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近代建筑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历史中关于思潮的问题
古代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 天人合一的观点是什么
●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观念当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
●“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苍茫太空的敬畏.
●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
●虽然之后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但其内核仍是外在于人,人类无法把握的宇宙主
宰.
●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统治者更是将奉天命,顺天意来作为其统治的合法性以及震慑民众的理论基础.力图
将人间的秩序模拟成通过天向观测所认识到的的”天”上的秩序,以求得合法和永恒.
士大夫也无不以探求天人关系,尤其是天地之道来通达人道作为最高的学问.
“学不际以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周易中有”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原则
2. 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1)作为中央,地方以至乡村的最重要的建筑活动,是创造与天及与从属于天的下一
个等级的若干神灵对话的场所,这便是从远古的祭坛,到后来也已失考的明堂,直
到明清两代的坛庙建筑以及地方社坛神祠的功能.它们构成了中国建筑体系的
神圣核心和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2)州郡依其在国中的位置寻求天上的星宿为其对应物,名曰星野.此外,城市,尤其
是都城以及宫殿,陵寝的布局和规划设计与命名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和
窥天通天,与天同构的目标.
(3)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知以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序的把
握,把天人合一观念逐级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
(二) 物我一体的自然观
1.物我一体的自然观是什么?
●自然观是人们对生活其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
●在中国的古代文明当中,自然原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即自然是作为封建社会正名
定分的名教的对立面,作为抑制人欲望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对于中国的文化来说,包含着”自”与”然”两个部分,
即包含着人类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物质本体部分,
即中国文化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看作包含人类自身的物我一体的概念,人类以及山,
花,草,鱼,虫等都是从属于物质世界体系的.
这样,在这种概念的作用下,人类与自然是处于同样层次与地位上的,这样既为确立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奠定了思维基础,却也削弱了人对自然环境应该承担的义务
与责任.
2.物我一体自然观对处理人与自然的营造活动的影响
(1)同为人工经营,与欧洲相比,中国包含着更多的作为主体和灵魂的建筑物
(2)中国古代人工环境的意境追求“虽为人作,宛若天开”,认为不露痕迹的合于事物
原来的特性与规律的是“自然”的.
(3)文学要素也直接纳入到造园的范畴,并藉此催生园景意境中的人文精神,显示了
人在自然中不可分割的地位与主体价值.
(三) 阴阳有序的环境观
1.阴阳有序的环境观点是什么?
A环境观指的是人对周围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的认识。
B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下,古代在农立国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以天地、日月、昼夜、阴晴等来概括为阴阳的一系列对立又相互转化的矛盾范畴的思想.
C商周时期的易经就将之概括为乾坤、泰否、剥复、损益,在老子的《道德经》更明确为“万物负阴而抱阳”。
2.阴阳学影响中国建筑的发展
第一,认为方位是有主从的,对太阳的崇拜形成日出日落的方位观,
A战国前的王侯墓葬以及某些少数民族的庙宇始终以东向日为其主要轴线方位,
B明代以前的祖庙中的始祖牌位立坐西向东。
C以天上星宿的方位与地上方位相呼应,从而有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四象说,强调东向:
D坐北朝南的朝向与中国古代居住需求相适应,面南称尊成为称帝的代名词,也使南向成为中国多数地区最重要的朝向
E.在处理包括祭祀在内的位置问题时,左昭右穆,左先右后,以左为尊和以东为尊相结合
第二,赋予构成人居环境的各种要素以互相依存又有主次的属性。
最为典型的就是关注环境中的山于水的位置,定山属静为阴,水属动为阳,南为阳而北为阴,高为阳而低为阴.
“万物负阴而抱阳”既为人居经营时提出了背山面水的要求,也为人居环境的变通提供了其他可能,在与周易卦象结合中,为宫与寝、长与幼、文与武、上与下、僧与俗等的功能格局提供了选择空间。
第三,
这种序的观念与礼制对社会等级的制度的维护要求相结合,并逐渐与车舆,服装等一样纳入到规范文化的要求中,并随着统治者强化等级制,维护皇权至尊的需求日趋强烈而渐趋明确.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坛庙,陵寝等实用功能不强的建筑上面,其次是宫殿庙宇,再其次是对居住建筑提出了日趋明确的规定.
早在周代,《礼记》中对作为坛台使用的堂就做出了规定:”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
这些规范文化使建筑群成为与社会关系同构互洽又自身有序的群体,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筑化..
(四)社会文化心理结构若干影响要素
(1)内向性
古代半封闭的大陆环境和农立国的国情造成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相对隔绝和眷恋乡土,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格.
这种生活方式和内倾性格所促进的都是防御性的内向性空间.
早自仰韶时期的姜寨遗址到后来的城池,住宅,建筑群,特别是全面承载了这种文化的汉族活动地区的建筑群,大都以院落的形式呈现在大地上,从而在强调内向空间的同时促进了门屋艺术和空间序列艺术的发展.
(2)尚祖制
中国文化的早熟加强了文化源头的魅力,中国历史的营造坛庙城池的活动充满了了对祖制的考察了推测,这种对祖制的尊崇和营造活动中器皿性部分的失考和失传结合在一起,使得营造活动长期处于沿袭前代技巧而少有突破的状态.
只有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动,”礼崩乐坏”的时候,中国建筑才会出现稍大变革.如明晚期封火山墙的推广.
这样,中国的木构建筑在数千年的时间当中,在工艺技术日趋完善的同时,却缺少在木构结构体系类型上以及木构既有体系以外的突破.
(三)中庸
中庸,中和,即在对立的两种选择中妥善把握,反对固执一端,反对失于偏颇.例如孔子在教训弟子说”过犹不及”,这种不太过,也毋不及的思想是儒家的基本精神.,经后人发挥,写成《中庸》,后被收进《礼记》,对广大名众的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的营建过程依靠着规范文化,依靠着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所产生的同构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广时间内,为中国建筑发展的路径在宏观在做了限定.因此是任何流派,组织,风格更为强大稳定的生长力.
这种机制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历史上那种跌宕起伏的变化,而始终沿着量变与渐变的方向走到了现代.
近代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潮
(一)洋式建筑:折衷主义基调
,从风格上看,近代中国洋式建筑有两种
1.早期流行殖民地式
这种建筑以带有外廊作为其主要特征.一般为一二层楼,带有两三面外廊的或周围外廊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
2.欧洲古典式建筑
(1)欧洲古典式建筑风格在中国的出现,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折衷
主义建筑的一个表现
(2)西方折衷主义有两种形态,在中国近代都有所反映
A.在不同类型建筑中,采用不同的历史风格,如以哥特式建教堂,以古典式建银行,行政
机构,以文艺复兴式建俱乐部,以巴洛克式建剧场,以西班牙式建住宅等, 形成建筑
整体的折衷主义风貌.如上海后期汇丰银行(1923年)
B.在同一幢建筑中,混用希腊古典,罗马古典,文艺复兴古典,巴洛克,法国古典主义等
各种风格式样的艺术构件,形成单幢建筑的折衷风貌.如天津劝业场(1928年)
(3)A. 西方折衷主义在中国流行了很长时间,成为近代中国洋式建筑的风格基调.这些
风格的建筑组成了近代中国许多城市中心区和商业干道的奠基性的,最突出的风格面貌,对中国近现代城市面貌具有深远的影响.
B. 它通过灵活模仿和自由组合历史上的各种风格,取得丰富多样的形式,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当时为解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拘泥于固有法式之间矛盾所做的探索,但是这种探索仅局限于因袭旧形式的框框,没有上升到新形式的创造.在建筑形式美很高水平的后面,存在着严重忽视建筑功能,技术,经济的倾向.
C. 这种状态的西方折衷主义建筑进入中国,必然增加了新的矛盾.
第一,总体水平颇高的西方折衷主义的传入,对于长期高度封闭的中国建筑体系,可以说是一次大规模的外来建筑文化的冲击,而且这种交流和冲击,相对来说是代表建筑先进体系的高品味,高素质的建筑文化的输入和引进,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第二,这一批西方折衷主义建筑的引入,除了少部分是中国业主和建筑师主动引进的以外,大多数是外国殖民侵略背景下被动输入的.它的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相悖.从中国的建筑历史坐标上看,是中国近代建筑活动中新体系盛期的发展,但是在世界建筑历史的坐标上看,则已经是面临淘汰的旧体系的余晖,是一种旧事物.西方折衷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滞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中国接受现代主义建筑的时间表.
(二)传统复兴:三种设计模式
1.中国传统旧体系建筑的”洋化”
主要出现在沿海侨乡的住宅,祠堂和遍布各地的”洋式店面”等民间建筑当中,大体停留在传统建筑的基本格局中生硬的掺和洋式门面,柱式和细部装饰.这类建筑缺乏生命力,流传一时后旧被淘汰了
2.外来的新体系建筑的”本土化”
(1)总述:中国近代新建筑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的潮流.这股潮流先由外国人发起,后由中国人引向高潮.中外建筑师在这个异质文化的碰撞中做了种种设计探索,是中国近代值得重视的一项建筑活动.
(2)
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纷纷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一批西方建筑师参与了这些教会大雪”中国装”的规划,设计.从其设计路子看,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A. 前期
特点:屋身保持西式建筑的多体量组合,顶部揉入以南方样式为摹本的中国屋顶形象.
B.后期(从20世纪10年代末开始)
特点:关注屋身和屋顶的整合,以北方官式样式为摹本,整体形象走向宫殿式的仿古追求.
代表作品: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和格里森设计的辅仁大学(成熟阶段)
代表人物:墨菲的影响最大
2. 以1925年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为标志,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传统复兴的设计活动
中山陵是中国建筑师第一次规划设计大型纪念性建筑组群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建筑师规划,设计传统复兴式的近代大型建筑组群的重要起点.作为纪念性建筑,中山陵总体规划借鉴了中国古代陵墓以少量建筑控制大片陵区的布局原则,也揉入了法国式规则型林荫道的处理手法,没有拘泥于传统陵园的固有格式,基本上取得了既庄重,又不神秘的宏伟,开朗的景象,
较准确的表达了民主革命家陵墓所需要的特定精神和特定格调.从单体建筑看,祭堂的造型没有套用传统格式,石牌坊,陵门,碑亭则沿用清式的基本形制而加以简化,运用了新材料,新技术,采用了纯净,明朗的色调和简洁的装饰,使得整个建筑组群既有庄重的纪念性格,浓郁的民族韵味,又呈现着近代的新格调,可以说式中国近代传统复兴建筑的一次成功的起步继中山陵以后,广州中山纪念堂(吕彦直,1926设计,1928开工),上海市政府大厦(董大酉,1931)等,相继建成了或浓或淡的传统复兴风格的建筑.
这股传统复兴的建筑,在中国式的处理上差别很大,大体又可以概括为三种设计模式
A.仿古做法的”宫殿式”
B.折衷做法的”混合式”,代表作品为董大酉设计的上海市图书馆
C.新潮做法的”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代表作品有南京的中央医院
(三)现代建筑:多渠道起步
现代建筑在中国式相当微弱的,这给新中国建筑留下了现代主义发育不全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