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桃城区
衡水法帖拓印技艺
所属地区:河北·衡水·桃城区文化遗产名称:衡水
法帖拓印技艺
遗产编号:1—8—
8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衡
水桃城区
遗产级别:省联系方式:衡水湖畔的阎庄,是衡水法帖的产生地。衡水法帖形成于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该区域战事频发,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争,人们奔走他乡,以贩卖笔墨糊口度日。该村一位姓阎的老汉非常酷爱书法艺术,在贩卖笔墨的过程中,见碑便拓,见帖就求,为了扩展生意,便萌生了自己刻板拓帖的想法,此后便开始了卖帖的生意,经世代传承流传至今。
衡水法帖拓印技艺自明代形成以来,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拓印、制作技术方法。雕刻帖板的木材,主要是选择平原地区生长缓慢、木质较硬、纤维较短的杜木、梨木、枣木和桃木,这些木材雕刻时不易走刀、跑刀,木板便于搬运保存。衡水法帖大多以阴刻为主,雕刻采用直立刀法,陡刀立线、层层起底的方法;拓印工艺有锤拓、擦拓、蝉翼拓三种方法,拓片大多为毛边纸和宣纸,因为毛边纸和宣纸纤维较长、拉力强、不易破损,纸湿后能凹到字体内。锤拓主要是多次着墨,着墨均匀,拓片品像好,但费时费工。擦拓是一次性着墨,对纸的干湿和技术要求严格,此技术不易掌握,容易把纸擦破。在衡水(阎庄)法帖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拓印技法。从征集到的八百多张帖片中,锤拓、擦拓和蝉翼拓拓片均有。而且风格各异,锤拓、擦拓纸黑字白,反差强烈,蝉翼拓纸如蝉翼,斑点透明,黑白相间。
衡水法帖的内容积极向上,思想性强。所拓的帖片,字体齐全秀美,自然古朴,气韵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原作品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名家名帖居多,有《兰亭序》、《神童诗》、《治家格言》、《读书训》、《赤壁赋》、《道德经》、《千字文》、《十三行》以及字组画、楹联等。字体有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
衡水法帖拓印工艺是古老的复、印刷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通过这种古老的复、印刷技术,历史上众多的名家名帖才得以流传下来。衡水法帖作为载体,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深州市
深州形意拳
所属地区:河北·衡水·深州市文化遗产名称:深州
形意拳
遗产编号:1—12
—5
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衡
水深州市
遗产级别:省联系方式: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但是,形意拳的风格却是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形意拳出现于明末清初,为山西蒲州(今永济)人姬际可(字龙峰)所创。相传姬际可早年曾到嵩山少林寺苦学十年,颇得少林秘传,尤精枪术。当时正值天下大乱,姬际可考虑到处于乱世可执枪护身,倘若处于太平之世,不带兵刃,一旦遇到不测,将何以自卫?于是他变枪为拳,取“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之意,创编出迅猛雄悍的形意拳。
后来,形意碰撞逐渐衍化成三大流派,内容也不断丰富。第一是山西派,代表人物是山西祁县人戴龙邦。第二是河北派,代表人物是李洛能。李洛能是河北深县人,以经商为主,拜戴龙邦次子戴文勋为师,苦学十年,人称“神拳李”,回到河北原籍后传授不少弟子,形成河北一派。第三是河南派,代表人物是戴龙邦的师兄弟马学礼。马学礼是洛阳从,回民,所传多为河南回民,形成河南一派。民国初年,河北、河南两派形意先后南传至四川、安徽、上海等地,其后又远传海外。山西一派至今流传不广。
形意拳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内容之一,经过历代传人不断钻研、实践、总结、提高,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各派拳法虽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却渊源颇深。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形意一体。通过对形与意的相互调节,内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体用兼修的功效。形意拳以冶炼操守、强健体魄的宗旨,不仅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之功效,而且具有富于实战的技击效果。
形意拳基本属于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动物的捕食及自卫动作而成,即所谓“象形而取意”,如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等等。山西、河北两派多用梢节(拳掌),河南派更注意发挥中节、根节的作用,多以肘膝和肩胯击敌。
形意拳雄浑质朴,动作简练实用,整齐划一,讲究短打近用,快攻直取。形意拳的基本套路,如五行拳、十二形等,多是单练式,一个动作左右互换,来回走趟。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个动作可重复演练达数万次之多。一旦遇敌,在速度、力量、准确性方面均可达到惊人的进步。
在技击原则上,形意拳主张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抢占中门,硬打硬进。拳谱说:“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形意拳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意思是敌人打来,我根本不必招架,只须致命一击,便可取胜。清末时,有的形意高手常常是一拳即将强敌打飞(如李洛能、郭云深),乃至一拳将强敌击毙(如马学礼的外甥马三元)。所以形意拳门规甚严,不准轻易与人交手。河南派形意规定:凡忤逆不孝者,贪财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为弟子;凡练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须忍让,也不准在街头卖艺。
1954年,美国有一位名叫吉尔比的格斗高手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市见识了一位华人拳师演示的形意拳,大为惊佩,认为它是“拳术中的最高形式”,“但要小心它的危险性”。
形意拳也属于道家拳派,讲究内功训练,在应敌时要求以意念调动出体内的最大潜能,以意行气,以气催力,在触敌前的一瞬间发劲,而且要求肘部不得伸直,缩短了出拳距离,使得形意拳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往往可对敌人内脏造成伤害。所以,形意好手们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轻易出手,也不敢轻易出手。
形意拳以少胜多,以拙胜巧,以快击慢,以刚摧柔,其动作却是质朴无华,甚少跳跃,几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20世纪20年代,王芗斋(郭云深弟子,1885年-1963年)又在形意拳的基础上舍形而取意,创立了意拳(曾名“大成拳”)。
意拳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武术的一次革命。王芗斋大胆舍弃了武术的所有传统套路和固定招法,将站桩功提高到首要位置。意拳没有套路,没有招式,只讲究随机应势,应感而发。王芗斋曾在一招之内,击倒世界最轻量级职业拳击冠军英格(匈牙利人)。他又曾多次应战日本柔道高手,均是一招将对方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