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发散风热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k.baidu.com
按语: 薄荷味辛主散,性凉清热,质轻升浮,能疏散在上在 表之风热.入肺经疏肌表之风热而透疹;散上焦之风 热而利咽;入肝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行肝经气滞而 解郁.故为疏散风热的要药,疏肝解郁的佳品.主治风 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肝郁气滞等.
★★葛根《本经》

命名:入药用野葛的根,故名. 别名:干葛,粉葛,甘葛 来源:为豆科多年生草质藤本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入药.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生于山坡,山沟,或杂木林中. 采集炮制;秋冬两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或煨用. 用法: 生用—解肌透疹,生津止渴,用于表证和麻疹初期,热 病口渴. 煨用—凉散之性已减,升阳止泻力强,用以脾虚泄泻. 葛根粉—生葛根经水磨而澄清的淀粉(甘而大寒)生 津止渴作用强于葛根. 《圣惠方》:葛根粉粥,取葛根同米拌匀煮粥食之,治 疗胸中热闷,渴而烦躁.
临床报道 现代以本品制成片剂内服,治高血压病,突发性耳聋; 或以本品配红花,地龙,水煎服,治脑血栓形成 成等疾患.均有良效. 治高血压,项背强痛,葛根10~15g为一日量,煎后二次 服,连用2~8周. 按语:本品甘辛凉,入脾胃经,轻扬升散.功能发散表邪,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既为治表证发热无汗,头痛,项强 之主药,亦为治麻疹不透之常品.且善升发清阳,鼓舞 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生津止渴,止泻止痢,生用治热 病口渴,阴虚消渴,及热泄热痢,煨用治脾虚泄泻.

2.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 病因病理:肝气郁结,气行不畅,气滞血瘀. 本品善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 芍等养血调经药配伍,如逍遥散. 治胸胁疼痛,无论内伤肝郁,外伤跌仆,均可应用,常与 香附,川芎等同用,共奏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之效,如柴 胡疏肝散. 3.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 病因病理:脾气虚弱,气虚下陷 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举陷.治气虚下陷之久 泻脱肛,胃,子宫下垂以及短气,疲乏等证,常与升麻,黄 芪等同用,以补气升阳,如补中益气汤. 柴胡治疗气虚下陷属于治标作用,故常配伍人参,黄 芪,白术等补脾益气药以治本. 另外治疗疟疾 本品有清胆退热截疟作用.治疟疾,寒热阵作,可与黄 芩,常山,草果等配伍以增强疗效.

种类: 入药有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 白菊花味甘,平肝,清肝明目多用 黄菊花疏散风热力强,外感风热多 用. 野菊花清热解毒力强,外科痈肿疮 毒多用. 《日用本草》:"花大而香者为甘菊, 花小而黄者为黄菊,花小而气恶者 为野菊. 根据产地而命名: 河南怀庆(怀菊)河南四大怀药之一 安徽亳县(亳菊)最佳 白菊花 安徽滁县(滁菊)常用,较优 (甘菊花) 四川(川菊)较次 浙江杭州(杭菊)—黄菊花

性味:辛凉 归经:肺,肝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分析: 辛以发散 入肺经走肌表—疏散风热,透发麻疹 凉以清热 入肝经疏散肝经风热以清利头目 清轻凉散 入肺经疏散肺经风热以利咽喉 味辛行气入肝经—行肝经气滞而疏肝解郁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病在卫分) 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故可治疗.常配伍银花, 连翘,牛蒡子,如银翘散. 2,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病因病理:风热之邪,犯于肝经,循经炎目,或犯于肺经, 内灼肺脏,上蒸咽喉. 薄荷辛凉入肺,肝二经,可疏散肝,肺二经风热,清头目, 利咽喉,以疗诸证. 风热上攻,目赤肿痛,多配合桑叶,菊花. 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甘草,荆芥.
★★薄 荷

薄荷《新修本草》 命名:原名菝苛,薄荷为其之音讹. 别名:南薄荷,薄苛,升阳菜 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 荷茎叶入药. 产地: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产者 为佳. 采集炮制:收获期因地而异,一年可 采收2-3次. 单用其叶—薄荷叶,偏于发汗解表 单用其茎—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处方用名:南薄荷——主产于我国 南方. 苏薄荷——产于江苏苏州,为道地 药材
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等同用, 如升麻葛根汤. 葛根10g,升麻6g,白芍6g,甘草3g 水煎服,治小儿痘疹初期,未透者. 3.热病烦渴,内热消渴. 本品甘凉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胃气上行而生津止渴. 治热病伤津烦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等清热生津之品 同用. 治内热消渴,(现代医学糖尿病)常与天花粉,麦冬等养 阴生津药配伍,如玉泉丸.

★★柴胡《本经》

狭叶柴胡 药材柴胡 命名:本品嫩则可茹,老则采取为 柴,故名. 茹:古时蔬菜的总称(柔软) 别名:北柴胡,南柴胡,山菜,茹草. 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 胡)的根或全草入药. 产地:产于山坡,草地,灌木丛间,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出产.主产 于河北,湖北,黑龙江等. 采集炮制:春秋季采挖,晒干,切 段,生用或醋炙用.
★★菊花《本经》

菊花是百花中的君子,和竹,梅,兰并驾齐驱,是高雅和 坚贞的象征.菊花不仅可供人欣赏,而且还有较高的 药用价值.河南也是菊花盛产之地,有名的四大怀药 之一,怀菊花. 要点:清肝明目,眼科要药. 命名:菊本作蘜从鞠.鞠——穷也. 《月令》:九月,菊有黄花,华事此而穷尽也. 别名:甘菊花(白菊花),滁菊,药菊;杭菊(黄菊花)怀菊, 家菊,九月菊.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入药 产地: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 采集炮制:寒露开放,霜降前后摘取.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病因病理:风热束表,疹出不畅. 本品质轻宣散,有宣毒透疹之功,可治麻疹透发不畅, 风疹瘙痒.方如透疹汤.常与荆芥,蝉蜕,牛子配伍.

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病因病理:情志不遂,肝气郁滞 薄荷具疏肝解郁之功,常与柴胡,白芍配伍,如逍遥散.
用量用法:3~6g,煎服,宜后下. 使用注意:有退乳的副作用,哺乳期妇女不能多用.本 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用. 药物成分:含挥发油. 药理实验: 1,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 使机体散热增加,故有发汗解热作用. 2,兴奋胃肠道平滑肌运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制止肠内 异常发酵,有制腐作用.

鉴别比较 葛根 解肌退热 柴胡 发表,升阳,治风热 和解退热 升麻 感冒,清阳不升 退热作用次 葛根主退阳明肌表之热,善治表实兼有项背强痛 柴胡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治寒热往来之少阳证 葛根 升阳以止泻痢,且透疹,生津 柴胡 升阳 升阳治内脏下垂,且疏肝解郁 升麻 升阳治内脏下垂,且透疹,解毒

性昧:甘,辛,凉. 归经:脾,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解肌:缓解肌肉的强直疼痛, 解除肌肉肌肤之热邪 通过发散表邪,缓解表邪引起的项背部肌肉不适感 . 分析: 味辛发散 入脾经(脾主肌肉)-清散肌表肌肉之热 性凉清热 而解肌退热,透发麻疹 性凉清热 入胃经—清胃热—热清津生渴止— 味甘益阴 生津止渴 葛根外解肌肤之热,内清胃腑之热,表里热清,津液自 生. 轻扬升举—入脾胃—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泻

4.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挟热下利—里热挟表热而引起下利. 症见:形寒身热,心下(胃脘部)痞硬,腹泻不止,相当于 现代医学的急性胃肠炎. 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兼有发热, 恶寒,口渴等表证.(细菌性痢疾) 本品既能清透邪热,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 气上升而奏止泻之功. 治湿热泻痢,可与黄连,黄芩等清热燥湿解毒药配伍, 如葛根芩连汤. 治脾虚泄泻,常配党参,白术,茯苓等补气健脾药同用, 如七味白术散.
葛根: 生用—治湿热泻痢 煨用—治脾虚泄泻 炒炭—治血痢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 宜煨用. 药物成分: 本品含黄酮类物质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等,以及大 量淀粉.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本品所含总黄酮能扩张冠状动脉 和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明 显降压作用. 2.解热作用:醇浸剂能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 血管阻力,并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本品还对胃肠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有轻微降 血糖作用.


4.临床报道 现代以本品配甘草,制成合剂内服,治病毒性肝炎;配 全蝎研末内服,治急性乳腺炎等疾患有良效; 以本品制成注射剂肌注.可用治流行性腮腺炎,高脂 血症. 用柴胡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于24小时退热者达 98.1%,普通感冒于24小时退热者达87.9%. 用量用法: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日1~2次 成人每次2ml;小儿减半.近来有报道,用柴胡引起过敏 反应,应引起重视.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和解退热—大剂量15g 疏肝解郁—中剂量10g 升举阳气—小剂量3~6g 使用注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 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按语:本品味苦辛,性微寒,轻清升散,宣透疏达, 入肝胆经.既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 少阳证的主药;又善疏泄肝气而解郁结,为治肝 气郁结证之要药;且可升举清阳之气而举陷,以 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此外,还常治疟疾寒热, 有清胆退热截疟之效;亦常用于外感发热之证, 具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

用法: 生用——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醋柴胡——偏于疏肝解郁(醋制后独入肝经). 炒柴胡——避其凉性而增升举清阳之效,用治中气下 陷. 品种: 南柴胡——又称软柴胡,品质次; 北柴胡——又称硬柴胡,品质好. 处方用名:南柴胡,北柴胡,软柴胡,春柴胡,醋柴胡.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肝,胆. 功效:疏散退热,(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分析: 味辛能散 入足少阳胆经—疏散半表半里之邪 性寒清热 以疏散退热(和解少阳) 味辛能行—入肝经—行肝经气滞—疏肝解郁 质清轻主升散—升举清阳下陷之气-升阳举陷

应用: 1.外感发热,头痛项强. 本品既发散表邪,又能解肌退热. 外感表证,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等证,常与柴 胡,石膏等同用,以疏散风热,清解热邪,如柴葛解肌汤. 风寒表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者,可配麻黄,桂枝等发 散风寒药,如葛根汤. 葛根善治项背强痛(脊柱头项有发紧,疼痛感觉) 多因寒邪入侵肌腠,肌腠闭塞,汗不得外泄,内热亦不 得外泄,灼伤津液,是筋脉失养.拘急而致项背强痛. 2.麻疹不透. 病因病理;邪热郁闭,麻疹透发不畅 本品有透发麻疹之功,因可治疗,尤其是麻疹不出,兼 有发热,口渴者,效果更好.
药物成分 本品含柴胡皂苷a,b,c,d,槲皮素,d.菠菜甾醇,柴胡多 糖以及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 1.本品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 2.柴胡煎剂有解热作用,能抑制疟原虫生长发育 3.本品有利胆,抗肝损伤,抗脂肪肝等作用. 4.有抗病毒作用,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 能. 并有抗菌等作用. 粗皂苷能使大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并有明显溶血 作用.

1.少阳证,外感发热. 病因病理:外邪入侵,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入 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正邪交争而发病 . 本品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为治邪在少阳,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证要药,常 与黄芩,半夏等配伍,以和解退热,如小柴胡汤. 感冒发热:本品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可治外感发 热,常与葛根,黄芩等疏散风热药或清热药同用,如柴 葛解肌汤. 常用的柴胡注射液,柴胡口服液均有良好退热作用.

性味:辛,甘,苦,微寒. 归经:肺,肝.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味辛能散 入肺经(肺主皮毛)—疏散风热 性寒清热 味苦性寒入肝经—清泻肝经热邪—清肝明目 甘寒益阴入肝经—滋补肝阴 平抑肝阳 味苦性寒入肝经—清泻肝热 味苦性寒——清热泻火解毒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多用黄菊花). 本品质轻气清升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风热,故常用 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等,常与桑叶 相须为用,如桑菊饮. 2,目赤昏花(多用白菊花) 菊花为眼科常用药,入肝经,善清肝经风热,故无论火 邪或风热所致的眼疾,均可应用. 肝经风热所致者——常与蝉蜕,木贼配伍. 肝火上攻所致——常与夏枯草,栀子配伍. 肝肾阴虚,眼目昏花——白菊花配枸杞,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