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由牛顿提出,是经典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用于任何两 个物体,无论它们是质点还是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 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定律在
解释天体运动规律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要点一
总结词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指天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着其 他天体做圆周运动,或者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做自由落体 运动的规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等 。开普勒三定律是描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分别是轨 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则是描述物 体在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在天体运 动中,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得天体能够保持 稳定的运动轨道和运动速度。
0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物体会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力与它的加速度成正比,即F=ma。这个定律解 释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总结词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是学习匀速圆周 运动的关键。
详细描述
向心加速度是指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始终指向 圆心,其大小为a=v^2/r,向心力是指物体做匀速圆周运 动时,需要一个指向圆心的力来提供向心力,其大小为 F=ma=mv^2/r。
高一物理必修2总复习课件

a b
c d
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 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 (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
(2)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拱 桥的顶部时,汽车对圆弧形拱 桥的压力恰好为零?
离 心 运 动 与 向 心 运 动
离心运动:0 ≤F合<Fn
匀速圆周运动:F合= Fn
匀 速 圆 周 运 动
1、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线速度v 、角速度ω 、转速n 、频率f 、周期T
1 n=f=T v=
2πr
T
ω=
2π
T
v = rω
2、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及性质
线速度的大小不变
变加速曲线运动
匀 速 圆 周 运 动
3、两个有用的结论:
①皮带上及轮子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相同 ②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a v
F=Ff, vm=P/Ff
汽车启动问题
(2)汽车以一定的加速度启动 a一定,F-Ff=ma
Ff一定
P =Fv Pm=F v
P=Pm
v
F -Ff=ma 当a=0,v达 到最大值vm
F=Ff,
vm=P/Ff
汽 汽车启动问题出题思路 车 一、最大速度 vm=p/f, 启 在题中出现“最后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或出现“匀速 动 行驶”等相似的字眼时。 问 二、以最大的额定功率启动时发动机、机车、牵引力做的功 题 W= p t (注意题中的条件,有时可结合动能定理) 专 三、机车匀加速起动的最长时间问题 题 汽车达到最大速度之前已经历了两个过程:匀加速和变加
1 Mm Mm 1 rk rk 1 GMm Wk G 2 rk rk 1 G rk rk 1 r r rk k k 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课:知识总结课件(共62张PPT)

十九、弹性势能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公式:
E p弹
1 2
k
l 2
(3)拉长或压缩(发生弹性形变)过程,弹力做负功,
弹性势能增加。
恢复弹性形变过程,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
十七、动能和动能定理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1、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时刻改变) 2、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时刻改变)
五、向心力(效果力)
五、向心力(效果力)
六、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七、开普勒三大定律
八、万有引力定律
八、万有引力定律
4、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变大,赤道最小,两极最大
天体问题与常规运动(平抛等)相结合
vx v0
v0
x
o
Vx
y
P
Vy
V
位移方向: tan y gt
x 2v0 速度方向: tan vy gt
vx v0
即 tan 2 tan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2)每次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3)坐标原点不是槽口末端点,应是球在槽口 时,球心在图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
(2)公式:
Ek
1 mv 2 2
2、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 变化,即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2)公式:
W合
1 2
m v22
1 2
m v12
(3)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力做负功, 物体的动能减小.
二十、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
1、机械能 (是标量) (1)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高一物理总复习必修2ppt课件

x
的交点 O′有什么特点?
l B
P (x,y)
α
vx = v0
y
vy
v
决定平抛运动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与 水平位移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合运动 偏向角
位移
速度
x = v0 t
vx = v0
y = g 1t 2 2
vy=gt
l = x2 + y2
v = v02 + vy2
ta n g t tan2tanta n g t
知识结构
速度方向 --切线方向
条件:只受重力 有水平初速度
规律:
运动性质 --变速运动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飞行时间:只取决于高度
曲
线
特例
运动性质:匀变速运动
运
条件
动
--物体所受合外力与
运动性质: 变速曲线运动
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匀速圆周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研究方法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
5
判
断
合
判断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
运
动
的
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性
质
合外力的方向或加速度的方向与合速度的方向是否
同一直线
匀变速运动还是变加速运动?
合外力或加速度是否恒定
判断: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
6
实 例1: 小 船 渡 河最渡河时间 当v船 垂直于河岸2、性质: 匀变速运动
3、处理方法: 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 直线运动。
平
抛
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课件

0.5N 2cm
读数 F1=2N
作力的图示
实验值等效力F实验一定与橡皮筋共线, F实验 F理论 理论值F理论(对角线)不与橡皮筋共线)
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
若 F2的用等F表效示力两,个则分可力以F判1、断F_2_的_甲合__力__,_(用填F“′表甲示”F或1和
纸的右下角落下。
②固定弧形槽上的挡板,将小球从同一位置A释放, , 观察小球的轨迹,沿着所观察到的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把铅笔尖垂直放在白纸上,调节铅笔尖的位置,使小球 正碰在铅笔尖上,铅笔尖便在白纸上画出一小段射线, 与小球平抛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大致一致,在铅笔尖 原放点便是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上的一点。
a2
f2 m
5m / s2
v1 a1t1 30m / s
mg
x2
0 v12 2a2
900 25
m
90m
w2 f2x2 900 J w总 w1 w2 1200 J
1、将一个物体用两根等长的绳子OA、OB悬 挂在半圆形的架子上,B点固定不动,结点O也 不移动,悬点A由位置C向位置D缓慢地移动,
在此过程中OA绳中张力将 (AD )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OA与OC成30°时张力最小 D.OA与OC成60°时张力最小
2 、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
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 AD )
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v
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xMN=xM-xN=(M-N)aT2 最后由:v v0 at
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件期末复习

知识回顾: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4.向心加速度:描述物体线速度方向改变快慢
v
a
大小: R ω R
方向:时刻指向圆心
5.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
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大小:F m vR mω R
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注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在分析做
(1)小球从平台上的A点射出时的速度大小v0;
(2)小球从平台上的射出点A到圆弧管道入射点P之间的距离l(结果可用
根式表示);
(3)如果小球沿管道通过圆弧的最高点Q时的速度大小为3m/s,则小球运
动到Q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知识回顾: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描述质点做圆周运动的快慢,
s
v
大小:
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公式:
式中
Mm
F G 2
r
G 6.67 10 -11 N m 2 /kg 2
称为引力常量,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定.
适用条件及说明
(1)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
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力是碗和碗内水重力的8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绳子
不断,表演获得成功,求:
(1)碗通过最高点时速度的最小值;
(2)碗通过最低点时速度的最大值。
专题:传动问题
v = rω
1、皮带、齿轮传动
2、同轴传动
线速度大小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角速度、周期大小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小试牛刀
8.1 功与功率 知识点复习讲义-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1 功与功率知识点复习讲义知识点1 恒力功的计算①恒力功的计算1.力F与位移x同向时:W=_____。
2.力F与位移x有夹角α时:W=________,其中F、x、cos α分别表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
3.各物理量的单位:F的单位是_____,x的单位是_____,W的单位是_____,即焦耳。
②功的正负1.正功、负功的条件α范围cos α范围W正负0≤α<90°cos α>0α=90°cos α=090°<α≤180°cos α<0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如图所示)(1)力F是动力,对物体做_____功。
(2)力f是阻力,对物体做_____功,或说物体克服f做_____功。
(3)力N和G既不是_____,也不是_____,不做功。
练习.小明同学飞起一脚用100N的力将静止的重5N的足球踢出,足球沿草地运动20m后停止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小明同学对足球做的功为()A.2000J B.100J C.500J D.无法确定答案D知识点2 合力做功物体受多个力的作用发生了位移,_____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对物体所做功的__________。
求合力做的功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1、合力的功可通过计算各个力的功得到W合=W1+W2 +…. + Wn2、合力的功也可通过计算合外力得到W合= F合l cosα例题分析1.如图,物体受到的两相互垂直的力F1、F2对物体做功大小分别为6 J和8 J,则这两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为A.6 J B.8 JC.10 J D.14 J:当有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时候,总功的大小就等于用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和,由于力1F对物体做功6J,力2F对物体做功8J,所以1F与2F的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为6J+8J=14J,故选项D正确,A、B、C正确.练习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大小为10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1m。
《必修第二册》复习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课堂PPT学习

为v0 =5 m/s 被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
求:石块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v0
h
解: 落地时
vy2 =2gh
v v02 vy2
v0
h
v v02 2gh =15 m/s
v0
vy
v
解: 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
mgh
1 2
mv2
1 2
m v0 2
v0
v 15 m/s
摆球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 B )
O
A.三球运动的线速度相等 B.三球运动的角速度相等 C.三球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v r
2 g T Lcos
a 2r
12 3
D. 三个摆线拉力大小相等 F m g
cos
例题:2018年12月8日,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探月飞天梦想的嫦娥四
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
W弹 = Ep2 Ep1
E1 E 2
情境一:抛体运动(以平抛运动为例)
思路1:从受力、运动的角度分析
h
mg=ma
在任意位置: vx =v0
vy=gt
v v02 vy2
v0
v
思路2: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从抛出到运动到某一位置的过程:
mgh
1 2
mv2
1 2
mv02
例题:质量为 m=0.5 kg 的石块从h=10 m高处以初速度
而牵引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拉力为 F 时转
动半径为 R
,当拉力缓慢减小到
F 4
时,半径变为2R ,物体
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是多少?
高一物理必修2总复习ppt课件

变
力 做
一、微元法
功 求变力做功通常是采用微元法,即:将运动过程无限分小,
每一小段就可看成是恒力做功,然后把各小段恒力做的功
求出来,再求出代数和,即为变力所做的功。实质就是将
变力转化为恒力
做
功 例1 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离地心2R处移到地面,R为地
专 球半径,已知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求 题 在此过程中万有引力对物体做的功。 1
当a=0,v达 到最大值vm
v
汽车启动问题
(2)汽车以一定的加速度启动
Ff一定
a一定,F-Ff=ma
P =Fv
P=Pm
F -Ff=ma
Pm=F v
v
当a=0,v达 到最大值vm
F=Ff, vm=P/Ff
汽 车 启
汽车启动问题出题思路
一、最大速度 vm=p/f,
动
在题中出现“最后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或出现“匀速
表示力F对 W = 0 物体不做功
COSα>0 COSα<0
W>0
表示力F对 物体做正功
表示力F对 W<0 物体做负功
做
功 功的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而我们常常遇到的是变
专 力做功的问题。笔者将变力做功问题进行适当的转化,成
题 为变力的微元法 、等值法、平均值法、能量转化法做 1 : 功以及通过量度值求功的问题。
功
做 功
例4
用铁锤将一铁钉击入木块,设木块对铁钉的阻力与铁
专 钉进入木块内的深度成正比。在铁锤击第一次时,能把铁
题 钉击入木块内1 cm.,问击第二次时,能击入多少深度?
1 (设铁锤每次打击做的功相等) :
变
力
做
功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动能和动能定理)》人教版必修高一物理精选PPT课件

②W合<0, Ek2<__ Ek1 , △ Ek—<— 0
小 结
1、物体的动能表达式:
Ek=mv2/2
2、动能定理:
W合=Ek2- E W合=2 mv22k/21-
W总
1 2
mv22
1 2
mv12
“三 同”:
a 、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中”物
体”要相同,即
同一物体
b、由于 W
有关,应取
B、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第2次力为2F、第3次力为3F……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 W、2W、3W ……
C、选用相同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 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物体做的功就是W、2W、3W ……
高一物理课件精选(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专题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复习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WG=EP1-EP2
弹力做功
弹性势能
WF=EP1-EP2
外力做功
动速能度
功与速度变化的探究结论?
如果W为纵坐标、v2 为横坐标作出的图象是 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即 W∝v2 。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 ,与小车获得速度的 平方成正比
倾斜,对于木板的倾斜程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C
A、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些即可,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 B、木板的倾斜程度在理论上应满足下列条件:即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
力 C、如果小车不受拉力时在滑行的木板上能做匀速运动,这木板的倾斜程度是符合要求的 D、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
功与速度的平方有关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7.3天≈2.36×106 s
月亮轨道半径:r ≈ 60R=3 .84×108m
求出:
2
2
a月 r ( ) 3.844 10 (
) 2 m s 2 2.72 10 3 m s 2
T
27.3 24 3600
9 .8 m s 2
g
3602
m
即证明:
a月 2.72 10
2.扭转角度(微小形变)通过光标的移动来反映(二次放 大),从而确定物体
间的万有引力。
实验数据: G=6.67×10-11 N·
m2/kg2
实验意义:
①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进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
②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放大思想得到推广。
思考与计算12:
既然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引力,为什么当两个人接近时不会吸在一起?
可采用的是( ABC )
A. 使两个物体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 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
C. 使两物体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 两物体的距离和两物体质量都减小为原来的1/4
5.两个大小相等的实心均质小铁球,紧靠在一起时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两个半径2 倍于小铁球
2.提出假设:这些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并且都遵从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3.检验原理:
思考9:怎么得到月球
的加速度a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4.数据检验: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8 m/s2
地球半径:R = 6400×103m
月亮周期:T =
思考10:同学
们能否根据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课件

【解析】选D.解答本题先分析物体上升过程中受力及各力
做功情况,再由功与能的关系判断,小球上升过程受重力
和空气阻力Ff,由mg+Ff=ma,得a=g+
Ff m
>g,故A正确.空气
阻力Ff做负功FfH,因而小球的机械能减小了FfH,B正确.小
球克服重力做功mgH,因而重力势能增加了mgH,C正确.由
动能定理知,小球动能减小了mgH+FfH,故D错误.
7.如图4所示,有许多根交于A点 的光滑硬杆具有不同的倾角和方 向.每根光滑硬杆上都套有一个小 环,它们的质量不相等,设在t=0 时,各小环都由A点从静止开始分别沿这些光滑硬杆下滑, 那么这些小环下滑速率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是一个( ) A.球面 B.抛物面 C.水平面 D.不规则曲面 【解析】选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Δh= 1 mv2,v相同,Δh
B.v1>v2>v3
C.a1>a2>a3
D.a2>a3=a1
9.如图5所示,在粗糙斜面顶端固定一弹簧,其下端挂一物 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 物体,第一次直接拉到B点,第二次将物体先拉到C点,再 回到B点.则这两次过程中( ) A.重力势能改变量相等 B.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相等 C.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相等
【解析】选C、D.设斜面的倾角为θ,下滑过程中,摩擦力 大小为Ff=μmgcosθ,θ不同,Ff不同,A错.位移都是由A 指向B的有向线段,相同,B错.摩擦力做功WFf= -μmgcosθL=-μmgx,两种方式,水平力相等,WFf相同, 损失机械能相同,D对,由WG+WFf=ΔEk知,动能增量即末动 能相同,末速度大小相同,C对.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讲义必修二(教师版)

高一(下)期末复习讲义第一章抛体运动考点1 曲线运动的规律1.曲线运功是一种变速运动,某时刻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条件:当运动物体所受F合(a )的方向与v 方向不在同始终线上时3.曲线运动加速度可以不变(如:平抛运动),也可以变更(如:匀速圆周运动)【典型试题】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在这段时间内(D)A.速度肯定在不断变更,加速度也肯定在不断变更B.速度可以不变,但加速度肯定不断变更C.质点不行能做匀变速运动 D.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肯定是在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2. (多选)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关系是(AD)A.质点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更B.质点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更C.质点速度方向肯定与加速度方向相同D.质点速度方向肯定沿曲线的切线方向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肯定是直线运动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肯定是曲线运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肯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4.(多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肯定做直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肯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在同始终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D.加速度不为零且保持不变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5.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合运动的速度肯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B.合运动的位移肯定大于分运动的位移C.曲线运动的速度肯定变更,直线运动的速度可能不变D.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考点2 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 变更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 变更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典型试题】1.(多选)雨滴由静止起先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CD )A .风速越大,雨滴着地的时间越长B .风速越大,雨滴着地的时间越短C .雨滴下落着地的时间与风速无关D .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有关2. (多选)物体在直角坐标系 xOy 所在的平面内由 O 点起先运动,其沿坐标轴方向的两个分速度随时间变更 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对该物体运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BD )A .物体在 0~3 s 做直线运动B .物体在 0~3 s 做匀变速运动C .物体在 3 s ~4 s 做曲线运动D .物体在 3 s ~4 s 做直线运动 3.一辆汽车在水平马路上沿曲线由 M 向 N 行驶,速度渐渐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重复步骤2,使小球 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用用同样方法在白纸上 记录10个点,描出这些 点的轨迹,初始点密些, 末端点疏些。
例2.如图为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 法获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 g=10m/s2,则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o= 1.5 m/s (2)闪光频率f= 10 HZ (3)小球过A点的速率vA= m/s 1.8 解: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Δy=yBC-yAB=gt 2=2×0.05=0.1m ∴t=0.1s f=10Hz x=v0 t ∴ v0 =x/t=3×0.05/0.1=1.5m/s x v =(y +y )/2t = 8×0.05/0.2=2m/s
f1=μ FN1=μ (mg-Fsin370)=4N
mg FN2 f2 mg
Fcos370-f1=ma1
1 2 x1 a1t 75m 2
w1 f1 x1 300J
f2=μ FN2=μ mg=10N
F cos 37 0 f1 a1 6m / s 2 m
f2 a2 5m / s 2 v1 a1t1 30m / s m w2 f 2 x2 900J 0 v12 900 x2 m 90m 2 a2 25 w总 w1 w2 1200J
4.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 r ,运行速 度为V1,加速度为a1 ; 地球赤道上的物 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 , 第一宇 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 R ,则 AC ( a1 ) r a1 R A.
a2 R
R r V1 V2
B.
a2
r
C.
D.
V1 R2 2 V2 r
5、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现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 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 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 轨道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轨道上正常 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 经过Q点时的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0
⑵、任意两个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 △xMN=xM-xN=(M-N)aT2 v v 最后由: ⑶、 “逐差法”求 a: x 4 x 5 x 6 - x1 - x 2 - x 3
at
v0 vn a.nT , 计算: 如 : v0 v3 a.3T
若T=0.02S;则f=1/T
纸的右下角落下。
②固定弧形槽上的挡板,将小球从同一位置A释放, , 观察小球的轨迹,沿着所观察到的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把铅笔尖垂直放在白纸上,调节铅笔尖的位置,使小球 正碰在铅笔尖上,铅笔尖便在白纸上画出一小段射线, 与小球平抛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大致一致,在铅笔尖 原放点便是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上的一点。
(x 4 x 5 x 6 ) - (x 1 - x 2 - x 3 a 2 3T
实验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纸带的数据处理
T T
T
0
x1 1 xⅡ
x2
x3 2 3 xⅢ x Ⅳ
x4 4 xⅤ
x5 5 xⅥ
x6
6 t/s
x (1)由 v t v 2 t
x3 x4 求瞬时速度: v3 2T
实验四: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0.5N
方 法 : 等 效 代 替 法
G 描O点 A O
2cm
读数 F1=2N
F2=1.5N
描细绳的方向
F′=2.5N
作力的图示
实验值等效力F实验一定与橡皮筋共线, F实验 F理论 理论值F理论(对角线)不与橡皮筋共线)
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力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 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 甲 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_______( 填“甲”或 “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1 /kg M-1
1 a m
方法:控制变量法
图像分析: 1.由图像分析实验问题。
a a F a F
F
a=0,F≠0 Gsinθ <f动;θ 太小 长木板垫的太低,
2
△F
F=0, a≠0 Gsinθ >f动;θ 太大 长木板垫的太高,
4 1/△M
m钩码《M车
2.图像倾斜程度反应什么?
a 1
△a
气垫导轨
A O E α β B 图4
例7.如图所示,有一长度L=1 m,质量M= 10 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在小车一端放置一质量m=4 kg的小物块, 物块与小车间动摩擦因数μ=0.25,作用 在物块上的水平力F=18N,求要使物块运 动到小车的另一端所花时间是多少?,
作业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有一小滑块A以v0=2 m/s的水平初速度冲上该木板.已 知木板质量是小滑块质量的2倍,木板与小滑块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0.1,求小滑块相对木板 滑行的位移是多少?(g取10 m/s2) 作业2:如图所示,质量m1=1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 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5 kg可视为质 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3 m/s从左端滑上小 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 m/s2,求: (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 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 不超过多少?
a
3T
2
实验二:探究a与F合、a与M的关系。
F合=F拉 ??
实验条件:m
F合=F拉 小车
悬挂物
<<M车时;F≈G
打点计时器
悬挂物
纸带
f
F拉
交流 电源
F拉 钩 码
G悬挂物 ??
F拉=G悬挂物
木板一端垫高,无牵引力 下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不受牵引时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的原理】
G sin f动
斜面问题:斜面体和物体相对静止一起运动。
例4:若物块与斜面体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面向左 匀速运动位移 x。求: ①物块所受各力做的功及合力做的功; ②斜面体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FN f静
匀速: FN=mgcosθ
f静=mgsinθ
x
π /2-θ
F
mg
WN=FN.Xcos(π /2-θ )=FN.Xsinθ =mgcosθ .Xsinθ Wf=f静.Xcos(π -θ )=-f静.Xcosθ =-mgsinθ .Xcosθ WG=0 W总=WN+Wf+WG=0 W斜=WN+Wf=0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度一段美好时光。 相信,你是最棒的 !
期末考试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常用公式
计算位移的公式
v v 0 at
v0 vt v时中 v 2
v v 2ax
2 2 0
1 2 x v0t at 2
v0 vt x vt t 2
2、任意两个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 △xMN=xM-xN=(M-N)aT2
a
3
△a
M1>M2
F4>F3
F 倾斜程度= △a/ △F= 1/M
1/M车 倾斜程度= △a/ 1/△M= △M △a=F合
F合=T
纸
带
交变电源
T
钩码 打点计时器
m钩g
1、F绳=G钩码 ??
m钩g-F绳= m钩a
F绳= M车a
mg a mM
F绳= M车a
1 F绳 m m g 1 M
条件:m钩码<<M车时;F合=F绳≈G钩码
By AB BC
vAy = vBy –gt = 2-1 =1m/s vA2 = vAy2 + v02 =1+2.25=3.25
yAB
A
x
B
vA=1.8m/s
yBC
C
例3、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绳的一端 固定,在绳的另一端经动滑轮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 大小为F的力拉物块,如图示,将物块由A点拉至B点, 前进S,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有多大? s S合 F F S F 合 α α α F s A A s B 解一:注意S是力作用点的位移,当物体向右移动s时, 力F的作用点既有水平位移S(随滑轮一起水平运动), 又有沿绳向的位移S(绳长增加),合位移为S合, S合=2S cosα/2 W=F S合cosα/2 =FS(1+cosα) 解二: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效于水平绳和斜绳上 的两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W=FS+FS cosα =FS(1+cosα)
N Gsinθ
f动
Gcosθ
F合=F
F
θ
G
a/m· s -2
0.75
0.60 0.45 0.30 0.15
0
1、小车M一定,
aF
F/ N
0.1 0.2 0.3 0.4 0.5
a/m· s -2
1.0 0.8 0.6 0.4 0.2
0 0.5 1.0 1.5 2.0 2.5
2、钩码个数不变, 即F不变。
④确定坐标:过弧形槽的末端在平面板白纸上作重
锤线即平板纵尺的平行线,定为Y轴,把小球放在水 平槽的端口,记录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 即为原点O,过该点作Y轴的垂线即平板横尺的平行球放在弧形槽上端适当 位置A,使释放后的小球在不
接触竖直板且在平行于木 板面内做平抛运动,并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