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生态圈建设与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88区域创新生态圈建设与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马 丽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重庆 40112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国家首批临空经济示范区,重庆市渝北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生态圈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渝北;创新;生态圈

当前,加快推动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广泛共识,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代。渝北区作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生态圈,是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既有策略,也是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渝北区建设创新生态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渝北区以“加快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动创新生态圈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在重科院发布的“重庆市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渝北区综合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市第一;全区R&D经费支出连年增加,占GDP的比重已达到3.86%,高于全市近2个百分点。

(一)重视顶层设计,精心谋划创新发展思路

在总结渝北区多年发展经验,全面分析区情的基础上,2016年渝北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的意见》,提出要按照“产业导向、企业主体、要素集聚、人才为先、开放协同”的原则,打造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换。同时,配套出台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的若干政策》以及《重庆市渝北区临空创新人才评定办法》《重庆市渝北区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等配套实施细则性文件;陆续制定了《渝北区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加大研发经费支出支持办法》等政策措施,创新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具有渝北特色的创新生态圈建设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围绕创新生态圈建设目标,按照各区域板块、开发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布局了创新研发中心、临空前沿科技城、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基地的“一心一城两基地”创新功能布局,引导创新要素有序集聚,吹响了渝北创新发展的“号角”。

(二)率先改革突破,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实现形式

近年来,渝北区积极探索推动创新发展的实现形式,在全市率先开展(电子)科技创新券试点,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或向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服务,对进一步促进科技基础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发挥金融的撬动作用,构建起股权投资体系,在全市率先建成科技“种子、天使、风险”三大投资基金,为创新企业提供股权投资、无息贷款等围合式、全链条资金支持,有效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加快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步伐,依托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以创新研发为重点,搭建智能样机生产平台、全套3D打印平台、外观设计平台等十大开放共享平台,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稳步推进实施,注入创新动力引领渝北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多种形式加大研发投入,专利授权累计数从2010年的1147个增加至2017年的2423个,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22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商业模式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企业广泛应用B2B、B2C、O2O、跨境电商等商务模式,2017年重庆U创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23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00亿元,增长20%,成功创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区。通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全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快中见好”的特征,经济总量年年攀升,稳居全市经济第一大区。

二、当前渝北区创新生态圈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渝北区大力推进创新生态圈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创新依然是渝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渝北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但是自身发展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6年,在全区36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占37%,设立研发机构的仅占16.2%,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区规上工业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科技活动中,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37.36亿元,占R&D 经费内部支出的99.1%,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水平很低,占R&D经费内部支出不足1%,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科学研究能力亟待加强。

(二)创新平台作用发挥有待增强

虽然渝北区已打造、组建了若干创新平台,但影响力不大,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一方面,多点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尚未形成。渝北区除企业研发机构少、成果小外,还存在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平台支撑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另一方面,众创空间优势特色不明显。区内众创空间主要聚焦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领域,与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深度不够,对区域优势产业的促进作用不突出。同时,为创客提供的多为办公场地和设施设备等“硬件”,而培训、融资、社交等“软件”提供不足,专业化能力较为有限,无法吸引从事高成长性研发团队的入驻。

(三)人才引育有待发力

近几年,渝北区加大了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是人才总量、结构、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仍然不相适应,尤其是高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相协调。熟悉大数据挖掘、物联网等技术的科技型、应用型人才储备较少,一流企业家以及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此外,渝北区地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在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对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造成创新人才引育形势依然严峻。

(四)创新环境营造有待加强

围绕创新生态系统的时间成本、商务成本、制度交易成本三个“减法” 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明素质三个“加法” 做的依旧不够,还未完全形成能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发展环境。例如,思想认识还有待提高、相关创新措施落实不到位、创新领域的机器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