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O
乙醚
C 2H 5
C 2H 5
极性小,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 为什么能作麻醉剂?
类脂性物质(神经 大脑)
b、乙醇—H2O完全互溶
分析:溶解时环境变化不大,溶解动力—混乱度增加
一些低分子量的含氧有机物能溶于水,在于其分子 结构存在下列特点:

一般都是极性分子,静电力在分子中占有的比重较大; 在液态时,分子间也可能形成氢键。
t↑,溶解度↑; 压力对固态溶质溶解度影响很小。
例:萘溶于苯,在苯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特例:氢溴化吡啶在氯仿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③以离子键结合的固体溶质:
NaI、KF、RbF、NaOH溶于水时放热,按化学平衡 原理分析将会导致许多错误结论。 复杂性:水合能——水合分子数等随温度变化。
要使大阳离子K+、Rb+、Cs+、Fr+沉淀,需用大阴离子 [PtCl6]2-、[Co(NO2)6]3-; 要使小阳离子Li+沉淀、应用小阴离子F-; NH4+盐一般易溶于水与NH4+与水生成氢键,进一步增 强水合能有关。
④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常见盐类的溶解性规律:
1、所有碱金属盐(包括铵盐)及其氢氧化物均可溶于水; 2、所有硝酸盐、醋酸盐都可溶于水; 3、硫酸盐大多能溶,只有BaSO4、PbSO4难溶,CaSO4、 Ag2SO4、Hg2SO4微溶; 4、氯化物大多能溶,只有AgCl、Hg2Cl2难溶,PbCl2微溶; 5、硫化物、碳酸盐、磷酸盐、亚硫酸盐及硅酸盐,除钾、 钠、铵盐外,通常都是难溶于水的; 6、碱类中,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能溶,氢 氧化钙微溶,其它难溶。
总规律:
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普遍地增大
例外:
下列含氧酸盐:SO42-、SeO42-、SO32-、PO43-、AsO42-的盐
Na2SO4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吸热
放热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Ca(OH)2· 2O和 2H Ca(OH)2· H2O。 1/2 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都较大,无水氢氧化钙 的溶解度很小。 随着温度升高,结晶水合物逐渐转变为无水氢 氧化钙。
低熔点的固体比具有相似结构的高熔点固体更易溶解
固体烃类在苯中的溶解度与分子间力的关系
(3)气液相溶
溶解过程设想:
规律1、在同一溶剂中一般是沸点高的气体易溶解
原因:氧分子所含的电子数较氮分子多,电子云受到两 核的吸引力较小,所以氧分子的极化率比氮分子大,与 水分子作用时的色散力、诱导力均较氮分子强,故在水 中的溶解度比氮分子大。

问题:
辛醇,高级脂肪酸均是极性分子,为什么不溶 于水? 碳酸钙、硫酸钡均是离子型化合物,为什么 不溶于水?

一、从物质结构角度阐明溶解性规律
1.溶解是物理化学过程
氢氧化钠和硝酸钠溶解时发生热量变化 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升高 硝酸钠溶液温度降低
形成溶液后,体积减小;
形成溶液后,体积增大。
发生颜色变化:无水硫酸铜溶于水中,得到蓝色溶液。
总结:液-液相溶的三种情况

两种液体可以任何比例无限止地互溶,即完全 互溶。

乙醇与水;甘油与水;苯与乙醚;四氯化碳与氯仿 乙醚一滴一滴地加入水中,或将水一滴一滴地加入 乙醚中,起初都成均匀溶液。但继续加入,溶液就 分两层,上层是水在乙醚中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约 含3%的水),下层是乙醚在水中的饱和溶液(约 含7%的乙醚)。 石油与水;汞与水

液-液相溶 固-液相溶 气-液相溶
分子间作用力的分配
+ +
+ + -
+ -
+
-
+
-
+
-
(1) 液—液相溶
a、戊烷、己烷以任意比互溶
分析: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相近,就容易互溶。 溶解动力——混乱度增加 问题:苯和乙醚能够互溶吗? 苯是非极性分子,乙醚是弱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 力均以色散力为主,结果是完全互溶。
在硫酸铜的水溶液中加入氨水,开始生成淡蓝色沉淀,加 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形成硫酸四氨合铜溶液。在该溶液 中加入乙醇,就能产生〔Cu(NH3)4〕SO4· 2O沉淀。 2H 葡萄的汁液中含有酒石酸氢钾,在葡萄酿酒的过程中,由 于溶液中乙醇含量增高,致使酒石酸氢钾沉淀析出,此即 “酒石”。
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溶质溶剂之间形成氢键对溶解性的影响;

O2分压=0.14×(760-48)=100mmHg; CO2分压=40mmHg; N2分压=570mmHg


肺泡壁毛细管内血液中O2含量,与其分压为40mmHg 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相当;CO2与46mmHg相当。 O2由肺泡通过毛细管进入血液,CO2由血液进入肺泡。
②以分子间力结合的固体溶质:

在一定温度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溶解度


两种液体几乎完全不溶

葡萄糖、果糖—水 易溶
Cl H C C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H Cl Cl
D.D.T
四氯化碳 结构相似,极性小
氯仿
易溶于类脂性物质内,在体内富集
(2)固液相溶
溶解过程类似于液—液相溶。“相似相溶”规律
超临界CO2萃取特别适合于脂溶性,高沸点、热 敏性物质的提取,同时也适于不同组分的精细分 离,即超离界精馏。
规律3、从化学性质考虑,凡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 气体或溶于水易电离的那些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都较 大,因为这些气体在水中不仅仅是溶解。
如:20℃时HCl和NH3在水中的溶解度都非常大。
三、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C5~C7羧酸根较大,与萘分子间的色散能>阴离子—水分子 静电作用能。
盐析和盐溶在工业中的应用
1、制皂工业:浓盐水(NaCl)→皂钠溶液,使皂钠析出。
2、合成染料:利用盐析作用提取染料。
3、合成橡胶工业:加入含大阴离子的有机电解质→促使 乳化聚合。 4、可在水溶液中提取维生素或抗生素。
两个问题:
溶解性规律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大不相同



食盐溶于水,但几乎不溶于苯; 乙醚易溶于苯而微溶于水; 生活中衣服上的油迹易溶于汽油而不溶于水; AgCl不溶于水,而AgNO3易溶于水;
需要从溶剂、溶质的内部结构,以及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阐明
相似相溶规律

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容易互溶;结构相差很大的 化合物不易互溶。
盐效应对非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盐析:若把某种盐加入非电解质饱和溶液中, 溶解度下降,有非电解质析出; 盐溶:若溶解度增加。


水、盐、非电解源自文库体系
离子—水分子相互作用,减少了作为溶解非电解质 的自由水分子,非电解质被排出溶液——盐析; 离子—非电解质分子间的色散作用,非电解质分子 周围部分水分子被离子取代,使非电解质浓度相对降 低,更多的非电解质有机会进入溶液——盐溶。 取决于离子和非电解质分子的大小!
对溶质、溶剂分子间力的描述——溶解度参数δ 液体溶剂,可用摩尔蒸发能来衡量其内部作用力大小, ΔE ——内聚能密度,V——摩尔体积,δ(溶解度参 数)—— 溶解度参数是分子间力的一种量度,对高聚物,δ与链 段结构有关,因为在高聚物溶解时是链段作为体积对 等单位与溶剂分子互换位置的。 例:双酚A环氧树脂
KNO3 NaCl NaAc易溶 BaSO4 CaCO3 AgCl难溶或不溶
固体内部——离子间作用力 强 难溶 (晶格能 ) 水合离子——离子—偶极水分子作用力 强 易溶 (水合能 )
晶格能,水合能的理论计算公式
影响晶格能和水合能的因素
①离子半径
阴阳离子以一大一小结合,则有利于水合能,不利 于晶格能,这样的盐类易溶。 例如碱金属卤化物中Li+很小,它与大的阴离子Cl-、Br-、I-等 生成的盐易溶于水 F-、CH3COO-较小,他们与大的阳离子Na+、K+、Rb+、Cs+ 生成的盐就较易溶于水
四、温度、压力对溶解性的影响
①气体溶质:
t↑,溶解度↓; 压力↑,溶解度↑。
例:
汽水; 减压蒸馏; 肺的呼吸; 鱼在冷开水中死亡。
例:肺的呼吸动力


若采用分压表示气体混合物中相应气体的浓度,则O2、 CO2、N2在肺泡中所占容积各为14%、5.6%、80%。 肺泡总压力为760mmHg(该温度下饱和蒸气压 48mmHg),则各气体在肺泡中分压:
惰性气体的溶解度(以1大气压下的摩尔分数表示)
规律2、非极性气体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气体 一般易溶于极性溶剂
1体积苯(非极性溶剂)可溶解3.5体积氢,只能溶解0.02 体积氨!
超临界萃取:
CO2 非极性分子 液化温度:-56.6℃(5.2个大气压下)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代化工分离中的一种新 型分离技术。超临界CO2萃取采用CO2作溶剂, 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的密度和介电常数较大, 对物质溶解度很大,并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急 剧变化,因此,不仅对某些物质和溶解度有选择 性,且溶剂和萃取物非常容易分离。



五、其它因素的影响-电解质存在
盐效应:PbSO4溶液中加入NaNO3,使PbSO4溶解
度增大。
同离子效应:饱和KClO4中加入KCl或饱和KClO4
中加入NaClO4,使KClO4溶解度下降。
例:





问题:有不纯的硝酸钾500g,其中含硝酸钾92%,氯 化钠8%,要在100℃时把它全部溶解,至少要加多少 水?(溶解度分别为246g和39.2g) 分析:单独溶解46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各需水187g 和102g 结论:加水187g就能将两种盐溶解。 原因:仍有足量的水分子能与氯化钠中的离子水合使 其溶解;盐效应的存在 规律:要使互不反应的两种盐的混合物溶解所需要的 水量一般只要看哪种盐溶解时需要的量多就可粗略地 作为所要加的水量。
实验:测出30mL纯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萘(W),然
后在30mL含7种脂肪酸钠盐(从C1~C7 )的水溶液中,各 加入W量的萘,观察现象。
结果:在C1~C4的脂肪酸钠盐溶液中,萘的溶解度比纯
水中小;从C5起,萘的溶解度超过纯水中的溶解度。
原因:
C1~C4羧酸根不大,与萘分子间的色散能<阴离子—水分子 静电作用能;
1、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原理:溶解度参数是分子间力的一种量度,反映分子间力 的各种物理常数均应与δ有关;理论上,可将分子间力看作 是组成物质分子的化学基团及原子相互作用的反映,找出 反映这种相互作用的各基团及原子的引力常数,它们具有 加和性,从而定量算出δ值;实验上,根据已知溶解度参数 的物质和某物质之间的相溶性,从实验上测定之。
六、溶解度参数
溶解时分子间作用力的情况 F11——溶质分子间作用力,F22——溶剂分子间作 用力, F12——溶质—溶剂分子间作用力 1、若F11=F22,则F11=F22=F12,易溶; 2、若F11>>F22或F22>>F11,要足够的能量才能打 开溶质或溶剂分子间力,以重新形成溶质—溶剂分 子间力,才能发生溶解。

甲醇、乙醇

低分子量的醛、酮,如丙酮是极性分子,分子间无氢键, 但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基本上不减少单位体积液体 中分子间的氢键数,又使丙酮和水分子的无序程度增加, 能量降低,易溶于水。(乙醚)
辛醇(极性分子,有氢键)与水?

c、丁醇、辛醇在水中的溶解性
丁醇 8克/100克水 辛醇 几乎不溶
O C2H5 H
②离子电荷
电荷越高,一般晶格能增长显得更突出,将不利于 盐类的溶解。 Na+、K+、NH4+、NO3-、Cl-、Ac-的盐类大多易溶 CO32-、PO43-、S2-等盐大多难溶
③阴阳离子堆积方式
r-/r+=1.4左右时,晶体间阴阳离子吸引力较大。在 这种比值时,阴、阳离子分别被6—8个异号离子 包围,阴阳离子接触较好,能得到较大晶格能, 这时能使晶格能发挥较大优势,阻止盐类溶解。
氢键与色散力在分子间 作用力中占的比例相近
C4H9
O
H
O C8H17 H
色散力为主
色散力为主
丁醇、辛醇溶于水破坏了水分子间的 氢键作用,代之以憎水基团与水分子 间的色散力相互作用,使微粒间作用 力大大削弱,能量上不利,尽管混乱 度增加,这是高级醇、高级脂肪酸难 溶于水的原因。
d、乙醇与苯之间的溶解
溶解过程中物质微粒间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乙醇和水
NaCl+H2O
NaCl溶液
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混乱度增加
自然界中,在不需要外界提供显著能量的情况下,体 系总是倾向于增加混乱度。 例子:O2、NO2混合
能量效应
微粒间作用力总是倾向于变成大的。
二、结构单元是分子时溶质的溶解性
(只考虑溶剂是液体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