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西方悲剧学说发展概述

西方悲剧学说发展概述

作者: 程孟辉
作者机构: 北京商务印书馆 高级编辑
出版物刊名: 戏剧艺术
页码: 34-44页
主题词: 莎士比亚悲剧;悲剧理论;西方悲剧;悲剧艺术;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古典主义;悲剧诗人;发展概述
摘要: <正> 悲剧是崇高的诗,它有一种美,一种冷峻而又壮丽的美。

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悲剧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但是,悲剧的审美特征究竟是什么?这却是一个既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

自从亚里士多德到今天,整整两千多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哲人和美学大师对之进行了不倦的研。

西方性格悲剧观的发展

西方性格悲剧观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8-04-09作者简介:马丽敏(1979-),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副编审,研究方向:明清文学;张含(1997-),女,北京人,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学生,研究方向:戏剧文学批评。

马丽敏1张含2西方性格悲剧观的发展摘要:在探讨西方性格悲剧观时,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实践与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以借鉴。

莎士比亚以精严的哲理思考、精深的人生观察和精湛的艺术创造开创了性格悲剧,这是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探索与思考,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悲剧理论做了集大成的论述,他的悲剧理论实质上反映了近代西方戏剧的“性格悲剧”中的冲突,是用辩证的对立统一观点去揭示悲剧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悲剧理论,从人类历史辩证发展的客观现实中发掘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普遍适用性。

关键词:西方戏剧;性格悲剧;莎士比亚;黑格尔;马克思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8)08-0072-03(1.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北京102209)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悲剧亦被中国学人赋予了挽救人心、移风易俗、救亡图存等特殊的意义。

反思这段历史,当代学人指出,无论是王国维还是后来的悲剧提倡者,都是采用世界文学的视角来评价本土作品,以悲剧作为衡量中国戏曲创作优劣的标准,是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戏曲置于世界戏剧发展的背景和进程之中,这种表达的最初目的固然是为了文学救亡,但其中纳入的先进、西方、现代性等话语,也表现中国文学向世界文学靠拢的努力。

一西方戏剧观念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段,古希腊悲剧被视为西方戏剧的起源,其地位至高无上。

在当时,古希腊戏剧家将难以理解的社会发展趋势、规律以及个人遭遇中的意外因素都归于冥冥中命运的捉弄,悲剧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主人公(通常是英雄人物)与命运的冲突,但人类的命运是生前注定的,无法加以改变,因而结局往往是主人公的失败或者被毁灭。

美学整理(1)

美学整理(1)

一.填空题1.美学之父是鲍姆加登2.西方美学从古到今三大演变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学阶段(主要有人本主义美学和科学主义美学两大主潮)。

3.美的本质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反映。

4.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美的现象在于美本身。

5.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等著作,推翻了主客二分的思维传统,而通过主客统一的实践即对象化活动来把握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进而说明美与审美主体的性质、关系和特点。

6.无论是泰勒的《原始文化》还是弗雷泽的《金枝》,都并不是专门的美学著作,而是人类学著作。

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老子》所说。

《道德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庄子》所说。

8.中国人审美实践的核心意识是时间意识,主要艺术门类是抒情诗和音乐。

9.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不仅是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而且也标志着丑从此真正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它是对于现代丑学的开启。

10.以静态的方式来暗示某种丰富的含义和意境,这应该看做是雕塑艺术的根本特征。

11.荒诞的实质表现为本质与现象的分裂、动机与结果的背离,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是非理性和异化。

12.王国维是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

13.蔡元培是现代美学思想的奠基者,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主张。

14.《易》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世界以及自然世界形成之道的理解,这种理解也奠定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

15.魏晋时代,人称文学的自觉时代,其实也是美与艺术自觉的时代。

16.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

(所谓表情性是指色彩能直接唤起人的某种感受和情感。

所谓象征是指在不同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系,从而使色彩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

)17.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最早涉及美学范畴。

18. 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19.黑格尔对艺术的分类: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悲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概况

悲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概况

悲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概况悲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概况西方悲剧从古希腊悲剧发展至今已由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了。

伴随着悲剧辉煌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莱辛、席勒、黑格尔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

他们的悲剧理论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不断成熟和完善。

一、古希腊时期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题材大都取自神话。

古希腊最有名的悲剧诗人有三位: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希腊悲剧的主题常涉及命运,“诗人们往往以命运来解释他们无法理解和解决的矛盾和困难”。

古希腊的悲剧理论也有着丰富的遗产。

古希腊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融合,促进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对于当时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柏拉图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贬低“模仿的诗”。

他认为它们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败坏人心,培养人们的‘感伤癖’和‘哀怜癖’。

”这种癖好一旦养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不能用理性去克服,因此他把诗人逐出了理想国。

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二、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时期的悲剧创作虽不如古希腊的悲剧那样繁荣,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古罗马时期战争频繁,政治混乱,集体主义精神消逝,文学主要反映个人情怀和日常生活。

这时的文论家针对时弊,提倡文治统一和崇高的文风。

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文艺理论家当属贺拉斯。

他的《诗艺》是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后古代欧洲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

三、文艺复兴时期:十四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继尔席卷全欧洲。

这时的人文主义者们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莎士比亚。

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

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

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戏剧时期,从那时起,它在不同的文化和时期中不断发展和改变。

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到现代的剧作家和批评家,悲剧理论已经成为戏剧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介绍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和演变。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是悲剧理论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他的著作《诗学》中详细讨论了悲剧的本质和特征。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种通过戏剧表现人类悲剧和命运的艺术形式。

他提出了几个关键概念,如悲剧主角、悲剧的情节结构和观众的感受。

他认为悲剧主角必须是一个高贵的人物,他在自身的同时也在遭受不幸。

悲剧的情节必须具有戏剧性的冲突和转折,并最终导致主角的悲剧命运。

观众在观看悲剧时应该感受到恐惧和怜悯,从而在情感上得到宣泄。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对悲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为宗教题材的戏剧在那个时期更加流行。

然而,文艺复兴后期的法国剧作家皮埃尔·科尚成为一位重要的悲剧理论家。

他关注于戏剧中的观众反应,强调戏剧应该唤起观众的感情和道德思考。

到了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带来了新的悲剧理论。

著名的德国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关塔斯通过他的剧作和批评创立了“情感戏剧”学派。

他认为真正的悲剧是通过观众的情感和内心体验来产生深刻的共鸣。

他的理论对后来的悲剧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对悲剧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

浪漫主义者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想象力,悲剧被看作是一种表现个体内心和人性的形式。

法国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他的著作《戏剧与诗剧》中强调戏剧的社会功能和对人性的讽刺。

到了20世纪,悲剧理论被更多地与现代心理学和哲学相结合。

一些理论家开始关注悲剧与现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例如,德国剧作家伯特奥尔特·布莱希特以悲剧作品《加里家族》而闻名,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体的压迫。

总的来说,西方悲剧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发展和改变。

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理论到现代的心理学和哲学观点,悲剧理论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解释。

简析西方悲剧理论的历史演变

简析西方悲剧理论的历史演变

局能导致一种崇 高的肯定 , 这是传统悲剧重要 的美学特征之一 。 这说 明他 的悲剧 理论 以“ 真” 为基 础, 以“ 善” 为归宿 , 悲剧有着社
会 道 德 的功 利 目 的 。 黑格 尔悲 剧 理 论 的 划 时 代 成 就
象。 当代 西方 文学 已无真正 的悲剧 , 而是在悲剧 中成长 出一种喜
剧 丧 失 了传 统 意 义 的 悲 喜 剧性 质 ,而且 成 了 一 种 广 泛 的 文 学 现
古希腊 灿烂 的文化造 就 了西方文学史 上杰 出的理论 家 、 悲
剧之父——亚里士多德 。 他整理和总结 了希腊悲剧丰富的作品,
在某些方面奠定 了悲剧理论的基础且影响深 远。
亚里士 多德认 为: “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 、 完整 、 有一定 长度
高 的诗 ” 。悲剧作 为社会生活 的艺术反 映, 也有其历史 发展 的具 体性 , 有着从产生直至消亡 的过程 。 本文将 回顾悲剧理论的历史 发展过程 , 探索它存 在的趋势 。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悲 剧 理 论
总之 ,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还 只是嫩绿 的萌芽 , 到黑格尔是 已 长成 了参天大树 。悲剧理论到 了黑格尔才形成了严格意义上 的 完 整理论 。它 同时也预示着从古典到现代 的过度和转变 。
程。 悲剧 理 论 家的 理 论 经 过 后 人 的 肯 定 与批 判 、 继承与发展 , 成 为 悲剧 理 论 的 宝贵 财 富 。 本 文 回顾 了 悲剧 理 论 的 历 史发 展 过 程 , 探 索 它演 变的 趋 势 , 进 而探 讨 当代 悲剧 观 。
【 关键词 】 西 方 悲 剧 理 论 亚 里 士 多德 黑 格 尔 演 变 在西方文学史上 , 悲 剧 是 最 重 要 的艺 术 种 类 , 被公认 为 “ 最

论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历程

论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历程

论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历程西方悲剧理论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发展,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伏尔泰、莱辛、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

这些悲剧理论家的理论经过后人的肯定与批判、继承与发展,成为悲剧理论的宝贵财富。

悲剧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公元前五世纪,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著名悲剧诗人,他们的传世悲剧作品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作为光彩照人的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倍受后人的推崇。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题材大都取自神话,悲剧诗人往往给神话以新的解释,借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自己对于各种事物的看法。

希腊悲剧的主题常涉及命运,“诗人们往往以命运来解释他们无法理解和解决的矛盾和困难”。

在他们看来,人们的命运是生前注定的,无法加以改变;但是他们也尊重人类的自由意志,并在人类的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冲突中建立悲剧主题,教导人们怎样积极的从事生活和斗争。

在繁荣的悲剧创作上,柏拉图对悲剧的本质、审美感受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悲剧的本质是悲剧性,取决于悲剧主人公的悲剧性。

悲剧主人公是“一个宣扬自己美德而又表演出极端痛苦的人”,“美德”和命运及外界环境的冲突造成了悲剧性的产生。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和悲剧效果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悲剧概念,还总结了悲剧的六种基本元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

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情节。

他对悲剧定义、基本元素、主人公、悲剧效果的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开创了悲剧理论的诗学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在沉默了千年的欧洲悲剧舞台上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就在这悲剧艺术之花竞艳开放的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各国悲剧理论领域也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涌现出了像特里西诺、斯卡里格、明屠尔诺、钦提奥、卡斯特尔维特罗这样一些杰出的悲剧理论家,他们作为人文主义悲剧学说的主要代表,重新对悲剧艺术作出了新的理论思考,其中在这方面最有成就的是卡斯特尔维特罗,他就是以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并通过对其作诊释提出自己独创性的论点而闻名于世,从而为文艺复兴和法国古典主义的悲戏剧评论提供了准则。

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发展历程

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发展历程

喜剧理论的历史发展
柏拉图:《斐利布斯篇》论喜剧
喜剧和悲剧一样,都引起快感与痛感的 混合。 滑稽和可笑大体是一种缺陷,缘起于大 多数人在心灵品质方面所犯的认识错误, 及“自己以为具有并没有的优良品质”。
亚里士多德论喜剧
“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 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其 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 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 害。”
彩陶瓶上描绘的安提戈涅
• 因此,这两种理想都是片 面的。“悲剧的解决就是 代表片面理想人物遭受痛 苦或毁灭。„„他个人虽 遭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 却不因此而毁灭。”安提 戈涅死去了,克瑞翁也家 破人亡,孤零零地守着王 位,但他们所代表的理 想——亲属爱和王法以后 仍然有效。
尼采:《悲剧的诞生》论悲剧
层)为核心的君主国。结果起义失败,济金
根本人也战死。
《济金根》插图
• 《济金根》完稿后,拉萨尔分别 致信马克思、恩格斯,谈了他写 作这部悲剧的情况,把济金根的 失败归结为“个人的失策”、 “外交的错误”、智力和伦理上 的过失。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指出 了他悲剧观上的不足。恩格斯指 出,济金根反对诸侯和贵族的起 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孤军 作战,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广大农民不可能站在残酷压迫他 们的骑士和贵族一边。
康德论喜剧的心理效应
• “一个印第安人在苏拉泰一英国人筵席上看见一个 坛子打开时,啤酒化为泡沫喷出,大声惊呼不已。 待英国人问他有何可惊喜之事时,他指着酒坛说: 我并不是惊讶那些泡沫怎样出来的,而是它怎样搞 进去的。我们听了大笑,而且使我们真正开心。并 不是 认为我们自己比这个无知的人更聪明些,也 不是因为在这里面悟性让我们觉察着更令人满意的 东西,而是由于我们的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 无。” • “在一切引起撼动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背 理的东西存在着„„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 化为虚无的感情。”——《判断力批判》

论古希腊悲剧对后世西方悲剧发展的影响

论古希腊悲剧对后世西方悲剧发展的影响

论题:古希腊悲剧对后世西方悲剧发展的影响关键词:古希腊悲剧亚里士多德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思想启蒙摘要:古希腊悲剧,是欧洲悲剧的开端。

本文对其的产生极其在题材,内容,思想等方面给后世西方悲剧带来的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

正文: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和祭祀酒神的颂诗合唱队的民间歌舞。

“崇拜”和“歌唱”,使得希腊悲剧传统在精神和形式两个方面初见端倪。

通过希腊悲剧家的实验和革新,希腊悲剧渐渐趋于成熟。

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希腊悲剧在缓慢的发展成型之后进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得斯。

他们是众多希腊悲剧诗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流传至今的32个悲剧作品,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伟大成就,也是希腊悲剧传统成熟的标志。

他们在戏剧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代表着古希腊文学的辉煌及人类在戏剧上的探索与收获。

分别由他们创造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底浦斯王》和《美狄亚》,被称为“三大悲剧”。

其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对欧洲近代作家影响极大:伏尔泰、歌德、拜伦都有以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古希腊悲剧对后市西方悲剧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希腊悲剧影响的历史本身已构成了一种传统,后世西方悲剧既连接又有别于古希腊悲剧。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学说可谓是西方悲剧史的源头,它是以古代希腊悲剧艺术成就为基础的。

在《诗学》这部千古不朽的经典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给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用的是由各种雕饰来提高的语言,不同的雕饰用在不同的部分;方式是通过动作而不是通过叙述;引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

”这个定义从摹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目的四个方面,规定了悲剧的性质、特征和功能。

同时,亚里士多德还突出地论述了悲剧的情结、人物和功用,分别提出了“整一说”、“错误说”、“净化说”。

这些都从不同的深度给后世带来影响。

从希腊悲剧整体的特点和三大悲剧家各自的特点来看,希腊悲剧传统包含者这样一些关键概念:民主、正义、文明、仁慈、和谐、强盛和幸福。

认识论视阈下西方悲剧主题演变的三个阶段_王庆勇

认识论视阈下西方悲剧主题演变的三个阶段_王庆勇

认识论视阈下西方悲剧主题演变的三个阶段◆王庆勇内容提要:西方悲剧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长盛不衰,原因有二: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悲剧主题的与时俱进。

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切入,以索福克里斯的《俄狄浦斯王》、歌德的《浮士德》和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等三部剧作为例证,探讨人类的认识水平与西方悲剧主题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人类对外界和自身认识的不断提高,西方悲剧的主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英雄的屈从;近代英雄的宣称自我;现代普通人的挣扎。

此外,本文还展望了未来西方悲剧主题的演变趋势。

关键词:认识论西方悲剧主题演变屈从宣称自我挣扎在西方,认识论这个名词源于希腊语中的epistemon 和logos,指“有关知识的科学”,它主要是对人们解释现实世界的种种假设进行真伪辨别[1];悲剧则是指以语言为媒介对一个严肃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以达到情感的净化。

[2]P45-51;186认识论和悲剧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实则不然。

悲剧作为人类反映现实、再现生活的艺术形式,其主题自始至终都与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

甚至可以说,人类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悲剧的主题思想。

一、顺从与屈服:索福克里斯的《俄狄浦斯王》古代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即大自然了解不多,对很多现象难以解释。

他们将各种自然界的力量比如刮风下雨、雷鸣电闪、干旱地震以及斗转星移都归结为上天的意志,将那些难以掌控的影响个人生活的因素归结为命运的安061戏剧理论纵横/认识论视阈下西方悲剧主题演变的三个阶段xijulilunzongheng/renshilunshiyuxiaxifangbeijuzhutiyanbiandesangejieduan排。

总的说来,在这一很长的历史时期,人对自然表现为顺从和屈服。

著名学者邹华这样解释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对宇宙自然具有依从性和顺服性,这源于周而复始的自然经济、狭小简陋的生产规模、贴近自然节律的生活方式、依仗自然赐予的情感态度等等。

悲剧的四个发展阶段艺术学概论

悲剧的四个发展阶段艺术学概论

悲剧的四个发展阶段艺术学概论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书把悲剧分为复杂情节悲剧,性格悲剧(或命运悲剧),情景悲剧和苦难悲剧等四种类型,其中复杂情节悲剧为最好。

在他之后西方文论界出现的诸多悲剧理论,有的是对亚氏思想的坚持,有的是对亚氏思想的修正,发展.但是,理论关注的议题和理论活动的空间并没有越出《诗学》的理论格局。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黑格尔就在《美学》中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悲剧,即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性格悲剧(文艺复兴时期悲剧,尤其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伦理冲突悲剧(近代悲剧).
稍后的叔本华也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把悲剧分为三种类型,即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盲目命运导致的悲剧和社会地位相互对立导致的悲剧。

后来也有人把悲剧的类型概括为以下四种:
1,命运悲剧: 神秘力量左右现实人生;
2,性格悲剧: 性格内在矛盾冲突;
3,社会悲剧: 社会不平等,不合理造成人生悲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4,历史悲剧: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的矛盾冲突。

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理论源于悲剧艺术,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的基础。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的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摹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什么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理论贡献在于:他不仅指出了悲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而且抓住了人们在欣赏悲剧时所经历的有消极情感(怜悯与恐惧)到积极情感的转化过程。

这一根本特征构成了悲剧理论研究的核心。

(2)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论,使美学史上对于悲剧实质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黑格尔对悲剧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到了悲剧形象的分析之中。

他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

理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和谐、静穆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分裂和矛盾,这种分裂和矛盾会导致理念的内在冲突,并推动理念的运动和发展。

理念冲突的显著表现就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描写这种冲突的正是悲剧艺术的使命。

黑格尔的精辟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但他没有看到人们不仅面对自身的性格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种种社会问题。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就是悲剧冲突的必然性,他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阐述悲剧的本质,对于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黑格尔的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3)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悲剧的实质。

略论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

略论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

略论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者:陈皛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4期摘要:西方悲剧理论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曲折漫长、波澜起伏,并与其他学科结合,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

在浩瀚博大的悲剧理论中,本文根据杨庙平的观点,将西方悲剧理论分为诗学悲剧理论阶段、美学悲剧理论阶段、文化学悲剧理论阶段来进行讨论,匆匆巡礼了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悲剧理论发展伴随着悲剧的出现,关于悲剧的理论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的超越》,西方的悲剧理论由理性不断向非理性,主体性不断向客体性演进。

本文根据杨庙平的观点,将西方悲剧理论分为诗学悲剧理论阶段、美学悲剧理论阶段、文化学悲剧理论阶段来进行讨论。

一、诗学悲剧理论阶段早在古希腊,文学的艺术宝库中便有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各有特色,在他们的悲剧中,神的身影、神的意志不断被弱化,人的抗争、人的价值逐渐显现出来,这为理论家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荷马史诗》中“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与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身的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耀出勇力、智慧和进取精神的光华。

人终究还是要死的,但他在生与死的战火中得到了磨练,表现出即使在最酷烈的条件下也不准备放弃抗争和自我检验的决心”[1]表现了古希腊人的人生观,“凡人中的精英不应回避生活的挑战——相反,他们有责任在赴汤蹈火的实践中,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2]成为了西方“悲剧意识”的源头。

在繁荣的悲剧创作上,柏拉图对悲剧的本质、审美感受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悲剧的本质是悲剧性,取决于悲剧主人公的悲剧性。

悲剧主人公是“一个宣扬自己美德而又表演出极端痛苦的人”,“美德”和命运及外界环境的冲突造成了悲剧性的产生。

对这类悲剧主人公的戏剧模仿能激发起观众的“怜悯之情”,即为悲剧的审美感受。

但是,柏拉图对悲剧的效果却不信任,认为这种情感对人的本能是有害的。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
中西悲剧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悲剧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由伊底帕斯、大伽莲和索福克勒斯等剧作家创作的作品代表了该时期的悲剧形式。

这些悲剧多以神话故事为题材,重要的主题包括权力、命运和道德等等。

古希腊悲剧的演出通常由三位演员扮演各种角色,并由合唱团参与。

这些悲剧作品深受雅典城邦的观众喜欢,也对后世的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欧洲中世纪,悲剧的发展遇到了困难。

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剧院活动受到限制,悲剧作品几乎消失了。

然而,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悲剧开始重新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作品往往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为背景,以展现人类的矛盾和命运为中心。

这些作品由意大利剧作家如达芬奇和莎士比亚创作,为后世的戏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西方戏剧艺术的发展中,浪漫主义的影响逐渐显现。

19世纪,悲剧的主题更加多样化,关注的问题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冲突。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和叶芝的作品《苦泪盈眶》等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正。

到了20世纪,悲剧发展进入了现代主义的阶段。

现代主义的
悲剧作品通常更加复杂和抽象,探索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其中包括了爱伦·坡的作品《红死病的幕府》和塞缪尔·贝克特
的作品《等待戈多》等。

尽管中西悲剧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主题,但它们共同的目标是通过表达人类的痛苦和冲突来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中西悲剧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戏剧艺术的变迁,也反映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变化。

西方现代悲剧

西方现代悲剧

浅析西方现代悲剧悲剧在西方经历了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古典主义悲剧、市民悲剧等阶段的发展演变,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19世纪以前,悲剧总是和崇高联系在一起的。

一方面,这些作品“演出人类的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败。

”无论悲剧主人公们如何弹思竭虑、拼死相搏,但最终仍免不了走向毁灭和失败。

但另一方面,悲剧的毁灭和失败却并不只让人悲伤、哀痛、同情、怜悯,同时它还使人在悲哀的情绪中又感受到亢奋、激动、振兴,用康德的话讲,即是“它经历着一个瞬间的生命力的阻滞,而立刻继之以生命力的因而更加强烈的喷射,崇高的感觉产生了”。

正是这种崇高的感觉,使人在悲剧的感受中又完成了对悲剧的超越。

因而,尽管悲剧主人公的受难和毁灭对我们来说是反目的的表现,但超越却会激起我们内心中一种合目的性的感觉,即对悲剧主人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敬仰,赞叹和仿效,从而从悲哀中获得解放和升腾。

19世纪以前,悲剧不仅是苦难的描写,更重要的还是对苦难的反抗。

悲剧主人公所具现的超前理想和英雄气概,使他们闪烁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辉,于是,如朱光潜所说,“悲剧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

在悲剧观察之中,随着感到人的渺小后,会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的感情”。

正因为这样,许多批评家都认为,悲剧必须是崇高的一种形式,虽然崇高感并非一定是悲剧感,但悲剧感却必然是崇高感。

古典悲剧精神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崇高的精神。

但是到了19世纪以后,传统的崇高的悲剧观念却面临着现代文学的严重挑战。

人类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样悲剧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在古希腊,人从自然状态中分离出来,在文艺复兴以后,人又从宗教状态中分离出来,这两个时期,都是人类空前大解放的时期,也是悲剧繁荣的黄金时期。

在这时所产生的悲剧中,人被表现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他秉赋着理性的高贵,吐纳着智慧的光芒,充分表达了人类渴求自由的美好愿望,也展示了在使自然向人生成的艰难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伟大创造力和生命力。

悲剧作品发展历程

悲剧作品发展历程

悲剧作品发展历程
悲剧作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戏剧艺术。

在古希腊的戏剧中,悲剧是一种以讲述英雄人物遭遇不幸结局为主题的文艺形式。

古希腊悲剧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其代表性作品是埃斯库罗斯的《权力的魅力》、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等。

这些作品通常以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揭示英雄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矛盾,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道德价值。

在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出现了新的悲剧形式。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他创作的悲剧如《哈姆雷特》、《奥赛罗》和《李尔王》等,从人性和人类命运的角度出发,探索了道德、政治和个人冲突等主题。

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文学家让-巴普蒂斯特·鲁塞与弗拉基
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孟什契科夫等人开始在悲剧中加入社会
政治讽刺,并试图通过悲剧反映现实社会问题。

同时,德国的古斯塔夫·弗洛贝尔也在诗剧中探讨了人类自由意志和命运的
对立。

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悲剧也出现了新的
变化。

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的
《老人与海》等作品,都在悲剧中探索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无望。

总的来说,悲剧作品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重大变革,逐渐演变为现代主义的风格。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悲剧作品都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存在,通过揭示人类内心的冲突和困境,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西方悲剧发展的阶段及概况教学文案

西方悲剧发展的阶段及概况教学文案

西方悲剧发展的阶段及概况西方悲剧发展的阶段及概况西方悲剧从古希腊悲剧发展至今已由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了。

伴随着悲剧辉煌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

西方悲剧应从希腊悲剧说起。

古希腊的悲剧理论有着丰富的遗产。

古希腊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融合。

柏拉图之前的评论家哥奇亚斯在《海伦颂》中称诗能使人心中产生:“一种颤栗的畏惧,一种带泪的怜悯,一种同情的渴望。

”这一理论被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为“怜悯与畏惧说”柏拉图关于悲剧的一些基本原理对后世影响很深。

他认为不安的心情是由于恐惧,而外来的激动可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使之恢复平衡;人性中有混合的感情,如愤怒、恐惧和怨恨等,如果得到正当的发泄,是可以产生快感的。

这些理论是悲剧“净化说”与“快感说”的根源。

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⑸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悲剧定义他认为每一悲剧毕含有六种要素: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歌曲。

其中情节剧最重要,性格次之。

“悲剧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

”“在一出悲剧中,表演的目的不是为了刻画性格,而是为了表现行动才附带表现性格。

”“没有行动就不能构成悲剧,但没有性格,悲剧仍然不失为悲剧。

”⑹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情节中心说”,古罗马时期的悲剧创作虽不如古希腊的悲剧那样繁荣,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塞内加是这一时期著名的悲剧创作家和哲学家。

在他看来世界被盲目无情的命运支配,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注定的生活前途。

他认为悲剧情节应该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经过一些可怕的场面,最终达到悲剧的结局;悲剧英雄应该性格单纯、反抗暴力、勇往直前,直到毁灭自己为止十四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继尔席卷全欧洲。

古希腊悲剧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悲剧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悲剧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悲剧是西方戏剧发展的里程碑,它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后世的戏剧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一、起源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它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宗教庆典中,是一种以歌颂神灵为目的的宗教仪式。

在这些庆典中,一些艺术家开始使用对话和表演的方式来讲述神话故事,这便是古希腊悲剧的雏形。

二、发展1. 提格戏剧的兴起古希腊悲剧最早的表演形式是提格戏剧,由三位演员通过对话和表演来表达故事。

其中,主要演员饰演角色,另外两位演员则通过合唱的方式扮演合唱队,配合主要演员的表演,起到对白和引导剧情发展的作用。

这种形式的戏剧相对较为简单,但却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 剧团和观众互动的增加随着古希腊悲剧的发展,剧团的成立成为一种常态。

剧团由一群演员和舞台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在不同场地上表演剧目,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关注。

这种剧团和观众的互动,不仅丰富了演出形式,也促进了古希腊悲剧的发展。

3. 剧本和故事情节的创新随着古希腊悲剧的发展,剧作家开始积极创新剧本和故事情节,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他们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得剧本更加丰富多样,剧情更加扣人心弦。

同时,他们还尝试用音乐和舞蹈来增添艺术氛围,使得古希腊悲剧的表演更加生动。

4. 剧院的兴建随着对古希腊悲剧的热情不断上升,人们开始兴建专门的剧院,用于演出悲剧。

剧院通常有一个半圆形的观众席,舞台则位于观众席的中央,这样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演出。

剧院的建设不仅为古希腊悲剧的演出提供了更好的场地,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演出。

三、影响与遗产古希腊悲剧对后世的戏剧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开创了对话和表演相结合的表演方式,为后世的戏剧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悲剧中的人性探索和社会问题反思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此外,古希腊悲剧的发展还为戏剧艺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和剧情发展方式。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 它 在 抗 争 的 最 炽 烈 的 热 点 上 闪 耀 出勇 力 、 智 慧 和 进 取 精 因 此 最 好 取 材 于 那 些 蒙 受 惊 人 大 难 或 做 过 惊 人 事迹 的 传 说 神 的光 华 。人 终 究 还 是 要 死 的 , 但 他 在 生 与 死 的 战火 中 得 人 物 。 悲剧 主 人 公 在 道 德 品质 和 正 义 上 并 不 是 好 到 极 点 , 到 了磨 练 , 表 现 出 即 使 在 最 酷 烈 的 条 件 下 也 不 准 备 放 弃 抗 与 我 们 普 通 人 类 似 , 这样 能 引起 我 们 “ 感 同身 受 ” 的 恐 惧
《 悲 剧 的超 越 》 , 西 方 的 悲 剧 理 论 由 理 性 不 断 向 非 理 性 , 润 色 功 能 的各 种 语 言 形 式 , 并 把 这 些 语 言 形 式 分 别 用 于 剧
主 体性不 断向客体性演 进。本文根据 杨庙平 的观点 ,将 西 中的每个部分 ,它是 以行 动而不是叙 述的方式模仿 对象 , 方 悲剧理论 分为诗学悲 剧理论阶段 、美学 悲剧 理论阶段 、
及 外 界 环 境 的冲 突 造 成 了悲 剧 性 的产 生 。 对 这 类 悲剧 主 人
“ 净化”的效果 ,在现 实生活中遇到与悲剧情节相似的令人
公 的戏 剧模仿能激 发起观众 的 “ 怜悯之情 ” ,即为悲剧的 激动 的场面 ,就能较 为理智地控制 自己的感情 。人受到净化
审 美 感 受 。但 是 , 柏 拉 图对 悲剧 的 效 果 却 不 信 任 ,认 为 这 以后 ,会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得到一种无害的快感 。 种 情 感 对人 的本 能 是 有 害 的 。[ 3 ] 继 亚 里 士 多 德 之 后 , 古 罗 马 的 贺 拉 斯 、 意 大 利 文 艺
文 化 学 悲 剧 理 论 阶段 来 进 行 讨 论 。

通 过 引发 痛苦 和 恐惧 , 以达 到让 这类 情感 得 以净 化 的 目
的 。 ”[ 们

诗 学悲 剧 理 论阶 段
亚里 士 多德 还 总结 了悲剧 的六 种 基本 元 素 :情节 、
早在古希 腊,文学 的艺术宝库 中便有 悲剧 ,埃斯库 罗 性 格 、 言 词 、 思 想 、形 象 与 歌 曲 。其 中 最 重 要 的元 素 是 情 斯 、索福 克勒斯 、欧里 庇得斯 的悲剧各有特 色,在他 们的 节 。情 节 是 事 件 的安 排 , 是 行 动 的 模 仿 。情 节 贯 穿 于 作 品


略 论 西 方 悲剧 理 论 的 发展
。陈 晶
摘 要:西方悲剧理论 两千五 百多年 的历史可谓 曲折 漫长 、波澜起伏 ,并与其他学科结合 ,构成 了一个庞 大复杂
的体 系。在浩瀚博大的悲剧理论 中,本文根据杨庙 平的观 点,将 西方 悲剧理论分为诗 学悲剧理论 阶段 、美学悲剧
理论阶段、文化 学悲剧理论 阶段来进行讨论 ,匆匆巡礼 了西方悲剧理论 的发展 。
关键 词 :西 方 悲剧 理论 发展
伴 随 着 悲 剧 的 出现 ,关 于 悲 剧 的 理 论 也 随着 时 代 的发
亚里士多德第 一次提 出了完整 的悲剧概念 : “ 悲 剧 是
展 而不断演进 ,从亚里 士多德 的 《 诗 学》 到雅 斯贝尔斯 的 对某 种严肃 、完 美和宏大 行为 的模仿 ,它借助于 富有艺术
关 于悲 剧 效果 ,亚 里 士 多德 认 为 ,悲剧 “ 激 起 哀怜
性 ,取 决 于 悲 剧 主 人 公 的悲 剧 性 。悲 剧 主 人 公 是 “ 一 个 宣 和 恐 惧 , 从 而 导 致 这 些 情 绪 的 净 化 ” 。观 众 在 欣 赏 悲 剧 的
扬 自己美德而又表 演出极端痛苦 的人 ”, “ 美德 ”和 命运 过程 中,产 生强烈 的情感后 ,发 泄了 自身 的感情 ,达到 了
悲 剧 中 ,神 的 身 影 、 神 的 意 志 不 断 被 弱 化 , 人 的 抗 争 、 人 的 整 体 中 , 是 作 品 的 发 展 过 程 , 只有 有 了 情 节 的 安 排 ,悲 的 价 值 逐 渐 显 现 出来 , 这 为 理 论 家 的 研 究 提 供 了丰 富 的 材 剧才 能产 生 效 果 。 料。 《 荷 马史诗 》中 “ 用 有 限 的 生 命 抗 拒 无 限 的 困苦 与 磨 难 ,在 短促 的 一 生 中 使 生 命 最 大 限 度 地 展 现 自身 的价 值 , 悲 剧 主 人 公 既 不 以美 德 著 称 , 也 不 以恶 行 著称 ;他 陷 于 厄 运 是 因为 某 种 错 误 、弱 点和 “ 闪失 ” ( h a m a r t i a ),
的追寻”[ 2 J 成 为 了西 方 “ 悲 剧 意 识 ” 的源 头 。
般 ,这 样 能 引 发 更 强 烈 的 感 情 效 果 。 具 备 了这 三 个 条 件 ,
在 繁 荣 的 悲 剧 创 作 上 ,柏 拉 图 对 悲 剧 的 本 质 、 审 美 感 悲剧 主 人 公 便 能有 效 地 激 发 观众 的带 有 怜 悯 的恐 惧 情 感 。 受 等 提 出 了 自己 的 观 点 。柏 拉 图 认 为 , 悲 剧 的 本 质 是 悲 剧
争和 自我检验 的决心 ”_ 1 ] 表现 了古希腊人的人 生观 , “ 凡人 与 怜 悯 ; 悲 剧 人 物 遭 受 厄 运 并 不 是 由于 罪 恶 , 而 是 由于 某
中 的精 英 不 应 回避 生 活 的挑 战— — 相 反 ,他 们 有 责 任 在 赴 种 过 失 或 弱 点 ,不 是 咎 由 自取 ,而 是 由小 错 引 出 大 祸 ;悲 汤 蹈 火 的 实 践 中 , 把 对 生 命 的 热 爱 之 情 上 升 为 对 人 生 价 值 剧 物 的 “ 传 奇 ” 性 质 决 定 了他 遭 受 的 “ 厄 运 ” 非 同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