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测绘学院
武大遥感培养方案

武大遥感培养方案
1. 武大遥感培养方案可太棒啦!就像为你打开了探索世界的神奇大门。
比如说,你可以通过它深入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多让人兴奋啊!
2. 武大遥感培养方案啊,那简直是给你的梦想插上翅膀!看看那些从这里走出去的优秀人才,不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星星吗?
3. 你知道武大遥感培养方案有多厉害吗?那就是能让你成为遥感领域的高手啊!就好比给了你一把钥匙,能开启无限可能的宝库。
4. 哇塞,武大遥感培养方案真的超牛的!就如同给你安装了一个超级导航仪,指引你在遥感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好不好奇呀?
5. 武大遥感培养方案呀,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哟!想想看,这不就是带你驶向成功彼岸的巨轮吗?是不是很有意思?
6. 嘿,武大遥感培养方案能带来的惊喜可多啦!宛如为你建造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乐园,还不快来体验体验?
7. 武大遥感培养方案那可是相当厉害呐!简直就像给你配备了最先进的装备,让你在遥感世界中冲锋陷阵。
8. 武大遥感培养方案真的很不错哦!它就是你走向辉煌未来的坚实阶梯。
我觉得武大遥感培养方案非常有特色和优势,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值得选择和追求的培养方案。
工程测绘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测绘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测绘人才是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工程测绘领域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从事工程测绘相关工作。
二、培养方案1. 教育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准确处理现场数据,达到满足工程测绘的需要。
(2)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的进行现场测量和数据处理。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工程测绘领域的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制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投影与变换、数字摄影测量学、基础地图学、遥感技术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地图制图技术。
(2)专业课程:工程测量、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工程定位测绘、数字地图制作、卫星导航测量、遥感技术、地理信息处理与数据库、数字城市测绘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籍测绘。
(3)实践课程:测量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工程测绘实习、毕业设计。
3. 实践教学(1)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测量实践、数据处理实践、编图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工程测绘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工程测绘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测绘专业素养。
(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研究,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师资队伍建设(1)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团队成员包括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资深教学经验的工程测绘行业专家。
(2)进行常规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6. 实践基地建设(1)建设完善的实践基地,配置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场地和设备。
(2)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制图)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图与空间信息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70703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图与空间信息工程方向)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Digital Cartography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等方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能从事国基础测绘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环境保护、灾害预报等部门从事地图设计、算机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等工作.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具有以地图学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图形图像信息处理、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投影与变换、地图设计与编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制图数学模型、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图电子出版技术、数字地图分析、图科学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地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地图设计、计算机地图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方法。
3.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技术与方法4.了解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图形图像信息处理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的一般原理和知识5.熟悉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了解现代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图制图、地理信统产业的发展状况;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武大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固体地球物理学(报学校-609)

固体地球物理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801 授理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创新人才。
具体要求是:1.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固体地球物理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4.熟练掌握英语,能自由阅读英文文献,具有较强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地球重力学重力测量及重力场理论与方法,卫星重力学理论与方法,大地水准面及高程基准,相对论重力测量,固体潮,地球系统物质分布及迁移等。
2.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理论与方法,地震断层的破裂和位错模式,基于多源数据的地壳运动与变形分析,时变地壳应力场多源数据联合反演,地震应力转移,地球动态变化及其物理机制。
3.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物理过程,物理参数确定理论和方法,地核动力学,核幔耦合;地震波传播,层析成像理论与方法,地球自由振荡及背景噪声,地震预测预警、震源机制;地磁场确定理论、地磁场模型等。
4.地球动力学地壳及地幔变形,地壳及地幔热状态,地球自转,大气及电离层理论与方法,冰质量平衡,地球环境变化及监测,海平面变化等。
5.应用地球物理学重磁电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放射性与地热勘探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能源与资源勘查,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调查,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次生地球物理场及其耦合关系,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的相互作用,城市环境健康监测等。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课程设置参见《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本科生培养计划

36
28
8
2
测绘
0801083
环境评价
2
36
36
资环
0800103
网络信息安全
2
36
28
8
2
测绘
0800852
空间信息可视化
2
36
32
4
2
测绘
0800600
不动产测量与管理
2
36
36
2
测绘
0801441
现代地图制图技术
2
36
36
2
测绘
0800647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2.5
45
37
8
2.5
测绘
集
6
108
108
6
政管
1200001
体育
4
144
1144
1
1
1
1
体
1200005
军事理论
1
18
18
1
军
0500001
大学英语
12
216
216
3
3
3
3
外
0700034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4
72
72
72
2
2
计算
选
修
见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总表(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五大类,学生最低修满12个学分,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或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类至少修满4个学分。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教育学分。跨领域的课程修习则均承认学分。)
武汉大学_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硕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_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硕士培养方案第一篇:武汉大学_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攻读硕士培养方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进展与动态,掌握摄影测量、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高新技术及数据获取原理等,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科研和教学任务,具备组织科研项目或工程生产的能力。
3.能较熟练地利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科研论文。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主要研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软件开发方法等,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方法、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的模拟和可视化等,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自适应性可视化技术等。
2.地理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的动态可视化方法和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传输方法、快速浏览方法等。
3.地图认知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主要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方法、地图认知理论和方法、地图空间认知模型及计算方法、基于地图模型的可视化地学分析方法等。
4.时空数据建模与分析利用时空相关和时空逼近等理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地图、遥感影像和地理空间数据中时空数据结构化建摸、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方法,支持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的建立。
5.数字(智慧)城市技术方法主要研究空间数据库与空间数据仓库的建设方法、空间数据库的建模与应用、空间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挖掘等,研究地理空间传感网信息接入、建模技术,数字区域(城市)、智慧城市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工程等。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调查和管理等领域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愈发重要。
本文将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具体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测绘工程人才的需求。
二、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1.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测绘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它包括地形测量、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
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都离不开测绘工程的支持。
因此,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
2.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1)专业素养测绘工程专业人才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地图测绘、测量仪器使用和GIS技术等相关知识。
同时,还需要对地形测量、大地测量和摄影测量等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2)实践能力测绘工程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测绘工程的实地测量和勘测工作,并能够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和成图。
(3)创新意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工程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测绘工程专业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测绘技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1.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求,能够从事测绘工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具体包括:(1)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地图测绘、数据处理和GIS技术等专业知识。
(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测绘工程的实地测量和勘测工作。
(3)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适应科技的不断变革,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专业课程设置(1)地图测绘(2)大地测量(3)摄影测量(4)地理信息系统(5)测量仪器原理和使用(6)计算机辅助设计(7)地图绘制和成图技术(8)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3.实践教学环节(1)实地勘测实习学生需要参与实地勘测实习,熟练掌握测绘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技术。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全日制攻读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30116测绘工程(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全日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5)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13)测绘学院(214)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618)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9)一、培养目标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领域简介测绘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的采集、量测、分析、显示、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确定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及空间定位,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获取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科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
测绘工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疆界的划定以及各种工程、矿山和城镇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编制各种地图和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以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决策使用。
在国防建设和现代战争中,可持续、实时地提供战场环境,为作战指挥和武器的定位与制导提供测绘保障。
武大博士学位培养方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报学校-609)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1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测绘专业创新人才。
具体要求是:1.在大地测量和测量工程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3.掌握1至2门外语,对于其中的一门外语,不仅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而且还要具备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4.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及教学工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物理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学是大地测量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是构成现代大地测量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及各自随时间的变化。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给物理大地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空间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大地测量学的结合开创了现代大地测量学发展新阶段,使大地测量学有能力深入地球科学,在更深层次上参与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
精细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将为测绘科学、国防与军事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地球空间信息,在高程基准的统一、空间飞行器的精密定轨、资源勘探、灾害与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卫星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大地测量学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分支学科,是现代大地测量的一个重要支柱。
其任务是研究利用卫星技术,获得距离、距离差和角度等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从中提取位置、速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建立坐标系和参考框架、确定地球重力场、进行地球物理研究必不可缺的基础。
除此之外,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当代高新技术在测量中的具体体现,它的出现给大地测量,乃至其它诸多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3.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是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延伸和拓展。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2005-12-24 11:54:57 武汉大学考研共济网点击浏览:647次·[考研一站式]武汉大学硕士招生相关文章索引·[考研一站式]武汉大学硕士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一、专业代码:070703 专业名称:地理信息系统33623 037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济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336 26038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共济网本专业具有测绘学、地理学、土地科学及环境科学等综合背景,兼有理工结合的复合性专业特色。
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3362 3039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48号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共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课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与法规;021-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021-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kaoyangj四、学制和学分要求:336 26038学制:四年学分要求:公共基础课:(必修)59.5学分3362 3039(选修)10学分专专业基础课:(必修)23学分48号(选修)19学分共济网专业组:11.5学分研任选课:17.5学分业实验和实习:8学分辅导毕业论文:8学分共济总计:156.5学分五、学位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六、专业主干及(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七、专业主要实验:自然地理学实验、地图学实验、遥感技术实验、数据库技术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介绍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介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原武汉测量制图学院。
学院位于江城武汉,地处长江南岸,武昌东湖之滨,准确定位在风景秀丽的珞珈山南麓。
建校时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直属国家教育部。
测绘学院是一个集测绘工程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大地测量、测量工程、卫星应用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于一体的理工科学院,是我国测绘科技和教育事业的著名学府。
学院是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
测绘学院下设导航工程、地球物理以及测绘工程3个系。
学院内设五个研究所:航空航天测绘研究所、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测量工程研究所、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卫星应用工程研究所,设有为教学服务的测绘实验中心和多个为科研服务的专业实验室。
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主要是利用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地球科学问题,包括资源勘探、地质勘察、自然环境变化、灾害监测及预测等。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介于物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天文学之间的边缘、新兴学科,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涵盖空间物理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勘探地球物理学与环境地球物理学等研究领域。
我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是一个融固体地球物理学、现代测绘于一身的新型地球物理专业,培养能掌握大地测量学、地球重力场、地球固体潮、地球自转、地磁场、板块构造以及勘探地球物理等固体地球物理学各分支的基本理论、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地球物理的各种观测和数据处理任务,具有较好的科研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相关的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地球科学概论、普通地质学、统计物理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张量分析与弹性力学、场论、地球物理力学原理、地球重力学、地震学、地震勘探、地磁学、地电学、勘探地球物理、地热学、地球自传与潮汐理论、大地测量学基础、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等。
测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测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啊,目标就是要打造出一群超厉害的测绘小能手!这些同学呢,要能够熟练掌握测绘工程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是在野外测量那些山川大地,还是在城市里给高楼大厦做测量,都得行!他们得懂得使用各种先进的测绘仪器,像全站仪啊、GPS啥的,就跟玩玩具一样熟练。
而且还得有能力对测绘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绘制出精确的地图或者给出准确的测量报告,为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好多领域提供可靠的测绘支持。
二、培养要求。
# (一)知识要求。
1. 基础知识。
数学知识那可不能少,像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些,就像是我们测绘的基石。
要是数学不好,那些复杂的测量计算可就搞不定了。
就好比你要盖房子,数学知识就是那坚实的地基。
物理知识也很重要,特别是和测量原理相关的部分,像光学原理在全站仪中的应用,重力在水准测量里的影响等等。
计算机知识也是必须的,现在的测绘很多都靠计算机软件来处理数据、绘图呢。
你得会用办公软件,还得熟悉至少一种测绘专业软件,比如南方CASS。
2. 专业知识。
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得掌握扎实,什么测量误差理论、大地测量学基础之类的。
这就像练武的基本功,没有这些,后面的测绘功夫就练不好。
各种测绘方法要了如指掌,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等。
不同的场景要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就像医生看病要对症下药一样。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知识也得有,毕竟现在测绘和GIS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
测绘出来的数据很多都要放到GIS里进行管理和分析呢。
# (二)能力要求。
1. 仪器操作能力。
全站仪、GPS接收机这些测绘仪器,要能熟练操作。
拿到仪器就得像战士拿到枪一样,迅速进入状态,准确地进行测量工作。
不能让仪器在手里还像个陌生的玩意儿,那可不行。
水准仪的操作也得又快又准,这可是测量高程的重要工具。
学会正确的架设、读数和计算,确保测量出来的高程数据精确无误。
2.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测量回来的数据可不能就那么堆着,得会用软件进行处理。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503 授理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要求是: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术修养。
2. 掌握所在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使用和阅读本专业文献,进行学术交流;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方向上做深入的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 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多维动态GIS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泛在动态观测信息的接入处理与时空配准,时空索引,组织管理,可视化和应用服务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2. 地理信息共享与智能服务研究地理信息共享与智能服务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开放地理信息服务框架、地理表达与语义建模、地理信息服务智能发现与组合、地理信息服务任务描述和建模、服务质量、空间关系语义推理、空间数据起源信息等。
3. 时空统计与数据挖掘针对地学领域相关的数据-信息-知识转化机理关键问题,研究时空统计学与数据挖掘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探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研究对象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开展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社会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4. 地理认知与过程分析研究地理知觉、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化、地理知识的心理表征和地理空间推理等涉及地理知识的获取、存储和使用过程的地理信息科学核心内容,针对地理空间、地理梯度、地理流和空间关系等关键要素开展过程分析研究。
5. 多源信息融合与应用以地球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集成3S技术、数值模拟、数据同化等手段,研究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多源、多尺度、多粒度科学数据融合,解决空间信息科学在大气、水体、陆地生态环境灾害等领域的应用问题。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在大地测量和测量工程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及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2.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独立解决实际技术课题的能力;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自如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和撰写科技论文。
4.可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及教学工作,具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
二、研究方向1.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2.空间大地测量学理论及应用3.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4.深空大地测量5.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及应用6.城市空间信息工程7.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8.摄影测量与遥感9.数字近景摄影测量10.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11.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12.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测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现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如超年限,作自动退学处理。
硕士研究生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其余时间用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撰写学位论文或学习报告。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分流制度,在二年级上学期由考核小组主持进行一次包括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全面衡量的水平考核。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分为必修课和自选课两类,必修课包括全校的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研究方向必修课三种类型。
研究型研究生应修满27学分,其中必修课17学分,自选课不少于10学分;应用型研究生应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17学分,自选课不少于19学分。
另外,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听三次学术报告,并将所听报告的内容和收获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给导师。
具体课程安排见课表。
五、学位论文在第二学期末确定论文计划,在导师指导下提出论文选题写作提纲,由研究生本人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审查后,以一年时间左右的时间完成研究和写作工作,由导师推荐提交答辩。
选题要求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符合学科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切实可行。
武大测绘工程研究生课程

430116测绘工程(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5)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13)测绘学院(214)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618)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9)一、培养目标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领域简介测绘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的采集、量测、分析、显示、管理和利用的工程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确定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及空间定位,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获取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科正步入一个自动化、网络化、实时化的发展阶段。
测绘工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疆界的划定以及各种工程、矿山和城镇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编制各种地图和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以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决策使用。
在国防建设和现代战争中,可持续、实时地提供战场环境,为作战指挥和武器的定位与制导提供测绘保障。
加强教材建设,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

第19卷第5期测绘工程Vol.19.52010年10月ENGINEERING OF SURV EYING AND MAPPIN GOct.,2010加强教材建设,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汪志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430079)摘要:教材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介绍学院在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过程中,针对教材的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和做法,对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教材建设;测绘工程;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949(2010)05007803Strengthening textbooks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ng the creativetalent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WANG Zhi ming(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Wuhan Univer sity,Wuhan 430079,China)Abstr act:The quality of textbook decides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On the basis of textbooks construction and reform,the paper summar izes the measures and ways that our school took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creative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discussed.In some extent they have referenced significance for tr aining creative per sonnel in specialty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Key words:textbooks of H igher Education;sur 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 ing;creative talents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汪志明(3),男,硕士教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体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绘学院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测绘学院是我国测绘教育事业的著名学府,源于1956年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她以当时的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等几所高校测绘专业的师资和设备为基础组建,隶属国家教育部,并于1958年划归国家测绘局管理,易名为武汉测绘学院;1978年,武汉测绘学院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5年10月,学校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3年12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原大地测量系与工程测量系合并组建了地学测量工程学院,2000年8月,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当时的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武汉大学。
在新的武汉大学建制下,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了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学院下设测量工程系、卫星应用工程系、地球物理系,是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现有测绘工程和地球物理两个本科专业,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硕士及博士授权点、固体地球物理学(省重点学科)硕士及博士授权点。
学院拥有三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工程测量与测量机器人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以及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国际全球导航卫星服务系统(IGS)永久性卫星跟踪站、GPS 差分基准站等,学院教学、科研设备齐全,有充足的高端GPS接收机、各种类型的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数字水准仪、影像处理软硬件、地球物理实验仪器等。
学院内设五个研究所:航天航空测绘研究所、空间信息工程研究所、测量工程研究所、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卫星应用工程研究所,设有为本科教学服务的测绘实验中心、地球物理实验室和多个为科研服务的专业实验室。
学院还是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重要依托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综合办学实力位居测绘工程专业全国榜首,编著出版的一系列教材被全国相关高校广泛使用。
现有教职员工11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兼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武汉大学教学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24人,教授32人,副教授14人,讲师16人,有30%的教师有国外学习或研究经历,并且有的还是国际学术组织的负责人。
教师中有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第一、第二层次人选;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誉称号的专家教授。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70人、硕士生177人、博士生133人,学院的毕业生在国内、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一次性就业率连续5年在95%以上,社会需求人数与毕业生人数之比高达8:1。
学院在物理大地测量学、卫星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精密工程测量、航空航天测绘、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工程形变与灾害预报、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和图象工程学等9个学科发
展方向上有突出优势,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测绘工程与地球物理学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
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80901
专业名称:测绘工程Geodesy and Geomatics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学院办学以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为特点。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到政府机关和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空间信息的收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领域的管理和工程技术工作。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测绘工程专业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问题,要求毕业生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卫星定位与导航、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数字化信息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150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测绘学概论、GPS原理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其他主干课程:
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地图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与实践、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空间数据库原理、土地资源管理学、不动产测量与管理、空间信息可视化。
七、双语课程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The Method of Least Square Adjustment for Surveyors)、GPS原理及其应用(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GPS)、大地测量学基础(Foundation
of Geodesy)、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 Geodesy)、地球物理学原理(Geophysics Principles)、
地球内部物理(The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数字测图实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大地测量计算与实习、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实习、遥感实习、摄影测量实习、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与实习、地壳形变课程设计、GIS课程设计与实习、现代地图制图技术课程设计、土地资源管理课程实习、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外语考试成绩符合武汉大本科毕业要求,完成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测绘工程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
测绘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70801
专业名称:地球物理学 Geophysics
二、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及技能,具备研究并解决地球物理学问题的能力,可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工程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地球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的学科。
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地球重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震勘探技术与方法、大地构造及地壳运动、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的理论以及观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空间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技能。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学分:150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地球物理学原理、地球重力学、地震学、地磁学、地震勘探。
其他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张量分析与弹性力学、地电学、地热学、地壳形变。
七、双语课程
地震学(Seismology)、地球物理学原理(The Geophysics Principles)、地球内部物理(The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大学物理实验,地质野外实习,地球物理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密度测定、超声波测定、重力、地磁、地电等实习),地震台站考察、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实习,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处理实习,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地球物理学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外语考试成绩符合武汉大本科毕业要求,完成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地球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表
地球物理学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