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摘要】教育和教学是百年大计,如何正确评价我国教育成败,又怎样有效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只是所有人,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所格外关注的大是大非问题。本文提出并坚持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是全面性的和科学性的,其具体要求有:育人为本观、多样化观、德才兼备观、创新能力观和研究性讲授观。
【关键词】教育教学质量观
一、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宗旨,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高校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进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首先,要明确育人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本质属性,离开育人谈教育教学质量毫无意义。高等教育教学的职能,经历了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到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发展过程。但无论发展科学、振兴学术,还是服务社会、培养社会工作者,都无一例外地主要通过一批学子来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一定要以人为中心而开展,这是由高等教育教学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其次,要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主要标志。从学生的就业开始,即将社会对毕业生欢迎的程度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然后,通过教育中介组织,对毕业生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状态,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社会声誉和个人感
受有机统一再进行科学评价与反馈,并将评价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再次,学校的一切工作,从教学、科研、产业到后勤、管理等,都要围绕育人来开展,充分体现育人的根本任务。
二、必须树立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高校要突出办学特色,表现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就是必须树立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观,需要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学校、层次、类别和专业高效培养的学生。为什么要强调树立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观?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将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而大众型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多样化、多规格。随之而来的是高教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量的增长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即数量增长必然导致高等教育体制、结构、功能、质量、学术标准、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其次,高等教育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目前,我国开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外延拓展,内涵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将要求不一,跨度更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甚至培养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和会计主管,而不再是造就专家、经理人才。高校要给自己的发展定位,提出不同的、具有自己个性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办出特色,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多元化高质量人才。
三、必须树立德才兼备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等学校要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的重任。教育教学质量与根据社会需要所确立的教育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等密切相关,不同的教育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对人才质量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德才兼备观。
在教育目的上要扭转那种重视知识、专业的教学,普遍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教学观念。学生上大学,认为“我是学专业的、学知识的”;教师教学,认为“我是教专业的,教知识的”,把思想道德的培养作为附加的成分对待,这一问题十分突出。就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德、智、体密不可分,但“德”是体现个体精神面貌的决定因素,德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动力,调节着才的运用。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要学知识,同时要增长智慧、才干,要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既要注重以道德品质教育为主的基础性内容,又要重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主题性内容,同时还要加强以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为主的主导性内容;在教育途径、方法上,要改变德育与其它各育分割、分裂的状况,有效做到渗透、协调和一体化。四、必须树立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创新教育,就要转变教师、学生的教育观念教学导向。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教学强调以继承为中心,向过去学习,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应强调树立创造性学习观念,从以继承为中心转到向未来学习上,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改变课程内
容结构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多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行创新教育,还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己发掘创新点,注重培养拔尖人才。
五、必须树立研究性讲授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过程,其突出问题是:重视人之结果,忽视感受、体验过程;重视单向传递,忽视双向交流。一直延续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潜力得不到发挥。导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忽视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将知识分解,逐节讲授,完成大纲规定的要求了事;上课满堂灌,没有讨论,没有交流,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居高临下,缺乏师生间平等对话、交流。为此,必须树立研究性讲授的教育教学方向。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过程观。抓住“什么是教育,怎样教,怎样学”这一基本问题,组织师生开展学习、研究,消除内隐观念中的一些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
第二,第二,要明确教师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人。
第三,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决策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自己掌握学习的命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四,教育教学是一个创造过程。教育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因此,每个教师
都要研究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和碰撞;要研究学生内化的过程与规律;要研究教材,如何去激活知识;要研究方法,如何去启迪学生;要研究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的生命历程,自己在教学中成长的过程和规律。
第五,每个教师都应将教育教学视为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过程,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弓青峰.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教学理论与实践,2006,(1),50-52.
[2]方芳.怎样做一名好老师,长春教育,2003,(1),36
[3]杨叔子.理想崇高\志于成人[c]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
三期.
作者简介:胡楠(1983-),女,河南开封人,助教,管理学硕士,从事高校公关礼仪、服装美学等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