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训诂学术语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训诂学术语
1
一、释义的术语
(一) 曰、为、谓之
这几个术语,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于对同 义词或近义词加以细微的区别。被释词放在其后。 略等于现在的“叫做”。格式:
释语+“曰、为、谓之”+被释词
《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 磨。”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 曰磨。”
《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 有室曰寝,无室曰榭。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 曰楼。”
道,修道之谓教。” 《礼记•乐记》:“德音之谓乐”。
4百度文库
(二) 谓 用来标明被释词所指的对象或范围,也可以
用来串讲文意。主要用于以一般释特殊,以具体 释抽象,以分体释总体等。被释词放其前。格式:
被释词+“谓”+释语 《诗经•邶风•谷风》:“何有何亡”,毛传: “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诗经•邶风•柏舟》:“母也天只”,毛传: “天谓父也。”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 人谓怀王。”
《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 群小。”传“愠,怒也。悄悄,忧貌。”
8
(六) 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的时候,必然是声训,
除了释义外,释语和被释词之间有同音的关 系,或者是双声叠韵的关系。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 言正也,所以正人所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 得于心而不失也。”
9
二、拟音的术语 (一)读若、读如
一般用来说明被解释词的读音。《说文》 “读”下段注:“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 若皆是也。”
《说文·口部》:“哙,咽也。从口,会声。 或读若快。”
《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 郑玄注:“匪读如四牡騑騑。”
10
又作“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 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 于《说文》。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 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 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 ‘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 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 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 《说文发疑 》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 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 通假借外,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 《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 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 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 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
与读若(读如)一样,读为(读曰、读、音) 也有以本字为训的情况例如《汉书·高帝纪》: “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 苏林注:“下音 下书之下。”“字旧有上去二音,此说既定其音 为去声,实际上也就明确其义,指出“下”是送 下的意思。这种情况后来学者称为“破读”。
被释词+“犹”+释语 《诗经·卫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 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歧注:“老犹敬也,幼 犹爱也。”
7
(五) 貌 “貌”字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
使用时,被释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 的形容词。即“……的样子”
11
对传注中的“读如”,意见较为一致, 即:不但拟音,而且指明假借。例如《周 礼·春官·男巫》:“春招弭。”郑玄注:“杜 子春读弭如弥兵之弥。”《礼记·儒行》: “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若 ‘屈伸’之‘伸’, 假借字也。”杜、郑即以 “弭”、“信”为“弥”、“伸”的假借。
12
读若、读如等都有以本字相释的情况。 有时是该字一音数义,用读若、读如等指出 该字在此处应是某义;有时该字虽然只有一 音一义,也用读若、读如引出常语俗词明确 该字的音义。前者如《周礼·天官、大宰》: “六曰主, 以利得民。” 郑玄注:“利读如 上思利民之利。”
2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 为馑。”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 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尔雅•释宫》:“室中谓之时,堂上谓 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 走,大路谓之奔。”
《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 之笾,瓦豆谓之登。”
3
另外,“谓之”又可作“之谓”,意义不变。 《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
《尚书·舜典》:“播时百榖。”郑玄注: “时,读曰莳。”“时”无种植义,所以以“莳” 读之则意义了然。
《汉书·成帝纪》:“天下虚耗,百姓罢劳。” 颜师古注:“罢读曰疲。”
14
后代训诂学家在注释中单言“读”或“音”, 其作用有时与读为(读曰)的意思相同。例如 《汉书·息夫躬传》:“……,未有能窥左足而先 应者也。”苏林注:“窥音跬。”意谓跬为正字, 窥为借字。“跬”是半步的意思。
人,何以不善而为淫乱,不能与君子偕老
乎?”
6
(四) 犹 使用这个术语的时候,被释词与释语往往就是
同义或近义的关系。《说文》:“仇,犹应也。” 段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所谓“义隔而通之”,就是说释语与被释词是同 义或近义的关系。大致相当于今之“等于说”除 了用于意义相近的词释义外,还可以用于以引申 义释本义,以本字释借字。格式:
13
(二)读为、读曰 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为汉代训诂学家
所创术语,并被后代沿用,主要用于传注中,意 思是改读为某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 “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 故为变化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撩然 也。”所谓“易字”,即换用本字以释借字。
《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郑玄注:“泮读为畔。”
5
(三) 言
常用来串讲文意、句义或词义。
《诗经•邶风•柏舟•序》:“《柏舟》言
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 人在侧。”
《诗经•墉风•君子偕老》:“子之不淑, 云如之何?”毛传:“有子若是,可谓不
善乎?”郑笺云:“子乃服饰如是,而为 不善之行,于礼当如之何?深疾之。” 孔
疏:“云如之何乎,言其宜善也。今之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