莱托》中去给利哥莱托演唱。然而对于中国戏曲来说,它们的乐曲就可以通过板眼变化和曲牌连接来换上新的唱词进行演唱。比如,豫剧的曲调即可来演唱《花木兰》,也可通过板眼变化和曲牌连接演唱《朝阳沟》。因此,戏曲音乐构成了“一曲多变应用”的体系,而歌剧则构成“专曲专用”的体系。 ■在艺术表现方面1、舞美。在戏曲舞台上,除去“一桌二椅”和简单的道具外便没了多余的装置,戏剧情节全由演员的虚拟性动作表演而成。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1]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

谈谈怎样写相声.

谈谈怎样写相声(一) 相声是深受人民欢迎的表演艺术,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那行那业,差不多都爱听相声。这就给相声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怎样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相声,以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为此,把我们近几年来的创作体会整理出来,供从事和有志于相声创作的同志们参考。由于我们的水平不高,错谬之处,在所难免,请批评指正。 一什么叫相声? 侯宝林同志说:相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有着较明显的曲艺特点,它不同于笑话,笑话是群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带有自发的倾向,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文艺。相声呢,是从民间笑话发展起来的,它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相声相声,演员要用相貌声音来表演,并且能使人发笑。当然,笑并不是目的,是一种艺术手段,通过笑来抨击假、丑、恶,通过笑来歌颂真、善、美。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听相声? 相声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它有强烈的喜剧风格,每段相声都有它典型的人物和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比如《东京客人》是说一个曾在中国居住过的日本老太太来中国找儿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就吸引人,都想听一听这位日本老太太怎么来到中国的?丈夫死了以后又怎么生活的?抗战胜利了,日本老太太为什么把儿子留在了中国?她回国以后,又是怎么想到中国找儿子?粉碎“四人帮”以后,又怎么把儿子找到的,故事生动情节曲折紧紧的吸引观众把相声听完。

相声是民间艺术,相声语言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动听,生动活泼。比如《假太空》就是批评一个靠说假话、大话、空话而当了官的人,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把“假大空”这样一个典型人物摆在观众面前,观众听了之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相声能够迅速的为现实斗争服务,能够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如相声《帽子工厂》、《特殊生活》、《不正之风》、《如此照像》等作品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都代表广大人民说出了要说不敢说的话,突破了禁区,干予了生活,从而受到了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二相声的几种形式 (一)单口相声 一个人表演的叫单口相声。单口相声每段都有它一定的故事情节,情节中产生一定的笑料,又叫包袱,而包袱又推动着情节发展。表演单口相声,时而第一人称,时而又以第三者出现、时而跳出、时而跳入、有时叙述、有时品评、有时叙说的故事似说自己,有时又是一个局外人讲述故事。总之,表演单口相声的演员,虽然一个人在表演,但听起来似很多的人出现在舞台上,真是绘声绘色五彩缤纷。《追车》、《怨谁》、《化腊千》、《君臣斗》等都是单口相声。请看下面这个小段: 我早上起来,刚要上班,对过那家小孩跑过来了。问我:大爷您干嘛去?我说上班呀,你有事吗?小孩说大爷,学校发个表有一栏我不知道怎么填。我说那栏不会填哪?小孩说这栏。我一看哪,那栏是原籍,我告诉他原籍哪,是问你的老家在哪。小孩说:老家在哪,我妈没在家我也不知道呀。我说这有什么不知道的,没听你妈说过吗,就填你的出生地点也行。小孩一听

中国戏曲与西洋戏剧之比较

中国戏曲与西洋戏剧之比较 XX学院 XX班 XXX 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是音乐艺术与戏剧艺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二者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型态、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出现的艺术类型,从艺术形式上来认识,都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因而有诸多的相同之处,但因其起源于不同地域,发展于不同地域,故彼此间又存在诸多不同。下面将以具体作品为例,比较中国戏剧和西洋歌剧在文化背景,艺术表演方式和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不同。指出中国戏曲该如何发展。 一、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形成的时代背景的不同 艺术植根抵于人民生活之中, 而音乐艺术又都源自民族民间音乐中, 各有各的民族特色。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希腊悲剧和喜剧、二是印度梵剧、三是中国戏曲。可见我国戏曲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了独具特色的重要地位。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 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 经汉唐到宋金的发育成长过程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多种唱腔。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而作为世界艺术珍宝的西洋歌剧, 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剧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悲剧的剧场音乐,既而传播到欧洲各国。而德国的海因里希·许茨、法国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兰的亨利·珀赛尔分别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开创了17世纪歌剧的先河,直到18世纪,意大利歌剧依然是欧洲歌剧的主流。按其性质特点及流传时、区的不同,分有正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等类型。歌剧注重对声乐的掌控,并以此表达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来感染听众, 唤起对美的追求, 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二、中国戏曲和西洋歌剧的唱法比较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西洋歌剧歌唱艺术属于美声唱法,其特点是追求声音效果

相声表演文稿——博古通今

相声表演《博古通今》 (第一部分) 甲:各位LADIES。 乙:各位GENTLEMEN。 甲乙:大家晚上好。 甲:今儿个由我们给各位说说相声,说得好,给点掌声,说的不好,掌声更大点, 乙:嗯,对,说的不好,记得原谅他 甲;哎,你这话说得,讲得不好,全都赖我了 乙:你看你那样子,像一个相声演员嘛?(此时甲穿的一臃肿大棉袄,傻帽傻帽的)甲;怎么不像啦 乙:相声讲的是“说”“学”“逗”“唱”。说,你得会讲故事,博古通今。不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起码历史兴衰能信手拈来。 甲: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乙:这“学”,你要能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各种名家段子。. 再就是唱,就是高的能上去,低的能下来。你的另外还有一点。 甲:什么啊? 乙;你还要会观察,说起事能一针见血。 甲:是那么回事。 乙:咦,说的这么费劲,怎么没掌声啊? 甲:咳咳,因为有个人没说话。(作明星状,引人关注) 乙:谁? 甲:(整理衣领,摸下发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乙:哦?那你的意思是说你博古通今? 甲:哎!正是。 乙:既然你博古通今吗?那咱就好好探究探究,先谈这“古”字怎么样? 甲:随你。 乙:三国呢? 甲:行啊,我告诉你,这三国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事儿,我都研究过。(得意) 乙:呵,那你都研究什么了?给我们说说。 甲:你说研究吧,你光琢磨故事就没意思了,要弄点特别的。 乙: 别扯了,直接进入主题。 甲:我研究了一下,发现三国里这些个英雄人物,到了如今的社会来,也有不同的用处!乙:真的?我要是说几个人呢? 甲:我能给他们--再就业! 乙:好。大将张飞,能干什么呀? 甲:张飞?他面目狰狞,脾气暴躁,现代城管的最佳人选。 乙:对,压得住。刘备——阿斗他爸。 甲:演电视剧去。 乙:电视剧? 甲:感情充沛呀,你看,他霸占了荆州,还哭着博取别人的同情,好像他很不愿意得到荆州;后来在成都想当皇帝,又不好意思明说,于是他又来哭。

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表演特征之异同

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表演特征之异同 宗吴萍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被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他综合了各种舞台艺术形式,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于一身。王国维下过一个简单的定义“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同样是综合各种表现手段,以歌舞的形式演故事的西方音乐剧,虽产生一百多年,却是后来者居上,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尤其近些年来越多的音乐剧在中国上演,从《猫》到《歌剧院的幽灵》,他们各有所长,让中国的观众意识到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但是关于音乐剧的一些问题却知之甚少,因此下面将中国戏曲和音乐剧做一简单的特征上的对比。 一、戏曲与音乐剧的相似之处 (一)综合性。 中国的戏曲始于原始歌舞,自优孟经汉魏与百戏合,经隋、唐的歌舞大曲、说唱、参军戏,到北宋形成宋杂剧,才确立了“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经元、明,进入了成熟时期。在它的萌芽、发展、确立、成熟和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几乎不排持任何一种传统艺术因素的综合和借鉴,采取开放性的传统,具有极强的同化力,融化了别人,壮大了自己。它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如武术本来是传统的防身手段,与戏剧并不相干,但被吸收融化到戏曲中,就成了塑造英雄豪杰武生、武旦行当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还有柔术、杂技虽有表演性质,虽主要属于一般的娱乐性的技巧炫耀,但一旦和剧中人物和舞台气氛结合,就形成了戏剧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贵妃醉酒》中的“卧鱼”。戏曲涉及的艺术门类之多,在古今中外的综合表演艺术类别中可以说是罕见的。 音乐剧也是以歌、舞、剧的合一为基本形态的,音乐剧的实质就是一种歌舞剧,但不是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只用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去唱,所以一部音乐剧中有爵士乐风格的,也有摇滚和乡村音乐风格的。舞蹈方面,不仅有芭蕾舞还有踢踏舞,也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他很多现代的舞蹈词汇。

相声表演技巧

相声表演技巧 第一章怎样做一名相声演员 粉碎“四人帮”后,相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无论专业队伍,还是业余队伍,都不断的扩大。有很多同志写信问我,怎样才能做一名相声演员,我在这里,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做相声演员的条件 要想做一名相声演员,首先要具备会说普通话的条件,嘴、舌无甚生理毛病,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口齿伶俐吧!否则,不宜做相声演员。其次是嗓子要好,便于学唱,如果嗓子不好,只能说不能唱,也是演员本身的一个不足。再次是模仿能力要强,要善于模仿各种人物形体动作、各种人物语言、各种方言、各种声音。半天学不会一个动作,半天学不会一两句方言,是不适合做相声演员的。还有一点,就是接受能力要强,反映得快。初学相声的同志,恐怕最起码要具备以上四个条件。 2、做相声演员要有广泛的知识 相声艺术题材广阔,内容丰富。从大地上的一根草,到苍穹无垠的太空世界,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到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家长里短,社会风气,自然科学,真是无所不包。我们需要多少知识,才能把它们反映出来呢?请看: 《天文学》需要你懂些天文知识。 《地理图》需要你懂些世界地理。 《八扇屏》需要你懂些历史知识。 《君臣斗》需要你懂些官场知识。 《大相面》需要你懂些“相法”知识。 《解学士》需要你懂些对联知识。 《戏剧杂谈》需要你懂些戏曲知识。 …… 一段相声一个内容,一个相声演员需要很多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老一代相声演员,大都是口传心授,有的没文化,不会写字,那是社会造成的。而今天,相声不单单是起到娱乐欣赏作用,更主要的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讴歌新长征路上的新人新事,鞭挞一切不正之风,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广泛的知识。 怎样才能具有广泛的知识哪?不说全懂吧,就是懂些,就需要学多少东西吧!一句话,靠学。博学才能多懂。要有广泛的爱好,要有广泛的兴趣。 第一重要的是文学知识。因为相声是讽刺文学,本身就需要有较丰富的语文知识,文字要精炼,语言要幽默。各种包袱就是文学中极特殊的句子,极特殊的结构。因此相声演员需要有较厚

听相声全攻略

听相声全攻略:现场指南&资源收集&资料介绍 (大饼版,2007.5) (大饼按:本攻略意在为相声爱好者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使广大相声爱好者能够更快的了解相声、喜爱相声。未经本人同意,谢绝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本人联系邮箱:dabingshushu@)动因:近年来,随着相声市场的繁荣火爆,越来越多的朋友喜爱上了这种传统曲艺形式。五一长假前,《信报》的一位记者找到我,想要采访一下节日期间北京有哪些听相声的场所,各场所的基本情况如何。加之最近一段时间,向我问询的网友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源收集、电台录音、现场观看、参考资料等方面。故将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心得和粗浅经验介绍如下,希望能对广大相声爱好者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现场听相声指南 听相声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走进剧场,面对面的欣赏演员原汁原味的表演。目前京津两地相声演出的场所很多,大家可根据个人偏好选择观看。本人久在北京,以北京演出场所介绍为主。 (一)北京演出团体介绍 1、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正式成立于2003年,由相声名家李金斗发起成立。演员班底以北京各专业团体的中青年演员为主,并常邀请京津两地的老艺术家献艺。演员们都有专业团体的正式工作,在俱乐部演出主要是压场和展示。其演员阵容不固定,每周都会有变化。常演出的演员有李伟建武宾、贾伦连春建、甄

齐李然、应宁王月波、王政吕嘉强、宋德全王玉、刘洪沂李嘉存、李金斗李建华等。苏文茂、赵世忠、常宝华、李伯祥、陈涌泉、王学义等老艺术家有时也登台表演。主持人崔琦、孟繁贵,崔琦主持常介绍相声掌故,知识性较强;孟繁贵串场常表演单口小段,幽默诙谐。 周末相声俱乐部地址在交道口大街路口东城区文化馆三楼,实行现场售票,票价一律20元,不接受电话预定。售票时间是本场演出开始售下场的票,平时皆可去买。总体票源比较紧张,当场去买有一定难度。内部为剧场形式,没有桌子只有一排排的椅子,不对号入座,位臵先到先得。可容纳500人左右。每周五、周六晚7:30演出,周五为旅游专场,主要面向外地旅游团。周六为常规演出场,演出信息可到周末相声俱乐部网站进行查询,网址为:。 2、北京德云社。德云社正式挂牌成立于2005年,其前身是北京相声大会。由相声名家郭德纲领衔发起。演员以部分文字辈老演员和云字科、鹤字科学员为主,演员阵容相对固定,以此为主要演出场所。主要演员有岳云鹏史爱东、徐德亮王文林、高峰栾云平、曹云金刘艺、何云伟李菁、郭德纲于谦等。主持人为肖佳玉。 德云社有两个主要演出场所,分别为天桥张一元茶园和德云社剧场(原天桥乐剧场)。天桥张一元茶园在宣武区万明路东方饭店对面,票价根据位臵不同分别为50、60、80元(含茶水)。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年级: 2011 学号: 1111010336 学生姓名:罗雪 2013年06月13日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当我们在观看一台音乐剧的时侯,我们会被舞台上所营造的很有意境的氛围还有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音乐和舞蹈所吸引,也会被华丽逼真的舞台布景所感染,不知不觉就会身临其境。而当我们品味一出中国戏剧的时侯,我们也会为那一板一眼的唱腔,还有一招一式的身段,以及简洁却应景的舞台布置和别具东方神韵的细节处理而折服。 一个是在西方的优雅开放中孕育而生; 一个是在东方的古典内敛中脱颖而出。 西方歌剧是在西方广阔的土地上培育出来的艺术之花,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中国戏曲的本质截然不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著名剧作家用他们自己的作品,广泛而深刻的反应了他们的那个时代。但是他们又不属于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和全世界。 中国戏曲的生命力极强。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悲喜剧,二是印度梵剧,三就是中国戏曲。古希腊戏剧在雅典时期比较繁荣,印度梵剧产生于纪元前后,公元5到10世纪比较繁荣。中国戏曲在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才完全成熟,比前面两种戏曲至少晚了一千年,可以说是三者中最年轻的。但中国戏曲经过几百年的不断丰富、改革更新和发展,一直继续到现在,表现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不管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说,西方的歌剧和中国的戏曲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与不同点。 一、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相似之处 1、从历史形态来看,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最早是从原始社会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而西方歌剧的产生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中国戏曲历经先秦到初唐漫长的萌芽阶段,最终在唐代形成,再到宋金元时期达到成熟,最终迎来了明清时期空前的繁荣鼎盛。西方歌剧则历经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众多音乐形式的演变的发展,最终在16世纪诞生。可见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相声大与小节目串词

相声大与小节目串词

相声大与小节目串词 【篇一:串词】 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妙用。到底是大好,还是小妙?请听相声《大与小》 在想当初,杜康造美酒,刘伶醉酒整三年,.李太白斗酒诗百篇。酒是好东西,可是这喝酒得有个度,不然,呵呵,你就成了“夜半湖畔说聊斋”下面请欣赏相声《戒酒》。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串词 黑暗中曾经流下多少心酸的眼泪,蜷缩在无助的角落里,可是阳光总会来临,新的一天我会再次踏上追逐的征程!希望,是妈妈轻柔的歌谣;希望,是你甜蜜的笑声;希望,是我坚定走过的昨天和充满斗志的未来??面请欣赏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篇二:相声大赛初赛串词】 相声大赛开场白串词 开场白: 男:迎来夏季,五月榴花照眼明; 女:迎来夏季,满架蔷薇一院香。 男:各位亲爱的嘉宾,评委,同学们大家合:下午好。 男:欢迎大家参加第六届相声大赛,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在精彩的比赛开始前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评委(介绍嘉宾)。 男:去年,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张扬的个性与才华。我相信这个激情四射的舞台因为有大家的参与将会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美好!

女:不错,作为一年一度的盛典,这里汇集了学校众多极富表演才华和文学天赋的同学,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男:让我们用青春的激情点燃奔放的舞台! 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场诙谐幽默的饕餮盛宴! 串词: 1.咱也年轻过 童年,让人怀念;校园,让人留恋。时光如梭,我们渐渐成熟;岁月似箭,青春所剩无几。可是,咱们经历过、疯狂过、也年轻过。下面请欣赏郭聪聪、盛塞丹带来的《咱也年轻过》!掌声欢迎! 2.外语漫谈 相声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语言表演艺术,说到语言,首先汉语,中华民族的母语,大家肯定都会。那外语呢,来看看下面这两位,他们会说的外语可多着呢,请欣赏《外语漫谈》,表演者张梁、陆楠 3.说幸福 幸福是什么,是春日午后的一杯清茶,是夏日炎炎下的一片树荫,亦或是飒爽秋风后的累累硕果。有的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怪兽。瞧啊,接下来这三位就来给我们聊会儿“幸福”,表演者梅向荣、韩婷、李文静。 4.毕业那些事 马上又到栀子花开,毕业离别的时候了,大四的学长学姐们即将离开学校,踏上崭新的旅程。毕业,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事情肯定堆的一摞一摞的!呵,这不,王锐和张敏的事儿来了! 5.校园百态

莎士比亚的戏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

三、莎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比较 首先我们来讲第一个问题,有些评论者认为“莎剧是西方的戏曲”,这意味着莎剧和中国戏曲非常接近,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写人性。中国戏曲是西方的莎剧,这两次莎剧节都有这样的议论,我是同意的。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与我国宋元明以来的传统戏曲,有相同之处。比如我们提到的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他们出现在同一时期即16世纪到17世纪,莎士比亚是1564—1616,汤显祖是1550—1616,他们是同时去世的。虽然他们地分东西,都在作品形式与表现方法上有相同之处,在趣味上也有异处可循。譬如,《牡丹亭》写意多于写实,属于“四梦之一”,是浪漫主义为主。《罗密欧与朱丽叶》写实多于写意,两者虽然重点不同,但都有写意的地方,都是表现曲折离奇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也都含有死去活来的传奇情节。两者的结局蕴含着美学理想,也有同和不同的地方,从美学高度来看主要相似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假定型的戏剧美学观,二是开放型的舞台美学观。中国的戏曲文学和伊丽莎白的莎剧都是戏曲假定性舞台美学观营养而开放的奇异花朵,决定了它们舞台时空观的绝对自由,决定了它们在构思和布景上的写意风格,决定了它们在表演上的象征性特点。两者都没有“第四堵墙”,自我表白,自报家门。汤显祖1599年在信中说:“凡是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都到的时候,颇有意象。”所以《牡丹亭》写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实际上是有理论支撑的。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里说:“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就是说要使人物多变,沟通时间,制造幻想,台上台下,神情交融,这是汤显祖的观点。而莎士比亚在剧本中说道“舞台上想出现几个士兵,就象征着成千上万的士兵”。从两位的观点来讲,可以看出身分东西但意见是一致的。我们古典戏曲和莎剧都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特点,只是某些时候侧重不一样,有时浪漫主义为主,有时现实主义为主。那么作为“开放型”的舞台戏剧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暴风雨》等都有这个特点,和“封锁型”是不一样的。“开放型”结构的莎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一般有三大特征:多场次、可延续性、告诉观众,隐瞒剧中人。封锁型结构有利于体现逼真的舞台性,开放型的结构有利于体现假定型舞台观。《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一开头就介绍了剧情和主人公,这是它们相同之处。接下来要说莎剧与中国戏曲的差异,必须从同中的异处,异中的同处切入。第一、思想深度有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是一对情人双双死去,两家和解;《牡丹亭》的结局是悲喜剧,杜丽娘死而复生,柳梦梅高中状元后与杜丽娘双宿双栖。有人就说,《牡丹亭》的结局不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结局使人更痛恨现实社会,因此莎士比亚高于汤显祖。在此我想提一点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是两国国情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比如杜丽娘要求个性解放是很强烈的,生生死死的爱情,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斗争是很激烈的,希望杜丽娘和柳梦梅成其好事是一个审美的乌托邦,又有什么不好呢?人们有这种美好的希望有何不可呢,何必非要苛求。当然莎士比亚的写作时期又有不同,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要取代封建主义的愿望已经很强烈很普遍了。从时代来看,汤显祖作这样的处理是可以理解的,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希望,是一个审美乌托邦。第二,作品主人公的身份不同。莎剧作品中上层、中层、下层都有,而且下层居多,主人公身份有变化;中国戏曲中的人物以帝王将相为主。第三、艺术形式有区别。莎士比亚以无韵诗的对白和独白为主,有韵诗只占次要地位,它是诗剧但是是无韵诗,以对白为主,比较接近我国的话剧。元曲以唱腔曲艺为主,比较接近我国的歌剧。

相声定义与特点

相声定义与特点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 近几年来,为了改变相声创作、演出不景气的局面,各种形式的相声改革应运而生。吉 它相声、迪斯科相声、歌舞相声、乃至于男女相声、侏儒相声,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力 气却唯独忽视了“相声是语言的艺术”这个根本性的命题,因此也就必定不能取得成功。忽 视了语言在相声艺术中的重要性,也就背离了相声艺术的审美特性。 然而,“相声是语言的艺术”这条定义又是不够准确的,它的外延过于宽泛,并不能很好 地划分相声与其它艺术之间的界限。在曲艺艺术中,评书、快书等同样是语言艺术,唱曲类 曲艺无非是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戏剧艺术、电影艺术、声乐艺术中都有语言艺术的 成份,就连文学也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语言艺术。如果不能划清相声艺术与其它艺术之间的 基本界限,我们就难以进一步深入认识相声艺术的本质特征。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相声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它的艺术表现形 式是比较独特的。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其中绝大部分曲种,无论是只说不唱的评书、

评话、快书,还是只唱不说的唱曲类曲种,或是有说有唱的鼓书、弹词,它们的内容都在于 叙述一个故事,唯独以相声为代表的少数几个曲种(还有上海的独角戏,闽南及台湾的答嘴鼓 等)是个例外。 作为喜剧艺术形式之一的相声,它既不象小说、评书等叙事艺术那样主要以叙述、描写 等手法反映生活,也不象戏剧、电影等综合艺术那样主要以演员的形体动作形象地反映生活, 而是主要通过对话议论、谈论生活。 相声作为对话艺术,它具有与各种叙事艺术、表演艺术迥然不同的特点,现分述如下: 一、相声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艺术,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各种人物的对话 为主要内容。在叙事艺术中,人物的对话不能脱离情节的制约,而在相声中,情节的作用远不如在叙事艺术中那样重要。在相声中,情节是为组织包袱服务的,而包袱又是由对话构 成的。在对话时脱离谈论对象和话题讲述一个故事是无法令人理解的,因而也是不允许的。与 此相反,相声中的情节却可以是时隐时现、若断若续,甚至是若有若无的。 在有些相声中,甚至可以根本不需要情节,只借助于对话的魅力,即能组织包袱,直接 揭露矛盾,表现主题。相应地,观众听相声也并不醉心于情节的复杂曲折,而是要了解表演

戏剧的基本常识

戏剧的基本常识 戏剧动作:(Action Of Drama)戏剧艺术基本表现手段,在表演艺术中,又称舞台动作。 H.贝克把动作分为外部动作与内心活动两大类,进而又把它分为以下五种:1、纯粹外部动作;2、性格化动作; 3、帮助剧情发展和说明剧情的动作; 4、内心动作; 5、静止动作。 J.H.劳森认为:在戏剧中,说话(台词)也是动作的一种形式。 也有人认为:把戏剧动作的实际完成方式,把它分为:外部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等。 外部形体动作指的是观众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方式;言语动作指的是对话、独白、旁白等等;静止动作又称停顿、沉默等等,指的是剧中人物既没有明显的形体动作,又没有台词,从表面看处于静止状态。之所以把它看作是动作的一种方式,是因为人物在静止不动的瞬间都有丰富的内心活动,通过演员的姿态、表情将内心活动传达给观众。 一个完整的戏剧动作可以分解为: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做什么是指动作的内容;为什么做,指动作的心理动机;怎么样做,指具体的动作方式。其中,为什么做与怎么样做,是紧密联系的,前者制约着后者。在剧本中,剧作家的提示一般只是做什么,演员要完成动作,首先应搞清楚为什么做(具体的心理动机),然后才能确立具体的动作方式。同样,人物的每句台词(言语动作)也可以分解为说什么、为什么说以及怎么样说。 每一个戏剧动作都有内因和外因。动作的内因是动作者的心理动机;动作的外因则是客观的情境,情境影像人物,促使他(或她)产生特定的心理内容,才能发出动作。因此,每一个完整的戏剧动作都包括外——内——外的过程。只有把动作的内因和外因展现出来。观众才会了解动作的意义。 劳森说过:“流动性”是戏剧动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流动性”,指的是它的因果连续性,一个动作由别的动作生发出来,同时又引起别的动作。每一个戏剧场面都是由一个因果相承、持续发展的动作体系构成的。 现代戏剧提供了一些新的动作成分,最有表现力的是音响。音响在戏剧中本来是动作的辅助成分,或用以再现动作的环境,或用以烘托人物的内心情绪;但也可以成为动作的成分;或作为冲突的象征性表现手段,或作为人物内心活动的直观外观方式。 戏剧情节:(Plot Of Play)戏剧作品的构成因素之一。一般是指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各种关系所组成的生活事件、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戏剧情节是由一个个场面连贯而成的。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情节随着场面的次第转移而不断发展。 戏剧情节是由一条条线索铺设而成的。线索是情节发展过程的头绪、脉络,故亦称情节线。情节简单的作品,可以单线发展;情节复杂的作品,可以双线或多线发展。后者的线索又有主、次之分,其中伴随着主要人物活动而展开的、贯穿全局的情节线称为主线;伴随其他人物活动而展开的、枝蔓性的情节线称为副线。副线需与主线形成有机联系,并为突出主线服务。线索还有明暗之分,通过人物本身的动作在舞台上直接呈现出来的情节线是明线;通过人物间接介绍、交代出来的幕后活动的情节线则为暗线。主线通常是明显,但也有将暗线作为主线的。 人物的行动及其发展,是戏剧情节的外在构成形式;促成人物行动的动机及其发展变化,则是戏剧情节潜在的动力。因此,有人认为戏剧情节是由意图、达到意图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的结局网织而成的。在不同风格种类的戏剧作品中,有的注重于行动外在的力度(如情节剧),有的则注重于心理(动机)的深细度(如心理剧)。 戏剧情节在作品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同时,戏剧情节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效能和美学价值,能对观众产生吸引力和愉悦作用。在戏剧创作中,既不能忽视情节,使作品缺乏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又不能单纯地追求情节,从而淹没人物形象,使作品缺乏思想深度。 戏剧情境:(Situation Of Play)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戏剧情境作为戏剧作品的基础,由三种因素构成: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的时空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的情况——事件;有定性的人物关系。一般地说,在诸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最有活力的因素是人物关系。 在戏剧作品中,戏剧情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1、情境作为一种客观的推动力,促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凝结成具体的动机,并导致具体的行动,是人物行动的外因;2、是戏剧中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所谓“基础”,指的是情境中包含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所谓“条件”,指的是各种事件;3、是戏剧情节的基础,事件与人物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人物的行动,从而构成情节的发展;4、是人物性格展现的条件,在戏剧作品中,展现人物性格的基本方式是:把人物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去,为人物提供足够的条件和刺激力,促使他(或她)通过行动进行性格的自我展现。 戏剧性:(Theatricality)戏剧的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在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现。从广义的角度讲,它是美学的一般范畴。 人们在谈到戏剧性的时候,还常常涉及偶然性、巧合、聚变等现象,特别是当人们把这一概念作为生活用语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