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师生情感桥梁》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坐在这里,心里无比忐忑。思想品德课的功能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正能量的传递,人性灵魂的净化。于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把幽默的漫画、感人的场景、激情的歌词、标新立异的话题巧妙地适时地放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的思维在感悟中不断碰撞。前段时间我在杭州上了一堂《共筑师生情感桥梁》一课,整堂课以“我的故事”为线索,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展开。

二、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生活情境的再现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为此,现代教育就要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自我发展的机会。

然而,在新课程实施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仍有诸多学生不爱学思想品德课,认为这门课“枯燥乏味”,“没什么用处”,主要根源不在学生,而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存在讨论过于随意、师生参与度不均、教与学的思维过于肤浅狭隘、观点和结论的得出还是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真正地转变、教学中处理教材的层面上创造性劳动少、课堂上过于追求标准的答案,学生富有个性的见解得不到充分的肯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阻碍学生思维的激活,从而使学生们没办法有效参与到课堂中来。

思想品德缺少思想,思维含量不高。

买椟还珠:重形式轻实质

原因是:

情境的设计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设计缺乏有效性

学习方式接受性为主

教学方式缺乏体验性

……

为破解上述难题,我实践中尝试着探索,逐步形成了“质疑问难——倡议思辨——设境激情——觅雅寻趣”四步一体的教学方法,为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思维找到了较好的路径。这种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思维的启迪、潜力的挖掘、人格的健全。下面我结合我的一堂《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教学案例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三、观点分析解读:

第一步,质“疑”问“难”

所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本节课上我以“我的故事”为线索,。一开始我说“同学们,今天带来了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你们愿意分享吗?”马上激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老师会带给我们什么故事呢?”。接着我播放了“意外的冲突”,冲突发生后老师会怎么想呢?叶贝又会怎么做呢?事情又会怎么发展呢?随着情景的深入我处处设疑问,又在问题的推进中逐步引发学生主动思维,始终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好奇,在不断的思考中落实了教学目标。

由无疑处设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对教师本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结合学生情感体验,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要有新意、有动感、有美感,让学生乐于思考;三是要给予满意的解答,帮助其解决心中疑惑。

第二步,倡“议”思“辨”

论辨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选择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某一话题,引发学生思辨,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独到见解。我们生活中一些矛盾着的例子都可以成为我们讨论的话题。比如,我在《共筑师生情感桥梁》一课时,问道,叶贝要原谅老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挑起了学生的思辨。大家在相互的论辩中认识到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来自家庭和生活的压力,也有自己的烦恼,也会不在经意在犯下一些错误。这样,学生在讨论中感悟,在辨析中明理,原谅老师的错误也是对老师的尊重。

“辨”必旁征博引,据理力争:“议”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在思想品德课堂开展辩论时,教师一要确定辩题,辩题可以是社会热点、焦点,也可以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二是要制定辩论细则,使辩论能有章可循,有序进行。三是组织辩论,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超越课本。这样,思品课堂就成为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为一方创造智慧的天地。

第三步,设“境”激“情”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精神,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就需要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创造好良好的情境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究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教学的艺术性,就是让教师充当导演角色,设置种种情景,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讲《共筑师生情感桥梁》一课时,我采用了“一例到底”的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学生迅速进入情景,利用已有生活体验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在一次又一

次的情感体验中动心、动情。例如我在其中创设“空椅子艺术”,让学生亲自来体验一下冲突中的我和叶贝在想些什么?老师又在想些什么?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化解于老师之间的冲突。

情感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催化剂,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情感教育的有效开展,即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素材;也要求教师一开始尽可能隐藏教育目的,做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享受阳光,在滋润中享受雨露,把一切塑造得自然、和谐。

第四步,觅“雅”寻“趣”

优雅的诗词,风趣的比喻,诙谐的寓言,富有哲理的散文,发自肺腑的信件,震撼人心的歌曲……这一切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聆听中,深深领会诗词、寓言、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共筑师生情感桥梁》一课中,我播放了叶贝写给我的一份信,动情言语把整堂课推到了一个高潮,在一首《感恩的心》的渲染下,学生们动情的写下了对老师的美好祝福、衷心的感谢,真诚的歉意,情到深处,很多学生都留下了泪水。

富有激情的歌词,特别能活化学生的思维。文雅的诗词,富有哲理的散文,生动的课堂示例,常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亢奋。但思想品德课毕竟不是语文课、也不是表演课,歌曲、散文、生动的课堂案例的选用,必须摸准思想脉搏,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育,而不能为了说而说,为了唱而唱,游离于教材之外。

学生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主动发展的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思辨,创设良好情景、寻觅典雅素材”,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在感悟、思辨中快乐地碰撞,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