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再 加工、再创造,使课程结构更符合学生个性、学校和社会 的特点和需要。
思考: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成熟了吗?
•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崔允漷等): 90%的学校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 76.6%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校本课程开发, 有60%的教师积极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 • 张永宜认为,普通高中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还不 成熟(山西省),在他统计的学校教师当中,知 道校本课程开发含义的有48%,有意向开发校本 课程并任教的仅19.6%。
♦区域发展 ♦学校课程体系 ♦具体课程目标、内容、实现方式、评价等
♦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个性化:
♦创办特色学校 ♦建构特色课程 ♦培养个性化的老师 ♦培养个性化的学生
思考:校本课程推进中的困难
♦ 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水平落后于校本课程开发的
专业性要求;
♦ 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和技能与校本课程开发
什么是课程?
中国学者更多地主张课程是用以教学的科目,是 具有系统性的学科知识或教学内容,认为学校开设的 课程主要是让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过 程中实现发展。
《辞海》 辞海》 课程是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一个 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一组教学科目。 教育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教育卷》 广义指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得的一切经验。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界定课程就是学习的经验 。
课程即活动
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 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
课程系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 学习活动的总体。
重新认识学校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chooldevelopment)
评价内容
课程背景
评价维度
学生发展需求评估 学校课程资源把握 家长课程期望水平评估 ……
等级评定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评 价
课程方案 (教材)
目标调适 内容重构 教材组织 …… 学生 课程 资源 …… 学生发展 教 发展 学校发展

发展

思考:校本课程开发的哲学视野
♦校本课程需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初审,初审通过后, 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

实施和改进 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0人,则这门选
修课予以取消。
个案二: 个案二: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 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 ♦ 科技发明探索类课程; ♦ 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 ♦ 体育技能类课程; ♦ 报告、讲座类课程; ♦ 艺术类课程; ♦ 活动类课程。
什么是课程?
国外学者两种颇有影响力的观点:
课程即经验
课程就是让受教育者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在这 样的过程中,将学习对象——包括知识但不仅限于知 识,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并且实现自身的变化发展。
♦卢梭在《爱弥尔》中采用经验来表达他关于课程或者说教学
内容的主张。
♦卡斯威尔(H.L.Caswell)认为课程是儿童在老师指导下所获
从世界范围看,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3 从世界范围看,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3个阶段:
• 兴盛时期(1970 兴盛时期(1970——1980),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校 (1970 1980) 本课程开发,基层学校也纷纷响应。英国、澳大利亚、 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回落时期(1980 回落时期(1980——1990),国家课程开发再次受到重视 (1980 1990) ,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期。 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 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由于社会变化节奏加快,学校 (1990年以来 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兴的课程议题 不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所以校本课程开发 再次兴盛,并且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
个案一: 个案一:江苏省锡山高中
• 确定校本课程方案的依据
区发展需要等等。 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 文件;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评估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
• •
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总体结构
等等。
撰写《课程纲要》 撰写《课程纲要》
需要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须写一份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思考
常州市教研室 张小亚
♦ 课程? ♦ 世界校本课程开发概况 ♦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个案 ♦ 几点思考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老师在谈到课程的 时候满怀自信地说:“到底什么是课程呢,课 程就是教师教给学生的”。 误区解读: 混淆了“课程”与“教学” 搞错了课程发生的主体 把课程看作是一种产物,一种结果
事业赋予他们的主体地位存在较大差距;
♦ 某些学校领导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名利动机与学
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正当权力大相径庭;
♦ 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法规不能充分满足校本课程
顺利成长的客观需求。
敬请批评指正!
♦ 科技艺术:电脑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无线电测向、机器人制作、车、船、
航模、陶器制作艺术等。
♦ ♦
另一方面,学校通过种子文学社、读书沙龙、法学辩论团、英语俱乐部、科 技制作部、科普夏令营、书画音乐、艺术团队等,丰富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 在此基础上,学校探索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
人本主义模型(Humanistic Model) 人本主义模型
代表人物是温斯蒂恩(Weinstein)和番蒂尼(Fantini)
学习者身心特点 教育者的关心 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组织观念
学习技能 教学秩序 教学成果
引自Gerald,Weinstein and Merio D.Fantini,Toward Humanistic Education,P35, NEWYOKE;Praeger,1970,the Ford Foundation
个案三: 个案三:上海市七宝中学
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
♦ 人文学科:邓小平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外美术名作、影视评论、
文学作品赏析、中美关系展望等。
♦ 自然学科:环境保护、食品与营养、数学建模、趣味化学、物理思维方法
等。
♦ 地球科学:旅游地理、地质与古生物、气象观测、酸雨测定、地球科学热
点问题等。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建立试探 社会、学生、 社会、学生、 性目标 科目内容 选择依据: 选择依据: 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教育理念; 学生学习经验 建立教 学目标 选择组织有 关经验, 关经验,形 成课程 教材 评估
引自J.Galen Saylor,William M.Alexander,and Arthur J.Lewis,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4th.ed 1981,PP.29—30.NEWYOKE.
校本课程开发引入我国
♦ 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 学校课程。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提出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 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 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个案四: 个案四:北京市景山学校
♦ “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个人”; ♦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程策略; ♦ 构建学校新的课程体系: ♦ 优化基础学科课程,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校园环境课
程,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调整和改革学校课 程;
♦ 学校和教师通过调整课程计划和结构、选择、改编、整合、
系统课程模型(Systems Model) 系统课程模型
代表人物是汉肯斯(Hunkins)
课程的规律性 和目的性 问题 判断 内容 选择 经验 选择 实施 评价 维持
引自Francis P.Hunkins,“A Systematic Model for Curricum Development”.NASSP Bulletin, 69(1985).P.24
学习者 引自:Ralph W.Tyler,Basic Prini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P1.
经营管理模型(Managerial Model) 经营管理模型
代表人物是塞特(J.Saylor)、亚历山大(W.Alexander)和刘易斯 (J.Lewis)
♦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
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在 这次研讨会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 涵及意义作了最早的界定。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权力转移的角度提出并界定了校本
课程,认为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主开发,促使学校、地 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力责任再分配的民主化课程。
• •
简介美国校本课程开发
行为主义模型(Behavioral Model) 行为主义模型
代表人物是泰勒(R.W.Tyler)
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 形成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目的和具体目标),设计课程 课程目标
法律规章、 研究数据、 专业单位、 政府指导;
课程特点:包括内容、组织形式和适合学习者的需求 课程特点 课程实施:(1)教学指导;(2)教学经验 课程实施 内部压力: 课程评价 内部压力: 课程评价:(1)教师教学效果; 社会因素、 (2)课程的有效性
概念界定
♦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
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 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 择的课程。
♦ 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
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