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游春图 讲课备课
虢国夫人游春图教案教案
虢国夫人游春图教案教案教案标题:《虢国夫人游春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社会价值观念;2. 分析和理解《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背景和作者;2. 分析和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3. 解读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意象;4. 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5.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背景介绍(10分钟)简要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步:分析作品(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讨论虢国夫人的形象特点和她在作品中的角色;2.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女性地位和社会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
第四步:解读艺术手法(15分钟)1. 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2. 解读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如春天、花鸟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寓意。
第五步:艺术创作和表演(20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绘画、书法、舞蹈等),创作与《虢国夫人游春图》相关的作品;2.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作品展示和表演,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5分钟)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体会,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学资源:1.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图片或幻灯片;2. 相关的艺术作品和文献资料;3. 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创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理解和解读;3. 学生艺术创作成果的展示和评价。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艺术家或文化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文化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3.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文化研究,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中国名画赏析:《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名画赏析:《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此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
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画家简介1 / 7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开元天宝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
在当时“唐尚新题”风气的影响下,画家采取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创作出主题如此突出的杰作,与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史诗交相辉映,有其深远历史意义。
公元723年(玄宗开元十一年),与杨畀、杨宁同任史馆画直。
工画人物,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当时,与周昉不相上下。
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又善以点簇笔法构写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
传世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创作背景早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元盛世”,但玄宗后期,由于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过起了侈糜艳逸的生活,并分封杨贵妃的三位姐姐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为“安史之乱”的前几年,唐玄宗及朝内上下都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这幅游春图描写的就是2 / 7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两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场面,与杜甫的《丽人行》相对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
盛唐是唐朝人物画的高潮期,宫廷和京、洛两地的画家、壁画家和民间艺匠等尽显其才并相互影响。
张萱的绘画题材以表现宫廷生活为主,这是由于他的宫廷生活所决定了的,其中也包括皇室的命意。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1. 引言1.1 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画家顾恺之所绘,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描绘了虢国夫人在春日游玩的场景,展现了女性的优雅和自信。
通过细腻的笔墨和精湛的技巧,顾恺之为观者呈现了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这幅画中,虢国夫人端坐在树下,闲庭信步,身姿优美动人。
画面中的花草树木被细腻地描绘出来,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清新和生机。
整个画面色彩明快,光影效果恰到好处,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
通过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感受到顾恺之在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巧妙运用,展现出他对细节的把握和对整体的把控能力。
这幅作品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一幅富有内涵和情感的艺术作品。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珍品,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精髓,对我们今天的绘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绘画的精髓和传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绘画语言。
【字数: 261】1.2 图像学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图像学是一门研究图像的产生、处理、传输和解释的学科,它在艺术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图像学的理论和方法,艺术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
图像学在艺术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构图与透视、色彩与光影、线条与笔触等方面。
在构图与透视方面,艺术家可以通过图像学的理论来处理作品的整体结构和空间透视关系,使画面更加立体感和有层次感。
色彩与光影则是艺术作品中重要的表现元素,通过图像学的研究,艺术家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色彩的运用和光影效果,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
线条与笔触则是构建艺术作品形式的重要手段,图像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运用线条和笔触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图像学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加科学地处理作品的各个方面,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并全面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还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繁荣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答案提示:(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史料解读。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
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
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
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
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基于图像学视野对《虢国夫人游春图》展开绘画语言探析。
在介绍了这幅著名的古代绘画作品及研究的意义。
接着在分析了虢国夫人形象的描绘、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探讨了绘画语言所传达的意境以及虢国夫人游春的寓意,并解读了作者的创作用意。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绘画语言对这幅作品的影响,并展望了对于这幅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通过这篇文章的讨论,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特点,以及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虢国夫人游春图、绘画语言、图像学、形象描绘、构图、色彩运用、意境、寓意、作者用意、身份表现、影响、理解、解读。
1. 引言1.1 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北宋时期画家文同创作的一幅传世名作,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珍品之一。
这幅画作描绘了虢国夫人游春的场景,展示出虢国夫人婀娜多姿的形象和优美的风采。
整幅画面构图精妙,色彩明快,展现出浓厚的山水风情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
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艺,将虢国夫人游春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者面前,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
这幅画作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艺术技法上展现了文同的高超造诣,更融合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通过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演变和艺术风格特点,为我们深入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该作品不仅展现了虢国夫人的婀娜形象,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美好生活和人文情怀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1.2 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深入解读这幅著名的古代中国绘画作品。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北宋画家文同所绘,其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风格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之一。
通过对这幅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审美特点,进一步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_四步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应用
艺术教育 |“四步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应用□秦贤/文美术鉴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美术鉴赏在教学中应注重“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费德曼美术鉴赏“四步法”,以帮助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
费德曼美术鉴赏“四步法”中,描述指的是描述作品中所看到的事物,包括画面的内容、情节、故事等;分析是探讨作品中的艺术特点,包括明暗对比、色彩处理等;解释是探求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的意义;评价是结合所学知识,并运用美术语言评价这一作品。
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传授学生鉴赏“四步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去鉴赏美术作品,能有效丰富学生美术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与鉴赏能力。
本文以《虢国夫人游春图》为例,从费德曼美术鉴赏“四步法”入手,分析费德曼美术鉴赏“四步法”的教学设计以及运用,提升高中生美术作品鉴赏兴趣与能力,同时培养审美素养。
1 美术鉴赏课的价值和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鉴赏课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能透过现象真正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在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地鉴赏美术作品[1],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情感的体会与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这个过程,得到审美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且,美术鉴赏不只是一个具有专业价值的学习系列和模块,它还可以渗透到其他系列和模块中,对其他模块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2-3]。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育在国内已经有大量研究,但将美术新教材中给出的美术鉴赏“四步法”单独拿出来研究的并不多,而“四步法”鉴赏步骤为学生鉴赏作品开辟了一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道路,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生成文化理解。
对费德曼美术鉴赏“四步法”展开教学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2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现状分析2.1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问题现状就我国目前美术教育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的认识不够,且对美术鉴赏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缺乏兴趣与信心。
《虢国夫人游春图》析
《虢国夫人游春图》析IIllllllllllllIIII.一————一一一一《虢国夫人游春图》析《虢国夫人游春图》高头大卷一种,绢本设色,画身高51l8厘米,横148.7厘米,乃流传有绪名画.有金章宗签题及明昌诸玺,又有南宋贾似道等公私三印,入清经王铎乙丑跋,《庚子销夏录》,《大观录》,《墨缘汇观》名画续录,《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等着录,民国初自清宫逸出.后归辽宁省博物馆,辽博藏卷与世传李公麟《丽人行》卷(台湾故宫博物馆藏)同出一本,世有早晚高矮精粗之别.此图内容今定为虢国夫人出游情景,乃据章宗题"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一签而来.金章宗推崇徽宗翰墨,明昌年间距离宣和不远.况靖康变后,宣和内府珍秘,率成金帝囊中物,故章宗对《虢国卷》的看法.当有所据.其签题"天水"即北宋徽宗;"张萱"则盛唐妇婴花乌鞍马画名手;"虢国"为宰相杨国忠妹,天宝中以骄媚淫逸耸动京邑.对于章宗签题称,张萱曾绘虢国文/吴同游春一事,海外虽有学者不以为然,其实是毋庸置疑的.历观画史资料,唐宋两朝,以虢国艳闻入图者,仅开宝间京兆张萱一人而已.早在会昌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已载萱有"虢国妇人出游图传于代".张彦远博学精鉴,家富收藏,其人距天宝不及百岁.所言最是可信.至北宋中.郭若虚复有"张萱画虢国出行图中有三花马"之重要着录.郭氏所见之图,显与辽博藏北宋摹本有密切关系,而异於《丽人行》无三花马之本.徽宗朝,《宣和画谱》收张萱画四十七幅.传世名作《虢国夫人游春图》赫然在内.此外尚有《虢国夫人踏青图》,《虢国夫人夜游图》等作,证明画家确曾一再取当时亲身所见所闻有关杨氏姐妹生活,创绘成图.不过,金章宗签题以辽博虢国卷为"天水摹"则不可信!徽宗向不以美人婴孩鞍马名世,况且辽博本全不见宣和款识印押.此卷当如蔡绦所称.乃经画院高手"代御染写"之作.即以御府秘藏张萱虢国卷原迹.押交画院,"仍责军令状",使摹制成艺术水平极高的副本.此种"代御染写"的副本,虽非御笔亲作,却甚受徽宗对运笔命意之见所影响.史载,宋徽宗对宣和画院临摹古画事,"训督甚严",院人虽竭尽全力."以副上意".但皇上"少不如意即加漫垩".所以,金章宗所谓"天水摹".显然应读如"天水画院摹".辽博虢国卷,精绘八骏九人,联辔扬鞭,三两成群.随一位骑三花马.身穿深绿描绘鸾圆领朝服.腰系玉饰朱带,冠曲脚膝纱帽之贵人.缓驰而过.那一刹那问,男女贵贱,老幼动静,顾盼呼应,种种情景,尽入画中.而全图又空诸依傍.不假装点衬托之助.其为名家大手笔无疑.所以虽云北宋仿唐副本,却夺得唐画晋人傅玄谓:"贾穷伪于市","其人甚可贱."自古至近代,正统观念是"无商不奸","君子不入市,为其挫廉".所以,重农抑商非仅为物质之利害,乃"复朴素而禁巧伪"的维护伦理之举也,乃"重义轻利"之实践也.基于以上原因,历代王朝均采取了轻重不等的"辱"商政策.唐宋以前的历代,直接以经商为犯罪,固然可阻吓商人,使人不敢效尤经商,78深交所2008年4月但毕竟太过分,故魏晋以后未再有此举.禁止商贾仕宦为吏,禁止其子弟参加科举,这都是历代最为有效的"辱"商措施,直到清末才有缓解.经商虽可致富,但无途致贵,无途问津政治,无途光宗耀祖,这的确让商人阶层心灰,如果让那些奸诈的商人封官晋爵,则儒家之"礼义"何存?至于从服饰,车,马对商人进行侮辱.也同此理,即从事下贱职业的人绝不可与从事正当事业的人平起平坐,必须使其在衣饰上有所抑屈,显其贱民身份.若让其凭富厚而衣丝帛服文绣,上僭贵族(宗法血缘贵族)官僚之特权,使官贵无以显荣,无业可守.下蚀庶民百姓之美德,使百姓知商贾可以显荣,可以僭贵,则皆弃农经商,不务本业,崇尚奢侈,如引N4L义堤防荡然无存.因此, 只有采取种种措施才能使"农尊而商卑","农逸而商劳",所谓:"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商怯则欲农".如此,作为王朝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才能巩固.日一鎏■风神气骨不少.相形之下,台湾故宫博物馆所收别本(旧传李公麟《丽人行》卷)人马短小,造型单薄,个个面如满月,难见男女长幼尊卑之别.敷彩虽艳而欠雅,勾勒板刻而少生动.位置经营,着重平稳均衡之姿,缺乏主次分明,疏密相间之妙,无复辽博本呈不等边三角行进队形之奇趣及动态美感.辽博本对人马疏密主次之安排,与传阎立本《步辇图》(北京故宫藏)有异曲同工之妙.二作均仍保有唐画布局法之特色.虽然如此,辽博本与唐壁书相较,显然已杂入宣和样式.例如,首骑朝服衣纹结构之繁琐及阴阳向背之染法,即非唐画所有.再者,全图勾描,用笔细秀而劲利.笔法于流畅婉转中时见起顿.特具一种书写神韵.此等勾勒,既非曹吴出水当风样式,又异于宋人游丝铁线描法,颇疑渊源所自,乃于宋徽宗独创的瘦筋书法.换言之,乃移徽宗特殊书法用笔以作绘事者.以宋徽宗艺术之精,倡导书画之力,训督院人之严来论.则院人作画,笔法受其启示及影响实理所当然.今为讨论方便,姑名之日"瘦筋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亚洲部藏章宗签书"天水摹张萱捣练图"卷一种,也是以"瘦筋描"成画的.以上二图,至今气韵完好,颜色不衰,用彩明丽可观处,一如传世宣和院人王希孟的山水卷,想是皆经宋徽宗指点,以御府精选画料成图之故.关于辽博卷中所绘对象的问题,学者各有主张,主要是围绕图中谁是虢国夫人来讨论.我有感于杜甫《丽人行》诗末对国忠虢国淫乱的讽刺, 故对头一骑的身份特别注意.由于画家对此人神态服饰的加意描绘,诸如神色之傲慢,衣冠之堂堂.其所着朝服,长袖覆手不露,长襟蔽膝及足等等养尊处优的样子,均与其他二白衣内侍之恭谨待命的态度,大异其趣.足见此人非同小可.此外,首骑所乘骏马,当属唐人所谓"沛艾大马",体态之健壮高硕,也远胜其他诸骑.而且颈垂踢胸,鬃剪三花,背伏精制鞍鞯障泥,当是画家有意突出其重要性.马犹如此,则主人更不在话下.但是.此人不可能是虢国夫人男装像.史称杨氏三姨皆艳冶娇媚,正合后之盛装二妇意态婀娜模样,而非首骑修长伟岸,所谓"干貌颀峻"之状.如谓乃一黄门领队,则画家不当如是努力写其唯我独尊的神态.首骑者,可能是右相杨国忠.史称,秦国夫人早卒,杨国忠与韩虢二家受宠最久,杨国忠每入朝谒,与韩国,虢国二夫人联辔挥鞭,衣饰炫目,率随从行.此图所见,正复如此.当时.虢国夫人新寡,杨国忠与淫乱,虽出游亦不避,为人不耻.杜甫《丽人行》诗云:"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乃借杨白花私通丑事,讽杨氏兄妹无耻.末句"丞相嗔"云云.可谓一针见血.辽博卷所图首骑果为国忠,则与杜诗深意吻合.杜诗成于天宝十二年,张萱原图当亦是年左右作,是继其讽刺杨氏姐妹的《虢国夫人夜游图》之后,所创又~具有深意的风俗画.只恐北宋摹本,于人物造型,服饰颜色及制度,多少有所改动.首骑如为杨国忠,则以宰相之尊骑三花马率先而行,是合其身份的.比如,台湾故宫博物院藏传唐人画《明皇幸蜀图》,绘唐玄宗乘三花马.仓皇入蜀之景.可见在唐代乘三花马者确具特殊身份.辽博本对图中老年乳母颜面有极为传神的描绘,使观者一览而知其老迈忠谨的个性,实是杰出的写实图像.学者或以此妪为虢国夫人,大误.乳母所携女婴.可能是杨国忠幼女,故亦乘三花马与首骑前后呼应,一气呵成.乳母前二盛装贵妇,前者为虢国夫人,以其未施粉黛之故.后骑红衫蓝裙者,腰腹丰硕,表情世故练达,较合大姨韩国夫人的年龄身份.日深交所2008年4月79。
以结构主义解析唐代绘画《虢国夫人游春图》
美术界艺术论坛+当代水墨工笔花鸟形态的文化内涵李泽厚曾说:艺术并非私人心理,它是公众的游戏,游戏虽无规律,却有参加者必须遵守的规则。
而笔者认为,这种规则既然是公众的游戏规则,则是与艺术家生活的时代和那个时代所具有的文化精神紧密相连。
在当代,花鸟画不再以适应社会最高阶层的审美需要为旨趣,而是以当代中国人的人生体验与精神生活为源泉,以达到满足普通人抒情娱性为目的的艺术创造。
水墨工笔花鸟形态的审美复苏,正是工笔花鸟画在“当代化”过程的具体体现。
水墨工笔花鸟形态是依靠水墨绘画语言的象征性符号和绘画语言所具有的特殊表现形式,在时代的要求下,所建立起来的新型的“当代水墨工笔花鸟形态”。
水墨工笔花鸟形态的艺术语言与其它艺术形态语言一样,是艺术家为了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内心情感的一种独特地方式和表达特定内涵的通讯媒介。
但是,由于中国画的水墨形态语言,在构成要素上与其它的形态语言有很大的差异,使它又不同于其它的视觉语言。
在内涵的表达上,“当代水墨工笔花鸟形态”是在诉说着中国人对心灵的感悟、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憧憬。
第一、水墨工笔花鸟形态的出现是当代对传统工笔花鸟的创新艺术永远需要结合时代的创新精神和心理,也永远随着时代在变动着。
而且艺术也只有在变动中才能培植出无尽的艺术样式与艺术形态。
尽管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当代前景尚不清晰,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传统绘画题材由古典形态向当代形态的转变已经启动且不可回转。
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对时代所具有的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对技法的多样性追求和对色彩的放逐。
首先,表现技法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在使用传统技法进行作品创作的同时,研究并使用了不少特殊技法。
这里所说的特殊技法是相对于双勾染色等所谓一般技法而言的。
当代的特殊技法表现是更注重画面的肌理效果。
所谓“肌理”,就是人们用各种手段,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运用各种技巧,使画面产生许多自然或非自然的纹理。
最后使画面达到丰富表现对象的质感与韵律,从而形成特有的意境,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虢国夫人游春图
填充题:请在括号内填上杨贵妃三位姊姊的封号: (父)楊琰
楊貴妃 八姨 三姨 大姨
(秦国夫人) (虢国夫人) (韩国夫人)
天宝四年,杨玉环进册为贵妃,一家荣耀:
杨玉环
贵妃
父亲杨玄琰 太尉、齐国公
母亲
凉国夫人
叔父杨玄珪 光禄卿
堂兄杨铦
鸿胪卿
堂兄杨锜
娶武惠妃女儿太华公主
「韩、虢、秦三位夫人每年赏赐一千贯钱,作为脂粉费」 (《旧唐书》)
女子骑马
对宋代以后的士大夫来说,所谓具有良好教养的女子,最适宜躲在深闺里面;必须出门的话, 也应坐在轿子内的,找家丁抬行,免得街上的陌生人看到她们的花容月貌。性别隔离的结果, 是宋朝上流社会的女子基本上只能每天留在家中。她们也许可以乘着节日去寺庙拜拜神(这是 那个年代出门的最好理由),但一年之中实在没多个这样的好日;而即使出门,沿途的风景又 被轿子的木窗和布帘封隔,偶尔她们布帘的缝隙偷偷看看外面的世界,那已经是一大享受了。 唐代不是这样的,贵族女子,不是整天躲在家的,她们可以骑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走走;至于 理由–春天郊游!唐代杨氏一家的女性出游正好让我们了解她们的生活!
「韩、虢、秦三夫人和杨銛、杨锜等五家,每次打招呼 要办什么事,府县官员都奉承配合,和皇帝的诏敕一样 灵。各地来贿赂馈赠的,门庭如市。 」 (《旧唐书》)
「姐妹兄弟五家,敞开宅第,布局可与皇宫相比, 车马仆御,在京城都是最奢华的,还互相比阔斗 富。每建造一座殿堂,花费都要千万,看到别人 的房屋比自己的高大,就拆了重建,大兴土木, 昼夜不停。 」 (《旧唐书》)
画师资料:张萱,陕西西安人(唐代称京兆,即首都的意思),他一生的经历,文献记载 很少,也不太详细,推想可能是开元、天宝年间的一位职业画家。记载中说他擅画妇人和 婴儿,精工细致,但可惜我们已无法得见他的原画了。他的画,目前存世的只有一些古代 摹本,包括以上这张〈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捣練图〉等。(徐达邦,序)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
基于图像学视野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绘画语言探析【摘要】《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一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在图像学视野下展现出独特的绘画语言。
本文从构图与透视、色彩运用、线条和形态、绘画技法与风格以及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了探析。
通过分析绘画语言的重要性,揭示了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
《虢国夫人游春图》不仅在艺术价值上有着独特魅力,同时也通过其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对观者产生着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这幅作品在图像学视野下的绘画语言,以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虢国夫人游春图》、绘画语言、构图、透视、色彩、线条、形态、绘画技法、风格、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表达方式、观者、启示、影响。
1. 引言1.1 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世名画之一。
这幅作品创作于东晋时期,描述了虢国夫人在春天游玩的情景。
画面中夫人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花篮,微笑着行走在青翠欲滴的园林之中。
背景中是层层叠叠的山峦和各色花草,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绚丽的色彩,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画中的构图巧妙,透视逼真,使观者仿佛置身感受到了春天的清新和欢乐。
整幅画洋溢着宁静和祥和的氛围,让人心情愉悦,感受到了绘画给人带来的愉悦和美好。
通过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绘画的独特魅力,以及艺术家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表现。
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对后世的艺术影响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绘画语言的魅力,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
1.2 绘画语言的重要性绘画语言是绘画作品直接传达作者意图和情感的工具和载体。
它通过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的运用来表达主题、情感和观念,是艺术作品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
盛世背后的隐忧——赏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盛世背后的隐忧——赏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叶海晨
【期刊名称】《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正>唐玄宗李隆基是缔造盛唐辉煌的皇帝,早年间,李隆基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
但在位后期,李隆基不理朝政,任用奸臣,过起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当时,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并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封其三姐为虢国夫人,封其八姐为秦国夫人。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盛唐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原作已经遗失,目前人们所看见的,是宋徽宗临摹的。
【总页数】1页(P61-)
【作者】叶海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错绘·讽谏·理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图像研究 [J], 王娟
2.盛世背后的隐忧——赏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J], 叶海晨;
3.盛世背后的隐忧——赏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J], 叶海晨
4.试论道家思想在张萱绘画中的体现——以《虢国夫人游春图》卷为例 [J], 燕胜楠
5.春风得意丽人行——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 [J], 彭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错绘·讽谏·理———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图像研究
错绘·讽谏·理———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图像研究作者:王娟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7年第8期摘要:围绕《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争议源自其画面本身的矛盾及错绘。
魏晋以来人物画或为时人写真留影,或图绘历史人物以资诫鉴,张萱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将二者结合,使人物画脱离了的单纯的技巧追求和政治附庸。
他将“列女图”中的“人像”转化士女画中的“意象”,使《虢国夫人游春图》成为个性化的、“不平则鸣”的诗,并以此作为对杨国忠兄妹奢靡生活的讽谏和对治世理想的表达。
这既是张萱对士大夫身份的自我认同,也是他对士女画发展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陌生化;游春讽谏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7)08-0157-04有唐一代,绘画之事亦蔚为大观。
张萱所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美术史上公认的唐代仕女画代表作,尽管真迹散佚,但传世摹本依然为人所珍视。
由于文献中对张萱的记载甚为简单:除了若干只留题名的画作、两幅传世宋摹本以及他出生于京城的简单记述,既没有明确的生卒年,也鲜见有关其出身、交游或言论等背景资料,这使他成为典型的“知名陌生人”。
因此关于张萱及其作品的研究常囿于文献而难下定论。
本文希望能通过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细观和对零散史料的审读进一步辨析张萱作品的思想内涵。
一、错绘:《虢国夫人游春图》争议根源的产生《虢国夫人游春图》由九位自左向右行进的骑马人物构成,画面无衬景。
队列最前面为穿戴幞头黑色圆领袍衫男子,他骑乘一骑鞍饰华丽、佩带大红踢胸的三花马;第二位为着男装骑马的侍女;第三位为骑黑马男子著幞头白色圆领袍衫;第四、第五位并骑的两位女子梳倭堕髻,著红色襦裙披帛,第四人转首向第五人,似有所交谈。
她们所骑白马皆配有大红踢胸。
最后一列并骑三人,为着男装的侍女,抱女童的保姆和着白色圆领袍衫的男子。
其中女童著襦裙、披帛,所乘马配有大红踢胸。
(见图一)此画历来争议颇多难以定论,问题主要集中在虢国夫人的身份认定上①。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教学设计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虢国夫人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形象;了解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掌握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意义和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知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虢国夫人的历史地位与形象;2.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点;3.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基本情节与主要人物形象;4.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意义与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学习,并提出对虢国夫人的认识和了解。
2. 知识讲解(20分钟)a.介绍虢国夫人的历史地位、形象和传说故事;b.分析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c.解读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3. 讨论与合作(25分钟)a.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意义和影响进行思考和交流;b.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c.班级共同整理并总结各组的意见,形成统一的结论。
4. 拓展与应用(20分钟)a.引导学生观看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相关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戏曲等;b.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自由发挥并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虢国夫人的形象;c.学生结合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故事情节,用文字、绘画等形式,展示虢国夫人的形象和故事。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a.学生通过展示自己设计的虢国夫人形象和故事,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b.学生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思考将来应该如何运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设计时的表现和合作能力;2. 根据学生的展示作品和自我评价,评价学生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对学生的参与度、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展开全文《虢国夫人游春图》《宣和画谱》中记载有: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画目。
此图为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犹存盛唐风貌。
此图原作曾藏宣和内府,由画院高手摹装。
在两宋时,为史弥远、贾似道收藏,后经台州榷场流入金内府,金章宗指出:在卷前隔水题签,“天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天水为赵姓郡望。
卷中有金章宗的年号,“明昌”诸印玺。
卷末有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题跋。
又有收藏、私印:“合州房屋当库记”、“绍勋”、“封”字印等。
见《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诸书著录。
为流传的唐宋名迹中瑰宝之一。
张萱:盛唐画家,《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作者。
京兆(长安,今西安)人,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婴儿画。
有时亦画贵公子、鞍马屏障,对亭台、林木、花鸟,皆穷其妙。
所画仕女,丰颐厚体的形象,开盛唐“曲眉丰颊”的画风。
线条的运用,是从周密中脱胎出来,加以提炼,简劲而流动。
赋色艳丽而不芜杂,鲜明而不单调。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一幅高51.8厘米,长148厘米的宫绢画卷,画中共九人,在行进的行列中。
从头至尾,充满了舒情,闲适,勃勃生气。
画家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前疏后紧的构图和人马在行进中的姿态,表现了虢国夫人在全画中的突出地位。
全画气脉相连,节奏鲜明。
我们看到的这幅《虢国夫人游春图》,虽然是宋画院高手摹装的摹本,但在不可能见到原作的情况下,对我们研究张萱的艺术成就,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依据。
张萱,在当时“唐尚新题”风气的影响下,采取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创作出主题如此突出的杰作,与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史诗交相辉映,有其深远历史意义。
玄宗开元十一年,与杨畀、杨宁同任史馆画直。
工画人物,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名冠当时,与周昉不相上下。
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又善以点簇笔法构写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
传世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在张萱之前,专画妇女的人物画很少见,而象顾恺之《女史箴图》一类的画,大都是宣扬封建道德的。
浅议《虢国夫人游春图》
右上首 , 正面 向虢 国夫人诉说什 么。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 , 符
合游春主题 , 表现 当时盛唐 宫廷贵族夫人豪贵生活的骄纵 。
一
肥体’正是盛唐 审美时尚。 ‘ , ” 主要得力于顾恺之的‘ 春蚕吐丝’ ,
《 国夫 人游 春 图》 盛唐 典型 的绘 画风 格 的代 线条简 洁精 准,下笔稳重 圆润 。特别是用 最简单的几根线勾勒 虢 是 表, 具有独 特 的表现 手法 人物 的手和脸 , 却塑造 了全部 的精神状 态; 衣纹和马鬃 的长线条
活。 张萱笔下 的仕女 , “ 一个 个 曲眉丰颊、 宽颐广 、 额 雍容 自若 、 鲜
活 妩 媚 , 现 出上 层 闺 秀 的 态 远 意 浓 , 雅 娇 慎 。他 还 长 于 非 常 表 淑
自然地兼 带表 现幼儿活动 的绘 画技巧。北宋《 宣和 画谱》 颂扬他
‘ 能写婴儿 , 又 此尤为难。盖婴儿形貌 态度 , 自是一家 要于大小
岁数 间, 定其 面 目髻稚 ’ ” 。 同时 , 画家还准确地把握 住 了盛唐 女 性 的时代 审美观 , 主要体现 为女性体 态丰润美 、 身形 曲线美 、 服
直 接描绘春 天的景色 , 而是 以人物 的服饰 和面容衬托 春天 的气 息。在 前疏后密的游春队伍 中, 些丰满娇艳 、 那 肌理细腻 的贵族 人 物穿 着艳 丽轻薄 的春衫 , 桃红 、 绿 等极为 鲜艳 的色彩 渲 用 嫩
衬平 , 配做卷杆。钦此 。本 日 得三尺三寸杉木卷杆十 二根 ’ ” 各 做 。
①⑤ 郎绍君. 盛唐风神——《 虢国夫人游春 图》名作欣 赏, 5 I . . 18 ( ) 9
② 王彦 军 . 典 与 雄雅 — — 评 张 萱人 物 画. 作 欣 赏 ,0 1 2 ) 古 名 21 (7.
浅析《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形式美
浅析《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形式美艺浅析《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形式美梁九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本文以形式美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对盛唐着名人物画家张萱的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作进一步的解读,在联系作品的主题,内容,画家的审美观点及其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作品流入出的盛唐审美风貌,独特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的多样化进行比较与分析,进而探讨其艺术价值与审美内涵.关键词:《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形式美中图分类号:J2O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l1(2011)09—0168—02唐代人物画家张萱所作的一幅描绘皇亲国戚虢国夫人春日出游的壮观场面的传世名作《虢国夫人游春图》.现存的虽为北宋人的摹本,但体格风姿悉是张萱,下真迹一等,亦足可观.Ⅲ在画面中无论从各个人物的造型安排上,以及绘画技巧上还是空间的布局上等都呈现出极其高妙的绘画特色,形式与内容在作品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在此作品中流人盛唐时代皇宫贵妇女的人物形象,服饰及其生活等问题为学者们研究我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鉴证.我从以下三方面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时代特征,传达形式和艺术语言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形式美的破解,探究出这件作品在整个绘画发展中所呈现的历史意义和审美内涵.1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张萱(生卒年不详),长安人,主要艺术活动在8世纪上半期.开元(713~741)年间在宫中任"画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虢国夫人游春图》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处于繁荣兴旺的时代,即盛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21唐太宗在文艺上也有自己的识见,积极利用书画来配合政治统治.所以唐代在人物画的发展,是和统治者在文化政策上的措施与倡导密不可分的.贞观十七年他下诏;"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名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着其关;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迹."张萱明确提出用绘画表彰功勋的要求.因此,唐代美术首先在题材上明显得透露出时代特征,反映和歌颂政治统一和国家强盛.表彰功德勋臣.131另一个方面.社会的繁荣和政权的稳固,是统治者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文学艺术得到了以后多方面的发展.杜(甫)诗,颜(真卿)字,韩(愈)文,吴(道子)画,从四个不同的艺术领域共同焕发出盛唐得到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象.绘画成为"世之所重"的行当.帝王,贵戚,宦官,庶福之家,不惜重金购藏名画"聚畜宝玩"."天子神圣而多才,士人精博尔好艺.购求圣宝,归之如云.或有进献,以获官爵;或有搜访,以获赐."(《历代名画记》)在宫廷中,还专门设有"搜访图画使"和"采访书画使"一类的官职.有些私人收藏家,"自号图书府"以为荣.花苑人才济济,诚如张彦远所云;"奇艺者骈罗,耳目相接,开元天宝,其人最多.""或人物,或屋宇,或山水,或鞍马,或鬼神,或花鸟,各有所长."画科竞立,题材多样的局面业已形成.Hl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使绘画风格在原有崇高法度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转变.一种新的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在逐步成熟.显示出时代本色,绘画题材更近于世俗生活化.在这以艺术流变的过程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画家和作品,在众多描绘世俗生活中景象的人物画作品中,《虢国夫人游春图》显示了更为贴切时代本色的特征. 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所具有丰颊硕体的唐人仕女图于汉魏六朝时被热烈歌颂的秀骨清象的"烈女"图有截然不同的区别,汉魏六朝是封建道德观念的图解,而唐却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中的妇女的画像,表现出当时生活的理想与信念.与之前的绘画相比较,更有贴近现实生活.这无疑是真实和鲜明的,在一定程度E更为活脱2表现手法的独特性《虢国夫人游春图》作为这个时期绘画风格和艺术样式的典型代表,有着它独特的传达形式吸引着我们.2.1艺术形象的诗意化形象化处理张萱所作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以生动的情节和画中妇女不同的性格及阶级身份的不同来感染每个观者,这充分显示了他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悟.盛唐由于各种艺术风格的成熟,特别是诗歌的高度成熟,使整个时代的美学风格都呈现出诗的意韵,并充分的表达在绘画当中,深刻的反映了盛唐时期的艺术趣味.《虢国夫人游春图》整幅画卷就像是一首有形象,有色彩,有韵律的诗.它真实地再现了天宝年间,盛唐豪fq杨氏姊妹三月三日长安城外游春的情景,与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异曲同工,交相辉映.诗中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口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极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暑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鞋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遇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蓣.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虢国夫人游春图》记述了显赫-rt,~的杨氏三姊妹在众女仆和从监的引导和护卫下.一行八骑九人(包括一小女孩)挥鞭策马,外出踏青游春的情景.图中人物神态从容,乘骑步伐轻松自如,入物服饰轻薄鲜明.一行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如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画的主题是"游春".但整个画面背景不落一丝墨痕,即没有青草绿木,归燕鲜花,也没有春水微波,就在那悠闲欢愉的神情与骏马轻举缓行的英姿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了风和曰丽的春天气息.从而充分的体现中国文学界?168?艺绘画精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观念.2.2画面的空间表现画中所绘人物个个鞍马华丽,态度从容,九人八马分为三组,前面三匹马单行稍有参差,最前面的一匹马,悬"踢胸",马也比其他的大一些,后跟着两匹马.紧接着的是后面挨着很近的五匹马,出行的队伍看上去很自然.前面三马稍后并行的是两骑上端坐着的两位头梳"堕马髻"的盛装少妇,其中一入扭头后视,一人则在平视前方,极其生动.最后并行的三骑四人,居中一位年龄稍长妇人怀抱一小女孩的,亦骑一匹剪三鬃的马,衣饰的色彩较前两位妇人更加沉着,在其左右各有一红衫宫女和一着白色男装的作侧首状的侍从,白袍侍从的目光与前面回头的盛装妇人是一致的,三者成三角状的呼应.顷刻间使画面极其生动.构图从单行的三骑到并行的两骑,再到三骑,单双错落,循序渐进, 使整幅画中的人物安排上聚散有致,既有节奏有富于参差变化. 再从整幅画中的人物服饰色彩上看,画家在衣饰色调的处理上也是错综变化,有重有轻.不做平均对待.画家还通过描绘八匹马的马蹄跨步的大小,来加以分别它们在行进中速度的快慢,极其巧妙.从而使整个画面如同一曲节奏和谐,旋律舒缓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在画之中.尤其还值得一提的是,图中虽是表现踏春却没有直接描绘"春",而是在画面上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背景的空白不仅给观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包括他的另一幅代表作《捣练图》也如此.这鲜明的体现了中国画审美习惯中"计白当黑"观念.3艺术语言表现的多样化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独到的地方,在于它极富感染力的色彩和线条.张萱大胆地运用了浓丽的色彩,有汲取岩彩画的特点.保持了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特点.纯红色居多,加上黑色的对比,使画面更为鲜亮.画面虽然颜色丰富艳丽,但层次分明,很好的统一在画面上,使整幅作品焕发出令人明快的效果.张萱在其作品上对纯染色技术上的探究无疑是重点,他善于作颜面细部处理,以"朱晕耳根"使妇女面容靓丽.[51同时在渲染平涂颜料f在熟绢上)的效果可以使整个作品产生无限的节奏感,实处晰边缘,通体虚幻而平实,有如那匹漆黑骏马,妇人的黑髻发,墨胡帽及黑靴,近看几乎把原有的轮廓线条晕染盖没,但远看给人轮廓清新的感觉.虚处见画底,略施白粉肌肤细腻如玉,纯白衣裳高洁优雅,背景不留一物来衬托她们的美.言淡而戒浓,言虚而戒实,红粉透胭脂,淡兰藏翠绿,虚实相生丰富之极让人难以捉摸.这一切形式的纯化过渡到真切的形态,涉及到装饰美所产生的威慑力足以把虢国夫人一行人马表现得天生丽质,有高贵的素朴.它竞会使人忘记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等过于奢侈萎靡的贵169?文学界族生活的一面.与前朝相比,张萱的画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奇妙地运用了立体层面的明暗要素.汲取了西域绘画特点,这一点在画中骏马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马的头部与胸部均有微妙的高光,由明到暗的自然过渡,这足以说明张萱在仕女画中已很好的杂糅西域绘画技术.另外,张萱的人物造型和骏马造型,其还原于生活实际的结构之精确性令人惊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直面阴柔美的画作,亦令人感叹张萱其人之胆略.诚然,张萱的画作还拥有某种缥缈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氛围,或许已进入他的无限美妙的理想,仿佛连着画家个人隐私层面的奥秘,特别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八骏八马,包括女孩共计九人,究竟谁为虢国夫人, 至今都难以定论,让作品估且遮掩了一层神秘感.另外,我们还能从妇女衣裙上那规整而奔放的几何装饰图案上可窥探到.盛唐时期,经由丝绸之路传来的外来文化艺术,已融合在本民族的文化当中,成为和谐的一部分.《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张萱集前人之笔线,表现了独特的艺术风貌——柔美.主要得力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线条简洁精准,下笔稳重圆润;特别是用最简单的几根线勾勒人物的手和脸.却塑造了全部的精神状态;衣纹和马鬃的长线条磊落而流畅,一贯到底,但又能从中看到中轻重缓急的运笔变化.至于画家对细部的处理变化,用浓丽的色线去点缀衣服上的花纹,与前朝的仕女画相比截然不同.通卷道劲有力的线条,支配着整幅画的灵魂.从整幅画面上看无论从用用色,用线及处理方法等等, 都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精髓所在.《虢国夫人游春图》所反映的社会风貌,人文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等等审美趣向都隐含在其形式美中.然而经典的艺术作品无论放在什么时代来看,永远都会焕发出她独具魅力的一面.同时传承着历史与文化这根长线,同时展示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精神轨迹,并与整个绘画发展史一脉相承,成为我们当代及后人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楷模.在继承的基础上,不仅让我们铭记了古人所创造的经典作品,也让我们中国绘画源源流长.参考文献:[1】江宏.名作的中国绘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p72.[2】[4]【[5】何延酷.中国绘画史(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精选教材中国绘画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p52,p49. 【3】陈绶祥.隋唐五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p15一p16.[6】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pl1.。
初中虢国夫人游春图教案
初中虢国夫人游春图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萱以及唐代绘画的特点。
(2)分析画面构图、人物形象、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特点。
(3)学会欣赏古代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了解《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2)学会从构图、人物形象、线条、色彩等方面评价一幅绘画作品。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珍惜文化遗产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萱以及唐代绘画的特点。
(2)分析画面构图、人物形象、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特点。
(3)学会欣赏古代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构图、人物形象、线条、色彩等方面分析《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2)如何使学生理解古代绘画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画面内容。
(2)请学生猜测画面中所描绘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萱以及唐代绘画的特点。
(2)分析画面构图、人物形象、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特点。
(3)讲解画面中的人物身份、服饰以及表情,引导学生理解画面所体现的唐代社会风貌。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构图、人物形象、线条、色彩等方面分析《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色。
(2)分享成果: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4. 欣赏与评价(1)请学生欣赏其他唐代绘画作品,了解唐代绘画的整体风格。
(2)引导学生评价《虢国夫人游春图》在唐代绘画中的地位及其艺术价值。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唐代绘画史上的地位。
游春图美术课教案
游春图美术课教案篇一:高中绘画教学设计篇一: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全集第一周、第二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2、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师堂上示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创造,既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引入新课: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
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1.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
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
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
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朗的三骑成为前导,紧接着便是簇拥的五 骑,其中前两骑,便是虢国夫人姐妹。她们 并辔而行,都乘着浅黄雄健的骅骝。虢国夫 人在全画的中心点,她双手握缰,右手指间 挂着的马鞭直线下垂。她那丰润的脸庞上, 淡描娥眉,不施脂粉,保持了本来面目。她 的鬓发浓黑如漆,高髻低垂,体态自若。她 身着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白色花巾,穿描金 团花的胭脂色大裙,裙下微露绣鞋,轻点在 金镫上。在虢国夫人左面与其并辔前行的是 韩国夫人,其装束一如虢国夫人,惟衣裙颜 色与之不同。她侧向虢国夫人作似有所告状。 在虢国夫人姐妹之后,横列为后卫三骑。居 中的是老年侍姆,右手护着鞍前的幼女,神 情显得矜持,眉眼间流露着小心谨慎的表情。 幼女左手把住鞍桥,态度十分安详。侍姆右 侧的中年人也是从监,装束与前一从监相同。 左侧红衣少女装束与第二骑少女亦相仿佛。
作品初鉴
徐徐前行的游人第一个是中年从监,乘浅 黄色骏马,戴乌纱冠,着虾青色窄袖侧领 衫,袖口有描金的鸾凤团花。第二人是个 乘菊花青马的少女,乌黑的头发左右分开, 梳成两个长长的发髻,这是当时仕女的一 般发式。
少女着胭脂红窄袖衫,下衬红花白 锦裙。在少女左方略后又一个乘黑 色骏马的中年从监随行,粉白色的 圆领窄袖衫,与黑马形成鲜明的对 比。
虢国夫人游春图
110宿舍全体成员
2
作简介
张萱,盛唐画家,京兆(长安,今西安)人, 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婴儿画。有时亦 画贵公子、鞍马屏障,对亭台、林木、花 鸟,皆穷其妙。可见张萱是一位很有才能 的画家。特别是所画仕女,丰颐厚体的形 象,开盛唐"曲眉丰颊"的画风。线条的运 用,则从周密中脱胎出来,加以提炼,简 劲而流动。赋色艳丽而不芜杂,鲜明而不 单调。张萱、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 家,驰誉丹青。
图中人物神态从容,乘骑步伐轻松自如,
人物服饰轻薄鲜明。一行人前呼后拥、 浩浩荡荡如花团锦簇。画的主题是"游春 ",但整个画面背景不落半点墨痕,即没 有青草绿木、归燕鲜花,也没有春水微 波,就在那悠闲欢愉的神情与骏马轻举 缓行的英姿中,观者感受到了风和日丽 的春天气息。 作品重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的线描 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 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 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 春主题。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 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潆清新。 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 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装饰意味, 格调活泼明快。画面上洋溢着雍容、自 信、乐观的盛唐风貌
资料搜索:吕懿滢 张子凡 艺术鉴赏:李雨霏 总策划: 110全体成员 资料整合:李子惠
Thank you
Ppt制作:王泽宇 课件整合:黄海 徐镱铭 介绍:段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