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条件下教与学关系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条件下教与学关系的转变
紫泥中心校仁和小学林家居座号
新课改条件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刻不容缓。我们要为学生开辟一条广阔的绿色通道。
一.需要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
新教材的使用,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改革,给传统的教法以质的冲击。传统的教法已经不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满堂灌,滔滔不绝的讲授,淹没了学生创新的萌芽;黑板上高速移动的粉笔压制了学生探索的冲动。有的老师凡课则讲,天天作业,生怕学生听不懂,没把知识灌进去。搞的自已精疲力歇,最后还要训斥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讲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不会?我们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如果您在给学生哪条知识时正如雪中送炭,你说他还能忘了吗?可在他并不需要的时候,你却填鸭式的硬塞给学生,泛泛的讲,学生没烦你,那只是因为处于压力或对你的习惯性尊重罢了。
二.变“教师”为“导师”
学习过程的每一次成功的推进都是需要的必然,而这种需要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来进行调控。要使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学习,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产生求知的动机。首先要确立
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这一长远目标,要有面临实际任务的紧迫感。对教课书层层分解、细化至每一章节,每一课时,明确其具体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这节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学。并及时告知学习的结果,加之分数的激励、成就的体验,这是必不可少的近期目标。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教”,而是如何“导”。变“教师”为“导师”,新课程把我们的地位提高了。无论从教材还是众多的配套资料,都给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教师的功夫应当下在如何正确的引导上,既要把握大方向又要控制好弯道,这就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广泛的要求。至于教科书,早已有重点学校试点班内前30名学生上课时间可以不在教室里了,饿了的饭菜才更香。师者:答疑,解惑也。我们应放手!把知识的获取权换给学生:其实任何真知的获得,最终仍然是自已,纵观科学家走过的路,就是有力的证据。“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根本。自学可以根据自已的学习速度,步步为营,学的扎实。通过讨论,向老师发问,让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确认。这样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增进了自信。假如让学生天天在那里“认真”的听你的“滔滔不绝”,你讲得很累,他倒是眯
着眼轻松的等你把知识告诉他,完成了作业也就心安理得的睡着了,哪里还会有创新与探索。应当让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质疑,引发好奇心与思考。问题要尽量结合现实,培养学的忧患意识,让学生感到象科学家一样在研究、探讨。一般程序为: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求知欲------(为解决问题)学生阅读教材-----产生疑问-------学生讨论--------课堂提问(教师质疑)--------学生解答-------得出结论------教师给予评价和确认。这样整堂课不是教师讲给学生听,大量的发问是教师,学生在不断的给教师答疑。变讲授为反问,只要提问得当,学生完全可以把老师“教”的无“疑”可“问”。教师的备课精力的重点是如何把新内容用学生的旧知识来解决。为此如何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特别是难点如何通过步步提问得到分解,让学生一致觉得希望之光离他只有一步之跃,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个热烈的交互状态中。这可给教师思维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变传授为讨论。师生在共同的探讨中,新的疑点会不断的提出来,又将在“谈笑中灰飞烟灭”,这样,整个课堂充满愉快的气氛。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将在不知不觉中“翻山越岭”,蓦然回首“一览众山小”。师生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
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当然,学生的意志力不牢固,教师要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全面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章节知识小结,谈学习体会,经验交流,出考试题,制定答案、评分标准,互相批卷,作考后总结。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自身的潜力。教师只是一个后台导演,布置让学生提前备课,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的时间,为什么看小说可以整夜不合眼,而一听老师讲课就睡觉?进了网吧更是废寝忘食?人都一样,只要是自已愿意做的事、有兴趣的事时间就会变的无限。
三.注意学情动态,作好信息调控
为使学生能够快速高效的投入学习,教师必须注意适时调控。处于控制地位的是教师,学生要不断的思考、分析、运算、判断最后接纳这些信息汇入已有的知识系统。高科技领域里的这一富有人性化的设计,给我们的教学以很好的启示。教师的控制只要是“实时”的,学生就会处于不断的“运算状态”,完成预定的任务达到相应的目标。这个控制要以目标的设定为依据,以学期目标为总控,章节单元目标为导向,课堂目标抓落实。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不断改变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