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
9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
![9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0e9165627284b73f24250ee.png)
必然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这也是衡量一个轨道交通枢纽成败得 失的关键。
4、2 客流预测的方法
4、2 客流预测的方法
轨道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枢纽点的到、 发客流,按不同的目的和方向,实现“换
乘、停车、集散、引导”四项基本功能,
核心的功能在于换乘。
1)换乘——对于来自不同方向、路线、 不同交通方式的乘客,需要转乘其他交 通方式而发生的行为称谓换乘。因为这 些乘客属于中转客流,需要经过换乘才
轨道交通枢纽由于其自身交通功能的完善
和发展势必带来周边区域交通状况的改善,
便捷的交通与大量的客流使轨道交通枢纽 及其周边区域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往往 随着轨道交通枢纽的设置在其周边区域内 必然形成高密度的商业区、办公区等。
作为轨道交通枢纽功能的两个方面,其 交通功能和开发功能同样也是相互制约 的。一个轨道交通枢纽的规模和形式限
方便、捷达、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2.车——是车流生成的基本要素,包
括各种车辆的载客能力、速度、舒适
度等标准。
3.路——是客流和车流组织的基本要 素,包括其流动的路径,道路的通过
能力等技术条件。
4.场——是枢纽的场地和选址,是规
模和环境的控制要素,包括建筑、景
观和环境影响。
9.3.2
1. 网络化的原则
能到达的最终目的。
2)停车——对于来自不同方向、
路线、不同的车辆,提供固定的
停车位置和上下客位置。并以不
同性质的车辆分区停放,配置合
理的道路和场地。
3)集散——对于到达或出发的乘
客和车辆,实现聚集会合和疏散
分流,提供客流和车流组织的相
关措施,保证畅通、安全。
4)引导——对外来客车引导、截流、
轨道交通第一章 轨道交通车站概述
![轨道交通第一章 轨道交通车站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da7e923f01dc281e53af0f4.png)
第一章 轨道交通车站概述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轨道交通发展简史 第二节 轨道交通车站的设置 第三节 轨道交通车站的功能 第四节 轨道交通车站的结构 第五节 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系统
第一章 轨道交通车站概述
第二节 轨道交通车站的设置
一、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线路的走向和站点布设,主 要目的就是解决沿线居民的出行问题。 在轨道交通线路走向方面,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需求,轨道交 通线路规划粗分为追随型、满足型和导向型三种类型。 追随型即是哪里交通供给严重不足,轨道交通就修到哪里。 满足型则是需求与规划同步,规划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出 行需求,起到相当好的支持保障作用。 导向型则是规划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引导城市的发展布局,轨 道交通建到哪里,哪里就逐渐繁华起来,客流逐步增加。
客观来讲有轨电车也有其优点,它可以在路面直接换乘,可以 小单元频繁发车,节约能源,而且无污染,造价特别低廉。
在1970年代以后国外重新考虑这种运输型式在城市公共交通中 的作用,采用线路隔离,自动化信号调度系统和 高新技术的车辆改造措施,从而形成所谓城市快 速轻轨运输和轻轨车辆。它与一般的铁路相比, 其轨道和车辆都是轻型的,其运输系统相对简单, 较适合中等运量的城市交通客运。
第一章 轨道交通车站概述
2.城市快速轻轨交通的特征 (1)它是以钢轮和钢轨作为走行系统的一种交通方式,车辆的牵 引动力为电力,可以采用直流、交流或线性电机驱动。 (2)轻轨交通的建设投资要比地铁少得多,通常轻轨每千米造价 仅为地铁的1/2~1/5。 (3)轻轨交通的单向客运能力一般为每小时2~4万人次,属于中 等运能交通。 (4)轻轨线路可以分为地面、地下和高架混合型,一般与地面道 路完全隔离,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专用车道。在通过交叉路口处, 采用立体交叉形式,保证车辆以较高速度运行。 (5)轻轨车辆有单节4轴车,双节单铰6轴车和3节双铰8轴车。每 组车可以单节运行,也可以联挂编组成列。 (6)对车辆和线路的消音和减震有较高要求。 (7)电压制式以直流750伏、架空线(或第三轨)供电为主,也 有部分采用直流1 500伏和直流600伏供电。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https://img.taocdn.com/s3/m/2bbfedda360cba1aa811dadb.png)
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主要设备
1.自动售检票系统 乘客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过程包括进站、购票、检票、 乘车和出站等几个阶段。为旅客提供售检票服务的设备及 其背后支持的一整套系统称为自动售检票系统,简称AFC 系统。
自动售检票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 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 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以磁卡 或非接触式IC卡为车票介质,利用自动售票机、半自动 售票机、自动检票机、自动验票机等终端设备,并通过计 算机网络实现轨道交通运营中的自动售票、自动检票、自 动收费、自动统计等功能。
轻轨192公里,占总里程的7.6%;
单轨75公里,占总里程的3.0%; 现代有轨电车100公里,占总里程的3.9%; 磁浮交通30公里,占总里程的1.2%; 域市快轨67公里,占总里程的2.6%。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客流的节点,是乘客出行的 基地,旅客上下车以及相关的作业都是在车站进 行的,轨道交通车站也是列车到发、通过、折返、 临时停车的地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轨道交通 线路的电气设备、信号设备、控制设备等集中的 场所,也是运营、管理人员工作的场所。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适用于城市区域内重大经济区 之间中长距离的客运交通,是一种大运量的轨道 运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列车主要在地面或高架 桥上运行,必要时也可采用隧道。当采用钢轮钢 轨体系时,标准轨距亦为1435mm。
截至2013年末,我国累计有19个城市建成投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87条,运营里程2539公里。 在2539公里运营里程中: 地铁2074公里,占总里程的81.7%;
磁浮系统在常温条件下,利用电导磁力悬浮技术 使列车上浮,因此,车厢不需要车轮、车轴、齿 轮传动机构和架空输电线网,列车运行方式为悬 浮状态,采用直线电机驱动行驶,现行标准轨距 为2800mm,主要在高架桥上运行,特殊地段 也可在地面或地下隧道中运行。
关于交通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探析
![关于交通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f31d3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c.png)
关于交通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探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
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始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中最重
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骨架。
为了提高交通效率和方便市民的出行,城
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合理分类对于优化城市交通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车站的地理位置和功能特点,可以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为以下几类:
1. 总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起点或终点站,一般位于城市交通的核心区域。
总站
通常设置在城市交通枢纽处,方便乘客之间的乘车换乘。
总站的特点是规模大、客流量大、设施完善。
在总站,乘客可以方便地换乘其他线路或交通工具,从而实现快速出行。
3. 中间站:位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中间节点,连接两个相邻的换乘站或总站。
中
间站通常位于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上,方便乘客的出行。
中间站的特点是设施一般、客流
量较小。
中间站可以提供乘客上下车的便利,减少乘客的出行距离,同时也可以分流换乘
站的客流压力。
4. 支线站:位于城市轨道交通支线上的车站,通常连接主线和支线之间。
支线站的
特点是规模较小、客流量一般。
支线站通常设置在城市的次要交通干道上,方便乘客的出
行和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第十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181dfdf6524de518964b7dd9.png)
(5)控制居民出行时耗的重要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能够缩短居民出行的在途时间,但是需 要其他客运方式的衔接和接驳。如果在城市中设置若干个接近区域开发中心的城市轨道 交通换乘枢纽站,就可以更合理地组织城市居民出行活动。居民只要到达某几个换乘枢 纽站后,就能通过换乘,利用轨道交通或其他的直达车或大站快车方便地到达全市其他 区域,从而缩短乘客的出行时耗。这样,即使大城市的用地不断扩大,居民的出行时耗 仍能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6)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也是车流、人流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在其附近设置居住区、 商业区等域市配套设施,可促进该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金融贸易得到较快发展。
(3)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保障 公交优先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交通工程、交通政策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在交通工程 方面,主要是为公共交通设计优先通行和换乘方便的相关道路设施。公共交通在道路 使用权上的优先(如开辟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专用路,在路口配以公交优先的信号系统) 是公交在“行”方面的优先,而换乘枢纽则体现了公交在“停”和“换乘”方面的优 先。只有确保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与周围路网衔接的顺畅性、舒适性,才能提高整个公 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4)优化城市布局的重要途径 交通可达性是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不同交通方式,具有各自的区各自区 位可达性不仅不能提高,反而有可能因相互影响而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显著提高 沿线特别是车站附近用地的可达性。城市轨道交通枢纽通过协调轨道交通与其他各种 客运方式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各种客运方式的区位可达性得以相互补充,使城市交通 可达性普遍提高。同时也使各区位之间的交通可达性差异缩小,使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由此带动传统的核心区域的疏解,并且促进城市外围土地的利用与开发,诱导城市人 口和就业的重新分布,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
单元二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概念与分类
![单元二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0ded3b4f8c75fbfc67db218.png)
端点站
中间站
换乘站以乘上站的除城 具市有轨供道乘线客路乘交降叉的点基。本换功
能之外,其最大的特点是乘客可
端点站(始发站和终点站)。一般设置在线路 两端。除具有供乘客乘降的基本功能之外, 还可供列车折返、停车检修之用。
E 从一条线路换乘到另一条线路, 在最大程度上节省了乘客出站、 进站及排队购票的时间,为乘客 换乘提供方便。换乘站有平面换
2.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概念与分类
学习目标
了解轨道交通车站的概念 掌握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站务员工作中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概念
旅客
●出行基地 ●上下车换乘地
站务 员
●工作地
列车
●到发地 ●通过地 ●折返地 ●临时停车地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1、按照车站修建位置分类
(1)高架车站 (2)地下车站 (3)地面车站。
是车站主体建筑和设备设施 设置在地下的车站。根据地
下车站的是深车度站又可主分体为建浅筑埋和设备设施设置在立 车站和深体埋高车架站,建筑上的车站。大部分城市轻
轨车站为高架车站
车站主体建筑和设备设施设置在地面的车站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2、按其在线路的修建位置和担负的运营功能不同分类
换乘站。一般设置在两条及两条
大于 100%
分流限售 暂时停止售票临时封闭车站 进口
客流量 措施
小结:
轨道交通车站的概念 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车站客流警戒线
大型换乘中心站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3、按地铁车站规模的大小分类
大型车站
中等车站
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
小车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级与布局方法探讨——以广州市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级与布局方法探讨——以广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4c0bc5da38376baf1fae33.png)
及集散方式结构一致;・为确保枢纽站点的辐射腹地,同一线路相邻站点不宜同时设置为枢纽站及以上级别,日均换乘客流规模均大于15万人次的车站除外。
4.2布局方法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区位及交通功能、可能的衔接方式、客流换乘量及其他交通设施分布等因素,提出轨道交通枢纽的初步布局方案,并采用特而菲法进行多方案优选,再进行用地条件、市政规划协调等相关审查,明确枢纽点位布局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确定最终布局方案。
规划方法和流程如图3所示。
4.3广州市近期轨道交通枢纽布局4.3.1基础条件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分析遵从“东迸、西联、南拓、北优”的发展战略,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从传统的“云山珠水”的自然格局跃升为具有“山、水、城、田、海”特色的大山大海格局,如图4。
●轨道交通线网分析因城市交通需求发展及2010年举办亚运会的实际需要,市政府提出近期(2010年前)建成由9条线站点区位及交通功能站点可能的衔接方式站点地面换乘客流量其他交通设施的分布所在轨道线路定位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轨道交通站点衔接枢纽规划原则广州市近期轨道交通枢纽初步点位用地划拨征用情况l盏暑蓑嘉器羹票I盏暑羹嚣簧羹絮校核结果丫确定广州市近期轨道交通枢纽布局方案NO交通衔接方式种类站点地面客流换乘量站点客流换乘比例图3轨道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组成,总长近255km、164座车站的近期线网要求,如图5所示。
图4广州市空间结构发展战略图5广卅l市近期轨道交通线网・其它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分析大型的对外客货运交通设施及市内常规公交设施对轨道交通枢纽的布局会产生重大影响,按照规划,广州市区范围内大型的客货运交通及常规公交设施布局如图6、图7示。
4.3.2枢纽布局按照上述方法,结合广州市近期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及全市土地利用及交通设施的规划分布等因素,对近期轨道交通站点交通枢纽方案进行布局,提出了6个综合枢纽站,18个枢纽站,如图8~图9所示。
图6广州市区规划的常规公交枢纽站场布局图7广州市区主要的客货运节点布局图8广州市近期轨道交通枢纽布局方案图9广州市近期轨道交通枢纽站细分方案从布局形态上看,现有6个综合枢纽站分别分布在南部(2个)、西部(1个)、北部(1个)以及中部(2个)。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9952cfb453610661fd9f488.png)
拱形断面 车站横断面为拱形
其它类型
车站横断面为其它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4.按结构横断面型式分类
巴黎市政府站—矩形断面
北京地铁车站—矩形断面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4.按结构横断面型式分类 拱形断面示意图
巴黎大学站—拱形断面
北京地铁天安门西站——拱形断面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3.按站台形式分类
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 具有岛式站台的车站称为岛式站台车站(简称岛式车站)
岛式站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3.按站台形式分类
站台位于上、下行车线路的两侧。 具有侧式站台的车站称为侧式站台车站(简称侧式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岛式站台和侧式站台比较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分类方法
运营特点 位置
站台形式
中间站 区域站 换乘站 枢纽站 联运站 终点站
地下车站 地面车站 高架车站
岛式站台车站 侧式站台车站 岛侧站台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1、按车站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分类 一般可分为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1、按车站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2.按运营特点可分为: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
(5)联运站。联运站车站内设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列 车线路,以进行联运及客流换乘。联运站具有中间站 和换乘站的双重功能。 (6)终点站。终点站是线路两端的端点车站,除了 供乘客上下车外,还作为列车折返及停留之用。因此, 终点站一般设有多股停车线。如果线路需要延长时, 终点站就变成了中间站或区域站。
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分析课件
![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cd5b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e.png)
经济效益评估
投资回报分析
对换乘枢纽进行经济效益评估,需要对其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回 报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评估其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运营收益分析
对换乘枢纽的运营收益进行分析,包括票务收入、商业租金收入等 方面,以评估其盈利能力。
成本效益分析
对换乘枢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进行分析,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比 较,以评估其成本效益的合理性。
STEP 01
中型换乘枢纽
小型换乘枢纽
规模较小,仅包含少数几 条轨道交通线路或交通方 式的换乘枢纽。
STEP 03
大型换乘枢纽
规模较大,是城市交通网 络中的核心节点,包含多 种交通方式,如地铁、铁 路、公交等。
规模适中,包含较多的轨 道交通线路或交通方式, 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 节点。
Part
03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这些国际先进换乘 枢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和教训,为我国 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建 设和改进提供参考。
未来换乘枢纽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
分析未来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在技术方面的创新趋势,如智 能化、绿色化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01
运营管理优化
探讨未来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在运营管理 方面的优化方向,如提高换乘效率、加 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社会效益评估
1 2 3
交通压力缓解
换乘枢纽能够有效地分散和转移交通流量,减轻 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换乘枢纽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重要节点,其建设 和运营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 机会。
提高出行便利性
换乘枢纽提供了多模式、多线路的交通换乘服务 ,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节省时间和精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及定义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及定义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b27ad0a32d7375a517807f.png)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及定义研究摘要: 在分析世界各国已经正式运营、技术成熟的各种轨道交通的基础上,从牵引方式、导向方式、线路专用程度、车辆编组形式及系统运输能力等5 个方面界定城市轨道交通,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作7 种类型,并进行定义,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分类; 定义; 研究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从1868 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到现在世界上已有36 个国家和地区的78 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总营运线路长达5 500 km 。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地下铁道有许多不同的名称。
英国的第一条地铁由于完全修建在地下,所以叫做underground rail2 w ay,译为地下铁道,后来又叫做m etropolitan rail2 w ay,译为都市铁道; 德国则称为underground bahn,简称U2Bahn,翻译过来也叫做地下铁道; 日本叫地下铁道(汉字),也称为都市高速铁道; 本世纪初,纽约开始修建地铁,叫做subw ay,后来又有称为rap idtran2 sit,是指快速交通, rail rap id tran sit,简称RR T,是指快速轨道交通,也有的文献称为heavy rap id tran sit,译为重型轨道交通。
为了降低地下铁道工程造价,许多城市增加了地铁的高架部分,甚至有的城市地铁以高架为主,出现了elevated railw ay,译为高架铁道。
本世纪60 年代,由于汽车的过度发展,使城市交通日益恶化,导致道路阻塞,车速下降,能源消耗、交通事故增加,促使人们重新评价无污染、经济的有轨电车。
德国首先将部分有轨电车线路移到地下,称为Stadtbahn,简称S2bahn,后来在文献中陆续出现se2 m i2m etro 、in terim etro 、p re2m etro,分别译为半地铁、过渡地铁和准地铁。
加拿大称为ligh t rap id transit sys2 tem ,译为轻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d0bb3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9.png)
换乘设施规划
确定换乘设施类型
根据换乘需求和站点类型,确定 换乘设施的类型,包括通道、扶
梯、电梯等。
优化换乘流程
在换乘设施规划中,需要优化换乘 流程,提高换乘效率,减少乘客的 换乘时间和成本。
考虑未来发展需求
在换乘设施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 未来发展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和 接口,以满足未来交通发展需求。
乘务组织规划
合理安排乘务人员,确保列车安全、舒适、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
安全管理规划
安全风险评估
对轨道交通枢纽进行全面的安全 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 和风险点。
安全防范措施
制定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 消防、应急救援、防恐等方面, 确保乘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 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 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行人通道规划
合理规划行人通道,设置 明显的导向标识,提高行 人通行效率。
行人安全保障
加强行人安全管理,设置 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确 保行人安全。
05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规划
CHAPTER
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需求,确定轨道交通枢 纽的土地利用性质和规模。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轨道交通枢纽与周边地 区的一体化发展。
特点
具有多线路交汇、高客流量、换乘客流大、交通组织复杂等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重要性
提高交通效率
通过多线路交汇,实现不同方向和区 域间的快速换乘,提高交通效率。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枢纽周边地区通常会成为城 市发展的热点区域,吸引大量人流、 物流和资金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引导乘客使用轨道交通,减少地 面交通流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轨道交通 分类标准
![轨道交通 分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4388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f.png)
轨道交通分类标准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轨道交通分类标准如下:
(一)按运输能力划分:运输能力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单位时间内单向输送乘
客的能力,以远期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运输量表示。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运输能力划分为大运能系统、中运能系统和低运能系统三类。
(二)按空间范围划分:空间范围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直接服务和线路所处的城市
区位和地域范围。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空间范围划分为城区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两类。
(三)按路权形式划分:路权形式是指在某一空间范围内不同交通方式进行交通
活动的权利,以及在空间上的隔离方式与隔离程度。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路权形式划分为全封闭系统、部分封闭系统和开放式系统三类。
(四)按设计最高速度划分:设计最高速度是指城市轨道交通正线设计允许的最
高运行速度。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设计最高速度划分为快速轨道交通和普速轨道交通两类。
(五)按系统制式划分:系统制式是指综合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功能、性能、技术
参数和支撑导向方式的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系统制式划分为地铁系统、市域快轨系统、轻轨系统、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等10类。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2f170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7.png)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铁路为载体,在城市内部建设的地面、地下或高架的铁路交通系统。
它是一种快速、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便捷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是指以城市为范围,并在城市内部与其他交通系统相连的轨道交通系统。
它不仅具有铁路交通系统的优势,如安全、稳定、大运量等特点,还能与城市的其他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实现多式联运。
根据轨道交通的地面位置,可以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下、高架和地面三种类型。
地下轨道交通一般是在城市地下修建的地铁,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运力,可应对大量的出行需求;高架轨道交通则是在城市的建筑物之上修建的,可以穿越建筑物以及隔离地面交通,提高运行效率和线网覆盖范围;地面轨道交通一般是指城市有轨电车,它在道路上行驶,与其他车辆共享路权。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改善出行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便捷和环保特点使得它成为了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1. 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运行速度由于运行在封闭的轨道上,不受其他车辆的影响,没有红灯等交通阻碍,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尤其是在高峰期,轨道交通可以保持稳定的运行速度,不受堵车等因素的限制,确保乘客准时到达目的地。
这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来说是非常便捷的。
2.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运力的特点,可以同时容纳大量的乘客,较轻松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与单纯靠公路交通相比,轨道交通可以通过多线网和多站点的布局,实现交通的快速分流和分散,减少交通压力,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
相较于汽车等交通方式,轨道交通的电能消耗比较低,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噪音污染。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070d62958fafab069dc02b0.png)
2) 地下空间开发对交通的考虑应注重可 持续发展,科学处理远景和近期的关系, 规划方案要有足够的适应能力鲁原则上 土建处理注重远景要求,设备配置注重 逐步更新。
3) 地下空间开发必须考虑实施和建设 过程中的交通疏解措施,减少对城市 的干扰。
4) 根据多方面因素考虑地下建筑的施 工方法,科学选择明挖、盖挖和暗挖 工法。
轨道交通枢纽的特征就是客流与车流的特征: 方式多层次、客流多方向、流量大而发散。
轨道交通枢纽同样也可以称为综合交通枢纽或 客运交通枢纽等。
轨道交通枢纽是单一交通功能建筑或集 交通功能和商业开发功能于一身的建筑 综合体。轨道交通枢纽的交通功能主要 体现为对客流的转移和疏散,轨道交通 枢纽的商业开发功能则须根据具体的项 目情况而定。
1)层次清——枢纽内各种交通系统按车辆制式 和客流性质分区归类,如火车站、轨道交通、 市内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等的停车位应进 行分区管理,并且人车分流,进出分流,使换 乘结构层次清楚、流线分明。尤其是轨道交通 车站与其他交通的换乘区域要立体化分层,干 扰少,安全性好。
2)路径顺——每两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 的路线要顺捷,方向清楚,通视性好, 视觉亲近。换乘通道的宽度应满足通行 能力,并有导向标志,容易搜索目标; 不同高程之间的换乘,应注意通道顺接 合理,避免高程反复起落,必要时需设 自动扶梯。
9.1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
当运输对象(旅客、货物)使用某种运输工具, 沿特定路线运行到达枢纽站换乘时,该枢 纽站能满足改用其它运输工具或使用其它 路线运行。一般来说,两种以上运输方式 或多条公交线路交汇的场所都可称之为枢 纽站。
城市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客、货流集散、转运的地方, 可以分为城市客运枢纽和城市货运枢纽。城市客运 枢纽是乘客集散、转换交通方式和线路的场所。客 运交通枢纽的含义很广泛,干道交叉口,公共交通 线路的端点站及有多条线路、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 地点,都可称为客运交通枢纽。合理规划、设计城 市客运枢纽,是改善公交系统,解决出行换乘,提 高公交服务和运营效率的重要环节。
轨道交通车站与枢纽(地铁车站)
![轨道交通车站与枢纽(地铁车站)](https://img.taocdn.com/s3/m/2b745d37af1ffc4ffe47acac.png)
而在地下铁道设计规范中又规定“车站间的距离 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市区宜为1km左右,在 郊区不宜大于2km”。
李欧阳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11.11.30
一、城市地铁站间距的确定
从乘客的角度优化站间距
站间距很小和很大,总的出行时间都会很高。
最优站间距的变化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在实际运营中, 其乘客平均出行距离、到站方式及距离、车站内部走行 距离、停战时间、车辆的启动和制动性能、车辆最高运 行速度等因素都会有所差别,这些因素的差异都会影响 最优站间距的大小。
车站分布应考虑线路长度。
一条线路的长度,短则几公里,长则几十公里,不同的线路长度,车站 的疏密宜有所不同,长线路宜多设站,短线路宜少设站。
车站分布应考虑城市地貌及建筑物布局。
李欧阳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11.11.30
一、城市地铁站间距的确定
车站站位规划
车站分布应考虑地铁路网及城市道路网状况。
轨道交通站场与枢纽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位规划
一、城市地铁站间距的确定
车站站位规划
地铁在大型客流集散点上必须设车站。 车站分布应考虑城市规模因素。
城市规模大小包括城市建城区和规划区域面积及人口。一般来说,城市 区域面积越大,乘距就越长。
车站分布应考虑城区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大,同样吸引范围内,发生的交通客流量大,因此车站分布宜 密一些。
二、车站建筑空间布局及设施布局
地下车站平面布局
1. 总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总布局的影响因素
周围环境
客流来源及方向
车站功能要求
施工方法
李欧阳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011.11.30
上海轨道交通的枢纽等级
![上海轨道交通的枢纽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379ea5697e21af45b307a8de.png)
上海轨道交通枢纽等级近年来建设部提出要确定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促进公共交通健康有序发展,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是实现交通功能转换的场所,是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方向客流的转换点,是城市客运交通各方式有机衔接的重要设施,是确定公共交通主导地位的有效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合理布设对改善整个交通系统功能,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解决出行换乘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综合服务水平的研究中,首先应确定枢纽的等级和功能类型,明确枢纽的服务对象和范围,才能对上海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服务水平作出综合、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3.1 上海公共交通枢纽分级上海枢纽布局规划在市域范围内选择了145个枢纽站点,根据枢纽承担的交通功能和规模大小,分为A、B、C、D四类。
其中,A类枢纽5处,B类枢纽88处,C类枢纽37处,D类枢纽15处。
图3.1 上海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近期建设规划示意图1、A类枢纽(5处):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地面公交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营运站等市内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大型市内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结合两大机场和铁路客站,全市共形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南站和铁路浦东客站枢纽共5个一体化市内外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2、B类枢纽(88处):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主,结合地面公交站点、出租车营运站、社会停车场和长途客运站等其他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大中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图3.2 B类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图根据不同的客流规模,B类枢纽主要分为两类:B1类枢纽(15处):是以三线及三线以上轨道交通换乘站为主体的大型枢纽。
B1类换乘枢纽地区的规划工作是近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汉中路、静安寺、人民广场、世纪大道、徐家汇、虹口体育场等地区的综合交通规划均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其余站点将根据轨道交通推进情况和周边用地情况逐步实施。
第六章 轨道交通枢纽与换乘
![第六章 轨道交通枢纽与换乘](https://img.taocdn.com/s3/m/9cb56295ec3a87c24028c4cd.png)
三、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类
分 类 系 统 内 容 主 要 特 点 对外枢纽 一般设在城市出入口,连接着对外交通运输线路 与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其规模与城市发展 形 态、经济文化活动等相当。 主要为城内部区域间或区域中心与对外枢纽的客 流 交换服务。一般设 在城市内主要客流集 散 点 ,多种交通方式、 多条线路交汇点,对 通 畅、便捷要求较高。 体育馆、剧院、会展中心等地点在某时间段内集 散强度大,枢纽为满足人们文化、娱乐出行而 设。 轨道交通与城市常规公交、铁路、水运、航空运 输等线路相互衔接的客运枢纽。 主要指轨道交通线路之间,包括地铁、轻轨、郊 区快速铁路三者之间线路的交汇枢纽。
异方向同站台
将两条线路中不同方向的股道布置在同一层面上, 保证不同方向的客流在同一个站台平面内实现换 乘,而相同方向的客流需通过设置在上下岛式站台 之间的梯道或自动扶梯才能实现换乘。 特点:1、4方向之间和2、3方向之间的客流分别在 上下岛式站台内平面换乘,而1、3方向之间和2、4 方向之间的客流需通过两站台之间的梯道或自动扶 梯至另一站台上换乘 适用:折角换乘客流较大而同方向换乘客流较小的 情况。
第二节 轨道交通间的换乘衔接
一、站台换乘
轨道枢纽的布局模式与轨道线路之间的换乘方式、 相交的线路条数以及车站埋设的深浅密切相关。 换乘方式可分为站台换乘、结点换乘、站厅换乘、 通道换乘、混合换乘和站外换乘等六种形式, 轨道枢纽的布局模式也可分为并列式、行列式、十 字型、T型、L型、H型和混合型等七种形式
按布置形式 分类
立体式换乘枢纽
平面式换乘枢纽 都市级换乘枢纽 按服务区域 分类 市—郊级换乘枢 纽 地区级换乘枢纽
1
3)集散——对于到达或出发的乘客和车辆,实现 聚集会合和疏散分流,提供客流和车流组织的相 关措施,保证畅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路——是客流和车流组织的基本要 素,包括其流动的路径,道路的通过
能力等技术条件。
4.场——是枢纽的场地和选址,是规
模和环境的控制要素,包括建筑、景
观和环境影响。
9.3.2 规划原则
1. 网络化的原则 通状况及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在此基
在设计一座轨道交通枢纽的时候,应该对该区域的交
和客流集散的场所。这种模式由于始发线路多,
常规公交线网运输能力大,乘客换乘方便且步行 距离较短,行人线路组织相对简单,对周围道路 交通影响较小,但换乘枢纽站场用地较大。适合 于换乘客客流大或辐射吸引范围大的轨道交通车 站。
2. 途经——分散布局模式
常规公交线网由途经线路组成,换乘公交停靠站
分散设置在轨道交通车站附近的道路上。该布局
轨道交通枢纽的特征就是客流与车流的特征:
方式多层次、客流多方向、流量大而发散。 轨道交通枢纽同样也可以称为综合交通枢纽或 客运交通枢纽等。
轨道交通枢纽是单一交通功能建筑或集
交通功能和商业开发功能于一身的建筑
综合体。轨道交通枢纽的交通功能主要
体现为对客流的转移和疏散,轨道交通
枢纽的商业开发功能则须根据具体的项 目情况而定。
换乘距离同换乘形式、建筑的空间形式、
室内装饰等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换乘形 式、空间形式和室内装饰对乘客换乘时所 产生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单调、呆板的 建筑空间容易使乘客产生疲劳感。而层次
丰富,充满自然光线的空间则会削弱乘客
的疲劳感。当客观条件决定换乘距离过长 时可以通过建筑手段进行弥补。
9.6.3 人流的引导方式
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音、震动、废气等对城市环
5. 人性化的原则
9.3.3 以轨道交通线网构筑枢纽规划的基本思想
1. 遵循总体规划,把握轨道交通线网的 枢纽骨架,做好总体布局
2. 强化管理概念,建立“动态+静态+管
理”的综合规划思维,控制合理规模
3. 重点做好换乘的结构和功能规划,发
挥枢纽的最佳效益
9.1 轨道交通枢纽的界定与分类
当运输对象(旅客、货物)使用某种运输工具, 沿特定路线运行到达枢纽站换乘时,该枢
纽站能满足改用其它运输工具或使用其它
路线运行。一般来说,两种以上运输方式 或多条公交线路交汇的场所都可称之为枢 纽站。
城市交通枢纽是指城市客、货流集散、转运的地方,
可以分为城市客运枢纽和城市货运枢纽。城市客运 枢纽是乘客集散、转换交通方式和线路的场所。客 运交通枢纽的含义很广泛,干道交叉口,公共交通 线路的端点站及有多条线路、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 地点,都可称为客运交通枢纽。合理规划、设计城 市客运枢纽,是改善公交系统,解决出行换乘,提 高公交服务和运营效率的重要环节。
4. 安全与环境
1) 地下空间开发必须考虑灾害状态下的交 通疏散要求。 2) 地下空间开发的交通空间必须注意环境 处理,作到安全、卫生、舒适。 3) 科学研究地下空间构筑物(如风亭、出
入口)对城市地面环境的影响。
9.6.5 轨道交通枢纽的商业规划
1. 商业设施的设计原则
2. 商业设施的设置方式
土建处理注重远景要求,设备配置注重
逐步更新。
3) 地下空间开发必须考虑实施和建设
过程中的交通疏解措施,减少对城市
的干扰。
4) 根据多方面因素考虑地下建筑的施 工方法,科学选择明挖、盖挖和暗挖 工法。
3. 功能
1) 将不同功能的地下空间相对集中布置,尤 其是注意避免其它功能对交通功能空间的干 扰。
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功能复杂,在规划中
必须把握其换乘结构的核心问题——“层
次清、路径顺和距离近”三项要领。
1)层次清——枢纽内各种交通系统按车辆制式 和客流性质分区归类,如火车站、轨道交通、
市内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等的停车位应进
行分区管理,并且人车分流,进出分流,使换 乘结构层次清楚、流线分明。尤其是轨道交通
2) 地下空间开发必须考虑配套停车空间,停
车规模即要满足开发引起的停车位的增加,
同时在经济技术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量弥
补地上空间停车能力的缺口。
3) 地下空间开发应考虑残疾人通行
需求,进行无障碍设计。 4) 地下空间开发的交通管理组织放 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用现代化的方 法和设施对交通进行指挥和监控。
车站与其他交通的换乘区域要立体化分层,干
扰少,安全性好。
2)路径顺——每两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 的路线要顺捷,方向清楚,通视性好,
视觉亲近。换乘通道的宽度应满足通行
能力,并有导向标志,容易搜索目标; 不同高程之间的换乘,应注意通道顺接 合理,避免高程反复起落,必要时需设 自动扶梯。
3)距离近——换乘的步行距离近,高差 小,这是换乘中最直观的评价。
小结
枢纽功能复杂,枢纽规划是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 重要内容。本章介绍了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探 讨了轨道交通枢纽的特点,轨道交通网络上枢纽 规划涉及的要素、原则与基本理念,结合轨道交 通枢纽的特点,研究了枢纽规划的技术路线与基 本方法;作为重点,本章从建筑布局、交通换乘 组织、人流引导方法、地下空间利用、枢纽商业
移和疏散。
在有多种交通工具、功能较为复杂的交通 枢纽里单靠某一种换乘形式是无法解决问
题的。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使用
多种换乘形式来达成方便乘客换乘的目的。
换乘距离并不单纯是一个数字的概念,确 定一座交通枢纽内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换
乘距离需要对交通枢纽的各构成要素进行
综合分析。从乘客角度来讲,换乘距离越 短越好。但是,换乘距离的确定首先是受 交通工具运行需求的制约。
模式不需要设置用地规模较大的换乘枢纽站场, 但线网运输能力较小,部分乘客换乘步行距离较
长,行人线路组织相对复杂,换乘客流较大时对
周围道路交通有一定的影响,适合于换乘客流较 小的轨道交通车站。
3. 综合布局模式
是上述两种布局模式的复合形式。线网 由始发线路和途经线路共同组成,且集 中布置一个换乘枢纽站和分散布置一些 换乘停靠站。
规划等方面介绍了枢纽规划的具体方法。
思考题
1.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 2.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的原则。 3. 图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的技术路线。
4.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内人流的引导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5. 对轨道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6. 简述轨道交通枢纽商业设施的主要设置方式。
9.6.2 换乘组织
换乘是交通枢纽的核心问题.任何一座交通枢纽
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依托于整个城市的 交通网络系统,只有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系统建立
起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交通网络的优势去分散
和疏解客流,才能保证交通枢纽自身的正常运转, 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便捷、有效的换乘体系,
以便使交通枢纽内聚集的大量客流能够迅速地转
9.6 轨道交通枢纽建筑的规划方法 9.6.1 建筑布局
以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方式来 划分布局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1.放射——集中布局模式
常规公交线网主要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呈树枝
状向外辐射,两者线路重叠区间一般不超过轨道
交通车站路段,并与车站邻接地区集中开发一块 用地用作枢纽换乘站场,作为各条线路终到始发
的欠缺。
科学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方案应首先围
绕以下内容进行:
1) 针对站前地区特点,明确城市交
通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原则要求。 2) 从交通需求研究成果入手,确定 科学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
3) 规划不同层次的地下设施简略方案,使交通设 施条件相对稳定,同时明确空间使用功能,为 下一步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提供具体的规划要 点,并提供相对稳定的空间保证。 4) 对地下空间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进行有重点的
研究。
5) 从交通需求角度合理规划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 顺序。
对地下空间开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体系
1) 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应符合地区土地利
用性质。
2) 地下空间开发的交通功能必须与地区的
综合交通有机结合,是区域交通系统的有
机组成部分,因此地下空间的交通定位要 符合综合交通规划的要求。
3) 地下空间开发应避免单一功能,向多
功能方向发展,同时将交通功能放在十 分重要的位置,使地下空间的交通既能 自成体系,又与地面交通有机结合。 4) 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决策必须优先考
虑对城市交通产生的影响:即对交通需
求产生的刺激和交通设施的供给能力的
提高。
2. 实施
1) 既保证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 研究效益和代价的平衡。 2) 地下空间开发对交通的考虑应注重可 持续发展,科学处理远景和近期的关系, 规划方案要有足够的适应能力鲁原则上
础之上才可能对轨道交通枢纽进行合理的功能定
位。 2. 城市化的原则 在城市中尤其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大都市中,必须在 轨道交通枢纽(所有类似的交通建筑)的设计中引入
城市设计的观念。
3. 发展的原则 的功能定位,轨道交通枢纽建筑尤其如此。
任何建筑都会随着实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自身
4. 环保的原则
境和建筑的空间质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 都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键之一;
静态交通设施是吸引出行者由私人交通方 式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实现公交优先战 略的重要手段:服务设施可以提高枢纽的 开发强度,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同时又 可以使出行者在候车时间完成购物和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