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合集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一、培养良好的识字能力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抓好字形、字音、字义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词语。

通过识字,学生能够更加流畅地阅读理解,理解文章的意思。

二、训练阅读技能
阅读技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训练来提高快速阅读
和准确理解文章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如朗读、背诵、口头阐释等,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小品
文等适合儿童阅读的文章,引导学生发展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三、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理解题、写作训练等方式,帮
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在语言、表情、手势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
自信心。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包括培养良好的识字能力、训练阅读技能、提高
理解和表达能力。

只有通过这些步骤的有机衔接,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核心
能力,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阅读教学的路径

阅读教学的路径

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 能抱着正确的目的, 2、指导学生: 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
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 本。
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 意味来。
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终点:学习目标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 起点:学情估量
三、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有些课文,离学生的语文经验较近,与学生

阅读教学的若干重要原则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 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 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 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 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 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 笼花。

阅读活动中的理解
解码 解释
表层编码
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课例——《风筝》
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 汪湖英
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 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来。‛王荣生先生指出,在阅读教学 中我们应该变‚鉴赏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也就是 像正常状态下阅读文章时的阅读方式。鉴于此,在曾老师 的指导下,《风筝》一文我采用了评注式阅读教学法,旨 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点划评注‛不仅仅是阅读 方法、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哪里点,在哪里划,在哪里评, 在哪里注,关乎阅读的内容、教学的内容。
3、阅读方法

1
1

“通过视线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 结合读者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 性思考,这就是阅读过程。”

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点,并对此做深

阅读教学设计的五步

阅读教学设计的五步

阅读教学设计的五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过程,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下面将介绍阅读教学设计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目标设定在开始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这有助于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目标设定应该具体、明确,并且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相匹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个人兴趣等因素,设定适当的目标,比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等。

第二步:前置知识激活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前置知识激活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主题和背景。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预测故事情节,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第三步:预测和导入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预测和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题目、图片等信息进行预测,引导他们猜测故事的情节、主要人物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第四步:阅读活动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工具,比如默读、朗读、小组合作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和教学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等。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答题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反思和评估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反思和评估,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动机。

同时,教师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

总结:阅读教学设计的五步是目标设定、前置知识激活、预测和导入、阅读活动以及反思和评估。

教师需要在每个步骤中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通过遵循这五个步骤,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般阅读教学的八个基本路径:1.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介绍有趣的阅读材料、设置情境、开展游戏、播放音频等方式,使学生乐于参与阅读活动,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2.培养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推荐适合学生年龄段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定期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定时、定量、定质的阅读习惯。

3.教授阅读技巧阅读是需要技巧的。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泛读、精读、跳读、略读等,以及如何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如何进行文本分析等技巧。

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率。

4.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同时要注重教授学生一些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构成和意义。

5.拓展阅读范围阅读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而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如小说、散文、诗歌、科普文章等,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阅读活动,如读书俱乐部、读书会等,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6.增进阅读深度在拓展阅读范围的同时,也要注重增进阅读的深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主题、情感、语言特点等方面,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7.评估阅读效果评估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测试、观察、口头反馈等。

评估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8.调整阅读策略在评估阅读效果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开展思维活动、提升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思维拓展、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的路径。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实用文本处理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思维表达水平。

1.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指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抓住重点信息、推理与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教授阅读策略、训练阅读速度和提升词汇量等方式来实现。

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和揣测、推理和判断、问题导向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另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阅读训练,如速读、精读、泛读和扫读等,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有效信息提取能力。

同时,学习词汇也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词汇,提升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指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评估、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这种能力有助于学生开展真实的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有争议性、立场不同的文本材料,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评估文本内容。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论证和辩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观点和论证的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文本分析和文本评价,提高批判思维能力。

3. 培养实用文本处理能力实用文本处理能力是指学生有效地从实用文本中获取信息、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实用文本包括各种应用文、说明文和操作指南等。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实用文本的特点和结构,并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阅读策略来处理实用文本。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寻找关键信息、提取重要细节和整理信息等技巧。

通过训练和实践,学生能够有效分析和运用实用文本中的信息,提升其实用文本处理能力。

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路径

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路径

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路径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更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针对当前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阅读兴趣不高等,语文教师们应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起高效的阅读习惯和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下面就是一份关于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路径的探讨。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高效阅读的基础。

语文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和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定期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收获,从而树立起持续不断的阅读动力。

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是高效阅读的重要目标。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比如快速阅读、扫读、略读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短文阅读练习,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完成相应的理解和归纳工作,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技巧,学生才能真正做到高效阅读。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从文章中获取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四、丰富阅读素材,拓展阅读广度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从文学作品到报刊杂志,从经典名著到当代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知识和信息。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文献、外文资料等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为其打开世界的大门,增长知识见识。

五、注重阅读策略的引导和培养在高效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应对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阅读素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法”,即“导入阅读-精读品读-拓展延伸”。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步法”。

一、导入阅读导入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导入阅读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小游戏、学生读课文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并形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印象。

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谜语等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或者通过一些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渴望了解故事的发展。

导入阅读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能力。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精读品读精读品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二步,也是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并在课文的语言、情节、人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解读课文的语言特点、情节走向、人物性格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在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在精读品读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挖掘课文的深层次含义。

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概括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逻辑脉络,提高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三、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三步,也是教学的延伸拓展环节。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延伸阅读、文学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进行思维拓展和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拓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者通过一些文学创作的方式,让学生将课文内容进行再创作,体验文学的魅力。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读一本书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思维活动,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路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阅读教学路径。

一、线性路径线性路径是指按照书本的顺序逐章逐节地阅读。

这种教学路径主要适用于教科书或者内容较为严谨、层次分明的专业书籍。

通过线性路径的阅读,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书中的知识。

1. 预览——先整体看一遍书籍的目录、封面、封底等,了解书籍的概要和作者的背景。

2. 概览——通读全书,不必深入理解每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对书籍的结构和主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3. 细读——按照书籍的顺序,逐章逐节地仔细阅读。

可以做一些笔记,记录重点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4. 总结——整理书中的知识点和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对书籍的理解。

二、主题路径主题路径是以主题为线索来阅读一本书。

这种教学路径主要适用于文学作品、人文社科类书籍。

通过主题路径的阅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1. 确定主题——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可以通过书籍的目录、封面、书后的简介等来确定。

2. 寻找相关章节——根据主题,选取书籍中与之相关的章节进行阅读。

可以跳过与主题关系较小的章节。

3. 梳理思路——对阅读的章节进行整理,形成主题的逻辑脉络。

三、批判路径批判路径是以评判和批判的眼光来阅读一本书。

这种教学路径主要适用于学术著作和有争议的书籍。

通过批判路径的阅读,可以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2. 分析论证——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找出其论证的逻辑漏洞或者假设,并做相应的记录和思考。

3. 对比观点——将书中的观点与其他相关的观点进行对比,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4. 总结评价——综合分析和评判,形成对书籍的整体评价。

四、跳读路径跳读路径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性地阅读书籍。

这种教学路径主要适用于大量书籍或者时间较紧张的情况下。

通过跳读路径的阅读,可以迅速获取所需的知识或者信息。

1. 确定需求——明确自己的需求,找到与之相关的书籍。

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阅读教学”,通常指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

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

正是“课文”的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与其他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一个本质的差别。

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会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比如《背影》,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产生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然而,学生的理解,可能不正确;学生的感受,可能不到位。

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这一篇”课文,包含着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

或者这样说,学生因语文经验的局限,不足以理解、感受课文中作者所传递的生活经验。

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一方面,对课文,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

这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矛盾。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就面临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任务:第一,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上述两个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相应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看,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

三条路径,殊途而同归。

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一篇课文,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原因之一,是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的不足。

或者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或者受制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而陷入“我向思维”①,或者没能将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与阅读这一篇课文发生真切的关联,种种状况往往交织在一起。

阅读教学怎样设计基本流程

阅读教学怎样设计基本流程

阅读教学怎样设计基本流程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重要环节。

设计一个合理的阅读教学流程对于学生的阅读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目标设定、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评估四个方面探讨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目标设定在设计阅读教学流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

阅读教学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对于不同文本类型的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等。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程度,确定具体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流程。

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阅读教学流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准备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教材和教具,以及一些辅助教学资源。

教材可以根据学生年级选择经典、优秀的文本,确保文本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具可以包括词卡、图片、多媒体设备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

此外,教师还需要提前规划好教学任务和教学步骤,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三、教学实施阅读教学的实施阶段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的过程。

在教学实施中,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参与。

例如,可以利用问答、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如词语解释、推理阅读、文本分析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策略。

四、评估阅读教学的评估环节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和总结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作业评阅、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用来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阅读成绩与之前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评估教学的有效性,并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总结起来,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目标设定、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评估四个方面。

在设计阅读教学流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还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

整本书阅读的几大教学路径阅读是学习、成长的必备技能,对于全面提升语言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阅读的内容繁杂,人们在阅读时往往难以找到有效的教学路径。

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阅读教学路径供大家参考。

一、线性阅读路径线性阅读路径是最常见的一种阅读方式,按照书中的顺序逐章阅读。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说、散文等连贯性较强的文本。

通过线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主题阅读路径主题阅读路径是根据主题进行阅读的方式。

当读者对某个主题感兴趣时,选择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逐渐深入了解主题内容。

这种方式适用于各种主题阅读,比如历史、科学、文学等。

通过主题阅读,可以加深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标签阅读路径标签阅读路径是根据书籍的标签进行阅读的方式。

标签可以是作者、出版日期、文学流派等。

通过选择不同的标签进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而提高阅读积极性。

标签阅读路径还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类和整理,提高学习效果。

四、比较阅读路径比较阅读路径是通过对比不同的书籍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不同书籍之间的异同之处。

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五、阅读挑战路径阅读挑战路径是为追求阅读挑战的学生设计的一种教学路径。

通过选择难度适中但超过学生实际水平的书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自信心。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每种教学路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路径有助于提高阅读效果。

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合不同的路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阅读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教学路径。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阅读路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综合能力。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阅读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首先概述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实现这些任务的有效路径,包括优化阅读材料的选择、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强化阅读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任务繁重且多元。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发现知识的乐趣,开阔视野,提高自我修养。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导入、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如何评价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再次,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对文章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阅读教学要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因此,阅读教学需要注重选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涵盖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路径。

三、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路径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文本特点,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三个步骤的有机组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种教学方法。

第一步:导读导读是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材料主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背景知识、呈现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有所预期和猜测。

导读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对阅读内容主题有初步了解,并为后续的阅读做好准备。

在导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提问:询问学生对主题的了解和猜测,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

2.讲解背景知识:介绍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呈现图片: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导读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让学生对文章主题和内容有所预期。

第二步:阅读阅读是指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的过程。

教师在这一步鼓励学生尽量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要提前确定好阅读的目标和要求,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提示。

1.阅读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解读生词:遇到生词时,可以适当解释其意思,或者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

3.提问互动:适时向学生提问,巩固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阅读过程的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学生可以在这个时间内仔细阅读文章,理解并记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第三步:讨论和拓展在阅读完文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拓展,巩固和扩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讨论和拓展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师起到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1.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共同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问题,互相交流并互相学习。

3.进一步拓展: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如写写文后感、设想故事情节等。

阅读教学的一般教学步骤

阅读教学的一般教学步骤

阅读教学的一般教学步骤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完善阅读技能,获
得更多知识和信息。

下面介绍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

1.导入阶段
在阅读教学的开始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互动交
流中,逐渐引入所要阅读的课文。

例如,可以通过问问题、介绍背景知识、显示图片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2.确定学习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清晰地定义学习目标,包括语言目标和阅读
目标,以便学生知道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需要使用哪些技能才能完
成任务。

3.预览
在预览阶段,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题目、图片、摘要等先了解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哪些部分是关键信息,哪
些部分是支持信息。

4.逐段阅读
此步骤常称为“逐词阅读”,并需要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逐渐引导
学生精读每一个段落,帮助他们理解文本信息的细节和含义。

5.理解检测
6.词汇和语言形式
在完成对文章的理解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形式,进行讲解和强化练习。

7.拓展学习
在阅读教学的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探索更多相
关的及扩展性的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找到自己的兴
趣点。

总之,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更重
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思维技能,不断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路径。

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设计路径,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呢?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首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让他们从小就喜欢上读书。

老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让他们懂得如何在海量的书籍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引导学生多方位感知文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方位感知文本。

这里的“多方位”不仅包括文本的字面意义,还包括文本的情感、思想等层面。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问答、分析、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老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技巧,教会他们如何通过字句分析,找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还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在这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各种阅读活动,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阅读技巧,比如预测、推理、总结等。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各种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运用这些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老师还可以适时地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指导,让他们懂得如何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只有在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地投入到阅读中,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收获。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老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向往。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语文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情感的表达。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三大环境,而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在这三大环境中相互配合,形成一种浸入式的阅读氛围。

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阅读角落,如图书角、校园图书馆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家庭要鼓励孩子多读好书,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多读书、与孩子分享读书的喜悦。

社会要支持学校和家庭的阅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机会,营造全社会关心阅读、崇尚阅读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系统的阅读课程体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阅读课程体系。

阅读课程体系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分阶段、分形式、分内容进行设计,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课程框架。

在低年级,可以采取启蒙性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图画、注音开始认知语文;在中年级,可以注重阅读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在高年级,可以注重文学阅读,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思想修养。

三、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需要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目的性、有意识的行为,它包括阅读前的预习、阅读中的定位与理解、阅读后的总结与归纳等。

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导读、问题引导、学习策略引导等,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运用各种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效果。

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选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需要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选择。

除了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和课文外,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诗歌、散文、小说等。

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路径

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路径

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路径
1.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选择一个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主题,并明确活动的学习目标和期望结果。

2.设计活动材料和资源: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准备相关的教
学材料和资源,包括课件、教材、练习册等。

3.引入活动:通过提出问题、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
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4.展开活动:根据活动的主题和目标,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和活
动形式,如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和辩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5.巩固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反馈,
鼓励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并提供相关的复习和巩固练习。

6.评价学习:设计评价活动,通过作业、考试或展示等方式评
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7.总结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活动中的学习经验和收获,帮助他
们反思和提升学习能力。

8.延伸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源
和推荐书目,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继续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

9.反思改进:定期反思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很多学校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而在这门课程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我们可以采用“三步法”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第一步:导入阅读导入阅读是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

在导入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可以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用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者视频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通过引用名言警句或者启发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导入阅读,可以让学生主动地预测、思考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为后续的阅读做好铺垫。

理解阅读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理解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故事梗概、分析故事结构、解读人物性格等方式来进行。

可以通过让学生搭建故事脉络、分析故事情节发展、解读人物行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内涵。

可以通过相关课堂活动来巩固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分小组讨论、填写思维导图、设计角色扮演等。

活用阅读是帮助学生将所读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在活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写读后感、进行讨论或辩论等方式来进行。

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作、演讲、语音表达等方式来展示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可以通过相关课堂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步法”的简要介绍。

通过导入阅读、理解阅读和活用阅读这三个步骤,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希望能对大家的阅读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路径

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路径

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路径
在语文高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我总结的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路径。

第一步:阅读流程
正确的阅读流程是指在阅读前,清楚了解所读的文本、采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对文本进行仔细的阅读并加以理解、总结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体会、自我检查,确保理解正确无误。

1.主题思维策略
指阅读时需要一定的主题思维,即通过分析文章主题,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汇,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加深理解。

2.预览策略
指在阅读前,通过对文章的标题、导语、图片、图表等内容进行预览,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框架,并在全面阅读时快速了解文章重点。

3.扫读策略
指在快速浏览文章的同时,快速捕捉文章的要点和重要信息,从而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指在全面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外延。

1.快速阅读技巧
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了解文章结构、排版,采取“浏览-捕捉-留意”的方式,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加快阅读速度。

2.标记技巧
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关键信息、重点内容、生词、难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等进行标记,方便后续查找和复习。

3.问题导向技巧
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设置阅读目标等方式,帮助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分析。

1.学生自评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过程等方面,对自己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估,了解自己在阅读中的优势和不足。

2.教师反馈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提供具体的评估和建议,帮助学生纠正阅读中的不合理行为和习惯,提高阅读技能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阅读教学”,通常指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

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

正是“课文”的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与其他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一个本质的差别。

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会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比如《背影》,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产生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然而,学生的理解,可能不正确;学生的感受,可能不到位。

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这一篇”课文,包含着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

或者这样说,学生因语文经验的局限,不足以理解、感受课文中作者所传递的生活经验。

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一方面,对课文,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

这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矛盾。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就面临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任务:第一,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上述两个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相应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看,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

三条路径,殊途而同归。

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一篇课文,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原因之一,是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的不足。

或者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或者受制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而陷入“我向思维”①,或者没能将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与阅读这一篇课文发生真切的关联,种种状况往往交织在一起。

先看一个课例。

(初中)《童年的馒头》(聂作平)第二段是交代背景: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这里有好几个词语,学生理解可能会有问题,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打猪草、空笼花、工分。

所听的那堂课,就有小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工分’是什么意思?”马上有位同学自告奋勇:“我知道,‘工分’就是钱很少的意思。

我爸爸妈妈挣工资,是‘元’,10元,100元。

他妈妈挣得很少,只是几分钱。

”不了解“工分”,也就不能明了“那时候”的具体所指,因而难以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

“六一儿童节”学校每人发三个馒头,“我”信誓旦旦“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却自己独吞,吃得“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怎么看这件事?”老师问,学生纷纷评价:“这孩子贪吃!”“不诚实!说话不算数!”学生的发言告诉我们,他们不但不了解“那时候”这个大语境,也没明白“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这个小语境。

这堂课是在上海听的,或许小朋友算得很快:五里等于两公里半,出租车起步价,好近哦。

不知“那时候”,不知五里羊肠小道的漫长,就无从体认“我”在吃后两个馒头时的激烈思想争斗;对妈妈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倾全家的白面,蒸“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也会莫名其妙。

理解不了,也就感受不到,更别说欣赏。

这篇散文的种种笔法,必被视而不见,“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这个刻意的认知性比喻,注定完全失效。

《竹影》(丰子恺)的第二段主要是写景: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

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己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

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这个独具丰子恺特色的比喻,显然是刻意而为之。

它是这一段的点睛之笔:一处日常的景色,平添艺术的情调;又与后面的“画竹影”遥相呼应,成为课文前后两部分关联的扭结。

然而,这个比喻,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可能视若无睹、听而不闻。

于是,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这有好多种办法。

寻常的办法,是语文教师做“背景介绍”或“知识介绍”,比如“工分”。

往往要借助于实物、图片的其他媒介,尤其是多媒体,比如,让学生看一看“暖色”,看一看“寒色”,想象“由暖色变成寒色”,给学生听一听“长音阶”,听一听“短音阶”,再听一听“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在想象中把音乐声转化为画面色彩。

有时可插入体验性的活动,比如从“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回家的路上。

阅读教学中的“背景介绍”、“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多媒体课件”以及一些“拓展性资源”的运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②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包含所学科目的知识不足,在中小学其他科目中也是常态,因此上述种种办法,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也常用。

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在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

换言之,语文教师往往不满足就事论事地解决课文的这一处,而将这一处的解决,放置在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背景中。

或者这样说,借助于这一处的解决,或明或暗地让学生领略阅读方法、阅读策略。

比如上面的例子,仅仅介绍“工分”指什么,这恐怕不够,语文教师应该从这里看出学生阅读的问题来,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精读课文,遇到陌生的名词,应该查词典或请教别人。

或者倒过来,在阅读课文的时候,遇到名词,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用在语境中推测词义的办法。

或者还可往上延伸:用一个标志性的事物,落实“那时候”的虚指,是一种有意味的笔法;标志性的名词,构成文本的语境。

上面两例均涉及认知性比喻,“空笼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可以看出,对认知性比喻的喻体缺乏感知,会造成理解、感受的严重缺损。

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尤其在诗歌、散文,认知性比喻的越陌生越需要关注,必要时可借助实物、图片等辅助理解、感受。

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对课文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主要是由于语文经验不足,即学生没能掌握与特定文本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用心理学的术语讲,是缺乏相应的图式。

正如语文教师常说的,“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路径。

“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路径,教与学相对理性,教什么、学什么,比较明晰。

看一个例子③: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汪湖英【教学过程】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

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

§示例一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肃杀和寒威。

这种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即“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蕴含着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

§示例二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心变成了铅块”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心情是多么沉重,这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堕着堕着。

“重”、“堕”是第四声,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

三、阅读下列几则对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价资料,请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评价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中的重要信息。

参照示例三。

【资料】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1 鲁迅先生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语言准确精炼,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人把它叫做“鲁迅风”。

(下略)№2 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点。

(下略)№3 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也是鲁迅作品比较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

(下略)№4 鲁迅的散文不仅有独特的话题,更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5《风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联想注入作品生活的情趣,把抒情与叙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下略)§示例三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了。

评注:一个短句,两个动词“掷”、“踏”就把当时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人体验到第一则资料中说道的“鲁迅风”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练。

同时,“掷在地上”和“踏上”之间用了逗号,这里可以不用逗号,如果比较阅读一下,两个动词之间用了逗号之后,减慢了动作的过程,为什么要减慢动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像作者当时在毁坏弟弟风筝是快意解恨的,这两个动作是一气呵成,快速有力的。

那么当二十多年后来回忆这一幕时,作者是带着深深的内疚、自责,似乎不愿意相信自己曾有过的事实,于是,记忆在作者痛苦中慢慢展开,回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也恰如第四则资料中鲁迅先生曾所说的,“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评点后学生之间再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

三、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有一些课文,离学生的语文经验较近,与学生业已形成的或应该具有的阅读方法较为合拍,或者像诗歌等多元理解的空间比较大。

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学生有可以利用的相应阅读图式,或只需要对图式精细化,或对图式做具体化的微调。

这样的课文,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是一条较好的路径。

班级授课制,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

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在交流和分享中,同学们相互触发,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往往能获得新的语文经验,加深、丰厚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看郭初阳老师执教的一个课例: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是顾城一首诗,《远和近》。

学生是小学六年级,发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没有标题。

课前没有预习。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以下三个:一、要学生读几篇,尽快背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