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修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复兴,1947年生,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县人,现居北京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

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

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

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

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曾经当过十年的记者。

他说:“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

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

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

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它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青春奏鸣曲》《戏剧人生》《无处不在》,中篇小说集《远方的雪》《春天去看肖邦》《四月的归来》中短篇小说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她和他们》《北大荒奇遇》《飘散的情思》,报告文学集《海河边的小屋》《生当做人杰》《仅仅因为漂亮》《呵,老三届》,还有《肖复兴报告文学选》《青春的骚动》《亚细亚大战》《火的战车》传记文学《天下第一剑》《达尔文》散文集《雪痕》《情丝小语》《都市走笔》《父亲手记》《今朝有酒》《复兴随笔》《聆听与吟唱》理论集《采访的艺术》《生活和写作的奥秘》等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作品是肖复兴的《早恋》是肖复兴17年前的名作。

在2004年8月,肖复兴写于八十年代的作品《早恋》的重新出版还真的是引起了一些争议。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在对这部作品给予赞扬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

北京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表示,今天,学生和教师、家长对事物的认识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恋》固然表现了尊重人性、尊重初恋这种美好情感的内容,但17年后按原生态再版,其中的不足显而易见。

比如早恋的社会诱因、如何解决早恋等都展现得不够。

他还说,“早恋”本身就不是个规范的概念。

在八十年代就提出早恋这个字眼,无疑是非常早的了,这本书我也在读,那么也说说我对这本书的个人看法:
肖复兴新弄出一本《蓝调城南》,书名有点现代的味儿,内容却比前两本格局都要小了许多,他咬定的城南,也就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所说的城南,只占老北京一角而已。

但肖复兴要在这螺丝场里做道场,在这城南一亩三分地里精耕细作,看他有什么看家的本领,敢在前人面前耍弄?
400余页89篇文章的厚厚一本书,不仅看出了装帧精美,也看出了肖复兴的精心与认真。

肖复兴写了许多书,但看得出这一本除他投入了更多的感情之外(从书中看到他从小在城南长大,才会融入如此浓重的情感元素),还有更多细致查验古籍笔底钩沉的功夫,和深入实地踏查访问居民的印迹。

这本书中所写到的那些老胡同老字号老戏楼老会馆以及名人故居,都是先留下了他的足迹,才落下他的笔记。

他才能够将老北京城南一隅的从历史地理民俗风情到现在变迁中的城市肌理,勾勒得须眉毕现,生动而不乏味。

仅举一例,写同仁堂药铺老掌柜的乐家祖居之地乐家胡同和新开路,他写道:“乐家祖业辉煌的地方,应该是在新开路,乐家胡同只是老掌柜的偏室之地。

有意思的是,人们偏偏把这里叫成了乐家胡同……想起“文
化大革命”期间,新开路改名为新革路,乐家胡同改名为同乐胡同,世事沧桑有了一种小孩涂鸦的玩笑感。

”笔下举重若轻,却将历史和时代一笔勾勒出来,让人意会和回味。

如果看清末和民国时代的北京城,要看《京师坊巷志稿》和《燕京丛考》,那么看现在的北京城南,肖复兴的这本《蓝调城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将三本书对照看,会很有意思,会让读者看到城南在这一百多年来变化的轨迹清晰而发人沉思。

这本书中不仅配有肖复兴拍照的照片,还有他画的速写。

肖复兴会画画,在他的前一本书《黑白记忆》中就见识过了。

这本书中的画有了进步,但这不是我感兴趣的主要点,主要的是,他画的这些关于老北京的地方,画的时候还在,现在已经没有了,比如致美斋、铁山寺、长春堂老药店、朱彝尊故居……他在书中不止一次感叹:“我笔的速度赶不上拆的速度”,这让这本书的时态感格外醒目,显得别致,留下的这些画也有点历史存照的意义了。

看书的自序,看到这本书肖复兴前后写了两年半。

为一个地方、一本书,肯于破费两年半时间的作家,如今已经不多了。

这便和那些如今只是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可以周游世界,而且没到那个地方也可以倚马可待写得天花乱坠的书,拉开了距离。

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让我把这本书看了下去。

他的作品还是蛮有深度的,具备了我们有的同学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品位方面的要求。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

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

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
作家肖复兴的体育情缘很深,当过十年的体育记者,采访过奥运会、亚运会、国际友好运动会和一些世界单项锦标赛,和国内外不少运动员有过直接接触。

《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配有近百幅体坛明星的精彩照片,丰富多彩,夺人眼目,而亲历性是该书的最大特点。

肖复兴是新时期最早进行体育题材创作并卓有成绩的作家之一,他30年坚持体育文学的创作,直至今日,值得尊敬。

《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中书写的当今体坛风云人物刘翔、姚明、王治郅、罗雪娟,以及宿将容国团、李富荣、年维泗、郎平、李宁、童非、马燕红、伏明霞、高敏……还有一些国际上的体育明星,包括瓦尔德内尔、刘易斯、布勃卡、乔丹、奥蒂等50余人,均以作家独特的视角,真实细腻地描摹了他们的起伏命运、跌宕人生和内心的丰富世界与沧桑故事,展现了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无法见到的另一动人侧面。

读《其实奥运会已经开始》,会让读者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体育史,那些一代代运动员教练员的艰苦奋斗、非凡贡献,让体育走到今天,能够使读者对于北京奥运会增加一份新的认知、感想和感情。

对于体育的书写,肖复兴富于激情,又具有文学的功底,曾经在《新体育》《体育博览》等报刊开设专栏,拥有广大读者。

他的作品《向往奥运》《银色心愿》《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剑之歌》等曾经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文,改编成电影,或翻译到国外,并连续两次获得全国体育报告文学一等奖以及北京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继母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
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个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

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

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

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

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

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

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18岁。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

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

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

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

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

”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

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养我和弟弟上学。

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

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他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读过这篇文章真的感觉很真实又感人,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对继子女较好的父母也许真的不多吧,造成了现在继母比较尴尬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