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管理者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罗杰〃彭斯克与底特律柴油机公司

1987年时,底特律柴油机公司(Detroit Diezel Corp.)属于通用汽车公司所有,公司在重型卡车发动机市场上,只占有微不足道的3.2%的份额。在1982年至1987年期间,公司亏损了6亿美元。1988年,前赛车手出身的运输大亨罗杰〃彭斯克(Roger Penske)购买了公司的控股权。高层管理班子和计时工人还是在通用汽车公司时的那批军心不稳的原班人马。然而,彭斯克迅速开始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使底特律柴油机公司转变成小型的、专一化的和市场驱动的组织。彭斯克开始定期与工会领导人会晤,他还发起了一系列全体工人都参与的小组会议。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是要使雇员们搞清楚企业经营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引入了面向全体雇员的利润分享和经济刺激计划。他使工人们相信,如果公司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除了要有与从不同的产品,还必须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进一步,通过削减公司近1/4的白领工作人员和砍掉一些部门的方式,彭斯克使底特律柴油机公司成为一个更精干、应变力更强的企业。他还向下层管理者和工人广泛授权,使决策制定得更快。彭斯克成功地使底特律柴油机公司焕发了生机,并使之成为卡车发动机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公司的市场份额跃升于28%,并且还在继续上升。现在,公司获利丰厚而且雇用了更多的工人,缺勤率下降了一半。在兑现了每人600美元的3年利润分享计划的红利后,雇员的士气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高涨。

案例:陈久霖与中航油

2004年底,新加坡媒体惊爆: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石油衍生品交易中亏损5.5亿美元。中航油(新加坡)掌门人陈久霖使公司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顷刻间灰飞烟灭。

陈久霖出生于湖北农村,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辗转进入中国航空油料集团。1997年7月,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派陈久霖赴新加坡接管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国航空油料运输(新加坡)有限公司。在陈久霖的领导下,截至2003年上半年,中航油(新加坡)总资产为2.53亿美元,净资产为1.16亿美元,净资产比1997增长690倍,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公司的资本市值超过65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12月刚上市时的4倍。陈久霖达到了事业的顶峰,他开始登上各种国内外论坛演讲,他的事迹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而他的收入也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之最,年薪高达2350万元人民币,被誉为“打工皇帝”。

盛名之下,陈久霖太想用更大的成功来证明和巩固自己了。他带领中航油开始进入了变幻莫测的石油衍生品市场。然而陈久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与市场趋势做相反的操作。

2004年7月左右,也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40美元、航煤接近每吨350美元的时候,陈久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石油价格不会继续升高,而要开始下跌。于是大量抛空原油期货。但是这种投资显然遭受了市场的严厉狙击。国际原油价格由每桶40美元迅速蹿升到10月26日的最高每桶56美元附近。这个价位,可以说是陈久霖心理崩溃的上限。此时他的判断再次出现严重失误,入市建立多头仓位。然而市场的打击再次降临,油价从每桶56美元大幅下跌,至12月6日仅有每桶42美元。中航油两次错误的判断和投机,造成损失1亿美元。

如果说中航油的原油期货交易造成了公司的创伤,而期权交易则是拉开了大口子,导致中航油大失血,走向崩溃。由于中航油是在新加坡注册,而且又背靠中航油集团,在航空煤油的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借此,中航油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成为了航空煤油期权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其实,中航油的期权交易,此前也是盈利颇多。但此次中航油的失策之处在于,没有正确制定航煤限价保顶期权(一种看涨期权)的权力金,使得投资者购买了大量的这类期权。然而,到了10月中下旬,受原油价格的影响,新加坡航煤价格已经达到450美元左右。由于航空煤油价格的高涨出乎中航油判断,而中航油又没有采取好的对冲措施,在期货、期权的双重损失下,中航油的5.5亿美元瞬间蒸发。

中航油事件让陈久霖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打工皇帝”从云端栽到了谷底,也让他成为了舆论的众矢之的。因为正是他的赌徒心态让45亿元国有资产在违规的投机性交易中付之东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