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年龄称谓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年龄称谓
古代年龄的特定称谓
汉代戴圣《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 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 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 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 “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
襁褓: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指婴儿 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即背负小儿用的布兜和系 带、被、毯等。 。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人瑞:瑞,通称期颐或称百岁人瑞,常指年纪 100岁以上的人 。
志学之年---十五岁,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从心之年---七十岁。
《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
舞象之年:成童的代名词。《礼记·内则》:“成童,舞 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 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加冠、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 “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 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及笄之年:女子十五岁。语出《礼记·内则》“女 子……十有五年而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古 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簪起。表示已到出嫁的年 岁,乃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
悬车之年: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指七十岁,即退休之年。《晋书·刘毅传》: “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 年,必有可用。”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ຫໍສະໝຸດ Baidu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曲江二首》“人生七 十古来稀。”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曲江 二首》“人生七十古来稀。”
冻梨之年: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 之皮,称“冻梨”。
期颐之年:指百岁之人。汉时戴圣所辑的《礼 记·曲记篇》:“百年曰期颐。” 期,朱熹讲 “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 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元人陈 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 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 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就不会迷惑; 五十岁时懂得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 见;到了七十岁能达到顺着心愿做事,而不会 超越社会所认同的规矩。
春秋鼎盛: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汉书·贾谊传》:“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 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 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 权势十此者乎?”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 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 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
束发:15岁左右。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 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黄口:十岁以下儿童。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幼学之年:《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 玄 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 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舞勺之年:指的是男孩子13--15岁(多指13岁)期间。 《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 。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曹操《对酒歌》:“耄 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九秩:九十岁。十年为一秩。
鲐背之年:古人九十岁的别称,泛指长寿老人。 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谓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 《尔雅·释诂上》:“鲐背、耇老,寿也。” 郭璞:“鲐背,背皮如鲐鱼。”
孩提:《孟子·尽心》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 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 儿笑也。”指2-3岁幼儿、儿童。
总角: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 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 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髻之年:垂髻,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小孩垂下 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也指妇女发式。其形先 将头发缕在脑后,再在其末端绾成一把,结成一 个小团(髻),称垂髻。垂髻,古代儿童头发的 样式。即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即破瓜年华,又可称瓜字 初分,风信之年,二八年纪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或女 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范成大《元夕后连 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 雷。”
标梅之年: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 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梅:梅子 成熟后落下来。
古代年龄的特定称谓
汉代戴圣《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 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 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 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 “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
襁褓: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指婴儿 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即背负小儿用的布兜和系 带、被、毯等。 。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人瑞:瑞,通称期颐或称百岁人瑞,常指年纪 100岁以上的人 。
志学之年---十五岁,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从心之年---七十岁。
《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
舞象之年:成童的代名词。《礼记·内则》:“成童,舞 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 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加冠、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 “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 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及笄之年:女子十五岁。语出《礼记·内则》“女 子……十有五年而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古 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簪起。表示已到出嫁的年 岁,乃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
悬车之年: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指七十岁,即退休之年。《晋书·刘毅传》: “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 年,必有可用。”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ຫໍສະໝຸດ Baidu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曲江二首》“人生七 十古来稀。”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曲江 二首》“人生七十古来稀。”
冻梨之年: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 之皮,称“冻梨”。
期颐之年:指百岁之人。汉时戴圣所辑的《礼 记·曲记篇》:“百年曰期颐。” 期,朱熹讲 “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 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元人陈 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 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 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到事就不会迷惑; 五十岁时懂得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 见;到了七十岁能达到顺着心愿做事,而不会 超越社会所认同的规矩。
春秋鼎盛: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汉书·贾谊传》:“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 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 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 权势十此者乎?”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 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 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
束发:15岁左右。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 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黄口:十岁以下儿童。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幼学之年:《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 玄 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 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舞勺之年:指的是男孩子13--15岁(多指13岁)期间。 《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 。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曹操《对酒歌》:“耄 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九秩:九十岁。十年为一秩。
鲐背之年:古人九十岁的别称,泛指长寿老人。 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谓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 《尔雅·释诂上》:“鲐背、耇老,寿也。” 郭璞:“鲐背,背皮如鲐鱼。”
孩提:《孟子·尽心》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 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 儿笑也。”指2-3岁幼儿、儿童。
总角: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 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 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髻之年:垂髻,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小孩垂下 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也指妇女发式。其形先 将头发缕在脑后,再在其末端绾成一把,结成一 个小团(髻),称垂髻。垂髻,古代儿童头发的 样式。即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即破瓜年华,又可称瓜字 初分,风信之年,二八年纪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或女 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范成大《元夕后连 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 雷。”
标梅之年: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 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梅:梅子 成熟后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