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气囊的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有差异。建议使用MOV 技术进行气囊充气管理,避免CPM 方法 相关并发症及影响因
气囊放气
❖ 传统观点:每4-6小时气囊放气5-10分钟 目前研究:气囊不需要定时放气
气囊压力检测方法
❖ 手指捏感法 ❖ 专用气囊测压表 ❖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测压法 ❖ 血压计测
气囊压力
气囊护理
❖ 充气量合适,避免漏气或压迫损伤气管壁 (MOV、MLT、气囊测压表检测)
气囊的作用
❖ 固定 ❖ 密闭,防止漏气,保
证潮气量的供给 ❖ 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和
胃内容物返流后误吸
百度文库囊压力要求
❖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 指出高容低压气 囊压力在25~30 cmH2O
❖ 老年人20cmH2O~30cmH2O ❖ 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既能保持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
间隙的最小压力, 又可防止气囊对黏膜的压迫性 损伤, 最适宜的气囊压力为15 cmH2O~ 25cmH 2O ❖ CP<18.5mmHg(25cmH2O)
❖ 定时(4-6小时)检测气囊充气量 ❖ 充气完毕或使用压力表检测完毕,应折住气囊
外接管后再分离注射器或压力表,以防漏气
气囊护理
❖ 气囊破裂的处理:根据漏气部位进行相应处理 ▪ 指示气囊或活塞:充气后将气囊外接管夹闭 ▪ 气囊:更换气管内导管
❖ 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 原理:
气流冲击法:于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挤压简易 呼吸器,在肺充分膨胀的同时放气囊,在气管内 导管与气管壁之间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将 积在气囊上的分泌物冲出。
❖ 适应证
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若无禁 忌证,应每4-6小时进行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 禁忌证
肺大疱、气胸、ARDS(高PEEP)患者
带吸引装置的切开套管
气囊的压力
气管壁内的动脉压为30—35cmH2O 静脉压为18—20cmH2O 淋巴管压为5—8cmH2O
当气囊压 超过淋巴管压时,可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局
部粘膜水肿。
超过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淤血。
超过动脉压并持续一段时间,局部缺血性
坏死而出现气道并发症。
气囊的种类
❖ 低容量高压力 ❖ 高容量低压力 √ ❖ 等压(Bivona充泡沫
套囊) √
气囊充气方法
❖ 指示气囊感觉法 ❖ 定量充气法 ❖ 最小闭合容量 (MOV)
最小漏气技术(MLT) ❖ 气囊压力表检测法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人工气道气囊 管理技术实施现状分析我国现状
❖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国内ICU 实施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技术的状况,并 与国际报道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ICU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技术自制调查问卷,对国内62 家(含二级、三级医 院) 医院共62 个ICU 进行调查。[结果]二级、三级医院ICU气囊管理 技术实施状况分别为: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OV) 占6 . 25 %、10 . 87 %;最小漏气技术(ML T) 占31 . 25 %、6. 52 %;ML T + 气囊压力表 测量(CPM) 技术占6. 25 %、0. 00 %;CPM 占25. 00 %、34. 78 %; 触摸法占18. 75 %、0. 00 %;触摸法+CPM 占0. 00 %、30. 43 %。 ICU 气囊管理频次为6 h~8 h 1 次分别占50. 00 %、39. 13 %; ICU 气囊压力监测时,采取半卧位的科室分别占81. 25 %、69. 57 %;气囊 充气前每次进行口咽部吸引操作的占31. 25 %、28. 26 %。除气管 内导管前实施漏气试验的科室占18. 75 %、8. 70 %;监测气囊压力 的科室占31. 25 %、23. 91 %;科室制定气囊管理技术规范的ICU 占 25. 00 %、23. 91 %。[结论]二级、三级医院ICU 开展气囊管理技
气囊放气
❖ 传统观点:每4-6小时气囊放气5-10分钟 目前研究:气囊不需要定时放气
气囊压力检测方法
❖ 手指捏感法 ❖ 专用气囊测压表 ❖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测压法 ❖ 血压计测
气囊压力
气囊护理
❖ 充气量合适,避免漏气或压迫损伤气管壁 (MOV、MLT、气囊测压表检测)
气囊的作用
❖ 固定 ❖ 密闭,防止漏气,保
证潮气量的供给 ❖ 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和
胃内容物返流后误吸
百度文库囊压力要求
❖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 指出高容低压气 囊压力在25~30 cmH2O
❖ 老年人20cmH2O~30cmH2O ❖ 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既能保持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
间隙的最小压力, 又可防止气囊对黏膜的压迫性 损伤, 最适宜的气囊压力为15 cmH2O~ 25cmH 2O ❖ CP<18.5mmHg(25cmH2O)
❖ 定时(4-6小时)检测气囊充气量 ❖ 充气完毕或使用压力表检测完毕,应折住气囊
外接管后再分离注射器或压力表,以防漏气
气囊护理
❖ 气囊破裂的处理:根据漏气部位进行相应处理 ▪ 指示气囊或活塞:充气后将气囊外接管夹闭 ▪ 气囊:更换气管内导管
❖ 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 原理:
气流冲击法:于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挤压简易 呼吸器,在肺充分膨胀的同时放气囊,在气管内 导管与气管壁之间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将 积在气囊上的分泌物冲出。
❖ 适应证
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若无禁 忌证,应每4-6小时进行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 禁忌证
肺大疱、气胸、ARDS(高PEEP)患者
带吸引装置的切开套管
气囊的压力
气管壁内的动脉压为30—35cmH2O 静脉压为18—20cmH2O 淋巴管压为5—8cmH2O
当气囊压 超过淋巴管压时,可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局
部粘膜水肿。
超过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淤血。
超过动脉压并持续一段时间,局部缺血性
坏死而出现气道并发症。
气囊的种类
❖ 低容量高压力 ❖ 高容量低压力 √ ❖ 等压(Bivona充泡沫
套囊) √
气囊充气方法
❖ 指示气囊感觉法 ❖ 定量充气法 ❖ 最小闭合容量 (MOV)
最小漏气技术(MLT) ❖ 气囊压力表检测法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人工气道气囊 管理技术实施现状分析我国现状
❖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国内ICU 实施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技术的状况,并 与国际报道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ICU 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技术自制调查问卷,对国内62 家(含二级、三级医 院) 医院共62 个ICU 进行调查。[结果]二级、三级医院ICU气囊管理 技术实施状况分别为: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OV) 占6 . 25 %、10 . 87 %;最小漏气技术(ML T) 占31 . 25 %、6. 52 %;ML T + 气囊压力表 测量(CPM) 技术占6. 25 %、0. 00 %;CPM 占25. 00 %、34. 78 %; 触摸法占18. 75 %、0. 00 %;触摸法+CPM 占0. 00 %、30. 43 %。 ICU 气囊管理频次为6 h~8 h 1 次分别占50. 00 %、39. 13 %; ICU 气囊压力监测时,采取半卧位的科室分别占81. 25 %、69. 57 %;气囊 充气前每次进行口咽部吸引操作的占31. 25 %、28. 26 %。除气管 内导管前实施漏气试验的科室占18. 75 %、8. 70 %;监测气囊压力 的科室占31. 25 %、23. 91 %;科室制定气囊管理技术规范的ICU 占 25. 00 %、23. 91 %。[结论]二级、三级医院ICU 开展气囊管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