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一、专业领域
1.专业代码:
051300
2.专业名称:
机器人运行与维护
3.专业概述:
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日常使用、安装、调试、保养及外围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工作。
二、入学要求与学习年限
1.入学要求:
1)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2)身体健康,四肢、五官功能健全,无精神缺陷;
3)智力正常,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
2.学习年限:
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方向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企业机器人运行岗位的技术人才,他们应具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用工要求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科技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具有一定操作实践经验,能服从生产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就业岗位方向
1)主要就业岗位:机器人工作站的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与管理
2)辅助就业岗位:生产线的日常维护管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3)发展岗位:机器人工作站的开发、维修;机电设备销售技术支持等岗位。
四、人才培养规格
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
1.知识要求
1)掌握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和专业基本素质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
3)掌握一定水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4)掌握相应的文化基础、计算机基础等知识;
5)掌握机械图样的基础理论知识;
6)掌握机械基础、电工识图、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的基本理论知识;
7)掌握液压与气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
8)掌握一般机电设备安装及修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9)掌握常规机械部件的检测知识;
10)掌握机器人的结构与原理等基础知识;
11)掌握机器人控制、与编程等理论基础知识;
12)掌握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的基础理论知识;
2.技能要求
1)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职业沟通能力,能用行业术语、文化与同事和客户沟通交流;
2)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英文
资料的初步能力;
3)具有普通钳工、电工、焊接、质量检测及一般机电设备安装等基本操作技能;
4)能读懂机器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电气原理图;
5)能构建较复杂的PLC控制系统;
6)能编制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
7)具有机器人工作站的日常维护与运行的基本能力;
8)具有机器人工作站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
9)具有机器人工作站周边设备的维护与调试的能力;
10)具备机器人工作站正常运行维护的初步工作经验;
3.素质要求
1)热爱机器人运行岗位,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与职业责任感;
2)有较高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吃苦耐劳;
3)能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提高;
4)有较好的敬业意识,忠实于企业;
5)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岗位服务意识;
6)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工艺文件和工作程序及安全操作规程;
7)爱护设备及作业器具;着装整洁,符合规定,能文明生产。
五、人文、身心素质分析及培养
1.人文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目标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精神为工作出发点,设置德育与职业指导、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身心健康教育与美育等模块。
人文、身心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目标见下表。
2.人文、身心素质培养实施的基本途径
基础人文、身心素质培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必修课、选修课和以二课活动为载体的拓展课组成,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
将职业素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务部牵头,各教学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课堂拓展活动由学工部、团委牵头,各教学部门配合实施。
人文、身心素质日常养成性素质的培养,按照学校学工部制定的“学生教育教育路线图”由班主任、素质导师组织进行。
学校以全员教育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日常性的培养实施。
3.人文、身心素质培养的构成要素
人文、身心素质培养主要由德育与职业指导、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身心健康教育与美育等功能模块构成。
每个功能模块内设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拓展课程若干门,其结构见下表:
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由教务部门在相应的阶段选择第二课堂的教学课程。
六、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目前本专业没有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根据对岗位的调研结合机电设备维护工作的内容,对本专业确定的就业岗位群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如下:
职业岗位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根据工业机器人运行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将岗位职业能力分解为三层,以识图、常用仪器仪表使用、机械部件拆装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基础能力,以现场编程、机器人运行维护、简单故障排除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对用工序工艺调整与检测等为主要内容的工艺工序综合应用能力,构建“单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七、课程体系
1.课程的组成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图
2. 主要职业能力课程的要求与安排
“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
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
入学教育与军训
德育语文体育与健康
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英语公共艺术职业礼仪专业核心课
机械识图与CAD 技术
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
维修电工电气控制与PLC
单片机应用技术基础
钳工技能训练专业方向课
机器人应用认知机器人技术基础
机器人工作站维护机器人工作站程序调试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
专业限选课(三选二)
焊接工艺技能训练
涂装工艺技能训练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拓展课(四选二)
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
机电设备管理焊接检验机电产品营销
(1)公共基础课程
(2)职业基础能力课程
(3)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4)工序工艺课程(焊接工艺必选;2、3二选一)
(5)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四选二)
八、课时结构与教学进度安排
1、课时结构:
课程学时分配及比例表单位:周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教学进度安排
“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三年制)教学进程表
九、教学保障条件
按每年招收1~2个班级的本专业学生,学校具有的实训室工位及师资队伍能否满足课程教学进行评判。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1)维修电工实训室(已具备);
2)钳工技能实训室;(已具备)
3)焊接技能实训室;(已具备)
4)单片机、PLC自动控制实训室(已具备)
5)机器人结构与部件认识实训室(需建设)
6)机器人流水线实训室(需建设)
7)机器人工作站(安装、调试、编程运用;需建设)
8)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需建设)
9)涂装实训室(已具备)
10)CAD实训室(已具备)
2.实训基地
1)海斯坦普金属成型(武汉)有限公司(已合作);
2)武汉金丰汽配有限公司(已合作)
3)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已合作)
4)李尔汽车零件(武汉)有限公司(已合作)
3.师资队伍
1)专任专业教师基本条件
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具有机电类专业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具有任务引驱动、项目式、或学习领域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能力;
目前学校具有机器人相关专业教师8人,具备机器人专业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或从企业引入。
2)兼职教师基本条件
主要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具有本专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十、成绩考核与毕业条件
教学方式
以企业调研为基础,根据企业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案例教学、情景活动教学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尽量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
考试考核方法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开设课程可采用百分制评定成绩。
考试考核方法可以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可以适当的引入相关过程考核,逐步引入行业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
职业资格取证
(1)必报工种:维修电工(中级、初级)
(2)选报工种:电焊工(中级、初级)
学生毕业条件
按本计划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取得至少一个专业岗位的技术等级证书,准予毕业。
十一、其他
课程的中高职衔接
本专业的高职衔接专业为机电技术应用或电气自动化专业。
二课活动进程
二课活动进程表
注:1.每学期每名学生至少选学1门二课课程,不超过3门二课课程,鼓励学生选择更贴近专业发展的专业拓展课和岗位能力提升类;
2.标红字体的二课课程由专业教学部承担教学,其他二课课程由基础教学部承担教学,相关教学部应组织好二课内容,做到符合学生拓展能力需要的目的;
3.二课实际开设情况由学生选课情况决定。
机电教学部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